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1)
- 格式:docx
- 大小:265.83 KB
- 文档页数:13
《科利亚的木匣》小学语文教案优秀8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躲避”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
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用比较阅读和读读画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一)导入1.今天我们学习第18课,《科利亚的木匣》。
2.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
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
3.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1.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明确:这篇课文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和从中得到启示的故事。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认读“箱”、“倍”、数数(shǔ shù)、德(进行字形分析)3.简介卫国战争。
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苦卓绝的战斗,至1945年9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标明各自然段序号,朗读课文。
2.文章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文章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
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
4.指导第5自然段的归属。
(这一段是过渡段。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喀山去了。
”是承上,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适用年级:二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科利亚的木匣》,了解故事内容,体会主人公科利亚的善良和勇敢。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 理解故事内容,体会科利亚的品质。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中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
2. 培养学生主动关爱他人的意识。
二、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主人公的情感。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以故事中的木匣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从而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三、教学准备1. 教材:《科利亚的木匣》2. 课件:故事情节图片、相关教学素材3. 教具:木匣道具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展示木匣道具,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导入新课《科利亚的木匣》。
2. 学生自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感受科利亚的品质。
3. 教师讲解课文教师讲解课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科利亚的行为和心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讨论如何关爱他人。
5. 汇报交流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补充发言。
6.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 课后作业学生课后编写一篇关于如何关爱他人的小故事,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课堂上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和困惑,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自己在学习态度、参与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表现。
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关注彼此的优点和不足,共同进步。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精选15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精选15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
会写“挖、鞋”等13个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
2、抄写课文最后一段的小黑板。
第一课时一、分步揭题1、板书“木匣”,“匣”字注音,学习“匣”的音、形、义。
2、完整板书课题。
科利亚是个苏联的。
这篇课文讲了他的什么事呢?二、朗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1、学生自读,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指名学生朗读,纠正读错的地方。
请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三、默读课文,了解叙述顺序1、布置默读。
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看看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埋木匣,从哪儿到哪儿是讲科利亚挖木匣的。
2、默读、思考,做记号,也可与同座讨论。
3、全班交流:⑴哪几个自然段讲埋木匣,哪几个自然段讲挖木匣?⑴另外的几个自然段讲的是什么?(有的是讲情况的变化,有的是讲从这件事受到的启发。
)四、学习字词1、出示要求会写的13个生字,读一读,再组词。
2、观察字形,互相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哪些地方。
3、学生写生字(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1、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
2、听写本课应掌握的词语。
听写后对照词语表自我批改订正。
二、突出重点,加深理解1、提出重点问题:科利亚是怎么找到木匣的?从这件事他懂得了什么道理?2、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书、思考。
3、全班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4、教师出示课文最后科利亚说的话。
引导学生用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或自己经历过的事例,说说对“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的体会。
5、鼓励学生把最后一段抄下来。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布置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一、二年级的小朋友听。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科利亚的木匣》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科利亚五岁的时候从家门口向前数了10步埋下自己的小木匣,4年后数了5步挖出了木匣,从这件事中感悟到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课文后3个自然段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讲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文围绕着“科利亚的木匣”写了哪些内容?二、研读课文,感悟语言1、仔细读读“埋木匣”的部分,找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1)圈一圈这句话中描写动作的词。
(2)科利亚为什么要这样做?回读句子: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3)从这些动词,你看出科利亚是个怎样的人?2、找到“挖木匣”的句子读读。
(1)仔细找一找,这里用得最多的是哪个字?(2)从这5个“挖”字,你又读懂了什么?三、抓住关键,引发思考1、读课文10—12自然段,找出描写科利亚找不到木匣之后有何反应的一个句子读给大家听。
引导学生站在科利亚的角度去思考并讨论:科利亚当时在想什么?师生总结出科利亚找不到木匣的可能性:A、木匣可能被法西斯挖走。
B、数步法可能不管用。
C、挖的方法可能不对。
D、自己的步子可能有问题。
2、科利亚是怎么排除前3种可能性,只确定步子有问题的呢?让学生再帮助科利亚分析分析,从课文中找到依据。
一、教学内容分析《科利亚的木匣》是一篇讲述科利亚用智慧和勤劳改变自己命运的励志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利亚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也能学习到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的精神品质,并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练笔。
二、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励志故事比较感兴趣。
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和运用表达方法方面还需加以引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通过适当的练笔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的精神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勇于挑战、追求梦想的信心和决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的精神品质。
难点: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进行练笔。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 情感教学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一个有关梦想的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课题《科利亚的木匣》。
2. 自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认读和理解。
3. 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信息。
4. 体会科利亚的精神品质:让学生谈谈对科利亚的印象,讨论他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
5. 朗读感悟: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中进一步体会科利亚的精神品质。
七、课堂练习1. 练笔活动: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以科利亚为榜样,写一写自己的梦想以及如何努力实现梦想。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有关科利亚的木匣教案四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作者整理的科利亚的木匣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篇1教学要求:1、使学生从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获得启示,培养他们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体会课文哪些内容写得真实、具体。
3、学会本课生字和新词,练习用“仍然”“虽然”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柯里亚最后讲的话。
使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哪些写得真实、具体。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
二、预习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2、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人,他们做了哪些事?三、检查预习。
1、认读生字。
2、指名回答预习中的问题。
四、结合课后第2题,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第一段(1—3)写柯里亚埋木匣。
第二段(4—12)写柯里亚挖木匣。
第三段(13)写柯里亚从这件事中受到的启发。
五、讲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
2、读后评议。
3、默读第一段,思考:(1)柯里亚埋木匣是在什么时候?那时他几岁?(2)柯里亚是怎样将木匣埋起来的?(3)柯里亚为什么把东西埋起来?妈妈埋的东西同柯里亚的有什么不同?4、讨论思考题,检查默读情况。
(1)讨论第1题,简介时代背景。
(2)讨论第2题,重点理解“刚学”“只会”两个词语。
(3)讨论第三题,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东西多不能都带走;受到妈妈埋东西的启示。
六、讲读第二段。
1、指名朗读。
2、提出默读思考题。
(1)他们什么时候挖埋藏的东西?从埋到挖经过了多长时间?(2)妈妈是怎样挖箱子的?结果怎样?(3)柯里亚开始是怎样挖的?结果怎样?后来为什么又挖着了?3、讨论思考题。
4、指导朗读第二段。
七、讲读第三段。
1、指名朗读。
《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重难点:理解科利亚为什么第一次挖不到木匣,第二次却挖到的原因;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认识木匣。
2.师简介时代背景。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理清文章脉络。
三、研读重点,理解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埋木匣(1)默读课文,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了解: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又是怎样埋的。
画出文中有关的词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3)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部分:挖木匣(1)自读课文。
画出写科利亚挖木匣的语句。
(2)同桌之间交流读书所得。
(3)根据学生汇报,了解科利亚挖木匣的过程。
(4)课件演示科利亚的思维过程。
(5)理解文中词语:仍然、果然。
(6)体会科利亚的心情,读出感受。
3.学习第三部分:受启发。
过渡:当科利亚手捧着心爱的木匣时,她会对小伙伴们说什么呢?(出示文中插图。
)(1)(出示中心句)指名读。
(2)质疑:科利亚从这件事中懂得了什么道理?(3)齐读中心句(4)小结:是呀!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交流:请你说说你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2.看来你们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可是有一个大人都不知道这一点,请看!(课件出示《刻舟求剑》)3.讨论交流:他能捞到他的宝剑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4.小结:世界上的万物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应象科利亚一样多动脑筋,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对策。
5.抄写文章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设计:26科利亚的木匣(xiá)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一切在变第二课时(简案)一、回忆课文内容,复习检查。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故事内容,掌握文中出现的主要生字词,理解时间、空间与事物变化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故事情节,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面对问题时能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围绕《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进行,课文讲述了科利亚在战争期间为了保护自己的小木匣而埋藏它,四年之后再挖掘出来的故事,揭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步伐也在发生变化的道理。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包括课文插图、生字词注音及释义、重点句子解析等。
2. 学生预习作业,提前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标注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
3. 准备相关道具如小木匣模型,辅助课堂情境模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自主阅读: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并标注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3. 分段解读:逐段分析课文,结合课件展示,讲解关键词句含义,梳理故事脉络。
4. 互动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过程中所体现的时间与空间关系,以及他的行为背后的成长启示。
5. 角色扮演:选取部分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6. 小结巩固:教师总结全文,强调主题思想,引导学生复述故事梗概。
五、教学延伸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设想如果自己是科利亚,在面临类似情况时会如何处理,并写下自己的想法。
同时,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成长故事或寓言,进一步理解和体会时间、成长与行动之间的联系。
六、教学总结回顾本次课程,总结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等方面的表现,强调知识要点和核心价值观念,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也要像科利亚一样,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用实际行动应对生活中的变化。
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科利亚的木匣》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预习学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三、导学案一、复习导入,教师简介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精读感悟,深入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1.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1)教师采用范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学生找出句子朗读:木匣里盛着各式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它小玩意儿。
结合课件展示的图片认识:冰鞋、小斧头、小手锯。
联系下一句理解“各式各样”,并练习用“各式各样”说话。
(2)教师结合生字学习,指导朗读。
全班齐读。
(3)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子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听。
听后评议。
注意强调表示动作的词语,还可以边做边读读这几个句子。
(4)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嘛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学生接读第三自然段。
(5)课件出示对比表格:四年前:妈妈埋大箱子走30步科利亚埋小匣子走10步2.学生默读课文4-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1)课件出示对比表格:四年后:妈妈走30步挖到大箱子科利亚走10步没有挖到小匣子(2)用线段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通过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2.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
(2)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听到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文朗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
(4)教师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讲解字义、字形和字音。
(3)学生练习生字词,巩固记忆。
4.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自由发言,谈谈对科利亚这个角色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科利亚的性格特点。
5.课堂练习(1)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选取部分学生回答,共同评析答案。
四、作业布置1.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课余时间与家人分享课文故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2.课后作业:(1)完成《语文练习册》相关练习。
(2)观察生活中的善良行为,写一篇小作文,题目为《身边的善良》。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较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较为深入。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设计及反思【精品】《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读写“木匣、冰鞋、小玩意儿”等词语;练习用“仍然、果然”写句;听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2.朗读课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都在变化的道理,培养多动脑筋、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读懂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
三、教学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引入1. 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有位同学给我们准备了一个故事,看他给我们带来什么?2. 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3.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板题读题)课文里的小朋友科利亚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他有没有想办法解决呢?他又是怎样解决的呢?大家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 初读1. 自由读文,通过读文你知道了什么?2. 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埋木匣,挖木匣,受启发?4. 汇报。
(三) 精读1. 默读第一部分,看看妈妈和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2. 各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本部分内容。
3. 汇报(表演,讲故事等形式均可)4.小结第二课时(一)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战争开始时,科利亚和妈妈埋下了木匣。
四年后,科利亚跟着妈妈回来了,他们将要挖出他们的木匣了。
关于“挖木匣”这部分,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二)带疑学文1. 学生质疑,抓住重点问题板书,如:科利亚是怎么挖的,挖出来了吗?有没有遇到困难?怎么解决?妈妈又是怎么挖的?2. 小组读书讨论解决(主要)3 .汇报,主要围绕重点问题进行理解。
⑴抓含“仍然”的句子分析,指导朗读。
⑵柯利亚找不到箱子,他是怎么思考的?(学生读:“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
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
《科利亚的木匣》的优质公开课赛教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科利亚的木匣》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读懂课文,理解“仍然”和“果然”这两个词。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能正确了解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培养学生观察力和想象能力。
A级生:能正确迅速熟练地掌握这些知识B级生:能正确较熟练地掌握知识C级生:在A级、B级生的帮助下,能正确地掌握这些知识注:(A级程度高,B级程度一般,C级程度差)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增强小组竞争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科利亚为什么开始没有挖到匣子,后来又为什么挖着了?难点:理解科利亚两次挖木匣子的过程,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
三、课前准备1、教具:投影、电脑软件2、学具:42张投影纸3、学生分组:采用异质组,每4人一组,排列成梅花型四、教学过程二组织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导入,引入新知1、复习上节课学的知识2、引入本节课学的内容一、复习旧知,感悟新知1、巩固旧知识,尽快进入角色2、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二、讲授新课(一)出示导学提纲1、自读课文,讨论学文自读课文第二段,讨论:妈妈为什么能很快挖出匣子?而科利亚为什么开始没有挖到匣子,后来又为什么挖着了呢?二、思维训练(一)定向自学,进入正确的学习轨道1、学习围绕这两个问题,认真读课文,遇到不理解的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并用横线划出有关语句(二)反馈导学提纲(二)自己学习,理解课文内容1、齐读妈妈的话1、通过朗读,学生体会科利亚的妈妈在挖到木匣子后的高兴心情。
2、理解“算术真有用”这句话的意思2、学生从上下文联系中真正体会算术在挖东西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3、让学生动手,操作示意图3、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手、动口、动脑、领悟知识和积极参加实践4、展示评价各小组的操作成果,请一名上台边说明边演示4、通过评价激励的策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也从感性地理解课文的重点部分5、用电脑演示,科利亚前后两次挖木匣子的情景,理解关键词“仍然”和“果然”5、学生再一次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通过课文上下文联系,理解“仍然”和“果然”的意思6、指名朗读科利亚前后两次挖木匣子的段落你觉得怎么读,培养学生的能动性6、学生自读自悟,对比及反复的诵读,体会科利亚前后四年的心情变化。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科利亚的木匣》科利亚的木匣教课设计示例教课目的1.会认3 个生字,会写13 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省得、抢走、悲伤、算术、当初、随意、仍旧、仇敌、台阶、因此、懂得”等词语。
2.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认识科利亚是如何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四周的全部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惯用发展的目光对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经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课要点1.让学生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四周的全部都在变化,要依据事物变化的规律做事的道理。
2.让学生学习经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课难点让学生学习经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2.部署学生带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课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小朋友,大家看看自己和小伙伴小时候的照片,发现了什么生答,如:我们在慢慢地长大,我们的身体在不停变化。
师:是啊,不单你们在一每日长大,好多事物都在不时辰刻变化着。
你们看,我们开学时种的花已经开了,校园里的树也长高了。
孩子们,跟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四周的全部都在发生着变化。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科利亚的木匣》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
板书课题:科利亚的木匣,指导学习“匣”的音形义。
【说明】生活小事中常常储藏着很深的道理。
由学生熟习的生活下手,使很深的道理易于学生接受,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虑。
这类导入方法自然生动,将生活和阅读有机地联合了起来,激发了学生对课文浓重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1.师:请同学们翻开书仔细读读课文,碰到不认识的字能够经过查词典或问同学解决。
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沟通生字读音,教师巡视指导。
2.利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齐读。
3.指名分段朗诵课文,指引学生评论:字音能否读准,句子能否读通。
4.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纠正读音。
科利亚的木匣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会认 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手锯、玩意、免得、抢走、难过、算术、当初、随便、仍然、敌人、台阶、所以、懂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时间在变化,人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的道理。
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4.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懂得作者感悟到的时间在变化,自己在变化,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要按照事物变化的规律办事的道理。
2.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2.布置学生带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小朋友,大家看看自己和小伙伴小时候的照片,发现了什么?生答,如:我们在慢慢地长大,我们的身体在不断变化。
师:是啊,不仅你们在一天天长大,很多事物都在时时刻刻变化着。
你们看,我们开学时种的花已经开了,校园里的树也长高了。
孩子们,随着时间的变化,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发生着变化。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科利亚的木匣》就是告诉我们这个道理的。
板书课题:科利亚的木匣,指导学习“匣”的音形义。
【说明】生活小事中往往蕴藏着很深的道理。
由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使很深的道理易于学生接受,同时也能够激起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思考。
这种导入方法自然生动,将生活和阅读有机地结合了起来,激发了学生对课文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1.师:请同学们打开书认真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通过查字典或问同学解决。
学生自由读课文,小组交流生字读音,教师巡视指导。
2.利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齐读。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4.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纠正读音。
5.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木匣讲了科利亚的哪些事?提示:课文写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事。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导入9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导入 1教学要求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获得启示,培养多动脑筋,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2.根据思考、练习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仍然”“果然”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科利亚最后讲的话2.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引出课题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小事,往往有些小事能给人以启示。
《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就是围绕着一个小木匣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平凡的而又给我们启发的小故事。
1.教师板书课题,问:谁的木匣?2.学生读课题。
二、学生读预习,按预习要求,自学生字1.学生读预习部分。
2.学生划出这部分的要求。
①自学生字词。
②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③哪些自然段讲的是相同或相近的意思?3.自学生字。
本课生字只有5个,请同学们自己按拼音读一读,找出你认为最不好读的字音。
这5个生字分别属于哪种结构的字?填下列表格。
4.读课后“读读写写”的词。
三、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暂不回答)四、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②思考上面的问题。
学生读后回答:讲的是科利亚埋木匣,过了4年,科利亚又重新把埋下的木匣挖了出来,他从中受到了启示。
五、教师带学生读课文练习2,明确分段依据(按“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的顺序将课文分成三段。
)教师板书。
六、学生默读,划分段落1.首先标出自然段。
2.读每个自然段,明确每段的意思。
3.复习学过的分段方法。
读自然段,明意思。
意相近,并一起。
意相异,就独立。
4.按照“意相近,并一起;意相异,就独立”的方法将课文正确划分三段。
第一段(1~3):讲科利亚埋木匣。
第二段(4~12):讲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段(13):讲科利亚从中悟出的道理。
5.教师问:为什么科利亚要埋木匣,又干嘛把它挖出来,从这件小事中,他又悟出什么道理了?我们先来看看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他又是怎样埋的?七、学习课文第一段1.教师让学生想一想:科利亚为什么要埋木匣?在这一段的什么地方写着呢?(第3自然段)学生读第3自然段。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1)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三年级语文:《科利亚的木匣》教学设计(1)一、素质教学目标德育目标能从科利亚两次挖木匣的不同结果中,认识到“时间一天天过去,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应随着情况的变化采用不同的做法解决问题。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如果……就”、“不光……还”等关联词语造句。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按课后练习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并说出各段大意。
二、教学重点科利亚第一次挖不到木匣是怎么思考的,科利亚从这件事中受到什么启发这两点是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科利亚冥思苦想后对小伙伴说的那段话是教学难点,要通过帮助学生在理清句群层次的基础上理解内容。
四、教学疑点1.课文写柯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关系?2.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后面又要写“科利亚只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子”?五、教具科利亚坦东西和挖东西时量步子的示意图。
六、教学方法导读法。
七、课时安排三课时。
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审题1.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科利亚的木匣》。
(板书课题)2.科利亚是一个小孩的名字,从题目看,这篇课文主要写出什么?(找出关键词:木匣)这篇课文围绕木匣写出了哪些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学生自学课文1.默读课文。
读完后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读生字表中的生字,要能读准字音,看清字形,并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再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想想这个词语的意思。
3.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
(三)检查自学情况1.这篇课文写出了一件什么事?写出了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经过。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认读“箱”、“倍”、数数(sh( sh))、德(进行字形分析)3.简介卫国战争。
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原苏联,苏联人民为了保卫祖国而与德国法西斯进行的战争。
苏联人民经过四年艰苦卓绝的战斗,至1945年9月卫国战争胜利结束。
(四)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学生标明自然段,朗读课文。
2.文章围绕“木匣”写了几层意思?(文章围绕“木匣”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科利亚埋木匣。
第二层:科利亚挖木匣。
第三层:科利亚从中受到启发。
3.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分段。
4.指导第5自然段的归属。
(这一段是过渡段。
“就在那一天,妈妈、奶奶和科利亚到喀山去了。
”是承上,后面两句“在那儿,他们住了差不多四年,科利亚长大了,上了小学,数数能数到一百多。
”是下文,科利亚一下子找不到木匣的原因,应划到第二段里。
)5.分段归纳。
第一段:(第一至第三自然段)科利亚刚学会数数的时候,把木匣埋到离门口十步远的地方。
第二段:(第四至第十二自然段)四年后科利亚在离屋门口十步远的地方没找到木匣,经过思考,在离屋门口五步远的地方找到木匣。
第三段:(第十三自然段)科利亚明白了:时间一天天过去,人在一天天长大,周围的一切都在变化。
(五)讲读课文第一段1.请同学分节读课文第一段。
全班思考:(1)科利亚和妈妈是什么时候、怎样把东西埋起来的?(2)他们为什么要把东西埋起来?2.讨论思考题。
(1)课文哪一自然段写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课文第三自然段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原因。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3)思考:科利亚怎么埋的木匣?妈妈又是怎么埋木箱的?(科利亚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
坑挖好了,他把一个木匣放在里面,匣子放好后,盖上土,用脚踩了踩,还在上面撒了一层细沙,免得被人发现。
妈妈从家门口起量了三十步,埋下箱子。
)(4)课文为什么把科利亚埋木匣写得那么具体?(一是说明科利亚为了免得让敌人发现,所以埋木匣非常仔细、认真。
二是为后面科利亚第一次找不到箱子时,排除被敌人拿走的可能性埋下伏笔。
)3.学生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课文写科利亚木匣里装的什么跟埋匣子有什么关系?前面已经写了“他从屋门口开始走,数了十步就用铲子挖起坑来”,为什么又要写出“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木匣子”?)(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算算科利亚埋木匣时是几岁?五岁。
因为年龄埋下的是自己心爱的玩具。
只会数到十所以他数到十步就埋下木匣子。
)(六)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复习1.课文分几段?各段写什么内容?2.科利亚怎样埋木匣的?(什么时间埋的?怎么埋的?在哪里埋的?)(二)讲读课文二、三两段1.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1)科利亚和他妈妈什么时候挖出埋藏的东西?从埋东西到挖东西这中间经过多长时间?(2)妈妈怎样挖箱子的?结果呢?(3)科利亚第一次怎么挖匣子的?结果怎样?(4)科利亚又是经过怎样的思考,一下子挖出木匣子?2.讨论思考题。
(1)讨论思考题①四年以后,他们开始挖埋在地下的东西。
理解“差不多”的意思是:将近、大约。
(2)讨论思考题②引读:妈妈是怎么挖箱子的?学生接读:“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三十步,很快就挖出了箱子。
”(3)妈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如果当初把箱子随便埋了,现在就不好找了。
由于当初妈妈计算好步子后才埋下箱子,现在一下子就找到箱子了。
这说明算术确实有用。
)(4)讨论思考题③教师引读:科利亚是怎样挖木匣子的?学生接读:“这时候,科利亚也拿来铲子,他从门口起量了十步,就动手挖起来。
”教师引读:挖的结果怎样?学生接读:“他挖呀,挖呀,却没有找到匣子。
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是没有匣子。
他朝左边挖了挖,又朝右边挖了挖,仍然没有。
”(5)讨论用词。
这里三次写到“没有”,“没有”前分别用了三个不同的词,请大家找出来,说说为什么要用这几个词?(“却”表示结果出乎意料之外,“还是”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仍然”也表示结果与前面一样。
“还是”、“仍然”表示的意思是一样,但程度不同。
这里连用这两个词,就强调了科利亚没有找到木匣子这一结果。
)(6)妈妈的算术管用,而科利亚的算术为什么不管用?是敌人挖走了吗?科利亚,怎么回答小伙伴的猜测?(学生读:“不会的,敌人连我们家的大箱子都没挖走,还能找到我的小木匣吗?这里面一定有原因”)思考:科利亚是什么原因挖不到木匣呢?他是怎么思考的?(学生读:“小伙伴们,我知道怎么回事啦!木匣是我四年前埋的,那时候我年龄小,步子也小。
我现在九岁啦,步子比那时候大了一倍,所以应该量的不是十步而是五步。
你们看,我马上会找到我的木匣子。
”)问:科利亚的想法对吗?后来他挖到木匣子了吗?(这回科利亚量了五步。
他一下子就挖到了匣子。
证明科利亚的想法对了。
)(7)教师出示幻灯片演示。
①科利亚量十步埋下木匣。
②来量十挖不到木匣。
③利亚量五步挖到木匣。
问:从幻灯演示中,你明白了什么?(五岁时量十步埋木匣,后来他经过四年已经是九岁了,人大了,步子也比四年前大了一倍,所以步数要减少一半,才能挖到。
)板书:五岁量十步埋木匣步子小九岁量五步挖木匣步子大3.小结:科利亚挖木匣时量五步,这是科利亚冥思苦想的结果。
事实也证明了科利亚的想法是正确的。
4.学生自由读第二段课文。
5.挖到木匣后,科利亚为什么那么高兴?6.学生带问题读第三段课文。
(1)这一段有几层意思?哪层意思更为重要?(这段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找到了木匣子;第二层是知道了“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这两层意思第二层更为重要。
)(2)为什么科利亚会说:“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因为科利亚从自己挖木匣的过程中明白了四年过去了,自己从5岁长到9岁,人长大了,步子也在变大,开始照埋木匣时的十步去挖,当然挖不到木匣,后来改为五步去挖,结果一下子就挖到了。
由此,他得出结论:“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
”)(3)“周围一切都在起变化”,告诉我们要怎样做事情呢?(我们做事情,要随着情况的变化采取不同的做法。
)(4)小结:我们只有随着周围的变化而变化才能把事情做好。
(三)布置作业1.填空。
(1)战争开始时,妈妈从家门口,量了()步,埋下了箱子。
四年后妈妈从家门口朝菜园走了()步,很快()。
(2)战争开始时科利亚量了()步,埋下木匣。
四年后,科利亚从门口量了()步,却没有找到木匣子。
后来科利亚从屋门口起量了()步,他一下子就()。
这是因为()。
2.准备简要复述科利亚挖木匣的经过。
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