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性细菌
- 格式:ppt
- 大小:749.50 KB
- 文档页数:67
厌氧性细菌
第13章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a)
⼀、概述
1. ⽣长、代谢不需要氧⽓,主要分布在⼟壤、⼈和动物肠道,利⽤发酵获取能量。
2. 根据能否形成芽胞:厌氧芽胞梭菌属和⽆芽胞厌氧菌
3. 严格厌氧菌,⾰兰阳性(G+)
4. 芽胞⽐菌体粗,菌体膨⼤呈梭状,抵抗⼒强(耐热、⼲燥、消毒剂)
5. ⼀般有周鞭⽑,⽆荚膜(除产⽓荚膜梭菌外)
6. 致病菌(破伤风梭菌、产⽓荚膜梭菌、⾁毒梭菌)繁殖体产⽣外毒素,病情严重
7. 防治:类毒素与抗毒素
⼆、破伤风梭菌(C.tetani)
(⼀)⽣物学性状
1. G+,菌体细长,周鞭⽑,芽胞正圆,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槌状(典型特征)
2. ⾎平板上薄膜状迁徙⽣长,伴β溶⾎,庖⾁培养基
⼤多⽣化反应阴性,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质
3. 抵抗⼒:芽胞抵抗⼒很强
75~80℃10min仍保持活⼒,100℃1⼩时⽅被破坏,在⼲燥的⼟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年。(⼆)致病性与免疫性
1. 致病条件
①伤⼝需形成厌氧微环境(重要条件)
②伤⼝窄⽽深(刺伤),有泥⼟或异物污染
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
④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
(⽆侵袭⼒,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的外毒素)
2.致病因⼦
(1)对氧敏感的破伤风溶⾎毒素(tetanolysin)
(2)质粒编码的破伤风痉挛毒素(tetanospasmin)——主要致病物质
1)属神经毒(neurotoxin),蛋⽩质,可被蛋⽩酶破坏,不耐热, 60℃30mins
毒性极强:⼩⿏LD50为0.015 ng,对⼈致死量<1µg
厌氧性细菌(Anaerobic bacterium)
⏹分类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肉毒梭菌
⏹艰难梭菌
⏹无芽孢厌氧菌
厌氧菌的分类
⏹厌氧性细菌是一群必须在无氧环境下才能生长和繁殖的细菌。
破伤风梭菌
产气荚膜梭菌
厌氧芽孢梭菌外源创伤性感染
艰难梭菌
厌氧性细菌肉毒梭菌
无芽孢厌氧菌内源性感染
破伤风梭菌(C. tetani)
生物学性状
⏹形态:
☐菌体:细长呈杆状,鞭毛(+周鞭毛),荚膜(-)。
☐芽孢:圆形,位于菌体顶端,细菌呈鼓槌状。
⏹染色性:
☐革兰氏阳性。
⏹培养特性:
☐营养要求:严格厌氧。
☐菌落:血平板上形成薄膜状菌落,β溶血。
⏹生化反应:
☐不发酵糖类、不分解蛋白质。
⏹抵抗力:
☐强,土壤中存活数十年,100度1小时才能杀灭。
菌体及芽孢
致病性
⏹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
☐伤口窄而深(如刺伤),有泥土或异物污染
☐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
☐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的伤口
☐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其致病作用完全有赖于病菌所产生的外毒素致病物质
⏹破伤风痉挛毒素
☐来源:质粒编码。
☐本质:蛋白质,不耐热。
☐结构:
⏹菌体:一条多肽。
⏹释出菌体:轻链(A链)-S-S-重链(B链)。
⏹破伤风溶血毒素
☐对氧敏感,作用不明。
致病机制
肌肉神经接头:重链通过羧基端识别神经肌肉结合点处运动神经元外胞质膜的受体进入细
胞。
↓
运动神经元:毒素和细胞膜形成小泡沿神经元轴突逆行向上到达细胞体。
↓
小泡进入神经末梢,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重链N端介导产生膜转位使轻链进入胞质。
(轻链为锌内肽酶,裂解存储有抑制性神经介质(γ-氨基丁酸)小泡上的膜蛋白特异性太键,使小泡膜蛋白发生改变,从而抑制其释放)
第十一章厌氧性细菌
分类:1、有芽胞厌氧菌:代表菌破伤风杆菌;2、无芽胞厌氧菌:肠道优势菌
厌氧菌感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1、普遍性:口腔、阴道和泌尿生殖道20-28%;创伤感染88%;败血症20%
2、重要性:过去忽略厌氧菌的检验,目前发生厌氧菌是感
染的重要致病菌之一。
感染的原因:1、组织氧张力或氧化还原电势降低。
2、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消耗O2、提供营养物质
3、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第一节厌氧芽孢梭菌
破伤风梭菌
一、生物学性状
1、形态与染色:菌体细长呈杆状,有周身鞭毛。芽孢呈球形,位于菌体顶端,直径比
菌体宽,使菌体呈鼓槌状,是本菌的典型形态特征。G+
2、培养特性:专性厌氧菌,营养要求不高
葡萄糖培养基
疱肉培养基(不饱和脂肪酸吸收氧,氨基酸还原作用,氧化还原电势低)二、传染方式:伤口(缺血或坏死组织多者)
局部伤口
致病机制:外毒素—————→末梢神经轴索→脊髓前角和延髓脑干组织→封闭抑制性突触→
阻止了上、下神经元之间的正常抑制性冲动的传递→伸、屈肌同时强烈收缩三、破伤风特有症状:1、苦笑面容;2、牙关紧闭;3、角弓反张;4、呼吸肌痉挛、窒息、
死亡
四、防治原则:1、人工自动免疫:类毒素——白百破
2、人工被动免疫:抗毒素(T.A.T)
厌氧细菌分类
厌氧细菌可以根据其生物化学特征和生理特征进行分类。根据细菌的代谢途径和结构特征,厌氧细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氧顶呼吸厌氧细菌:这类细菌需要氧气来进行呼吸作用,但在缺氧条件下可以利用其他电子受体代替氧气,如硝酸盐(NO3-)或二氧化碳(CO2)等。常见的属于这一类的厌氧细菌包括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发酵菌属(Fermentimonas)等。
2.厌氧呼吸厌氧细菌:这类细菌在缺氧条件下通过使用细胞内的无机化合物作为最终电子受体进行呼吸作用。常见的属于这一类的厌氧细菌包括硫酸盐还原菌属(Desulfovibrio)和乙酸菌属(Acetobacterium)等。
3.发酵厌氧细菌:这类细菌能够在厌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能量。它们通常能够产生一系列有机酸、气体和醇类化合物。常见的属于这一类的厌氧细菌包括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丙酸菌属(Propionibacterium)等。
此外,厌氧细菌还可以根据其对氧分压的需求分为以下几类:
1.严厌氧菌:绝对不能在有氧条件下生长的厌氧细菌。
2.微厌氧菌:需要极低的氧气浓度才能生长的厌氧细菌。
3.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也能生长,但在缺氧条件下更适合生长的厌氧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