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2.70 MB
- 文档页数:30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计算题1、某有一高架源,烟囱几何高度100m,实际排烟率为20m3/s,烟气出口温度200℃,求在有风不稳定条件下,环境温度10℃,大气压力1000hPa,10高度处风速2.0m/s的情况下,烟囱的有效源高?2、城市工业区一点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其排放量为200g/s,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在不稳定类,10m高度处风速2.0m/s,烟囱有效源高为200m情况下,下风距离800m处的地面轴线浓度?(扩散参数可不考虑取样时间的变化)3、城市某工厂锅炉耗煤量6000kg/h,煤的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15%,烟囱几何高度100m,求在大气稳定度为强不稳定类,10m高度处风速1.5m/s。
烟囱抬升高度为50m情况下,SO2最大落地浓度(P1=1.0)?4、某工厂烟囱高45m,内径1.0m,烟温100℃,烟速5.0m/s,耗煤量180kg/h,硫分1%,水膜除尘脱硫效率取10%,试求气温20℃,风速2.0m/s,中性条件下,距源450m轴线上SO2小时浓度。
(平坦地形、工业区、Pa=1010hPa)5、某厂烟囱有效源高50m,SO2排放量120kg/h,排口风速4.0m/s,求SO2最大落地浓度(P1=40)。
若使最大落地浓度下降至0.010mg/m3,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效源高应为多少?6、地处平原某工厂,烟囱有效源高100m,SO2产生量180kg/h,烟气脱硫效率70%,在其正南1000m处有一医院,试求当吹北风时,中性条件下(中性条件下,烟囱出口处风速6.0m/s,距源1000m处0.5h 取样时间,σy=100m,σz=75m)工厂排放的SO2在该医院1小时平均浓度贡献值。
7、某拟建项目设在平原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SO2排放量为40kg/h,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应定为几级?(SO2标准值0.50mg/m3)8、某工厂建一台10t/h蒸发量的燃煤蒸汽锅炉,最大耗煤量1600kg/h,引风机风量为15000m3/h,全年用煤量4000t煤的含硫量1.2%,排入气相80%,SO2的排放标准1200mg/m3,请计算达标排放的脱硫效率并提出SO2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一、大气部分1、工作等级划分根据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划分为一、二、三级。
等标排放量P i=Q i/C0i m3/hQ i——单位时间排放量,t/h;C0i——环境空气质量标准,mg/m3。
二级、1h平均值※SO2的C0i为0.50mg/m3;NO2的C0i为0.24 mg/m3。
※记住<2.5×108和≥2.5×109为界。
2、评价范围确定一级16~20;二级10~14;三级4~6 km平原取上限(大值),复杂地形取下限(小值)。
二、地面水部分1、工作等级划分:分级判据表略。
根据下列条件进行,分为三级:①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2万、1万、5000、1000、200②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复杂、中等、简单③各种受纳污水的地面水域(受纳水域)的规模(大、中、小)以及对它的水质要求(Ⅰ~Ⅴ类)。
(1)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它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
(2)污染物分类:持久性、非持久性、酸和碱、热污染(3)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①复杂: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2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②中等: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或者只含有1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③简单: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
(4)地面水域规模:河流与河口,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①大河:≥150 m3/s;②中河:15~150 m3/s;③小河:<15 m3/s。
湖泊和水库,按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划分为:①当平均水深≥10 m时:大湖(库):≥25 km2;中湖(库):2.5~25 km2;小湖(库):<2.5 km2。
②当平均水深<10 m时:大湖(库):≥50 km2;中湖(库):5~50 km2;小湖(库):<5 km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_T2.2-93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2-93⼤⽓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Atmosphere environment为贯彻《中华⼈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的⽅法与要求。
1.2适⽤范围本标准适⽤与建设项⽬的新建或改、扩建⼯程的⼤⽓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或区域性的⼤⽓环境影响评价亦应参照使⽤。
2 引⽤标准GB 3095 ⼤⽓环境质量标准TJ 36-79 ⼯业企业设计卫⽣标准HJ/T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3 符号本标准使⽤的主要符号的意义见表1。
序号符号意义单位1 c 地⾯浓度 mg/m32 c0i⼤⽓环境质量标准 mg/m33 c m最⼤地⾯浓度 mg/m34 c L⼩风时地⾯浓度 mg/m35 C f熏烟时地⾯浓度 mg/m36 c p尘粒⼦的地⾯浓度 mg/m3或⼤⽓定压⽐热 J/(g?K)7 c s⾯源或⽆组织排放源的地⾯浓度 mg/m38 c a⾮正常排放条件下的地⾯浓度 mg/m3-9 c 长期平均浓度 mg/m310 D 排⽓筒出⼝内直径 m11 d 尘粒⼦直径µm12 f 地转参数13 f ijk有风时风向⽅位、稳定度、风速联合频率14 f Lijk静风或⼩风时风向⽅位、稳定度和风速联合频率15 g 重⼒加速度 m/s216 H 排⽓筒距地⾯⼏何⾼度 m17 Hc 逼近⼭体时烟⽻的临界⾼度 m18 He 排⽓筒有效⾼度 m19 ΔH 烟⽓抬升或下沉⾼度 m20 H ⾯源的平均排放⾼度 m21 h 混合层⾼度 m22 h f熏烟时混合层⾼度 m23 h o太阳⾼度⾓ deg24 I i评价指数25 K ij第j类(个)源i种污染因⼦的污染分担率26 L 莫宁-奥布霍夫长度 m27 L b试验站距评价项⽬主排⽓筒距离 Km28 L c排⽓筒距海岸线的上风⽅距离 m29 n o烟⽓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30 n1烟⽓热释放指数31 n2烟⽓⾼度指数32 P 风速⾼度指数33 P i等标排放量m3/h34 P130min取样时间的横向稀释系数35 P.S 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36 Q 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kg/h,t/h,t/a37 Q i第i个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kg/h,t/h,t/a38 Q j第j个⽹格内的单位⾯积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m2)39 Q v实际排烟率m3/s40 Q h烟⽓热释放率 kJ/s41 S ⾯源⾯积 km242 T烟⽻扩散时间 s或绝对温度 K43 t 烟⽻或烟团扩散时间 s44 t 烟团排放初始时间 s45 T L拉格朗⽇时间积分尺度 s46 ΔT 烟⽓出⼝温度与环境⼤⽓温度差 K47 ΔT L陆地上与⽔⾯上的⽓温差 K48 U 排⽓筒出⼝处的平均风速 m/s49 U10距地⾯10m⾼处的10min的平均风速 m/s50 U* 摩擦速度51 X 沿平均风向的坐标轴或评价区东西向坐标轴52 X m⼀次最⼤地⾯浓度处距排⽓筒的距离 m53 X f熏烟时距排⽓筒的最近距离 m54 Y 在⽔平⾯上与X轴垂直的坐标轴55 Z 铅直⽅向的坐标轴56 Z0地表⾯粗糙度 m57 α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58 α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59 β拉格朗⽇和欧拉时间尺度⽐60 γ探空⽓温曲线斜率61 γ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62 γ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63 γd⼲绝热递减率64 σx 平均风向(X ⽅向)扩散参数 m 65 σy 垂直于平均风向的⽔平横向(Y ⽅向)扩散参数 m66 σz 铅直⽅向(Z ⽅向)扩散参数 m67 σu 脉动速度标准差(X ⽅向) m/s68 σv 脉动速度标准差(Y ⽅向) m/s69 σW 脉动速度标准差(Z ⽅向) m/s70 σyf 熏烟时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扩散参数 m71 σy τ1 对应取样时间为τ1时的横向扩散系数 m72 σy τ2 对应取样时间为τ2时的横向扩散系数 m 73 Φ(s), Φ(P)概率函数74 ρa ⼤⽓密度 g/m 375 Δθ/ΔZ 位温梯度 76 Г(η,τ)不完全伽马函数77 ?当地纬度 deg78 λ当地经度 deg79δ太阳倾⾓ deg4 总则4.1 评价⼯作的分级4.1.1 根据评价项⽬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的⼤⽓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将⼤⽓环境影响评价⼯作划分为⼀、⼆、三、级。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计算公式汇总环境影响评价是指通过科学的、定量的、系统的方法评估和预测某一工程、项目或规划对环境所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和环境保护策略的过程。
在环境影响评价中,计算公式是一种常用的工具,用于量化和衡量环境影响的程度。
本文将汇总一些常见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的计算公式,供读者参考。
一、水质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计算公式1. 化学需氧量(COD)浓度计算公式:COD = (V2 - V1) × C × K其中,V1为滴定前的滴定液体积(ml),V2为滴定后的滴定液体积(ml),C为硬汞溶液的浓度(g/L),K为化学需氧量(COD)的反应系数。
2. 总悬浮固体(TSS)浓度计算公式:TSS = (m2 - m1) × K × V其中,m1为测定前的滤纸质量(g),m2为测定后的滤纸质量(g),K为总悬浮固体(TSS)的反应系数,V为过滤液体体积(L)。
二、大气质量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计算公式1. 氮氧化物(NOx)排放浓度计算公式:NOx = C × (V/Q)其中,C为氮氧化物(NOx)的浓度(μg/m^3),V为取样时间内大气体积(m^3),Q为取样时间(s)。
2. 悬浮颗粒物(PM10)浓度计算公式:PM10 = (m2 - m1) × K / V其中,m1为取样前的滤纸质量(g),m2为取样后的滤纸质量(g),K为PM10的反应系数,V为大气采样流量(L/min)。
三、噪声影响评价技术方法计算公式1. 单位面积等效声级计算公式:Lw = 10 × log10 (1/A × ∫[t1-t2]p^2dt)其中,Lw为单位面积等效声级(dB),A为接受面积(m^2),p为声压(pascal),t1和t2为一定时间间隔。
2. 噪声传播衰减计算公式:Lp = Lw - 20 × log10 (r/r0)其中,Lp为距离r处的噪声水平(dB),Lw为噪声源处的噪声水平(dB),r为距离噪声源的距离(m),r0为参考距离(m)。
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项目名称:年产2000吨钢模板项目建设单位(盖章) :贵州银桥钢模有限公司评价单位:重庆九天环境影响评价有限公司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3118号编制日期:二〇一七年三月目录1 概论 (1)1.1编制依据 (1)1.2 评价范围和目的 (1)1.3评价标准 (1)1.4评价因子、评价等级与范围 (2)1.5环境保护目标 (3)2 项目概况简介及工程分析 (4)2.1项目概况简介 (4)3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6)3.1大气环境现状监测 (6)3.2检测结果 (8)3.3大气环境现状评价 (10)4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2)4.1 预测范围、因子及气象条件 (12)4.2大气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13)4.3大气污染物防治措施 (15)5 结论 (18)5.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结论 (18)5.2大气环境影响结论 (18)5.3本项目对大气环境环境的影响及建设可行性结论 (18)贵州河湖船业有限公司年产十五艘旅游船项目大气环境影响专项评价1 概论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4) 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5) 国家环保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5);(6)《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2009);(7) 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8) 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9) 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居住区)(10)《委托书》贵州河湖船业有限公司。
1.2 评价范围和目的通过本评价,查清评价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的现状,定性或定量分析、预测项目在营运期对周围区域大气环境可能产生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并针对项目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提出减缓和消除的措施对策及环境监控计划,以指导设计、建设和营运管理,减轻和消除项目开发带来的不利影响,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述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为有关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第五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1.大气污染:大气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的特性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造成大气质量恶化的现象。
即由于人类活动而使空气环境质量变坏的现象。
2.大气污染源:一个能够释放污染物到大气中的装置。
按来源分为自然和认为污染源,人为污染源又分为工业、交通、农业和生活污染源。
按污染源的几何形状:点、线、面、体源。
按污染物排放时间分:连续、瞬时、间歇源。
按排放形式分: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
按几何高度:高架源、地面源。
无组织排放:凡不通过排气筒或通过15m以下的排气筒的排放。
连续点源源强:以单位时间内排放的物质或体积表示。
瞬时源源恰:以排放的总质量或总体积表示。
3.大气污染物: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
根据其形成过程,可将其分为一次、二次污染物;根据存在形态,可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按污染物的种类,分粉尘类,有害气体类,湿雾类,放射性污染,酸雨。
按烟雾分伦敦、光化学烟雾。
颗粒物按粒径分:TSP ≤ 100微米。
PM10≤10微米。
降尘>10微米。
粉尘>0.5微米。
4.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先行业,后地方,国家顺序执行。
5.发布空气质量预报的因子:SO2,TSP,PM10。
6.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各种排放源进入大气,在大气中保持其原有的化学性质。
如TSP,NO X,SO2。
7.二次污染物:指在一次污染物之间或大气中非污染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如光化学烟雾,酸性沉积物,O3。
8.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了33种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其指标体系为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和无组织监控浓度限值。
1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对项目实施的大气环境影响的程度、范围和几率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和对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2.2-93大气环境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Atmosphere environment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以及《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制定本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主题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大气环境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与要求。
1.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与建设项目的新建或改、扩建工程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或区域性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亦应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GB 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TJ 36-7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HJ/T 2.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3 符号本标准使用的主要符号的意义见表1。
序号符号意义单位1 c 地面浓度 mg/m32 c0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mg/m33 c m最大地面浓度 mg/m34 c L小风时地面浓度 mg/m35 C f熏烟时地面浓度 mg/m36 c p尘粒子的地面浓度 mg/m3或大气定压比热 J/(g·K)7 c s面源或无组织排放源的地面浓度 mg/m38 c a非正常排放条件下的地面浓度 mg/m3-9 c 长期平均浓度 mg/m310 D 排气筒出口内直径 m11 d 尘粒子直径μm12 f 地转参数13 f ijk有风时风向方位、稳定度、风速联合频率14 f Lijk静风或小风时风向方位、稳定度和风速联合频率15 g 重力加速度 m/s216 H 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 m17 Hc 逼近山体时烟羽的临界高度 m18 He 排气筒有效高度 m19 ΔH 烟气抬升或下沉高度 m20 H 面源的平均排放高度 m21 h 混合层高度 m22 h f熏烟时混合层高度 m23 h o太阳高度角 deg24 I i评价指数25 K ij第j类(个)源i种污染因子的污染分担率26 L 莫宁-奥布霍夫长度 m27 L b试验站距评价项目主排气筒距离 Km28 L c排气筒距海岸线的上风方距离 m29 n o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30 n1烟气热释放指数31 n2烟气高度指数32 P 风速高度指数33 P i等标排放量m3/h34 P130min取样时间的横向稀释系数35 P.S Pasquill稳定度分级法36 Q 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kg/h,t/h,t/a37 Q i第i个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kg/h,t/h,t/a38 Q j第j个网格内的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排放量 mg/(s·m2)39 Q v实际排烟率m3/s40 Q h烟气热释放率 kJ/s41 S 面源面积 km242 T烟羽扩散时间 s或绝对温度 K43 t 烟羽或烟团扩散时间 s44 t 烟团排放初始时间 s45 T L拉格朗日时间积分尺度 s46 ΔT 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大气温度差 K47 ΔT L陆地上与水面上的气温差 K48 U 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 m/s49 U10距地面10m高处的10min的平均风速 m/s50 U* 摩擦速度51 X 沿平均风向的坐标轴或评价区东西向坐标轴52 X m一次最大地面浓度处距排气筒的距离 m53 X f熏烟时距排气筒的最近距离 m54 Y 在水平面上与X轴垂直的坐标轴55 Z 铅直方向的坐标轴56 Z0地表面粗糙度 m57 α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58 α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59 β拉格朗日和欧拉时间尺度比60 γ探空气温曲线斜率61 γ1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62 γ2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63 γd干绝热递减率64 σx 平均风向(X 方向)扩散参数 m 65 σy 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Y 方向)扩散参数 m66 σz 铅直方向(Z 方向)扩散参数 m67 σu 脉动速度标准差(X 方向) m/s68 σv 脉动速度标准差(Y 方向) m/s69 σW 脉动速度标准差(Z 方向) m/s70 σyf 熏烟时垂直于风向的横向扩散参数 m71 σy τ1 对应取样时间为τ1时的横向扩散系数 m72 σy τ2 对应取样时间为τ2时的横向扩散系数 m 73 Φ(s), Φ(P)概率函数74 ρa 大气密度 g/m 375 Δθ/ΔZ 位温梯度 76 Г(η,τ)不完全伽马函数77 ϕ当地纬度 deg78 λ 当地经度 deg79δ太阳倾角 deg4 总则4.1 评价工作的分级4.1.1 根据评价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应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将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三、级。
环境影响评价师选择题真题及答案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工作中,不属于第二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内容的是()。
A.建设项目工程分析B.确定环境保护目标C.各专题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与评价D.公众参与解析:选项B确定环境保护目标属于第一阶段(前期准备、调研和工作方案阶段)的任务。
参考答案:B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所列出的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有()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
A.矩阵法、类比调查法B.矩阵法、专业判断法C.网络法、专业判断法D.矩阵法、网络法解析: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版)P22: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方法可采用矩阵法、网络法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的叠加图法等。
参考答案:D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评价工作中,符合“早期介入原则”的是()。
A.某国家大型水电项目对其“三通一平”工程开展环评B.某高速公路项目在准备施工建设前开展环评C.某大型炼化项目在生产工艺确定后开展环评D.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在选线阶段开展环评解析: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版)P20:早期介入原则是指环境影响评价应尽早介入工程前期工作中,重点关注选址(选线)、工艺路线(或施工方案)的环境可行性。
参考答案:D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关于环境影响预测方法的说法,错误的是()。
A.火电厂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达标预测采用数学模式法B.高速铁路项目声环境影响达标预测采用专业判断法C.跨大江桥梁项目对水文情势影响预测可采用物理模型法D.乡村公路项目对生态影响预测可采用类比调查法解析:专业判断法是定性预测评价方法,声环境影响预测应采用定量预测评价的方法,如数学模式法。
参考答案:B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不包括()。
A.人群健康B.水土流失C.人文景观D.文物古迹解析:导则与标准教材(2012版)P33:社会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包括:征地拆迁、移民安置、人群健康、文物古迹、基础设施(如交通、水利、通信)等方面的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名词解释、填空与选择1、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对象包括【A、B、D】A 制定政策B 制定规划C 制定计划D 建设项目2、以下属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四种基本功能的是【A、B、C、D】A 预测功能B 选择功能C 导向功能D 判断功能3、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保护对象的环境要素包括【A、B、C、D】A 海洋B 自然遗迹C 矿藏D 大气4、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对国家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规定【A、B】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地方环保基础标准D、地方环保方法标准5、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类管理的内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可分为【A、B、C】A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B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C 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D 环境影响评价总则6、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有【A、B、C、D】A 具有法律强制性B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C 分类管理D 评价对象偏重于工程项目建设7、按时间顺序分类,环境质量评价可分为【A、B、D】A 环境质量回顾评价B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C 环境质量后评价D 环境质量预测评价8、建设项目造成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有【B、C、D】A 环境污染问题B 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C 生态系统结构恶化问题D 生态系统功能降低问题9、下列关于国家和地方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D】A 国家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B 地方标准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某些标准制定得更严格于国家标准的标准;C 地方标准是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和完善;D 当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存时,应执行国家标准。
14、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原则是【A、B、C、D】A 科学、客观、公正原则;B 早期介入原则和一致性原则;C 公众参入原则和整体性原则;D 可操作性原则;15、下列各项关于环境标准说法不正确的是【C】A 国家标准可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B 环境质量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C 污染物排放标准属于推荐性标准;D 强制性标准即为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执行的标准。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评价等级确定过程分析吴波李大梅(南京博环环保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37)摘要:本文根据HJ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选取估算模式结合具体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探讨了大气影响评价等级确定的具体计算过程。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评价等级估算模式在环境影响评价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制定好工作方案后首先要确定项目大气评价工作等级。
HJ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已经于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执行,HJ2.2-2018代替了HJ2.2-2008o根据HJ2.2-201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的规定:根据项目的初步工程分析结果,分别计算每一种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R(第i 个污染物),及第i个污染物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准限值10%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D10%。
其中P:定义为:V式中:P,—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G—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出的第i个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mg/m3;C o;—第i个污染物的环境空气质量浓度标准, mg/m。
评价工作等级按表1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
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巴按上公式计算,如污染物数i大于1,取P值中最大者(Pmax)o表1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依据一P」10%二l%«P mal<10%三P町<1%相比于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修订后的大气环境技术导则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变化情况如下:(1)估算模型升级为AERSCREEN模型,并考虑复杂地形对结果的影响;(2)原一级、二级评价合并为“一级评价”,原“三级评价”等效“二级评价”,新增最大影响<1%直接判定为影响很小,作为“三级评价”。
表2新旧导则评价工作等级变化情况估算结果2008版导则2018版导则P』10%一级一级评价(需进一步预测、评价)二级P町<10%三级二级评价(不进行进一步预测,只核算排放量)P町<1%三级评价(不进行预测、监测、评价)判定评价等级过程中除根据表1中依据确定外,还应该遵循HJ2.2-2018中5.3.3节的规定,下面用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下大气评价工作等级确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