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汇视角下目的语文本中的文化融合——基于语料库方法的《道德经
- 格式:pdf
- 大小:156.22 KB
- 文档页数:2
[语域对语类结构的预测功能] 语场和语域引言任何一种语言,使用时总是离不开特定语境。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基于1923年首先提出来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 of culture)两个概念。
他发觉理解话语必需先要了解话语的情景语境以及蕴涵该情景语境的文化语境。
文化语境是由语篇类型(语类)来反映的,情景语境体现为语域的三个变项,即语场(field)、基调(mode)和语式(tenor)。
显而易见,语境的两个层面在语言中体现为语类和语域这两个层面。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认为语域是一种意义的组合,它理所当然地包括那些伴随或体现这些意义的典型语言表达、词汇语法特征和音位特征。
这表明语域对语类有体现功能。
同时,它又对语类具有猜测功能。
既然语域与语类有紧密的联系,那么,语域对语类的猜测功能是靠什么实现,最终共同作用于语篇的呢?这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所在。
因商业广告简洁、易懂等特点,本文使用商业广告作为范例详细说明语域对语篇的猜测功能。
语域与语类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打算语言特征的是情景语境,即语域。
韩礼德把语域中的因素归纳为语场、语旨和语式。
语场指实际发生的事,指语言发生的环境,包括谈话话题、讲话者及其他参加者所参与的整个活动。
语旨指参加者之间的关系,包括参加者的社会地位,以及他们之间的角色关系。
语式指语言交际的渠道或媒介,是口语还是书面语。
语境的三个组成部分中任何一项的转变都会引起所沟通的意义的变化,从而引起语言的变异,产生不同类型的语域。
语域有两大基本功能:反映文化的功能和猜测功能。
语域反映其所处的文化,这是显而易见的。
语域的猜测功能指的是,我们既可以依据语境来猜测语篇,又可以依据语篇来猜测可能产生该语篇的语境。
语类原本是一个文学用语,指文学作品的类型,现用于指全部文体的类型。
Hasan在描述语类结构潜势(GSP)概念时指出,语类是语篇的类型。
Martin说:“语类是一种作为我们文化成员的说话者的有步骤的、有肯定既定目标的、有目的的行为。
2252020年42期总第534期ENGLISH ON CAMPUS语料库研究方法在话语研究领域的应用综述文/孟 莹话语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一、语料库与话语研究的核心特征许家金在其著作《语料库与话语研究》中指出,语料库研究的核心特征可概括为“用”“量”“器”“聚”四个方面。
“用” 即尊重语言事实和关注用法。
语料库研究以对语言使用的充分描写为根本。
“量”主要是指需要通过“量化”的分析方法进行语言学研究。
“量”在统计上,主要通过频次得以体现。
根据语料库研究的基本思想,语言属于概率性现象。
Halliday认为概率性是对语言实例的模仿,也是一种理论构念,并且这种构念体现为一种“聚合”或是“共现”关系,我们称之为“聚”。
不论是语言成分之间的关联,还是语言成分与社会学变量之间的共选关系,最终都要通过概率统计以及语料库分析工具来揭示,即“器”。
在这四项特征中,“用”“量”“器”涉及语料采集、语言特征的量化统计分析及语料库工具的运用,它们都与研究方法紧密相关,而“聚”则体现语言学理论的最终归宿。
话语研究现已成为一个独立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批判性话语分析学者倡导使用“话语研究”(discourse study)这一概念来代替“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 Handbook of引言语料库研究与话语研究之间存在天然的亲和力和兼容性。
不难发现很多语料库学者同时也是话语研究专家,例如Paul Baker、Douglas Biber、Michael Hoey等。
究其根本,语料库与话语研究都关注自然语言,并且都将语义研究作为重要目标。
语料库和话语研究的融合,一方面能为揭示话语意义提供丰富的语言例证和强大的分析方法;另一方面,语料库中的词汇共现、语言特征共现等创新思路为话语研究增添了理论维度。
另外,在语料库领域的代表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rpus Linguistics 和Corpora 上总能见到较多的话语研究论文,而在话语语用研究期刊Discourse Studies 和Journal of Pragmatics 上,也有相当比重的研究采用的是语料库方法。
155131 伦理道德论文诺德文本分析模式看许渊冲《道德经》翻译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大量引进世界文明的同时也更加注重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
其中,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翻译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翻译大家许渊冲多年来致力于中华文化的翻译,其诸多译作在国内外读者中好评如潮。
其翻译的《道德经》对于我国的文化对外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诺德的文本分析模式对许译本《道德经》进行分析,探讨其翻译策略和方法。
一、文本分析模式概述德国功能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克里斯蒂安?诺德在其著作《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中指出翻译过程中文本分析的必要性,并详细阐述了翻译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
该模式认为文本是一种“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共同作用而实现的交际活动”。
文本分析的过程是译者更深层次理解原文和译文关系,得出翻译策略的有效途径。
对源语文本的分析可从文外因素和文内因素两方面着手,文外因素包括文本发送者、发送者意图、读者、媒介、交际时间、交际地点、交际动机和文本功能等;文内因素分为文本的题材、内容、前提、文本构成、词汇、句型结构和超语段特征等。
二、许译本《道德经》文本分析在许译本《道德经》的序言中,许渊冲先生指出,“在全球化的新世纪,出版这本现代化的《老子》新译本,也需可以让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辉,对爱好和平的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从其言论中可以看出许先生在新译本中的推陈出新,以及其对目标语文本目的分析和理解。
通过对许译本《道德经》进行文本分析,在文内因素方面,题材往往应设在题目当中,从《道德经》一书书名即可得知其题材为经书;内容为八十一章合五千余字的文本;因年代久远,前提难以确定;文本由似简实丰的诗体短句构成;文中词汇使用简洁凝练,核心词内涵和外延广博,意义阐释不确定性大;句型结构丰富,对句较多,常见排比、比喻、顶针等修辞手法。
在文外因素方面,文本发送者为老子、因年代久远,发送者意图不明,一说老子于函谷关受邀作此文留给后世;读者范围没有具体限制;媒介为纸质书籍;交际时间和交际地点不详;交际动机为许渊冲先生有意在以往译本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国外读者特点,将此书重新进行英译;文本功能主要为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
38海外文摘OVERSEAS DIGEST 海外文摘2021年第2期总第835期No.2,2021Total of 8350引言《道德经》普遍被认为是老子(名李耳,春秋时期楚国人),归隐时,途径函谷关留下的,分为上下两篇。
虽然只有五千余字,却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典籍之一,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在《道德经》中,老子用“道”来解释宇宙万物,将道看作万物本源。
《道德经》的外译最早鉴于18世纪50年代,最初是拉丁文译本。
19世纪后又被译成法语、英语、德语等语言传播于西方世界,在西方世界引起轩然大波。
如今,《道德经》已被全世界翻译成40多种语言,有1100多种译本,居中华外译典籍之首。
《道德经》的译介开启了中国道家思想对世界的影响,这种影响涉及面广,影响深远。
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就曾引用过老子的话,他说“中国的老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各国领导人如能遵循老子这一治国理念,世界定能持久和平。
”1道德经在德国的接受《道德经》在德国的传播和接受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
德国对老子及《道德经》的研究发端于1827年,一位德国哲学家翻译了著名法国汉学家雷慕莎(Anne-Madeleine Re'musat,1696-1739)的论文《老子的生平与学说》中《道德经》的节选,并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开启了德国对老子及其《道德经》的研究之旅,一百多年以来,德国人一直热衷于对《道德经》的翻译,译本层出不穷,译者也从最初的传教士演变成现如今学界的汉学研究者和爱好者。
1.1基督教释义下的《道德经》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在德国出现了第一次《道德经》翻译热潮,学界普遍认为德国著名的汉学家、神学家维克多·冯·斯特劳斯(Victor v. Strau ß,1809-1899)于1870年翻译的《道德经》为最早且最具权威的德文版《道德经》。
29一、引言广义的语料库主要指“作为语言学研究资料的文本汇集”[1],即语言研究素材库。
狭义的语料库指的是“作为语言学研究资料的电子文本汇集”[1]。
现代语言学意义的语料库还有更加丰富的内涵:语料库应该是根据科学抽样原则选择的有限文本集合,以计算机可处理的形式存储,最大限度反映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的特点[2]。
语料库的核心特征应包括:语料真实性;代表性;平衡性;可机读;有限规模[3]。
前计算机时代的语料库以纸质的形式呈现,作为真实语言素材的集合,为语言研究提供服务,该时期语料库最典型的代表是Randolph Quirk 于1959年建成的英语用法调查(Survey of English Usage)语料库,文本规模100万词,建库目的是为语法描写提供真实语言素材。
电子语料库的发展是随着计算机的产生而起步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的Brown 语料库、LOB 语料库、London-Lund 语料库是第一代电子语料库的代表,受制于当时电子计算机的存储与计算能力,这些语料库都只有100万词的规模。
对于语言研究来说,它们的规模显得不足,例如它们不能为词典编纂提供足够的义项和真实用例。
随着计算机存储空间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扩大,电子语料库的规模也迅速增长,如第二代电子语料库的代表——英国国家语料库(BNC)文本规模达到了一亿词级,大多数检索功能可以在数秒内完成,为词典编纂、语法描写等语言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真实语言素材。
时至今日,各种类型、规模的语料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语料库研究方法是指在语言研究中运用语料库,为验证现有理论、假设或归纳、抽象理论规则提供获得数据支持。
目前,语料库在语言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这也标志着大数据范式在语言研究领域的拓展。
实际上,语料库研究方法植根于深厚的哲学渊源之中。
电子语料库的运用,从50年代末作为一种处在边缘位置的新兴研究方法,到现今日趋成为语言研究方法的主流,这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反映了语言研究领域哲学思想的斗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两大阵营的较量,甚至可以说“经验主义和唯理论的对立,以不同的形式,贯穿于整个语言学史”[4]。
034文艺评论翻译过程中文化流失的原因及对策——以《道德经》英译本为例导致文化流失的因素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要充分认识到造成文化缺失的因素,才能充分表达每个文化负载词的含义。
本文试图从语言差异、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等方面找出影响因素。
第一个因素是语言差异。
众所周知,英语是印欧语系的一个分支,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个分支。
不同之处在于语音、构词等特征。
英文字母是拼音字母,与汉字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虽然汉字目前不是图形书写系统,但它仍然是一种复杂的通过形象生动地传达思想的手段 (Chen:1998:259) 。
汉字“天”包含两个部分:从底部到顶部,“大”(象征一个人伸展手臂和腿),和“一”(代表地平线以上的人)。
从而形成汉字“天”的意思。
而在英语中,这个字总是被翻译成“heaven”(天堂)、“sky”(天空)或“the world” (世界),而没有进一步解释这个字的含义。
第二个因素是不同的生活经历。
生活在不同语言社区的人们由于生活经历的重叠,对某些事情可能有相似(甚至相同)的理解。
奈达(Nida)认为:“人们的语言文化有足够的想象力和经验来了解另一个语言文化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行为和价值观。
”(Nida.1993:106) 理雅各(Legge)是伦敦著名的汉学家和苏格兰传教士传教的社会背景,一些宗教基督教的概念就会对他的译本产生影响,如“天堂的儿子”(如“天子”在中国); 韦利(Waley )是一个伟大的汉学家,他从来没有去过中国,这会使他误解一些典型的中国词汇,如“everyone under Heaven”就是由他翻译的“天下”的译本;而林语堂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因此他可以理解原文,并提供更准确的翻译。
最后一个因素是不同的思维方式。
这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成为社会内部人们共有的精神特征,并作为人们文化传统中最稳定或最核心的因素代代相传。
(王平,1994:67)英语国家的人的思维模式偏向逻辑和分析,而中国人更倾向于整体的、意识形态的思维模式。
1.唐朝诗人李白的《侠客行》最后一句“白首太玄经”指的是?《太玄》2.韩愈提出的性三品的说法包括性是与生俱来的先天品质,性分为上中下三品,性的内涵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德3.阮籍的作品包括?大人先生传通老论达庄论4.主张圣人无情说,认为圣人可完全不受外物影响,而是以无为为体的是谁?何晏5.阮籍心中的理想形象也是自然精神的凝聚,这个形象是?大人先生6.行政机关对自己制定的法律所作的解释属于什么?立法解释7.关于贝尔的翻译过程模式有哪些说法?①翻译是人类信息处理一般现象的特殊例子②文本的处理包括自上而下也包括自下而上的方法③翻译在语言的字句层面上起作用8.东方主义的作者是谁?赛义德9.《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作者是铁木志科10.英国杰出的汉学家阿瑟·伟力遵循的翻译原则有哪些?①译文必须立足于忠实原作,准确再现原文风格②译文必须通顺流畅,给人以自然优美的感觉③不同内容必须采用不同译法11.萨缪尔·约翰逊1783年出版的哪一本书,对英国诗人的评论用了很大篇幅谈论翻译问题《英国诗人传》12.费道罗夫的哪一本书标志着苏联翻译理论研究的一大突破翻译理论概要六艺中的御驾车13.玄奘把正义正文放在纯粹的文字功夫之前首先保证了翻译的准确性这是什么翻译方法:译场的翻译方法14.美国两院议员可以连任吗几届:可以无限期15.我国最早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16.新巴比伦帝国什么时候达到鼎盛?尼布甲尼撒二世时期17.王弼的主张有哪些?以无为本,崇本息末,无不可以训18.心即理的主张包括?①心外无理心外无善②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
③心外无理心外无义19.墨子说的主旨是什么?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20.勒菲弗尔总结的七中诗歌翻译方法语音翻译法直译法音部翻译法21.《翻译的理论问题》一书作者是谁?乔治·穆兰22.第一次大陆会议是几几年在华盛顿召开的,鼓励美国人拒绝购买英货1774年23.法华宗的创始人是谁:智顗24.哪本书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写作宗旨:国语25.宫商角徵羽是哪五个音1235626.英国议会起源于[...]英国议会起源于大议会27.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相比,启蒙运动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提出了资本主义的政治构想28.白虎通构建了以什么为核心的伦理纲常?三钢六纪30.1999年,我国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利维乌安德罗翻译荷马史诗奥德赛的过程中采用了什么方法?归化法德里达对于翻译的看法有哪些?①文本的翻译不仅仅是一种意义的传递更主要是转换与调节②翻译使原文推陈出新实现再生③两种不同语言的译者进行翻译就是经历差异的体验切斯特曼提出了自己一整套关于规范的理论起主要内容是将规范分为哪两大类?产品规范与过程规范斯克瓦克提出了哪三面结构①修辞②逻辑③静默苏珊·巴斯内特的翻译思想的具体体现翻译研究的性质翻译研究的范围翻译研究的文化视线卡特福德认为自己的翻译理论叫做翻译的描写理论佛经翻译在文质之争外,还今儿讨论了译名问题,其代表论争者是谁?僧睿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转化定律我国成文法的四大类划分是民法刑法商法程序法在中古西欧,一个男人的梦想和最高荣耀是成为什么?成为骑士1784年,英国工程师柯尔特发明了什么方法用焦炭炼出熟铁和钢搅炼和碾压法魏晋玄学的观点出自老子,王弼注老子时,曾提出玄者物之极也,魏晋时人们将那三本书称之为“三玄”?老子,庄子,周易董仲舒提出”三统三正“,其中三统指的是王朝在改变服制时应该循环采用哪三种颜色?黑白赤北京东交民巷建立于什么时候?1901年,不准华人居住汉朝的海上丝绸之路最远可到哪里?印度半岛南端1995年1月1日,哪个组织正式生效运转,取代了1947年以后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社会主义和谐的六大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查普曼的翻译原则有?①反对逐字翻译,以意译为主②采用释译法主张译文要有文饰③译者应该尽量表明作者的意图【不包括更改修辞中的比喻为非比喻1981年彼得纽马克在哪本书中提出了语义翻译交际翻译两个重要策略成为西方翻译研究的里程碑《翻译问题探索》1978年出版的《普通翻译理论基础》的作者是谁?汉斯·弗米尔《翻译的性别·文化认同和政治交流》的作者是?雪莉·西蒙萝莉张伯伦的说法①她追溯了西方翻译理论界关于女性及隐喻的传统②她认为女性关注性别身份有益的③她利用了后结构主义理论1813年,施莱尔马赫在柏林皇家科学院的学术讨论会上宣读了一篇论文,对德国翻译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论翻译的不同方法》对于佛经的翻译,慧远主张什么?主张“厥中”谁的小说有鲜明的文体特征用散文化小说来形容越俎代庖沈从文本雅明对翻译的看法包括哪些①翻译是可行的不仅可行甚至还赋予原文的再生②译者必须找到与原作相对应的意图效果而不只是译意③由于翻译具有多义性的特点翻译是不可能的德里达认为由于印迹的什么性质意义也有其相对的稳定性因此阅读理解和翻译同时也是可能的可重复性在豪斯看来语言使用层面包括哪些?媒介参与社会角色关系彼得·纽马克对翻译的分类交际翻译语义翻译直译我国首篇谈翻译的重要译论《法句经序》中提出了一些重要的翻译思想其中有什么翻译主张?质派的翻译主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靰是谁说的话?出自《论语·为政》英国议会的主要职能不包括什么?英国议会不提供法律规定和程序方面的建议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谁的说法荀子澳大利亚是最大的什么生产国?铝矾土、钻石、铅、钽生产国世界上最大的羊毛和牛肉出口国是澳大利亚美国的高等教育始于什么时候?哈佛大学的建立英国主要有哪三家通讯社?路透社,新闻联合社,AFX新闻有限公司古希腊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特色是直接民主,与之有关的原因是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致良知基本含义是?①充其恻隐之心②依良知而行③使良知致其极中共解决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革命专八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七届二中全会奎因对翻译的看法有哪些?①由于概念系统的不可通约性完全翻译不可能②意义必须根据行为来解释来证实③翻译具有不确定性铁木志科积极倡导从文化角度对翻译进行研究尤其注重从什么研究后殖民翻译描写角度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措施是?平定准噶尔小康出自哪里诗经第三代计算机使用的逻辑元件是什么集成电路一站开始后欧洲形成了哪三条展现,起决定作用的是哪两条?西东南三条,决定性作用的是西和东玄学是三国魏晋时期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他一改汉代哲学的繁琐和神秘,在思想界吹起了一阵思辨的清风,玄学的方法是?辨明析理公司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股东大会?论翻译的原则是谁的著作?泰特勒俄罗斯文艺派翻译理论家包括哪些?楚科夫斯基索伯列夫卡什金美国学者奎因在翻译理论方面坚持的是一种什么观念并非主张翻译绝对不可为而是认为不可能有绝对的翻译相对主义翻译观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有哪些说法?①以翻译研究的文化模式产生为标志②强调学科的自足性,学科范式的规律性和开放性③由巴斯内尔等人倡导以[...]为代表的郭沫若白话新诗创作,在语言的白话化和流畅程度上的同时期其他新诗人所不能比拟的。
《语料库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语料库研究已经成为了语言学、文学和人类学等领域内的一项重要研究手段。
语料库(corpus)即大量的电子文本资料,为我们提供了探究语言使用模式、词汇搭配、句法结构、语言变迁等重要问题的强大工具。
本文将围绕语料库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方法以及在语言与文化领域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二、语料库研究的理论背景语料库研究基于大量真实的文本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关于语言使用的大量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研究语言结构、语言演变、语言教学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此外,语料库的多样性使得我们能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究语言现象,为语言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三、语料库研究的方法1. 语料库的构建: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文本数据,并按照一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整理和分类,构建成一个可供研究的语料库。
2. 数据处理:对语料库中的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研究。
3. 统计分析:运用统计学和计算机辅助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用的信息。
4. 结果解读:根据分析结果,结合语言学、文学和人类学等相关知识,对结果进行解读和解释。
四、语料库在语言与文化领域的应用1. 语言结构研究:通过语料库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语言的词汇搭配、句法结构等语言特征,从而揭示语言的内在规律。
2. 语言教学:语料库可以用于语言教学,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真实语言环境中的语言使用情况,提高语言学习的效果。
3. 文化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语料库中的文本数据,我们可以探究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使用的差异,揭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
五、结论语料库研究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手段,已经广泛应用于语言学、文学和人类学等领域。
通过对语料库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语言的内在规律,揭示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然而,语料库研究仍面临一些挑战,如语料库的构建、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等。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教务处制表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日一、论文说明本团队专注于原创毕业论文写作与辅导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绘制、理论分析等,论文写作300起,所有定制的文档均享受免费论文修改服务,具体价格信息联系,同时也提供对应的论文答辩辅导。
二、论文参考题目德语翻译硕士毕业论文高职德语教学中翻译法和交际法的应用互文性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各类德语讲话稿的翻译及研究德语广告的语言特点与翻译多维翻译的应用研究交际教学法视角下中国本科德语专业高年级翻译课堂教学探讨论藏族民间故事的德语翻译从等值理论看莫言小说《檀香刑》的德语翻译以功能翻译学视角对《孙子兵法》三个德语译本的对比分析德语戏剧《阴谋与爱情》中译本的比较分析基于目的论对德语经济新闻的编译研究功能主义视角下的汉语四字成语翻译策略研究从目的论看《红楼梦》的两个德语译本等值理论在复合句翻译中的应用中国政府政治文献中“四字格”的翻译研究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研究电影标题翻译策略研究诗性变形作为文学游戏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地球村中文解说词翻译报告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分析当代中国文学德译本的翻译处理翻译主体间伦理视角下的《沉没之鱼》译写个案研究点面等值论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可行性研究SUNTHER翻译公司竞争战略研究双语英汉科学词典术语翻译和编撰工程管理研究译者风格的鲜明对照从功能派翻译论角度对《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网络辩论》节译报告改写理论视角下《骆驼祥子》伊万·金英译本的研究科勒等值理论视角下的《红楼梦》麦克休英译本转译问题研究Analyse Einer Audiovisuellen (?)bersetzung Aus DemChinesischen Ins Deutsche文学翻译作为理解过程和对文学性的重构《回顾》两个中译本评析从功能翻译理论分析当代中国文学德译本的翻译策略小说《朗读者》中译本的对比分析中国当代小说德译研究:中德文学翻译流1990—2009来自圣经的常用德语熟语与中文对应语词对比分析欧洲中世纪晚期《圣经》翻译与基督教传播德汉新闻翻译方法初探在构词法理论框架内的中德汽车词汇对比研究以修辞手段为例看《红楼梦》库恩译本及史华慈译本从奈达等效理论看《论语》卫礼贤德译本语域理论与英语商务合同汉译中英新闻导语对比分析与英译策略语域理论视角下的会展材料英译研究基于多任务处理模式的有稿/无稿同传效果对比实验Er/sie/es与der/die/das的回指功能及应用一种多语言、多编码的识别方法语境理论视角下《红字》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从语域理论看海商合同中的否定结构及汉译俄语词汇多义性探微塞琉古王国的统治与“希腊化”从语法隐喻角度对比分析《远大前程》原本和简写本语法隐喻视角下情景喜剧《老友记》与《生活大爆炸》中的笑点对比分析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与教学“语势”与“势”庞德译学理论比较研究里尔克的代表作的译文比较《道德经》在德国的译介与接受从韩礼德语言与语篇模式视角对培根Essayes中译文进行比较研究从语域理论看中国银行业简介的翻译篇章翻译中的语境分析俄罗斯翻译理论史及其影响研究翻译适应选择论角度下的《骆驼祥子》施晓菁英译本研究中英双语儿童翻译歧义词加工机制研究《论语》两德译本中文化专有项及其翻译策略的对比研究论溥仪《我的前半生》德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关于鲁迅的翻译活动从目的论看美国电视剧《绯闻女孩》的字幕翻译论文本类型理论和语篇分析在广告翻译中的整合应用翻译美学视角下的罗慕士《三国演义》英译本研究语境与对等翻译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英汉互译中的可行性分析基于统计的汉英机器翻译技术的研究论《围城》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语境和英汉翻译英语、法语、德语陈述句语序对比分析小说《第七天堂》翻译报告语域理论在应用文体翻译中的应用从功能翻译角度分析情景喜剧中的幽默翻译余华《兄弟》德译本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策略研究翻译批评—《德国民法典》及其汉译本比较库恩和他的德译《金瓶梅》《呐喊》杨译本衔接手段翻译研究语域理论在法律翻译中的应用翻译选择中的制约因素试论商务文本的翻译诗歌翻译的语法隐喻视角异文化要素对文学翻译的影响及其补偿手段基于语料库的《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詈骂语翻译对比研究《德国》杂志汉语版翻译策略研究释意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适用性从语域理论角度论英语新闻标题的翻译语域理论视角下的中英文商业广告翻译研究段落作为翻译单位的必要性及可操作性从语域角度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红楼梦》中四字成语翻译策略对比研究论《围城》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文学翻译中的译者注《德国经济与人口结构的变化》翻译报告语域理论视角下旅游文本汉英翻译的语言文化信息重组语域理论与翻译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戏剧汉译本逻辑关系显化研究语域理论视角下的法律英译研究《离骚》泰译本对比研究目的论视角下《骆驼祥子》英译本的对比研究论语域理论视角下英语新闻标题汉译的对等策略Register Study and Its Application toTranslationTeaching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何类何法《餐桌礼仪》英译汉的反思性研究报告移情视角下《三国演义》的诗词对比研究余华小说德文译本的功能等效问题之探讨德汉篇章非结构衔接手段对比研究有关《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三个译本的解构分析LiteratureReview on Metaphor Translation Study Abroad 基于语料库研究对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译本的对比分析莫言文学在日本的受容中国古典文学中文化空白的翻“异”欧洲德语区草药文献整理及奥地利中药处方分析从阐释学视角比较《骆驼祥子》两个英译本《还乡》三译本语用对比分析接受美学视角下苏童《米》的英译研究从李白《将进酒》的英,西,德三个译本看唐诗中文化的不可译描写译学视角下的《红楼梦》库恩译本语域理论视角下信用证的汉译研究从语域理论评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英译本及对策A ComparativeStudy of the Two Chinese Versions of D avid Copperfield从语法隐喻角度对比分析《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围城》文化负载词英译中的视野融合《另眼看德国》试译研究报告时空纵横探易译对德汉语初级口语教学难点与对策研究试析耶利内克的语言游戏及其汉译难点不同类型英语学习者关系从句习得的多因素研究语法隐喻在古诗英译中的应用研究《朗读者》的“羞耻感”主题分析中国实习生跨文化行为能力研究跨文化能力测试的文化特殊性德英汉国际词语对比研究词篇《声声慢》英译语域偏离分析中德学院学生二语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研究诗意现实主义的净化策略与《晚夏》卡夫卡与余华小说比较研究德国财税体制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吉尔伽美什史诗》译释法治背景下制定法与法律的紧张关系语域理论视域下不同口译现场的释意研究博尔赫斯笔下的迷宫和中国回文诗的对比研究英汉新闻报纸评论专栏中语法隐喻现象对比分析英汉中动句的类型学研究论1897到1914年间中德文化碰撞及传教士卫礼贤对中国文化传播所做的贡献《格林童话》:体裁结构和语言风格。
255文化纵横《道德经》法语翻译与接受研究从1696年法国耶稣会士李明(Louis Le comte 1655-1728)在《中国近事报道》中对《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的节译算起,《道德经》在法语世界的译介已经超过了300年;从1842年法国汉学家斯塔尼斯拉斯·儒莲(Stanislas Julien 1797-1873)在法国皇家印刷所出版了第一个带注释的《道德经》法语全译本算起,迄今为止也有近两个世纪。
在这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道德经》的法语译本层出不穷,根据河南省社科院丁巍研究员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老学典籍考:两千五百年来世界老学文献总目》考证,截止1995年正式出版发行的《道德经》法译本有105种。
根据美国青年学者邰谧侠的最新统计,截止2017年一共有91种《道德经》法译本出版问世。
在近百个译本中最新中译法译本是Anfortas出版社在2015年出版的法国心理分析师马无名(Guy Massat 1934-… )和他的家人亚瑟·里瓦斯(Arthur Rivas 1989-… )合译的译本。
该译本在2016年由L’Harmattan出版社再版,并且在再版中对译文中的关键概念的翻译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属近年来《道德经》法译研究领域新变化。
本文将就此做以简要分析与介绍。
法国心理分析师马无名译本《道德经》心理分析师马无名1934年11月8日出生于巴黎,已婚,有两个女儿,拥有索邦大学哲学专业第三阶段的博士文凭,在巴黎有自己的心理分析诊所。
两个女儿和他一样也从事心理分析和治疗工作,外孙亚瑟·里瓦斯Arthur Rivas 1989-…)毕业于巴黎东方语言学院曾在北京学习汉语。
2015年马无名首次出版了自己和亚瑟·里瓦斯合译的《道德经》法语译本并于2016年在L’Harmattan出版社迅速再版,收入“五大洲诗歌经典”系列(Poètes des cinq continents),且与时俱进同时,推出了在线电子版和纸质版两个版本。
读书心得——《道德经》在西方世界传播的历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典籍,《道德经》进入西方世界,与西方传教士来华密切相关。
据英国科学家李约瑟(Joseph Needham)考证,《道德经》最早的西方文字译本是17世纪末比利时传教士卫方济(Francois Noel)的拉丁文译本。
此后,翻译、研究《道德经》的外语语种与文献数量逐渐增多,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广度和深度也逐渐加大。
时至今日,《道德经》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国内学者,如丁巍、苏丽湘等人于21世纪初曾对《道德经》的海外翻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1)。
美国学者邰谧侠(Misha Tadd)于2019年发表《〈老子〉译本总目》。
总目涉及73种语言,1576种译本。
我们进一步搜集完善了译本信息,同时汇集了世界主要语种研究老子及其思想的著作、论文和学术机构信息。
经过梳理与统计,截止到2020年5月,《道德经》英语译本553种,法语译本91种,俄语译本69种,德语译本298种,西班牙语译本95种。
我们拟以上述资料为基础,探寻和理清老子著作与思想在西方主要语种,包括英语、法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世界中传播的历史。
一《道德经》在英语世界的传播《道德经》自1868年开始进入英语世界,距今已有150多年。
一个半世纪里,《道德经》的英译版本种类繁多,流传广泛。
(一)1868年~20世纪初,老子思想与基督教义的相遇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之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英语国家愈来愈多地派传教士入华。
起初,西方传教士一心想把《圣经》介绍给中国,对中国本土文化并无太多重视。
文化的隔膜导致其传教过程障碍重重。
为了更好地履行在中国传教的使命,传教士开始研读中国传统文化典籍。
他们期望透过对中华文明的认知和了解,洞察中国精英阶层和普通民众的精神世界,走近中国人,为教义传播做铺垫。
在此期间,传教士发现老子的思想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某些方面能够与基督教思想相契合。
因此,《道德经》便成为其嫁接中华文化和基督教义的一个连接点。
文化图式理论视域下的文化负载词翻译方法研究——以《道德经》英译为例作者:代元佩来源:《校园英语》 2020年第28期文/代元佩【摘要】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典籍翻译的难题,影响着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
《道德经》是我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意义的文化巨著,在国内外均有深远的影响,在其对外传播过程中,英文译本功不可没。
本研究以文化图式理论为指导,通过文化图式重合、缺省以及冲突三大角度来分析韦利在翻译该著中文化负载词时所使用的翻译方法,意在促进我国优良的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文化图式;文化负载词;《道德经》【作者简介】代元佩,男,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18级翻译硕士。
文化负载词是语言体系中最能体现语言的文化信息、最直观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情况的载体。
文化之间的差异是不同民族文化沟通交流的难点之一。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语境内,如何准确而恰当地翻译这些文化负载词,是目的语充分实现其交际目的的基础。
本研究以文化图式理论为基础,通过在两种不同文化图式之间建立联系,继而探讨具有明显特性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以通过文化负载词表达,进而实现原语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从而达到提高目标语文本的翻译质量,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翻译目的。
本研究以老子的《道德经》和阿瑟·韦利的对应英译文本为研究材料,结合尤金·奈达(Nida, E. A.)对文化负载词的分类,来探究阿瑟·韦利在《道德经》英译文本中对文化负载词的采用的翻译方法,以及阿瑟·韦利如何将通过其英译文本将颇具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传播到国外,并为目标语读者所广泛接受。
一、文化图式理论图式(schema)一词源自希腊词汇,表示大体的形状或方案。
基于不同的视角和标准,学者们对这个概念或者术语有着不同程度的认知,也给予了不同的定义。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的不断积累,对应的文化图式会随着发展变化,进而就会被组织得更加紧密;信息在变得更加复杂的同时,也在相似或不同的文化群体成员中变得更加有用。
ENGLISH ON CAMPUS2022年26期总第622期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比较《道德经》的三个英译本摘 要:20世纪80年代翻译理论出现文化转向,译者的主体性日趋得到翻译理论界的重视。
译者主体性主要从阐释学和目的论两维度进行理论探究。
阐释学强调在文本理解过程中译者因受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不同的理解,做出不同的阐释和译文。
目的论关注在翻译实操中译者受具体翻译目的的影响,从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在译文中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本文从译者主体性入手,选取阐释学和目的论作为译者主体性的具体理论支持,从理解原文和具体翻译操作上比较《道德经》的三个英译本,即理雅各、韦利和汪榕培的译本,分析各译本对《道德经》的不同诠释,并进一步探讨不同诠释背后的原因。
通过对三个译本的比较分析,本文得出结论:《道德经》译本的多样性源于各译者的译者主体性。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目的论;多样性 《道德经》作者简介:徐静姿(1982.08-),女,江西九江人,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外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育与翻译的实践。
一、译者主体性的基本理论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的主体性角色与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译者依附于作者,译文严格依附于原文。
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起,翻译研究开始了“文化转向”,其主要任务是从语言分析、文本对照逐步转向译文的产生与作用。
倡导“文化转向”的翻译研究学派代表人物赫曼斯指出翻译是一种原创性的文本操纵活动,巴斯奈特也认为译者的地位不低于作者。
阐释学(Hermeneutics)是一种关于理解、解释的学说。
从理解层面探讨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
而在具体操作层面,目的论为译者主体性对翻译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重要理论之一,提倡翻译活动所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the Skopos rule)。
据此,翻译行为由翻译目的决定,也就是说,“目的决定手段”。
094《名家名作》·杂谈[摘 要] 重言词是古汉语中具有鲜明特色的语言现象。
《道德经》不仅是哲学著作,还是一本涉及语言知识的优秀作品。
对《道德经》中的重言词进行研究,主要讨论重言词的分类、句法功能、语义类型等内容,并对相关语句举例说明,尝试分析重言词的作用和价值。
[关 键 词] 《道德经》 ;重言词;叠字;叠词《道德经》重言词研究范诗雪《道德经》是我国极为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是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老子关于天地万物的哲学理念。
老子不仅对哲学问题有深刻见解,对语言文字知识也非常精通。
《道德经》共81章,5000多字,其中使用的重言词全部为常见的双音节AA 式类型,共16个,出现18次。
重言词是古汉语独特的语言形式,故此选取《道德经》重言词进行研究。
一、概念界定学术界关于单字重叠形式的名称有“叠字”“叠词”“迭字”“重言”等。
《道德经》是先秦时期的文献作品,由于上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字词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对此类重叠形式的分析必须考虑这一特点。
故本文采用赵克勤在《古代汉语词汇学》中的观点,将这种重叠形式称为“重言词”,并将其分为“叠字”和“叠词”两类,即“一种重言词是由两个形音义完全相同的单音词组成,重言词的意义基本上就是单音词的意义,这实际上是两个相同单音词的重叠形式。
因此,这种重言词又可以称为‘叠词’。
一种重言词虽然也由两个形音义完全相同的单字组成,但这两个字只不过代表两个音节,它们与重言词的意义毫无关系。
这种重言词只是两个单字的重叠,因此,又可以称之为‘叠字’。
”简单来说,重言词是由两个形音义完全相同的单字或单音词组成,包括单字意义与重叠形式意义无关的叠字和单音词意义与重叠形式意义基本一致的叠词。
二、《道德经》重言词的分类从《道德经》重言词的构成语素来看,可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
从单字和单音词的意义与重言词的意义之间的关系看,可分为叠字和叠词。
单纯词是由单个语素构成的词,叠字是单纯词;合成词是由多个语素构成的词,叠词是合成词。
从读者反应论看Arthur Waley的《道德经》译本摘要:老子的《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哲学著作,先后出现过很多翻译版本,但要确切地传达其中的思想内涵却并不容易。
本文试从读者反应论的角度对Arthur Waley的译本进行分析,着重探讨了中西方读者思维方式的差异对译文的影响。
关键词:读者反应论;文化翻译; Arthur Waley译本《道德经》1.0引言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长期从事《圣经》翻译的实践中,提出了读者反应论的重要翻译思想。
这一思想把读者的接受和理解纳入翻译这一动态活动中,对翻译理论的发展和翻译实践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文化翻译观的巨大冲击下,读者反应论受到强烈的抨击。
《道德经》自从20世纪上半叶起由西方汉学家翻译成英文,流入西方后引起广泛关注。
到目前为止,据不完全统计,老子《道德经》的英文版本多达数十种。
在近现代汉学经典翻译群体中,出现了一些较具代表性,并被公认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译著学者,如英国汉学家雅格·李(James Legge)、阿瑟 ·威利( Arthur Waley)、美国的布莱克尼( Raymond Bernard Blakney)、陈汉森( Chad Hansen)和中国的林语堂、陈荣捷等人。
本文首先对奈达的读者反应论进行简要介绍,再分析读者反应论和文化翻译之间的关系,最后选取 Arthur Waley译本《道德经》中有关文化内容翻译的译例进行分析,以说明中西方读者思维方式的差异及读者的可懂性对译文的影响。
2.0奈达的读者反应论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长期从事《圣经》翻译,他的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和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
在20 世纪60年代早期到80年代,奈达的翻译思想对西方译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贾彦德汉语语义学贾彦德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和语义学家,他在汉语语义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本文将介绍贾彦德的学术成就以及他对汉语语义学的研究。
贾彦德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也是中国语言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
他主要研究领域是汉语语义学、汉语词汇语义学和汉字语义学。
贾彦德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成果被广泛认可,并对相关学科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贾彦德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他提出了“义原”理论,这是他在语义学领域的重要贡献。
根据贾彦德的理论,词语的意义可以通过一系列基本的语义单位来解释,这些基本单位被称为“义原”。
贾彦德的义原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汉语词汇的意义。
贾彦德还研究了汉字的语义结构和演变规律。
他认为汉字的意义不仅仅是由单个字形和字义组成的,还与字的结构、构造方式以及历史演变有关。
他通过对汉字的形态、结构和语义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汉字的“义体”和“形体”概念。
这些研究使我们对汉字的意义和构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贾彦德还对汉语词汇的语义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研究。
他提出了“义项”的概念,将词语的意义分为不同的义项,并通过语义关系网络来描述词语之间的关系。
贾彦德的这种分类和描述方法,为汉语词汇的意义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贾彦德的研究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为汉语教学和汉字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他的研究成果在汉语教学教材编写、词义辨析、汉字教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国外学者合作开展了多项研究项目。
贾彦德是中国汉语语义学领域的重要学者,他的研究成果为汉语语义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的义原理论、对汉字的研究以及对汉语词汇的分类和研究方法,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汉语语义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贾彦德的学术成就不仅丰富了汉语语义学的理论体系,也对汉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