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计算公式
- 格式:docx
- 大小:12.83 KB
- 文档页数:2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
033δ)×1.033δS=π×(D+2。
1δ+0。
0082)×L式中D-—直径1.033、2。
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
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③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
033δ×1。
5×NS=\[(D+2.1δ)/2\]2 ×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
5D×1.033δ×1.05×NS=π(D+2.1δ)×2。
5D×1。
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
033δ×1.05×NS=π×(D+2.1δ)×1.5D×1。
05×N(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S=π×(D+2。
保温管计算公式例子保温管是一种在工业生产和民用建筑中广泛使用的管道保温材料,它具有很强的保温性能,可以有效地降低热能的损失,提高能源利用率。
保温管的计算公式是计算其保温效果和热损耗的重要工具,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保温管的计算公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保温效果的计算,二是热损耗的计算。
首先,我们来看保温效果的计算。
保温效果可以用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和保温层厚度来评估。
一般而言,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保温层厚度越大,保温效果越好。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保温效果 = 1 / (保温层厚度× 导热系数)其中,保温效果的单位为热阻(m²·K/W),保温层厚度的单位为米,导热系数的单位为W/(m·K)。
其次,我们来看热损耗的计算。
热损耗是指管道在输送热能过程中损失的热量,它与管道的长度、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环境温度差和管道的传热面积有关。
热损耗的计算公式如下:热损耗 = (管道长度× π × 管道外径× 导热系数× 温度差) / (保温层厚度× 传热面积)其中,热损耗的单位为瓦特(W),管道长度和保温层厚度的单位为米,管道外径的单位为米,导热系数的单位为W/(m·K),温度差的单位为摄氏度(℃),传热面积的单位为平方米(m²)。
通过以上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科学地评估保温管的保温效果和热损耗情况,并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和保温层厚度,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在实际的保温管设计和安装中,除了计算公式,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管道形状、环境条件、施工材料等。
因此,对于没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来说,建议咨询专业的工程师或施工单位,以确保保温管设计和施工的质量。
总结起来,保温管计算公式是评估其保温效果和热损耗的重要工具,通过合理应用这些公式,可以提高保温管的保温效果,降低能源损失,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在实际应用中,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以确保计算和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绝热工程量.(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
033δS=π×(D+2。
1δ+0.0082)×L式中D—-直径1。
033、2。
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
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②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
5D2 +(10~20mm)③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
033δ×1。
5×NS=\[(D+2。
1δ)/2\]2 ×π×1。
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
033δ)×2。
5D×1.033δ×1。
05×NS=π(D+2。
1δ)×2。
5D×1。
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
5D×1.033δ×1.05×NS=π×(D+2.1δ)×1。
5D×1。
05×N(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S=π×(D+2.1δ+0.0082)×L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③双管伴热(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S=\[(D+2.1δ)/2\]2 ×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S=π×(D+2.1δ)×1.5D×1.05×N(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S=π×(D+2.1δ)×1.5D×2π×N/B(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δ)×δS=π×(D+δ+×L式中D——直径、——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0~20mm)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δ)/2\]2 π×δ××NS=\[(D+δ)/2\]2 ×π××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δ)××δ××NS=π(D+δ)×××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δ)××δ××NS=π×(D+δ)×××N(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δ)××2π×δ× N/BS=π×(D+δ)××2π×N/B(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2πr×(h+δ)×δS=2πr×(h+δ)。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033δS=π×(D+2.1δ+0.0082)×L式中D——直径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 +(10~20mm)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S=\[(D+2.1δ)/2\]2 ×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1.033δ×1.05×NS=π×(D+2.1δ)×1.5D×1.05×N(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5D×2π×1.033δ× N/BS=π×(D+2.1δ)×1.5D×2π×N/B(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δ)×δS=π×(D+δ+×L式中D——直径、——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 +(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2 ——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0~20mm)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δ)/2\]2 π×δ××NS=\[(D+δ)/2\]2 ×π××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δ)××δ××NS=π(D+δ)×××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δ)××δ××NS=π×(D+δ)×××N(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δ)××2π×δ× N/BS=π×(D+δ)××2π×N/B(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2πr×(h+δ)×δS=2πr×(h+δ)。
各类保温计算公式
保温计算公式一:
有容量计算方法:
V=壳体容积(m³)
d=流体密度(kg/m³)
c=流体比热容(J/kg•K)
T0=保温前温度(℃)
Tf=保温后温度(℃)
t=保温时间(h)
保温量计算:
Q=V·d·c·(Tf-T0)÷t(KJ)保温计算公式二:
无容量计算方法:
m=物料重量(kg)
c=物料比热容(J/kg•K)
T0=保温前温度(℃)
Tf=保温后温度(℃)
t=保温时间(h)
保温量计算:
Q=m·c·(Tf-T0)÷t(KJ)保温计算公式三:
热量失去率计算方法:
V=壳体容积(m³)
d=流体密度(kg/m³)
c=流体比热容(J/kg•K)
T0=室内温度(℃)
Tf=室外温度(℃)
U=热传导系数(W/m2•K)
A=壳体总表面积(㎡)
热量失去率计算:
Q=U·A·(Tf-T0)(KW)
保温计算公式四:
低温保温计算方法:
T=热量传输距离(m)
K=热传导系数(W/m•K)
A=换热面积(㎡)
To=热源温度(℃)
Tc=保温后温度(℃)
低温保温量计算:
Q=T·K·A·(t0-Tc)(KW)保温计算公式五:
有容量蒸发计算方法:
V=蒸发容积(m³)。
水管保温计算公式水管的保温计算是基于传热原理进行的,主要考虑保温材料的导热性能和管道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
下面是一种常用的水管保温计算公式:Q=(T1-T2)/(1/α1+L/λ+1/α2)其中,Q为单位长度管道的传热量(单位:J/m),T1为管道内部的温度(单位:℃),T2为管道外部的温度(单位:℃),α1为管道内部对流换热系数(单位:W/(m2·℃)),α2为管道外部对流换热系数(单位:W/(m2·℃)),L为管道的壁厚(单位:m),λ为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单位:W/(m·℃))。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保温效果受到保温材料的性能、厚度和外部环境温度的影响。
在计算传热量时,可以考虑不同的换热方式,如自然对流或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换热通常适用于静止的液体或气体条件下,而强制对流换热则需要辅助设备如风扇或泵来增强换热效果。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对保温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λ越小,保温效果越好。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硅酸盐、酚醛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等。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保温材料的耐水性、耐候性和防火性能等。
总体来说,保温材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工程要求、成本、性能等因素。
在水管保温中,还需要考虑管道的长度和直径,以及管道上的接头和伸缩段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保温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可以利用计算公式来估算保温效果,然后通过调整保温材料的厚度和性能来达到所需的保温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只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我们也可以采用其他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在进行水管保温计算时,建议参考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手册,或者请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绝热工程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S=π×(D+2.1δ+0.0082)×L式中D——直径 1.033、2.1——调整系数;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或管道长; 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①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 ——主管道直径; D2——伴热管道直径; (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间隙。
②双管伴热 (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10~20mm)③双管伴热 (管径不同,夹角小于90°时)。
D′=D1 +D伴大+(10~20mm)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 D1——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果分别代入相应公式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式。
V=\[(D+1.033δ)/2\]2 π×1.033δ×1.5×N S=\[(D+2.1δ)/2\]2×π×1.5×N(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2.5D×1.033δ×1.05×NS=π(D+2.1δ)×2.5D×1.05×N(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保温计算公式
1.设备筒体或管道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π×(D+1.033δ)×1.033δ 5-1S=π×(D+2.1δ+0.0082)×L 5-2式中:D-设备筒体或管道直径;1.033、2.1-调整系数;
δ-绝热层厚度;L-设备筒体和管道长;0.0082-捆扎线直径或钢带厚。
2.伴热管道绝热工程量计算式:
(1)单管伴热或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
D'=D(1)+D(2)+(10~20mm) 5-3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
主管道直径;D-伴热管道直径;(10~20mm)-主管道与伴热管道之间的
间隙。
(2)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大于90°时):
D'=D(1)+1.5D(2)+(10~20mm) 5-4
(3)双管伴热(管径相同,夹角小于90°时):D'=D(1)+D伴大
+(10~20mm)
5-5式中:D'-伴热管道综合值;D(1)-主管道直径。
将上述D'计算结
果分别代入分式5-2、5-3,计算出伴热管道的绝热层、防潮层和保
护层工程量。
3.设备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工程量计算分式:
V=[(D+1.033δ)/2]2×π×1.033δ×1.5×N 5-6S=[(D+2.1
δ)/2]2×π×1.5×N 5-7式中;N-封头个数。
4.阀门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2.5D×
1.033δ×1.05×N 5-8S=π×(D+
2.1δ)×2.5D×1.05×N 5-9式
中:N-阀门个数。
5.法兰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5D×
1.033δ×1.05×N 5-10S=π×(D+
2.1δ)×1.5D×1.05×N 5-11
式中:N-法兰个数
6.弯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V=π×(D+1.033δ)×1.5D×2
π×1.033δ×N/B 5-12S=π×(D+2.1δ)×1.5D××2π×N/B
5-13式中:N-弯头个数;B取定值为:90°弯头B=4;45°弯头B=8。
7.拱顶罐封头绝热、防潮和保护层计算公式:
V=2πr×(h+1.033δ)×1.033δ 5-14S=2πr×(h+2.1δ) 5-15式中:h-封头垂直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