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案案件二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9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及应对措施交通事故一直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在2023年依然是如此。
不论是车祸还是行人误伤,每一个交通事故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教训和历史沉淀。
本文将以多个案例为例,分析交通事故背后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案例一:肇事司机逃逸,导致伤亡严重2023年的某个夜晚,一名醉酒司机驾驶着汽车猛烈撞向了一群人,并导致多人受伤甚至身亡。
然而,这名司机却选择了逃逸。
当地警方通过调查和监控录像,最终将这名司机抓获。
这次事件让人们看到,肇事逃逸已经成为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
应对措施:针对肇事逃逸现象,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攻击肇事逃逸的行为,增加了破事件难度,同时加大惩罚力度,可以减少肇事逃逸的发生,保护公众安全。
案例二:行人过马路不遵守规则,致死2023年的某个清晨,一名行人正在过马路,却没有注意到红灯提示,导致被一辆汽车撞倒。
最终,这名行人不幸去世。
这次事故让人们看到,在交通安全问题上,不仅仅是驾驶员需要理智,行人同样重要。
应对措施:加强对行人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和对行人过马路规则的严格执行,同时还需加强对驾驶员与行人之间交流的沟通,提高相互尊重与安全防范。
同时,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考虑到行人于交通流量的比重,合理配置交通系统和设施,增强行人通行的安全性。
案例三:驾驶员疲劳驾驶2023年的某个下午,一名驾驶员疲劳驾驶导致失去控制,撞毁了一辆公共汽车,并造成多人受伤。
这次事故让人们看到,驾驶员的疲劳状况已经成为了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
应对措施:针对驾驶员疲劳驾驶的问题,应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警示,同时规定最长的连续驾驶时间,并加强交通警察和安全生产监管机构的查处力度。
结语:以上案例中,每一个事故都严重影响了公众的安全和生命健康。
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情况下交通事故的发生。
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每一位驾驶员和行人都能够坚守交通法规,保持冷静,做好预防措施,让我们的道路更加安全。
交通肇事罪三至七年判缓刑案例王某系某公司员工,因涉嫌交通肇事罪于2013年9月24日被刑事拘留,同月29日被逮捕,羁押于看守所。
2013年9月24日,王某驾驶轿车行至W 县Y路段时,因王某驾车注意力不集中,紧急处置不当,撞倒了在右前方人行道的行人何某、胡某、梁某及吴某。
造成被害人何某、胡某当场死亡,被害人梁某、吴某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
经交警大队认定,王某的违法行为系导致该事故的直接原因,此次事故王某负全部责任。
公诉机关指控被告人王某犯交通事故肇事罪,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该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根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15法释〔2000〕33号),王某致死两人,并负全部责任,属于情节特别恶劣,应该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认真研究了案情,多次会见了被告人,采取了为被告人做罪轻辩护的策略,辩护取得了巨大成功,最终法院一审认定被告人王某“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被告人及其近亲属均对判决表示满意,对辩护人表达了感激之情。
法院采纳了辩护人的全部辩护意见,辩护人发表的辩护意见主要如下:1、王某案发后主动报警,等待交警到来,具有投案自首的法定从轻处罚情节;归案后,被告人王某如实供述了交通肇事的经过,足见其主观恶性不深,教育改造相对容易。
2、被告人王某积极赔偿、抚慰已死亡的被害人家属,积极救治受伤的被害人。
案发后,被告人王某的亲属与被害人何某、胡某的亲属达成赔偿协议,向二被害人亲属赔偿了死亡赔偿金、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交通费、误工费等共计人民币540824元,赔偿了被害人梁某、吴某共计人民币6000元,得到了被害人亲属的谅解,并出具了谅解书,基于以上事实,请求法院对王某酌情从轻处罚。
常见法律案例及解析:交通事故案例解读案例一:小明的酒驾事故事实经过:小明在晚上出门时饮酒过量,但他仍然开车回家。
在开车途中,他失控撞上了一辆停在路边的汽车,造成了车辆损坏和人员受伤。
律师解读:根据中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驾驶机动车辆时,血液中酒精含量不得超过一定限度。
对于酒驾的情况,法律是严惩的。
小明的酒驾行为违反了交通法规,他的行为不仅对公共安全构成了威胁,还造成了财产损失和人身伤害。
因为小明醉驾的行为具有主观恶意和过失,所以他将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建议:对于酒驾的行为,法律的处罚非常严厉。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请广大司机朋友们牢记安全驾驶的原则,在饮酒后选择出租车、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让非饮酒人员代驾。
案例二:小李的超速行驶事故事实经过:小李在高速公路上驾驶私家汽车时,由于超速驾驶控制不当,失控撞上了前方行驶的一辆货车,造成车辆严重损坏和人员重伤。
律师解读:在高速公路上超速驾驶是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
小李的超速行驶导致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他的行为,法律将追究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他将需要承担修车费用和伤者的医疗费用等民事赔偿,并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建议:超速行驶不仅对自身安全有巨大危害,还会对其他道路使用者构成威胁。
广大司机朋友们务必遵守交通规则,合理控制车速,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案例三:小华的交通肇事逃逸事实经过:小华在驾驶过程中因未认真注意路况,与一名骑自行车的行人发生碰撞,导致行人头部受伤。
小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但出于恐惧和焦虑,他选择了逃逸,并没有停车接受责任和救助伤者。
律师解读:根据交通法规,交通肇事者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采取具体措施,及时报告交通警察,同时救助受伤人员。
小华的逃逸行为违反了这一法规,他将面临社会公安机关的处理。
在逃逸的过程中,如果造成了更大的伤害,他还将面临刑事法律追究。
建议: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无论是肇事者还是目击者,都应积极采取行动。
对肇事者而言,立即停车、报警救助是必要的,能够及时避免更严重的后果,并能充分承担民事责任。
陶某某1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逃逸”的理解和认定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法定义务[裁判要点]交通肇事后,行为人及时抢救伤者、保护现场、报告公安机关并等候处理,在接受讯问时能够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备留个人信息,后因无经济能力继续治疗被害人而逃跑的,不属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相关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案件索引]一审:河南省中牟县人民法院(2012)牟刑初字第308号(2012年10月15日)[基本案情]经审理查明:2011年10月14日19时许,被告人陶某某1无证驾驶陶某某的无号牌三轮农用车,沿道路行驶至西狼村时与他人停放在路边的无号牌三轮农用车发生碰撞,造成乘车人陶某某受伤、两车不同程度损坏的严重后果。
案发后,被告人陶某某1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在现场等候公安机关处理,后将被害人陶某某送至医院治疗,护理被害人陶某某多天。
2011年10月17日,公安机关对被告人陶某某1进行了讯问,被告人陶某某1如实向公安机关供述事实,留下了真实的个人信息及居住地址。
2011年10月18日,陶某某1见被害人伤势较重,因无钱给被害人治病,即放弃治疗回到原籍地。
2011年10月25日经中牟县交通巡警大队事故中队认定,被告人陶某某1负事故的主要责任。
2011年11月15日,经中牟县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鉴定,陶某某受外力作用致右下肢受伤,自大腿远端截肢,已构成重伤。
2012年3月23日,陶某某1所在地公安机关将其抓获。
另查明,本案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陶某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五三医院住院治疗42天,共花去医疗费19268.20元、交通费1543元,陶某某1已支付医疗费5000元。
非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道路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这些事故往往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损失,也给社会治安和秩序带来一定的影响。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非道路交通事故的案例,以期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山区非法越野车事故。
某日,一辆越野车在山区非法驾驶,车速过快,司机未能控制车辆,导致车辆翻滚坠落山谷。
造成车上乘客和附近行人多人受伤,其中一名乘客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
经调查发现,越野车驾驶员并未取得相应的驾驶证和车辆行驶证,且车辆未经过安全检测。
事故的发生给当地社会治安带来一定的影响,也给相关家庭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案例二,农村非法摩托车驾驶事故。
某村庄一名年轻人驾驶摩托车在乡村小道上飞驰,由于车速过快,未能及时避让一名老人,结果导致老人受伤。
经调查得知,该年轻人并未取得摩托车驾驶证,也未佩戴头盔。
而且,摩托车未经过年检,车况较差。
这起事故不仅给老人的家庭带来了经济和精神上的损失,也给整个村庄的交通安全带来了隐患。
案例三,城市非法电动车事故。
在城市中,电动车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
然而,一些人在驾驶电动车时并未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导致了一些不可挽回的事故。
比如,某日一名电动车驾驶员在闯红灯时与行人相撞,造成行人受伤。
经调查得知,该驾驶员并未取得电动车驾驶证,也未进行相关安全培训。
这起事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提醒了人们在城市中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通过以上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到,非道路交通事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也给社会治安和秩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驾驶未经审核和检测的车辆,不违法驾驶,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可以减少甚至避免非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全和有序。
2023小学生交通事故短篇案例小故事15篇小学生交通事故短篇案例小故事案例一:5月14日15时20分,水村中学初三学生郭晋波(男,14岁)未戴安全头盔无证驾驶他人无牌摩托车后带本校初三学生杨李艳(女,14岁)、田敏(男,14岁)三人沿陵沁线由西向东行至121KM+300M路段左转弯掉头时,越过路中双黄实线驶入路左,与迎面原广会驾驶的晋E45335号少林公交车相撞,造成两车损坏,郭晋波、杨李艳、田敏三人受伤住院。
案例二:5月18日19时10分,驾岭中学初三学生刘培培(男,16岁)未戴安全头盔无证驾驶其父刘呆锁的无牌摩托车在壁索线13KM+500M路段逆向行驶,与迎面李林社(男,42岁,驾岭乡三泉村人)未戴安全头盔无证驾驶的无牌摩托车后带李小明正面相撞,造成两车损坏,刘培培、李林社二人重伤、李小明轻伤,刘培培经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5时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
案例三:5月20日18时许,次营中学学生张晋锋(男,16岁,次营镇黄甲村人)未戴安全头盔无证驾驶其父购买的无牌摩托车在南次营村西的公路上与路上行人王李兵(男,37岁,阳城县董封乡教委教师)相撞,造成王李兵受伤后经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次日23时死亡的重大交通事故。
案例四:5月21日,寺头学校学生张泽坤(男,15岁)无证驾驶摩托车后带本校学生马刘伟(男,15岁)在马寨村路段与一辆桑塔纳相撞,造成两车损坏,张泽坤、马刘伟受伤住院的交通事故。
案例五:6月2日,东城办中学学生苏少平(男、16岁)未戴安全头盔无证驾驶晋EF3569号金田100型二轮摩托车后带其母延未鱼,由下孔村到八甲口赶集,该驾车由东向西行至陵沁线109KM+600M路段驶过路左,与对面驶来的大货车相撞,致苏、延(重伤)二人受伤,苏被追究刑事责任。
小学生交通事故短篇案例小故事案例一:10月27日晚,五邑大学大四女学生李某走到丰乐路与迎宾大道的交界处过人行横道时,一辆中型客车正快速通过十字交叉路口。
[2022交通事故事例]有关交通事故的案例2022交通事故事例2022交通事故事例一2022年01月01日,李祥在未取得驾驶证的情况下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云HKU668号小型面包车由丘北县消防大队方向经文秀路驶往普者黑大街方向,01时27分许行驶至文秀路23号门口路段处时,其所驾车辆与行人张文及停于道路南侧的云HSL996号轻型普通货车相撞,造成张文当场死亡,两车不同程度损坏的死亡道路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后李祥驾驶云HKU668号车沿普者黑大街往文翠路方向逃离事故现场,2022年01月01日01时32分许,逃离至文翠路与新民街交叉路口处时,其所驾车辆在左转进入新民街过程中将路口处李侠摆设的烧烤摊撞毁后继续往彩云街方向行驶,行驶至新民街与彩云街交叉路口处时,云HKU668号车又将路口处的早点摊撞毁,之后李祥继续驾车逃逸,当日01时41分许,云HKU668号车行驶至丘北县锦屏镇桥头水寨加油站路段处时驶入道路北侧泥塘内,2022年01月01日05时30分许,丘北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在桥头水寨加油站路段将李祥(肇事逃逸,构成犯罪)抓获归案,。
2022交通事故事例二2022年01月15日22时21分,熊德忠由好客酒店方向步行往农贸市场方向,在其横过道路时,被陶秋平(无信号道路不避让行人的、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驾驶的无号牌二轮燃油车撞倒,倒地后于22时23分被刘斌(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无信号道路不避让行人的)驾驶的云HH0456号轻型自卸货车碾压,造成熊德忠当场死亡,陶秋平受伤的道路交通事故。
事故发生后,陶秋平及刘斌驾驶车辆先后离开现场。
2022交通事故事例三2022年01月17日,谢忠特(未取得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驾驶云H75366号普通二轮摩托车载黄太杨、王长成、吕启发由西畴县兴街镇驶往西畴县莲花塘乡方向,00时36分行至西畴县文天线K66800M路段与道路右侧石墩发生碰撞,造成谢忠特、黄太杨、王长成、吕启发受伤,黄太杨送往兴街镇卫生院途中死亡,车辆损坏的道路交通事故。
徐某交通肇事案——为筹措救治费用而离开不认定为逃逸并承担主要责任【基本案情】2017年2月18日,徐某无证驾驶小型轿车沿泗阳县经济开发区深圳路由东向西行驶至与黄河路交叉路口处时,与沿黄河路由南向北被害人陈某驾驶的普通二轮摩托车相撞,造成陈某受伤,两车损坏。
事故发生后,徐某委托路人拨打120急救电话和110报警电话,并在救护车到达现场后跟随救护车将陈某送至医院救治。
事故发生两天后徐某至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交代了事故发生经过等事实。
2017年3月21日,陈某于家中死亡。
经鉴定,陈某符合交通事故致严重颅脑损伤后再发脑出血合并肺部感染死亡。
泗阳县公安局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以疏于观察、无证驾驶、逃逸认定徐某承担事故主要责任,以驾驶报废车辆、未让右方来车先行认定被害人陈某承担事故次要责任。
【检察履职情况】侦查机关认定,徐某的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并将该案移送泗阳县检察院审查起诉。
检察机关在审查起诉期间,依法对徐某进行了讯问,徐某解释称自己离开医院是为筹措医药费,并留下真实姓名和手机号码,在事故现场还委托路人拨打120急救电话。
为全面了解徐某离开事故现场始末,查明是否具有逃逸情节,检察官将案件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
但侦查机关并未调取到徐某留下姓名和电话的证据,也没有进一步核实徐某离开医院后的行踪。
检察机关遂决定开展自行补充侦查,先后多次询问徐某父亲、弟弟及其舅舅,证实徐某在事故发生后将事故经过告诉家人,让家人到医院处理事故,后从其舅舅手中筹措2万元钱医药费送至医院的事实。
为查明徐某是否留下自己姓名和联系电话,检察官会同侦查人员共同至医院重新全面调取值班记录、住院证等证据,并详细查阅相关书证,最终在被害人陈某住院证上找到了徐某留下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此后,检察官又引导侦查人员调取事故发生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手机号码,经与报警人联系,证实当时是徐某委托报警人拨打120急救电话的事实。
检察机关审查认为,在案证据能够证实事故发生后,徐某履行了救助、报警义务,在留下姓名和联系电话后,为筹措医药费而离开,并非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离现场。
交通肇事罪(案例)交通肇事罪1、案情:被告人肖某系某公司汽车司机,于1998年2月13日19时许酒后驾驶无牌照的小轿车,载着张某、唐某从某市街道行驶在超车时,将在机动车道上停留下来的系鞋带的妇女郑某及其子李某撞倒,致李某死亡、并将郑某带挂于车下。
此时肖某将车暂停了一下。
被告人张某、唐某发现该车撞人后,有人前来追车,即对肖某说:“有人追来了,快跑。
”肖某在明知车底下有人的情况下,又驾车逃跑,将郑某拖拉500米,致郑某颅底骨折、广泛性脑挫裂伤、胸腹重度复合伤、急性创伤性休克而死亡。
事后,张某曾两次对唐某说:“撞人的事,千万不要告诉别??2、案情: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刘礼彪,男,36岁,系本案被害人周小平之长子。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刘礼东,男,31岁,系本案被害人周小平之次子。
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刘慧玲,女,33岁,系本案被害人周小平之女。
被告人:李冬玄,男,36岁,汉族,湖南省桂阳县人,无业,住湖南省嘉禾县塘村镇民主街54号。
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黄祖才,男,40岁,汉族,湖南省蓝山县太平乡农民。
因为客车发车晚点10分钟,乘客和售票员发生了争执,售票员在车辆行驶中将本案被害人共三人推下车,导致一死两伤。
3、案情: 2021年3月16日下午5时许,司机李某驾驶一辆长安面包车行驶在某县公路时,见前面行人张某急欲横穿公路并已至公路中间,便减速让张某顺利通过,但张某因听见从李某对面开来一辆货车鸣喇叭,就随之退回公路中间,李某见张某急忙退回,为避免不撞至张某,一时情急,当即踩刹车,忙打方向盘,因落雨路滑,致使车飞出翻至公路外田里,张某当即被撞死,李某本人受重伤,同车乘客王某也抛出车外死亡。
事故发生后,公安交警部门认定李某速度过快,在事故中负全部责任。
4、案情:2021年9月1日14时许,王云酒后驾驶“帕萨特”车在北京市东城区东四六条违反禁行规定,由东向西逆向行驶时,汽车左后视镜将与其相向正常骑车行进的俞某刮倒,后未停车继续驾车向西行驶至东四六条西口附近,将同向行走的陈某撞后摔倒在地,将常某挤撞在停放路边的“桑??5、案情:北京市中汽顺达贸易有限公司保安员薄录彬在公司院内偷开他人轿车时,与其它轿车相撞,造成经济损失2万余元。
10个道路交通事故典型案例详解江苏省东海县人民法院阅读提示: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交通事故案件数量不断上升。
江苏东海法院近日发布了十件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典型案例,逐案剖析权利主张和阐明法律责任。
案例一:车辆没有过户,发生交通事故后的赔偿责任主体案情概要:2012年 8 月11日16时许,朱某驾驶的轿车与陈某无证驾驶的二轮摩托车发生交通事故,摩托车前部与轿车右侧发生撞碰,致陈某受伤。
交警部门认定朱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陈某负次要责任。
另查明,朱某为冒某所雇驾驶员,该轿车登记车主为刘某,实际车主为冒某。
陈某遂将登记车主刘某、实际车主冒某和肇事司机朱某以及保险公司作为被告统统告上法庭,索赔3400余元。
裁判要旨:保险公司应当在交强险的赔偿限额内赔偿原告陈某的损失。
超过交强险赔偿限额外的损失由原告陈某、被告冒某按责承担。
被告刘某虽系登记车主,因无过错,依法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被告朱某作为雇员,其造成交强险限额外的损失应由其雇主被告冒某承担。
法官点评:按照《侵权责任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在连环买卖车辆且未办理过户手续的情况下,因为原车主已经将车辆交付买受人,买受人是该车辆的实际支配控制者,也是该车辆运营利益的享有者,所以买受人应对该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
原车主既不能支配该车辆的运营,也不能从该车的运营中获得利益,故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不过法官同时也提醒车主,在转让车辆时,买卖双方最好及时办理过户手续,以免事故后双方陷入说不清的境况。
案例二:车辆借给没有驾驶照的人员驾驶,发生事故后车主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案情概要:2012年4月4日,刘某将其二轮摩托车(无证、未投保险)借给朋友王某外出游玩,王某没有驾照。
在某一路段上王某驾驶二轮摩托车与孙某驾驶二轮摩托车相撞,导致孙某受伤。
因事故原因无法查清,交警队没有进行责任认定。
孙某伤好后将车主刘某、借车人(肇事者)王某告上法庭,索赔6万多元。
裁判要旨:机动车辆之间因事故无法认定责任,双方各承担 50%。
交通事故二审上诉状(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实用范文、报告范文、稿件范文、会议文书、法律文书、求职文书、信函范文、作文范文、应用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actical samples, report samples, manuscript samples, conference documents, legal documents, job application documents, letter samples, essay samples, practical artic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交通事故二审上诉状第1篇、交通事故二审上诉状上诉人(原审被告):XXX,男,汉族,1981年2月10日出生,住XXXXXXX号被上诉人(原审原告):杨XX,男,汉族,1971年12月18日出生,住XXX号。
平果法院对交通事故一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的谅刑案例广西平果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对交通事故的一方负主要责任的被告人黄某某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黄某某于2020年3月25日21时许,驾驶无号牌电动自行车载人何某(男),沿平果市平平路由西往东方向行驶至S149省道路口左转弯时,因操作不当碰撞前方同向行驶的李某龙(男)驾驶的摩托车形成交通事故。
造成李某龙受伤、李某龙当场死亡、摩托车受损和两车损坏的道路交通事故。
经交警部门认定,黄某某负事故主要责任,周某无赔偿责任。
被告人黄某某家属代其赔偿了死者亲属经济损失5万元及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各项费用共计8万元,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
一、案情简介2020年4月2日,平果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
被害人李某峰、李某龙亲属均对被告人黄某某提出谅解申请。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黄某某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一人死亡、负事故主要责任,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二、裁判结果鉴于被告人黄某某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从轻处罚,对其依法可以从轻处罚。
遂作出上述判决。
宣判后,被告人黄某某未上诉,该判决已生效。
三、法官说法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行为,致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拘役,并处罚金;机动车一方未采取措施或者不及时采取措施致使对方损失扩大的,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机动车一方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本案中,被告人黄某某违反规定载客载人并将死者载上机动车上路行驶,其行为已构成交通肇事罪。
结合本案事实及危害后果及被告人认罪态度等情况,法院遂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刑事案例评析”专题-VII交通肇事罪案情分析开车人:赵冬(15周岁)醉酒后驾驶汽车乘车人:刘刚(已满18周岁)受害人:张山肇事时间:2012年11月28日20时许(当时天下雨,天色已黑,事发路段无路灯)肇事行为:行至某乡级公路时,因观察不够、处置不当,撞到前方同向骑行的张山的电动三轮车尾部肇事结果:致张山摔出七八米远,倒在中间路面上。
此时,张山并未死亡,但已经重伤导致昏迷。
指使逃跑行为:赵冬想要过去看看张山究竟是否死亡,但刘钢发现远处隐约有人围了过来,遂说“撞这么狠,肯定没救了。
一会儿当地人来了,能打死你,快走吧”。
于是,赵冬与刘钢一起驾车逃离现场。
介入因素:二人离开现场不到1分钟,孙强开车驶至该地段,由于观察不够,碾压到路面上的张山,并致其死亡。
刘刚交通肇事罪分析控方认定刘刚成立交通肇事罪共犯的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出台的《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为《解释》),该《解释》第五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自从该解释颁布,刑法理论界有很多批判声,认为有越权之嫌。
刑法是一种不得已的恶。
用之得当,个人与社会两受其益;用之不当,个人与社会两受其害。
所以更应当审慎地适用此条款。
我方分到辩方立场,认为在本案中刘刚的行为并不构成《解释》第五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共犯,因此主要根据以下两个理由进行辩护:1.关于“指使肇事人逃逸”的认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11月出台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交通肇事后,乘车人要有“指使肇事人逃逸”的行为,其中,关于“逃逸”没有做具体规定。
但是《解释》第三条指出,对于刑法133条规定的“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中的逃逸,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有“为了逃避法律追究”的目的,客观上实施了逃跑行为,且这里的逃跑不应限定为仅从事故现场逃跑。
第1篇一、案件背景在我国,交通肇事罪作为一种常见的刑事犯罪,每年都有大量的案件发生。
这些案件往往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
本案例将围绕一起典型的交通肇事罪案件展开,通过法律援助的过程,揭示法律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的作用。
二、案情简介2019年5月,某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肇事案。
犯罪嫌疑人张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在酒后行驶过程中,与一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导致电动自行车驾驶员李某当场死亡。
经鉴定,张某血液中的酒精含量严重超标。
事发后,李某的家属悲痛欲绝,多次到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讨要说法。
但由于张某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无力承担李某家属的赔偿费用,李某的家属陷入了维权困境。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李某的家属向当地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决定指派经验丰富的律师担任李某家属的代理人,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三、法律援助过程1. 调查取证阶段律师在接受指派后,立即对案件进行了全面调查。
首先,律师向公安机关调取了事故现场勘查笔录、鉴定意见书等相关证据材料。
其次,律师走访了事故发生地的目击者,收集了证人证言。
此外,律师还向张某的家属了解其经济状况,为后续的诉讼工作做准备。
2. 诉讼阶段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律师代表李某家属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在诉讼过程中,律师充分发挥了法律援助的作用,为李某家属争取了最大的合法权益。
(1)刑事辩护针对张某的交通肇事行为,律师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辩护:- 张某在事故发生时处于醉酒状态,其行为具有一定的过错;- 张某对李某的死亡结果存在一定的预见性,但并未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张某在事故发生后积极投案自首,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2)民事赔偿在民事赔偿方面,律师主张:- 张某应当承担李某死亡的全部赔偿责任;- 由于张某家庭经济条件较差,法院可依法判决其分期支付赔偿费用。
3. 调解阶段在诉讼过程中,律师与张某及其家属进行了多次调解。
在律师的努力下,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张某赔偿李某家属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50万元,并分期支付。
赵某、黄明富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侵权责任纠纷侵权责任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审理法院】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10.23【案件字号】(2020)豫13民终4874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李路明王妮吴霞【审理法官】李路明王妮吴霞【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赵哲明;黄明富【当事人】赵哲明黄明富【当事人-个人】赵哲明黄明富【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二审改判【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赵哲明【被告】黄明富【本院观点】本案系因机动车交通事故所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就交通事故责任而言经交警部门认定黄明富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事故责任并不完全等同于民事责任事故责任系交警部门针对车辆驾驶人在道路上的驾驶行为的违章、违法、违规行为与事故发生的原因力进行比较、分析后就交通事故的成因、原因力等作出的技术分析认定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系书证的一种事故责任可以作为民事责任认定的依据之一但并非民事责任认定的全部。
【权责关键词】无民事行为能力撤销法定代理过错法定代理人书证证明诉讼请求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本案系因机动车交通事故所引发的侵权责任纠纷就交通事故责任而言经交警部门认定黄明富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但事故责任并不完全等同于民事责任事故责任系交警部门针对车辆驾驶人在道路上的驾驶行为的违章、违法、违规行为与事故发生的原因力进行比较、分析后就交通事故的成因、原因力等作出的技术分析认定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系书证的一种事故责任可以作为民事责任认定的依据之一但并非民事责任认定的全部。
民事责任的大小、承担的依据应结合案件的全部要素进行综合分析认定。
黄明富作为案涉车辆的驾驶人对车辆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因其挪车操作失误造成赵哲明受到损害应依法承担侵权责任,从本案所涉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方面而言,赵哲明的父母作为其监护人履行监护义务不到位、不完善,缺乏应有的关照和注意,亦存在相应的过错,赵哲明应当承担自身方面过错导致的相应法律责任,一审法院对双方的责任划分准确,本院依法予以确认。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小区居民张先生与李女士是多年的邻居,两家原本关系融洽。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家因小区公共绿地使用问题产生了纠纷。
张先生认为,绿地属于小区公共财产,应当由全体业主共同使用和维护;而李女士则认为,绿地靠近其住宅,她有权独占使用。
双方争执不下,遂将纠纷诉至法院。
二、案情分析1. 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小区公共绿地是否属于全体业主共有,以及业主对共有部分的权益。
2.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八十四条规定:“业主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3. 案件分析:(1)关于小区公共绿地的性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七十二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因此,小区公共绿地属于全体业主共有。
(2)关于业主对共有部分的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六十八条规定,业主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在此案中,李女士认为绿地靠近其住宅,有权独占使用,但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规定相悖。
李女士不能仅凭地理位置的便利性侵犯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三、法院判决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小区公共绿地属于全体业主共有,业主对共有部分享有共有和共同管理的权利。
李女士的行为侵犯了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法院判决李女士停止侵犯公共绿地,并赔偿张先生因此遭受的损失。
四、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较为简单,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在解决邻里纠纷、维护业主权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本案的一些启示:1. 明确业主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明确了业主对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共有部分的权益,为业主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想通过一个案例来和大家谈谈法律。
这个案例是关于李某某交通肇事案的。
2018年3月,李某某驾驶一辆小型客车,在行驶过程中,因超速行驶,与前方一辆摩托车发生碰撞,导致摩托车驾驶员受伤,车辆损坏。
事故发生后,李某某驾车逃离现场。
后来,李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经鉴定,其行为构成交通肇事罪。
在这个案例中,李某某因为超速行驶,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并且逃离现场,构成了交通肇事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这个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呢?首先,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交通法规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每个驾驶员都应该严格遵守。
超速行驶、酒驾、闯红灯等违法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也是对法律的践踏。
其次,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李某某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没有及时停车救助,反而逃离现场,这是对受害者不负责任的表现。
我们应该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尊重他人的生命权益。
再次,我们要勇于承担责任。
在发生交通事故后,我们应该勇于承担责任,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处理。
逃避责任、推卸责任,只会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大的伤害。
案例二:张某某盗窃案下面,我想再通过一个案例和大家谈谈法律。
2019年5月,张某某在一家商场盗窃了一部手机,价值人民币5000元。
案发后,张某某被公安机关抓获,经鉴定,其行为构成盗窃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交通肇事肇事致⼈死亡案例2014 年8⽉2⽇,赵某⽆机动车驾驶证驾驶豫clf6**号牌⼩轿车沿洛阳市伊滨区兴隆街由北向南⾏驶⾄希望路⼝处,遇王某⽆驾驶证、未戴安全头盔驾驶⽆号牌铃⽊128-k型两轮摩托车延希望路由西向东⾏驶⾄该处,由于赵某⽆驾驶证驾驶机动车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的交叉路⼝未减速慢⾏,加之王某⽆驾驶证、未戴安全头盔驾驶⽆号牌两轮摩托车超速⾏驶,致使摩托车前部及王某肢体与⼩轿车左侧解除,造成王某当场死亡、两车受损的交通事故。
经洛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队事故处理⼤队认定赵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王某负事故的次要责任。
接受当事⼈委托后,辩护⼈及时到办案机关复印了相关的卷宗材料,分析了全部案情,综合考虑各⽅⾯因素,指导当事⼈尽量与被害⼈达成调解协议,争取得到被害⼈家属的谅解,为⽇后在法院阶段量刑减轻处罚做铺垫。
最终赵某家属凑齐了20万元,与被害⼈家属达成了谅解协议,并成功办理了取保候审。
在法院的庭审阶段,辩护⼈⼜提出减轻处罚的法律意见,最终法院采纳了辩护⼈的意见,判处赵某有期徒刑⼀年,缓刑⼀年。
这起交通事故对被告⼈来说是⼀个深刻的教训,在今后的⼈⽣道路他⼀定会更加的谨慎,不会在犯类似错误。
通过对本案的办理,作为辩护律师也告诫⼤家:第⼀,开车时,⼀定要将安全放在第⼀位,没有驾驶证就不要开车,否则,⼀旦发⽣事故,所有的损失都得由⾃⼰承担;第⼆,交通事故发⽣后,驾驶⼈⼀定要及时报警,并注意保护现场,如有⼈伤,⼀定要拨打120,这对于后期量刑时,⼀般会成为减轻处罚的情节;第三,如果被害⼈要求合理,尽量要与被害⼈或其家属达成谅解协议,这是在法院量刑时重要的考量因素;还有最重要的是:在驾驶车辆时,⼀定要做到不喝酒,不超速,因为这些都是酿成事故的最要原因,给⾃⼰和家⼈都带来痛苦。
⽣命对于我们每个⼈来说,都是如此宝贵,我们活着的每⼀天,都应当对它⼼存敬畏。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及互联⽹相关知识整合。
交通常见法律问题案例分析案例一:交通肇事在交通领域,交通肇事是一种常见的法律问题。
该案例涉及到车辆的交通违规行为,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情况。
根据法律规定,肇事者可能面临处罚、赔偿责任以及刑事处罚。
在处理交通肇事案件时,法庭通常会考虑以下因素:- 车辆行驶的安全情况,是否存在超速、闯红灯等交通违规行为;- 肇事者的责任程度,是否存在酒驾、毒驾等危险驾驶行为;- 肇事者对于事故后的处理情况,是否主动报警、协助处理等。
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法院会根据相关法律条款做出判决。
对于轻微的交通肇事案件,肇事者可能需要支付罚款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而对于严重的交通肇事案件,肇事者可能会面临刑事指控,进而受到刑事处罚。
案例二:酒驾酒驾是另一个常见的交通法律问题。
酒后驾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交通事故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酒驾在法律上是被严格禁止的。
酒驾案件的处理一般会考虑以下因素:- 酒驾行为的证据,如呼气测试、酒精浓度检测等;- 醉酒程度的严重程度,通常是以血液中酒精浓度作为参考标准;- 酒驾造成的后果,包括事故的严重程度以及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情况。
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酒驾者可能面临罚款、吊销驾驶证或者刑事处罚。
具体的判决结果将根据案件的严重程度、酒驾者的态度和事故后的处理情况等因素综合决定。
案例三:交通违法交通违法是交通领域常见的法律问题之一。
这包括了超速、闯红灯、违停、占用非机动车道等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
交通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并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处理交通违法案件时,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交通违法行为的证据收集与固定,包括交通摄像头记录、现场执法人员的笔录等;- 确定交通违法行为的违法事实,是否存在明显的违法行为;- 根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
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通常包括罚款、扣分、驾驶证暂扣或吊销等。
法院会根据交通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和肇事者的驾驶记录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做出相应的判决。
陶某某1交通肇事案—“交通肇事逃逸”的理解和认定关键词:交通肇事;逃逸;法定义务[裁判要点]交通肇事后,行为人及时抢救伤者、保护现场、报告公安机关并等候处理,在接受讯问时能够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备留个人信息,后因无经济能力继续治疗被害人而逃跑的,不属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相关法条]《》第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案件索引]一审:河南省中牟县人民法院(2012)牟刑初字第308号(2012年10月15日)[基本案情]经审理查明:2011年10月14日19时许,被告人陶某某1无证驾驶陶某某的无号牌三轮农用车,沿道路行驶至西狼村时与他人停放在路边的无号牌三轮农用车发生碰撞,造成乘车人陶某某受伤、两车不同程度损坏的严重后果。
案发后,被告人陶某某1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在现场等候公安机关处理,后将被害人陶某某送至医院治疗,护理被害人陶某某多天。
2011年10月17日,公安机关对被告人陶某某1进行了讯问,被告人陶某某1如实向公安机关供述事实,留下了真实的个人信息及居住地址。
2011年10月18日,陶某某1见被害人伤势较重,因无钱给被害人治病,即放弃治疗回到原籍地。
2011年10月25日经中牟县交通巡警大队事故中队认定,被告人陶某某1负事故的主要责任。
2011年11月15日,经中牟县公安局法医鉴定中心鉴定,陶某某受外力作用致右下肢受伤,自大腿远端截肢,已构成重伤。
2012年3月23日,陶某某1所在地公安机关将其抓获。
另查明,本案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陶某某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一五三医院住院治疗42天,共花去医疗费19268.20元、交通费1543元,陶某某1已支付医疗费5000元。
[裁判结果]河南省中牟县人民法院于2012年10月15日作出(2012)牟刑初字第308号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一、被告人陶某某1犯交通肇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二、被告人陶某某1赔偿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陶某某各种经济损失27981.20元,扣除已付的5000元,剩余22981.20元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一个月内支付。
判决作出后,被告人未上诉,检察院未抗诉,本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裁判理由]法院生效裁判认为,《》第第1款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本案被告人陶某某1无驾驶资格驾驶明知是无牌证的机动车辆,造成交通事故致一人重伤,负事故主要责任,其行为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
被告人陶某某1犯罪后及时报案,等候处理,并及时将被害人送至医院治疗,支付了部分治疗费,坚持照顾护理被害人,接受了公安机关讯问,在公安机关没有对其采取任何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因无经济能力继续治疗被害人而逃回原籍,其行为不属于“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因被告人陶某某1的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陶某某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被告人陶某某1应当赔偿,但被害人陶某某请求过高和于法无据的部分,不应支持。
被告人陶某某1已赔偿被害人部分经济损失,可酌情从轻处罚。
综合考虑本案的犯罪情节、危害后果以及被告人悔罪表现等,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案例注解]该案主要涉及交通肇事逃逸的理解和认定问题。
根据《》第第1款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属于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
《》(以下简称)第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这一加重情节的认定进行了明确,是指“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该解释从主客观两方面对认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作了限定,即主观上是为了“逃避法律追究”,客观上实施了“逃跑”行为。
但司法实践中,对“逃避法律追究”的理解与把握存在争议,对“逃跑”的时间和地域范围也有不同认识。
目前,有观点认为,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避法律追究”应当仅限于逃避刑事追究,“逃跑”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也有观点认为,“逃避法律追究”还应包括逃避民事责任追究,“逃跑”除“逃离事故现场”外,还包括将伤者送到医院后或在等待交警部门处理时畏罪潜逃的情形。
笔者认为,认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要根据法律加重处罚这种行为的立法目的,作出合理解释。
对中规定的“逃避法律追究”,不管指向何种责任追究,其本质是说犯交通肇事罪后逃避法律义务,义务履行到了,即不存在“逃避法律追究”之说。
而是否加重对交通肇事犯罪行为人“逃跑”行为的惩罚,一方面,要看“逃跑”行为发生在行为人履行法律义务之前还是之后;另一方面,要看“逃跑”行为对行为人逃避法律义务是否发生实质作用,进而加剧其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本案中,被告人陶某某1交通肇事后向公安机关报案并等候处理,并及时将被害人送至医院治疗,坚持护理病人,接受了公安机关讯问,如实供述犯罪事实,备留了真实个人信息及居住地址,在公安机关未对其采取任何强制措施的情况下,因无钱继续给被害人治病,回到了原籍地。
整个过程中,被告人陶某某1及时履行了报案、救治被害人、配合侦查等义务,保障了被害人生命健康权,其后来逃回原籍地的行为对其履行法律义务已无实质性影响,亦不会导致案件侦查和责任认定陷于困境,其社会危害性明显小于交通肇事后对被害人死伤放任不管、直接畏罪潜逃的行为。
因此,根据立法精神,不应当认定为“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该案例从加重处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立法本意出发,对“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作出了合理解释,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和刑罚谦抑性,有助于依法准确打击交通肇事犯罪,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
一、我国刑法规制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立法沿革交通肇事后逃逸是一种极其恶劣的行为,往往使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导致危害结果进一步扩大,也给交警部门的调查及责任认定带来极大的难度,有些直接导致案件悬而不能结,对于被害人及其家属而言,则会加剧其生理上、精神上的痛苦以及经济上的负担。
鉴于这种行为较一般的交通肇事犯罪具有更加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将此规定为单独的犯罪,如《德国刑法典》规定了擅自逃离肇事现场罪,《俄罗斯联邦刑法典》规定了逃离交通事故现场罪,我国台湾地区在1999年修订《》时也增设了驾驶交通工具肇事逃逸罪。
此外,国外也有不独立定罪而加重法定刑的立法例,如韩国等。
我国刑事审判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从重处罚,始于1987年8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其中指出,犯交通肇事罪,畏罪潜逃的,应从重处罚。
当时的中并未明确从重处罚交通肇事逃逸的犯罪行为,只是规定“犯交通肇事罪,情节特别恶劣的”,适用加重的法定刑(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
根据当时的学理解释,所谓情节特别恶劣,主要指肇事后畏罪潜逃,不抢救被害人的情形。
后来,为加强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预防和打击,1997年《》才明确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犯罪行为加重打击,作为交通肇事罪,加重其法定刑。
二、1997年《》加重处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立法目的1997年《》将“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行为作为交通肇事罪的加重处罚情节,其原因在于,交通肇事逃逸的犯罪行为比一般的交通肇事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更大。
因为,逃逸行为往往导致交通事故的危害后果进一步加重,对被害人及其亲属的权利救济和保护更加不利。
基于此,我国刑法加重处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的犯罪行为,其目的首先应当是保护交通事故被害人的生命健康权,避免行为人逃逸可能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的后果,其次是防止因肇事者逃逸而使被害人的权利救济和保护无从行使。
而为了保障被害人能够有效地得到权利救济,顺利、成功的事故调查及责任认定是必然的要求,因此,加重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罚,也是为了威慑犯罪行为人,促进行为人配合案件侦查,接受法律追究。
需要强调的是,旨在通过加重处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威慑犯罪行为人,促进其配合侦查、接受法律追究的目的,绝不等同于要求犯罪行为人能够做到主动投案、束手就擒。
因为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心理,对于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法律只能鼓励而并不能期待其主动投案,否则绝大多数犯罪都要加重对犯罪人的处罚了。
而考察我国刑法中比交通肇事犯罪社会危害更大的故意杀人罪等罪名,并没有对犯罪后逃逸作出加重处罚的规定,因此,如果仅仅为了要求交通肇事犯罪行为人主动投案而加重对其逃逸行为的处罚,这对犯交通肇事罪的人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按照这个道理分析,之所以加重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罚,虽然有保障被害人权利救济的目的,但绝不单纯是为了保障被害人的求偿权益、防止被害人陷于生活困境,如果单纯为了要求交通肇事行为人积极补偿而加重对逃逸行为的处罚,显然对交通肇事犯罪行为人是不公平的。
因为实施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犯罪的人在作案后逃逸,同样会使被害人陷于无从行使民事救济的情况,法律同样没有规定犯罪后逃逸、规避赔偿的加重法定刑。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可以比较一下交通肇事后逃逸与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其他犯罪后逃逸的不同之处。
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故意犯罪中,犯罪人主观上就是为了追求犯罪后果的发生,这个时候法律如果强行要求其实施犯罪后等候处理并救治被害人,实质上会是一种悖论,如果脱离犯罪行为本身对犯罪后逃逸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进行独立评价,就缺乏合理基础。
而交通肇事犯罪是过失犯罪,犯罪人对被害人的受伤及死亡结果并非持直接追求和放任的心态,理论上可以通过法律威慑,促使其在事故发生后积极救助被害人,减轻犯罪后果的发生,而如果肇事后行为人有能力、有条件救助被害人、阻止危害后果进一步扩大,而放任被害人的死伤和危害后果的加剧于不顾,畏罪潜逃,则体现了比交通肇事行为本身更为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因此,有必要对逃逸行为进行独立评价,加重打击。
由此,可以说明,加重对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处罚,首先应当是为了通过威慑行为人,促使其积极保护被害人的生命健康权,避免因其逃逸导致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而死亡或严重残疾等更为严重的危害后果发生。
三、对第规定的理解第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引起的争议,就在于如何理解和把握“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
笔者认为,判断行为人是否“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应按照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根据加重处罚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立法本意,从行为人逃跑的主观心理态度、行为人对其逃跑可能造成的后果之认识、行为人逃避的法律义务以及逃跑行为对其逃避法律义务的作用等四个方面考察。
1.行为人逃跑的主观心理只能是故意一方面,行为人对其交通肇事并造成严重后果应当是明知的;另一方面,行为人明知其交通肇事造成严重后果而仍然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