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5
谈谈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
动化学习行为方式。颜之推说:“培养良好的习惯,不只是为了成才,更重要是为了孩子成人,在一定意义上说成人更为重要。”巴金也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所以作为教师,应当从小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又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重心。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习惯一旦养成后,看上去很自然,但在培养过程中并不是自然的。常听到一些家长说“树大自然直”之类的话,其实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这不符合自然发展的规律,更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有些人确实在长大成人之后变“直”了,改变了幼时的一些恶习,但是这要经过多少痛苦的磨练,碰了多少次钉子之后的结果,决不是“自然”的。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下面我谈谈我对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一些心得体会。
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打无准备的仗必输。良好的预习是成功的一半,没有预习的功课一定不会有好的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养成课前预习的良好习惯。课前预习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培养学生形成自学能力。有的学生在课前没有预习,
也就不知道该节课的重、难点,课堂上听教师讲课也就一头雾水,对知识的理解往往是一知半解。如果教师在课前指导学生学会如何预习,让学生为新课程学习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深更牢固。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培养课堂上积极参与、认真听课的习惯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课堂学习中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共同参与才是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学习又是获取知识,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上应设计一些课堂学习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叶圣陶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会学,“授之以渔”而非简单的授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交流合作的学习习惯。课堂上除了积极参与活动还要学会认真听讲。让学生在听讲时边听边记,抓住重点,不但要听老师讲课,还要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并随时准备补充、纠正并踊跃争辩,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使学生在争辩中增长知识,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课后及时复习习惯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把不能巩固知识比作喝酒醉的车夫,忘记把车上所载物品捆在车上,也不往回看,只是一个劲往前赶路,东西因颠簸落下了也不知道,回到家的结果是空车。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指出: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可见复习和预习同样重要。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可知,人的遗忘是先快后慢,遗忘在识记后便迅速开始。所以提高学习效率必须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古今中外一切学有所成的人无不重视复习。作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首先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点确定一个中心,把精力放在重难点上,不搞懂决不放弃;其次要及时复习巩固以防止遗忘。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与其借助复习恢复记忆,不如借助复习防止遗忘。”复习最好是在遗忘之前进行,否则效率就低了;再次,要查缺补漏,保证知识的完整性。在平时的学习中难免会出现理解或记忆上的知识缺漏,通过复习一旦发现及时弥补,加强薄弱环节的巩固,使知识更加扎实。事实证明,凡是抓紧时间复习的学生,经常对知识查缺补漏,很少在学习上有“债”的现象发生;最后要边复习边做笔记,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培养积极思考并勇于质疑的习惯
2011年3月17日,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发生了一个国际大闹剧——抢盐。为何会发生这一大笑话呢?除了盐商为谋高利润而散播缺盐谣言的原因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许多中国人不冷静思考就误信谣言。这个国际大笑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事要认真思考,不可人云亦云。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所以,学会思考对于一个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课堂上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脑筋去想问题,让学生有机会
肯动脑筋去想问题,这除了靠教师的启发外,这要靠“促”,促使他们动脑筋,使学生对问题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解决之法。“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要善于思考,还要勇于质疑。质疑,可让学生在发现并提出问题的同时,利用其自身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进行更深层次的知识拓展。许多科学创造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的质疑精神。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并形成习惯。
培养自学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因为一个人博学广闻,知识丰富,大量的是靠自学得来的。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时时处处都有教师相伴,我们与教师相伴的时间也就不过十多年,而剩下的时间难道就不需要学习了吗?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与进步之中。也就是说,离开教师,离开课堂,我们仍然要学习,那么,依靠什么学习呢?依靠自己。自己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对新知识的学习就是自学。许多古今中外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的一个秘诀就是学会自学。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所以,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是我们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教师要在教学中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各种感官全部调动起来,引导他们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自己去阅
读教材,去思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自学方法,探索知识的规律。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石,教师要努力将好习惯的种子播进学生幼小的心田,用汗水与智慧浇灌,用心呵护,精心培植,让好习惯的种子落地生根,成为学生日后发展的重要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