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2.20 MB
- 文档页数:25
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备课人:王建辉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记忆詹天佑、侯德榜两位科学家的主要贡献和魏源、严复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2.通过复习,使学生回顾并记忆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有关史实。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记忆鲁迅、郭沫若、越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文学艺术巨匠的事迹和作品;
复习重点与难点:
复习重点:1.詹天佑、侯德榜的主要贡献和魏源、严复两位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2.鲁迅、郭沫若、越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文学艺术巨匠的主要作品;
复习难点:中国近代教育改革的过程。
复习方法指导:列表法、构建知识网络、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知识梳理(构建知识网络)
第一部分: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第二部分: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一)近代中国教育改革
(二)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三)民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或问:民国时期文化的主旋律
是什么)
(1)宣传科学进步,反对迷信落后; (2)追求人民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3)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课外拓展:鲁迅、郭沫若、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文学、艺术家还有有哪些作品?请你利用课外时间搜集整理一下,好吗?。
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学习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复习巩固第1题【单选题】创办《新青年》并提出“民主”与“科学”口号的皖籍名人是( )A、蔡元培B、李大钊C、陈独秀D、胡适【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26年,在世界化学界炸响了一声春雷: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一种由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荣获了金质奖章,从而打破了欧美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
这位凿穿了垄断集团的坚壁、为中华民族带来福音的化学家是( )A、詹天佑B、侯德榜C、徐悲鸿D、魏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当中华民族处在危亡关头,聂耳创作了大量的振奋民族精神的抗日救亡歌曲,下图中至今经常奏响的旋律选自于他的哪首代表作( )A、《毕业歌》B、《卖报歌》C、《铁蹄下的歌女》D、《义勇军进行曲》【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
”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恰当的是( )A、新文化运动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开始产生民主共和的观念C、新文化运动在思想文化上更彻底地提倡反封建D、新文化运动的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这里的“长技”是指( )A、西方的军事技术B、西方的政治制度C、西方的思想文化D、西方的对外政策【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鲁迅的《狂人日记》这样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这段文字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
A、描绘了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B、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C、估计成书于五四运动以后D、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了封建儒学的虚伪【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最早在中国举起“民主”“科学”大旗的人是( )A、孙中山B、李大钊C、林则徐D、陈独秀【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掀起了中国近代思想解放风暴的运动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并获金质奖章。
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第19--20 课经济和社会生活课型:复习课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具:多媒体、小黑板、历史挂图教学目标:讲述张謇办实业的故事,说出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明确“謇”与“骞”的写法以及两人之间的区别)。
能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
掌握在工业革命后火车、轮船传入中国;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有线电报、电话以及照相和电影的传入,新闻报纸、出版事业在中国的出现;掌握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
通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比较使学生学会用发展的观点对历史进行纵向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正确的历史发展观、进步观。
认识到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被张謇等施己所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所感染,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萌芽→“黄金时代”→凋谢萎缩)2、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
3.文化生活的变迁。
4.社会习俗的变化。
教学难点: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形成的内外因和过程短暂的原因)近代交通通讯在中国的出现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经济与社会生活是八年级历史第六单元的主题,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是八年级历史第七单元的主题。
这一节课,我们还要对这两个主题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与归纳。
【复习探究】一、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清末状元张謇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实业与教育是“富强之大本”)。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三个阶段:洋务运动到清末、“一战”期间、“一战”后到解放前夕。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发展阶段艰难曲折,发展程度极不平衡,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二、物质文明的进步(明白其意义?)最早被采用的近代交通工具:轮船。
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教案(全套)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中国从主权独立、领土完整、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虎门销烟和南京条约)教学难点分析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重大变化,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联系新学期课改趋势,修订课堂评价办法,并落实到位。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林则徐虎门销烟指导学生阅读本目以及第5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为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原料而侵华,为牟取暴利而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b.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加重农民负担;c.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d.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严厉禁烟)收到什么效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销毁在虎门,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不是)为什么?(因为烧鸦片会产生大量毒烟,造成人们“被动吸毒”,所以才利用生石灰与海水化合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鸦片,避免污染。
)小结、过渡: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
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不是。
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
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
德国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
期末复习 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选择题◆(2013·广西玉林)5.1905年9月2日,清政府发布“上谕”,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这说明 A .清政府已实现教育普及B .清政府决意废除科举制C .新式教育遭到学子反对D .京师大学堂已停止招生◆(2013·广东省)10.照片是记录历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历史的重要素材。
题10图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证A.“师夷长技”思想的形成B. 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C. 大生纱厂的兴衰D. 黄埔军校的创建◆(2013·山西)5.1902年,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山西大学堂创办西式专斋,使山西大学堂与当时的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齐名。
这三所学堂所产生的最重要和影响是( )A .推动了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B .掀起了介绍西方学术著作的高潮C .引起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D .开创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纪元◆(2013·云南普洱)7.1905年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废除了在我国延续1300多年的哪一项制度( )A .科举制度 B .三省六部制C .分封制 D .行省制度 ◆(2013·黑龙江农垦)5.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A .京张铁路B .京广铁路C .唐胥铁路D .宝成铁路◆(2013·黑龙江齐齐哈尔)12.1909年,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它的设计者是( )A .詹天佑 B .冯如 C .茅以升 D .侯德榜 ◆(2013·云南昭通)10.詹天佑针对外国人对京张铁路修建中的挖苦,他说:“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
”这种思想表达了詹天佑的A .对外国的蔑视精神B .民族自强精神C .以中国为荣精神D .追求自由平等精神 ◆(2013·广东湛江)2.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魏源的思想主张是 A.“自强”“求富”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民主共和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013·广东珠海)61.中国近代有一部系统地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历史、地理的书籍,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而作。
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新式学堂的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再到科举制度的废除的基本史实。
2.了解在中国近代后期,文学艺术领域里,涌现出以鲁迅、郭沫若、赵树理、丁玲、徐悲鸿、聂耳、冼星海等为代表的一代巨匠。
3.认识晚清政府迫于形势的压力,终于艰难地迈出了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一步。
4.认识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艺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新式学堂出现到新式教育体制的拟定再到科举制被废除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把握历史脉络的能力。
2. 通过对先进的文艺工作者的成就的思考,培养学生对重大问题的提炼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中国近代后期的时代特征是宣传进步科学,反对落后迷信;追求人民民主,反对专制独裁;讴歌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
这一时代特征对文学艺术领域产生巨大影响。
2.通过本课学习,认识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教学重点1.新式教育的开端。
2.讴歌光明、鞭挞黑暗的文学、艺术家。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众多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一、新式教育的开端1.新式学堂的出现和京师大学堂的创办[引导]知道北京大学吗,它的前身是什么?它是何时创办?又是何时改名为北大的?[小结]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创办了京师大学堂即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它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引导]近代中国教育为什么要改革?[引导]近代中国新式教育的开端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引导]洋务运动时期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不是新式教育的开端?[引导]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他们创办京师同文馆的目的是培养洋务人才,是权益之计,不是从体制上变革,因此不能真正算新式教育开端,只能算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而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京师大学堂才是新式教育开端,因为它真正是以培养适应近代中国需要的人才为目的,并注意到中、高学程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