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国演义人物有关的成语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
三国演义历史人物以及评价他的成语
1. 诸葛亮:智勇双全、谋定天下、出奇制胜、反复无常、一念之差、龙马精神、救急扶危、孤陋寡闻、墨守成规、瑕不掩瑜。
2. 关羽:义薄云天、刮目相看、手不释卷、剑走偏锋、惊天动地、一股劲、不屈不挠、拔山盖世、络绎不绝、怒发冲冠。
3. 赵云:龙血马飞、纵横天下、英姿焕发、心如铁石、百折不挠、翻江倒海、挺身而出、刚直不阿、亘古未有、一骑当千。
4. 曹操:权倾天下、居安思危、马蜂扇蒜、挑战者、虎视眈眈、三思而行、江山如画、不遗余力、百家争鸣、卧薪尝胆。
5. 孙权:明镜高悬、国泰民安、长袖善舞、恩威并重、积土成山、夙夜在公、锲而不舍、生机勃勃、一帆风顺、宽宏大量。
6. 刘备:仁义道德、胸怀广阔、德高望重、龙飞凤舞、跃马扬鞭、舍己为人、怀抱大志、同舟共济、手足情深、雄姿英发。
7. 吕布:画虎类犬、勇冠三军、魉魉大魔、宦海风波、狗急跳墙、义薄云天、所向披靡、半途而废、血口喷人、风起云涌。
8. 袁绍:指鹿为马、万马齐喑、冷若冰霜、壁垒森严、被褐怀玉、人中之龙、黑暗无光、形单影只、备而不用、曲意逢迎。
9. 孙策:旗开得胜、金戈铁马、英俊潇洒、不自量力、一往无前、视死如归、豹变龙腾、风起云涌、度厄如妻、汗流浃背。
10. 魏延:咆哮如雷、声振林木、风云际会、奔走相告、倒戈卸甲、出奇制胜、忠义之士、铁马金戈、武功高强、远见卓识。
与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有关的成语七擒七纵: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舌战群儒: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单刀赴会: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
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
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得陇望蜀: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
比喻贪得无厌。
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负重致远: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遥远的目的地。
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统曰:“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出言不逊:说话粗暴无礼。
出自《三国志·魏书·张郃传》:“郃快军败,出言不逊。
”兵贵神速:用兵贵在行动特别迅速。
出自《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
……嘉言曰:‘兵贵神速。
’”吴下阿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断头将军:比喻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领。
出自《三国志·蜀书·张飞传》:“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车载斗量:用车载,用斗量。
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出自《三国志·吴志·孙权传》:“遣都尉赵咨使魏。
”裴松之注引《吴书》:“如臣之比,车载斗量,不可胜数。
”老牛舐犊:老牛舔小牛。
比喻父母疼爱子女。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如嚼鸡肋: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
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与故事1、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2、望梅解渴: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成语是汉语词汇中定型的词。
成语,众人皆说,成之于语,故成语。
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篇1东汉末年,民生凋敝。
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
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
赤胆忠心,神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
生死与共,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
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
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
知遇之恩,投桃报李。
隆中对策,审时度势。
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临危受命,六出奇计。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
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
空城妙计,化险为夷。
七擒七纵,有胆有识。
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
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事必躬亲,日理万机。
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
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
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
才兼文武,独步一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
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
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
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若等闲。
水淹七军,智勇双全。
位高权重,志得意满。
顾盼自雄,自负不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
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
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
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
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
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
梦中杀人,狐性多疑。
望梅止渴,略施小计。
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篇2安身之处安身之地傲睨得志懊悔无及昂然直入倍道而进不成体统不得善终不可造次不置褒贬把薪助火背若芒刺别作良图步罡踏斗乘其不备尺寸可取才薄智浅长驱直进傲贤慢士赤身裸体踌躇不决反败为胜大计小用大获全胜大吉大利大仁大义大展经纶刀枪剑戟得而复失灯烛辉煌等闲视之抵足而眠等闲之辈低头丧气东荡西除东冲西突蠹政病民恩荣并济恩怨分明法不徇情反客为主反戈一击费力劳心焚香礼拜放鱼入海放龙入海奋武扬威凤毛鸡胆鼓角齐鸣官轻势微光阴荏苒诡计多端鬼神不测割恩断义横行无忌虎入羊群虎体熊腰缓兵之计荒淫无耻虎踞鲸吞荒淫无道魂亡胆落击鼓鸣金急于求成锦囊妙计举善荐贤决一死战旧病复发开基立业口出不逊宽以待人开基创业狼心狗行老弱残兵泪流满面谋事在人鸣金收军能征惯战怒目而视怒气填胸女大须嫁泼油救火剖肝沥胆旗帜鲜明器宇轩昂气宇轩昂强词夺理七步成章凄然泪下趋吉避凶忍辱偷生仁义之兵仁义之师柔能克刚肉颤心惊身不由己声威大震尸横遍野手无寸铁束手待毙。
三国四字成语历史典故
1. 草船借箭: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
周瑜要求诸葛亮在十天内制出十万支箭,诸葛亮一眼识破这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
在鲁肃的帮助下,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二十条草船诱敌,终于“借”到了十万余支箭。
2. 望梅止渴:出自《世说新语·假谲》。
曹操行军途中,士兵口渴,曹操骗他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子又甜又酸,可以解渴。
”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暂时忘记了口渴。
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 初出茅庐: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军师初用兵”。
东汉末年,诸葛亮隐居南阳,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辅佐。
诸葛亮才出山就大败曹军于博望坡,奠定了自己在蜀军中的地位。
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4. 七擒孟获:出自《三国演义》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
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豪强孟获抓了七次,前六次都放了,在第七次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
后用此典故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口服。
这些成语典故不仅展示了三国时期人物的智慧和勇气,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被引用和传承。
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诸葛亮)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刘备立军令状,三天备十万支箭)千里走单骑(关羽主要讲述关羽、刘备下邳失散,关羽陷身曹营。
刘备去投袁绍,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
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
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过关斩将(关羽得知刘备下落,单人匹马保护二家皇嫂千里寻兄。
在五关当中分别受到了孔秀、韩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的阻拦;关羽被逼无奈,过五关斩六将。
最后在古城兄弟君臣夫妻相会。
)乐不思蜀(刘禅被封为安乐侯后,司马昭问曰,思蜀国呼,禅曰,不思)望梅止渴(曹操大军缺水时,曹操骗大家,前边有片梅林,士兵们流出口水来就解渴了)舌战群儒(诸葛亮赴东吴,联盟对抗曹操时,与东吴群臣辩论)大意失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七擒七纵(诸葛亮妙计七擒七纵蛮王孟获)刮目相待【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篡魏之心)六出祁山(诸葛亮北伐魏国,皆无功而返)初出茅庐诸葛亮答应刘备出山,就亮设计在博望坡伏兵,以火攻使曹军惨败。
后称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或用以比喻刚步入社会,在工作和处事方面欠缺经验。
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
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
”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许,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孙尚香逃回荆州。
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这成语是比喻及时解救危急的好办法。
羽扇纶巾诸葛亮积劳成疾,临终与众将诀别,并安排了军国大事。
他死后虽秘不发丧,但司马懿见蜀兵后退已知真相,故催军速追。
突然五丈原上炮响旗飘,诸葛亮端坐四轮车出现,,他羽扇纶巾。
与《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成语1、草船借箭三国典故,表现诸葛亮有胆有识,才智过人。
2、初出茅庐庐:草屋。
原指诸葛亮初出茅庐就打了胜仗。
后比喻刚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阅历不深,缺乏经验。
3、七步成诗七步内就能完成一首诗。
比喻有才气、文思敏捷。
4、吴下阿蒙吴下:指长江下游南岸一带地区。
阿蒙:指吕蒙。
指学识浅薄的人。
5、出言不逊出言:说话。
逊:谦让恭顺。
说话不谦让恭顺。
形容人说话傲慢无礼。
也作“出口不逊”。
6、作奸犯科奸:坏事。
科:法令。
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7、锦囊妙计锦囊:用丝锦做成的袋子。
原指封在锦囊中的以便在危急时刻解决问题的巧妙对策。
现比喻能及时解决危急或疑难问题的好办法。
8、偃旗息鼓①放倒军旗,停打军鼓,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也指停止战斗。
②比喻停止批评、攻击等。
9、知遇之恩知遇:得到赏识或重用。
指得到赏识或重用的恩惠。
10、缓兵之计缓:延缓。
兵:指军事情势。
计:策略。
延缓对方进军的一种策略。
比喻拖延时间,使事态渐渐缓和,同时再想应付的策略。
11、步罡踏斗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
其步行转折,宛如踏在罡星斗宿之上,故称。
罡,北斗七星之柄。
斗,北斗星。
12、鼓角齐鸣形容军队出击时的雄壮阵势。
13、谋事在人谋求事情能成功,需靠自己努力。
14、舌战群儒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15、力排众议极力排除各种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16、封金挂印不受赏赐,辞去官职。
17、养精蓄锐养足精神,积蓄力量。
18、万死不辞辞:推辞。
即使死一万次也不推辞。
形容愿意冒极大的危险拼死效命。
19、不出所料出:超出。
料:推测,料想。
指没有出乎预料。
即在意料之中。
20、先礼后兵礼:礼貌。
兵:武力。
先以礼相待,行不通时再用强硬手段或动用武力。
21、乐不思蜀蜀:三国时的蜀国。
蜀国灭亡后,后主刘禅被安置在魏国的洛阳,他贪图享乐,不想回蜀国。
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22、乘虚而入虚:空虚。
趁对方空虚或疏于防范时进入。
也作“趁虚而入”。
赵云一身是胆刘备假仁假义关羽忠义两全张飞粗中有细吕布有勇无谋曹操生性多疑周瑜心胸狭窄鲁肃忠厚老实袁绍优柔寡断阿斗天真活泼诸葛亮鞠躬尽瘁足智多谋1:百步穿杨(黄忠)2:百战百胜(曹操)3:负薪救火(诸葛亮)4:七擒七纵(孟获)5:乐不思蜀(刘禅)6:大获全胜(刘备)7:鼎足之势(刘备,孙权,曹操)8:不计其数(曹操)9:不识时务(鲁肃)10:肺腑之言(貂禅)11:横行无忌(李催,郭汜)12:三顾茅庐(刘备)13:顿开茅塞(孙权)14:捶胸顿足(刘备)15:膏粱子弟(夏侯茂)16:措手不及(孟达)17:寡不敌众(周瑜)18:诡计多端(姜维)19:鹤发童颜(李意)20:虎入羊群(张飞)22:初出茅庐(诸葛亮)23:草船借箭(诸葛亮)24:望梅止渴(曹操)望梅止渴桃园结义一手包办一举两得一臂之力一亲芳泽七步成诗三顾茅庐下笔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说不知所云不容偏废乘虚而入五内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间位极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逊初出茅庐刮目相待危在旦夕名不虚传同符合契吴下阿蒙敝帚千金廊庙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释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涌旦夕之危明眸善睐月明星稀土崩鱼烂如鱼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对酒当歌屈指可数周郎顾曲呼风唤雨品头论足回肠荡气三顾茅庐初出茅庐舌战群雄羽扇纶巾隔岸观火上房抽梯七擒七纵恩威并重乐不思蜀得陇望蜀三让徐州三顾茅庐三足鼎立三国归晋三气周瑜过关斩将望梅止渴桃园结义锦囊妙计舌战群儒孔融让梨木牛流马割须弃袍火烧连营草船借箭器宇轩昂辕门射戟单刀赴会暗渡陈仓志大才疏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危急存亡之秋如入无人之境。
三国五字成语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三国鼎立,英雄辈出。
在这个时期,不仅有激烈的战争和政治斗争,还有许多流传至今的成语,这些成语凝聚了那个时代的智慧和哲理。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关于三国的五字成语。
一、苟延残喘这个成语源自《三国演义》,原文是“吾若苟活,此天幸也;如死便亡。
” 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苟延残喘”,用来形容人们勉强维持生命,虽存一线希望但已接近崩溃的状态。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已经衰败没落,勉力支撑着的组织、个人或事物。
在三国时期,曹操多次被刘备和孙权围困,但他总是能够苟延残喘,最终成就了魏国的霸业。
在兵强马壮,英雄辈出的乱世,只有能够苟延残喘,坚持到最后的人才有机会成为真正的英雄。
二、负荆求瑕“负荆求瑕”是指拿到荆条的人主动背负,去求找他的人办事。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描写了刘备的故事。
在刘备没有成功之前,一个东吴的使者去找他,要他帮助东吴,说是“得荆州以犒赏,凡事付与公等而当墨识所致”,就是给了刘备荆州当权利,让他去找东吴做出成绩后会办好。
但是刘备背负荆条,把自己贵重的东西撂下在地,说自己不需要这些,只求得计。
从此刘备就成功了出名,后来取代了袁术。
这个成语形容人自愿承担艰苦无名的任务,甚至背负道义,这种精神在今天也不失为一种可贵的品质。
在困难和压力面前,能够负荆求瑕,不负责任,努力拼搏才能成大事。
三、画饼充饥“画饼充饥”是指不切实际的虚构美好的愿景来安慰现在的苦难。
这个成语源自《三国演义》,描写了刘备大意赴蜀山行最终却不果的故事。
刘备非常力拼却还是没有得心满意,就只好画饼充饥。
这个故事后来被人们引申成了一个成语。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不顺利的事情,“画饼充饥”是我们洒脱的心态,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
我们应该积极面对困难,虽然可能带有非现实的一点,但我们必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鞭强努力,不断进取。
四、草木皆兵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演义》,原文是“汝言草木皆兵,岂知我心如明镜”。
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_描写三国演义的成语名著《三国演义》中有众多的成语,而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哪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些关于出自名著三国演义的成语大全_描写三国演义的成语,作为参考,希望你喜欢。
三国演义的成语:1、反败为胜: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6回:“将军在匆忙之中,能整兵坚垒,任谤任劳,使反败为胜,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连动式成语;可作谓语、状语;指扭转败局。
2、兵精粮足:兵:兵士。
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
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3回:“今江东兵精粮足,且有长江之险。
”。
可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3、宝刀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
主谓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补语;比喻老将不减当年勇。
4、安身之地:存身的地方。
指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可作宾语;指栖身的地方。
5、步步为营:步:古时五尺为步;步步:表示距离近;营:军事营垒。
军队每前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
比喻行动谨慎;防备严密。
现常用来比喻行动、做事谨慎;稳扎稳打。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1回:“可激劝士卒,拔寨前进,步步为营,诱渊来战而擒之。
”。
动宾式成语;可作谓语、宾语;比喻做事谨慎。
6、摇摇欲坠:摇摇:摇晃;动摇不稳的样子;欲:将要;坠:掉下来。
摇摇晃晃;即将掉下来。
形容很不稳定;就要掉下来;或比喻就要垮台或崩溃。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4回:“众视之,见其色昏暗,摇摇欲坠。
曹操——孟德献刀、关东起兵、煮酒论英雄、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华容道、割须弃袍、十八路诸侯起义、徐州屠城、杀吕伯奢、白门楼收张辽刘备——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让徐州、跃马檀溪、三顾茅庐、借荆州、夷陵之战、白帝托孤关羽——温酒斩华雄、杀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掩七军、刮骨疗伤、走麦城、智擒于禁张飞——怒鞭督邮、古城相会、长坂桥、义释严颜吕布——凤仪亭、连环计、辕门射戟、白门楼、夜袭徐州诸葛亮——隆中对、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六出祁山、挥泪斩马谡、空城计、五丈原、木牛流马赵云——长坂坡周瑜——蒋干盗书、苦肉计、火烧赤壁吕蒙——白衣渡江陆逊——火烧联营、曹植——七步成诗姜维——九伐中原孙坚——匿玉玺、跨江击刘表王允(司徒)——连环美人计陶谦(恭祖)——三让徐州许田打围,孔融救援桃园三结义刘焉出榜招募义兵。
榜文行到涿县,引出涿县中一个英雄。
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姓刘名备,字玄德。
昔刘胜之子刘贞,汉武时封涿鹿亭侯,后坐酎金失侯,因此遗这一枝在涿县。
玄德祖刘雄,父刘弘。
弘曾举孝廉,亦尝作吏,早丧。
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
家住本县楼桑村。
其家之东南,有一大桑树,高五丈余,遥望之,童童如车盖。
相者云:“此家必出贵人。
”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叔父刘元起奇其言,曰:“此儿非常人也!”因见玄德家贫,常资给之。
年十五岁,母使游学,尝师事郑玄、卢植,与公孙瓒等为友。
及刘焉发榜招军时,玄德年已二十八岁矣。
当日见了榜文,慨然长叹。
随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其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
玄德见他形貌异常,问其姓名。
三国演义成语
以下是源自《三国演义》或与三国故事相关的成语:
1. 三顾茅庐
2. 刮目相待
3. 草船借箭
4. 单刀赴会
5. 煮豆燃萁
6.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苦肉计)
7.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8. 乐不思蜀
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0. 桃园结义
11.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12. 过五关斩六将
13. 望梅止渴
14. 刮骨疗毒
15. 七步成诗
16. 吴下阿蒙
17. 如鱼得水(刘备得到诸葛亮辅佐)
18. 火烧连营
19. 乐极生悲(如董卓被吕布刺杀前的得意忘形)
20. 水淹七军
21. 宝刀未老(形容赵云等老年将领依然英勇)
22. 一身是胆(形容赵云之勇)
23. 白衣渡江(吕蒙袭取荆州的故事)
24. 画饼充饥
25. 斩草除根(曹操在官渡之战后的处理策略)
26. 卧龙凤雏(指诸葛亮和庞统两位谋士)
27.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8. 三足鼎立
29. 强弩之末
30. 大意失荆州
31. 群英荟萃
32. 才占八斗(形容曹植才情出众)
33. 老骥伏枥(曹操《龟虽寿》诗句,比喻壮志犹存)
34. 举棋不定(形容决策犹豫不决)
35. 舌战群儒
36. 势如破竹
37. 祸起萧墙(比喻内部发生变乱,如魏国后期司马氏篡权)
38. 苦心孤诣(诸葛亮为恢复汉室所付出的努力)
39. 一鼓作气(赤壁之战中的激励士气)
40. 兵贵神速(强调作战中行动迅速的重要性)
以上这些成语都与《三国演义》的内容紧密相关,体现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事件经过以及军事策略等方面。
三国演义人物的有关成语
1、碑肉复生(刘备): 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2、后患无穷(刘备): 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4、三顾茅庐(备与诸葛亮): 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5、初出茅庐(诸葛亮): 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6、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7、集思广益(诸葛亮): 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9、空城计(诸葛亮): 指一种作战方法
10、望梅止渴(曹操): 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11、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 指代人写文章
12、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1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14、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5、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16、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 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17、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 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18、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19、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20、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成语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成语,成为中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三国演义故事相关的成语。
1. 卧薪尝胆(wò xīn cháng dǎn):汉朝末年,苻坚攻灭后秦后,挥军向东长途奔袭,中途遇到步兵队伍,驻扎不动三日,修整兵马,苦吃燕麦,不敢正面决战,卧薪尝胆,最终成功击败敌军并杀死对手,打下了北方和中原。
现多用来形容一个人故意潜藏自己,排除万难,咬牙压力,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的精神。
2. 马革裹尸(mǎ gé guǒ shī):三国时期,董卓统治的时候,之前一名将士乘机加入反董卓联盟,但不幸身亡,敌方为了防止被发现,马革裹尸掩埋,后来终于战胜董卓政权,偶然间发现了这位将军的尸骸并予以安葬,以示慰问。
现多用来形容英勇牺牲而得不到应有尊重的人。
3. 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四面楚歌和楚歌之美,不是同一种意思。
四面楚歌就是不断围攻、包围的局面,也指人们的声讨和指责。
传说东汉时期,王莽复辟,作恶多端,国民都怨恨他,各方联合袭打王莽,在那恶劣的环境下,人人都要听取令它们心慌意乱的楚歌。
现多用来指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
4. 画蛇添足(huà shé tiān zú):东汉时期,曹操赠予夏侯氏一幅"画蛇添足"的作品,夏侯氏为了粉饰太多,于是用自己的笔在画的蛇上添加了几只脚,结果画得显得很不协调,反而丑陋,曹操看后不满意。
现多用来说让本来完美的作品变得不再完美,或者让多此一举的结果变得更不美好。
5. 鹤立鸡群(hè lì jī qún):形容在某个团体、场合中杰出的、超群的人物,犹如鹤般翩然以立于鸡群之中,甚为显眼。
全句是:“逸未尝不义,灵未尝不□。
顺於天理,适合人情,动静之间,云水之间,鹤立鸡群已过丧行。
”6.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三国时期孙悟空横行天下,决定下山向西收徒。
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
和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如下:
1、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
2、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
3、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
4、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5、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某某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三国演义中的成语1三国演义中的成语有哪些东汉末年,民生凋敝。
兵荒马乱,群雄竞起。
枭雄曹操,首屈一指。
龙骧虎步,踌躇满志。
唯才是举,远见卓识。
济济多士,如虎添翼。
发号施令,假传圣旨。
身经百战,出生入死。
青梅煮酒,旁敲侧击。
梦中杀人,狐性多疑。
望梅止渴,略施小计。
割发代首,工于心计。
对酒当歌,横槊赋诗。
才兼文武,独步一时。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诸葛孔明,惊才风逸。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
用行舍藏,韬晦待时。
三顾茅庐,精诚所至。
知遇之恩,投桃报李。
隆中对策,审时度势。
指点江山,面授机宜。
初出茅庐,锦囊妙计。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舌战群儒,力排众议。
草船借箭,妙算神机。
巧借东风,火烧赤壁。
空城妙计,化险为夷。
七擒七纵,有胆有识。
六出祁山,矢志不移。
文韬武略,经天纬地。
苦心经营,不遗余力。
事必躬亲,日理万机。
出师未捷,积劳成疾。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后继无人,此恨何及。
武圣关羽,义薄云天。
赤胆忠心,天人共鉴。
桃园结义,相见恨晚。
同生共死,披肝沥胆。
身在曹营,忠心在汉。
过关斩将,一往无前。
华容让道,网开一面。
知恩图报,仰不愧天。
刮骨疗毒,处之泰然。
夜读春秋,手不释卷。
单刀赴会,视假设等闲。
水淹七军,智勇双全。
位高权重,志得意满。
顾盼自雄,自负非凡。
痛失荆州,令人扼腕。
败走麦城,虎落平川。
三强会战,临军对阵。
决一雌雄,赤壁鏖兵。
旌旗蔽日,樯橹连云。
刀枪林立,剑戟森森。
风猛火烈,流急水深。
人喊马嘶,鼓角齐鸣。
短兵相接,弓折刀尽。
血海尸山,触目惊心。
曹军败北,豕突狼奔。
灰飞烟灭,片甲不存。
周郎赤壁,羽扇纶巾。
以寡敌众,大获全胜。
成事在天,谋事在人。
天下大势,鼎足三分。
三国演义中的成语2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出言不逊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如嚼鸡肋坚壁清野巢毁卵破顾曲周郎一身是胆超群绝伦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计如鱼得水髀肉复生如饮醇醪步步为营偃旗息鼓七步成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身在曹营心在汉欲擒故纵乐不思蜀刮骨疗毒计收姜维计取陈仓苦肉计江东赴会吕布戏貂禅击鼓骂曹蒋干盗书走马荐诸葛张飞赔罪设连环计义放曹操桃园结义水淹七军诸葛亮吊孝辕门射戢黄忠请战回荆州横槊赋诗三英战吕布曹操献刀单骑救主马跃檀溪初出茅庐过五关斩六将捉放曹操桃园三结义大意失荆州三国归晋火烧连营赤壁大战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画饼充饥望梅止渴三国演义中的成语3阅读指导目标: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三国演义中各人物各有什么品质四字成语最好有一个事例来表现这个品质1. 三国演义人物特点【4字成语】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
周瑜: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
吕布:一生有勇无谋,反复无常,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脾气不太好,好面子,自负,冲动易怒,易急,但也不是有勇无谋之辈,只是有时情感压过了理智而已。
他解危的人物是刘备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
”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无能”一面,给人以“无能”和“虚伪”的感觉。
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枭雄”、“人杰”的真实形象。
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勇猛有余,智略不足。
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
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这是典型的有勇少谋的武将性格。
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
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
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
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
《三国演义》的语言与成语1、鞠躬尽瘁(诸葛亮):形容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死了方休。
2、后患无穷(刘备):指给将来留下的祸患无穷无尽。
3、七步之才(曹植):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
4、大器晚成(崔琰):形容卓越的人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成器。
5、吴下阿蒙(吴国名将吕蒙):形容没有学识的粗人。
6、想当然(孔融):形容没有事实根据的主观臆断。
7、集思广益(诸葛亮):指集中众人的意见,扩大工作的效果。
8、如嚼鸡肋(杨修)比喻很乏味。
9、兵贵神速(魏国谋士郭嘉):指用兵贵在神奇而快速。
10、初出茅庐(诸葛亮):形容刚出来做事,缺乏实际经验,比较幼稚。
11、髀肉复生(刘备):形容长期清闲,事业毫无成就。
12、虎踞龙盘(诸葛亮):形容南京地势的雄伟。
13、超群绝伦(关羽):形容高出众人之上,没有人能与其相比。
14、断头将军(巴郡太守严颜):形容壮士英勇不屈,宁死不降。
15、车载斗量(吴国的中大夫赵咨):形容数量很多并不稀罕。
16、如鱼得水(刘备与诸葛亮):比喻得到了与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非常合适的环境。
17、势如破竹(杜预):比喻军队一路连打胜仗,形势好比用刀劈竹竿一样的顺利。
18、出言不逊(张合):形容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19、三顾茅庐(刘备与诸葛亮):形容求才若渴,后用来比喻多次专诚拜访。
20、坚壁清野(曹操的谋士荀彧)指饿死、困死敌人的一种作战方法。
21、空城计(诸葛亮):指一种作战方法。
22、老牛舐犊(杨修的父亲杨彪):比喻父母爱抚子女。
23、顾曲周郎(吴国都督周瑜):形容欣赏音乐或听歌、听戏很内行。
24、一身是胆(赵云):形容胆量极大。
25、望梅止渴(曹操):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
26、捉刀(曹操和手下的名将崔琰):指代人写文章。
27、才占八斗(曹植):形容学问高,文采好。
28、巢毁卵破(孔融的两个儿子):比喻国家或集体遭到不幸,其人民或成员当然不能幸免。
29、负重致远(人称“凤雏”的庞统,陆绩,顾邵):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3孤掌難鳴()4樂不思蜀()5萬死不辭()6斷頭將軍()7捶胸頓足()8初出茅廬()9倒屣相迎()10一馬當先()1()見木像魏都督喪膽2()劉先主遺詔託孤兒3()關雲長敗走麥城4()孔明一氣周公瑾5()用奇謀孔明借箭6()張翼德大髰長坂橋7()定三分隆中決策8()曹丕乘亂納甄氏9()劉皇叔北海救孔融10()王司徒巧使連環計國演義雖是一部文言小說,但文字精練流暢,其中有不少地方夾雜了生動的口語,在民間流傳廣,影響深。
而在書中的人物,如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曹操等更是大家耳熟能詳,因此有關他們的諺語、歇後語當然也就特別多了。
同學可藉著這些諺語及歇後語更接近三國演義的人物,了解人物的個性,同時也可認識中國文字、語言的奧妙。
與孔明相關的諺語、歇後語1.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
2.死諸葛嚇走生仲達(司馬懿)。
3.孔明揮淚斬馬謖—明正軍紀。
( 執法如山)4.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
(迫不得已)5.孔明七擒孟獲—要他心服。
6.草船借箭—滿載而歸。
( 有借無還)7隔門縫瞧諸葛亮—————瞧扁了英雄8孔明練琴—————老生常談9諸葛亮玩狗—————聰明一世糊塗一時10孔明借東風—————巧用天時11諸葛亮焚香操琴—————故弄玄虛12孔明皺眉頭—————計上心頭13孔明彈琴退仲達—————臨危不亂( 好沉著)14孔明的錦囊—————用不完的計15諸葛亮吊孝—————假仁假義16諸葛亮的鵝毛扇—————神妙莫測與劉備有關的諺語、歇後語劉備打出「漢室宗親」的旗號,與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相對抗,並以「仁厚」、「愛民」來標榜。
千方百計蒐羅人才,積聚力量,其中不能不有著稍嫌誇張、做作之舉。
1.劉備見孔明—如魚得水。
2.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
3.劉備上黃鶴樓—膽戰心驚。
4.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5.劉備編草鞋—————內行6.劉備報仇—————因小失大7.劉備三顧茅廬—————好難請8.東吳招親—————弄假成真9.劉備上黃鶴樓—————膽戰心驚10.劉備賣草鞋—————本行與關羽有關的諺語、歇後語關羽始終忠於劉備,英勇善戰,大義凜然,獲得一般人的讚賞。
但他盲目自大,導致荊州失陷,兵敗身亡,人們是不滿意的。
紅臉、大刀是關羽的兩大特徵,從這裡衍生了不少的諺語與歇後語。
1.關雲長守嫂嫂—情義為重。
2.身在曹營心在漢—懷有二心。
3.過五關斬六將—所向無敵。
4.關公鬥李逵—大刀闊斧。
5.單刀赴會—膽識驚人。
6關羽降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7關雲長放屁—————不知臉紅8關羽開鳳眼—————要殺人9關羽赴宴—————有膽有魄10關羽打噴嚏—————自我吹噓11關羽流鼻血—————紅上加紅12關公面前耍大刀—————自不量力13關羽走麥城———末日來臨( 吃虧全在大意)14關羽進皇宮—————單刀直入15關羽刮骨療毒————無痛苦之色(若無其事)16關羽做木匠—————大刀闊斧17關帝廟裡找美髯公—————篤定18關羽開刀鋪—————貨真價實19關羽看《春秋》—————一目了然20只講過五關,不講走麥城———只說自己的功勞成績,不提自己的失敗挫折21吃曹操的飯,想劉備的話—————人在心不在與張飛有關的諺語、歇後語人們對他「豹頭環眼,燕頜虎鬚,聲若巨雷,勢如奔馬」的特徵,印象深刻。
1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2張飛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3張飛賣刺蝟—人強貨扎手。
4張飛戰馬超—不相上下。
5張飛戰馬超—————不分勝負6張飛吃秤砣—————鐵了心7張飛賣秤砣—————人強貨硬8張飛繡花—————粗中有細9張飛捉螞蚱—————有勁使不上10張飛耍杠子—————輕而易舉11張飛睡覺—————不閉眼12張飛戰關羽—————忘了舊情13對著張飛罵劉備—————找氣惹14張飛拆橋—————有勇無謀15張飛賣豆腐—————人強貨不硬16猛張飛舞刀—————殺氣騰騰17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18張飛擺屠案—————凶神惡煞19張飛討債—————聲勢凶(氣勢洶洶)20張飛上陣—————橫沖直撞21張飛拿耗子—————大眼瞪小眼22張飛戴口罩—————顯大眼23張飛燒火—————猛竈24張飛使計謀—————粗中有細與曹操有關的諺語、歇後語三國演義中,曹操是有名的「奸雄」有關曹操的諺語或歇後語,大多是持否定的態度。
1曹操下宛城—————大敗而逃2曹操遇馬超—————割鬚棄袍3曹操敗走華容道———兵荒馬亂(果然不出所料) 4曹操轉胎—————疑心重5曹操諸葛亮—————脾氣不一樣6吃曹操的飯幹劉備的事————吃裡爬外7曹操遇蔣幹—————倒霉透了8曹操用人—————唯才是舉9曹操殺人—————亂來一氣其他與三國有關的諺語、歇後語1.周瑜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2.周瑜謀荊州—————賠了夫人又折兵3.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廂情願4.周瑜病倒在蘆花蕩—————氣煞5.魯肅上了孔明船—————糊裡糊塗6.魯肅服孔明—五體投地。
7.黃忠射箭—————百發百中8.黃忠叫陣—————不服老9.黃忠交朋友—————人老心不老10.黃忠掄大錘—————老當益壯11.趙子龍出兵—————回回勝12.趙雲大戰長坂坡—————大顯神威13.馬謖用兵—————言過其實14.龐統當知縣—————大材小用15.董卓進京—————不懷好意16.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
17.蔣幹過江—————淨幹失著事18.蔣幹盜書—————聰明反被聰明誤19.許褚斗馬超—————赤膊上陣20.呂布戲貂蟬—————英雄難過美人關21.司馬夸諸葛—————甘拜下風22.司馬懿破八卦陣—————不懂裝懂23.孫權殺關羽—————嫁禍於人24.司馬炎廢魏主—————襲用老譜25.阿斗的江山—————白送26.後主降魏—————不知羞恥27.阿斗當官—————有名無實28.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29.看三國掉淚—————替古人擔憂30.扶不起的阿斗—————無能31.要做事前的諸葛亮,不當事後的諸葛亮32.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水底無魚33.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34.說曹操,曹操到35.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36.騎驢看三國—————走著瞧◎周瑜:人名。
(西元175~210)字公瑾,漢末舒(今安徽省廬江縣)人。
有文武才,輔佐孫策平定江東,為吳水軍都督,敗曹操於赤壁,拜前將軍,領南郡太守。
亦稱為周郎、周公瑾。
◎周瑜打黃蓋:(歇後語)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兩廂情願)三國周瑜命黃蓋詐降曹操,為取信於操,特在魏間諜面前責打黃蓋,實為串通作戲,故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如:她又沒叫他去,是他自願的,反正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還有什麼話說?◎既生瑜,何生亮:(諺語)瑜,周瑜。
亮,諸葛亮。
周瑜年少得志,且機智過人,但每次計謀皆被諸葛亮識破,臨死之際,感慨萬千,遂有既生瑜,何生亮之嘆。
後用以感慨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
如:他一向以公司的業務王牌自詡,但自從小李進公司後,表現傑出,他常感嘆既生瑜,何生亮!◎周郎妙計高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相傳周瑜曾施計,假裝要將孫權的妹妹嫁給劉備,以取荊州,結果弄巧成拙,不但沒得到荊州,反而孫權的妹妹真的被娶走,並且又折損了許多兵將。
見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
後用以比喻不僅沒有占到便宜,反而還吃了大虧。
◎賠了夫人又折兵:比喻便宜不但沒有占到,反而吃大虧。
見陪了夫人又折兵條。
警世通言˙卷二十五˙桂員外途窮懺悔:當初桂生欺負施家,不肯應承親事,誰知如今不為妻反為妾,雖是女孩兒命薄,也是桂生欺心的現報。
分明是:周郎妙計高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程朝奉只得忍氣吞聲,不敢回答一句。
又害那趙孝打了屈棒,免不得與金朝奉共出些遮羞錢與他,尚自喃喃吶吶的怨悵,這教做賠了夫人又折兵,各自散訖。
◎周郎:郎,少年男子的美稱。
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周瑜。
見周瑜條。
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瑜年二十四,吳中皆呼為周郎。
◎周郎癖:ㄓㄡㄌㄤˊㄆ|ˇ三國周瑜精通音樂,雖酒過三巡,聽到別人奏曲有誤,仍能辨知,並回頭指正,時人為之語曰:曲有誤,周郎顧。
典出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
因此後稱嗜好音樂戲劇為周郎癖。
◎顧曲周郎:三國時代周瑜精通音律,就算是在喝了酒的情況之下,也能精確的指出曲律上錯誤的故事。
典出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
後多用以比喻知音。
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三齣:你有這柄桃花扇,少不得個顧曲周郎;難道青春守寡,竟做個入月嫦娥不成?◎周郎顧曲:周瑜精通音樂,雖酒過三巡,聽到別人奏曲有誤,必能辨知,知之必顧看,時人為之語曰:「曲有誤,周郎顧。
」典出三國志˙卷五十四˙吳書˙周瑜傳。
後比喻聆賞音樂。
清˙俞樾˙余蓮村勸善雜劇序:誰謂周郎顧曲之場,非即生公說法之地乎!◎二喬:漢太尉橋玄的二個女兒,本作二橋,皆容貌出眾,孫策納大橋,周瑜納小橋,橋姓後改為喬,故稱為二喬。
唐˙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小喬:三國時周瑜之妻。
宋˙蘇軾˙念奴嬌˙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羽扇綸巾,談笑間。
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
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銅雀:三國時代曹操所建之高臺。
見銅雀臺條。
唐˙杜牧˙赤壁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諸葛三氣周瑜:一氣周瑜:為誰辛苦為誰忙;二氣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三氣周瑜:既生瑜,何生亮!◎醉酒舞劍:周瑜在蔣幹的面前醉酒舞劍目的是要蔣幹偷書。
◎一時瑜亮:形容同一時期兩個分不出高下的強者。
例句:他們一個長於領導、一個善於規劃,真是一時瑜亮。
◎瑜亮情節:形容兩個才智相當的人,暗中互相較勁,且其中一個嫉妒還另一人的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