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
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 的思想以“仁”为核心,崇礼反法,提倡仁义忠恕,以德治国。教育上,开 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孟子(约前 372—前 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代 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的主要主张 是:仁政,民贵,君轻。孔子被尊为“圣人”,孟子被尊为“亚圣”,与孔子合 称“孔孟”。《孟子》是一部记录孟轲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孔孟之道:指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理论体系。孔子,主 张“仁者爱人”,崇尚“周礼”。孟子,主张“仁政”。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四书:宋代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科举考试,都以“四书”为命题依据之一。
过 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动词,走过、经过) 过犹不及(动词,超过)
故尝与过宋将军(动词,拜访、访问)
数罟不入洿池(形容词,密、细密)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数词,几)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名词,数目、数量) 数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名词,命运)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动词,计算) 扶苏以数谏故(副词,屡次)
19
谏太宗十 思疏
魏征
文言知识 劝谏方式 “十思”内涵
14 孔孟两章
孔子时代的鲁国,政治上处于动荡变革之中,当时,鲁桓公的后代 季孙、孟孙、叔孙三大家族势力逐渐强大,鲁国公室日趋衰败。三大 家族共同把持鲁国朝政。其中,季孙氏势力最大。他要讨伐颛臾的原 因有二:其一是贪其土地,其二是担心颛臾对己不利。当时冉有、季 路都在季氏门下,且都参与了出征前的筹划。也就是在这时候,二人 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由此引出了孔子和两位弟子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