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后出血191例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2
17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分析产后出血是分娩期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主要是在胎儿出生后,在24 h以内失血>500 ml,或是在剖宫产中失血>1000 ml的症状,它的并发症是造成我国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产科最常见、对孕产妇危害最严重的产科合并症之一,其发病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占全球孕产妇死亡的25%[1-3]。
近几年,孕妇产后出血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也比较常见,为了实现产后出血的预防和防治,就必须明白其具体原因,根据产妇孕产史、孕期保健情况等因素对产后出血情况进行推测,提前做好预防准备,能够有效使出血情况得到控制,使产妇的死亡率有效降低。
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产科2011~2013年发生的17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患者情况,总结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和原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178例2011~2013年剖宫产出血患者,年龄19~43岁,平均年龄(±)岁,孕周18+2~41+2周,平均孕周(±)周;其中前置胎盘78例,胎盘早剥13例,子痫前期21例,妊娠期糖尿病23例,有流产史93例,有顺产史26例,有剖宫产史53例,双胎10例,三胎1例,四胎1例。
1. 2 手术方式153例采用腰部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11例采用腰部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胎儿取出后改全身麻醉,14例采用直接全身麻醉;131例采取腹壁横切口及子宫下段横切口,19例采用下腹壁正中纵切口及子宫下段横切口,28例采取下腹壁正中纵切口及子宫纵切口。
1. 3 大出血的诊断标准及测量方法出血>1000 ml。
患者的出血量为负压瓶集血量及血垫纱布计算量之和(出血量按 1 cm×1 cm=1 ml)[3]。
2 结果2. 1 109例宫缩乏力,占%,62例胎盘植入,占%,7例系宫缩乏力合并胎盘植入,占%,出血量1000~6500 ml,平均出血量(±)ml。
难治性大出血(出血量≥1500 ml)100例,占总数的%。
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及救治策略叶翠香发表时间:2015-05-06T17:13:28.10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4期供稿作者:叶翠香[导读] 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救治策略。
叶翠香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江苏盐城 224600【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救治策略。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96 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产后出血的原因及危险因素。
结果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撕伤以及凝血功能发生障碍,其中以宫缩乏力所占比例最高,剖宫产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阴道分娩,经产妇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初产妇,产后出血危险因素中以妊娠高血压所占比例最高。
结论加强孕前宣教以及孕期管理,掌握合理的剖宫产指征以及时机,同时密切注意监护产时、产程以及产后的分娩全程,利于降低孕产妇的产后出血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救治策略.【中图分类号】R08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4-152-01产后出血是临床上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产后出血发病急,病程进展快,若得不到及时处理,短时间内会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同时也可继发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状,严重影响产妇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防治产后出血对于改善孕产妇预后并降低孕产妇病死率具有重要作用[1]。
积极研究产后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救治策略,对于改善孕产妇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院选取收治的96 例产后出血患者,分析所选病例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 年2 月-2013 年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 例产后出血病例,产后出血临床诊断标准:待胎儿娩出后24h 之内,产妇阴道的出血量超过500mL,或胎儿分娩出后2h 之内,产妇的出血量大于400mL。
年龄20-42 岁,平均年龄(27.3±2.6)岁,其中68 例初产妇,28 例经产妇,出血量500-3600mL,平均为(839±48)mL。
剖宫产术后出血200例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045-01【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原因、预防、治疗方法。
方法:对200例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出血量500~1000ml 者92例,~1500ml 者57例,~2000ml 者23例,~2500ml 者18例,~3000ml 者10 例。
宫缩乏力出血92例,胎盘因素出血44例,子宫切口裂伤出血25例,产褥期感染出血29例,凝血机能障碍出血10例。
结论: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要做好产前教育,指导孕妇尽量自然分娩。
准确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和和手术时机,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治疗剖宫产后出血,以降低产后出血率。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出血;原因;分析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不断上升,各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也不断增多,产后出血已成为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
我院从2003年1月~ 2009年12月收治的200例剖宫产术后出血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200例。
年龄19~39岁,平均32.1±3.9岁。
初产妇124 例,经产妇76 例。
孕周≤36 周者57例,37~42 周者111例,>42 周者32 例。
单胎175 例,双胎25例。
头位135例,臀位38 例,横位27例。
手术中证实,正常位置胎盘98例,完全性前置胎盘47例,部分性前置胎盘27 例,边缘性前置胎盘28 例。
1.2 方法:择期剖宫产55例,急症剖宫产145 例。
手术指征:头盆不称37例、胎儿宫内窘迫25 例、前置胎盘24 例、胎盘早剥33 例、双胎妊娠17例、臀位16例、过期妊娠13例、活跃期停滞4 例、瘢痕子宫7例、先兆子宫破裂3例、子宫破裂4例、妊高征12例、高龄初产妇5例。
2 结果2.1 出血情况:出血时间,术中出血>500ml 者89例,术后24h 内出血>500ml 者70例,术后24h 以后出血者41例。
引言:
产后出血是一种常见且危险的产后并发症,在妇产科中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一个关于产后出血的病例,旨在提供临床医生关于该病病因和治疗的更深入的理解。
概述:
产后出血是指妇女在分娩后出现异常大量、持续性或者阻断正常恶露排出的出血情况。
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影响产妇的康复和生活质量。
正文内容:
一、病因
1.子宫收缩功能不良
2.子宫缺血及腔内囊肿
3.产后感染及炎症
4.子宫异常结构
5.子宫内膜异位症
二、临床表现
1.产后大出血
2.出血持续时间延长
3.阴道出血不断增多
4.体循环不稳定
5.贫血和休克
三、诊断
1.详细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2.常规实验室检查
3.彩超及其他影像学检查
4.子宫动脉造影
5.病原学检测
四、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持有效循环
2.快速输液,纠正贫血和电解质紊乱
3.血容量置换
4.使用子宫收缩剂和抗生素
5.尽早行手术干预
五、预防与措施
1.孕前体质改善
2.产前侧切和预防性缝合
3.子宫质量评估和修复
4.术后休息和调养
5.定期产后复查和随访
总结:
产后出血是一种危险的并发症,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产妇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产后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案以及预防措施,医生可以更好地处理该病病例,并提高产后出血的预后。
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将有助于深入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产后出血病例分析报告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腔内或腔外非生理性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产科急症,严重的产后出血会危及产妇的生命。
下面将对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该病例为一位37岁的女性,为第二次分娩,分娩方式为剖宫产,分娩过程顺利。
然而,产后30分钟,产妇出现明显的阴道大出血,血流不停。
经检查,产妇的血压下降,心率增快,面色苍白。
病情严重,需要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首先,应立即引导产妇平卧,抬高下肢,以提高静脉回流。
同时,迅速开通二号静脉通道,予以输液补充血容量。
在此同时,向床头快速准备输血所需物品。
按照快速输血的原则,迅速完成产妇的准备工作。
产妇的生命面临危险,即使在输血的过程中,也应尽快寻找出血的原因。
根据病史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切口撕裂、血凝功能障碍等。
应立即进行仔细检查,确定出血原因。
可能的检查包括:阴道检查、盆腔检查、B超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
在确定了出血原因后,应积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如果是子宫收缩不良,可以给予催产素类药物,以促进子宫收缩;如果是子宫切口撕裂,则需要紧急行手术缝合;如果是血凝功能障碍,则需要补充凝血因子或输注新鲜冰冻血浆等。
在产后出血的治疗过程中,应重视预防再次出血的发生。
产妇的意识状态、血压、心率和出血量等指标应得到密切监测。
如有再次出血的征兆,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确保产妇的生命安全。
总之,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产科急症,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应迅速采取措施,找出出血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同时,应加强预防措施,避免再次出血的发生。
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降低产妇的死亡率,保障她们的生命安全。
剖宫产产后出血191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因素及其疗效,以减少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发生率。
方法对本院自2006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91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96例子宫收缩乏力大出血;61例前置胎盘大出血;34例胎盘植入大出血;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经采用常规止血、宫腔填塞纱条止血及BLynch缝合止血治疗后,平均止血成功率95.8%,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剖宫产术中大出血主要因素是子宫收缩乏力和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等胎盘因素;采用BLynch缝合治疗较常规和宫腔填塞纱条等止血法效果更佳。
【关键词】剖宫产术;宫缩剂;产后出血;BLynch缝合术
产后出血是产科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位居孕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近几年由剖宫产引起产后出血的几率有所增加,一旦发生产后出血预后不乐观。
本文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安徽省濉溪县南坪卫生院近六年间发生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191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院2006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91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患者中,年龄为20~37岁,平均25.8岁;孕周为35~41周,平均38.7周;其中子宫收缩乏力96例;前置胎盘61例;胎盘植入34例。
有人工流产史者14例。
第一胎者172例,第二胎者17例,第三胎者2例。
1.2 手术方法在上述患者中,132例行连续硬膜外麻醉,59例行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满意;剖宫产术中行下腹壁正中纵切口和子宫下段横切口。
大出血的诊断标准及测量方法为:术中出血量≥1000 ml为大出血,患者的出血量为负压瓶集血量与血垫纱布计算量之和(出血量按1 cm×1 cm=1 ml)[1]。
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两两比较采用LSD法。
2 结果
本组中统计的出血量包括手术时负压瓶集血量、术中布垫等所染血量和术后压宫底清理的阴道内积血量。
其中142例出血量>1000 ml,43例>1500 ml,6例>2000 ml。
单纯子宫收缩乏力患者为96例,占50.3%;前置胎盘因素大出血患者为61例,占31.9%;胎盘植入大出血患者为34例,占17.3%。
对不同类型剖宫产大出血患者,经常规、宫腔填塞砂条以及BLynch缝合治疗后,效果较为显著。
其中宫收缩乏力出血患者96例,止血成功率97.9%;前置胎盘因素大出血61例,成功率93.4%;胎盘植入出血34例,成功率94.1%。
平均止血成功率为98.5%。
采用BLynch缝合法对于因子宫收缩乏力和前置胎盘因素导致的出血量少于常规、宫腔填塞纱条疗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胎盘植入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患者,采用BLynch缝合法与常规、宫腔填塞纱条疗法
的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妇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3%,加上收集血量和测量中存在一定的主观因素,因此,实际发生率更高。
针对产后出血,常采用:缩宫素,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结扎,按摩子宫以及宫腔纱布填塞等处理方法。
现在尚未找到绝对安全有效并能够提前预测和控制剖宫时产后出血的方法,而采用子宫动脉及髂内动脉结扎的方法控制出血,给产妇带来的伤害较大,近年来倡导采用导管动脉栓塞术,但很多医院不具备此手术的条件。
在以上方法均不能有效控制出血时,只能切除子宫来挽救产妇生命。
但是切除子宫将来使产妇失去生育功能。
宫腔填纱术是非常古老的一种止血方法,该方法在上世纪中期被认为不符合子宫复旧的生理,加之考虑到填塞后可能引起严重感染而危及生命而被废弃掉。
BLynch缝合术比动脉缝扎技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且安全有效,可用于剖宫产中经一般处理无效的宫缩乏力性出血,减少子宫切除的必要,从而保留产妇生育能力。
临床应用术后随访无并发症现象,并且有术后再育的成功报道,是处理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本院自2006年采用改良BLynch缝扎术联合宫腔填纱,均取得良好效果。
临床应用表明:改良BLynch缝扎术联合宫腔填纱不仅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安全易行,且对产后出血继发消耗性凝血功能障碍在补充凝血物质的时候有效。
在剖宫产术中如果遇到宫缩乏力性或胎盘因素引发的出血,并进行常规处理无效时,应立即实施该术。
因为应用越早、止血效果越好,及时应用能够有效减少输血及DIC的发生,避免子宫切除,挽救产妇生命的同时保留其生育功能。
因此,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宫腔填纱是预防剖宫产出血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秀平.剖宫产术中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5):527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