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常州问佳)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4
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二稿)蒋雨晴教学目标:1、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的形象。
2、通过对课文重点段的品析,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诵。
3、认识文章“对仗”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
重点: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难点:抓住盘古是怎样用神力开天辟地,又是怎样用身躯化生出世间万物的两部分内容,体会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课前游戏: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是看图片猜神话故事,看看谁的眼睛最敏锐。
(CAI出示图片)这些都是神话故事,在远古时候,科学不发达,一些简单的自然现象,人们还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古人就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些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与这些“神”有关的故事就成了神话故事。
一、复习导入:1、我们继续学习神话故事——(读题:开天辟地)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看看大家还能不能读好这些词语?(CAI出示词语)3、在这一课中有一些描写事物的短语值得我们积累(CAI出示短语),齐读。
在读的时候能注意到形容事物的词语,读懂这些词的意思,相信能有更多的收获。
示范读-齐读4、在本单元的读读背背中的八个四字词语也和这一课有关。
先读一读,有什么发现?小结:这八个词语正好提炼了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文章中也有一个句子也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CAI出示第八段)齐读5、盘古是怎样以他的神力开辟天地,又是怎么样用自己的身躯化生出世界万物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指板书)二、学习第二小节过渡:默读第二小节,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盘古的神力?1、CAI出示句子: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说说,你从这一句中的哪个词,感受到了盘古的神力?(1)盘古的“一使劲”结果怎样?是啊,他可不是一般的神,他有着无穷的力量和高大的身躯。
(2)只有盘古才有这个神力(请一位男同学读一读)还有哪位同学想感受盘古的神力?(3)这是真的大鸡蛋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引号,这是一个比喻)其实指的是什么?(天地未分时的宇宙)(4)这时候,“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对于在黑暗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来说,这是一丝怎样的光啊?如果你是盘古,你看到这一丝光会想什么?(4)盘古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指读句子)2、CAI出示句子: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开天辟地》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背诵课文的6、7、8三节;2、.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3、了解神话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想像神奇画面,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神话故事《开天辟地》,我们一起来写课题。
2盘古为什么要开天辟地?(结合复习第一节:天和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一个大鸡蛋)过渡:所以,当时宇宙的样子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昏天黑地)3 于是盘古——(引说)拿起板斧和凿子把天地劈开。
你认识了一个怎样的盘古?(板书:开天辟地力大无穷)二、精读3-5节过渡:那么盘古开天辟地后又做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3-5节。
(提示:默读便于思考,朗读便于记忆)1、交流:盘古开天辟地后又做了什么?(出示第三段,指读)“头顶天,脚踏地”叫什么?(顶天立地,板书)2、天和地是怎么变化的呢?盘古又有什么变化?(出示句子,指名朗读,补充:一丈:3.33米)想不想看一看呢?(播放动画)就这样——又经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极高了,地便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出示第六节)(他变成了一个巍峨的巨人)理解:巍峨(指导读)这个巍峨的巨人有多高呢?让我们来算算。
盘古这样的姿势站立难不难?哪个词看出?(撑)如果是你一节课保持撑东西的姿势,(动作理解)你什么感受?一天呢?盘古用这样的姿势一直撑着。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就是这样头顶天,脚踏地;一万年过去了,盘古还是这样____________;十万年过去了,盘古依旧这样_____________;一百万年,二百万年……一千万年过去了,盘古仍然这样____________;一千万年,两千万年……几千万年过去了,盘古始终这样___________。
过渡:是的,盘古这个姿势多久?(几千万年)这几千万年的顶天立地仅仅靠他的神力吗?还需什么?(意志坚强,板书)3、是的,盘古为了让天地不再合拢,为了让这个世界充满光明,矢志不渝的坚持着,这种精神是何等的可贵,我们已经不能再用言语来形容了,就让我们读出他的这份坚定吧!齐读4、5两小节。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合理想象,并体会出盘古意志坚定、无怨无悔的精神。
3. 能复述这个神话故事。
教学过程:
1.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这个故事,知道这篇是神话故事,那么既然是故事,谁能告诉我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
起因是天地混沌一团,经过是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结果是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2. 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天地是什么样子的?读一读。
3. 盘古是怎么以他的神力开辟了天地?自读课文第二段,说说从中你读到了什么?
一使劲、咔嚓、一条缝、猛劈猛凿体会力大,人物之神奇。
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体会工具简单,创世艰难。
4. 能不能自己想象一下盘古可能会怎么开辟的呢?
5. 在盘古的创造下,什么形成了天,什么形成了地?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对照这句话,我们发现了什么?这是语言的对仗工整,作者写这句话为了说明什么?
6. 在天地分开后,盘古是否大功告成了?接着又发生了什么事?自读课文3至6自然段,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3、4、5自然段主要抓住重点词句把握盘古意志坚定,力量之大。
第6段从“几千万年”、“精疲力竭”、“含着微笑”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
7. 盘古又是如何化生万物的呢?默读课文第7自然段,说说化生出哪些东西。
想象他的其它器官还会变成什么?比如骨骼、汗毛头发、牙齿等。
8. 说一说盘古开天辟地这个故事。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2、通过对课文第7自然段的品析,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涌。
3、认识文章“对仗”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
设定的三个教学目标一二两个应该是这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词句的品读来感受,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式,我觉得也是最重要的方式,现在我们有些课堂,已经脱离文字,学生凭空感悟,很不可取。
课后要求背诵六、七、八三个自然段,孙老师选择了第七自然段进行背诵,应该说,考虑到了本班和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舍有得,很好。
课上,班上有困难的几个学生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说明了这节课的有效性。
第三个目标,是配合的课后的第四题,教学中也有所体现。
总体来说,我以为这三个目标,定位基本准确,课堂执行也比较到位,同时,也给老师们制定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一点启示:那就是依据学段特点,考虑自身实际,结合课后习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的准备略有瑕疵,没有能看到盘古的头,顶天不够明显,是没有调试好。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开天辟地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
板书:开天辟地生齐读课题。
(生如果读不到位教师范读。
要求读出力量感。
)开和辟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开天辟地又可以说成开辟天地。
2、那文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就是---(投影出示:齐读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找出文中的能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这符合课程标准对这一学段的要求,但是,建议,同时训练学生如何将书上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这也是一种学习,应该是四年级的学生需要去掌握的。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话,让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一幕幕重现在我们眼前。
二、新授1、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指名读。
注意“混沌”一词的读音。
出示词语:混沌。
知道在课文中什么意思吗?(天和地搅在一起。
)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天地间的第一个人——大神盘古。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读课文,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六、七、八自然段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课文,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教学难点: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受盘古伟大的献身精神。
一、复习导入1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13课,齐读课题。
2.读题:通过上节的学习,我们知道“辟”也是“开”的意思,所以“开天辟地”就是——“开辟天地”的意思。
多么有力量的题目呀,来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3.《开天辟地》是个神话故事,谁能用一句话说说它讲得是个什么故事?(课文最后一节)二、品读课文,感受神韵过渡: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又是怎样化作世间万物的呢?课文哪一自然段写的盘古开天辟地?(二)品读感悟第2节1.请你大声读读第2自然段,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从中你可以看出盘古是个怎样的神?请把相关语句划出来。
(1)出示句子: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大鸡蛋”破碎了。
“斧子”见过吗?“凿子”见过吗?盘古是怎么劈,怎么凿的?(学生读课文)这是个普通的鸡蛋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要想凿开这个大鸡蛋,你必须像盘古那样用力劈,用力凿。
(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们,这是一个沉睡了多少年的盘古?沉睡了一万八千年的盘古该积蓄了多大的能量啊,这一刻,他要爆发了,(齐读“他一使劲……大鸡蛋破碎了”)(2)通过刚才的朗读,你看见了一个什么样的盘古?2.这个“大鸡蛋”破碎之后,天地发生了什么变化:(投影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指名男女生合作读)(1)你读完了有什么感觉?(2)分号把这句话分成了前半句和后半句,仔细比较,你发现了什么?(课件演示发现的词语和特点:3对反义词形象的描绘了天地分离的情景。
字数相等、琅琅上口对仗)(3)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句子,在下面的学习中自己要留意。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案本文是关于《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案,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1、朗读感悟课文。
2、复述课文,指导写字。
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读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了解了古代人民想像的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宇宙的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娃娃,这一节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巩固识字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三、朗读感悟1、再读课文,说说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盘古的勇敢、献身精神。
)2、从文章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盘古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
(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1、看课件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
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两个独体字,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四个上下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
(1)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描红,练习。
六、拓展延伸1、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2、把你搜集到宇宙诞生的其他资料讲给小伙伴听。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复习巩固
①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②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词语。
二、指导写字
①学生自由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
教师重点指导。
②练习书写。
写一遍生字,再抄一遍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③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这样设计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互相评价,促进学生的'自学能力的提高。
)
三、朗读回味
①展示读。
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②记忆读。
看谁能记一些优美的词,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练习复述
①同座练说。
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课后拓展
①、思考,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生写诗句(我想……)
②、将自已搜集到的神话故事展示给自已的小伙伴们看。
如此设计思考拓展,让学生回过头来再次感悟,通过让学生去想,感悟盘古的伟大之处,激活学生的思维,创造成性地应用语言;第二个拓展使学生了解更多的神话故事,并培养了学生的查找资料的能力。
)。
《开天辟地》语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开天辟地》语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篇一」我执教的是鄂教版五年级下册《盘古开天辟地》一课。
教学中我对盘古精神的感悟步步深入,把神话的特点融入其中,品读语言的同时,不忘学生想象、表达的训练。
虽然郑店街听课的老师们给予了些许肯定,综合看起来还算是顺利完成了本次教学,但课后细细揣摩,有两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足以为戒。
1、问题设计的明确性。
我上的是第二课时,在复习第一部分“盘古开天辟地”后,我问学生:“盘古一斧、一挥、一劈就分开了天地,你们觉得盘古怎么样?这个神话故事怎么样?”(力大无比、奇特想象等)此问题随意,不如问:“你们感受到盘古的什么?”避免追问的嫌疑。
在学生默读6-9自然段时,我问:“神话中的人物也很神奇,他们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能力,盘古还有哪些让你感到神奇的地方?”学生默读10秒后还是没有人举手,我就有点着急了:“找到一处也可以交流。
”我希望在交流中他们能互相启发。
马上有一个孩子发言,我顺势说:“同学们,盘古每天会长高一丈,这就是他的神奇呀!”学生们马上就找到了他能变化、变化快、站的时间长等句子谈体会了。
为什么学生会在这看似简单的问题上卡壳呢?那是我在此问题设计的不明确:我既想结合神话的特点,又想结合课文内容提问,结果顾此失彼。
不如直接问:“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怎么做的?”学生很快就会把他顶天、撑天等的描写找到了。
一句“找到一处即可”折射出“走教案”的心理,有是“师本”观念的体现:退一步,尽管如此问题下,如果相信学生,多给10秒,20秒,孩子们也是能读懂文本的。
2、“点状”教学与“散状”教学在学习第10自然段后,我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盘古的——变成了——”学生一时想象不出来,后来才陆续有几个学生发言了。
这是典型的“点状”教学,当学生的思路没打开时,不妨发挥同桌、小组的作用,在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效果一定比上述好得多:学生的学习由议论文式的“点状”连接成“散状”的群体学习,使课堂流淌出一种灵动之美、和谐之美。
《13、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1、通过对重点词、句的品尝,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雄伟形象。
2、凭借详细的语言材料,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感悟盘古英勇、无私的献身精神。
3、熟悉文章对仗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育想象力量。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宏大形象。
养成教育训练点学习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
课前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开天辟地的仆人公是盘古,在你的印象中盘古是个怎样的神?小结板书:力大无穷、体形雄伟、无私献身能不能用上这三个词,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则神话?课文中也有一句话概括了神话的主要内容,找一找(出示课文最终一小节)!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文字,你读懂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盘古为人类作出奉献了吗?(板书:开天辟地、化生万物)二、新课学习(一)学习25小节过渡:让我们先去讨论第一个问题。
盘古怎样开天辟地?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2到5小节,边读边思索,把你认为能够解决问题的句子或词语用你喜爱的阅读符号画出来,在边上写一写你的理解,并读一读。
沟通:1、开天辟地。
(出示其次自然段局部内容) 朗读体会盘古力大无穷。
就这样,天和地形成了。
同学们,我们来看:(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了地)小结:他们一一对应,这就是对偶。
我们平常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对偶句呢,能说给大家听听吗?2、顶天立地。
开拓了天地之后,盘古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你理解雄伟吗?课文中有介绍盘古身高雄伟的语句(“长得极长”、“长柱子似的”),找出来读一读,体会盘古的雄伟。
盘古就这么顶天立地,那么,他撑在天地间多长时间!这么长的时间里,盘古日夜撑着天地,你看到的是一个怎样的盘古?(板书:意志顽强)(二)学习6、7两小节1、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上升,地不再加厚,而此时的盘古怎样了呢?引读第六小节,从中你读出了什么?2、这位雄伟的巨人倒下了,为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他在临死前是怎样化生出世间万物的呢?沟通出示: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雨露甘霖。
小学语文公开课(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教后反思(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X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二、内容分析这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讲的是X开天辟地孕育万物的故事。
从故事中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这位远古英雄的神勇和伟大。
三、学生分析喜欢神话,想探究宇宙是怎么形成的,是孩子们的天性。
本课的设置就是想通过让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究这些秘密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传统文化的。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读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了解了是谁开天辟地的?他为什么要开天辟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他是怎样开天辟地的。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些词语描写了X开天辟地的经过? 1、随机出示: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喀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
总算,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再读读,看看还有什么新发觉。
〔“一使劲〞〕〔1〕、“一使劲〞说明了什么?〔高大力大〕你有这个力量吗?只有X才有这个神力。
男同学把他的神力读出来。
〔2〕、一丝微光,对醒来就处在黑暗之中的X来说,这是一丝怎样的光啊?看到一丝微光了,如果你是X,你会想些什么? X也是这么想的:让这个世界充满光明那该多好啊,于是,他又做了什么呢? 2、出示: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1〕、这是一个一般的鸡蛋吗?〔巨石累积而成的〕,你怎么了解的?“巨石崩裂〞能用你的朗读表达出来吗?〔指名读〕请把这个词语放在句子里朗读,〔男生读〕读出开天辟地的气概还有哪些地词语表达了他的神力?“猛劈猛凿〞〔具体说一说〕〔2〕、从这些词语和句子中你可以看出X是个怎样的神?我们读一读句子把他的威武神勇的样子读出来。
3、大鸡蛋破碎了,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渐渐下沉,变成了地。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开天辟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总45课时教学要求:1、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2、通过对课文第7自然段的品析,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诵。
3、认识文章对仗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
教学重点:1、借助语言文字,感悟盘古的伟大献身精神。
2、认识文章对仗的写作手法,初步感知对仗的特点。
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
1、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读题:开天辟地),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两种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一种是根据故事的先后顺序简要地概括,另外一种方法是用课文中的语言来概括。
2、复习:文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就是(投影出示:齐读盘古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
)3、教师引读:开辟了,化生出板书:开辟天地化生万物二、学习开天辟地。
1、那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1、2自然段,划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时最能体现他神力无穷的句子。
2、教师巡视,投影出示:大神见身边有一把板斧、一把凿子,他随手拿来,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对着眼前的黑暗混沌,一阵猛劈猛凿,只见巨石崩裂,大鸡蛋破碎了。
3、指导朗读。
① 练习一下,试着把盘古的神力无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② 评价引导,点拨重点词语:猛劈猛凿,巨石崩裂加点,再读读这句话,特别注意这两个词,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先自己想,再到小组里说,然后全班交流,引导结合生活经历来谈)③ 组织交流,教师适时适度评价渲染。
④ 出示图,加以小结描绘同学们的想象还真丰富,通过你们的描述,我仿佛真的看到了盘古:随着他的猛劈猛凿,只见一道道斧光凿影,火花飞溅;耳边回回响着那呼呼的风声;你听,巨石崩裂时,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响着那震耳欲聋的声音,整个宇宙在剧烈地震动着。
让我们感觉到盘古真是神力无穷!⑤ 再次朗读:谁能看着图,结合我们刚才的想象,把盘古神力无穷的样子读出来?⑥ 男生齐读。
开天辟地(第二课时)常州问佳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重点句、重点词的品味,感受盘古的神力无比及巍峨形象。
2、通过对课文第7自然段的品析,进一步感受盘古的伟大、无私,从而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熟记成涌。
3、认识文章“对仗”的写作手法,初步感受对仗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开天辟地这篇课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课。
板书:开天辟地
生齐读课题。
(生如果读不到位教师范读。
要求读出力量感。
)开和辟的意思是一样的,所以开天辟地又可以说成开辟天地。
2、出示词语:混沌一团开天辟地化生万物
师:同学们,你们看,看到这三个词语,我们就像看到了这个神话故事的发展过程,能用上几句连贯的话,用上以上这三个词语来说说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吗?
(要求:简洁,明了。
)
课文中,还有一句话能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你们还记得是哪一句吗?(指明回答,如果人多就齐答。
)
3、过渡:这就是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两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本领。
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屏显:一、按照故事的先后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二、用文中的语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话,让盘古开天辟地的过程一幕幕重现在我们眼前。
二、新授
1、第一幕:昏天黑地
A、出示课文第一小节。
指名读。
注意“混沌”一词的读音。
(评价语:读对了:你真小心,连特别容易读错的一个字都注意了。
你能把这个词语再读一次吗?读错了:这位同学有一个词语没读准确,谁听出来了,能帮他指正吗?)
出示词语:混沌。
知道在课文中什么意思吗?(天和地搅在一起。
)
B、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你就是天地间的第一个人——大神盘古。
(师旁白:很久很久以前,没有人知道那是什么时候,天地尚未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团,像个大鸡蛋。
这里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没有鸟叫,没有虫鸣,没有山川,没有河流,甚至,也没有时间。
四周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
)睁开眼睛,此时的盘古,你有什么感受?
2、第二幕:开天辟地
A、是啊,盘古也这么想。
于是就发生了接下来的这一幕:开天辟地。
这个叫盘古的大神,在混沌不分,昏天黑地的巨蛋里昏睡了一万八千年。
引读:“一天……变成了地。
”
读了这一段文字,我们的老祖总盘古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为什么?
预设:1、力大无穷。
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
猛劈猛凿,巨石崩裂。
2、对光明的渴望和追求。
这一部分学生可能比较难体会出来,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以“一丝微光”为切入点,展开想象,对光明的迫切和无限向往,给予了他无穷的动力。
(板书:追求光明)
B、请你再读读这段话,指读,说说你是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这段话的?(急切的、敬佩的、渴望的……)
C、是啊,盘古凭着一股冲破枷锁,奔向光明的意念,用他的神力大刀阔斧,开天辟地,此时,出示: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观察这两句句子,有什么特点?(字数相等,句式相近,意思相对。
)轻而清对重而浊,冉冉上升对慢慢下沉,天对地,这种句子就叫作对仗句。
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轻而清,这就是天,天的感觉,重而浊,这就是地,地的感觉,同学们,我们不但能从意思上看出天地的不同,还能从声音上,从感觉上感受天地的区别。
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读出天和地的感觉来
3、第三幕:顶天立地
A、电光火石间,天和地分开了,你看到了什么?(出示图片)
老师不但看到了天地出现了,还看到了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站在天地中间,不由地使老师想起了一个成语,顶天立地。
是的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第三幕。
(板书:顶天立地)(出示三至五自然段)引读:天和地分开后,……重新合拢。
情境朗读:
(1)天地开辟,盘古在其中,他头顶天,脚踏地,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
几百年过去了,这个巍峨的巨人……
(2)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几千年过去了,这个巍峨的巨人……
(3)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长了。
一万八千年过去了,这个巍峨的巨人……
B、师生对话。
万八千岁,一万八千年啊。
盘古盘古,你撑在天地之间这么长时间,你不累吗?(累。
)你休息一会儿行吗?(不行啊,我一休息,天地就会重新合拢。
)你都撑了一万八千年了,休息一会都不行么?(不行啊,我好不容易才找到光明,才能把天地分开,万一休息,前功尽弃怎么办,我怎么都要坚持下去。
) 虽然您是个巍峨的巨人,可毕竟还是血肉之躯,不是一根柱子呀,这都已经过去了一万八千年了,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你不如就放弃吧。
(不行,开天辟地是多么艰难呀,即使我是巨人,一次已经使我筋疲力尽了。
哪里还有力气再来一次呀。
)相机板书:坚持不懈
C、出示第六小节。
齐读这一小节。
读了这一小节你有什么疑问么?出示词语:“精疲力竭”。
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是啊,此时的盘古,经过漫长岁月的苦苦支撑,精神已经极度疲乏,力气也用尽了,他心力交瘁地倒下了。
可是此刻的盘古,没有感到痛苦,反而……(含着微笑倒下了。
)他为什么含笑倒下,这微笑中包含着什么?这是怎样的微笑呀?
预设:1、因为他开辟了天地,创造了光明。
这是幸福的微笑。
2、因为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他死而无憾,这是坦然无畏的笑,是英勇乐观的笑。
4、第四幕:改天换地
A、引读:盘古虽然倒下了,可他舍不得这个自己创造的世界。
临死的时候,他的身躯化成了万物:……从这段话中发现了什么?
预设:
1、句子都差不多,出现了9次变成了。
(很多变成了,反映出盘古把自己身体所有的部分都奉献给了这片他深爱的土地。
)
2、很多形容词,准确写出了时间万物的特点。
3、左眼变成了……,右眼变成了……。
等句子也是对仗句。
4、万顷良田后面变成了省略号。
B、光芒万丈、皎洁明媚、奔腾这样一些词语多准确地写出了世间万物的特点啊,盘古虽然倒下了,可他对这个新世界依然无限眷恋,于是他把自己的生命幻化成了世间万物,赋予了他们新的生命。
你看,那风和云就是盘古呼出的气;你听,那轰隆的雷霆就是盘古发出的声音;你感受到了吗?那奔腾的江河就是盘古流淌的血液。
发挥你的想象,照着书上的句子写一写,盘古的身躯还会变化成什么?
C、齐读最后一小节。
D、这两段文字是我国典籍中对盘古开天辟地的最早记载,你能对照课文的描写读懂它吗?
三、合作探究
A、同学们,开天辟地的故事我们学完了,我们都知道这是一则神话故事,是我们的祖先用他们丰富的想象编造出来的。
那么我们的祖先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故事呢,这个故事又表达了他们怎样的理想和追求呢?
C、你看,这就是想象,古代劳动人们在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想象出来出了这一则则奇妙的故事,看来人们探索宇宙,探索天地的脚步很早就开始了。
课后,请你们完成两个作业:
1、再找找,课文中还有哪些对仗的句子。
2、读读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神话,并写下你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