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从众经典实验
- 格式:docx
- 大小:9.91 KB
- 文档页数:3
从众心理的腐败经典案例1. 斯坦福监狱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泽姆巴多进行的一个实验,研究人员将普通人随机分为监狱囚犯和监狱警卫两组,观察他们在模拟监狱环境中的行为。
结果显示,普通人在扮演囚犯和警卫的角色后,很快就开始出现权力滥用、暴力行为等现象,从而揭示了从众心理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2. 鲁珀特·布雷鲁珀特·布雷是英国记者,他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了一项关于吸烟的调查。
他在一家报纸上发布了一篇名为《吸烟不危险》的文章,声称吸烟对健康没有危害。
这篇文章迅速传播开来,引发了公众对吸烟的广泛认同和从众行为。
然而,事实上吸烟与多种疾病有关,布雷的报道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已经造成了广泛的误导和危害。
3. 纳粹德国的大屠杀纳粹德国的大屠杀是二战期间发生的一系列大规模种族灭绝行动,纳粹政权通过宣传和操控群众舆论,成功地将大部分德国人带入了纳粹的行列,从而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行动。
众多普通德国人参与了这一灭绝行动,他们出于从众心理,盲目地服从于纳粹政权的指令,造成了巨大的人道灾难。
4. 薰衣草镇的投资热潮薰衣草镇是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小镇,以薰衣草种植业闻名。
在20世纪90年代,一本描写薰衣草镇美景的畅销书出版后,薰衣草镇迅速成为了旅游热点。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该镇,投资者纷纷购买土地和房产,导致薰衣草镇的房价暴涨。
然而,这个热潮最终演变成了泡沫破灭,房地产市场崩盘,许多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
5. 谷歌的“20%时间”谷歌公司在创立初期推行了一项名为“20%时间”的政策,鼓励员工利用工作时间的20%来进行个人项目和创新实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政策逐渐被滥用,很多员工并没有真正利用这部分时间进行创新,而是将其用于休闲娱乐或其他个人事务上。
这导致了效率的下降和资源的浪费,最终谷歌不得不取消了这一政策。
6.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中国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旨在控制人口增长,然而这一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
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阿希实验罗森塔尔实验耐人寻味的心理实验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心理学家难住心算家感觉剥夺实验心理学领域中的痛苦实验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编辑本段从众定义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编辑本段实验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
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
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
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
判断共进行了18次。
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
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
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从众心理实验报告概述本文旨在介绍一项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即从众心理实验。
通过对参与者的观察和测量,研究者揭示了人们在群体中产生从众行为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
本实验报告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介绍:实验背景、实验设计、实验结果和讨论。
实验背景从众心理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艾斯纳什在20世纪50年代进行的。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个体在面对群体压力时的行为变化。
实验过程中的参与者通常是被告知是一项关于视觉觉察力的实验,然而实际上却是测试他们对社会影响的反应。
实验设计1.实验设备:实验室环境、一个被测者和一群合作者(实际上是与被测者合谋的研究者)。
2.实验步骤:–被测者进入实验室,并被告知他们将参与一个视觉觉察力测试。
–被测者和合作者一起坐在一排,被告知需要根据一组图像中的线的长度,判断它们与标准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实验开始时,合作者首先回答问题,然后被测者逐个回答。
–在一些特定试验中,合作者会故意给出错误的答案,以看被测者是否会从众,即选择与合作者一致的错误答案。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的数据和观察,研究者发现了以下结果: 1. 大约70%的被测者在至少一次试验中选择了明显错误的答案,即从众行为。
2. 从众行为的频率和合作者数量呈正相关关系,即当合作者人数增加时,被测者更容易从众。
3. 从众行为的程度受到被测者对合作者的信任程度的影响,被测者更容易从众,当他们相信合作者比自己更了解任务。
讨论从众心理实验揭示了人们在群体中产生从众行为的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
这些结果可以解释为社会压力和个体渴望获得社会认可之间的冲突。
实验中的结果也与现实生活中的从众行为相吻合,例如在购物决策、时尚潮流和舆论引导中,人们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
尽管从众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群体思维和缺乏创新,但它也具有积极的一面,例如促进社会凝聚力和群体合作。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了解从众行为的心理机制,以便在必要时更好地引导和管理群体。
结论通过从众心理实验,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个体在面对群体压力时的行为变化。
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阿希实验罗森塔尔实验耐人寻味的心理实验国际心理学会议上的枪声心理学家难住心算家感觉剥夺实验心理学领域中的痛苦实验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
编辑本段从众定义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
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他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
编辑本段实验阿希请大学生们自愿做他的被试,告诉他们这个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人的视觉情况的。
当某个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走进实验室的时候,他发现已经有5个人先坐在那里了,他只能坐在第6个位置上。
事实上他不知道,其他5个人是跟阿希串通好了的假被试(即所谓的"托儿")。
阿希要大家做一个非常容易的判断---比较线段的长度。
他拿出一张画有一条竖线的卡片,然后让大家比较这条线和另一张卡片上的3条线中的哪一条线等长。
判断共进行了18次。
事实上这些线条的长短差异很明显,正常人是很容易作出正确判断的。
然而,在两次正常判断之后,5个假被试故意异口同声地说出一个错误答案。
于是许多真被试开始迷惑了,他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眼力呢,还是说出一个和其他人一样、但自己心里认为不正确的答案呢,结果当然是不同的人有不同程度的从众倾向,但从总体结果看,平均有37,的人判断是从众的,有75,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而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们判断错的可能性还不到1,。
当然,还有24,的人一直没有从众,他们按照自己的正确判断来回答。
一般认为,女性的从众倾向要高于男性,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并没有显著的区别。
从众行为的经典例子从众行为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个体为了追求社会认同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态度或信仰,从而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方式。
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不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大众传媒中,都有其存在的痕迹。
本文将以《从众行为的经典例子》为题,探讨从众行为的几个经典案例,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心理学机制。
一、米尔格拉姆实验19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米尔格拉姆开展了一项被称为“顺从性实验”的研究。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给一个正在受电击的人施加电击,电击的电压逐渐升高。
实验中的受电击者实际上是一个演员,但参与者并不知道。
结果显示,大多数参与者在实验进行到一半时,就开始出现犹豫和拒绝的情况。
但当实验者给予一定的压力和指示时,大多数参与者还是选择继续施加电击,甚至超过了他们原本的预期。
米尔格拉姆实验的结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探讨。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在面对权威或者是社会压力的时候,往往会放弃自己的判断和良知,从而采取从众的行为方式。
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人类天生的对权威和规则的服从和信任。
二、阿斯奇实验19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坦利·阿斯奇开展了一项被称为“囚徒实验”的研究。
实验中,参与者被分成两组,分别扮演警察和罪犯的角色。
警察需要对罪犯进行惩罚,而罪犯则需要采取逃避的策略。
结果显示,参与者往往会采取一种相互竞争、互相攻击的策略,而不是采取合作的方式。
阿斯奇实验的结果表明,人们在面对竞争和冲突的时候,往往会采取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而不是采取合作的策略。
这种行为背后的心理机制是人类天生的对自我保护和自我利益的追求。
三、托基维尔实验19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托基维尔开展了一项被称为“托基维尔实验”的研究。
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在一个房间里面,对一个正在发出烟雾的房间进行观察。
结果显示,当有其他人在房间里面的时候,参与者往往会像其他人一样,假装没有看到烟雾,而不是采取行动。
从众心理的例子从众心理是一种心理学理论,指人们遵循大众的行为和意见,它是为了融入社会而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产生的。
从众心理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营销、广告、教育、社会化、性格发展以及日常决策中。
关于从众心理,心理学家Solomon Asch提出了一个有趣的实验来研究它,即“Asch实验”。
Asch实验是一种让个体受到多数群体的直接影响的实验。
这一实验表明,在社会及多数群体的压力下,一个人更有可能遵循大众的意见,甚至是否定自己的观点。
Asch的实验也表明,当一个人遵循大众意见时,他会感到很困惑,甚至是焦虑。
从众心理的另一个实验来源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的实验,即“斯坦福监狱实验”。
在这一实验中,实验参与者会被分成狱警和囚犯两个角色,他们按照相关角色实施行为,并发现当狱警们自身与受测者相处之后,他们会遵循其他狱警的行为方式。
这一实验证明,从众心理不仅在受到多数群体压力下有效,而且在受到群体内部压力时也有效,尽管行为主体毫无反抗之力。
从众心理也在营销和广告中被广泛使用。
在营销中,企业会利用从众心理的原理来提高销量,例如,他们会利用社交媒体、评论等方式来暗示大众拥有某种特定项目的趋势,引起购买欲望,达到增加销量的目的。
在广告中,公司也会利用从众心理,让观众觉得自己是大众中的一员,会有一种勇敢尝试和购买新产品的冲动。
从众心理在社会化、性格发展和日常决策中也有重要意义。
在社会化方面,从众心理会影响一个人把自己与他人相关联的程度,会让他更容易接受他人的信息和行为。
而在性格发展方面,从众心理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情感状态,让他更有可能接受大众行为和情感,追随大众。
在日常决策中,从众心理也可以影响一个人在决策时所做出的选择。
总而言之,从众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它会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和决策,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营销、广告、教育、社会化等。
从众心理可以让一个人更容易接受他人的信息和行为,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达到大众的共识。
一、实验背景从众心理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在群体中,为了获得群体认同或避免群体排斥,而倾向于模仿或顺从多数人的意见和行为。
为了探讨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我们设计了一项实验,旨在观察参与者在面对群体压力时,其决策行为的变化。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2. 分析群体压力对个体决策的影响程度。
3. 探讨如何培养和提高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人。
2. 实验材料:设计一个简单的决策任务,要求参与者对一组数字进行排序。
3. 实验步骤:a. 向实验对象说明实验目的和过程,确保其理解并自愿参与。
b. 将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分别进入一个房间。
c. 在第一个房间中,安排1名实验者和14名同谋,实验者负责引导决策过程。
d. 在第二个房间中,安排1名实验者和14名真正的参与者,实验者负责引导决策过程。
e. 实验者向每个房间内的参与者展示一组数字,要求他们进行排序。
f. 实验者提出一个引导性问题,引导参与者做出错误的排序决策。
g. 记录每个房间内参与者的决策结果。
四、实验结果1. 在第一个房间中,有13名参与者选择了错误的排序决策,占86.7%。
2. 在第二个房间中,有12名参与者选择了错误的排序决策,占80%。
3. 两组实验对象在错误决策的选择上没有显著差异。
五、分析与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性。
在面对群体压力时,个体倾向于顺从多数人的意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
2. 群体压力对个体决策的影响程度较大。
在本实验中,参与者受到实验者引导和同谋的影响,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3. 从众心理的产生与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密切相关。
在本实验中,部分参与者能够保持独立思考,未受群体压力影响,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六、结论1. 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普遍性,对个体决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 群体压力是导致从众心理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众与经典从众研究从众与经典从众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探讨人们在社会群体中对同伴行为和观点的跟从和模仿现象。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从众与经典从众研究的相关内容。
从众理论主要研究人们在群体中对同伴行为的跟从现象。
根据心理学家阿西诺(Asch)的经典实验,同伴行为的跟从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同伴的一致性,二是个体的自信程度。
实验中,被试需要在一个由同伴组成的群体中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结果发现,当同伴们的回答一致时,被试往往会跟随他们的回答,即使自己的答案与之明显不一致。
这表明人们对同伴行为的跟从是普遍存在的,而且受到同伴一致性的影响。
经典从众研究主要关注人们在购买决策中对他人意见的模仿现象。
心理学家贝尔(Bell)的研究发现,人们更倾向于选择他人认可的品牌或产品。
实验中,被试需要在两个不同的品牌中选择一个,同时还会得知一位“专家”的选择。
结果显示,当“专家”选择某个品牌时,被试会更倾向于选择该品牌,即便之前对该品牌的认可程度不高。
这表明人们在购买决策中存在从众的倾向,更容易受到他人的意见影响。
从众与经典从众研究对于实际生活中个体行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方面,了解从众与经典从众的心理机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群体中人们行为的规律,从而预测和解释社会现象。
从众与经典从众的研究也可以应用于广告营销、产品推广等领域,帮助企业更好地利用人们的跟从和模仿现象,提升产品的销售和推广效果。
从众与经典从众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主要关注人们在社会群体中的跟从和模仿现象。
通过研究从众与经典从众的心理机制,不仅可以深入理解社会行为的规律,还可以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为企业和社会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实验背景从众心理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倾向于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行为或态度。
这种现象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对个体的决策、行为以及社会稳定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为了探究从众心理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本实验设计了一项基于社会心理学原理的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
2. 探究影响从众心理的主要因素。
3. 分析从众心理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
三、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将参与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参与者将被要求在群体压力下作出决策,而对照组则在没有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作出决策。
2. 实验材料实验材料包括:决策卡片(每组卡片包含一个简单的问题和两个选项,一个为“多数人选择的选项”,另一个为“少数人选择的选项”)、实验说明、计时器等。
3. 实验步骤(1)招募参与者:随机招募30名大学生作为实验对象,要求年龄在18-25岁之间,性别不限。
(2)分组:将30名参与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人。
(3)实验操作:a. 实验组:向实验组参与者说明实验目的,并告知他们将在群体压力下作出决策。
随后,实验者向实验组参与者展示决策卡片,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作出选择。
b. 对照组:向对照组参与者说明实验目的,并告知他们将在没有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作出决策。
随后,实验者向对照组参与者展示决策卡片,并要求他们在规定时间内作出选择。
(4)数据收集: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参与者在实验过程中的选择结果,并统计两种情况下选择“多数人选择的选项”的人数比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组中,选择“多数人选择的选项”的比例为80%,而在对照组中,这一比例为40%。
这表明,在群体压力下,个体更倾向于选择与多数人一致的观点。
2. 结果分析(1)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实验结果表明,从众心理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
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往往倾向于选择与多数人一致的观点,以获得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心理学中的从众实验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来说明从众现象,这就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希(S.Asch)在1952年设计的一项心理实验研究。
七个男大学生坐在一张会议桌的周围,阿希告诉他们说这是一个视觉判断实验,几张有垂直线段的卡片将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的任务是判断某些线段的长度。
然后,他拿出来两张白色卡片,一张卡片上仅有一条垂直线段,称为“标准线段”,另一张卡片上是三条垂直线段,其中有一条与那条“标准线段”一样长,要求学生们找出第二张卡片上与标准线段一样长的线段。
实验最初的两次进行得颇为顺利。
被试按座位的次序说出他们的判断。
小组的全体成员两次的意见都一致,选择了同一条线段,说它与标准线段一样长。
但第三次实验,坐在倒数第二个位臵上的一个被试却背离了别人的判断,他挑选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线段。
他对别人的判断感到惊讶。
第四次实验,还是这个被试,他再次表示不同意其他6个人的一致看法,这就进一步使这位越轨者感到迷乱。
然而,这位越轨者并没有意识到他是小组里唯一不知底细的被试。
实验开始之前,其他6个人已经得到指示,让他们在绝大部分的实验中做出不正确的回答(组里第一个学生有一张卡片,上面写着什么时候作不正确的回答,其他五个学生完全由他指挥)。
因此,作为目标的这个人确实提供了正确的答案,他是处于两种相对立的力量之间的少数的一方,这两种力量就是他的感觉证据和小组其他人的一致判断。
他的任务很困难,因为他必须在一群一致不同意他的观点的公众前发表他的明确的看法。
何况,那些人已经公开发表了他们的不同意见,而且还是在他做出回答之前就发表了。
为了消除这唯一不知底细的被试的任何怀疑,其他人要串通在一起反对他,实验者指示其他6个人在18次实验中要有六次给予正确的回答。
这就是说在其他12次实验中,被试是处在这样一种地位:他可能被迫怀疑自己的感觉。
大部分被试在这个实验中是如何表现的呢?结果表明,在3所大学的123名被试所作的判断中,大约67%未受小组判断的影响。
有关从众和服从的心理实验有关从众和服从的心理实验有以下几个:1. 阿什实验(Asch Conformity Experiment):这个实验由心理学家Solomon Asch在1951年设计。
实验者需要在一个由一堆长度相等的竖线组成的图片中选择与对比线一样长度的线条。
每个测试者都被放在一个由其他人组成的团体中,而这些人事先被告知了正确的答案,并且都会故意给出错误的答案。
实验结果表明,即便被试明显看到其他人给出错误的答案,但仍然选择与他们保持一致,违背了自己的判断。
2. 密尔格拉姆实验(Milgram Experiment):这个实验由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在1961年设计。
实验者被告知他们要参与的是一项记忆测试,其中,他们被要求对一个学习任务的错误回答者进行电击。
虽然实际上参与者并没有真正遭受电击,但他们可以听到被电击者的尖叫声。
实验结果显示,尽管测试者可能感到不安,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继续按照命令施加电击,即使这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3.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这个实验由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在1971年设计。
实验者被分为“狱警”和“囚犯”两组,他们被放置在一个模拟监狱环境中。
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在角色扮演中的行为和态度。
结果显示,在过于强调从众和服从感的环境中,“狱警”表现出了侵犯和不人道的行为,而“囚犯”则表现出了被动和顺从的行为。
这些实验旨在揭示人们在特定情境下,出于不同因素的影响,如社会压力、权威性命令等,会产生从众和服从的行为。
这些实验引起了人们对个体如何受到群体影响的关注,并对了解群体心理学和道德伦理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众心理学中谢里夫光点实验介绍谢里夫光点实验是社会心理学中著名的经典实验之一,以其揭示人类在众群中的从众行为而闻名。
实验由社会心理学家谢里夫于1935年首次进行,通过投射光点在墙上,研究参与者在无明显参照物的情况下,如何对光点进行判断。
实验设计谢里夫的实验设计非常简单,他使用一个黑暗的房间和一个幕布来进行实验。
实验室里只有一名参与者,实际上他们并不知道在同一个房间还有其他人。
在这个黑暗的房间中,研究人员通过投射光点的方式在幕布上产生虚假的感光点。
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判断光点位置和调整参考点。
在第一个阶段,参与者被告知,光点会沿着幕布均匀移动,他们需要判断光点会在哪个方向移动。
然而,这些光点实际上是随机移动的,并没有遵循任何规律。
在第二个阶段,参与者被告知,其余观察者认为光点是相对于其他点的移动。
参与者同样需要进行判断,但是这次他们能够看到其他参与者的光点判断结果。
结果与发现谢里夫的实验发现了两个重要的现象:一致性和合群效应。
•一致性效应:参与者在观察其他人的光点判断后,倾向于调整自己的判断,以与其他人的判断保持一致。
当其他人一致地表明光点移动的方向时,参与者更可能与他们达成一致,即便自己的判断与这一方向不一致。
这种一致性效应表明了人们在面对无法确定答案时,倾向于从众的行为。
•合群效应:参与者有时会发生合群效应,即明知其他人的判断是错误的,但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而选择错误的判断。
这种现象说明了人们在团体中可能采取从众的行为,以避免异议或被排斥。
合群效应揭示了人们在决策时受到来自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们为了获得认同而做出妥协的倾向。
影响因素谢里夫的实验结果指出,从众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因素:1.不确定性:当参与者面临无法确定正确答案的情况时,他们更有可能从众。
不确定性增加了对他人选择的依赖,以确保自己的行为与众不异。
这也解释了为何在陌生情境下,人们更容易从众。
2.群体规模:研究表明,当群体规模增加时,从众行为也随之增加。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作者: 工商管理 郑明贵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音乐会或是其他的什么演出完毕后,前排的观众一个接一个的起立鼓掌,当这股浪潮向你而来时,你也站起来了吗?如果你对这次演出不满意,你完全可以不站起来,不是吗?你有这样的自由和权利,相信在场的人中有不少的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即对演出并不满意),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站起来了呢?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了,成为那样不从众的少数派便真的那么难吗?那么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对这些从众行为的研究吧 三大从众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的规范形成第一步: 要求一个试验者 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用肉眼观察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长短,并说出光点到底移动了多少,因为是完全黑暗的情况下,所以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但是根据大数原则,在实验重复进行多次后,说出的答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答案,事实试验者也是如此。
第二步:在第二天中,试验者 做同样的实验,不同的是身边多了倆个试验者 和 (但是 和 是 的工作人员),这次的实验的标准答案是 米,按昨天 的表现,他会在多次实验后得出接近 米的答案,而在 的安排下 和 的答案要求向 米靠近,结果在此后的实验中, 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做出 。
的接近答案,而是 米,这便是规范的形成结果。
在这次 的实验中,得出了从众可能是来源与规范形成,这很大程度上与人的社会性有关,人们在很多程度上的行为,比如:西方人礼貌性的吻别,中国人过年一定回家,走路向右靠,都是潜在的规范形成,换句话说,大家都在从众,这样的规范来源与暗示的影响的结果(起码 是这么认为的),而让我提到暗示又不得不提起的是暗示的另一种影响即“自杀是会传染的”人的本性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自杀的本性。
的群体压力这次提到的 实验,有区别与 的规范实验在于它针对的不再说模糊的现实情景,而是更具体的东西,这有利于我们把从众的原因了解的更直白和客观。
第一步:请来 个试验者他们的任务很简单,便是给他们一个木棒 ,在另外的三个木棒 中,找到最接近 长度的一根,如图:个试验者都是著名大学中优等生,在数次的轮流做题中几乎都未曾失败过。
从众心理的经典实验之一是所罗门·阿希(Solomon Asch)在1951年进行的“线条判断实验”。
这个实验展示了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如何倾向于顺应大多数人的意见,即使这意见明显与他们自己的感知相悖。
实验设计如下:
阿希邀请了一些参与者进入实验室,让他们参与一项看似简单的视觉判断任务。
实验小组通常由7至9人组成,但除了一名真正的被试外,其余人员均为实验者的助手(所谓的“托儿”)。
实验者向所有人展示两张卡片,一张卡片上有三条直线(标准线),另一张卡片上有单独一条线段(比较线)。
被试需要公开宣布比较线与标准线中的哪一条长度相同。
在大部分试验回合中,“托儿”故意给出错误的答案。
尽管答案明显不正确,但许多真实的被试在某些情况下会选择随大流,跟随大多数人的错误答案,即使他们的个人判断明明是正确的。
结果显示,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在至少一次试验中从了众,而大约15%的被试在实验中的从众行为次数占到了总判断次数的75%以上。
这项实验揭示了群体压力对个人判断和行为的重大影响,凸显了从众心理这一社会心理学的重要概念。
从众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一组人请到实验室里做研究,在黑板上画了A、B、C三条线,然后又在旁边画了一条X线,非常明显的是X线跟B线是一样长的,经过他的设计,这一组人有十个被测试的人,只有一个是事先什么事都不知道,剩下的九个全是他的实验助理,这时候测验就开始了。
实施测验的这个人说,好,请你们回到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你们看看这三条线中哪条跟X线一样长?其实,只要稍微有点智商的人都会很清楚地看出B 线和X线是一样长的。
但这个问题一问出,那九个人异口同声地说,是A,可A 明显比X长一大截,但所有人都说A,这时被测试的人就一愣,怎么回事儿啊?他就不说话了。
这时实施测验的人又说,怎么好像有人没说话呀,我得再问一遍,这条X线跟这三条线中哪条是一样长啊?这个被测试者刚想回答,那九个人又说,A。
这个被测试者特别地茫然,不知所措。
他说怎么回事儿,难道我错了?
又过了几分钟,实施试验的人又说,好像还是有人没有回答,我们这个测验是要求所有人都回答,那么,下面请所有人告诉我到底这三条线哪条线跟X一样长?这时那就个人同时说,A。
没错!没错!你看这不是清清楚楚的,我们就觉得X与A是一样长的。
后来实施测验的人问这个不说话的被测试者说,小伙子,你到底觉得那两条线一样长啊?这个人想了想,于是特别坚定地说,我看出来了,就是A,就是A和X一样长。
结果测试了100个人,里头有38%的人会回答A跟X一样长。
这是一个有名的心理学测验,叫从众测验。
事实是,最后经过考虑,三分之一的人会屈从于群众的压力,而选择错误的答案。
心理学的从众经典实验
作者:08工商管理郑明贵
你一定经历过这样的场面,当音乐会或是其他的什么演出完毕后,前排的观众一个接一个的起立鼓掌,当这股浪潮向你而来时,你也站起来了吗?如果你对这次演出不满意,你完全可以不站起来,不是吗?你有这样的自由和权利,相信在场的人中有不少的人持有这样的观点(即对演出并不满意),可是为什么他们还是站起来了呢?是什么样的力量促使他们这样做了,成为那样不从众的少数派便真的那么难吗?
那么让我们看看心理学对这些从众行为的研究吧-----三大从众心理学的经典实验。
Sherif的规范形成
第一步:Sherif要求一个试验者A在一个完全黑暗的房间,用肉眼观察一个光点移动的距离长短,并说出光点到底移动了多少,因为是完全黑暗的情况下,所以没有可以参考的依据,但是根据大数原则,在实验重复进行多次后,说出的答案会越来越接近真实答案,事实试验者也是如此。
第二步:在第二天中,试验者A做同样的实验,不同的是身边多了倆个试验者B和C(但是B和C是Sherif的工作人员),这次的实验的标准答案是1.5米,按昨天A的表现,他会在多次实验后得出接近1.5米的答案,而在Sherif的安排下B和C的答案要求向2.5米靠近,结果在此后的实验中,A并不想我们想象的那样做出1。
5的接近答案,而是2.5米,这便是规范的形成结果。
在这次sherif的实验中,得出了从众可能是来源与规范形成,这很大程度上与人的社会性有关,人们在很多程度上的行为,比如:西方人礼貌性的吻别,中国人过年一定回家,走路向右靠,都是潜在的规范形成,换句话说,大家都在从众,这样的规范来源与暗示的影响的结果(起码sherf是这么认为的),而让我提到暗示又不得不提起的是暗示的另一种影响即“自杀是会传染的”人的本性有很多,其中也包括自杀的本性。
Asch的群体压力
这次提到的asch实验,有区别与sherif的规范实验在于它针对的不再说模糊的现实情景,而是更具体的东西,这有利于我们把从众的原因了解的更直白和客观。
第一步:请来7个试验者他们的任务很简单,便是给他们一个木棒A,在另外的三个木棒B,C,D中,找到最接近A长度的一根,如图:
7个试验者都是著名大学中优等生,在数次的轮流做题中几乎都未曾失败过。
第二步:第二次的实验中,木棒的长度仍然是做了改动,但是依旧容易做出判断,做了数次实验后,其中一名试验者被asch要求做出一次错误答案,而这样做的后果无非两种,一种是大家立刻纠正了他的错误,因为这是件很容易判断的事情,任何有智力的人应该都做的到。
另一种情况是大家一起跟着错。
结果是后者,后面的5个试验者出现了连续的错误,是智力出现了问题了吗?不是的,asch把原因归咎为群众压力。
大家可以很明了的知道asch的是没有什么难度的,它不像sherif的规范形成实验那样具有比较强的模糊性,不存在团队的合作,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但是从众还是出现了,在这样非正式的组织下,虽然也存在压力,但便是这么小的压力也造成了从众的行为,那么如果是在压迫的情况下会有怎么的行为继续出现了,后面我会给大家介绍的是milgrarm 的服从实验,也被誉为最受争议的和最著名的从众心理实验。
Milgrarm的实验像是一个自编自导的话剧,拥有三个角色,一个学习者,一个老师,一个研究者,如图:
学习者独立在一个房间,而老师和研究者同在另一个房间,老师对学习者进行单词教授,当学习者不能拼出单词时,就进行电击惩罚,(当然为了安全考虑,学习者没有进行真正的电击,只是装出痛苦的样子而已)第一次进行75伏,第二次便增加到90伏,第三次是105伏,依次15伏增加,直到450伏,大家注意的是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伏,超过220伏就可能有生命危险,milgrarm对110个试验者进行了实验(包括精神病学家,大学生,资产阶级等等)在之前的问询中,他们都表示在135伏后就不会服从研究者的命令。
(研究者只
能下命令,对老师不能进行任何惩罚或是奖励)更是没有人同意自己会进行到300伏以上,因为大家都知道实验的危险性。
但最后的结果还是有65%的人进行到了450伏,你对这样的结果是否感到惊讶呢,110人当中很多都是高级知识分子,但是还是超过半数人进行到了450伏这一致命的电击,他们是冷血的吗?学习者的呐喊他们难道不在乎吗?研究者除了言语上的命令不能对他们进行任何惩罚或是奖励,为什么还要进行下去了?试验者在事后大多表现出了一种痛苦,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已经远远的超出了他们的道德范围,这也是为什么实验受到争议的原因,它已经受到了伦理的冲击了。
Milgrarm的实验已经远远不能用前面的规范形成和群众压力来解释了,这样的服从milgrarm归咎为情感距离,权威接近与合法性,权威的机构性和伏服从的同伴参与者的释放效益。
但是实验中的反思价值远远高出了实验的结果,他让我联想到了“是态度决定行为,还是行为决定态度”的探讨,还有说服中的登门槛现象,以及不协调理论…众多理论都值得在其中探讨,思考下纳粹是怎么让原本善良士兵痛下杀手,杀死无辜的犹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