发展产业园区要避免四种错误
- 格式:doc
- 大小:132.00 KB
- 文档页数:15
工业园区规划注意事项工业园区规划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它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包括经济、环境、社会和空间等方面。
下面将从以上几个方面介绍工业园区规划的注意事项。
在经济方面,工业园区规划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确定园区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一个好的园区规划应该明确园区的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确定园区的主导产业和支持产业,以及相应的发展方向。
其次,要确定园区的土地利用方式。
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园区的经济效益,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此外,还需要考虑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在环境方面,工业园区规划应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首先,要对园区所处的自然环境进行评估和保护。
这包括保护园区内的自然景观、物种多样性和自然资源等。
其次,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监测,确保园区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化。
同时,要规划和建设相应的环境治理设施,如废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以确保园区的环境质量达到相关要求。
在社会方面,工业园区规划应注重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责任。
首先,要充分考虑周边居民的利益和需求,通过开展社区参与和公众参与等方式,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接受性。
其次,要注重园区内的人文环境建设,包括配套的居住、教育、医疗等设施的规划和建设,以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
同时,还要加强园区的社会责任,包括对员工的关怀、对社会的回报等。
在空间方面,工业园区规划需要合理布局和有效利用空间资源。
首先,要合理划定园区的边界和面积,确保园区的规模和容量与产业发展相匹配。
其次,要合理规划园区内的各个功能区域,包括产业区、商业区、行政区、住宅区等,以便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相互支持和协调发展。
同时,还需要考虑园区的交通规划,确保园区与周边城市的交通联系便捷畅通。
总之,工业园区规划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环境、社会和空间等多个方面。
产业园区发展问题分析及转型升级建议导读:中国产业园区经过近40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涉及不同产业层次、覆盖经济领域广泛、多种类型互为补充的发展态势。
园区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在追求合理化和高端化目标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
问题分析1、园区主导产业趋同,同质化特征明显。
我国产业园区建设已基本完成了要素集聚、规模和数量扩张的任务,逐步进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全面提升效率与发展质量阶段。
目前,产业园区特色化发展是提升园区发展质量面临的首要问题。
受其他地区成功经验的影响,国内产业园区带有一定程度的跟风性质,没有与当地经济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相结合,导致园区规划不完善、定位不明确,大部分园区没有形成自身的发展特色。
部分地区在推进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过程中,过分追求产业园区短期产生经济效益指标,对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产业定位不清晰。
企业在选择产业投资项目时也表现出盲目性,以当地政策支持力度、税收减免力度来进行选择,产业项目与功能同质化倾向日趋严重。
2、开发过程“重量轻质”,难以形成合理分工布局。
目前,各个地方盲目冒进新建各类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建设“重数量,轻质量”特征明显,然而许多入驻企业因没有形成专业分工,仍处于“低效率区”。
部分地区产业园区内表现出“重企业、轻产业”的不良现象,企业各自为战,未能形成上下游合作的整体力量。
产业园区不是集中化、专业化的特色产业区,导致的产业园区产业结构、技术积累、要素集聚和所处制造业价值链位置不足以支撑产业园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甚至在部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或者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企业盲目跟风,大量从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工程机械等行业,缺乏基于地区实际的特色产业和适应新工业革命和全球制造业格局变化的技术与人才积累,园区内产业链的分工协作发展也没有形成。
3、园区政策依赖性强,要素利用率较低。
产业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大量的政策优惠,吸引一些具有示范效应的大项目和大企业入园,增加了企业的依赖性,影响产业园区市场化运营机制的建立。
产业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产业园是指由相关企业集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产业链并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的园区。
产业园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企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产业园的不断发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寻找解决方案。
产业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招商引资难。
由于产业园要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以推动园区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面临招商引资难的问题。
这主要是由于产业园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不足,使得企业对园区的吸引力降低。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可以是加大对产业园的投资,改善园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地理位置的优势,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
产业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创新能力。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
然而,许多产业园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无法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支持。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可以是加强产业园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创新研发中心,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创新资源。
产业园还存在着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产业园内企业众多,产生的废气、废水、废固等污染物排放量大,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可以是加强对企业的环保监管,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鼓励企业采取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产业园在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问题。
由于产业园内的企业多为高新技术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较大。
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发现,求职者的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可以是加强产业园与高校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适应产业园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产业园还存在着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
创新资源包括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资源,对于企业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许多产业园在创新资源方面存在不足,无法为企业提供充足的支持。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可以是加大对产业园的资金投入,吸引更多的创新资源进入园区,同时加强与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的合作,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产业园发展遇到的问题(一)
产业园发展遇到的问题
1. 缺乏资源和投入
•无法吸引足够的资金和资源用于园区建设和运营
•缺乏相关设施和基础设施,限制了企业发展和吸引力2. 法律和政策不够支持
•缺乏对产业园相关法律和政策的明确规定和支持
•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够到位,导致管理和维护困难
3. 人才短缺和培养不足
•高素质的人才是产业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但供给不足•缺乏有效的培养机制和引进政策,无法吸引和留住人才4. 市场需求不明确
•缺乏深入市场调研和分析,无法了解市场需求
•部分园区未能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找准市场定位5. 管理和服务不到位
•对企业运营的支持和服务不够完善,导致企业发展困难
•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和流程,无法满足企业需求
6. 缺乏合作和交流机制
•缺乏与其他产业园区、企业和学术机构的合作和交流机制
•难以形成合力,限制了创新和发展的潜力
7. 环境和生态影响
•部分产业园区对环境和生态影响较大,欠缺可持续发展意识•缺乏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导致社会影响不佳
8. 品牌和宣传不足
•缺乏有效的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不具备竞争力
•缺乏对外交流和展示平台,无法吸引更多重要资源
以上列举的问题是产业园发展中常见的一些困难和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加强合作与交流,提升产业园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大错误认知自2013年11月至今,我在参加“一带一路”相关学术会议以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常常感受到“一带一路”在很多人眼中已经成为一个大蛋糕,大家都忙着争抢,很多认知错误不断地发酵、传染……这些认知错误如不纠正,必然会导致“一哄而上、一抢而光、一哄而散”的窘境。
第一,慎用“桥头堡”等进攻色彩浓厚的词汇。
很多省份定位自己为“一带一路”的“桥头堡”,但是桥头堡是军事术语,它的本义是防御性的,即“无论如何,我也不能让你进来”。
因此,“桥头堡”“排头兵”“先锋队”“主力军”等词汇翻译成外文,不具开放性、包容性,而且容易让人产生误解,以为中国是要来“打仗的”。
上述词汇是中国人熟悉的,但是国际合作是要讲给外国人听的,术语不国际化,会使接受程度和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慎谈“过剩产能”。
常有媒体提到,“‘一带一路’建设,可以把过剩产品、过剩产能销售出去”。
这个词汇,让沿线国家听了很反感,“你不要的、过剩的,别人会要吗?”给人的感觉是,中国要到丝路沿线去“倒垃圾”。
因此,要避免使用这种令人不舒服的词汇描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核心概念,我们可以用中国的优势产能、富余产能以及产能合作等词汇来替代。
第三,“沿线有64个国家”的表述不准确。
千万别把丝路沿线国家限定在64个,传统沿线64国不包含欧洲最发达的西欧国家,也不包含亚洲最活跃的日本与韩国,显然是不合适的。
我认为,全世界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只要致力于“一带一路”发展的国家,都是丝路国家,这样看丝路沿线既包括美国,也包括拉美各国。
因此,对“丝路”国家的界定应该是“65+”的概念。
第四,“丝绸之路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构成”这一表述不准确。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是中国西北地区五省以及中亚地区五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是中国东南、西南省份以及东盟10国,但它们的两端一头连着活跃的东亚经济圈,另一头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
因此,发达经济体的资金、技术和经验,也是丝绸之路的宝贵财富,发达国家也是“一带一路”的重要成员。
23农村与社会发展园地安徽科技ANHUI SCIENCE &TECHNOLOGY在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转变的背景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应运而生,它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格局,为现代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笔者在实际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建设与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需要重视的几个相关重要问题。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有效集聚土地、资金、科技、人才等要素,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常出现重经济指标、轻社会指标的偏向。
如:不认真考虑是否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是否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是否与资源合理利用相统一,只看到眼前的经济上的硬指标,不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保护这样的软指标。
换言之,对社会的全面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考虑甚少。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新理论。
一方面,要重视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就业机会以及对弱势群体利益的影响,同时要考虑到对当地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体系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另一方面,要树立不能以占用农业资源以及破坏植被、水体、土壤为代价的思想,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保护及其与社会全面发展统筹兼顾的特点。
各地资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各异。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必然是一种多元化多功能的发展模式。
因此,要按照不同地区的资源状况,对园区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科学的功能定位。
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发展中尤为重要,这不但有利于充分发挥资源比较优势,促进不同区域的均衡发展,而且更有利于省市部门根据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战略取向,采取非均衡的政策举措,发挥政策与资金的比较优势,适应国家以及世界农业发展的需要。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模式形式各样,多种并存,且呈不断发展变化的格局。
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政府引导型。
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引导创建、有关部门共建、社会参与的综合发展模式。
推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也成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要课题。
然而,在推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本文将从若干方面介绍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能够为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需要注重环保工业园区作为一个集中的生产地,经常会产生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固体垃圾等污染物,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中,必须注重环保问题。
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充分考虑附近的居民、畜牧业、农业、水源、森林等环境因素,并制定一系列有效的环保措施,尽可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2.发展新型产业需要注意政策支持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中,除了传统产业的发展,还应该注重新型产业的发展。
新型产业不仅能够为地方经济带来更大的贡献,还能够提高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政策的支持至关重要。
政府应该根据不同产业的优势,积极出台一些相关政策,减免税费并为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对新兴产业进行重点扶持。
3.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需要注重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作为一个工业园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非常重要。
缺乏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将影响企业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生活质量,进而影响园区的发展。
因此,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阶段,必须注重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这些设施包括人才公寓、医疗卫生、交通设施、物流设施等,能够为企业员工和其他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4.企业安全生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工业园区内的企业通常都涉及到危险品等安全风险,随着园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安全生产的难度也相应上升。
因此,为了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业园区建设必须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技术和设备,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措施,并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演练。
一、基本情况今年以来,园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两加”十三项具体工作,根据《中共XX市委办公室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XX市“六个促增”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崇办发〔2022〕30号)文件精神及9月16日召开的全市以“放”促增工作会议要求,积极落实自治区、市、县工业发展大会精神,探索做好开放合作促增收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园区招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1—10月,成功签约引进的生产性项目有6个,投资总额达15.68亿元。
目前,落户园区的生产性项目有40个,投资总额达84亿元,项目涉及冶金、化工、医药、食品、建材、机电等,已投产的项目有13个。
据统计,1-9月,园区工业总产值实现7.38亿元,同比增长12.15%,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7.68%;固定资产投资额实现8.66亿元,同比增长6.2%,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2.66%;实现利税总额2379万元,同比增长20.63%,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9.3%。
二、主要工作措施一是多谋划促思想解放,完善园区规划布局。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的机构、商学院及策划咨询公司合作,高起点高标准对园区的发展战略、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构建融资平台以及人才培养等内容进行重新规划调整,进而强化宣传策划包装,强势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二是多举措推工作落实,激活园区发展动力。
创新推行项目“七个一”工作(即:完成园区〔基地〕规划一个以上、完成招商引资入园项目一个以上、完成入园项目征地100亩以上、完成开工项目一个以上、完成竣工投产生产性项目一个以上、完成基础设施项目一个以上、完成服务入园企业一个以上),进一步助推园区发展。
活化方式助招商引资有新突破。
通过采取小分队外出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有效方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三是多角度建基础设施,优化园区投资环境。
强化服务扎实推进项目建设。
结合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积极转变观念、立足实际、创新措施,积极服务园区项目建设工作。
产业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产业园是一种以特定产业为核心,集聚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一系列服务和支持的园区模式。
它是推动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平台,但在实际运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产业园的角度出发,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产业园在发展过程中常常面临规模过大、用地不足等问题。
由于产业园需要吸引大量企业入驻,因此规模往往较大。
然而,规模过大可能导致产业园运营管理困难,资源配置不当,甚至出现空置现象。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用地供应不足也成为制约产业园发展的瓶颈。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产业园的规模和用地,确保符合实际需求,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控。
产业园在服务功能、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
一些产业园在建设初期往往注重硬件设施建设,忽视了软件服务的提升。
这导致企业入驻后无法得到有效的支持和服务,限制了其创新能力和发展空间。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加强产业园的服务功能建设,包括完善配套设施、提供专业化服务、培育创新生态等,提升产业园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第三,产业园在企业合作、交流互动方面存在不足。
一些产业园内的企业往往各自为战,缺乏合作共赢的意识。
这导致资源浪费、信息孤岛等问题的出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产业园可以通过组织企业间的交流活动、搭建合作平台等方式,促进企业间的互动与合作,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园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产业园需要吸引高水平的人才,但有时由于地理位置、薪资待遇等原因,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人才。
另一方面,产业园内的企业对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导致人才流失和培养效果不佳。
因此,产业园可以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引进优秀的科研人员和人才团队,同时加强对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高产业园的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
产业园在政策支持、法律法规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政策支持的不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等,可能制约产业园的发展和运营。
产业园区建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高江萍来源:《时代经贸》2015年第03期摘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加大了对产业园区的建设力度。
产业园区的建设,对经济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但产业园区在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包括:第一,要掌握好产业的发展方向,避免在产业的选择上出错,这是产业园区建设的基础;第二,不要急于求成,不应盲目的追求速度;第三,要集中外来力量,克服招商引资带来的困难,并找寻优势项目;第四,要为产区的建设制定科学的建设内容;第五,产业园区建设要秉着不污染环境为原则。
所以这些都是产业园区在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产业园区,产业建设;注意问题产业园区的内容比较广泛,例如,城市文化产业园区、绿色农业产业园区等。
这些产业园区的建设不同程度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所以在产业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判断,避免选择失误。
避免产业选择失误产业园区建设,首先要选择主导产业,并确定好产业的发展,这是园区建设的基础也是关键。
但是近年来各地在园区的选择上都存在很大的失误,总是着重发展高端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或新兴产业等等[1]。
事实上,每个产业园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不是想发展什么产业就能发展的,一个产业园区适合什么产业发展,就要发展什么产业,要确定发展产业,不该发展的产业就不要强硬的发展,这样才能将园区建设发展好。
一个产业只要有市场、有竞争力,就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反之,没有市场,没有竞争力,就发展不起来。
例如,我国的喀什经济特区,特别是喀什深圳产业园区,以发展新兴的产业、高科技产业为主,这一产业的选择,相关的决策部门主要是依据深圳地区的经济发展优势带来的产业转移优势。
但实际上,一个产业要想有好的发展,市场需求、土地资源、政府政策等因素起决定作用。
我国的珠三角地区近年来发展的并不是很好,生产成本上升,生产力下降,导致经济下降,但是相对于西北地区而言,还是有很多优势的,政府的扶持,使珠三角地区的部分产业发生转移,从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2]。
看看农业园区规划中的8大错误,你是否犯过?听听规划专家怎么说为什么要做规划?人们常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农业园区的发展也是如此。
尤其是前几年,在各界社会资本跨界涌入的同时,很多不懂农业的投资者开始涉足农业,这就要求有专业的农业规划团队对园区进行科学的发展规划,为企业提供及时的建议和指导。
规划就是必要的远虑——很难想象:一支没有行军地图的队伍能打好仗!所以有一句名言:“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一、规划的作用:规划可使农业园区有目标、有序的发展,获得较高、较持续的社会经济回报,促进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规划的作用体现在下面3个方面:1、使园区内容有神有韵有主题很多休闲农业投资者在园区建设时,没有专业人员做系统规划,而是主要凭老板的自己想法或朋友们的零散建议去做,导致园区建设内容在设想时还有点儿意思,但建成后发现多为各种项目的简单叠加,没有主题,缺乏神韵,吸引不了消费者,惨淡经营。
悔之晚矣!2、使园区建设合理合法合规矩规划师会根据园区的土地性质、占地规模、周边资源等情况,合理规划项目内容,使园区建设合理合法。
有些投资者连基本的土地性质和相关政策都不清楚,盲目按照自己的想法或别人的怂恿去建设,却往往违反用地政策和相关法律。
最终导致有的项目搁浅,有的甚至受到处罚。
得不偿失!3、使园区投资者省心省力省成本好的规划,可以分析项目地综合因素,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有针对性的对园区做出建设规划。
投资者按照规划分步实施,避免很多重复建设和推到重来,而且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投资。
让投资者在省心省力省成本的基础上,更好的经营园区。
事半功倍!二、在规划环节上,新农人容易吃的那些亏那么,我国的农业园区规划现状怎样?答案是不容乐观。
从2015年9月以来,农学谷商学院首开国内休闲农业经理人之先河,培训了国内31个省市的2000多名农庄主或新农人。
我们发现,不少学员在规划的环节上吃过亏。
园区建设的问题与建议园区建设的问题与建议园区建设是一个大型的工程,它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引起重视,以使园区建设更有效的进行。
第一,资金问题。
园区建设所需的资金是巨大的,往往企业难以承担,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该积极寻求政府及其他机构提供的财政支持,以确保资金筹集的顺利进行。
第二,技术问题。
园区建设涉及到多方面的技术,其中包括建筑技术、水文技术、结构技术、电气技术等,如何确保技术的高水平,是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三,规划问题。
园区建设的规划是极其重要的,在规划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地形、气候、交通等,确保园区建设的实施效果有效。
第四,环境保护问题。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第五,安全问题。
安全问题是园区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必须确保园区内的各种安全设施、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以上就是园区建设的几个主要问题,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建议,以确保园区建设的顺利进行。
首先,应建立完善的资金计划,筹集充足的资金,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
其次,应建立严格的技术标准,确保技术水平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三,应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建设的有效实施。
第四,应强化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第五,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园区内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安全规章制度的落实,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总之,园区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工程,其复杂性决定了必须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希望通过以上的建议,能够使园区建设的进程更有效的进行。
推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第一篇:推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推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与发展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童年成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摘要]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不仅是实现地方经济快速增长的助推器,而且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并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战场。
推进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应从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定位、社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园区的领导和管理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工业园区规划布局产业定位配套服务管理创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央政府及时提出“扩内需、保增长”的应对战略,经过一年努力,到2009年底,我国总体经济态势企稳回升,较好达到预期目标。
今年,在已有基础上,国家进一步提出“调结构、促转型”的后金融危机应对战略。
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们如何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指导原则下,使今年的“调结构、促转型”战略真正落到实处?本文从进一步推进工业园区(各地近些年广泛兴起)建设与发展的角度试图做些探讨。
一、推进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工业园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并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集约发展的重要平台和主要战场;也是一个地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工业经济发展支撑条件,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平台。
一个地区工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程度,是该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因此,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集中力量、全力以赴地突出抓好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
园区兴、则工业兴。
在一些地方,抓好了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就基本上抓好了工业经济的建设与发展。
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全力把每个工业园区打造成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以现代化为主要标志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基地,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推进工业化过程的主要任务,是促进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抓手。
解析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完整版)2023-02-05产业园作为一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组织形式,在各地区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模式上具有很大的差别,其管理及开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过程。
1984年我国开始设立第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之后产业园一直作为中国经济的一种特殊的产业形态,成为各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支柱。
一、政府部门在对园区进行不同定位的同时,园区也会产生五种不同的运营模式第一种模式:政府运营模式。
这里的政府运营模式与前面所说的行政主导型园区有关联,但却是不同概念。
政府运营模式往往在行政主导型园区比较常见,园区由政府投资开发,园区为入驻的公司提供一些税务代理、行政事务代理的服务,然后收取一些服务费用,同时政府部门也会给园区一些招商代理费用和税费收取的优惠。
政府运营模式适合于一些规模小,管理简单的园区。
对于一些大型的园区,这样的运营模式无法保证园区的长期运营。
广州天河软件园就属于这类运营模式。
第二种模式:投资运营模式。
投资运营模式是通过政府投资建设园区,然后通过房租、固定资产等作为合作资产,孵化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在企业获得成长后引入外部战略投资者或上市,实现资产增值并收回投资。
这是一种长期投资的理念,园区在中短期很难有可见的回报,但是对于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因为园区的发展是建立在企业投资成功的基础上的。
浦东软件园就属于这一模式。
第三种模式:服务运营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只是投资还是不能满足很多企业的需要,很多企业对园区的服务环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在这个基础上出现了服务运营模式的园区。
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人才招聘、人才派遣、信息提供等软服务,为企业提供更佳的生存发展环境。
服务运营模式强化了园区与企业的合作,增加了园区的收入渠道。
杭州软件园就属于这一类运营模式。
第四种模式:土地盈利模式。
随着近十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热起,土地增值的盈利能力远远超过了很多行业的盈利水平。
一些园区获得了土地收储、初步开发、拍卖的功能,所以一些园区通过控制大面积的土地,在进行初步开发后,短期内提升土地的价值,然后进行地产开发或转让。
产业园运营注意事项
1. 充分了解园区的定位和目标,确定合适的发展策略和运营模式。
2. 建立良好的与企业合作伙伴的关系,吸引优质企业入驻园区。
3. 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满足租户的需求,包括供电、供水、通讯等设施的完善。
4. 对园区的整体规划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确保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和协同发展。
5. 定期组织各种活动,增加园区的凝聚力和互动性,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6. 注重园区文化建设,打造独特的企业文化和品牌形象。
7. 加强园区的安全管理,确保企业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8. 提供必要的政策和金融支持,吸引和扶持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9. 做好园区的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产业的发展。
10.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和运营模式,提高园区的整体效益和
竞争力。
工业园区开发的注意事项1. 工业园区开发呀,就像搭积木,可别瞎拼凑,不然就成摇摇欲坠的危楼模型了。
2. 规划工业园区得像厨师做菜,食材(产业布局)搭配不好,那做出来的就是黑暗料理。
3. 开发工业园区可不能像无头苍蝇乱撞,得有个明确方向,不然就跟在迷宫里转圈圈的小老鼠似的。
4. 工业园区的交通规划要像血管一样通畅,要是堵起来,那就是血栓病人,动都动不了。
5. 搞工业园区开发,选地址就像找对象,不合适的话天天吵架(出现各种问题)。
6. 环保在工业园区开发里就像人的良心,丢了可不行,不然就成臭名远扬的大坏蛋了。
7. 工业园区的招商就像钓鱼,不能拿着胡萝卜当诱饵,得拿出真正有吸引力的条件。
8. 建设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就像盖房子打地基,你要是偷工减料,那房子(园区)迟早得塌成一堆烂泥。
9. 园区开发中的政策制定要像裁缝做衣服,得合身才行,不然就成松松垮垮的麻袋了。
10. 管理工业园区就像驯兽师驯兽,得有方法,不然那些企业(野兽)可就要造反了。
11. 工业园区的品牌打造像打扮小姑娘,不能搞得不伦不类,不然就像小丑上街。
12. 开发园区时对待土地资源要像守财奴对待金子,可不能大手大脚,不然很快就一无所有。
13. 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建设就像人的五官,缺一个都看着别扭,功能也不全。
14. 搞园区开发的资金安排就像居家过日子,不能月初大鱼大肉,月底喝西北风。
15. 园区的人才引入像种果树,不精心照料(给好环境),那人才(果子)可就都跑光了。
16. 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要是模糊不清,就像近视眼没戴眼镜在大雾天走路,迟早得摔跟头。
17. 开发工业园区对企业的服务得像海底捞的服务员一样贴心,不然企业就像被冷待的客人,拍拍屁股就走。
18. 工业园区的安全管理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珠子一样小心,一旦出事就像眼珠子被戳了,疼得要命。
新能源产业园区发展应注意哪些方面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增长和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力量,正迅速崛起。
新能源产业园区作为新能源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发展对于促进产业升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新能源产业园区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诸多方面的问题。
首先,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新能源产业园区发展的基础。
在规划阶段,要充分考虑园区的地理位置、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明确园区的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
例如,对于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重点发展风力发电及相关装备制造产业;对于太阳能资源充足的地区,则可以侧重太阳能光伏产业。
同时,要合理规划园区的空间布局,包括生产区、研发区、生活区等,以提高园区的运行效率和舒适度。
此外,还应考虑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确保园区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其次,完善的产业链条是新能源产业园区发展的关键。
新能源产业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存储、转化等。
一个成功的新能源产业园区应该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从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到中游的核心零部件制造和设备组装,再到下游的产品应用和市场推广。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产业的整体竞争力,还能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增强产业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
为了构建完善的产业链条,园区可以通过招商引资、培育本土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吸引和培育一批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再者,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新能源产业园区发展的核心动力。
新能源技术发展迅速,不断有新的理念和成果涌现。
园区要积极搭建创新平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
同时,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为企业的创新成果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此外,还可以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对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企业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创新活力。
【发展产业园区要避免四种错误】 (3)中国的产业园区数以万计,但同时也存在空置率高企、发展良莠不齐等问题。
对此,有分析总结了国内产业园区常见的四种发展错误……【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按需定制”】 (7)智慧城市并非是用技术手段改造现有设施那样简单,而是应该分层次、分步骤进行,特别是要注重“按需定制”……【肇庆新区“股权化土改”的实践经验】 (10)肇庆新区以股份化改革实现了农民土地资本化,其探索的征地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或能为地方的征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社区医疗新实践:“有人情味的”物语诊所】 (12)日本近年来发展出了“有人情味的”物语诊所,在社区医疗和康养方面摸索出了新的经验,对于地方开展社2018年7月24日 总第451期区医疗服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发展产业园区要避免四种错误】按照最新的2018年开发区目录,中国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数量已经达2543家,再加入市、县自行设立的开发区,以及内涵模糊、难以统计的各类“园中园”项目,中国的产业园区恐怕已经数以万计。
然而早前有数据指出,国内产业园的空置率高达40%。
对此,有分析总结了国内产业园区常见的四种发展错误,以供各地方借鉴。
(一)举园区之力培养单一企业导致被牵连后发园区追逐战略新兴产业风口是目前不少地方常见的发展策略,为此不惜用巨额补贴和优惠来喂养单一龙头企业,围绕其进行招商引资从而打造产业集群。
但一些地方没有对真实的市场容量、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产品技术的先进性进行客观充分的评估,以至于忽视了风口背后的巨大风险,导致龙头企业和产业园区互相绑架。
一旦风口因各种因素而退去,这种园企共生的关系就会迅速受到市场的惩罚。
新余市位于江西中部偏西,在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时机,赛维入驻江西新余高新区,创始人彭晓峰提出三个条件:一是资金,提供两亿元弥补启动资金缺口;二是人才,提供一批技术人才;三是电力供应,多晶硅片的生产必须保证24小时全天候供电。
新余勒紧裤腰带满足了这三个条件,赛维LDK也以优秀表现回报了新余:2005年成立,2007年在美上市,到2011年底,围绕在赛维身边的上下游光伏企业近百家总产值超200亿元。
然而到了2011年底,受光伏双反影响,赛维迎来生死时刻,其高达300亿元的负债浮出水面,企业的破产重组也重创了新余。
在经历了光伏危机之后,江西新余高新区对此进行了深刻反思,认识到不能再做“一业独大”的产业布局,政府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当然,这并不是说产业园区不能围绕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关键还是在于政府自身要做好功课,即便面对国家的政策风口也要保持清醒头脑,合理安排投资和招商。
(二)缺乏项目调查和监管导致被忽悠由于巨大的信息不对称,产业园区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也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尤其是现在项目包装和PPT做得越来越精美,但一开始谈就直奔配资、土地、订单等优惠而去,浑然不关心地方产业发展环境尤其是人才情况,其初衷不得不令人生疑。
有些地方为了短期的招商业绩不得不硬着头皮上马,最终却难逃被忽悠的结局。
从2010年发明者宋有洲提出立体快巴概念,到2017年“巴铁之父”、华赢集团董事长白志明被公安机关抓获,巴铁项目在国内掀起了一阵不小的喧嚣。
巴铁问世以来就在国内多个园区建立基地,包括周口巴铁研发及生产基地,天津河北区巴铁科技研发中心、产业基地、金融中心和销售中心等。
但实际上,巴铁项目只是华赢集团利用其在全国布局数百家分公司,打着地方政府拟建巴铁“PPP”的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活动。
需要看到的是,这些地方园区之所以中招,也是因为该项目包装精巧,还得到过某些官方媒体的正面报道。
当然,这些报道主要针对的是立体快巴这一技术,并不涉及华赢集团非法集资问题,但如何客观科学地评价一项具有巨大投资价值的项目,避免产业园区的误判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要避免出现上述情况,产业园区需要进行充分的项目背景调查和专家评审,利用有效的监管手段来管理投资进度,同时设置科学退出机制来预留后路。
(三)产业定位过于超前导致发育不良一般而言,新一代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定位会有适度的超前,目的在于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
但有些地方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自我评估,产业定位过于超前,以至于并不能踏实地培育出企业实体。
比如,前几年VR(虚拟现实)产业曾一度是国内各级园区热衷发展的对象。
据媒体的不完全统计,国内有南昌、贵安、青岛等十几个地方进行了VR产业的发展规划,VR小镇、VR 产业基地、VR孵化器纷纷兴建,而且其中多半位于中西部地区。
然而,面对这种探索期的产业,这些园区仅能提供办公空间,缺乏专业融资对接、人才引进、创业咨询等专业服务,不能从根本上改善VR企业的发展,最终随着VR产业风口的退去,这些VR产业园区也销声匿迹。
事实上,产业链是一个金字塔,能站在塔尖的毕竟是少数,地方产业园区需要踏实地利用好本地优势,在合适的产业链阶段找准切入口同样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四)园区缺乏足够需求导致盈利困难在很多中西部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由于其土地空间还较为充裕,尚未进入东部发达园区“招商选资”的阶段,一旦园区摊子铺得太大,就可能面临招商引资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一般而言,园区的产业地产主要覆盖三大产品线,即物流仓储、工业厂房和研发办公,但由于非主要城市所处的产业链阶段不同,三类产品的市场景气度一般呈渐次下移的情况,一旦市场供过于求,就很有可能导致空置率高企的情况。
除此之外,一些园区错判了当地的资源和产业禀赋,做错了产业定位和产品设计,也有可能因为结构性错配导致产品滞销。
有些地方虽然有市场需求,但当地政府对企业准入有严格的核准,过于追求高精尖和产业集群的匹配度,同样也会导致招商难度的加大。
日前有媒体报道,被列入重大项目的重庆两江新区北斗导航产业园面临烂尾。
据了解,该项目规划投资50亿,占地面积380亩,主要吸引北斗技术研发企业。
但截止目前,园区内未建成的楼盘林立,建好的楼房被当做商业楼盘出租门面房。
对此园区投资方表示,该企业已经先后投入近2亿建设资金,但园区招商迟迟难以起色,引发合作方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项目烂尾。
(LHT)【建设智慧城市需要“按需定制”】麦肯锡咨询公司近期发布了名为《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的电子解决方案》的调研报告,对全球智慧城市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报告认为,智慧城市并非是用技术手段改造现有设施那样简单,而是应该分层次、分步骤进行,特别是要注重“按需定制”。
安邦研究人员认为,随着国内不少地方城市更新和棚改的推进,城市面貌和基建设施正在迎来一轮新的变化,如何在此过程中更好地迎合智慧城市的发展理念,为本地发展抢占未来制高点,是各地需要提前进行思考的关键问题。
具体分析来看,当前国内不少地方在打造智慧城市的过程中,将构建技术平台作为主要切入口,总体来看可以分为五大类型:1、大数据+政务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通过各政府部门内部的互通,实现对城市运营的综合高效服务;2、物联网+城市治理平台,该平台通过数据监测来对空气、水、园区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一体化治理;3、大视频+公共安全平台,其主要在天网工程等基础上加强民众的监督参与,从而实现城乡治安防控建设的一体化;4、云计算+产业服务平台,其主要通过云计算提供产业数据,帮助本地产业更好地匹配需求;5、互联网+数字生活平台,其通过更加便捷的形式实现居民生活的便利,比如目前不少地方已经推出的城市便民服务APP就属于此类。
而麦肯锡的研究则发现,在经过了近十年的摸索与试错之后,全球的城市决策者们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智慧城市规划战略应始于“居民需求”而非“技术手段”。
所谓的“智慧”一词,也并非仅仅意味着在传统基础设施中安装电子化装备,或者是用新兴技术手段理顺城市运作方式。
打造真正的智慧城市,应是有目的地统筹应用新技术与大数据,帮助城市决策者优化地区布局,并展开高效率、低成本的社会治理工作,做到按需供给,最终服务于居民生活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麦肯锡认为,如果说传统城市规划建设是以“供给侧”为主导,那么智慧城市建设则是按“需”定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让供需两端的精确和快速匹配成为可能。
比如,为了应对城市人口激增导致的高峰出行难题,通常的解决办法都是新建道路或增设公共交通线路,这往往要花费数年时间和大量人力财力成本。
很多情况下新路还未铺设完毕,人口密度早已悄然变化,但是已然上马的项目却无法应对居民出行线路的动态调整。
对此,近年来欧洲部分国家出现了“按需巴士”服务,其大数据工具可以精确测出哪些地区、哪些时段的打车人群较为集中,车辆供应商就可以适时布局迷你巴士,提供接送服务。
麦肯锡在调研中发现,在许多城市,智慧城市成为了各个产业推广宣传新技术的“试验田”,产业主体各自为战,新兴技术落地,投入成本往往很高,但产生的整体社会效益却并不瞩目。
对此报告提出,智慧城市建设不能杂乱无章,而是应该“分层次”、“分步骤”、“分主体”地进行。
总的来说,智慧城市应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共性技术基础设施的铺设,这也是智慧城市的“底色”,主要是指可供智能手机、各类传感器等设备互联使用的高速通信网络。
这一层次的打造主要有赖于当地政府的决策部署。
第二个层次包括各类智能应用和数据分析工具,用以发掘和处理海量的城市数据信息,并尝试与居民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
这也是各类技术供应商和APP开发者开始大规模介入的环节。
第三个层次关乎城市、企业和公众对于上述智慧设施或工具的具体使用情况。
不少全球不少智慧城市都存在着巨额投入、数量众多的智能设施使用率不高的问题,但事实上只有那些被大规模采用、并切实改善居民行为的设施和工具才算“物有所值”。
因此,评价智慧城市不能只看投资额和线上平台的外观,而要看智慧城市建设是否有助于提高城市在运行效率、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效果。
(LHT)【肇庆新区“股权化土改”的实践经验】当全国层面的征地制度改革尚在试点过程中之时,肇庆新区以股份化改革实现了农民土地资本化,其探索的征地共建共治共享模式或能为地方的征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
2012年,肇庆市决定高规格建设肇庆新区,目标是成为广东面向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的主载体。
根据初期规划和工作分工,项目所在地鼎湖区必须在短短几年之内完成8万亩土地的征收任务,可谓难度大、要求高。
没有土地,新区建设便是空中楼阁。
肇庆新区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基本集中在村集体以及村民小组手中,想要快速、平稳、大规模地将其征收为建设用地,是一个极其艰巨的任务。
在全国的土地征收实践中,较为普遍的做法是对被征地农民的土地及地上附着物进行补偿,除此之外,很多地方还会给被征地农民安排回迁房、将其纳入社会保障、提供就业培训等。
但即便如此,不少专家认为,现有征地制度中存在补偿标准偏低、安置方式单一、社会保障不足等问题。
其中,农民对征地制度最大的不满是补偿低,这归根到底还是利益分配问题,到底要补多少钱才算合理?农地变成建设用地后升值的收益应该怎么分配?政府应该拿多少,理由是什么?所有这些都是大问题,也是征地制度改革中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