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基础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2023粤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必背一、数的拓展
* 1. 基础知识:了解数的读法、拓展记数顺序;
- 例如:2 读作“两”,20 读作“二十”,200 读作“两百”。
* 2. 三位数数的读法:掌握三位数的读法和写法;
- 例如:234 读作“二百三十四”。
二、四位数的认识
* 1. 基本概念:了解四位数的构成和位置价值;
- 例如:8463 中,“4”表示千位,“6”表示个位。
* 2. 数字拼接:掌握四位数的数字拼接方法;
- 例如:3165 = 3000 + 100 + 60 + 5。
三、四位数的加减运算
* 1. 加法运算:研究四位数的加法运算方法;
- 例如:4721 + 268 = 4999。
* 2. 减法运算:研究四位数的减法运算方法;
- 例如:6241 - 1587 = 4654。
四、四位数的乘除法
* 1. 乘法运算:掌握四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 例如:4538 × 7 = 。
* 2. 除法运算:研究四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
- 例如:9088 ÷ 4 = 2272。
五、简单应用题
* 1. 实际问题:通过简单的应用题练运用所学知识;
- 例如:小明一天吃了6485颗糖果,第二天又吃了2639颗糖果,那么两天他吃了多少颗糖果?
以上是2023粤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必背的内容。
希望同学们能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1、圆规画圆,先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之间的距离,
再把有针尖的一脚固定在一点上,把有铅笔的一脚旋转
一周。
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2、画圆时,固定的点是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
母r表示。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3、圆是轴对称图形,每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半圆有1条对称轴。
d=2r r=
4、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一段曲线围城的。
5、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在圆心。
6、圆周率: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
7、用C表示圆的周长:C=πd 或C=2πr
8、两个圆的半径比等于他们的直径比,等于他们的周长比。
9、S=πr²或S=π()²
10、两圆的半径比、直径比、周长比都相等,面积比是半径
平方的比。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点和精选练习题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知识点及重点题分析最大公因数一、基础知识(1)定义:几个数公有的因数中,其中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①列举法:②短除法:把各个数公有的质因数从小到大依次作为除数,连续去除这几个数,一直除到各个商是互质数为止,(也可以用较大的合数质公因数去除)然后把左半圈所有除数相乘,所得的积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 36 24 482 18 12 243 9 6 123 2 4此时3与2,4都互质,这三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停止短除。
(即用短除法求最大公因数时,要使所有的数最后所得的商没有公因数就可,如果其中几个商有公因数,也不再除)。
因此,36,24,48的最大公因数是2×2×3=12。
(3)求两个数最大公因数的特殊情况:①当两个数成倍数关系时,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②互质的两个数最大公因数是1。
(如连续的非零自然数、不同的质数等)(4)最大公因数和公因数的关系:所有的公因数都是这两个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这些公因数中最大的。
二、求最大公因数在计算中的应用作用:最大公因数在计算中的最重要的作用是约分,即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约成最大公因数为1的最简分数。
化最简分数最简捷的方法:①短除法求出最大公因数②用划线法分别约去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写出分子、分母被最大公因数除的商。
③练习:(1)填空:A α,b 都是非0自然数,如果a ÷b=10 ,那么α,b 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解题分析:由题可知,α是b 的倍数,此时两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其中的较小数b ,最小公倍数是其中的较大数α。
B 甲=2×3×5,乙=2×3×7,甲和乙的最大公因数是( )。
(2)化最简分数6318、9824、7545、5036 (3)判断: A 6318比216的分数单位小,所以6318比216小。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详解及练习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分数加减法。
这个单元包括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与小数互化三个部分。
1.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我们需要注意分数单位(即分母)不同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将分数转化成相同的分数单位后再进行计算。
具体来说,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只需将分子相加减即可;而分母不同的分数则需要先转化成相同的分数单位,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1.2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运算的顺序和方法。
一般来说,我们先计算整数部分的加减法,再计算分数部分的加减法。
为了简化计算,我们还可以使用一些简便算法。
1.3 分数与小数互化在分数与小数互化中,我们需要理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使用小数化分数和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将它们互相转化。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不同的计算问题中灵活运用它们了。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在进行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需要先通分,将分数化成相同的分母,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最终的计算结果,如果能约分,则需要将其约分成最简分数。
1)分母互质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互质,那么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
为了将这两个分数的分母变成相同的数,需要将它们的分子和分母分别同乘对方的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加减。
具体来说,分母相乘作为新的分母,分子交叉相乘再相加减即可。
例如,对于分数3/4和5/8进行相加,先找到它们的最小公倍数8,然后将分母转化成8,得到:3/4 + 5/8 = 6/8 + 5/8 = 11/82)分母具有倍数关系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具有倍数关系,那么可以将其中一个分数的分母变成另一个分数的分母的倍数,然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最终的计算结果需要化简成最简分数。
例如,对于分数2/3和1/8进行相加,可以将1/8的分母变成3的倍数24,得到:2/3 + 3/24 = 16/24 + 3/24 = 19/243)分母具有相同因数如果两个分数的分母具有相同的因数,那么可以将它们的分母都变成这个因数的倍数,然后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
五年级下册全部数学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数学主要包括以下知识点:
1.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概念、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等。
2. 因数和倍数: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公因数和公倍数、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质数和合数等。
3. 长方体和正方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容积的概念和计算等。
4.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等。
5. 统计: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统计图的认识和绘制、平均数的计算等。
6. 数学广角:找次品、打电话等。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十册第四五单元知识点(写写帮推荐)第一篇: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十册第四五单元知识点(写写帮推荐)第四单元认识分数1、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我们把它叫做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12、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最大的分数单位是。
2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平均分成773吨表示把1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这样的3份.还表示把3吨平均分成7份,表示7这样的1份。
144、4和1同样长。
555、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6、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真分数总是小于假分数。
347,则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438、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母。
被除数a被除数÷除数=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可以写成a÷b(b≠0)除数b9、带分数都大于真分数,同时也都大于1。
10、把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用分数的分子除以分母。
11、把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如果是一位小数就写成十分之几,是两位小数就写成百分之几,是三位小数就写成千分之几,……351412而小于的分数有无数个;而在这些分数中分数单位是只有一个。
777713、分数大小比较的应用题:工作效率大的快,工作时间小的快。
14、一些特殊分数的值(31个分数转化为小数,默写)。
15、求一个数是(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列算式计算。
第五单元找规律1、单向平移求不同的和的个数规律:方格的总个数—每次框出的个数+1=得到不同和的个数2、双向平移如果平移的方向既有横又有纵,我们只要分别探究出两个方向上各有几种不同的排列方法(和单向平移的规律一样),相乘的积是多少一共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复习知识要点及练习(数学五年级下册)班级:姓名:学号:五年级数学下册基础知识要点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新知识点】轴对称旋转1、平移:物体或图形平移后本身的形状、大小和方向都不会改变。
2、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3、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应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4、画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先画出几个关键点的对称点,再连线。
5、旋转要素: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6、描述时注意:旋转物体、起止位置、绕哪一点、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旋转度数(点、方向、角度)。
如: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度。
风车旋转后,不仅每个三角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度,而且,每条线段,每个顶点,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度。
7、旋转的特征和性质: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的位置都变了,但三角的形状、大小没有变;点O的位置没有变;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
8、画一个旋转图形时,首先要确定它周围的点,然后找到这个图形各个点的对应点,最后连线。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新知识点】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因数和倍数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2的倍数的特征2、5、3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1、如果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如:在2×6=12中,2和6是12的因数,12是2和6的倍数。
如果c÷a=b(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都是c的因数,c是a和b的倍数。
注:(1)在研究因数、倍数时,所说的数指的都是整数(一般不包括0)。
(2)因数和倍数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一个数是因数或倍数。
(3)这里所说的“因数”,与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中的“因数”不同;这里所说的“倍数”,与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不同2、求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方法:如求18所有的因数,只要有序的写出两个数的乘积是18的所有乘法算式,或写出18能被几整除的所有除法算式,就可以把因数找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解读引言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是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编写而成,旨在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四年级学到的知识,同时为六年级升入初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教材解读将详细分析教材的结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建议等方面,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教材。
教材结构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分为八个单元,分别是:1. 分数乘法2. 分数除法3. 圆4. 比例5. 统计与概率(一)6. 几何图形7. 方程8. 数学广角每个单元都包含了若干个小节,每个小节后面都有相应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1. 分数乘法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法的应用等。
2. 分数除法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分数除法的运算方法,以及能够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包括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分数除法的应用等。
3. 圆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知识,包括圆的定义、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计算等。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比例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比例的基本知识,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应用等。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统计与概率(一)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几何图形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几何图形,包括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梯形的性质等。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几何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方程本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知识,包括方程的定义、方程的解法、方程的应用等。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 数学广角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一些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分数加减法》知识点总结第六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掌握分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运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指标。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以及用分数解决问题。
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1、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或相减,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同分母分数连加的计算方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直接把加数的分子连加起来作分子,分母不变。
5、同分母分数连减的计算方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也可以直接用被减数的分子连续减去减数的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通分时,一般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
如果是用这几个分母的公倍数作公分母,不算错,但由于分母过大,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计算量,使计算难度加大。
2、特殊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两个分数相加(减)时,当两个分数的分母互质,只有公因数1,且分子都是1时,计算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母相加(减)的结果作分子,就可算出得数。
字母表示为:(a 、b均不为0)三、分数加减混合运算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没有括号的,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计算方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计算过程中如果没有括号,几个分数可以一次性通分进行计算,也可以分步通分,分步计算。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速度与距离的计算速度与距离的计算是数学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知识点。
在五年级的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速度与距离的概念,并学会如何计算它们。
在本文中,将对五年级数学知识点中与速度与距离的计算相关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一、速度的概念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可以用公式表示为速度(v)= 距离(s)/ 时间(t)。
其中,速度的单位通常有米每秒(m/s)、千米每小时(km/h)等。
二、距离的概念距离是指物体所移动的长度,是一个标量物理量。
它可以通过测量起点和终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来确定。
三、计算速度的方法1. 已知速度和时间:如果已知物体的速度和所用时间,可以通过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的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以每秒10米的速度行驶2秒钟,那么它所行驶的距离就是速度乘以时间,即10米/秒 × 2秒 = 20米。
2. 已知距离和时间:如果已知物体的行驶距离和所用时间,可以通过距离除以时间的公式计算速度。
例如,如果一个物体在2小时内行驶了100千米,那么它的速度就是距离除以时间,即100千米 ÷ 2小时= 50千米/小时。
四、速度和时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当速度不变时,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如果时间增加,距离也会相应地增加;如果时间减少,距离也会相应地减少。
五、速度和距离的关系速度和距离也有密切的关系。
当时间不变时,速度与距离成正比。
如果速度增加,距离也会相应地增加;如果速度减少,距离也会相应地减少。
六、速度和时间、距离的综合计算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综合考虑速度、时间和距离进行计算。
例如,如果一个人以每秒1米的速度行走5分钟,我们需要将时间单位进行转换,然后计算出他行走的距离。
七、综合实例为了更好地理解速度与距离的计算,在这里给出一个综合实例:小明骑自行车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行驶了3小时,计算他行驶的总距离。
解题步骤:1. 将速度转换为距离单位,即20千米/小时 × 3小时 = 60千米。
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下册失败乃成功之母,重复是学习之母。
学习,需要不断的重复重复,重复学过的知识,加深印象,其实任何科目的学习方法都是不断重复学习。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两边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成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①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②对称点的连线与对称轴垂直;③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大小形状完全相同。
3、物体旋转时应抓住三点:①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旋转只改变物体的位置,不改变物体的形状、大小。
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有一组对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完全相同;有12条棱,相对的棱平行且相等;有8个顶点。
正方形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面都完全相同;有12条棱,所有的棱都相等;有8个顶点。
2、长、宽、高: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4、表面积: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5、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ab+ah+bh)×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用字母表示:S=6、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7、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8、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用字母表示:V=abh 长=体积÷(宽×高) 宽=体积÷(长×高)高=体积÷(长×宽)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用字母表示:V= a×a×a9、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和立方米相邻单位的进率为100010、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统一公式: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11、体积单位的互化:把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用高级单位数乘以进率;把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用低级单位数除以进率。
五年级数学下册内容包括:
1. 分数乘法:包括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子和分母的约分、倒数的认识。
2. 长方体(一):包括长方体的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的体积。
3. 长方体(二):包括长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单位间的进率、容积和容积单位。
4. 小数的乘法:包括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和乘加。
5. 小数的除法:包括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连除和除加。
6. 轴对称:包括轴对称图形、画对称轴。
7. 复式折线统计图:包括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
8. 数学好玩:包括图形中的规律、探索活动。
9. 总复习: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
具体内容可能会因教材版本和地区而有所不同,请参考相应教材或咨询当地教育机构以获取准确信息。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小学是我们整个学业生涯的基础,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查字典数学网为同学们特别提供了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1、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把分数化为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应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化简包括两步:一是约分;二是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通分的根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0.5 =0.25 =0.75 =0.2 =0.4 =0.6 =0.8=0.125 =0.375 =0.625 =0.875 =0.05 =0.04。
2、分数的加减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1、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6:倍数和因数: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7、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8、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3的倍数有:3、6、9、…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9、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10、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11、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12、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
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3、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14、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5、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一个数除以小数知识点基础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掌握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方法;2.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感受发现知识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知识点1.知识梳理【学习重点】掌握一个数除以小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除数转化成整数,正确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
【学习方法】微课堂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多媒体展示学习。
【学习思路】知识回顾——微课堂自主学习——合作探索学习——知识小结2.题型归纳1.选择题2.填空题3.判断题4.综合题3.题型解析中国结你了解多少?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用“结”来计数、记事。
“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之美,而且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民族色彩,体现了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
1、自主学习自学下面例1、例2。
自学提示:(1)为什么要把除数扩大100倍?(2)除数扩大100倍,被除数应该怎么办,为什么?(3)在书写格式中应注意那些细节?例1:奶奶编“中国结”,编一个要用0.85m丝绳。
这里有7.65m丝绳。
这些丝绳可以编几个“中国结”?思考:怎样才能求出可以编几个“中国结”呢?解: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例2:计算12.6÷0.28=0 . 2 8 1 2 . 62、微课堂学习(1)请跟随微课堂视频一起探讨例1和例2(2)根据微课堂的学习,更正例1和例2答案3、小结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过程:一、单选题1.一个非0自然数除以1.1,所得到的商比原数()。
A. 大B. 小C. 无法确定2.下面算式中与56÷0.6相等的算式是()。
A. 560÷6B. 0.56÷0.06C. 5.6÷63.下面各数中商最大的是()。
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是小数。
以下是小数的相关内容:
1. 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小数是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的数。
小数部分读作小数点后的数字。
例如,0.5读作零点五。
2. 小数的比较:小数可以通过比较小数部分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例如,0.5和0.7,由于7大于5,所以0.7大于0.5。
3. 小数的大小关系:小数部分的位数越多,数值越大。
例如,0.7比0.75小,因为0.75的小数部分比0.7的小数部分更大。
4. 小数的加减运算:小数的加减运算与整数的加减运算类似,需要对齐小数点后的数字进行计算。
5. 小数和整数之间的转换:将整数转换为小数时,可以在整数后面加上小数点和零。
例如,7可以写成7.0。
将小数转换为整数时,可以去掉小数点后面的数字。
6. 小数的乘法:小数的乘法可以分别计算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乘法,然后将结果相加。
7. 小数的除法:小数的除法可以将小数转换为分数,然后根据分数的除法规则进行计算。
以上是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要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
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考公式知识点汇总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我们就走在了一条数学学习成功的大道上。
小偏整理了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考公式知识点汇总,感谢您的阅读。
五年级数学下册必考公式知识点汇总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和整数相乘,分母不变。
(能约分的要约分)2、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分母与分母相乘,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3、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有8个顶点,12条棱,12条棱可以分为三组:4条长,4条宽,4条高。
4、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5、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
长方体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
前后面的面积=长×高;左右面的面积=宽×高;上下面的面积=长×宽6、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h+b×h)×27、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长宽高都相等)8、正方体有6个面,都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8个顶点,12条棱都相等。
9、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10、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作它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11、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6a2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13、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或V=a314、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V=Sh15、如果两个数的乘积是1,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
比如1/2的倒数是2,2的倒数是1/2,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
16、一个数除以一个整数(零除外)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7、一个数除以一个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
数学基础知识(一)
(星期二、四晚读堂读)姓名
一、第一单元。
1、图形的变换方法有:对称、旋转、平移
2、什么叫做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做对称轴?
答: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中间这条直线就叫对称轴。
3、轴对称的基本性质:①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之间的
连线垂直于对称轴。
4、旋转的要素:旋转中、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5、旋转后的图形与旋转前相比:①形状不变。
②大小不变。
③选择点0
点的位置不变。
二、第二单元。
1、举例说明什么是因数和倍数。
例:3×6=18 那么3和6是18的因数,而18是3和6的倍数。
(注意因数和倍数指的是整数不包括0)
2、最小的因数是( 1 ),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因数的个数是(有
限的)。
3、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
倍数的个数是(无限
的)。
4、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奇数?
答:自然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注意:最小的偶数是(0 ),最小的奇数是( 1 )。
5、2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的数是0、2、4、
6、8的数就是2的倍数
6、3的倍数的特征是: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
的倍数。
7、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的数是0和5的数就是5 的倍数。
8、什么叫做质数?什么叫做合数?
答: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
(或素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注意: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9、最小的质数是( 2 ),最小的合数是( 4 )。
10、2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
11、20以内的合数有:4、6、8、9、10、12、14、15、16、18、20
三、第三单元。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 )个面,(12 )条棱,(8 )个顶点。
其
中正方体的六个面都(相等)十二条棱都(相等)。
2、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3、正方体可以看做(特殊的)长方体。
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棱长总和的计算方法是:
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字母公式为:(a+b+h)×4
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 字母公式为:a×12
5、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字母公式s=(a×b+a×h+b×h)×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字母公式s=a×a×6
6、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是: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字母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字母公式v=aaa (或v=a3)
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共用体积公式是:
体积=底面积×高字母公式v=s×h
8、体积的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立方毫米。
它们的进率是1000。
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9、容积的单位有:升(L)和毫升(ml)(注容积的进率也是1000)
即1升=1000毫升
10、体积和容积的相同点有:使用的公式相同(都用体积公式)
11、体积和容积的不同点有:体积的长宽高是从物体的外面量,而容积的长宽高是从物体的里面量。
12、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关系: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四、第四单元。
1、举例说明分数的意义。
例:5/7是把一个整体分为7份,表示其中5份这样的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
如3/5的分数单位是1/5,也表示有3个1/5.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
用字母表示a÷b=a/b(b≠0)
4、什么叫做真分数和假分数?
答: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5、分数前面带有整数的叫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化成带分数。
6、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答: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