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成本会计讲义.doc
- 格式:doc
- 大小:791.18 KB
- 文档页数:92
新版成本会计讲义第⼀章总论本章考核要求:1.正确理解成本的定义和作⽤;2.了解成本会计的产⽣;3.领会成本会计的对象;4.明确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作⽤。
在本章内容的学习中,考⽣应当注意以下⼏个部分:⼀、成本的定义和作⽤1.成本的定义说明以下⼏点内容(1)成本的经济实质是⽣产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产资料的价值和劳动者为⾃⼰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即C+V。
(2)狭义成本是指商品在制造过程中所发⽣的各种耗费价值,即制造成本,也就是商品的理论成本(成本的经济实质)。
从理论上讲,成本是企业在⽣产商品过程中已经耗费的、⽤货币表现的⽣产资料的价值和相当于⼯资的劳动者为⾃⼰创造的价值的总和,表现为商品价值中的补偿部分,构成商品的理论成本,也可以理解为狭义的成本。
(3)⼴义成本包括狭义成本外,还包括管理费⽤等期间费⽤。
2.成本的作⽤(1)是补偿⽣产耗费的尺度;(2)是综合反映企业⼯作质量的重要经济指标;(3)是制定商品价格的基础;(4)是企业进⾏决策的重要依据。
⼆、成本会计的发展阶段成本会计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
最早成本会计起源于英国,历经了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年~1920年)、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年~1945年)、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5年以后),逐步扩充了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作⽤。
三、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和任务1.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对象是企业⽣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的⽣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简称成本、费⽤。
2.成本会计的职能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七项职能。
3.成本会计的任务—与职能相同。
第⼆章成本核算的要求、费⽤分类及成本核算⼀般程序本章考核要求:1.了解成本核算的⼯作要求;2.理解划分各种费⽤之间的界限;3.记忆费⽤的不同分类;4.明确成本核算的⼀般程序和基本步骤。
在本章内容的学习中,考⽣应当注意以下⼏个部分:⼀、成本核算的要求1.成本核算的要求(1)做好各项基础⼯作;①建⽴健全各项原始记录②做好各项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作③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作(2)正确划分各种费⽤的界限;(3)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法;(4)适应⽣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适当的成本计算⽅法。
内容串讲第一章导论、本章考情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计算合计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90111112 20091022121592010011111113二、重难点串讲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在了解成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理解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成本核算的原则以及程序。
第一节成本的含义和作用一、成本的含义美国会计学会(AAA )所属成本概念与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在1951年对成本的定义是:“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我国只对产品成本作出定义: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总合。
厂通常指产品的生产成本,它'是工业企业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支出的各种耗费。
成本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
成本分为狭义成本和广义成本,狭义成本是指商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以价值表现的各种耗费,也称“商品制造成本”;广义成本是除了狭义成本之外,还包括管理生产和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1)为购买原材料支付的买价、运费等构成材料采购成本;(2 )为购买股票债券的卖价、相关费用等形成企业投资成本;(3 )为购置机器设备而发生的买价、运费、安装费等形成的固定资现实成本=理论成本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
理论成本=C+V岀的成本费用,并提岀为达到规定的 成本水平所、成本的作用1. 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2. 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经济指标3. 成本是制定商品价格的基础4. 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历史沿革(一般了解)一、 成本会计的产生机器劳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出现了竞争,生产成本开 始得到普遍的重视。
二、 成本会计的发展)早期成本会计阶段( 1880 年 —1920 年) )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 年—1945年))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6 年以后)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和任务、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本钱会计讲义1-2章第一章:本钱会计导论1.1 什么是本钱会计本钱会计是一种会计学分支,它关注的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本钱信息的记录、分类、分析和报告。
通过本钱会计,企业能够了解产品或效劳的本钱构成,为经营决策提供支持。
1.2 本钱会计的目的本钱会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提供产品或效劳的本钱信息,帮助企业管理者了解本钱构成和变动趋势。
•为经营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的本钱分析数据。
•控制本钱,实现本钱的合理控制和降低。
•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为利润分配和税务申报提供依据。
1.3 本钱会计的根本概念本钱会计涉及到一些根本概念,包括:•本钱:本钱是指企业生产产品或提供效劳所发生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包括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
•本钱对象:本钱对象是指与本钱相关的产品、效劳或活动。
常见的本钱对象包括产品、工程、部门等。
•本钱中心:本钱中心是指在实践中将本钱归集、记录和分析的单位,通常是企业内部的部门或区域。
•本钱驱动因素:本钱驱动因素是指影响本钱变动的因素,比方产量、销售量、劳动力本钱等。
第二章:本钱的分类和计算2.1 本钱的分类根据本钱发生的性质和发生的阶段,本钱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直接本钱:直接本钱是指能够直接追溯到产品或效劳的本钱,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间接本钱:间接本钱是指不能直接追溯到产品或效劳的本钱,如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可变本钱:可变本钱是指与产品或效劳的产量或销售量成正比的本钱,如材料费、直接人工费等。
•固定本钱:固定本钱是指与产品或效劳的产量或销售量无关的本钱,如租金、管理薪资等。
2.2 本钱的计算方法本钱的计算包括:•直接本钱的计算:直接本钱可以通过加总原材料本钱、直接人工本钱等来计算。
•间接本钱的计算:间接本钱通常需要通过本钱分配方法来计算,如以人工本钱为根底进行分配。
•可变本钱的计算:可变本钱可以通过将可变本钱总额除以相应的产量或销售量来计算单位本钱。
•固定本钱的计算:固定本钱可以通过将固定本钱总额除以相应的产量或销售量来计算单位本钱。
《成本会计》内部讲义第一章导论一、本章考情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在了解成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理解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成本核算的原则以及程序。
第一节成本的含义和作用一、成本的含义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成本概念与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在1951年对成本的定义是:“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我国只对产品成本作出定义: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总合。
一、成本会计的产生机器劳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出现了竞争,生产成本开始得到普遍的重视。
二、成本会计的发展(一)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年——1920年)(二)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年——1945年)(三)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6年以后)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和任务一、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专业会计,其对象是( )。
(200901)A.企业B.成本C.资金D.会计主体【答案】B二、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一)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包括:2.优化成本决策,确立成本目标3.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4.制定成本责任制度第二章费用的分类及核算要求一、本章考情本章属于需要重点理解的章节,需要深刻理解费用划分的五个界限的名称、划分的标准,如果划分不当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熟悉费用的基本分类以及其他分类方法,不仅知道分类的标准,还要熟悉分类的内容以及各个项目包含的具体信息。
第一节费用划分的界限一、正确划分生产经营费用和非生产经营费用的界限1.划分标准:按照费用的用途加以分类,重点区分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的界限;日常支出与非经常性损失的界限。
2.内容:生产经营费用主要包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非生产经营费用主要包括资本化支出(固定资产建设支出等)、营业外支出。
《成本会计》串讲讲义课程介绍一、课程的设置、性质及特点《成本会计》是会计学专业专科的主干课程之一,本课程以成本为研究对象,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微观经济管理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成本会计的任务、意义和核算程序,理解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的理论及方法,在巩固和深化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学、企业管理学等课程的相关知识体系基础上,掌握不同管理要求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应用的不同成本计算方法及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等,并结合成本资料进行成本预测、控制和分析。
成本会计是对财务会计知识体系的必要补充和拓展,旨在培养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为学习者从事实际成本会计工作打好基础。
学习《成本会计》这门课程,要求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
在学习与理解过程中,还要注意各个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构架,并能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当中。
本课程着重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应用能力考查两个方面。
二、教材的选用《成本会计》课程所选用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该书由林莉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2010版)。
三、章节体系1.详细介绍了成本核算的原理(涉及教材的1-4章)。
重点讲述了成本的含义、费用的分类及核算要求、费用在受益对象之间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等内容。
2.重点阐述了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涉及教材的5-7章)。
重点讲述了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成本核算的分类法、定额成本法。
3.讲解了成本报表的编制以及分析(涉及教材的第8章)。
4.简要的阐述了现代成本理论的新发展(涉及教材的9-10章)。
四、新旧教材变化情况说明考情分析一、历年真题的分布情况《成本会计》历年考题的分值分布情况如下:二、历年真题结构分析2009年1月题型(1)单选题(20题×1分=20分)①共12题:成本核算原理(1.3.4.5.7.8.9.10.12.13.14.16)【第5题】以下应计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费用的税金是( )。
成本会计讲义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第一节成本的涵义一、成本的涵义成,“成”就是成功、完成,完成我们事前所设想的预期目标。
“成”字左边是个人,一条腿是跪着的。
右面是个戈。
说明,这需要我们要用人,拿着武器去战斗,才可能成功的。
不付出牺牲,能成功吗?当然,这里的牺牲,可不是去杀人,而是借用战争术语。
其实质是我们要付出艰苦努力和辛勤汗水。
本,是资本,是本金,是投入。
“本”字,上面是个木字,下面是个一字。
木代表树干和果实;一,代表土地,象征事物下面有个根。
这说明什么?说明万法归一呀。
学佛的人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众生只关注结果,关注成功,而菩萨却关注原因,关注根本!根本的问题解决了,果报是自然而然的了。
这就是随顺道,这就是天人合一。
道家的道德两个字也是这样。
儒家的知行也是这个意思。
成本,就是为了达成我们的目标,通过人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
从前面我们看到,成,需要我们拿起武器,付出牺牲。
这是表法。
提到武器,我们不得不提到孙子兵法。
孙子说,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仅靠投入来获得成功,不是好办法。
而开动脑筋,研究事物的成因,以最低的投入来获得成功,这才是根本。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产物,是商品经济中的一个经济范畴,是商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成本的经济内容归纳起来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成本的形成是以某种目标为对象的。
目标可以是有形的产品或无形的产品,如新技术、新工艺;也可以是某种服务,如教育、卫生系统的服务目标。
二是成本是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发生的耗费,没有目标的支出则是一种损失,不能叫作成本。
二、成本与费用成本是指生产某种产品、完成某个项目或者说做成某件事情的代价,也即发生的耗费总和,是对象化的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获取当期收入的过程中,对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资产的耗费,是会计期间与收入相配比的成本。
成本代表经济资源的牺牲,而费用是会计期间为获得收益而发生的成本。
在财务会计中,成本可以分为未耗成本与与已耗成本两大类。
未耗成本是指可在未来的会计期间产生收益的支出,此类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列为资产项目。
成本会计学第一章绪论主要内容:成本会计的经济实质、对象、职能和形成发展重点与难点:成本会计的经济实质和对象第一节成本的经济实质和作用一、理论成本:创造的价值的货币的表现。
二、现实成本:在实际工作中,成本的开支范围是由国家通过有关法规制度来加以界定的。
1.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2.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3.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4.第二节一、工业企业的成本会计对象包括:生产成本、期间费用二、各行各业的成本会计对象包括:各行各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期间费用第三节一、早期成本会计(核算型成本会计)——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二、近代成本会计(管理型成本会计)——20世纪初至二战三、现代成本会计(预测决策型成本会计)——二战以后至现在四、成本会计发展的历史规律1.混合成本核算到专业成本核算的转变2.对成本范围的确定,经历了一个由片面到全面发展过程3.以成本核算为中心上升到以成本控制为中心4.第四节一、基本职能:反映(反映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支出)和监督(监督各项生产耗费的合理性、合规性)二、成本会计的工作环节(成本会计职能的拓展)事前(预测、决策、计划)——事中(控制)——事后(核算、分析、考核)第五节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原则1.成本会计与技术相结合2.成本会计与经济责任制相结合3.成本会计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二、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形式——集中式与非集中式三、我国成本管理的现状成本管理意识淡化、成本管理理论僵化、成本管理方法老化、成本管理作用弱化、成本管理组织软化等讨论题:1、你认为成本会计与你以前学的财务会计有哪些联系?2、请结合自己的亲身感受,谈你对成本的认识。
第二章成本核算的要求与一般程序主要内容:成本核算的要求、支出的分类、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重点与难点:如何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以及收益性支出的分类等第一节一、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费用开支标准1.正确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2.正确划分产品制造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界限四、做好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1.建立健全的原始记录制度2.建立健全定员定额管理制度3.建立健全材料物资验收、领发、计量、盘存制度4.建立健全内部结算制度5.建立健全责任考核制度一、支出,费用与成本的概念1.支出,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由经济主体的支付行为而导致的资源减少;它分为偿债性支出、经营性支出和权益性支出。
2010-8-18第一章总论••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1、“理论成本”:(1)C + V 其中C :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V: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美会计学会)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概念:除C + V外,还包括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
(1)完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及期间费用。
(2)制造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不包括期间费用。
产品成本是生产费用的对象化。
3、成本会计的概念狭义的成本会计:仅指成本核算。
广义的成本会计: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
现代成本会计通常称之为成本管理会计。
二、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1、成本会计的对象:即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成本会计的对象可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2、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1)基本职能:成本核算。
(2)派生职能: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
3、成本会计的任务:(1)审核和控制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防止浪费和损失。
(2)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信息。
(3)进行成本分析,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三、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1、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组织分工:(1)按职能分工:如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
(2)按对象分工:如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等。
2、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1)集中工作方式:一级核算体制,厂部集中统一进行成本核算。
一般适宜中小型企业采用。
(2)分散工作方式:二级核算体制,厂部进行综合的成本核算与分析,车间进行成本的明细核算。
一般适宜大中型企业采用。
(二)、成本会计人员的配置(三)、成本会计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是企业组织和处理成本会计工作的规范, 属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2010-8-18第一章总论••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及成本会计的概念1、“理论成本”:(1)C + V 其中C :物化劳动的转移价值,V: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2)成本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付出(或可能付出的)用货币测定的价值牺牲。
(美会计学会)2、实际工作中的成本概念:除C + V外,还包括不形成产品价值的损失性支出,如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等。
(1)完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及期间费用。
(2)制造成本法的产品成本:包括制造产品所耗费的生产费用,不包括期间费用。
产品成本是生产费用的对象化。
3、成本会计的概念狭义的成本会计:仅指成本核算。
广义的成本会计:包括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
现代成本会计通常称之为成本管理会计。
二、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及任务1、成本会计的对象:即成本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成本会计的对象可概括为: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简称成本、费用。
2、成本会计的职能: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1)基本职能:成本核算。
(2)派生职能: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及考评。
3、成本会计的任务:(1)审核和控制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防止浪费和损失。
(2)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信息。
(3)进行成本分析,促使企业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三、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一)、成本会计机构的设置1、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组织分工:(1)按职能分工:如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
(2)按对象分工:如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等。
2、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1)集中工作方式:一级核算体制,厂部集中统一进行成本核算。
一般适宜中小型企业采用。
(2)分散工作方式:二级核算体制,厂部进行综合的成本核算与分析,车间进行成本的明细核算。
一般适宜大中型企业采用。
(二)、成本会计人员的配置(三)、成本会计制度成本会计制度是企业组织和处理成本会计工作的规范, 属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
内容一般包括:(1)关于成本定额、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2)关于成本核算制度:包括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成本帐户、成本项目的设置、成本核算的流程、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等。
(3)关于成本预测和决策制度; (4)关于成本控制的制度;(5)关于成本分析的制度; (6)关于成本报表的制度;(7)企业内部价格的制订和结算方法等; (8)有关责任会计制度;(9)其他有关成本会计制度.第二章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和一般程序••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会计帐户••制造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一、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1、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算:成本核算;管:企业经营管理。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生产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本期生产费用、期间费用和下期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正确划分不同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直接(计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间接费用按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成本计算对象。
••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当期生产费用合计=完工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3、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4、做好各项基础工作5、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二、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1、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分类(称之为要素费用)要素费用包括:材料费、燃料费、动力费、折旧费、工资费、福利费及其它生产费用。
2、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成本项目:要素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而划分的项目。
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制造费用等,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
3、生产费用按计入产品成本方的法分类直接(计入〕费用:可分清哪种产品耗用,可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间接(计入)费用:为几种产品共同耗用,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
(间接费用按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成本计算对象〕4、期间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营业费用(销售费用或经营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三、制造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1、制造成本法(现行会计制度,1993年开始实施〕产品成本仅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2、完全成本法(1993年前〕产品成本不仅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而且包括期间费用。
3、变动成本法(成本管理会计范畴〕产品成本仅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变动制造费用等变动生产费用,而将固定制造费用也列为期间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4、三者不同之处••三者产品成本(存货成本〕内容不同;••三者损益表排列方式不同;••三者计算出的损益不同。
四、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审核生产过程发生的各项支出,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生产费用还是期间费用。
••正确处理支出、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
(划分当期成本费用与下期成本费用〕。
••将应计入当期的生产费用,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五、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帐户••“基本生产成本”帐户应按产品品种或产品批别、生产步骤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辅助生产成本” 帐户应按辅助生产车间、生产产品品种或劳务设置产品成本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或费用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制造费用”帐户应按车间、部门设置明细帐,帐内按费用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废品损失”帐户应按产品品种设置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以上均为一级帐户,“基本生产成本”帐户、“辅助生产成本”帐户也可作为“生产成本”帐户下设的二级帐户,视企业成本核算需要而定。
第三章要素费用的核算••材料费用的核算••工资费用的核算••外购动力费的核算••折旧费用的核算••利息费用、税金和其他费用的核算一、材料费用的核算••材料的分类••材料消耗的计量与计价••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燃料费用分配的核算••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一)材料的分类1、材料按其在生产中的用途,可分为: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燃料、修理用备件、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2、相应帐户的设置“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燃料”帐户。
(二)材料消耗的计量与计价1、材料消耗的原始记录领料凭证:领料单、限额领料单、领料登记表、退料单等。
2、材料消耗量的计算(1)连续记录法(永续盘存制)材料的收入、结存、发出均逐笔登记入帐。
(2)盘存计算法(实地盘存制)材料出库不入帐,当期材料消耗量通过期末盘点后倒挤算出。
本期材料耗用量=期初结存量+本期收入量-期末结存量3、消耗材料的计价(1)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帐户设置:“原材料”、“材料采购”、“材料成本差异”。
消耗材料的实际成本=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实际消耗量×计划单价消耗材料应分摊的成本差异=消耗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成本差异率= 月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异×100%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2)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材料一般分批分次购入,其单价并不一致,材料发出时如何确定其单价?可采用以下方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别认定法。
(三)材料费用的分配1、分配原则:构成产品实体并能直接确定归属对象的材料费,应直接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对于几种产品共同耗费的间接材料费,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产品成本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2、分配标准的合理与简便合理性:所选择的分配标准与所应分配的费用大小有密切联系。
简便性: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料容易取得。
3、材料费用分配标准的类型定额消耗量比例、系数比例、产品产量比例、重量比例、体积比例等。
4、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计算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 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材料单价以上方法可考核材料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有利于加强成本管理。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也可采用按定额消耗量的比例直接分配材料费用的方法。
公式如下:某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材料费用分配率=材料实际总消耗量×材料单价÷各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材料单价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某种材料1200公斤,每公斤4元。
甲产品的实际产量为14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4公斤;乙产品的实际产量为80件,单件产品材料消耗定额为5.5 公斤。
试计算分配甲、乙产品各自应负担的材料费。
答案:方法一: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560(公斤)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200÷(560+440)=1.2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560×1.2=672(公斤)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440×1.2=528(公斤)合计1200(公斤)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672×4=2688(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28×4=2112(元)合计4800(元)方法二:甲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140 ×4=560(公斤)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80× 5.5 =440(公斤)材料费用分配率=(1200×4)÷(560+440)=4.8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560×4.8 =2688(元)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40×4.8 =2112(元)合计4800(元)5、材料费用分配表的编制及其帐务处理(1) 在实际工作中,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进行的。
(2) 帐务处理: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种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的“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用于辅助生产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的费用(或成本)项目;基本生产车间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总帐及其所属明细帐;厂部管理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管理费用”帐户;产品销售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记入“销售费用”帐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