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美术大众化”思想的传播及其意义——以1929年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为视点
- 格式:pdf
- 大小:190.35 KB
- 文档页数:3
1929年的全国美展——就进化史观、进步观念的个案研究的论文【摘要题】美术史【正文】1929年4月10日上午10点,经过漫长的筹备,(注:参见鹤田武良“民国时期全国规模的美术展览会——近百年来中国绘画史研究一”。
《美术研究》[the bijutsu kenkyu(the journal of art studies),1991]三四九号。
)几经人事变迁,(注:李寓一“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参观记——(一)”。
《妇女》第十五卷第七号,1929年7月。
)由国民政府教育部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美展在上海国货路揭幕。
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政府出面举办、并定名为“全国美展”的艺术展览。
教育部部长蒋梦麟任会长,次长马叙伦为副会长,教育部参事孟寿椿为实际执行总干事,李毅士为展览征集主任。
美展期间,媒体多方报道,还出版了由徐志摩、陈小蝶、杨清磬等人编辑的美展汇刊。
在《美展弁言》中,徐志摩概括了美展的两点意义,其一是艺术对于人生的作用,其二是艺术对于时代的反映:“我们留心看着吧,从一时代的文艺创作得来的消息是不能错误的。
”(注:徐志摩“美展弁言”,《美展汇刊》第一期。
)在众多论及美展意义的文章中,艺术之于人生的积极作用是一致的共识。
正如徐志摩说:“人生不能没有意义与趣味。
所以艺术乃至艺术教育该得积极地提倡与奖励,在现在只是常识的常识。
”这一普遍共识正是蔡元培1917年提倡“以美育代宗教”生根开花的结果。
此外,正如徐志摩反复强调可“从这次美展看出时代性在美术里反映或表现的意趣”,人们普遍认同艺术应该成为时代之风向标的观念。
1918年陈独秀提出“美术革命”,艺术与时代的关系进入批评话语。
如果说诗意的追求是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品评标准,那么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传统的品评趣味让位于“时代”这一至高无上的标准,艺术是否反映时代精神,甚至被作为区分新与旧,革命与保守,进步或者落后的标志,恰如王济远评价当时的中国画坛所说:“现代中国画坛新旧两种分明:旧的以保存国粹为前提,新的是以吸收时代精神为目的。
从“二徐之争”看徐悲鸿的写实主义立场与观点及其历史局限性作者:王凯浩来源:《文存阅刊》2018年第18期摘要:本文试图以“二徐之争”为切入点,以徐悲鸿的书信、文集为依据,试图探索徐悲鸿的写实主义立场以及其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二徐之争;写实主义;局限性“二徐之争”始末及其意义:1929年4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在上海举办了“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首次全国美术展览会。
作为全国美展总务常务委员的徐悲鸿发现整个展览中的作品有太多的现代主义倾向时,他拒绝将自己的作品送展。
徐悲鸿认为在全面引进西方艺术的过程中,现代主义是及其有害的。
展览开幕两周后,徐悲鸿便在美展专刊第五期上发表了题为《惑一致徐志摩公开信》的短文。
徐悲鸿的激烈言辞引起了徐志摩的强烈反应,他在同期《美展》上发表了《我也“惑”》一文,就西方现代派绘画与写实派绘画在中国存在的合理性与徐悲鸿展开了激烈的笔战。
由此,二人展开了如何看待西方现代派绘画这一问题的讨论。
这场论战中双方的艺术立场十分鲜明:徐悲鸿对西方现代派绘画深恶痛绝,持否定态度;而徐志摩对现代派绘画持开放包容的肯定态度。
这次美展“惑”之论战可谓意义重大,这是写实主义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也意味着中国艺术在何去何从的方向上的巨大争议,尽管论战发生在几十年前,但放在当下再看,依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徐悲鸿写实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徐悲鸿选中写实主义改造中国画,不是偶然的。
从少年时期就开始跟随父亲从事绘画谋生。
父亲去世后,徐悲鸿一个人来到上海,结识了康有为和蔡元培。
康有为是民国初年提出“美术革命”的先驱人物。
而康有为推崇宋法,也是因为宋代绘画是以客观描写、以形传神,蔡与康所倡,有部分相似之处及“写实”。
徐悲鸿在观念上受蔡、康二人影响颇深。
在蔡元培的引荐下,他参加了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并担任讲师。
他在《中国画改良之方法》中表达了对中国画颓败的现状及其原因。
徐悲鸿在赴欧留学之前,曾在日本考察学习了一段时间,徐悲鸿发现了日本画风之嬗变的源头在欧洲,这使他对巴黎的向往更加迫切。
民国时期美术文献整理现状研究论文民国时期美术文献整理现状研究全文如下:1.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民国美术文献调查1.1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馆藏分类1.2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的民国美术文献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民国美术文献版别丰富,颇多精品,例如民国年代叶恭绰影印本《清代学者遗像传》,这是研究清代学者及两百余年学术状况的原始文献材料。
另有不少见证时代变迁的早期美术期刊、画报、报纸合订本等。
例如馆藏《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美展会刊》,创刊于1929年4月10日,1929年4月10日至5月10日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期间出版了这份会刊,由徐志摩、杨清磐、陈小蝶、李祖韩任编辑,共10期,另加1期增刊。
作者队伍汇集了当时闻名全国的艺术家和评论家,特约撰著者21人:叶恭绰、郑午昌、丰子恺、倪贻德、徐悲鸿、林风眠、黄宾虹、贺天健等。
该刊的主要内容是发表美术论文,并附美展作品。
这些论文代表了当时高水平的美术理论,极大地影响了现代美术理论研究,其中一些文章,多为代表作(1)。
因此,研究该图书馆美术文献的整理工作,为探寻古旧美术文献利用途径提供借鉴。
2.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民国美术文献的整理现状2.1分类的细化:广州美术学院图书馆对于美术文献的分类采用“中图法”第五版,但在该分类法的基础上,对已加工的民国美术类文献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类。
此外,在分类方面,专业书库艺术类书标颜色细分是该图书馆的特色。
例如:《好古堂家藏书画记附续记》(清)姚际恒撰商务印书馆1936,分类号―J120.949;Z121.6,书标贴J类,Z类代表存放区域。
2.2编目情况。
截至2013年12月31日,馆藏民国时期文献已编目3391种,共计16309册。
已编目的数据包含分类号、条码号、登录号、馆藏地点代码、书名、著者、出版者、出版年份、价格、册数、装帧情况等元素。
2.3修复状况:对破损的民国文献沿用古籍保护的原生性方式进行修复。
民国初期我国刚引进机械造纸技术,制浆工艺落后,纸张含酸量高,许多文献出现了书皮与书分离,书页发黄发黑、硬脆的情况,一些美术类文献,其中拥有大量实拍的照片,但是由于书页断裂甚至粉尘化,加上岭南地区相对潮湿,照片严重变形、色彩失真。
Arts circle 美术界ARTS CIRCLE 2010/11浅论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之源起TEXT /刘薇美术展览是清末民初随着西学传入而引介到中国的,这一形式的出现结束了中国原有的艺术品的赏鉴方式,使美术作品逐渐走向大众、走向社会。
但是独立的美术展示形式是经过不断发展和演绎的,因此本文拟就其兴起的背景予以探讨。
一、早期的美术展览附属于商业博览会博览会是近代文明发展和近代化的产物。
博览会事业的兴起也促成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展览会的产生。
晚清时期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的枪炮打开后,参加世博会是中国人走出国门、认识世界的途径之一。
早在1851年首届伦敦世博会上,就已经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
19世纪70年代,中国参加了巴黎万国博览会,马建忠从巴黎给李鸿章的书信中就介绍了巴黎博览会的情况,并称博览会为“炫奇会”,在马建忠之前和之后,还有钟天玮、张謇等人写到展览会。
钟天纬称博览会为“赛珍会”,张謇则在他的《变法平议》中建议朝廷开设工艺院及博览所,使工艺设计与陈列展览成为正式的常设机构,光绪三十一年(1905)创办了中国第一个博物馆——通州博物馆。
[1]1910年6月5日(宣统二年四月二十八日)清政府在南京举办了一次全国规模的赛会——南洋劝业会,设立旨在推动实用美术发展的美术馆,美术馆共分工艺、铸塑、手工、雕刻四门。
根据劝业会观者游记,美术馆铸塑门展有泥像,雕刻门有雕刻的竹器、石器、瓷器、漆器等,列入工艺门的有螺田(钿)漆器、五彩孔雀瓶、青果瓶、官釉香炉缸、并包含花卉册、墨迹、山水立轴、刺绣山水等。
手工门则有色漆花瓶、刺绣花屏、刺绣风景、书画、油画、绣衣、花篮织物等。
书画并没有单列一门,而是在工艺门与手工门兼有。
[2]但是美术品的展览并不仅在美术馆内,如教育馆中也陈列有油画,是作为美术教育成果的展示,系两江师范学校图画手工科毕业生的作品。
在美术馆中以刺绣为重,其地位超过书画。
“是故在平面之美术上,绣推第一等,无物可以争夺其位置也”。
“展示”与“传播”有关美术展览会的研究是近年来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之一,而且呈现出愈来愈热的趋势。
诸如历史学关于历史事件发生环境的研究、文学史关于文学家雅集形式的研究、教育史关于教育方式传播的研究等等,都是近年来各个学科的热点课题,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
与上述各个学科领域一样,美术展览会在近代中国出现并逐渐完善,因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而大规模涌现,并随着全国美术展览会的举办而趋于成熟与定型,在民国时期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的历史性存在和决定性意义,是中国近代美术史现代化进程中甚为重要且精彩纷呈的文化现象。
美术展览会是兴起于西方17世纪的一种公开化、社会化的美术品展示与交流的形式,是中国近代以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引介而来的,是一种纯粹的舶来品。
民国时期美术展览会的兴起,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对于艺术品在传统观念下的观瞻和品鉴的方式,使中国美术从封闭走向了开放,从传统走向了现代。
早期的美术展览依附于博览会,具有明显的商业推广气息,后来借鉴法国沙龙和日本帝展的形式与经验,其内涵与机制不断成熟和完善。
民国初期大量外国人在华举行的美术展览会,也为国人举办美术展览会提供了更为直接和具体的参照。
应该说,美术展览会是中国近代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下的产物,其本身蕴含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社会、文化及艺术内涵。
当历史的脚步已经迈入整整一百年后的今天,世界性多元文化艺术的发展与转型、中西方现代思潮的涌现与碰撞以及艺术研究方法理论的创新与应用,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文化交流与学术研究的途径与视角。
立足于在当下文化视野的高度、广度与深度,对民国时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且纷繁复杂的美术展览会现象进行系统深入地梳理与探讨,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美术展览会是伴随着西方列强的隆隆枪炮声,跟着侵略者的脚步而进入中国的。
这是中西方文明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交错过程中的特定产物,也是“西学东渐”潮流下涌入中国的文化附属品。
2019年12月文化艺术研究Dec. ,2019第12卷 第4期 Studies in Culture & Art Vol.12 No.4文章编号:1674-3180(2019)04-0143-13从1929年教育部全国美展中的日本油画看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起源和传播陈雅婧(湖南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摘要:1929年4月,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在上海举办,会上除了展示本国所出的各类艺术品外,还出现了82幅日本画家的西洋油画。
这些带有法式印象派、后印象派、野兽主义特色的日本油画,与中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启蒙和发展有着极为密切且复杂的联系。
文章通过分析这类油画的画家背景、风格构成、时代风尚等,来探究日本在中国现代主义艺术起源与传播过程中启蒙者与竞争者的角色定位,并还原20世纪初中国现代主义艺术从兴盛到寂灭的过程。
关键词:教育部全国美展;日本油画;中国现代主义艺术;启蒙意识中图分类号:J233 文献标识码:A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Oil Paintings in the 1929 Chinese National FineArt Exhibition over the Budding and Spreading of Modernist Art in ChinaCHEN YajingAbstract: In April 1929, the First Chinese National Fine Art Exhibition was held in Shanghai, exhibiting not only Chinese art works but also 82 Japanese oil paintings whose style varied from impressionist, post-impressionist to Fauvist. The background, style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these paintings reveal the influence of Japanese art over the budding, flourishing and decline of modernist art in China.Key words: Chinese National Fine Art Exhibition; Japanese oil paintings; Chinese modernist art;enlightenment收稿日期:2018-12-29作者简介:陈雅婧(1988— ),女,湖南湘潭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美术、中日美术交流研究。
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对中国画发展之利弊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是中国现代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绘画发展的关键阶段。
在这一时期,中国绘画经历了一场重大的改革运动,以推动中国画艺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这场改革对中国画的发展带来了利与弊。
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在艺术技法上进行了革新,对中国画的传统技法进行了批判和反思。
改革者们试图摒弃传统工笔细腻的表现方式,拥抱西方绘画的笔法和色彩。
这样的尝试开拓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使之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
中国画也从中西方绘画相互融合中得到了灵感和启示,促进了中国画的艺术创新和发展。
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倡导了思想解放和创新意识。
改革者们提倡自由的艺术观念,反对僵化的传统观念束缚。
他们倡导以个人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为创作出发点,以独立思考和表达为核心。
这种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画艺术的多样性和先锋性的发展,使之与时俱进。
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一方面,由于改革者对传统技法的批评和放弃,传统的中国画技法面临着丧失和消亡的危险。
改革运动也导致了中国画艺术的分裂。
一些艺术家主张追求现代化和国际化,而另一些则坚守传统的艺术观念。
这样的分裂导致了中国画界的混乱和纷争,艺术家之间的对立也使中国画的发展受到了局限。
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的成果在当时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和推广。
政治的不稳定和社会的动荡使得中国画改革的推进遇到了困难。
传统的文化和审美观念仍然深植于人们心中,使得新兴的艺术观念难以被接受和理解。
虽然中国画改革在当时对一些艺术家和绘画团体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对整个中国画的发展来说影响有限。
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对中国绘画的发展既有利有弊。
一方面,改革运动促进了中国画艺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开拓了表现手法和推动了艺术创新;改革也导致了传统技法的危机、中国画艺术的分裂以及改革成果的局限。
尽管如此,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仍然为后来中国画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对中国绘画艺术的现代化和多元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止“二徐论战”——1929 年全国美展视野下的艺术批评及新旧争鸣作者:庄沐杨来源:《艺术评论》 2020年第12期庄沐杨【内容提要】本文试图全面地展示1929年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所推动的艺术批评场域,以《美展》会刊为依托,重审当时中国艺术批评新旧两派的观点。
徐志摩和徐悲鸿在《美展》会刊上以“惑”为题进行了著名的“二徐论战”,本文别于前人研究,旨在将论战置于艺术批评场域之中,考察在相对更广的语境下,“二徐论战”所呈现出的现代性知识生产。
在《美展》发表艺术批评或评论文章的人士众多,立场也各有不同。
本文将进一步讨论《美展》中的传统理论资源,对全国美展中呈现出的“新”“旧”观念进行比对。
文章将论述在中国艺术界、知识界的转型时期,“惑”与“不惑”论战所呈现出的艺术现代性知识生产,传统资源在全国美展上的参与,以及由此引发的多元化批评场域之中的新旧争鸣,在此基础之上更加全面地展示在“二徐论战”所处时代中,中国艺术批评及理念争鸣的多元面貌。
【关键词】第一次全国美展;艺术批评;“二徐论战”;文化保守主义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举办了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
在展览期间,徐志摩和徐悲鸿在《美展》会刊上打起笔战,引发热议,是为著名的“二徐论战”。
以往有关这场论战的研究,大多偏向史料分析,以及相关人物的艺术理念及各自主张的辨析。
本文则将论战置于艺术批评的场域之中,考察在相对更广的语境下,“二徐论战”所呈现出的现代性知识生产。
本文将首先讨论“二徐论战”中,作为艺术家的徐悲鸿和作为批评家的徐志摩,在艺术批评理念和现代性追求上的异同;同时,考察艺术批评如何借助全国美展这一平台,通过论战的形式吸引眼球,达到另类的现代性知识生产,向艺术界以外的社会人士传达于当时而言更加新颖的艺术理念。
在《美展》发表艺术批评或评论文章的人士众多,立场也各有不同。
因此,本文在重审“二徐论战”之余,更将进一步讨论全国美展中的传统理论资源,对全国美展中呈现出的“新”“旧”观念进行比对,论述在中国艺术界、知识界的转型时期,“惑”与“不惑”论战所呈现出的艺术现代性知识生产,传统资源在全国美展上的参与,以及由此引发的多元化批评场域之中的新旧争鸣。
“新女性”画家——以1929年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展为视角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1920年代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一股新的美术思潮在中国开始兴起,人们开始创作一些新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作品同传统的绘画作品有所不同,并且更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变化和女性地位的提高。
中华民国教育部于1929年主办了第一次全国美展,展出了当时中国最优秀的美术作品。
其中,有很多女性画家参展,并且获得了很好的评价。
这些女性画家所创作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风格和女性视角,开辟了一条新的美术创作道路。
因此,研究1929年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展的女性画家,对于了解中国现代美术史和女性地位的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通过研究1929年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展的女性画家及其作品,探究这些新女性画家的艺术风格、思想特点和社会背景,分析她们对于当时社会的影响以及她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对于她们艺术创作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本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资料分析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对于1929年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展的历史背景、组织和展出情况、评审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文献研究;其次,对于参展的女性画家进行系统分类、组织和归纳,分析她们所创作的作品的艺术特点、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最后,将这些女性画家放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进行分析,揭示她们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意义。
四、预计研究结果预计通过研究1929年中华民国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展的女性画家及其作品,可以深入了解中国现代美术史和女性地位的变化,并且对于当时女性艺术家开创的新的艺术思潮和艺术风格进行充分的阐释。
通过对这些女性画家的研究,也可以揭示当时社会的现状和女性所处的地位,为我们了解当代女性的社会地位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浪漫主义在国内美术中的演变西方浪漫主义进入中国,首先是概念的输入,正如文学界对西方浪漫主义的译介是从对西方文学史的简述开始一样,美术界在翻译和编写西方美术史的过程中开始从概念、思潮和美学、理论的整体重新阐述西方浪漫主义的伟大传统,最早讲解西洋美术史的是李叔同。
(吴梦非语)1911年吕的《西洋美术史》介绍了浪漫主义的代表画家, 1928年鲁迅译《近代美术史潮论》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方浪漫主义。
1929年的第一次全国美展开始将西方浪漫主义运用到美术批评中。
从美术史和美术批评的角度对西方浪漫主义的早期研究都只是概论性的介绍和主观的判断。
浪漫主义进入中国英文(Romanticism)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我国时,最初有两种译法。
一种是梁启超和王国维从日语中转译为“理想派”,与“写实”相对应。
又有人翻译为“理想主义”。
这些基本上是采用了意译法。
另一种是鲁迅于1907年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采用梵文之意,音译为“摩罗派”或“罗曼派”。
又有人译作“罗曼主义”。
这基本上是采用了音译法。
当时,两种译法难分高下,故并行于文坛上。
直到1930年,才译定为”浪漫主义”。
1902 年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理想派与写实派的概念,梁启超被认为是我国最早提出浪漫主义的概念的。
钱中文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问题》一文中指出:我国20世纪文学中使用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概念,自外国引进。
30年代前,“现实主义”一般称作“写实派”“、写实主义”,而“浪漫主义”则有“理想派”之称。
1904年王国维在《红楼梦评论》中以德国浪漫派哲学和美学的观点来研究中国古典小说。
王国维对德国浪漫诗学的引进,标志着中国近代浪漫主义的产生。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于1908年在《国粹学报》上公开发表。
王国维提出造境与写境: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
然二者颇难分别。
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造境”是作者极逞“创意之才”,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奴仆命风月”。
简论民国初期美术教育的特点民国时期,尤其是初期,是中国美术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与过去封建时代以及西方文化的介入相比,民国初期的美术教育呈现出了一些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民国初期美术教育的特点。
1. 唯物主义思想对美术教育的影响民国初期,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斗争目标的革命运动如火如荼。
此时,唯物主义思想得到普及,成为社会主导思想。
在美术教育领域,唯物主义思想的影响也十分明显,美术教育开始重视实践经验、注重技能、弱化理论学习,强调美术实践的社会性和生产性。
这种思想对后来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民国初期,美术教育的教育思想开始多元化。
美术教育被赋予了扶持民族文化、促进国家繁荣、增进人民福利的使命。
与此同时,一些外国教育家也来中国参与美术教育事业,他们带来的教育思想和风格各异,使美术教育呈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
3. 国际化格局民国初期,中国的美术教育开始逐渐与国际接轨。
由于20世纪初西方艺术大力进入中国,使得中国美术教育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本土文化与西方艺术的交融,促使中国美术教育进入到国际化的格局中。
4. 研究型教学取代传统教学民国初期,美术教育开始起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应对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
因此,研究型教学思想逐渐兴起,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研究型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以中国画的传统为基础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初期的美术教育就是以中国画的传统为基础,要求学生深入研究中国画的传统技艺及艺术思想,从而提高传统文化自信心,并借助传统文化创新出具有时代性和艺术性的新作品。
民国初期的美术教育虽然只是起步阶段,但是其标志性特点却十分明显。
唯物主义思想、多元化的教育思想、国际化的格局、研究型教学和以中国画的传统为基础等特点,都为后来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国时期最权威的美术展览,聚集吴湖帆、何香凝等名家▲《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封面民国十八年(1929年)中国教育部初版发行。
教育部于1929年在上海举办了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作为第一次由政府出面主办的全国规模的美术展览。
▲《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在当时委实难能可贵,展出作品2258件,其中中国书法和中国画1231件。
▲《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会后以展品范围为限编辑出版了《美展特刊》古、今两册,为中国最早的中国画展览画集。
由蔡元培先生主持、作序,狄平子编辑。
▲《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此书包括古代有四王吴恽、明末四僧、龚贤、蓝瑛等;近现代有张大千、齐白石、吴湖帆、刘海粟、林风眠等作品,全书共计收录了中国古今书画作品四百多幅,其中大部分书画作品均为民国时期私人收藏。
▲《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时至今日,很多作品已经流入到拍卖市场当中,对于书画收藏爱好者来说,这是一套必不可少的参考工具书。
▲《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顾鹤逸(1865~1930),名麟士,字鹤逸,自号西津渔父,顾鹤逸所作山水多逸气,自成高格。
初学“四王”,后追宗元明诸大家,具有吴门画派以健笔写柔情,淡雅、秀丽、明快、清新的绘画特色,有云林清秘遗风。
其设色清丽雅逸,点苔沉着老健,晚年喜用枯笔皴擦,可与麓台、石谷相颉颃,声望极高。
▲《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吴湖帆,江苏苏州人,为吴大澄嗣孙。
山水从“四王”、董其昌上溯宋元各家,冲破南北宗壁障,以雅腴灵秀、缜丽清逸的复合画风独树一帜,尤以熔水墨烘染与青绿设色于一炉并多烟云者最具代表性。
并工写竹、兰、荷花。
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
▲《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冯超然则与吴湖帆、吴待秋、吴子深并称为“三吴一冯”。
其早年精仕女,晚年专攻山水,工行草篆隶,偶刻印。
代表作有《仕女捧桃图》等。
▲《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张永芳,字琰华,江苏苏州人,冯超然女弟子,工花卉,间作人物▲《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何香凝绘画以花鸟、山水为主,早年喜画走兽,她画的虎、猿等动物,造型准确,神情生动,且有奋起跃动、搏击勇猛状,反映她那时的精神状态。
民国美术展览会特性的研究摘要:近代时期美术展览会在我国开始流行起来,成为推进民国时期艺术展示和传播的重要艺术载体。
得益于美术展览会的出现和发展,近代国民的艺术修养不断提高和社会文艺更加的开放和大众化,,文化艺术的展示方式不断丰富,扩展了艺术交流的平台。
带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转身调整、促进东西方美术的交流和融汇,为我国美术展览形式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展示与传播;民国美术展览会一、基本理论概述1、民国美术展览会美术展览会在我国开始的兴起,始于民国时期,在民国前期得到快速发展,在后期处于平稳的过度时期,民国时期的艺术展览会把我国近代美术的展示与传播代入一个艺术开放的时代,,成为透视艺术理念、展示艺术成就,传递美感潮流,进行美术交流和扩展的重要平台和渠道。
2、民国美术展览会的特性美术展览会逐渐进入近代我国大众的视野,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大众亲密接触,成为近代美术艺术广泛采用的展示与传播的方式,成为大众愿意接受的方式,具有极大包容特点,为美术走进民众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体现了大众化和公益性的特性。
为我国的美术艺术融合更多的现代要素搭建起融合交流的桥梁,美术走出技艺与欣赏的范围,与社会经济、社会生活、社会建设相容等特质,体现了民国美术展览会的现代性和市场性的特性。
,二、民国美术展览会的展示与传播的意义1)民国美术展览会在近展中体现了民众特性、公益特质、现代性趋向、以及市场化的特性,正是美术展览会在发展的这些特性,推动了民国美术展览的在社会发展中积极作用,具体而言,西方的人体艺术,对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带来极大视觉冲击,同时对大众禁忌话题,禁锢的封建思想一次突破,有伦理视角转化为美学认识,是对民众审美价值观念重新塑造。
从艺术教学的展览到社会生活全面展览,从艺术美到生活美,还涉及到热爱祖国美术展、美术发展展览,建设美术展览,自然美术展览等,形式多样,内容广泛,实现展览与民众亲密的接触,对于普通民众而言不仅认识美各种形式的美,激发了民众追求美,实现美好的未来;根本上改变了我们近代以前对于艺术品的观瞻和品鉴的方式,是对艺术传统观念的根本性颠覆;民国的美术展览结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战争的年代美术展览始终没有离开以减少灾难防止祸乱、帮助苦难的民众、解救出水深火热中人民,凸显出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爱国救国主题,为实现这一时代的历史责任,美术展览无不展现出爱国公益性的美展,吸引更多民众为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贡献自己力量;民国美术展览从西方引进来的,借鉴了西方美术展览自身形式,在发展中激荡出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现代性美术思潮,民国美术展览会对中西绘画创作的向现代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现代美术展览奠定了基础,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艺术形态;民国美术展览会设立了艺术品交易平台,艺术品在展览会上实现了流通,艺术工艺、艺术品开始走向商业会运作模式,美术展览会提供了流通交易的场所,有关艺术品摆放、陈列、生产定价与销售等艺术市场中各个要素在展会中完备进行,就是一个艺术市场,推进艺术的商业化,推动艺术经济,文化经济的产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