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会计政策变更
- 格式:pptx
- 大小:405.71 KB
- 文档页数:29
第二十二章会计政策变更一、本章概述(一)内容提要本章的重点解析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和披露内容。
考生应着重掌握如下考点:1.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区分;2.追溯调整法的会计处理;3.追溯调整法与未来适用法的适用条件;4.会计估计变更的报表披露内容;5.前期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
(二)历年试题分析二、知识点精讲22.1 会计政策变更22.1.1 会计政策的概念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也属于会计政策。
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涵盖了目前各类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
实务中某项交易或者事项如果没有相应具体会计准则或其应用指南加以规范的,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的原则、基础和方法进行处理;待发布新的具体规定时,从其规定。
22.1.2 会计政策的采纳和运用所具有的特点(一)企业在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政策中选择适用的会计政策在给定的会计政策中,选择会计政策应考虑三个方面:谨慎、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
(二)会计政策是会计核算的基础(三)为了保证一贯性,前后期的会计政策应保持一致22.1.3 会计政策变更(一)会计政策变更的概念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二)会计政策变更条件1.法律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或行政法规、规章等要求变更;2.会计政策的变更可以使会计信息变得更相关、更可靠。
(三)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情况1.当期发生与以前有本质区别的全新业务采用新的会计政策;2.初次发生业务采用新的会计政策;3.的确是同一业务前后所用的会计政策不一致但这一业务不是重要业务,按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可以不视为会计政策变更来处理。
【要点提示】如何辨认会计政策变更是本节的重点。
经典例题-1【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
A.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B.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变更为年数总和法C.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变更为加权平均法D.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由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答疑编号5732220101]【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选项BD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中级会计实务各章节
2023年中级会计实务各章节如下: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存货
第三章固定资产
第四章无形资产
第五章长期股权投资和合营安排
第六章投资性房地产
第七章资产减值
第八章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第九章职工薪酬
第十章借款费用
第十一章或有事项
第十二章收入
第十三章政府补助
第十四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第十五章债务重组
第十六章所得税
第十七章外币折算
第十八章租赁
第十九章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第二十章企业合并
第二十一章财务报告
第二十二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第二十三章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第二十四章公允价值计量
第二十五章政府会计
第二十六章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
1。
解读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与差错更正在会计实践中,企业常常面临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更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决策和长期发展。
因此,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对于规范企业会计行为,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会计政策变更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因外部环境的变化或过去使用的会计政策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再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不能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因此有必要对原有的会计政策进行修订和完善。
这种变更通常涉及会计原则和方法的调整,旨在使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经济实质。
在处理会计政策变更时,企业应遵循谨慎性原则,确保变更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同时,企业还应及时披露变更的原因、影响及采取的措施,以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二、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过去使用的会计估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再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因此需要重新估计。
这种变更通常涉及对未来事项的预测和判断,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在处理会计估计变更时,企业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估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同时,企业还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会计估计的审核和监督,防止因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和偏差。
三、差错更正差错更正,是指对前期财务报表中的错误进行纠正。
这种错误可能是由于计算错误、分类错误或记录错误等原因导致的。
差错更正的目的在于消除报表中的错误,使财务报表更加准确和可靠。
在进行差错更正时,企业应查明错误的原因和性质,采取适当的更正方法。
对于重大的差错更正,企业还应进行充分的披露,以便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了解更正的影响和后果。
四、总结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为企业处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会计》第二十二章讲义2未来适用法(二)未来适用法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在未来适用法下,不需要计算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也无须重编以前年度的财务报表。
【例题4·计算分析题】乙公司原对发出存货采用后进先出法,由于采用新准则,按其规定,公司从20×7年1月1日起改用先进先出法。
20×7年1月1日存货的价值为2 500 000元,公司当年购入存货的实际成本为18 000 000元,20×7年12月31日按先进先出法计算确定的存货价值为4 500 000元,当年销售额为25 000 000元,假设该年度其他费用为l 200 000元,所得税税率为25%。
20×7年12月31日按后进先出法计算的存货价值为2 200 000元。
乙公司由于法律环境变化而改变会计政策,假定对其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处理,即对存货采用先进先出法从20×7年及以后才适用,不需要计算20×7年1月1日以前按先进先出法计算存货应有的余额,以及对留存收益的影响金额。
[答疑编号3756220202]『答案解析』计算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数如表22—3所示:公司由于会计政策变更使当期净利润增加了1 725 000元。
其中,采用先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为:期初存货+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期末存货=2 500 000+18 000 000-4 500 000=16 000 000(元);采用后进先出法的销售成本为:期初存货+购入存货实际成本-期末存货=2 500 000+18 000 000-2 200 000=18 300 000(元)。
(三)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对于会计政策变更,企业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注意:不切实可行,是指企业在采取所有合理的方法后,仍然不能获得采用某项规定所必需的相关信息,而导致无法采用该项规定,则该项规定在此时是不切实可行的。
XX股份有限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公司规范运作的需要,加强财务会计管理,确保公司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规范公司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及会计差错更正的程序及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企业会计准则》、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指引第7号—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变更等有关规定》和《公司章程》等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总部和集团成员公司,集团其他参股公司可参照执行本制度。
本制度中的“集团公司”是指集团公司总部,“集团成员公司”包括集团公司所属的全资公司、直接和间接控股公司、实质性控股公司、独立核算单位以及非法人的集团事业部。
第三条本制度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为:(一)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事项,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定义的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二)定期报告,是指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变更日后尚未披露的最近一期定期报告;(三)会计政策变更对定期报告的影响比例,是指公司自主变更会计政策后,定期报告现有披露数据与假定不变更会计政策定期报告原有披露数据的差额的绝对值除以假定不变更会计政策定期报告原有披露数据的绝对值;(四)会计估计变更对定期报告的影响比例,是指公司变更会计估计后,定期报告现有披露数据与假定不变更会计估计定期报告原有披露数据的差额的绝对值除以假定不变更会计估计定期报告原有披露数据的绝对值;(五)所有者权益,是指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六)净利润,是指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七)会计政策变更日,是指变更以后的会计政策开始起用的日期;(八)会计估计变更日,是指变更以后的会计估计方法开始起用的日期;(九)重要会计估计,是指公司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等的规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重要的会计估计,包括:1、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2、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下的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3、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4、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5、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确定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的方法;可收回金额按照资产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及其折现率的确定;6、合同完工进度的确定;7、权益工具公允价值的确定;8、债务人债务重组中转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务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务的公允价值的确定;债权人债务重组中受让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由债权转成的股份的公允价值和修改其他债务条件后债权的公允价值的确定;9、预计负债初始计量的最佳估计数的确定;10、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11、承租人对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出租人对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1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成本的公允价值的确定;13、其他重要会计估计。
第二十二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政策的是()。
A.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B.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C.无形资产的确认D.最佳估计数的确定2.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A.分期付款购买资产由应收价款总额改为应收价款总额现值计价B.建造合同收入确认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C.将借款费用资本化改为费用化D.无形资产使用寿命不确定改为使用寿命确定3.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3年12月以750万元购入乙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金融工具投资(持股比例很小),期末公允价值800万元,甲公司在2013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上按照原制度以750万元确认其股票投资价值,没有确认所得税影响。
2014年1月1日甲公司首次执行新准则。
假如甲公司将其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下处理正确的是()。
A.减少留存收益37.5万元B.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2.5万元C.增加资本公积50万元D.2014年利润表“上年数”减少净利润12.5万元4.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自2013年1月1日起,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自2013年1月1日起将一套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2年改为8年,同时将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
该生产设备原价为 900万元,已计提折旧3年,尚可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为零。
税法规定,该生产设备的使用年限为10年,按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
甲公司按净利润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下列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是()。
A.由于会计政策变更,产生的累积影响数为11.25万元B.由于上述变更,应调整当期所得税费用11.25万元C.上述政策变更,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D.进行上述变更时,不需确认递延所得税5.下列关于会计政策变更应披露信息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政府会计准则第7号——会计调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会计调整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会计调整,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因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或者在特定情况下对其原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发现的会计差错、发生的报告日后事项等所作的调整。
本准则所称会计政策,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特定原则、基础以及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特定原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所制定的、适合于本政府会计主体的会计处理原则。
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规定的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所选择的、适合于本政府会计主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准则所称会计估计,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对结果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等。
本准则所称会计差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时,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面出现的错误,通常包括计算或记录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产生的错误、财务舞弊等。
本准则所称报告日后事项,是指自报告日(年度报告日通常为12月31日)至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包括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两类。
第三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根据本准则及相关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本政府会计主体具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并履行本政府会计主体内部报批程序;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应当报送有关方面批准或备案的,从其规定。
政府会计主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重新履行本条第一款的程序,并按本准则的规定处理。
第二章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第四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
但是,其他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条政府会计主体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会计》第二十二章练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一、单项选择题1、甲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
该公司2008年发生和发现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影响其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是()。
A.发现2007年少计财务费用300万元B.为2007年售出的设备提供售后服务发生支出50万元C.发现2007年少提折旧费用0.10万元D.因客户资信状况明显改善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20%改为5%2、甲公司20×6年3月在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后,发现20×4年10月购入的专利权摊销金额错误。
该专利权20×4年应摊销的金额为120万元,20×5年应摊销的金额为480万元。
20×4年、20×5年实际摊销金额均为480万元。
甲公司对此重要会计差错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会计处理,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甲公司20×6年年初未分配利润应调增的金额是()万元。
(税法和会计的处理是一致的)A.217.08B.241.2C.324D.2433、企业应当采用()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A.追溯重述法B.追溯调整法C.未来适用法D.备抵法4、关于企业披露与会计估计变更有关的信息的说法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企业应披露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B.企业应披露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C.如果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企业应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D.如果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企业不需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5、甲公司2006年12月投入使用设备1台,原值为500万元,预计可使用5年,净残值为0,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2007年年末,对该设备进行减值测试,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为350万元,尚可使用年限为4年,首次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确定2008年起折旧方法改为年数总和法(净残值为0)。
注册会计师(CPA)考试《会计》重难点归纳第一章总论重点难点归纳: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属性。
第二章金融资产重点难点归纳: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减值;金融资产转移。
第三章存货重点难点归纳:存货的初始计量(不同的渠道取得的存货);存货的期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第四章长期股权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成本法核算;权益法核算;成本法和权益法相互的转换;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第五章固定资产重点难点归纳:固定资产确认和初始计量;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固定资产处置;持有待售固定资产。
第六章无形资产重点难点归纳: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研发支出的处理;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无形资产的处置。
第七章投资性房地产重点难点归纳:投资性房地产的内容和初始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第八章资产减值重点难点归纳:准则的范围及减值迹象的判断;可收回金额的确定;资产组减值的计算和处理;总部资产减值的计算和处理;商誉减值的计算和处理。
第九章负债重点难点归纳: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债券。
第十章所有者权益重点难点归纳: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实收资本的核算;资本公积的核算;留存收益的核算。
第十一章收入、费用和利润重点难点归纳: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提供劳务收入的核算;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核算;建造合同收入的核算;利润的核算。
第十二章财务报告重点难点归纳: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填列;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填列;分部报告;关联方披露;中期财务报告。
第十三章或有事项重点难点归纳:或有事项等相关概念;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或有事项的列报。
第十四章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重点难点归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及其处理思路;公允价值模式下的处理;账面价值模式下的处理;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应用指南一、会计政策变更的定义和要求: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为更准确地反映实际状况或者从适应新的会计准则、新的经济环境出发所做的改变。
企业在变更会计政策时,应当充分说明变更的原因和新政策的具体内容,并且提供相应的财务信息,以便用户能够理解和比较财务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二、会计估计变更的定义和要求:会计估计变更是指通过对以往的经验和其他信息的综合分析提前推测未来发生的经济事件的变化情况。
企业在变更会计估计时,应当充分说明变更的原因和具体的变更方法,并且合理解释变更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同样,企业也需要提供相应的财务信息,以便用户能够理解和比较财务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三、差错更正的定义和要求:差错更正是指在编制重报会计信息时发现的错误的更正。
对于涉及差错更正的财务报表,企业应当对差错进行适当的分类、补正和披露,并且提供相应的补充信息,以便用户能够理解和比较财务信息的连续性和可比性。
四、会计政策的确认和变更方法:在确认会计政策变更时,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立会计政策,且该政策应当能够实现财务信息的真实和可靠。
对于会计政策的变更,企业应当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并经过决策机构的审议和批准。
五、会计估计的确认和变更方法:在确认会计估计时,企业应当考虑相关的利益相关方意见和专业观点,保证会计估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对于会计估计的变更,企业应当进行合理的解释,提供充分的依据,并经过决策机构的审议和批准。
六、差错更正的确认和处理方法:在确认差错更正时,企业应当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以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对于差错的处理,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分类、识别和报告,并提供相应的补充信息。
综上所述,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的应用指南对于企业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方面提供了详细和具体的操作指引。
企业在遵循指南规定的基础上,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信度。
第二十二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测试内容与能力等级例题讲解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企业应当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适合本企业情况的会计政策,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B.变更会计政策表明以前会计期间采用的会计政策存在错误C.变更会计政策应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D.会计政策涉及会计原则、会计基础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答案】B【解析】会计政策变更,并不意味着以前期间的会计政策是错误的,只是由于情况发生了变化,或者掌握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使得变更会计政策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选项B错误。
2.华天公司20×5年、20×6年分别以4 500 000元和1 100 000元的价格从股票市场购入A、B两支以交易为目的的股票,市价一直高于购入成本。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
公司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对购入股票进行计量。
公司从20×7年起对其以交易为目的购入的股票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计量,公司保存的会计资料比较齐备,可以通过会计资料追溯计算。
假设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A、B股票有关成本及公允价值资料见下表:A、B股票有关成本及公允价值单位:元华天公司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为()元。
A.600 000B.405 000C.450 000D.540 000【答案】C【解析】华天公司在20×5年年末交易性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的账面价值为5 100 000元,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的账面价值为4500 000元,两者的所得税影响合计为150 000元,两者差异的税后净影响额为450 000元,即为该公司20×6年期初交易性金融资产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的累积影响数。
3.2012年12月31日,甲公司对外出租的一栋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核算)的账面原值为7 000万元,已提折旧为20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且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同。
第二十二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主讲:郑庆华本章考情分析本章知识清单本章考点分析本章考情分析本章在考试中居于重要地位,可以出客观题,也经常出主观题,尤其是差错更正,经常采用这种形式考综合题。
近五年每年平均5分左右,具体情况如下:近五年本章试题统计表本章知识清单本章重点是:(1)会计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2)会计估计变更未来适用法;(3)重大会计差错更正追溯重述法。
本章考点分析一、会计政策变更(★)(一)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概念1.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会计政策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政策的选择性;(2)会计政策的强制性;(3)会计政策的层次性,即会计政策包括会计原则、计量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三个层次。
2.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理解会计政策变更时,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但是,下列两种情况可以变更会计政策:①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
例如,财政部有关法规规定,从2007年1月1日起,上市公司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转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②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2)下列情形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①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比如,以前租入固定资产属于经营租赁,本次租入固定资产属于融资租赁,两者有本质差别,分别差异不同方法进行处理,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②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对初次发生的交易,比如企业本期新增了期货交易业务,应按相应办法进行处理,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对不重要的交易,比如将低值易耗品的摊销由五五摊销法改为一次摊销法,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会计政策变更一般情况下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处理,如果对不重要的交易也采取追溯调整,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因此,明确规定不重要的交易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就不用进行追溯调整了。
第二十二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题库1-1-8问题:[多选]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A.A、企业新设的零售部商品销售采用零售价法核算,其他库存商品采用实际成本法B.B、对初次发生或不重要的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C.C、由于改变了投资目的,将短期性股票投资改为长期股权投资D.D、根据会计准则要求,期末存货由成本法核算改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E.E、投资性房地产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计量选项A属于当期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政策变更;选项B按照准则规定不属于政策变更;选项C属于新的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该题针对“会计政策及会计政策变更”知识点进行考核】问题:[填空题]钢进行扩散退火的目的是为了()、铸件或锻坯的化学成分和组织的不均匀性,进行再结晶退火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继续冷加工。
问题:[单选]下列会计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但不需要调整当期期初未分配利润的是()。
A.无形资产摊销方法由直线法改为产量法B.因持股比例下降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C.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应收款项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D.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移动加权平均法选项A和C,属于会计估计变更;选项B,与会计变更无关;选项D,属于会计政策变更,但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不需要调整期初未分配利润。
出处:山东11选5 https://;问题:[单选]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A.分期付款取得的固定资产初始成本由购买价款改为购买价款现值计价B.商品流通企业采购费用由计入销售费用改为计入取得存货的成本C.将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由计入当期损益改为符合规定条件的确认为无形资产D.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选项D,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改变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问题:[单选]华天公司20×5年、20×6年分别以450万元和110万元的价格从股票市场购入A、B两支以交易为目的的股票,两只股票市价一直高于购入成本。
2015年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内部资料会计第二十二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知识点: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 详细描述:例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A.分期付款取得的固定资产由购买价款改为购买价款现值计价B.商品流通企业采购费用由计人营业费用改为计人取得存货的成本C.将内部研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由计人当期损益改为符合规定条件确认为无形资产D.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正确答案:A,B,C解析:选项D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2.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有()A.存货跌价准备由按单项存货计提变更为按存货类别计提B.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变更为年数总和法C.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D.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变更为加权平均法E.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由余额百分比法变更为账龄分析法正确答案:A,C,D解析:选项BE属于会计估计变更。
3.甲公司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批准,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对有关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作如下变更:(1)对子公司(丙公司)投资的后续计量由权益法改为成本法。
对丙公司的投资2007年年初账面余额为4500万元,其中,成本为4000万元,损益调整为500万元,未发生减值。
变更日该投资的计税基础为其成本4000万元。
(2)对某栋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出办公楼的后续计量由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模式。
该楼;2007年年初账面余额为6800万元,未发生减值,变更日的公允价值为8800万元。
该办公楼在变更日的计税基础与其原账面余额相同。
(3)将全部短期投资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其后续计量由成本与市价孰低改为公允价值。
该短期投资2007年年初账面价值为560万元,公允价值为580万元。
变更日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计税基础为560万元。
(4)管理用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由10年改为8年,折旧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为双倍余额递减法。
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会计》第二十二章讲义1会计政策及其变更一、会计政策含义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其中:●原则,是指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适合于企业会计核算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原则:如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收入的确认条件等。
●基础,是指为了将会计原则应用于交易或者事项而采用的基础,主要是计量基础: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等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计量或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减值中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等。
●会计处理方法,是指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规定采用或者选择的、适合于本企业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如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研发支出的处理方法;借款费用的处理方法等。
:企业应当披露重要的会计政策,不具有重要性的会计政策可以不予披露。
判断会计政策是否重要,应当考虑与会计政策相关项目的性质和金额。
二、会计政策变更及条件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项由原来采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
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否则,势必削弱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但是,在下述两种情形下,企业可以变更会计政策:注意:下列两种情况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第一,本期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与以前相比具有本质差别而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第二,对初次发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三、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企业应当正确划分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并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相关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以变更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该变更是会计政策变更,还是会计估计变更的划分基础。
第一,以会计确认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基础。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6项会计要素的确认标准是会计处理的首要环节。
附件:政府会计准则第7号——会计调整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政府会计调整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根据《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会计调整,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因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或者在特定情况下对其原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发现的会计差错、发生的报告日后事项等所作的调整。
本准则所称会计政策,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特定原则、基础以及所采用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
特定原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按照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所制定的、适合于本政府会计主体的会计处理原则。
具体会计处理方法,是指政府会计主体从政府会计准则制度规定的诸多可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中所选择的、适合于本政府会计主体的会计处理方法。
本准则所称会计估计,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对结果不确定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等。
本准则所称会计差错,是指政府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时,在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方面出现的错误,通常包括计算或记录错误、应用会计政策错误、疏忽或曲解事实产生的错误、财务舞弊等。
本准则所称报告日后事项,是指自报告日(年度报告日通常为12月31日)至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需要调整或说明的事项,包括调整事项和非调整事项两类。
第三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根据本准则及相关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规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本政府会计主体具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并履行本政府会计主体内部报批程序;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应当报送有关方面批准或备案的,从其规定。
政府会计主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应重新履行本条第一款的程序,并按本准则的规定处理。
第二章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第四条政府会计主体应当对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进行会计处理。
但是,其他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条政府会计主体采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