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菜式”培训给农民冬闲“充电”
- 格式:pdf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1
“四个四”引领产业育人作者:胡永万顾媛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3年第10期近期,笔者参加“耕耘者”振兴计划乡村治理骨干专题甘肃省级示范培训班开班式后,实地走访甘肃定西现代丝路寒旱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旺农马铃薯农民专业合作社、丰禾村田园综合体两所农民田间学校,与定西市、安定区农业农村局和农广校座谈交流,就农民教育培训实施、农民田间学校建设、高素质农民成长成才情况深入调研。
一、农民教育培训成效显著近年来,定西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乡村人才振兴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充分发挥市、县(区)农广校主阵地主力军作用,紧紧围绕“7+X”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对农业农村人才的需求,组织实施两项计划和三项行动,不断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示范引领、全力组织推进农民教育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定西市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一)农民教育培训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组织政策保障到位。
2016年,定西市制定《定西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1+5文件”》;2017年,市政府办成立“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2021年,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市农业产业人才“十百千万”支撑计划》,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2022年,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全市“三农”领域“5678”关键指标考核办法》,将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作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部署,并纳入党委政府年度关键考核指标。
一系列强有力政策和举措为定西市的农民教育培训保驾护航。
部门协调配合,措施落实得力。
定西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先后出台《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办法》《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扶持奖励办法》《定西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跟踪服务指导员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定西市“十四五”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细化目标任务,靠实部门责任。
市财政每年预算专项经费用于保障市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通渭县、陇西县、临洮县等县财政积极筹措安排资金配套用于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
“菜单”培训见奇效作者:邱技文来源:《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2015年第04期福建省邵武市针对群众反映普遍的远教视频观看难、内容杂、效率低等问题,推行农村党员“分类教育管理”机制,实行“菜单式”培训,按需制定“个性化菜单”,使远程教育真正与群众实际需求对接。
场景一:按时间提供“点餐”沿山镇是邵武市种粮大镇,近年来外出打工人数剧增,开始出现弃耕现象,“特色倒租”更是屡见不鲜。
留守家庭由于知识技能有限,耕地也出现瘦脊、荒芜迹象。
提升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发展现代化集约农业,已成为沿山镇当前的迫切问题。
2013年,种粮大户王明光利用远教带动本村几家农户种植高产水稻,当年就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给沿山镇的农业探索开了个好头儿。
像王明光一样尝试远教“点餐”的种植户越来越多。
市远教办根据群众需求及时调整播放策略,要求各站点将远程教育播放节目表制作成“时令菜单”下发到党员群众手中,让党员群众根据个人时间和学习需要进行预约“点餐”,站点信息员再根据“点餐”结果安排学习时间和培训内容组织学习。
这种远程教育服务新模式既满足了党员群众的不同学习需求,又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群众的学习热情,增强了学习效果,受到了广大党员群众的普遍欢迎。
截至目前,全市133个终端站点共举办远程教育“订餐”式培训352期,培训党员群众4200多人次。
场景二:按地点提供“单餐”2003年,养殖户陈建明投资十几万元买了20头母猪,想靠着自繁自养慢慢扩大生猪养殖规模。
然而一场猪病加上市场价格波动,让他的猪场几近瘫痪。
关键时刻,市远教办向他伸出了援手,采用“远程教育+基地服务”的培训模式介绍陈建明到发展较好的洪顺金养猪基地现场学习,从猪场的建设、养殖,到管理、销售全程跟踪体验,并联系兽医站的技术人员全程参与指导解答。
“远教+基地”为陈建明提供了创业后盾,助他渡过难关。
如今陈建明的生猪养殖场已成为全镇同类养殖场中的“老大”,年产值达1300万元。
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方案范文一、活动背景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通过科技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以及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我们计划开展冬春农业科技服务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升农民科技意识,增强其科技服务意识和科技合作意识。
2. 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提供农业科技咨询和培训服务。
3. 着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提高农作物质量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4. 加强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农业科技的分享和推广。
三、活动内容1. 农业科技咨询与培训为了提供科学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知识,我们将组织农业科技专家团队开展农业科技咨询与培训活动。
包括:- 组织科技大讲堂,邀请农业科技专家进行科普讲座,介绍最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开展田间培训,带领农民现场了解农业技术和示范种植;- 开展技术交流会,邀请农民代表和科技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和讨论。
2.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为了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我们将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引导农民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具体包括:- 确定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根据当地农作物的需求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品种和种植技术;- 组织推广示范,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展示推广的农业科技成果,让农民亲自参与和体验;- 提供科技服务,为农民提供种植技术咨询、土地利用规划、水肥管理等科技服务。
3. 农民交流与合作为了促进农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农业科技的分享和推广,我们将开展农民交流与合作活动。
包括:- 组织农民座谈会,邀请农民代表和科技专家进行座谈和经验交流;- 建立农业科技合作网,通过网上平台,促进农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主办农业科技创新大赛,鼓励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组织与实施1. 组织机构:活动组委会:负责活动的总体策划、组织和协调。
科技专家团队:负责活动中的科技咨询、培训和推广工作。
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由科技专家、农技人员和服务人员组成,负责科技服务工作。
送课到田间地头服务到农民心坎作者:杨怀月李嵩先来源:《共产党员·下》2015年第12期自2009年起,营口市各级党组织积极整合资源,聘请各行业各领域专家到村开办“活力村部巡回讲坛”,把惠农政策、致富信息、先进农技、科普文化送到田间地头,扎扎实实地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帮助。
专家服务全天候。
“巡回讲坛”开办以来,营口市委组织部先后从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省果树科研所等院所和市、县直属部门聘请80多位专家教授为特约讲师,逐步建立起一支技术过硬、经验丰富、乐于奉献的专家服务团队。
专家们冬天到村部、到大棚,夏天到果园、到田间,为农民面对面点拨、手把手指导,并留下自己的电话號码,与农民建立经常性联系,随时答疑解难。
2013年夏天,辽宁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副主任鄂禄祥先后两次接到求助电话,深夜到养猪户家里帮助解决母猪难产问题。
目前,“巡回讲坛”的特约讲师们已通过电话为群众答疑1100多人次,受邀到现场指导近230人次。
按需送课“三必讲”。
“巡回讲坛”创办之初,营口市委组织部按照实用、实效原则,向有关部门、科研院所及特约讲师征集了政策信息、实用技术等方面讲课题目180个。
随着不断调整充实,目前,讲课菜单已扩充至包括“棚桃生产关键技术”等在内的216个精品题目。
每年年初,村党组织组织党员群众根据实际需要按菜单选课,经乡镇党委筛选后上报,市、县两级组织部门反复沟通后确定当年授课计划,在市委组织部网站适时发布通知,安排讲课。
“巡回讲坛”始终坚持“三必讲”,即重要时令必讲、农民求助必讲、紧急需要必讲。
截至目前,“巡回讲坛”已先后在全市47个乡镇、97个村授课171场,现场培训万余人次。
教育培训全覆盖。
为了让更多的农村党员群众走进“高端课堂”,听专家“面授机宜”,各级组织部门多管齐下,努力扩大教育培训覆盖面。
每场专家讲课,镇党委都会通知并组织邻村党员群众前来听课。
市、县组织部还派专人全程录像,制成光碟发到村里,并择优上传到农村远程教育网站,专家在一个村讲课,全市644个村都可看到。
霍城县:技能培训让“冬闲”变“冬忙”作者:新疆农广校霍城县分校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1年第09期新疆农广校霍城县分校始终把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结合,坚持把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农业生产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作为全县农业科教工作的重点,以满足农牧民实用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服务脱贫攻坚为重点,以丰富培训内容、拓展培训方式为途径,开展校企联动“冬季攻势”农牧民大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变小讲座为大课堂,变室内听为现场学,达到学员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培训效果。
一、主要做法1.上下联动,部门配合。
积极争取县乡村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涉农各部门的配合,出台了《霍城县“冬季攻势”农牧民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工作方案》,形成了领导支持、分工明确、多部门协作的良好氛围。
2.立足实际,创新模式。
以满足农牧民实用技能需求为核心,以服务精準脱贫为重点,全面组织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农机安全、地膜回收知识、秸秆综合利用知识等实用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全县农牧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管理能力,积极促进就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霍城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力支撑。
疫情发生以来,动员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录制视频或在线讲解,针对春种、春管相关技术,开展系列专题培训。
线上培训求实效,线下指导面对面,为春耕备播打下坚实基础,做到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两不误。
3.突出重点,增强效果。
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坚持分类培训、服务产业和科学实效为原则,采取“普遍送、专项点、突出实训”的方式,重点办好常用种养技术轮训班、群众专项需求定向班、特色产业技能示范班等培训班,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提供完善的技术服务,实现农牧民科学种养技能提升和就近就地就业增收目标。
4.乡村建班,无缝对接。
以乡镇村需要专项技术培训的养殖户、合作社成员为主,积极引导建档立卡贫困户、低收入农牧民家庭成员参与技术培训、参与产业发展,在生产一线开展培训,发现问题更准确,解决问题更及时,技术服务更到位,实现了培训与农民需求的对接。
党员“点菜”党校送教孙端镇“1+X”式流动党校教育培训模式夯实基层基础近年来,孙端镇在农村党员教育培训上探索与推行了“1+X”式流动党校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党员点题、支部定时、党校送教。
“1”指一堂党课,内容涉及政治素质教育、科学发展观等,“X”指上一堂实用技术课,由村党支部“点菜”,镇党校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开展“菜单式”培训,至今已成功对全镇16个村的1600多名党员进行了轮训,实现了“党员人人听一堂党课,人人学一门实用技术”的教育目标。
孙端镇位于绍兴的东北角,总人口38910人,有党员1614人,其中16个行政村有1256人,企业事业单位有358人。
但由于近万主要劳力常年在外经商或从事建筑等行业,外出党员较多,党教阵地又相对狭小,对农村党员的教育,存在着“集中难、到会难、覆盖难”问题,也缺乏系统和深度,党员往往进不来、坐不住、不愿听,影响党员教育培训的效果。
[镇党委副书记丁伟林同期声: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为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探索了1+X流动党校的教育模式,将原来的坐堂式授课改为流动式上门施教,并将理论党课与实用技术相结合,使更多的党员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教育,同时提高了党员们的学习积极性。
] 如果把1+X流动党校教育培训的这种模式比喻为一家新型的“按单下厨”的自助餐厅,那么党员和村党支部的需求就是餐厅制订“菜谱”的唯一标准,镇党校根据不同“单子”聘请的不同菜系的大厨就是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专家和领导就是培训教师,最终各类制作精良的“菜品”就是党员们愿听愿学的培训课程。
由于“1”和“X”的培训内容基本是由党员自行选定,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广大农村群众的需求,加上流动党校把课堂搬到村委大院、田间地头,使培训对象不受局限,不论男女老少,喜欢的都可以去听、去学,这样,使本来是党员“专有”的党校培训变成了对群众的培训,将原来固定的小课堂变成了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大课堂。
养老院点菜服务方案策划方案名称:养老院点菜服务方案策划一、背景与目标养老院是为了给老人提供生活上的照顾和关怀,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提供饮食服务。
然而,由于老人口味各异、饮食要求多样,传统的固定菜单难以满足老人的需求。
因此,开展点菜服务将能够更好地满足老人的饮食需求,并提升养老院的服务质量。
通过点菜服务,养老院可以实现以下目标:1. 提供个性化的饮食选择,满足老人的口味和饮食偏好。
2. 提高老人对饮食的满意度,增加其对养老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 降低食材浪费,提高饮食资源的利用率,节约成本。
4. 提供多样化的饮食选择,满足老人对食物种类的需求。
5. 提供营养均衡的菜品,提升老人的健康水平。
二、实施步骤1. 菜单设计根据老人的需求和饮食习惯,设计菜单,并进行定期更新。
菜单应包括各类菜品,如荤、素、汤等,并提供适应老人的食物,如易嚼食物、低盐食物等。
菜单设计应由专业的饮食营养师参与,确保菜品的营养均衡。
2. 点菜渠道养老院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提供点菜服务,如线上点菜平台、电话点菜、纸质点菜单等。
为了方便老人进行点菜,可以在养老院内设置点菜终端,由工作人员协助老人完成点菜。
3. 点菜流程老人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段内进行点菜,工作人员负责记录老人的选择,并进行数量的控制。
点菜时,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并提供交替选择,以满足老人的个性化需求。
4. 菜品制作根据老人的点菜结果,厨房工作人员进行菜品的制作和加工,确保时间和质量的控制。
在制作过程中,应注意老人的健康状况和食物安全问题,不使用过期食材,避免引起食物中毒等问题。
5. 交付与送餐菜品制作完成后,送餐人员将菜品送到老人所在的区域或房间。
送餐人员应注意餐食送达的时间和温度控制,确保菜品的新鲜与热度。
对于有特殊饮食需求的老人,送餐人员应进行特殊照顾,如提供辅助器具或提醒用餐事项。
三、质量控制1. 菜品质量控制菜品质量是点菜服务的重要保障,厨房应严格控制每道菜品的制作过程和质量。
助农增收志愿服务宗旨及业务范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领域的发展也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助农增收志愿服务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助农增收志愿服务的宗旨和业务范围,旨在为读者提供全面的了解。
一、宗旨助农增收志愿服务的宗旨是通过志愿者的参与,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帮助,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志愿者们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无偿地奉献给农民,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的难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民增收。
二、业务范围助农增收志愿服务的业务范围涵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旨在全方位地提供支持和帮助。
1. 农业技术指导:志愿者们将根据农民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提供专业的农业技术指导。
他们将帮助农民选择适合的农作物品种,制定科学的种植方案,提供病虫害防治的方法等。
通过技术指导,农民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增加收入。
2. 农业设施建设:志愿者们将协助农民进行农业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他们将提供专业的设计方案,帮助农民建造温室大棚、水利设施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稳定性。
3. 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志愿者们将帮助农民进行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他们将提供加工技术和市场营销策略,帮助农民将农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并推广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
4. 农业培训与知识普及:志愿者们将组织农业培训和知识普及活动,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
他们将举办讲座、培训班等形式,提高农民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
5. 农村文化建设:志愿者们将参与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
他们将组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提高农民的精神文化水平,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通过以上业务范围的开展,助农增收志愿服务能够全面提升农民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收入,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助农增收志愿服务的宗旨是通过志愿者的参与,为农民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帮助,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农民教育培训亮点突出农广校体系支撑有力有效作者: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2期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联合调研组根据工作安排,调研组一行于2023年5月24—26日前往陕西省西安、渭南、延安3市3县(区)调研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情况。
调研组先后到陕西省农广校、澄城县农广校、黄陵县农广校和延安市农广校实地走访和座谈交流;深入澄城县新型职业农民协会、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与村“两委”干部和农民群众进行访谈,到黄陵区科技创新中心、安塞区南沟农民田间学校,了解农民教育培训实情实效,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研究对策。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陕西农民教育培训政策制度健全,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亮点特色突出陕西省相较于其他省份最大优势在于制度建设贯穿农民教育培训始终。
从政策层面看,形成了以省政府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意见为引领,以全省“十四五”高素质农民培育发展规划、高素质农民培育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助推落实的政策体系,确保了全省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有系统化政策保障、有条件能力建设资金支持、有专门机构支撑。
从教育培训制度看,建立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制度保障、产业带动”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机制,探索出“在经营主体中培育、在产业链中成长、在服务体系中成熟、在政策扶持中壮大”的培育路径。
2014年起,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列支专项资金支持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仅2020—2023年投入资金达7882万元。
全省培育高素质农民26万人,其中从事特色产业的占36%、果业占34%、粮食产业占12%、生猪产业占10%,覆盖全省所有产业类型。
(一)坚持目标导向,推动高素质农民“组组有”。
在全国首先提出到2025年实现高素质农民“组组有”目标,并在政策文件、培育方案、绩效管理中部署、落實、考核。
各地深入开展摸底调研,梳理高素质农民村组分布,制定精准培育方案。
农广校体系绘制作战图并挂图作战,逐步消灭空白村组。
目前全省已有70%的行政村组实现至少有一名高素质农民。
农业银行冬储行动方案农业银行冬储行动方案冬季是农民工返乡后的农产品销售淡季,也是农产品供应相对紧缺的季节,对农民的收入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帮助农民解决冬季农产品销售困难问题,农业银行制定了一系列冬储行动方案。
首先,农业银行将与当地农产品合作社合作,共同建立农产品库存管理系统。
通过与合作社合作,农业银行可以获取更准确和详细的农产品库存信息,以便在采购农产品时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
同时,农业银行将通过与合作社合作,在合作社内设立冷库和储藏室,为农产品提供储藏和保鲜的条件。
其次,农业银行将建立农产品质量检测和评估体系。
通过与农产品检测机构和专家进行合作,农业银行将对进入农产品库存的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评估,并为优质产品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这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流通。
再次,农业银行将加强对农产品的宣传和推广。
通过建立农产品展示和推广中心,在农村地区举办农产品展销和推广活动,向当地居民介绍农产品的特点和优势,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和消费。
农业银行还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与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进行合作,在农村地区进行农产品的宣传推广。
此外,农业银行将推出农产品保险和质押贷款等金融产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支持。
农业银行将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农产品保险,为农民提供农产品的损失保障。
同时,农业银行将推行质押贷款政策,通过农产品库存作为质押物,为农民提供灵活和低利率的贷款。
最后,农业银行将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
农业银行将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进行合作,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和指导活动,提高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促进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的提高。
通过上述一系列行动方案,农业银行将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和服务,解决农民冬季农产品销售困难的问题,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消费,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为我铺设致富路我叫赵忠城,现龄50岁,是嘉鱼县牌洲湾镇新洲村的一个养猪专业户。
近两年来,我参加了嘉鱼县新型农民培训工程班学习,新农培训工程给我送来了新观点、新技术和好政策,帮助我走上了一条靠养猪致富的道路。
2005年前,我靠种田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增收有限,全家日子过得非常紧凑。
在广东工作的儿子为了帮助我们,寄回10万元钱鼓励我发展生猪生产。
一开始,我头脑一片空白,无所适从,生猪一旦发病,就束手无策。
2006年,生猪高热病袭卷我场,我饲养的220头生猪发病死亡一半,儿子赞助的钱几乎亏空,此刻,我心灰意冷,准备宰杀母猪,甩手不干了。
这时,新农培训工程班开进了我村,我作为第一批学员参加了生猪养殖培训的学习。
县新农办定期给我们发放《生猪标准化养殖》等教材和许多科技明白纸,请来了县畜牧兽医专家给我们讲授健康养殖、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程序等技术知识,使我受益非浅。
回想过去,我错把病当虫治,虫当病医,误诊的确不少。
培训老师平易近人,把他们的联系电话和电子邮箱告知我们,我一直通过现代通讯网络同他们保持交流和联系。
在他们的帮助和指导下,2008年初,我新建“150”标准化猪舍一栋,引进良种二元母猪10头,原种公猪1头,培训老师还深入我场手把手地教我配制各种猪饲料,帮助我开展口蹄疫、猪瘟、蓝耳病等疫病免疫,帮助我争取到能繁母猪补贴资金1.2万元,生猪标准化养殖奖励资金2万元。
通过培训学习,我的猪场饲养管理得到了改善,疫病得到有效控制. 2008年,生病发病率仅为9.3%,较培训前下降了12%;生猪死亡率为0.8%,较培训前下降了6%;出栏生猪461头,出栏率172%,较培训前提高了30%。
2008年养殖生猪纯收入18万元,我家一跃成为本乡的富裕户,镇政府把我评为十佳致富能手,我这个只有初中文化的老农显尽了风采。
现在,我正在向培训老师咨询,谋划筹建一个年出栏生猪1000头,设备设施齐全、环境治理达标的现代化猪场,力争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一点两线、四大课堂、全程跟踪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作者:童濛濛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8年第11期一、模式背景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是决定中国农业现代化成败的关键。
为加快培养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高度重视。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自此连续7个中央一号文件都对此项工作进行部署和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两会在四川代表团参加审议时,特别指出“要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农村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通过创新探索和试点示范,推动建立教育培训、规范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框架,其中教育培训制度是核心和关键。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农业农村部直属的全国性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2013年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健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体系,定向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求,以提升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为目标,以服务现代农业发展为导向,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开展了“一点两线、四大课堂、全程跟踪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大力实施精准化培训,提升培训质量和效果,培养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模式内涵按照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对从业者要求,遵循农民学习规律、农业产业规律和成人教育规律,科学定位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目标,打破传统农民培训只关注产中实用技术的局限,创新培训内容、路径、方法与手段,推进培训从“单纯技术”到“全程育人”的延伸转变,提出并构建了“一点两线、四大课堂、全程跟踪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一点两线”是指人才培养跟着产业走,以产业为立足点,围绕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两条线,结合农时季节分段开展从种到收、从生产决策到产品销售全过程的培养方向和知识内容,能够有效推进人才培养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
大寒时节的农事活动与农民的生活在中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中,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寒冷的冬季进一步加深的时候。
大寒时节,与其他季节相比,农事活动显得较少,但对于农民来说,生活仍然充满了各种忙碌和期待。
一、农事活动1. 收获大寒时节,北方地区的农民会进行一些农产品的收获工作。
例如,大棚里的蔬菜,如大头菜、萝卜等蔬菜,会被收割。
此外,如果庄稼在前几个季节种植,大寒也是采摘收获的时候,比如洋葱、蒜、马铃薯等。
2. 保护农作物大寒的天气严寒,农民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护农作物。
他们会在地里设置防护措施,如搭建简单的棚架或使用农膜来防止冷空气对庄稼的伤害。
同时,还会加强施肥,提高作物的抗寒能力。
3. 年货准备大寒时节也是农民准备年货的时候。
他们会将积存的谷物等农产品拿出来,进行清理、磨制、腌制等。
此外,大寒时节的冬季菜品也是年货准备的一部分,农民会采摘和储存各种蔬菜和水果,供应春节期间的食用。
二、农民的生活1. 家庭团聚大寒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春节的前奏,农民们开始进入了一个家庭团聚的阶段。
他们会安排自己的农事活动,以便在春节期间能够和家人团聚,并享受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
2. 动员安排工作农民们会在大寒时节进行明年农事工作的计划和筹备工作。
他们会根据去年的经验总结,安排明年的作物种植计划,购买必要的农资,同时也会与合作社或农业专业机构商讨合作的事宜。
3. 休闲娱乐大寒时节,农民们的工作相对较轻松,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来休闲和娱乐。
一些农民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去离家较近的城市旅游,体验城市的文化氛围。
另外,一些农民会聚集在一起,举办一些农民文娱活动,如比赛、表演等。
总之,大寒时节虽然是农事活动相对较少的时候,但对于农民来说,生活仍然丰富多彩。
他们会利用这段时间来做一些收尾工作,同时也享受与家人团聚的时刻。
大寒的到来,也标志着新的一年农事工作的开始,农民们会为即将到来的春天做好准备,期待着新的收获和希望。
爱心助农送菜活动方案1. 活动目的
- 支持当地农民,促进农产品销售
- 传播爱心理念,凝聚社会正能量
- 倡导环保生活,减少食物浪费
2. 活动对象
- 城市家庭
- 公益组织
- 企业员工
3. 活动形式
- 线上订购农产品
- 线下发放农产品
- 同步开展公益活动
4. 活动流程
- 发布活动信息,组织报名
- 联系当地农户,采购农产品
- 安排物流运输,规划发放路线
- 组织志愿者,有序发放农产品
- 开展公益活动,如环保讲座等
5. 活动宣传
- 制作活动海报和视频
- 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
- 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助阵
6. 活动总结
- 数据统计和分析
- 活动影响力评估
- 持续跟踪和改进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爱心与公益相融合,为农户带去及时支持,为城市居民提供绿色农产品,促进城乡交流互鉴。
让每一份爱心温暖更多人!。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推动爱心食堂长效运行的措施爱心食堂是一种为贫困群众提供温暖饭菜的公益项目,一直以来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
为了推动爱心食堂长效运行,满足群众的需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深入了解群众需求为了更好地推动爱心食堂的长效运行,我们首先需要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
可以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进行走访调研等方式,收集群众对爱心食堂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我们才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二、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爱心食堂的长效运行离不开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
我们可以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物资采购、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制度。
同时,可以招募专业人士来管理爱心食堂,确保食堂的正常运行和持续发展。
三、拓展爱心食堂的服务范围为了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我们可以适时拓展爱心食堂的服务范围。
可以考虑为老年人、残疾人、流浪人员等特殊群体提供就餐服务,让更多的人受益于爱心食堂。
同时,可以开展爱心食堂的公益活动,吸引更多志愿者参与其中,共同推动爱心食堂的长效运行。
四、提升爱心食堂的服务质量为了提升爱心食堂的服务质量,我们可以注重食品安全和卫生问题,加强员工的培训和管理,确保食物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可以增加菜品种类,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满足不同群体的口味需求。
此外,还可以定期开展爱心食堂的品质评估和满意度调查,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提升品质。
五、加强宣传推广工作为了推动爱心食堂长效运行,我们还需要加强宣传推广工作,提升爱心食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媒体报道、社交平台推广等方式,向更多人传播爱心食堂的宗旨和效果,吸引更多人关注和支持爱心食堂。
同时,可以组织一些公益活动,提高爱心食堂的社会形象,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
总之,推动爱心食堂长效运行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努力,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改进服务质量,加强机制建设,拓展服务范围,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共同推动爱心食堂的可持续发展,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受益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