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格辉煌──朦胧诗派艺术的“盖棺论定”
- 格式:pdf
- 大小:499.41 KB
- 文档页数:5
蒙古语朦胧诗的发展历程
蒙古语朦胧诗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内蒙古地区兴起的一种重要文学流派,也被称为"内蒙古民族诗派"。
它以其深邃、隐晦、富有哲理的表现方式,成为了蒙古族诗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
朦胧诗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初期阶段(1985-1989年):这一阶段是朦胧诗发展的起点,最早的朦胧诗作品开始在文坛上出现。
这些作品以表达内蒙古地区蒙古族诗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困惑和思考为特点,语言上具有朦胧、混沌的风格。
2. 高潮阶段(1990-1992年):在这一阶段,朦胧诗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特色。
诗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探索人类存在的意义,表达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拷问。
这些作品充满了哲学意味,语言上更加富有隐晦和抽象的表现手法。
3. 深化阶段(1993-1995年):在这一阶段,朦胧诗逐渐走向成熟。
诗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诗歌的形式美和艺术性,不再仅仅停留在思想层面上的探索。
作品的语言更加清晰,意象更加精准,表达风格上也更加多样化。
4. 转型阶段(1996年至今):进入21世纪后,朦胧诗逐渐走向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道路。
不同的诗人在题材、风格和表现手法上有了更多的创新和突破,同时也与其他文学流派进行了交叉和融合。
朦胧诗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到国内外文坛。
现代文学名词解释(二)1.【大墙文学】大墙文学就是以特定历史条件造成的冤狱生活为描写对象的文学。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从维熙、张贤亮相继创作了《远去的白帆》《白云飘落天幕》《雪落黄河静无声》《土牢情话》《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灵与肉》,“大墙文学”的概念由此出。
“大墙文学”成为七八十年代影响较大的一种文学派别。
2.【“方法年”】“方法年”指1985 年和1986 年。
这两年间,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问题成为文学界的热点话题。
从1984 年开始,经过1985 年的推动与泛化,流行于当代西方的各种批评方法被大规模介绍进来,同时被评论家迅速运用到文学与文学史研究实践中,如形式主义批评、新批评、现象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符号学等,其中尤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三论”最为普遍。
“新方法”热不仅推进了新时期文学研究的发展,也带动了文艺观念体系的变革和学术思维的时代更新。
3.【“重写文学史”】“重写文学史”的讨论在80 年代出现了两次高潮,即以1985 年与1988 年两个核心时段为中心的高潮时期。
在80 年代初王瑶等有关文学史的讨论基础上,1985 年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出关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设想,企图替代政治朝代更迭主宰文学分期的做法,设想厘清文学与政治的正常关系,这一概念的出,给“重写文学史”以启发,在1985 年唐弢等文学史家与晓诸等人展开的论争掀起讨论高潮。
这场讨论为1988 年《上海文论》开设“重写文学史”专栏提供了学术的氛围,赞同者认为从新的理论视角出对新文学历史的个人创见;反对者认为其实质是违背历史主义,跟随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思想观念,力图否定和贬低这些革命作家。
“重写文学史”是对现代文学史写作的一次自觉反思,也是新时期以来文学“方法论”、“观念论”和“主体论”讨论在文学史领域的延续和深化。
4.【新时期文学】“新时期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指的是从1976 年粉碎“四人帮”之后我国文学的创作时期。
以一个作家为例简单分析朦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从中国新诗的百年发展历程来看,朦胧诗的经典化似乎已经尘埃落定。
尽管经典化是一个异常复杂的过程,经典化实际上也并无终点可言,但在某种程度上,朦胧诗确实已经定格为中国百年新诗史上最富有创造力和最富有艺术魅力的诗歌流派之一。
时至今日,针对朦胧诗的纷杂争议并未完全歇息,这可能恰恰是其富有生命力的一个印证,也颇能说明朦胧诗作为一个诗歌流派还具有“生长”的可能性。
朦胧诗的这种“生长”表现在读者持久不息的阅读热情中,朦胧诗自其“崛起”以来,始终是读者的一个阅读热点,几乎从未出现过“空位”的时期。
朦胧诗这一名称源于章明发表在1980年第8期《诗刊》上的《令人气闷的“朦胧”》一文,他把那种“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一解”的诗歌贬称为“朦胧体”,朦胧诗由此得名。
不过更早一些,在诗评家孙绍振和谢冕的文章中已经发现舒婷等诗人作品中的“朦胧”特色,并在肯定的意义上指认这一新的美学特质。
孙绍振在发表于1980年第4期《福建文学》上的《恢复新诗根本的艺术传统》一文中,指出舒婷的诗歌“有时作品的总体形象是统一的完整的,但是作品的内容却是朦胧的”。
谢冕在1980年5月7日发表于《光明日报》的《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中,也指出当时一些青年诗人“的确,有的诗写得很朦胧。
”,但都止于语焉不详的描述,并未展开具体论述。
可见,朦胧诗的命名是颇有蹊跷之处的,这反映在1980年代早期关于朦胧诗的争论中,对“朦胧”的定位充满犹豫不决的歧见,不管是指责、嘲讽还是肯定、称赞,尚不能从总体性的风格形态上对朦胧诗进行明确的美学指认。
这也说明,囿于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朦胧诗美学性质的指认还是呈现出混沌莫辨的一面。
当然,在敏锐的批评家和读者那里,朦胧诗的崛起所带来的惊喜却足够说明一个基本事实,中国新诗的一次重大转型已经来临。
由谢冕、孙绍振、徐敬亚所引爆的“三崛起”论就是朦胧诗逐步归位到中国新诗整体进程中的有效验证。
中国当代文学史复习材料—贝利马丽斯名词解释:(3个)1、地下文学:在“文革”期间,与“遵命文学”相对立的,还有一种文学倾向,那就是“地下文学”,与当时公开出版物所体现的文化专制迥然不同的是,“地下文学”完全是由群众自发进行创作,通过非公开渠道以手抄、油印等手段进行传播的文学,真诚的创作态度、独立的思考、多元的艺术探索,构成了它的主要特征。
“地下文学”的主体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文革”初期,他们大多是革命热情甚高的“红卫兵”。
同时在书籍的交流中,俄苏的小说和诗歌占有最大的比重,俄罗斯文学特有的沉郁、凝重和忧伤传达着当时青年们内心的失落感,同时也孕育了他们最初的文学冲动。
如食指的《相信未来》、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2、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
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
代表作品有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主要描写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手法,采取拉拉杂杂叙家常的手法;取消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无常化的生活流;采取零度叙事,叙事人以平淡冷漠的口吻讲述而不介入故事。
3、百花文学: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尽管“双百方针”仍未摆脱阶级斗争的大前提,但它确实标示着文艺政策向宽容和相对自由的方向作出了实际调整。
敏锐感受到文学环境变化的作家、批评家很快响应繁荣和发展文艺的号召,受压抑的创造力被释放出来,一批探索性、批判性的新作品问世,不少观点新颖大胆,甚至质疑既有规范的理论文章得以发表,一时文学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变化与新局面。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第三章精读篇目诗歌考点21 望星空(★三级考点,一般为单选)作者:郭小川,著有诗集《将军三部曲》、《甘蔗林——青纱帐》、《昆仑行》等。
1、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分析本诗的主题意蕴《望星空》是为1959年人民大会堂的落成而作。
全诗共有23考点多行,分为四章,前后两个部分。
前半部分叙写作为革命战士的“我”,面对浩瀚星空时所引发的有关人生、宇宙的超越时空的思绪,显示了较为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凭借这一独特的角度展开抒情。
全诗吟咏生活和个人的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努力思考现实的严峻性、斗争的坚定性与广博的人性情感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对人类的生命想象作了诗意的、隐含了某种忧郁和痛苦的自我反省。
2、分析本诗在结构及手法上的艺术特点全诗运用艺术上的抑与扬、虚与实的辩证关系,有意造成诗情的波峰浪谷,取得了出人意料、别开生面的抒情效果;全诗以“望”为核心,以星空和天安门广场为广阔的背景,展开神奇的想象,从不同的视角去对比天上人间,去透视宇宙与人生,构成了一个属于诗的复合空间,从而有效地书写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情思。
考点22 有赠(★★★一级考点,一般为单选,论述)作者:曾卓,原名曾庆冠,七月诗派成员之一。
著有诗集《门》、《悬崖边的树》、《曾卓抒情诗选》等。
1、简述本诗的主题意蕴《有赠》是赠给一位女性的诗。
诗歌以饱含激情的语调,借对一位女性的深情倾诉,形象地抒写了对历尽苦难之后的人间温情的真切感受,赞美了给受难者带来巨大精神慰藉和生活勇气的宽容的理解、善良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劫难中真挚爱情的由衷的感激和歌颂。
诗篇表达了一种既是爱情又超乎爱情的崇高情感,一种基于深切了解、信任的博大的爱,一种人间至情;同时也折射出对历史冤屈和现实不公的控诉。
2、简析本诗所表达情感的复杂内涵及其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意义这首诗作表达的是一种复合的情感,既有重获自由的庆幸,又有无法消除的创伤;既有光明的预示,又有难解的隐忧,它们交织着,一时难以理清,但作者却以一种沉静的态度出之,于平缓中有跃动,委婉中有激切,因而给予读者的美感也是多重的。
文学:外国文学史真题及答案三1、填空题薄伽丘的代表作是短篇小说集(),宣扬“幸福在人间”,奠定了()的基础。
正确答案:《十日谈》、欧洲短篇小说2、名词解释超验主义正确答案:美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思想解放运动。
超验主义是人文(江南博哥)主义与哲学唯心主义的结合,崇尚直觉,主张人可以超越感觉和理性而认识真理,强调人的价值,鼓吹个性解放,对美国后期浪漫主义文学以及美国民族文化建设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代表人物爱默生和梭罗。
3、多选海明威以其强烈的反战倾向和对未来的迷惘而成为描写第一次世界大战名篇的长篇小说有()。
A.《太阳照样升起》B.《永别了,武器》C.《丧钟为谁而鸣》D.《生者无所得》E.《第五纵队》正确答案:A, B4、单选加缪《局外人》是()的重要作品。
A、存在主义B、超现实主义C、意识流D、新小说正确答案:A5、单选马雅可夫斯基创作的并受到列宁高度评价的讽刺诗是()。
A.《向左进行曲》B.《开会迷》C.《一亿五千万》D.《放开喉咙歌唱》正确答案:B6、填空题20世纪文学发展的两大潮流是()。
正确答案: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7、多选哈代笔下的苔丝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制和暴力的牺牲品B.一个纯洁的女人C.一个放荡的女人D.一个自暴自弃的女人E.一个杀人犯正确答案:A, B8、问答题结合作品谈一谈劳伦斯的创作思想。
正确答案:(1)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首要罪恶是它压抑和歪曲了人的自然本性,特别是性和性爱。
因此,他厌恶现代工业文明,崇尚原始的、生机盎然的大自然。
(2)他把调整人类的两性关系作为自己艺术追求的主旨。
他对两性关系的描写与评判实际上包含了对整个西方文明的认识与评判。
两性关系是他创作的核心内容。
(3)劳伦斯的创作具有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心理探索的多重含义。
(4)内倾性的写作特点,淡化情节,象征意象的使用。
[参考案例]《儿子与情人》的主题是社会批判主题,表达了20世纪工业文明对性爱的扭曲和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扭曲。
朦胧诗派的背景朦胧派是在文革结束这个大背景下产生的,我觉得倘若没有文革,便不会出现朦胧诗。
朦胧诗的在特定的环境下主题则变成了反思,抒情,控诉。
五.六十年代时,中国特殊的历史环境与共和国文学范式决定了这时期诗歌的基本范式是:颂歌与战歌.时代对于诗人,以及诗人对于自身,都是这样要求:"必须具有正确的,强烈的,社会主义革命的感情,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物质和精神的伟大变革,向人民进行共产主义的教育"."诗也就是时代真实而嘹亮的音调,也就是人民意志的代表".在主情的诗歌创作中,强烈的个人情感被社会,集体的本质取代;诗歌独特的含蓄,暗示,暧昧等美学因素被怱略,被消极.在"颂歌""战歌"的匡制下,诗歌创作的主流到了文革十年,已走上了"假,大,空"的绝路,而一些地下的诗歌创作中心在形成,他们写与颂歌不同的"朦胧诗",其中最著名的是"白洋淀诗群",由一批北京赴白洋淀下乡插队的知青构成,主要成员有芒克,多多,根子等,同时在福建,四川等也有这样的创作群体.后来成为"朦胧诗"主将的北岛,舒婷等也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创作的.这些年轻人的写作既不是为了发表,更不是为了名利,完全是出自内心的一种真诚与激情,所以他们的诗显现出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完全不同的思想空间.朦胧诗的名字的由来朦胧诗的命名来自于历史的误会,也可以说是特定时代赋予这一群诗人的一个有意义的称谓。
1980年第8期的《诗刊》上登载了章明的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在这篇文章里,章明指出,当前有些诗歌“写得十分晦涩、怪癖,叫人读了几遍也得不到一个明确印象,似懂非懂,半懂不懂,甚至完全不懂,百思不得其解”,这些诗歌被章明命名为“朦胧体”,文章中引述的诗歌例子尽管是“九叶诗人”杜运燮的《秋》和李小雨的《海南情思?夜》,但谈及的现象主要是针对“新诗潮”探索者的,“朦胧诗”的名称就此确立下来,并随着以后对有关诗歌朦胧、晦涩等问题的争论而被广泛使用。
—贝利马丽斯名词解释:(3个)1、地下文学:在“文革”期间,与“遵命文学”相对立的,还有一种文学倾向,那就是“地下文学”,与当时公开出版物所体现的文化专制迥然不同的是,“地下文学”完全是由群众自发进行创作,通过非公开渠道以手抄、油印等手段进行传播的文学,真诚的创作态度、独立的思考、多元的艺术探索,构成了它的主要特征。
“地下文学”的主体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文革”初期,他们大多是革命热情甚高的“红卫兵”。
同时在书籍的交流中,俄苏的小说和诗歌占有最大的比重,俄罗斯文学特有的沉郁、凝重和忧伤传达着当时青年们内心的失落感,同时也孕育了他们最初的文学冲动。
如食指的《相信未来》、张扬的《第二次握手》。
2、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是批评家对某种创作倾向的概括。
1989年《钟山》杂志主动倡导并提出这个名称,其卷首语中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这一思潮较为公认的代表作家有刘震云、方方、池莉、苏童、叶兆言、王安忆、刘恒等。
代表作品有刘恒《伏羲伏羲》《狗日的粮食》;方方《风景》;池莉《烦恼人生》;刘震云《一地鸡毛》等。
这些作品的共同特征是:主要描写下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拒绝传统现实主义典型化的手法,采取拉拉杂杂叙家常的手法;取消情节与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造成无常化的生活流;采取零度叙事,叙事人以平淡冷漠的口吻讲述而不介入故事。
3、百花文学: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尽管“双百方针”仍未摆脱阶级斗争的大前提,但它确实标示着文艺政策向宽容和相对自由的方向作出了实际调整。
敏锐感受到文学环境变化的作家、批评家很快响应繁荣和发展文艺的号召,受压抑的创造力被释放出来,一批探索性、批判性的新作品问世,不少观点新颖大胆,甚至质疑既有规范的理论文章得以发表,一时文学领域出现了“百花齐放”的新变化与新局面。
有文学史家称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为“百花文学”,甚至有人称这短短的一年多时间为“百花时代”4、双百方针:在1956年5月召开的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正式公开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代表中央对这一方针做了权威性的阐释:“提倡在文学艺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判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双百方针的提出,活跃了当时的文艺创作,开创了文艺理论批评与研究的新局面。
三崛起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三个崛起指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出现的三篇为朦胧诗辩护的文章,具体指: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评我国诗歌的现代倾向》这三篇带有“崛起”字眼的文章,后来常被合称为“三个崛起”。
这三篇文章在1983年至 1984 年间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中,被看作是有代表性的错误理论而受到严厉警告。
最后,这场历时五年的讨论以徐敬亚1984年3月5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检讨文章《时刻牢记社会主义的文艺方向——关于“崛起的诗群”的自我批评》而告终。
但“朦胧诗”的影响已迅速扩大,并确立了它在中国当代诗歌转折期的地位,新时期诗坛由此出现了新诗史上前所未有的兴盛局面。
主要思想
第一、朦胧诗代表了由非我向自我、非人向人的回归的趋势。
第二、朦胧诗代表了回归艺术本身的趋势。
第三、提出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呼声,公开亮出了现代主义的旗帜。
朦胧诗派及代表诗人简介朦胧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8]北岛原名赵振开,笔名有“艾珊”、“石默”等。
原籍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北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
1976年参加“天安门运动”,1979年在《诗刊》发表《回答》,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从此成为当时最有影响,也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青年诗人之一。
在七八十年代之交,是朦胧诗最引人瞩目的时期,也是北岛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这时期的创作,最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怀疑和否定的精神,被看作是这一诗歌流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也是当时最有争议的诗人。
80年代初,他的创作有过一个时期的中断,这与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有关,也与他自己的创作由于观念的变化而方法也有所调整有关。
出版有诗集《北岛诗选》(1986)、《五人诗选》(1986)等。
其中,《北岛诗选》获得中国作协全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
80年代末以后,他一直生活在欧美,并继续编辑文学刊物《今天》,90年代后,在欧美流浪,现居美国。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于福建泉州石码镇,长于厦门市鼓浪屿。
1966年(14岁),因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和在作文中有抒情表现而受到批评。
1969年(17岁)初中未毕业即下乡,到闽西北山区的上杭县插队落户,1971年开始写诗和散文,并得到当时被流放到闽西北山区的福建诗人蔡其矫的指导,其诗也在知青中流传。
电大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简答论述复习题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 (简答论述)1.女性写作的这三次高潮都有些什么特点?都有些什么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2."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学"是不是一回事?3."女性主义文学"是不是"女权主义文学"的另一种说法?4."女性写作"这一概念与"女性文学"概念不同?5.作为最重要的女性写作者,王安忆的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独特的文学经验?6.《长恨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上海的文化精神又是什么呢?作品中又是如何表现的呢?8.在《长恨歌》中,王安忆是怎样表现都市与女性的关系的?9.《长恨歌》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是什么?10.《叔叔的故事》在叙述手法上的变化与王安忆小说观念发生的变化是否有关?11.王安忆小说在描写城市变迁与都市女性命运方面,与张爱玲有什么特点?12.张爱玲与王安忆之间主要是一种什么关系?13.先锋小说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趋势。
14.余华小说从先锋到世俗的变化对于先锋小说的象征性意义。
15.什么是“先锋小说”?16.怎样理解先锋小说产生的文化背景?17.先锋小说的探索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8.先锋小说的文化意义是什么?19.余华以前是个做牙医的吗?20.对余华如何作一个总体评价,应该怎么说?21.余华的小说创作以1991 年底第一部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发表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他的前期创作有些什么作品和特点?22.余华的后期创作有个什么变化?23.《现实一种》表现了怎样的人的生存状态?24.这种人的荒谬的生存状态在《现实一种》中是如何表现的?25.马原的“元叙事”是怎么回事?26.孙甘露的“语言实验”有些什么内容?27.先锋小说解除体后,先锋小说还有吗?28.先锋小说发生变化的原因和趋势是什么?29.余华小说从先锋到世俗的变化,对于先锋小说的有什么意义?30.应该怎样看待王朔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要内容?31.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当代文化有些什么特点?32.社会转型期的市场经济对文学的影响很大吗?33.如何理解"文学读物"兴盛的社会文化背景?34.王朔在八九十年代文学中,有什么特殊地位?人们对王朔有些什么不同的看法?35.王朔的文学创作在文学史上有何意义?36.王朔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要内容。
朦胧诗派的名词解释朦胧诗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派别,兴起于上世纪20年代,其代表人物主要包括聂绀弩、戴望舒、高长虹等。
朦胧诗派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朦胧一词源自于法语文艺界,最早出现在法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西斯·马多伦对法国画家柯尔内尔的评价中。
他用“朦胧”来形容柯尔内尔擅长利用各种高明的创作技巧使画面充满神秘、诗意和幻想。
经过翻译,这个词汇逐渐传入了中国文坛,并在上世纪20年代作为一个独特的诗歌派别而兴起。
在朦胧诗派的诗歌创作中,朦胧一词常常用来指代意象的模糊和含糊不清。
与此相对的是直白和明确的表达方式。
朦胧诗派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通过模糊的意象、词语和句子结构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以此达到意境的形成。
这种追求朦胧的诗歌创作方式与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崇尚的意境和诗意非常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朦胧诗派的兴起与当时社会背景的变化密切相关。
上世纪20年代是中国社会转型的时期,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沿袭,又有新文化运动的冲击。
新诗运动的兴起打破了传统文人的束缚,让诗歌得以更自由地发展和创作。
朦胧诗派的出现正好适应了这种转变的需求,它反对传统文人的束缚和规范,推崇创作的自由和个性化。
朦胧诗派的创作方式多样,但常常强调感官和情感的直觉性表达。
与传统诗歌注重句法和修辞的规范不同,朦胧诗派的诗人更注重对词语和形象的自由运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创作风格。
这种风格可以更直接地触动读者的内心,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意义。
朦胧诗派在当时文坛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有些人认为朦胧诗派的创作方式太过模糊和晦涩,违背了诗歌的本质,缺乏文学价值。
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朦胧诗派的创作风格有其独特之处,能够更好地表达当时社会的特点和诗人的内心感受。
无论如何,朦胧诗派的出现给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可以说,朦胧诗派的名词解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既有法语文学的源头,又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变革相结合,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诗歌创作方式。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一、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之单项选择题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1.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胡适)。
1-2.《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周作人)。
1-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
其作者是(王统照)。
1-4.体力劳动和人生磨难没有摧垮她,关于地狱之有无,是否会在死后被两个男人用大锯锯开,以及作为再嫁的寡妇是否有资格参加祭祖祝福,才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个人物是(祥林嫂)。
1-5.在《沉沦》问世十余年后,有人说“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万年的背甲里面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
”这人是(周作人)。
1-6.1919年初,北京大学傅斯年、罗家伦等学生创立了(新潮社)。
1-7.叶绍钧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写于1928年的(《倪焕之》)。
1-8.文学研究会重要的小说家,除由新潮社而来的叶绍钧和俞平伯外,还有冰心、落华生等,其中,落华生是指(许地山)。
1-9.1921年,《小说月报》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其主编是(沈雁冰)。
1-10.鲁迅的《补天》、《理水》、《非攻》等小说后来收入小说集(《故事新编》)。
2-1.诗界第一位发难者就是被称为“中国新诗的第一人”的(胡适)2-2.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
《女神》的作者是(郭沫若)。
2-3.《十五娘》是新文学中最早的叙事诗,其作者是(沈玄庐)。
2-4.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尝试集》)。
2-5.《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刘半农)。
朦胧诗派朦胧诗派:70 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作为一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言,然而却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一个“崛起的诗群”。
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文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文学生命之树的崛起。
北岛原名赵振开,笔名有“艾珊”、“石默”等。
原籍浙江湖州,1949年生于北京,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
1976年参加“天安门运动”,1979年在《诗刊》发表《回答》,这是他第一次公开发表的作品,从此成为当时最有影响,也最受年轻人喜爱的青年诗人之一。
在七八十年代之交,是朦胧诗最引人瞩目的时期,也是北岛诗歌创作的高峰期,他这时期的创作,最突出地表现出一种怀疑和否定的精神,被看作是这一诗歌流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也是当时最有争议的诗人。
80年代初,他的创作有过一个时期的中断,这与关于朦胧诗的论争有关,也与他自己的创作由于观念的变化而方法也有所调整有关。
出版有诗集《北岛诗选》(1986)、《五人诗选》(1986)等。
其中,《北岛诗选》获得中国作协全国第三届新诗诗集奖。
80年代末以后,他一直生活在欧美,并继续编辑文学刊物《今天》,90年代后,在欧美流浪,现居美国。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6月6日生于福建泉州石码镇,长于厦门市鼓浪屿。
1966年(14岁),因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和在作文中有抒情表现而受到批评。
1969年(17岁)初中未毕业即下乡,到闽西北山区的上杭县插队落户,1971年开始写诗和散文,并得到当时被流放到闽西北山区的福建诗人蔡奇娇的指导,其诗也在知青中流传。
朦胧诗名作分析5则范文第一篇:朦胧诗名作分析朦胧诗名作分析《纪念碑》江河的《纪念碑》发表于《诗刊》 1980 年 10 期。
《纪念碑》是表现民族历史和现实思考的深刻之作。
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诗人眼中,就是民族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记录和见证、诗人在回顾民族被劫掠、被出卖和奋起抗争的历史的基础上,呼唤、探求民族尊严、魄力的重建。
诗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诗人的沉思和民族的沉思在纪念碑的形象中得到统一。
江河是以《纪念碑》登上诗坛的,对民族历史的富于纵深度的思考,使江河的诗一开始就显示其独特性。
“纪念碑”是空间化了的时间的形象,诗人把自己比作“纪念碑”,连接历史、现实、未来。
这个“大我”的抒情主人公,从历史发展角度,与民族、与个人感悟的民族历史锲合点上,展开抒情与思考。
诗人的沉思和民族的沉思在“纪念碑”的形象中得到统一。
江河、扬炼诗歌主张和诗歌创作表明了他们想“介入”历史的强烈愿望。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自我价值的探索之后,“为历史提供见证”成为朦胧诗的重要主题。
《太阳和他的反光·射日》江河的组诗《太阳和他的反光》发表于《黄河》 1985 年第 1 期。
全诗共 12 首,诗中大量运用了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作为题材,如《补天》中的女娲补天,《追日》中的夸父追日,《填海》中的精卫填海,《射日》中的后羿射日等等……后羿射日是一个古老的神话,作者选取这个题材,并且加以改造,使它成了具有象征意义的神话“原型”。
传说中的后羿是一个胜利了的英雄,他射落了多余的九个太阳,使人间恢复了正常的秩序。
作者把这个故事改造成了一个悲剧,射日的后羿被烈日“红色大弓”所射中。
他倒下了,然而他的英雄壮举却永存人间。
诗人以独特的想象激活了古代神话,把这个神话变成了对于牺牲了的英雄的颂歌。
英雄为“去除虚妄”而向“泛滥的太阳”的“漫天谎言”宣战,使“射日”的这个神话有了“去伪存真”牺牲取义的原型含义,也使这首诗在内容上具有了很大的张力。
鲁迅《“醉眼”中的朦胧》全文、注释和赏析旧历和新历的今年似乎于上海的文艺家们特别有着刺激力,接连的两个新正一过,期刊便纷纷而出了。
他们大抵将全力用尽在伟大或尊严的名目上,不惜将内容压杀。
连产生了不止一年的刊物,也显出拚命的挣扎和突变来。
作者呢,有几个是初见的名字,有许多却还是看熟的,虽然有时觉得有些生疏,但那是因为停笔了一年半载的缘故。
他们先前在做什么,为什么今年一齐动笔了?说起来怕话长。
要而言之,就因为先前可以不动笔,现在却只好来动笔,仍如旧日的无聊的文人,文人的无聊一模一样。
这是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大家都有些自觉的,所以总要向读者声明“将来”:不是“出国”,“进研究室”,便是“取得民众”。
功业不在目前,一旦回国,出室,得民之后,那可是非同小可了。
自然,倘有远识的人,小心的人,怕事的人,投机的人,最好是此刻豫致“革命的敬礼”。
一到将来,就要“悔之晚矣” 了。
然而各种刊物,无论措辞怎样不同,都有一个共通之点,就是:有些朦胧。
这朦胧的发祥地,由我看来——虽然是冯乃超的所谓“醉眼陶然”——也还在那有人爱,也有人憎的官僚和军阀。
和他们已有瓜葛,或想有瓜葛的,笔下便往往笑迷迷,向大家表示和气,然而有远见,梦中又害怕铁锤和镰刀,因此也不敢分明恭维现在的主子,于是在这里留着一点朦胧。
和他们瓜葛已断,或则并无瓜葛,走向大众去的,本可以毫无顾忌地说话了,但笔下即使雄纠纠,对大家显英雄,会忘却了他们的指挥刀的傻子是究竟不多的,这里也就留着一点朦胧。
于是想要朦胧而终于透漏色彩的,想显色彩而终于不免朦胧的,便都在同地同时出现了。
其实朦胧也不关怎样紧要。
便在最革命的国度里,文艺方面也何尝不带些朦胧。
然而革命者决不怕批判自己,他知道得很清楚,他们敢于明言。
惟有中国特别,知道跟着人称托尔斯泰为“卑汙的说教人”了,而对于中国“目前的情状”,却只觉得在“事实上,社会各方面亦正受着乌云密布的势力的支配”,连他的“剥去政府的暴力,裁判行政的喜剧的假面”的勇气的几分之一也没有;知道人道主义不彻底了,但当“杀人如草不闻声”的时候,连人道主义式的抗争也没有。
任务名称:朦胧派的诗歌一、引言朦胧派是中国现代诗歌运动中的一个重要流派,起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
朦胧派诗歌以其模糊的意象、含混的语言和超验的情感表达方式而闻名。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朦胧派的诗歌,包括其特点、代表作品及影响。
二、朦胧派的特点朦胧派的诗歌以其独特的特点而广受关注。
以下是朦胧派诗歌的几个主要特点:1. 模糊的意象朦胧派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模糊的、不可捉摸的。
诗人以抽象、隐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使诗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重解读的可能。
2. 含混的语言朦胧派诗歌的语言也是含混的、模糊的。
诗人常常使用模糊词语和含糊不清的句子结构,使诗歌具有神秘的色彩和意味深长的效果。
3. 超验的情感表达朦胧派诗歌是对现实的超验表达。
诗人通过抽象的意象和含混的语言,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使读者产生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
4. 对传统的颠覆和批判朦胧派诗歌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进行了颠覆和批判。
诗人试图摆脱传统诗歌形式和思维方式的束缚,寻求一种新的表达方式和审美观念。
三、朦胧派的代表作品朦胧派的代表作品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以下是几首经典的朦胧派诗歌:1. 《黑暗的故乡》 - 徐志摩黑暗的故乡是徐志摩的一首著名朦胧派诗歌。
诗中充满了意象的模糊和语言的含混,表达了诗人对黑暗和无尽的追思。
2. 《夜行船》 - 沈从文夜行船是沈从文的一首代表作,也是朦胧派的经典之作。
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河流,充满了超验的意象和情感,给人一种神秘而诗意的感觉。
3. 《朦胧》 - 郭沫若朦胧是郭沫若的一首著名朦胧派诗歌。
诗中以含糊不清的语言和隐喻的意象,表达了人们对未知命运的迷茫和探索。
四、朦胧派的影响朦胧派诗歌对中国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影响:1. 鼓励个体情感的表达朦胧派诗歌鼓励个体情感的自由表达,使诗歌成为一种个人情感的宣泄和表达方式。
什么是朦胧派?朦胧派的代表诗⼈有?朦胧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作为⼀个创作群体,“朦胧诗”并没有形成统⼀的组织形式,也未曾发表宣⾔,然⽽却以各⾃独⽴⼜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绩,构成⼀个“崛起的诗群”。
关于朦胧诗曾在当时⽂坛引起论争。
“朦胧诗”精神内涵的三个层⾯是:⼀揭露⿊暗和社会批判,⼆是在⿊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彩,三是在⼈道主义基础上建⽴起来的对“⼈”的特别关注。
“朦胧诗”改写了以往诗歌单纯描摹“现实”与图解政策的传统模式,把诗歌作为探求⼈⽣的重要⽅式,在哲学意义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度。
从某种意义上讲,“朦胧诗”的崛起,也是中国⽂学⽣命之树的崛起。
以朦胧诗为主的新诗潮诗歌运动在70年代末“思想解冻”后逐渐进⼊⾼潮时期,其标志便是1979年3⽉号《诗刊》上北岛短诗《回答》的发表,随着《回答》⼀诗的发表,“朦胧诗”开始由地下状态进⼊公开状态,新诗潮诗⼈不仅很快就占领了各种⽂学报刊的主要版⾯,他们还创办了⾃⼰的民间诗歌刊物《今天》杂志,推出了⼀批优秀诗⼈的作品,如北岛、杨炼、顾城、江河、舒婷、芒克、江河、严⼒等,并且引发了诗歌界乃⾄整个⽂学界的⼀次历时数年的声势浩⼤的关于“朦胧诗”的论争。
这类诗歌在创作⼿法上⼤量使⽤象征的艺术表达⽅式,使得诗歌的⽂学意义充满多样性和不明确性,所以也被⼈们称为朦胧诗。
朦胧诗⼈们在反思和对⾃我价值的探寻之后,终于找到了⾃⼰作为“历史的见证⼈”的位置,其实现⾃我价值的途径就是为后⼈提供历史的见证,因此,“提供历史的见证”也就成了“朦胧诗”的最终主题。
1985年11⽉出版的《朦胧诗选》收集了这些诗⼈的作品,这也是朦胧诗派⼀词的来源之⼀,⼜因为相当⼀部分朦胧诗⼈都在《今天》上发表过作品,朦胧派也往往被称为今天派。
20世纪80年代开始,朦胧派被陆续出现的新诗潮流派取代,从1984年开始,中国新诗潮诗歌运动进⼊“后朦胧派”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