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反射区与全息图
- 格式:doc
- 大小:786.50 KB
- 文档页数:9
[精华]足耳手部反射区图解脚底反射区图解1. 头(大脑):位于两足足底拇趾趾腹的下部,左、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足部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变,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中枢性瘫痪,视觉受损伤等病症。
2. 额窦:位于两足拇趾靠尖端1cm的范围及其他八个足趾尖端,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脑中风、脑震荡、鼻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发烧及眼、耳、鼻、口等病症。
3. 小脑(脑干):位于大脑反射区的后外侧。
左、右侧小脑在足底部呈交叉反射,适用于脑震荡、高血压病、头痛、失眠、头昏、头重等病症。
4. 脑垂体:位于两足拇趾趾腹正中央,适用于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等内分泌系统病症。
5. 三叉神经:位于两足拇趾趾腹的外侧约45度处。
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偏头痛、面瘫、腮腺炎、耳疾、鼻咽癌、失眠、头重等病症。
6. 鼻: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节趾腹底部内侧,约45度处,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急慢性鼻炎、鼻出血、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病症。
7. 颈:位于两足拇趾根部,即小脑反射区下方。
适用于颈部酸痛、颈部扭伤、落枕、高血压病等病症。
8. 眼:位于两足底第二、三趾根部。
适用于视神经炎、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远视、复视、斜视、散光、视网膜出血、白内障、青光眼等病症。
9. 耳:位于两足底第四、五趾根部,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外耳道疖肿,中耳炎、耳鸣、重听等病症。
10. 斜方肌(颈、肩部):位于两足底眼、耳反射区下方。
适用于颈肩背酸痛、手无力、麻木、肩活动障碍等病症。
11. 甲状腺:位于两足底第一趾骨和第二趾骨之间,呈带状。
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病症。
12. 甲状旁腺:位于两足底内缘第一趾骨与第一趾关节处,适用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症。
13. 肺、支气管:位于两足斜方肌反射区外侧,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呈带状到足底外侧的肩反射区下方,前后宽约1cm。
适用于上呼吸道炎症、肺结核、肺气肿、胸闷等病症。
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
1 耳廓表面解剖
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
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全身穴位图——很值得收藏的哦人体按摩穴位示意图一、耳朵人体全息示意图、手部病理反应点--掌背图六、手部病理反应点--掌心图七、手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八、手的第五掌骨全息穴位图九、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1)十、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2)十一、手掌反射区图十二、双足全息图十三、针灸穴位图(1)十四、针灸穴位图(2)十五、针灸穴位图(3)十六、足背侧反射区十七、足底反射图区十八、足内侧反射区图常用穴位按摩方法(附图解)----五脏相对五行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这是馨儿从网上找到的,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闲着也是闲着,做了总比没做的好.只是上面说的是患儿,对应大人也可以的,我询问过中医,穴位是一样的。
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身体部位耳穴分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穴位名称:膈[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
【主治】:呃逆,黄疸。
穴位名称:直肠下段[耳穴]【定位】:在耳轮起始端,近屏上切迹处(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
脚底反射区图解1.头(大脑):位于两足足底拇趾趾腹的下部,左、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足部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变,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中枢性瘫痪,视觉受损伤等病症。
2.额窦:位于两足拇趾靠尖端1cm的范围及其他八个足趾尖端,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脑中风、脑震荡、鼻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发烧及眼、耳、鼻、口等病症。
3.小脑(脑干):位于大脑反射区的后外侧。
左、右侧小脑在足底部呈交叉反射,适用于脑震荡、高血压病、头痛、失眠、头昏、头重等病症。
4.脑垂体:位于两足拇趾趾腹正中央,适用于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等内分泌系统病症。
5.三叉神经:位于两足拇趾趾腹的外侧约45度处。
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偏头痛、面瘫、腮腺炎、耳疾、鼻咽癌、失眠、头重等病症。
6.鼻: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节趾腹底部内侧,约45度处,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急慢性鼻炎、鼻出血、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病症。
7.颈:位于两足拇趾根部,即小脑反射区下方。
适用于颈部酸痛、颈部扭伤、落枕、高血压病等病症。
8.眼:位于两足底第二、三趾根部。
适用于视神经炎、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远视、复视、斜视、散光、视网膜出血、白内障、青光眼等病症。
9.耳:位于两足底第四、五趾根部,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外耳道疖肿,中耳炎、耳鸣、重听等病症。
10.斜方肌(颈、肩部):位于两足底眼、耳反射区下方。
适用于颈肩背酸痛、手无力、麻木、肩活动障碍等病症。
11.甲状腺:位于两足底第一趾骨和第二趾骨之间,呈带状。
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病症。
12.甲状旁腺:位于两足底内缘第一趾骨与第一趾关节处,适用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症。
13.肺、支气管:位于两足斜方肌反射区外侧,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呈带状到足底外侧的肩反射区下方,前后宽约1cm。
适用于上呼吸道炎症、肺结核、肺气肿、胸闷等病症。
14.胃:位于两足底跖骨的中、下部。
人体按摩穴位示意图图解穴位实用强身治病一、耳朵人体全息示意图二、脊椎全息图三、手背反射区图四、手部病理反应点适应症对照表五、手部病理反应点--掌背图六、手部病理反应点--掌心图七、手的第二掌骨全息穴位图八、手的第五掌骨全息穴位图九、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1)十、手的人体全息示意图(2)(行云流水的家)十一、手掌反射区图十二、双足全息图十三、针灸穴位图(1)十四、针灸穴位图(2)十五、针灸穴位图(3)(行云流水的家)十六、足背侧反射区十七、足底反射图区十八、足内侧反射区图常用穴位按摩方法(附图解)----五脏相对五行(行云流水的家)一、穴位:脾经(脾土)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图解:二、穴位:肺经(肺金)位置:无名指掌面。
行云流水的家操作: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图解:三、穴位:肾经(肾水)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图解:四、穴位:肝经(肝木)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图解:五、穴位:心经(心火)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图解:五脏相对于五行的,大家没事的时候可以多做按摩。
耳部反射图+穴位疗法把耳廓比喻为缩小的人体身形,它和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的局部皮肤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
中医认为“肾主芷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的按摩,可以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奏效迅速等特点。
(一)耳廓表面解剖(图10-80)1.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
2.耳轮脚:耳廓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
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
4.耳轮尾:耳轮末端和耳垂的交界处。
5.对耳轮:在耳轮内侧,和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角。
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7.耳舟: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和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0.对耳屏:对耳轮下方和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11.屏间切迹:耳屏和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2.屏轮切迹:对耳屏和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处。
13.耳垂:耳部下部无软骨之皮垂。
14.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6.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为耳屏所遮盖处。
(二)耳穴的分布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和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
一般说来,和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和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和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和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图10-81,82)。
标准耳穴图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 标准耳穴图 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耳穴图(耳朵人体全息图)标准耳穴图1 耳廓表面解剖为了便于掌握耳针穴位的部位,必须熟悉耳廓解剖名称耳轮: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分;其深入至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叫"耳轮结节";耳轮与耳垂的交界处叫"耳轮尾"。
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又叫对耳轮体;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三角窝:对耳轮上脚和下脚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耳舟:耳轮与对耳轮之间册沟,又称舟状窝。
耳屏:指耳廓前面瓣状突起部,又叫耳珠。
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
耳甲腔:耳轮脚以下的耳腔部分。
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的孔窍。
2 耳穴在耳廓上的分布规律人体发生疾病时,常会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阳性反应"点,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这些反应点就是耳针防治疾病的刺激点,又称耳穴。
耳穴在耳廓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一般来说耳廓好象一个倒置的胎儿,头部朝下,臀部朝上。
其分布规律是: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邻近;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骨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消化道在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
耳穴分布规律表身体部位耳穴分布区域头面部耳垂或附近上肢耳舟下肢对耳轮上下脚躯干对耳轮胸腔脏器耳甲腔腹腔脏器耳甲艇盆腔脏器三角窝消化道耳轮脚周围环形排列穴位名称:膈[耳穴]【定位】:在耳轮脚上。
中医经络耳部反射区全息图小小的耳朵,分布了密密麻麻的耳穴,全身的器官组织在耳部都有投影反射区,所以每天给耳朵做做按摩,其实也就是给全身按摩了一遍。
如果经常气短乏力、活动后容易出汗,白天困倦疲惫,可能是气虚,所以需要适当补气,可按压耳部反射区的心、肺、胃、十二指肠反射区。
如果经常面色苍白又缺乏光泽,口唇或指甲颜色淡白,手脚麻木,经常心慌、心跳,眼睛干涩,女性表现为月经量少,可能是血虚,需要补血了。
如果伴有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需要先调理脾胃功能,如果是耗伤血液引起的血虚,这时补血为主,可按压耳穴的胃、胰胆、肝、十二指肠、心反射区。
如果经常感觉手脚冰凉、衣服穿得比一般人或同龄人多、怕冷、尿频、容易感冒、怕吃凉的食物,这时可能是阳虚了,可按压心、肾、胃、肾上腺反射区。
如果感觉手心或脚心发热、身上或脸上发热、眼睛干涩、口唇红或脸颊红、便秘或大便干燥,可是阴虚了,中医调理的原则是滋阴,可选耳朵的肾、膀胱反射区按压。
如果常常发火,脾气坏,那可能会有肝郁或气郁,这时要以疏通全身气机为调理的原则,可按压耳穴的肝、胆、胃、三焦、内分泌反射区。
如果胸闷或腹部胀满、平时痰多或总觉得有痰堵在嗓子里、嘴里黏黏的感觉、身体经常感觉沉重等症状,这可能是痰湿慢慢侵入您身体了,痰湿体质在现代社会非常普遍,而且是众多慢性病最好的温床。
化痰利湿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多运动、少静坐,可按压耳穴耳部反射区的肝、胰胆、三焦、胃、十二指肠反射区。
脱发与肾精不足、肾气失于固摄有关;而白发往往与血虚或血热有关,因此,脱发的保健重点在于补肾精、补元气,固摄肾气,而白发早生的保健方法应以清血热或补血为主,可按压耳穴的肝、胆、心、三焦反射区。
耳部反射区耳部反射区全息图耳穴疗法的取穴原则再全面了解病史的基础上,分清疾病的主次,恰当地进行取穴,可根据相应部位,中医辨证,耳穴功能和临床经验的原则来取穴。
(1)根据相应部位取穴:内脏、肢体、器官等发生病变,在耳郭相应部位有压痛点(或反应点),可作为取穴的根据。
耳部反射图+穴位疗法把耳廓比喻为缩小的人体身形,它与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的局部皮肤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
中医认为“肾主芷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的按摩,可以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奏效迅速等特点。
(一)耳廓表面解剖(图10-80)1.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
2.耳轮脚:耳廓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
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
4.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的交界处。
5.对耳轮:在耳轮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角。
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7.耳舟: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0.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2.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处。
13.耳垂:耳部下部无软骨之皮垂。
14.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6.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为耳屏所遮盖处。
(二)耳穴的分布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与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
一般说来,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图10-81,82)。
反射区与全息图头(大脑):位于两足足底拇趾趾腹的下部,左、右侧大脑的反射区在足部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高血压病,脑血管病变,脑震荡、头晕、头痛、失眠,中枢性瘫痪,视觉受损伤等病症。
额窦:位于两足拇趾靠尖端1cm的范围及其他八个足趾尖端,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脑中风、脑震荡、鼻窦炎、头痛、头晕、失眠、发烧及眼、耳、鼻、口等病症。
小脑(脑干):位于大脑反射区的后外侧。
左、右侧小脑在足底部呈交叉反射,适用于脑震荡、高血压病、头痛、失眠、头昏、头重等病症。
脑垂体:位于两足拇趾趾腹正中央,适用于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性腺、脾、胰等内分泌系统病症。
三叉神经:位于两足拇趾趾腹的外侧约45度处。
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偏头痛、面瘫、腮腺炎、耳疾、鼻咽癌、失眠、头重等病症。
鼻:位于两足拇趾第一节趾腹底部内侧,约45度处,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急慢性鼻炎、鼻出血、过敏性鼻炎、鼻息肉、鼻窦炎等病症。
颈:位于两足拇趾根部,即小脑反射区下方。
适用于颈部酸痛、颈部扭伤、落枕、高血压病等病症。
眼:位于两足底第二、三趾根部。
适用于视神经炎、结膜炎、角膜炎、近视、远视、复视、斜视、散光、视网膜出血、白内障、青光眼等病症。
耳:位于两足底第四、五趾根部,呈交叉反射。
适用于外耳道疖肿,中耳炎、耳鸣、重听等病症。
斜方肌(颈、肩部):位于两足底眼、耳反射区下方。
适用于颈肩背酸痛、手无力、麻木、肩活动障碍等病症。
甲状腺:位于两足底第一趾骨和第二趾骨之间,呈带状。
适用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病症。
甲状旁腺:位于两足底内缘第一趾骨与第一趾关节处,适用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症。
肺、支气管:位于两足斜方肌反射区外侧,自甲状腺反射区向外呈带状到足底外侧的肩反射区下方,前后宽约1cm。
适用于上呼吸道炎症、肺结核、肺气肿、胸闷等病症。
胃:位于两足底跖骨的中、下部。
适用于胃痛、胃酸增多、胃溃疡、消化不良、急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病症。
耳部反射图+穴位疗法之阳早格格创做把耳廓比圆为缩小的人体身形,它与肌体内各个器官构造皆有一定的通联,人体各器官构造正在耳廓的局部皮肤上皆有相映的刺激面,一朝器官构造爆收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便会爆收一定的变更战反应,果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便不妨诊疗战治疗体内相映部位的徐病,一些有体味的医教博家不妨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更,有无坎坷变形、结节或者脱屑、毛细血管是可充盈等协帮诊疗徐病.中医认为“肾主芷粗,启窍于耳”,耳是“肾”的中部表示,“耳坚者肾坚,耳薄没有坚者肾坚”,耳廓较少,耳垂构造歉谦,正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衰健的一种征象,所以时常举止一些单耳的推拿,不妨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效率.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者其余要领刺激耳穴,以防治徐病的一种要领,具备收配烦琐,奏效赶快等特性.(一)耳廓表面解剖(图10-80)1.耳轮:耳廓最中圈的卷直部分.2.耳轮足:耳廓深进到耳腔内的横止突起部分.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圆稍突起处.4.耳轮尾:耳轮终端与耳垂的接界处.5.对于耳轮:正在耳轮内侧,与耳轮相对于的隆起部.其上圆有二分叉,进与分叉的一收称对于耳轮上足;背下分叉的一收称对于耳轮下角.6.三角窝:对于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凸窝.7.耳舟:对于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凸窝.8.耳屏:耳廓前里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足之间的凸起.10.对于耳屏:对于耳轮下圆与耳屏相对于的隆起部.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于耳屏之间的凸起.12.屏轮切迹:对于耳屏与对于耳轮之间的稍凸起处.13.耳垂:耳脚下部无硬骨之皮垂.14.耳甲艇:耳轮足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15.耳甲腔:耳轮足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16.中耳讲启心:正在耳甲腔内,为耳屏所覆盖处.(二)耳穴的分散耳穴正在耳部的分散有一定顺序,与身体各部相映的穴位正在耳廓的分散象一个倒置的胎女.普遍道去,与头里部相映的穴位正在耳垂;与上肢相映的穴位正在耳舟;与躯搞战下肢相映的穴位正在对于耳轮战对于耳轮上下、足;与内净相映的穴位多集结正在耳甲艇战耳甲腔(图10-81,82).图10-81耳穴局里分散示企图图10-82时常使用耳穴示企图(三)时常使用耳穴的定位战效率.(表10-20)(四)耳针的应用耳针除了用于临床防治徐病以中,还应用于辅帮诊疗及针刺麻醒.那里主要介绍正在防治徐病圆里的应用.(表10-21)1.选穴处圆准则(1)根据病变部位选穴:如胃痛选胃穴;肠泻选大肠、小肠穴;肩痛选肩穴等.(2)根据中医表里选穴:如皮肤病选肺穴是根据“肺主皮毛”的表里;心律没有齐用小肠穴,果“心与小肠相内中”;偏偏头痛选胆穴,是果胆经循止时,“上抵头角”循止于侧头;目赤肿痛选肝穴,是果“肝启窍于目”等.(3)根据新颖医教知识选穴:如月经没有调选内分泌穴;输液反应选肾上腺穴等.(4)根据临床体味选穴:如下血压病用下血压面;目赤肿痛用耳尖穴等.以上要领可单独使用,亦可二种或者二种以上要领协共使用,力供少而粗,普遍屡屡应用2-3穴安排,多用共侧,亦可与对于侧或者单侧.表10-22 时常使用耳穴的定位战主治表解剖分部穴名定位主治耳轮足膈正在耳轮足上呃顺、黄疸耳轮部直肠下段正在与大肠穴共火仄的耳轮处便秘、脱肛、里慢后沉尿讲正在与膀胱穴共火仄的耳轮处尿频、尿慢、遗尿中死殖器正在与接感穴共火仄的耳轮处阳痿等中死殖器病症耳尖将耳轮背耳屏对于合时,耳廓上头的尖端处目赤肿痛、收热、下血压耳舟部指正在耳轮结节上圆的耳舟部相映部位徐病腕正在仄耳轮结节突起处的耳舟部肩与屏上切迹共一火仄线的耳舟部肘与腕与肩穴之间锁骨正在尾轮切迹共火仄的耳舟部、偏偏耳轮尾处肩枢纽正在肩与锁骨穴之间对于上耳足轮部趾正在对于耳轮上足的中上角相映部位徐病踝正在对于耳轮上足的内上角膝正在对于耳轮下足上缘共火仄的对于耳轮上足的起初部对于下耳足轮部臀坐骨对于耳轮下足中1/2处对于耳轮下足内1/2处相映部位徐病接感正在对于耳轮下足与耳轮内侧接界处消化、循环系统徐病对于耳轮部背正在对于耳轮上,与对于耳轮下足下缘共火仄处背腔徐病、消化系统徐病,痛经等.胸正在对于耳轮上,与屏上切迹共火仄处胸、胁部病症颈正在屏轮切迹偏偏耳舟侧处降枕、颈部扭伤、瘿气脊椎对于耳轮的耳腔缘相称于脊柱,正在直肠下段战肩枢纽共火仄处分别做二条分界线,将脊柱分为三段,自上而下分别为腰骶椎、胸椎战颈椎.相映部位徐病三角窝子宫(粗宫)正在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面痛经、戴下、没有孕、阳痿、遗粗神门正在三角窝内,靠对于耳轮上足的下、中1/3接界处得眠、多梦、慢躁盆腔正在对于耳轮上、下足分叉处盆腔炎、腰痛耳屏部中鼻正在耳屏中侧的中央鼻疗、鼻渊吐喉正在耳屏内正里,与中耳讲心相对于处吐喉肿痛内鼻正在耳屏内正里,吐喉的下圆鼻渊、感冒屏尖正在耳屏上部中侧缘炎症、痛症肾上腺正在耳屏下部中侧缘矮血压、昏迷、无脉症、咳嗽、气喘下血压面正在肾上腺与目穴中面稍前下血压屏轮切迹脑搞正在屏轮切迹正中处头痛、眩晕对于耳屏部仄喘(腮腺)正在对于耳屏的尖端哮喘、咳嗽、痄腮脑面正在对于耳屏上缘,脑搞遗尿、崩漏、得眠与仄喘穴连线的中面皮量下正在对于耳屏内正里得眠、多梦、炎症、痛症睾丸(卵巢)正在对于耳屏的内侧前下圆,是皮量下穴的一部分死殖系统徐病枕正在对于耳屏中正里的后上圆神经系统病、皮肤病、昏迷额正在对于耳屏中正里的前下圆头痛、头昏太阳正在对于耳屏中正里,枕与额穴之间偏偏头痛耳轮足周围食讲正在耳轮足下圆内2/3处恶心呕吐、吞吐艰易贲门正在耳轮足下圆处1/3处恶心、呕吐胃正在耳轮足消得处胃痛、呃顺、呕吐、消化没有良十二指肠正在耳轮足上圆处1/3处胃痛、呕吐小肠正在耳轮足上圆中1/3处消化讲病、心悸大肠正在耳轮足上圆内1/3处痢徐、背泻、便秘阑尾正在大肠与小肠之间肠痈屏间切迹目1 正在屏间切迹前下圆青光眼目2 正在屏间切迹后下圆近视内分泌正在屏间切迹底部死殖系统病妇科病耳甲艇部膀胱正在对于耳轮下足的下缘,大肠穴直上圆淋证、癃关、遗尿肾正在对于耳轮下足的下缘,小肠穴直上圆泌尿、死殖、妇科、腰痛、耳鸣胰(胆)正在肝、肾穴之间,左耳为胰,左耳为胆胰腺炎、糖尿病、胆病肝胃战十二指肠的后圆眼病、胁痛脾肝穴的下圆、紧靠对于耳轮脾胃病、血症耳甲腔部心正在耳甲腔、紧靠中耳讲心的后壁里瘫、心腔溃疡心正在耳甲腔核心最凸起处心悸、癔病等肺心穴的上下中三里肺系病、皮肤病气管正在心与心穴之间咳喘三焦正在心、内分泌、皮量下战肺穴之间便秘、浮肿耳垂部牙痛面1正在耳垂1区的中下角牙痛、拔牙止痛牙痛面2正在耳垂4区的中央上颌正在耳垂3区正中处牙痛、下颌枢纽痛下颌正在耳垂3区上部横线之核心眼正在耳垂5区的中央眼病里颊正在耳垂5、6区接界线的周围里瘫、三叉神经痛内耳正在耳垂6区正中稍上圆耳鸣、耳、听力减退扁桃体正在耳垂8区正中乳蛾耳廓反里降压沟正在荣廓反里,由内上圆斜背中下圆止走的凸沟处下血压上耳背正在耳背上圆的硬骨隆起腰背痛、皮肤病、坐骨神处经痛中耳背正在上耳背与下耳背之间最下处下耳背正在耳背下圆的硬骨隆起处耳背部耳迷根正在耳廓背与乳突接界处(相称于耳轮足共火仄)的耳根部2.收配要领(1)觅找反应面:根据徐病需要决定处圆后,正在采用穴区内觅找反应面.觅找要领可用探针、洋火头、针柄按压,有压痛处即为反应面.亦可用测定耳部皮肤电阻(耳穴探测仪)的要领,其皮肤电阻降矮,导电量明隐删下者即为反应面,反应面便是针刺的部位.(2)消毒:用75%酒粗,或者先用2%碘酒,后用75%酒粗脱碘.(3)针刺:根据需要采用0.5寸短柄毫针或者用特定之图钉型揿针.亦可止穴位注射战电针.毫针进针时以左脚牢固耳廓,左脚进针.进针深度以脱破硬骨但是没有透过对于侧皮肤为度.穴位注射没有透过硬骨,药液注射正在硬骨与皮肤之间.暂时临床多用磁石、菜子、龙脑、王没有留止等做压迫刺激.普遍病人针刺后,局部有痛痛或者热胀感;少量人有酸、沉以至有特殊之凉、麻、热等感觉沿经络线搁射结导,普遍有那些感觉者疗效较佳.(4)留针:毫针普遍留针20-30分钟,缓性病可留针1-2小时或者更少,留针功夫可隔断捻针.(5)出针:出针后用消毒搞棉球压迫针孔,防止出血.需要时再涂以酒粗或者碘酒,防止熏染.(6)疗程:普遍每天或者隔天1次,连绝10次为一疗程,戚息几天后,再止下一疗程.戴录者按:可用洋火或者小木棒代替针.3.注意事项:(1)周到消毒,防止熏染.耳廓冻伤战有炎症的部位禁针.若睹针眼收白,病人又觉耳部胀痛,大概有沉度熏染常常,应即时用2%碘酒涂揩,或者心服消炎药.(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禁用.对于年老体强的下血压、动脉硬化病人、针刺前后应适合戚息.(3)耳针亦可爆收晕针,需注意防止处理.(4)对于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病人,进针后待耳廓充血收热后,宜嘱其适合活动患部,或者正在患部推拿、加灸等,可减少疗效.治疗效率穴位备用穴镇定,安神神门,肾,额,枕心,皮量下镇痛神门,耳尖,枕,皮量下,接感,相映部位,患处所主之净腑(如齿痛与胃)中死殖器止惊肝,神门,心,皮量下胆,脾,肾,枕中枢镇静心皮量下,接感,肾上腺肝强心心皮量下,接感,肺,肾上腺小肠下速心律心,皮量下,肺,小肠神门降血压心皮量下,肺,肾上腺肝,脾降血压神门,降压沟,心,耳尖,皮量下降压面,接感,耳背静脉搁血抗利尿内分泌,肾,接感神门,皮量下止泻神门,小肠,接感,肾脾,肺通便三焦,大所,直肠皮量下造酸接感,内分泌,肝神门,皮量下,耳尖(禁刺胃)帮消化胃,脾,小肠左肾,三焦,胰,胆止吐神门,接感,胃晕面,枕解仄滑肌痉挛接感,神门,相映净器仄喘,肾上腺解膈肌痉挛膈,肝,神门枕,皮量下镇咳、祛痰神门,肺,肾上腺,吐喉,内分泌枕止喘神门,肾上腺,肺,症喘肾,枕抗过敏神门,内分泌,肾上腺,皮量下仄喘,肺,大肠消炎枕,内分泌,肾上腺,皮量下耳尖解热皮量下,大肠,耳尖,肝,肾上腺耳尖,神门,肾上腺搁血抗眩晕晕面,肾,神门枕,肝止痒神门,内分泌,肾上腺,肝枕,肺,相映部位明目肝,眼,肾,枕目1、目2新眠调经子宫,内分泌,卵巢肾调解接感与副接感神经仄稳接感,皮量下,睾丸(卵巢)肾,中死殖器解毒肝,肾,肾上腺,三焦解颠茄类毒神门,心,肾,肝,接感,皮量下吐喉*晕面正在颈、仄喘穴连线的中中1/3接界处.。
人体五大反射区,有图备查反射区是遍布全身的神经聚集点,与身体各器官相对应,比如手、足、耳等反射区,它们与身体的五脏六腑、头部的大小脑、淋巴腺、内分泌腺、肌肉、关节紧密相连。
其中,每个器官、部位的神经末梢,在手、足、耳等部位都有一个固定的位置—反射区,它们相互呼应,互补阴阳,五行顺畅。
面部反射区万病生于心,五官藏五脏,面部是人身体非常重要的部分,同时,通过面部的状况也可以解读出身体的健康。
耳部反射区耳部反射区与人体的各个器官相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七窍甚至更小部位都在耳廓上有分布,通过按摩、贴压等方法对耳部反射区进行刺激,可以收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耳部反射区主要有头面部、心肺、腹部等,头面部的反射区位于人耳的耳垂处,从下向上依次为咽喉区、眼区、内耳区、下颌区、舌区、牙区、枕区、颞区与额区。
与外耳道相连的下耳窝处为心肺反射区。
上耳窝处从下向上依次为胃区、脾区、肝区、胆区、胰区、肾区、小肠区、大肠区、膀胱区。
手部反射区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手的应用,人类手部的灵活运用对于大脑的发育、神经、内分泌、循环系统等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从整体上看,手部是一个倒置的人体缩影,从手掌根部至整个手掌,相当于人体的颈部和躯干,反映了胸、腹腔中各个脏腑、器官的健康状况;拇指、小指则代表上肢;食指、无名指则代表下肢;中指代表了头面、五官。
手背部则代表人体的背侧面以及四肢的关节伸侧。
通过对手部不同区域的色泽、质地、凹陷等变化诊察,可以测知及诊断相应的脏腑、器官以及机体各系统的疾病。
背部反射区背部是以脊椎为中心的整个人体的全息缩影,人体的五脏六腑均可在背部找到相应的对应区。
如背上部对应肺和心脏,背下部对应脾、胃、肝、胆,腰部对应肾、膀胱、大肠和小肠。
背部健康与否,往往直接反映着脏腑是否正常运转。
后背为五脏六腑的反射区,从颈下二寸开始,以手掌大小为一个反射区,向下依次顺序为肺区、心区、肝区、脾区、肾区、排泄区、生殖区,共为七个反射区。
耳朵反射區與全息圖
中醫世界│首頁
回到頁首
回到頁首
回到頁首
回到頁首
回到頁首
回到頁首
回到頁首
站長補充:
∙大家不要小看耳朵!如果把大腦比喻成一部電腦的核心,那麼耳穴就如同鍵盤一樣,只要正確地輸入關鍵字,就能迅速控制整部電腦。
臨床經驗上,耳穴點壓的療效最佳,其次是足療,再其次是手療,最後才是體穴。
∙站長推薦大家購買:
王大有的《掌紋診病實用圖譜-修訂版》--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周爾晉的《人體X平衡法》、《人體藥庫學》、《火柴棒醫生手記》--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常見病自我診斷掛圖》--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視頻示範:
/n_v162_/c35_/19_/1_/cczxx223_/zhajm_11997530821_/2
809867_/0_/26846227.sw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