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科必修模块三册以时间为轴中西方知识综合梳理同时串线法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22.50 KB
- 文档页数:12
广东省六校2015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12.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A.宗法血缘关系 B.家国同构观念C.尊卑等级意识 D.以民为本思想13.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用10个地域部落代替了4个血缘部落。
公元前3世纪晚期赢政在统一全国基础上用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二者的共同之处是A.打击了贵族政治 B.推动了社会转型 C.有利于中央集权 D.建立了官僚政治14. 某学者认为“从整体上说,中国大部分时间是重农不抑商,农业固然受到重视,但商业也并没有受到抑制,私人工商业一直有充分发展的空间。
”不能为这一观点提供佐证的是A. “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C.“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D. “商贾捐资,建设会馆,便往还而通贸易”15.“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
这说的是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 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16.五四运动之前,中国人进行的一系列革命斗争都存在着某种幼稚病,要么将主要目标集中于反对封建势力,对帝国主义抱有一定程度的幻想;要么缺乏必要的反帝斗争的策略,对帝国主义本质认识不清。
属于后者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7.图5照片名为“Chinese Baby”(中文名为《上海南站日军空袭下的儿童》),于1937年出现在美国郝斯特报刊上,并迅速传遍世界各地。
这一照片的流传A.宣传了中国国共合作抗战的事实 B.丑化了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形象C.赢得了国际社会对中国抗战的同情D.激化了美日两国在上海附近的矛盾18.美国总统约翰逊正在讨论赫鲁晓夫下台后的苏联局势时,得知一突发消息。
广东省广州市2015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2.战国时期,“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
这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的强化B.国君权力的加强C.郡县制的确立D.儒学地位的提升13.杜甫在自叹失意之作《曲江三章》中写道:“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地名)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
”诗里的“桑麻田”最有可能是A.天子赐予的井田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C.租种的诸侯土地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14.据学者研究,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世界生产的白银可能有一半或至少三分之一流入中国。
这主要得益于A.新航路的开辟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政府鼓励对外贸易D.商帮经营范围扩大15.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
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A.“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B.“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C.“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D.“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16.“学子互相约集,一声‘向右转’,齐步辞别国内学堂,买舟东去,不远千里,北自天津,南自上海,如潮涌来。
每遇赴日便船,必制先机抢搭,船船满座。
”上述现象应出现于A.明末清初B.洋务运动期间C.清末民初D.抗日战争时期17.右图为某时期的漫画,在一张“国民政府”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有“苏俄”、“工人”、“学生”、“军人”和“妇女”等标签。
从中可知新式五味瓶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B.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基础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18.1961年,我国的钢产量指标从1960年的2000万吨降到1000万吨,1962年再降到600万吨。
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经济困难B.巩固大跃进成果C.加强环境保护D.推动国有企业改革19.“(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
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
广东省2015届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联考文科综合试题六校分别为:广州二中、中山纪中、东莞中学、珠海一中、深圳实验、惠州一中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及学校名称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及答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广州某同学去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达西雅图(北纬47°37′35″,西经122°19′59″)旅游。
到达时当地时间是2014年5月18日11时,据此完成1~2题。
1.此时全球与西雅图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A.小于全球的一半B.大于全球的一半C.正好等于全球的一半D.等于全球的三分之一2.这段时间,以下现象正确的是A.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短的时段B.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时段C.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D.正值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机读图1回答3~4题图1 新疆塔里木地区3.读图中信息,对塔里木盆地地区描述正确的是A.人类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减小,活动的空间不断缩小B.历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范围仅限于盆地周边的绿洲地区C.盆地南缘河流流程缩短,主要是人类种植业活动造成的D.人类活动范围盆地北缘比盆地南缘大4.该地区极端干旱环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距海遥远,青藏高原阻挡,水汽少,地面蒸发旺盛B.全年受副高控制,降水总量小C.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D.地处盆地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5.新疆“雅丹”地貌在形态上呈现垄、槽相间的形态(见图2),其发育与盛行风的吹蚀密切相关。
绝密★启用前【学科网学易大联考】2015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广东卷】文科综合考试时间:150分钟;命题人:学科网大联考命题中心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3.考试作答时,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第Ⅱ卷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第I卷(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4年12月26日,西北地区首列高速铁路——兰新高铁全线开通。
这是中国首条穿越高海拔、高寒、干旱地区的高速铁路。
读图回答1-2题。
1.建国初期修建的兰新铁路最终未能通过西宁,现在的兰新高铁经过西宁,什么因素的改变得以实现( )ﻩA.气候ﻩ B.地形ﻩﻩ C.资源ﻩﻩﻩD.科技2.不属于兰新高铁带来的影响是( )A.优化西北省区之间的交流环境B.拓宽沿线省区天然气运输通道C.促进沿线文化旅游产业链发展D.大大提高出疆通道的运输能力读世界某区域年均气温分布图,回答3-4题。
3.奥伊米亚康气温明显低于圣彼得堡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气温低 B.纬度高,太阳辐射弱C.冬季受来自极地冷气团控制 D.受寒流影响明显4. 奥伊米亚康的房屋底部与地面最少有近1米的间隔,其原因是( )ﻩA.防止流动沙丘掩埋房屋 B.保持室内较高的温度C.多发地震,抗震能力强D.防止室内热气会融解冻土地基读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曲线图,回答5-6题。
5.对该城市人口增长分析不准确的是( )A. 人口再生产类型现已进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率”的阶段。
试卷类型:A 广州市2015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文科综合(历史部分)本试卷共11页,41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
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卷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右图为山东出土的东汉耕耱画像石(局部),前为一农夫驱一牛一马耕地,后为一农夫驱一牛耱地(粉碎、平整已耕翻的土地)。
这反映出当时A.传统耕犁构造定型B.耕作技术日趋完善C.土地私有制开始出现D.铁犁牛耕推广到南方13.宋代建筑大量采用了以白墙黑瓦为主体的艺术形式,绘画常采用清秀简洁的水墨画和淡彩画形式,妇女服饰“惟务洁净,不可异众”。
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冈是A.风俗画的流行B.商品经济的繁荣C.理学的影响D.中央集权的加强14.《大清会典事例》规定:“嗣后凡遇凶恶不法之人,经官惩治,怙恶不悛,为合族之所共恶者,准族人鸣之于官,或将伊流徙远方,以除宗族之害。
或以家法处治,至于身死,免其抵罪。
”该规定表明A.宗族成为基层行政机构B.宗法制是清朝政治制度的基石C.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D.宗族具有维系地方稳定的作用15A.思想封闭,观念落后B.列强入侵,走私猖獗C.五口通商,主权受损D.取消“海禁”,鼓励贸易16.1873年清政府批准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
2015年广东高考历史考纲解析(提问版)历史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 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 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 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
●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阐释。
4. 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
●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
二、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内涵、对象、影响】(2)宗法制【特点】(3)皇帝制度【特点】(4)三公九卿制度【名称、相互关系】(5)郡县制【过程、影响】(6)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当时、后世】(7)汉到清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官职、地方官制、选官制度】2.古代中国的经济(8)小农经济【生产模式、耕作方式、经营方式、特点、评价】(9)土地经营方式的演变【租佃经营的演变】(10)金属冶炼、陶瓷【成就】(11)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特征、地位】(12)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唐宋、明清时期的发展】(13)资本主义萌芽【时间、地点、行业、特征、缓慢发展的原因】(14)“重农抑商”【原因、过程、评价】(15)“海禁”“闭关锁国”【原因、含义、影响】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6)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张、地位评价】(17)老子、庄子【思想主张、评价】(18)韩非子【主张、地位】(19)墨子【主张、地位】(20)百家争鸣【原因(政治、经济、文化、根本原因)、影响】(21)董仲舒新儒学【新在何处、内容、作用】(22)宋明理学【理学概念、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评价】(23)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背景、李贽的思想主张及其特点、三大思想家的共同主张、评价】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24)四大发明、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成就】(25)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行草书】(26)书法发展【魏晋后,书法进入自觉阶段——隋唐注重法度或狂放不羁——宋以后,注重个性】(27)绘画发展【战国帛画——魏晋人文画——两宋山水画/风俗画——明清新绘画(个性化世俗化)】(28)文学发展历程【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宋明以后文学平民化趋势】(29)戏曲发展历程【傩戏、南戏、元杂剧、清京剧(背景、过程、特点、功能、地位)】5.古代中国的重大改革(30)商鞅变法【背景、内容、性质、影响】(31)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性质、影响】中国近代史1.近代中国民主革命(32)1840至1900年间西方西方列强的侵略【战争时间名称、背景、条约重要内容、影响】(33)太平天国运动【文献、意义】(34)义和团【口号、特征】(35)洋务运动【时间、背景、指导思想、目的、成就、评价】(36)维新变法【时间、背景、结果、意义】(37)辛亥革命【背景、《临时约法》主要内容及意义、评价】(38)五四运动【时间、背景、概况、意义】(39)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共一大宣告诞生、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40)国民革命【时间、国共第一次合作(标志、政治基础、形式、意义)、失败教训】(41)土地国民【时间、井冈山道路开辟、长征(原因、意义)、遵义会议(时间、意义)、西安事变】(42)抗日战争【时间、三个阶段、两个战场各自特点、两条路线、重大战役及其意义、胜利意义】(43)解放战争【中共争取和平的努力、解放战争(四个阶段、重大战役及其意义)】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44)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时间、原因、表现、影响】(45)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迅速萧条、较快发展、日益萎缩、陷入绝境)每个阶段的起始时间、发展或阻碍的因素、表现】3.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46)维新思想【背景、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特点】(47)新文化运动【时间、背景、内容、意义】中国现代史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48)新中国的筹备【1949年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内容、1949年9月一届政协会议的内容及意义】(49)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三大制度名称、1954年宪法(内容、原则、意义)】(50)“文化大革命”【原因、后果、教训】(51)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民主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平凡冤假错案、人大制度的完善、基层民主选举的法制(表现、意义)、健全法制(修订1982年宪法、两个民告官法名称及意义、1999年“依法治国”写进宪法)】(5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内涵、提出过程、澳门回归的原因、两岸关系的新发展】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53)20世纪50至70年代探索社会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的特点、意义;社会主义改造内容及意义;中共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论断;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时间、原因、特点、危害及教训);八字方针(时间、背景、内容、意义)】(54)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内改革:农村、城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思想准备、提出、意义);对外开放(原因、过程、格局)】3.现代中国对外关系(55)新中国初期(50年代)的外交政策及其成就【三大外交政策名称;“一边倒”实施的国际国内背景及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意义;参加日内瓦会议的时间及意义;万隆会议的时间及意义】(56)70年代的外交突破【1971年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的原因及意义;1972年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意义;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57)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国际国内背景;如何调整;成就】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近代中国:衣食住行的渐行西化、交通通讯工具日益近代化、大众传媒的发展;现代中国:改革开放前,社会生活受阶级斗争、政治因素影响深刻;改革开放后,个性化化发展;归纳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因素】5.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59)三民主义【旧三民主的提出、内涵、意义】(60)新三民主义【比较新旧三民主义,指出新三民主义新在何处】(6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发展过程(时间、思想);意义】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62)新中国的科技成就【两弹一星(时间、意义);杂交水稻(时间、意义);航天】(6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背景、内涵、过程、意义】(64)教育事业的发展【扫盲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时间)】世界古代史1.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65)雅典民主政治【形成地理条件、三次改革、特征、评价】(66)罗马法【发展过程:《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十二铜表法》(背景、评价)】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背景、人文主义内涵、代表人物及主张、评价);苏格拉底(主张、影响)】世界近代史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67)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三场运动名词解释;概念“人文主义”;概念“理性”;启蒙运动代表人物及其主张;比较三场思想解放运动(不同点:兴起高潮、批判对象、批判方式、核心、影响;相同点:根本原因、性质、影响)】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68)新航路开辟【时间、背景条件、过程、对世界市场的影响】(69)英荷的殖民扩张【荷兰的殖民扩张及其地位;英国海上霸主形成过程;殖民扩张的影响】(70)两次工业革命【时间;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比较两次工业、影响】3.欧美民主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7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发展【大抗议书与议会斗争的实质、光荣革命爆发的时间及意义、《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及意义;责任内阁制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成的惯例);1832年议会改革(背景、内容、评价);两党制;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7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发展【《独立宣言》的意义;1787年宪法(制定背景、三大原则、评价)】(73)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789年的《人权宣言》核心思想:人权、平等;1875年宪法(内容、意义)】(7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背景、确立标志、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4.俄国、日本的近代化改革(75)俄国农奴制改革【时间、原因(根本、直接)、主要内容、影响】(76)日本明治维新【时间、原因、内容、影响】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及其实践(77)《共产党宣言》【实践、理论来源、意义】(78)巴黎公社革命【背景、巩固政权的措施、性质、失败根本原因】6.近代科学技术(79)经典力学体系【建立实践标志、意义】(80)进化论【诞生时间、标志、主要内容、影响(对宗教、对西方侵略、对19世纪末的中国)】世界现代史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81)俄国十月革命(背景、过程、特点、意义)(82)新经济政策【实施时间、背景、内容(与展示共产主义政策)、新在何处、影响】(83)斯大林模式【特点、表现、评价、教训】(84)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各自改革侧重点、结果、局限】2.罗斯福新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85)经济大危机【时间、原因、特点、影响】(86)罗斯福新政【背景、内容、特点、实质、影响、启示】(87)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表现、意义);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表现、影响);建立福利国家(条件、内容、特点、评价);70年代经济滞胀时期(应对措施)3.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88)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二战后至50年代中期)【概念“冷战”;背景、形成过程及表现、影响】(89)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六七十年代)【表现1:欧洲的联合(原因、过程、影响);表现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原因、影响);表现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原因、形成标志、影响);表现4:中国的振兴】(90)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80年代末至今)【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瓦解标志、当今世界形势(缓和与动荡并存,缓和的原因表现、动荡的原因表现);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多极化趋势加强(表现));多极化的影响】4.二战后经济的全球化趋势(9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经济制度化、体制化趋势)【时间、背景、主要内容、构成、实质、影响】(92)世纪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形成过程、特点、地位;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时间、特点;亚太经合组织成立时间、特点、合作形式】(93)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原因、表现、评价、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如何应对】5.现代科学技术(94)相对论【提出背景、过程、主要内容、意义】(95)量子论【针对什么问题而提出、内容、意义】(96)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的发展过程及意义】6.19世纪以来世界的文学艺术(97)浪漫主义文学【兴盛时间背景、特点、代表】(98)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盛时间背景、特点、代表】(99)现代主义文学【兴盛时间背景、特点、代表】(100)印象派美术音乐【美术特点、音乐特点、代表】(101)现代派美术【特点、代表】。
2015届华附高三综合测试(三)文科综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马尾藻海大致在北纬20°~35°、西经35°~70°之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岸的“海”。
读马尾藻海的位置示意图,回答1~2题。
1.该海域其实是一片长着马尾藻的异常“平静”海域。
海域中的马尾藻随水流呈顺时针方向缓慢的移动。
对于该海域异常“平静”的分析最正确的是A.东北信风对该海域的影响大 B.该海域不在主航道上,船只活动影响小C.该海域受下沉补偿流影响大 D.该海域在北大西洋中低纬洋流圈中心2.马尾藻海是一个水温较高的海域,对该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纬度位置较低,太阳辐射较强 B.该海域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故气温高C.受海域附近暖流的影响 D.在板块的交界处,海底火山活动强烈3.火焰山是由裸露的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活像一条红色的火龙躺在新疆吐鲁番盆地中部,对于火焰山的分析可信的是A.火焰山表层曾受岩浆活动影响,以至该地寸草不生B.火焰山上的岩石是经过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变质岩C.火焰山地区在地质时期里曾有过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D.火焰山地区的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利于葡萄种植4.以下四个选项中,符合每天日出时间不断提前的是A.中国北京,1月B.澳大利亚悉尼,2月C.美国华盛顿,6月D.新加坡,7月5.2013年9月,由中科院武汉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员赫晓光绘制的竖版世界地图正式出版发行(右图),沿图中箭头,从甲地坐飞机到乙地,其飞行方向是A.向西北方向飞行B.向正北方向飞行C.先西北后东南D.先正北后正南6.读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能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B.属于农业地域专业化生产C.提高使用率最佳方式 D.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7.影响我国苹果带苹果产量浮动的主要因素是A.土壤肥力变化大 B.天气条件变化大 C.种植习惯 D.市场需求8.读2006年我国部分省区粮食产出、人口份额的地域分布图,回答8~9题。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 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 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17.表2 反映了中国某时期与各国贸易的情况,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A.抗日战争胜利,中苏贸易激增B.实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成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往来密切18.《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 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 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19.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文明汇合5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只是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加遥远了”。
广东省清远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12. “它形成了下层社会到上层社会的通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知识化,有利于陶冶官吏的操守品行,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用明显。
”文中的“它”是指A.太学B. 书院C. 察举制D.科举制13.范仲淹(989-1052)在《四民诗·商》中写道:“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
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
周官(即周礼)有常籍,岂云逐末人。
”该诗反映了 A.宋朝商品经济繁荣 B. 宋朝工商业阶层兴起C.诗人重本抑末的主张D. 诗人重视商业发展的思想14.“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
”这首诗反映了A.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B.朱熹的“格物致知”C.王阳明的“心外无理”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15.“中国最近50年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帝国主义掠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斗争史,社会主义为首的革命势力与帝国主义为首的反革命势力的斗争史。
同时也是革命派与改良派斗争的历史。
”以上概括侧重于A.全球史观 B.唯物史观 C.革命史观 D.社会史观16.陈独秀说:“新文化运动影响到产业上,应该令劳动者觉悟他们自己的地位,令资本家要把劳动者当做同类的‘人’看待,不要当做机器、牛马、奴隶看待。
”这表明陈独秀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B.接受了社会主义的思想C.主张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否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7.《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指出:“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
”这些经济法规和政策A.扭转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B.维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的秩序C.激发了实业家投资的热情D.健全了中国的经济法律体系18.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20世纪50年代——“一边倒”、“求同存异”B.20世纪60年代——“非集团”、“不结盟”C.20世纪70年代——“联美遏苏”、“一大片”D.20世纪80年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19.英国1882年制定的关于议会议事程序的“普遍法规”规定:议会开会的大部分时间应有政府成员参加。
广东省百所学校质量分析联合考试文科综合试卷(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卷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有学者认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更加广阔的国土上更加彻底地实施郡县制,才使得“车同轨、书同文、钱同币、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得以在全国贯彻落实。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A.郡县制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B.地方设郡县最先在秦朝推行C.国家统一是郡县制实施的前提D.秦始皇是设郡、县的首倡者13.宋代“二程”的思想对于儒学发展的意义在于:他们第一次以“天理”作为最高范畴,系统地整理了儒家学说,认为“凡事皆有理”而“万理出于一理”。
这从理论上确立了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B.儒家心学的统治地位C.儒家伦理学说的先天权威性D.理学作为统治思想的合理性14.南朝人王愔称:“次仲(人名)始以古书方广,少波势,建初中,以隶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模楷。
”由此可知王愔认为A.次仲是隶书的创立者B.次仲尝试创立草书C.古代的书是用楷体写的D.字体演变具有继承性15.纵观整个历史,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会产生两种反应: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另一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人的东西,作为以平等地位对付、抵抗的工具。
下面属于“另一种”反应的是A.鸦片战争B.义和团运动C.戊戌变法D.解放战争16.1938年3月5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我之对倭,在以广大之空间土地,求得时间持久之胜利;积各路之小胜,而成全局之大胜。
”这里,蒋介石A.认为时空因素是胜利的根本B.效仿中共全民族抗战路线C.暴露出消极抗战的思想D.表达了持久抗战的思想17.1967年,英国《太阳报》发表文章《中国的惊人的技术发展》指出,如果允许文化革命在1967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继续进行,中国可能蒙受极大的损失,不是由于政治上的不统一,而是由于技术训练的中断。
2015年广东高考(历史部分)试题答案及解析12.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
据此推断,该字体是A.小篆B.隶书C.行书D.草书【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
秦统一中国后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后因书写不方便,被隶书所取代。
13.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
”由此可知,该朝臣A.反对中央集权B.主张建立内阁C.主张加强相权D.反对三省六部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该朝臣认为,如果诏令不是出自中书省,就是乱政,由此可知他是希望用中书省来牵制皇帝的,故该朝臣主张加强相权以限制王权。
14.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
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B.资本主义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答案】A【解析】材料描述了小农经济的特征之一,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生产现象。
15.毛泽东主张用事实反击敌人的毁谤:“敌人说:‘广东共产’,我们说:‘请看事实’……敌人说:‘广州政府勾联俄国丧权辱国’,我们说:‘请看事实’。
敌人说:‘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热民不聊生’,我们说:‘请看事实’。
”这些“事实”都发生于A.辛亥革命时期B.国民革命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政府所在地在广州,而且还有“勾联俄国”、“广东共产”。
结合所学知识,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广州政府奉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由此可知为国民革命时期。
16.1961年,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一份报告指出:现在部分干部和农民对集体生产信心不足,以致发展到变相恢复单干,有的地方出现了“父子队”“兄弟队”式家庭作业。
这则材料为例证,可用于说明A.当时土地所有制发生改变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历史背景C.当时国民经济调整成效显著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起源【答案】D【解析】据“1961年”、“父子队”“兄弟队”判断答案为D。
2015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广东卷(三)文综历史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2015·北京市东城区期末·4)《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害怕)不明经术(儒家经典),经术苟明,其取青紫(高官)如俯拾地芥耳。
’”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建立了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 B.儒学在政治上确立统治地位C.儒家思想吸收各派学说形成新体系 D.儒家经典成为科举考试主要内容2. (2015·北京市东城区期末·5)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①商品经济发展②文学艺术的世俗化③市民生活丰富④市坊制度的完善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 (2015·泉州质检·7)明代李贽提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这一观点的社会根源是( )A.专制统治的腐朽B.西学东渐的影响c.商品经济的发展D.言论自由的推动4. (2015·临沂一模·19)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C.“知识即美德”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5. (2015·无锡期末·12)某学者认为:“如果说西方的兴起或崛起靠的是从美洲掠夺过来的白银,……那显然忽视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商业、金融、文化、科技及相关制度的发展,也没有领会到古罗马留在西方的民主法治思想,那些发展给了西欧以超前的制度资本和实力。
”这一观点认为西方的崛起主要依靠()A.对外殖民掠夺 B.古罗马的法制C.文艺复兴 D.制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6. (2015·淮南一模·21)某同学在学习时养成了搜集图片解读历史现象的好习惯。
广东省韶关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与答案12.钱穆在《国史新论》记载:“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拨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材料中“这两种制度”分别是A.察举制、三公九卿制B.九品中正制、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三公九卿制D.科举制、三省六部制13.日本著名汉学家斯波义信在《宋代江南经济史研究》一文中认为:“宋代商业的性质和规模,与此前一千年时期相比,则全部悬殊天隔,已不可同日而语。
”下列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事实不包括A.城市中坊与市的界限被打破B.城郊与乡村的“草市”更加普遍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D.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手工业中出现14.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反映出理学家A.注重研究自然科学B.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C.注重研究人文科学D.以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15.有学者认为:“1840—1919年的八十年间,可以说是中国社会震动最烈,经济变迁最显著的非常历史时期。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该阶段“经济变迁”的是A.自然经济逐渐解体B.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C.洋务企业的兴衰D.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16.1899年,孙中山在东京与梁启超讨论土地问题时说:“今之耕者,率贡其所获之半于租主而未有已,农之所以困也。
土地国有后,必能耕者然后授之田,直纳若干租税于国,而无复有一层地主从中睃削之,则民可以大苏。
”由此可见,孙中山在土地问题上的主张A.与罗斯福相似,主张国家干预B.与资本主义一致,主张土地私有C.与马克思主义相似,主张土地国有D.与斯大林模式相似,主张农业集体化17.《蒋总统集》记载“国民党党员成分中,70%以上是工农,20%以上是小资产阶级。
”这一状况可能出现的年份是A.1921年B.1925年C.1931年D.1939年18.改变“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措施是A.开展土地改革B.实施“一五”计划C.“大跃进”鼓干劲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19.某西方学者指出“幸福就是心灵合于完全德性的现实活动。
2015年广州市高三级综合测试(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12.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粲粲然满道也。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chǔ)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该材料中的习俗A.起源于明朝中期B.仅流传于中国北方C.受外来文化影响D.受宗法制的影响13.下表是《北宋商税情况简表》,对该表所反映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A.北宋的税收主要来自商业贸易 B. 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C. 商税的提高减轻了农民的负担D. 北宋的赋税逐年加重14. “方今机器之利,粤人知其益者,十之八九;两江闽浙,十之二三;河洛以北,万不得一。
名卿巨公,以为是者半,以为非者亦半。
”对此解读准确的是A.当时中国人重农思想依然B.近代工业意识远未深入人心C.近代工业地区发展非常不平衡D.沿海地区大都赞同近代工业15.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
”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16. 下表为《申报》的部分纪事,该纪事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B.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摧残中国的新闻事业C.《申报》对研究中国近代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D.《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17.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
下面口号按提出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全世界人民热爱毛主席②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③发展才是硬道理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A.②①④③ B.②③①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③18.“假如一个人死后没有遗嘱,也没继承人,就该在父系亲族中找一位最亲近的亲属作为继承人。
如果没有任何亲属,遗产应交给他那一族的人。
”该法律条款最早可能出自A.《十二铜表法》B.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19.教授马克壵谈到一场革命时说“……它的斗争对象不是带有封建性质的绝对王权,而是一个新兴的、已经具有了民主化的取向和发展趋势的资产阶级国家”,这一革命后为下列哪一政体的建立提供前提?A.君主立宪制B.总统共和制C.议会共和制D.开明君主制20.“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
2015届高三历史三模卷12.有学者认为,法家对中国历史的负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这种在秦统一中国时期起过积极作用的思想和制度,越往后负面作用越明显。
以下各项,符合此观点的是法家()A.认为世道必进,推崇变革B.主张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提倡法治,反对贵族特权D.主张君主至上,以严刑治民13.古代中国纺织业历史悠久、技术精湛。
下列对其发展节点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原始遗址中出土的骨梭、陶纺轮等说明丝织业已经萌芽B.汉代丝织品远销大西洋为中国赢得“丝国”称呼C.唐代私营纺织业规模扩大,官营纺织业衰落D.明代部分地区纺织业出现自由劳动力市场14.西周以来,王位继承制度规定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而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不断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制等四种形式。
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清朝()A.强化了王族家天下制度B.封建专制统治危机严重C.君主专制权力不断强化D.皇位继承制度的多样性15.“这一条约的签订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组织与习惯,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
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
”这一条约最可能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6.《全球通史》记载:在以后的10年中,中国在蒋的指导下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铁路的哩(英里的旧称,下同)数几乎增加了一倍,现代化公路的哩数也增加了三倍。
1932年取缔了国内关税关卡。
这些“进步”()A.反映出国内工业技术进步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高涨C.有利于国内市场发展D.压制了国内民族工业复苏17.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A.《井冈山的斗争》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18.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
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
符合该材料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19.有学者指出:“十四世纪,一场反叛中世纪精神权威和旧价值观念、开创新时代思想文化传统的运动发生了。
广东历史高考必修1、2、3历史知识总结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1、具体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故有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注意这里封建一词的理解),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2、目的:扩大周朝的统治范围,巩固周王朝的奴隶制统治3、对象:同姓王族(如鲁、卫)、异姓功臣(如齐)、先代贵族(如宋)4、内容①权利: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任免权、行政权、财政权、军事权)②义务: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即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5、演变:分封制开始于周武王,破坏于西周后期,崩溃于春秋战国。
6、影响①积极: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形成诸侯国对周王室的拱卫,扩大有效统治区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
②消极:埋下了地方分裂割据的祸根,后来诸侯国中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二、宗法制1、实质:按血缘亲疏关系规范政治权利的分配和行使2、目的:维护周王朝的统治和政权的稳定以及合法性3、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嫡长子,即正妻所生的长子)4、宗法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5、作用: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
以后,宗法关系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各种特权的依据,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6、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二者共同构成了周朝统治的两大政治支柱。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德配天)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三、秦的统一: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
2015 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卷一、1.( 3 分)有古代学者述某字体的形成:“(官)奏事众多,篆字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
据此推测,字体是()A.小篆B.隶C.行D.草2.(3 分)皇帝越中省直接向六部官下达令的象,有朝臣:“事不出中,是乱政。
”由此可知,朝臣()A.反中央集B.主成立内C.主加相D.反三省六部制3.(3 分)史:明朝江南昆山的家,“麻机之事,男子素焉,人或不如也”,但村女“凡耕作、刈、桔之事,与男子共其”。
材料反应了当()A.小的生方式B.本主的萌芽C.男尊女卑的社会次序D.官手工的主地位4.(3 分)毛主用事反人的:“ 人:‘广共’,我:‘ 看事’⋯ 人:‘广州政府勾俄国辱国’,我:‘ 看事’.人:‘广州政府治下水深火民生凋零’,我:‘ 看事’。
” 些“事”都生于()A.辛亥革命期B.公民革命期C.抗日争期D.解放争期5.( 3 分)1961 年,中共中央村工作部的一份告指出:在部分干部和民集体生信心不足,致使展到相恢复干,有的地方出了“父子”“兄弟”式家庭作。
资料例,可用于明()A.当土地全部制生改B.合作化运的史背景C.当公民整收效著D.家庭承包任制的发源6.(3 分)下表反应了中国某期与各国易的状况,据此推出切合史的是()中国外易的国家构成(%)年份美国其余国家第一年302149第二年41.30.458.3第三年51.7590.00348.238A.抗日战争成功,中苏贸易激增B.推行“一边倒”政策,中美贸易剧减C.改革开放初见收效,中国对外贸易蓬勃发展D.不缔盟运动盛行,中国与发展中国家贸易来往亲密7.( 3 分)《十二铜表法》中说:“此后凡人民会议的全部决定都应拥有法律效劳。
”对此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奴隶参加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可以改变8.(3 分)一位哥伦比亚学者在“纪念美洲发现﹣﹣两个世界集合 500 周年国际学术议论会上”说,“黄金和白银的作用不过使两个大陆之间的距离更为遥远了”。
2015年广东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科必修模块三册以时间为轴中西方知识综合梳
理同时串线法
高中历史新课程内容具有时序性(即历史课程必须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来呈现)与整体性(即历史课程必须全景式地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面貌)的特点。
这种整体性,既是指历史的时空(时间上的古代、近代和现代,空间上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各国历史),也指人类社会发展中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
高中新课程历史突出了一条主线: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
人类文明史有三个分支:政治、经济与文化文明,三个领域的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人类文明是多元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民创造了不同类型的文明,这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中外内容的联系与比较,可以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
的优秀文明成果,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古代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思想文化以及人文精神等专题,展示了中国与西方世界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可以说,文明史观是确定中国与西方古代历史专题的基本依据。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历史演进的基本线索是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人类自身的文明化。
历史的基本内容是人类创造文明和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
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部分组成。
因此,人类文明史也相应地划分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和精神文明史三个部分。
物质文明史包括物质的生产、生活、流通和交通等方面的内容;政治文明史包括政治的观念、组织、制度和行为等方面的内容;精神文明史则包括思想学术、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历史,就把握住了历史的真谛,可以从中接受先辈留下的遗产和吸取历史的教训。
文明史观在认识历史的主线上,要求以人类文明为主题、以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线索,从不同的文明类型中把握人类文明的多样化,将中国历史视为世界文明史的一部分;在认识历史的着眼点上,注重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如政治制度文明、物质生产和生活文明以及思想、文学、艺术等精神文明;在认识历史的范围上,要改变以往偏重政治史的习惯,将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内容视为文明演进的重要内容;在认识历史的视角和教育价值上,重视从现实追溯历史以及从历史联系现实的方法。
大约从16世纪起,人类社会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这一转变称为现代化。
从本质上说,现代化缔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
现代化的目标和内容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表现。
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工业化、市场化和专业化;思想文化方面的特点为科学化、理性化和经济主义;社会方面表现为城市化、福利化和流动化;个人方面则表现为开放、参与、独立和平等的特点。
运用现代化理论分析近代史,可以发现西方与中国近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变化等,无一不在“现代化”这个主题下进行。
欧美国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构成了政治上的民主化与法制化的历史进程;新航路的开辟、殖民侵略和两次工业革命,构成了经济上的市场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人文精神和近代以来的科学技术的发
展,则是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和理性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近代史既是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史,也是一部现代化进程的历史。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中国近代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同时也开启了政治上的民主化大门;民族工业在欧风美雨中成长,同时也启动了中国近代的工业化进程;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西学东渐,也是中国人思想解放的过程与成果。
全球史观(也称整体史观)主张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层面考察历史,它认为世界的发展经历了“从分散到整体”“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
全球史观试图以世界由分散到整体的一体化发展为主线去解释世界历史运动轨迹。
15~16世纪之交,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欧、亚、美大陆文明实现了全球性交汇,引发了全球一体化的历史进程。
随着一次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到来,一体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迅速。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也逐渐被纳入到这一体系之中。
上述相关专题的内容就体现了这样的发展变化,而近代史相关专题的组建的基本依据就是现代化理论和全球史观。
【必修模块三册知识综合(以时间和中西对比角度】
【模块复习建议】
政治文明史的复习:
(1)注意政治概念的解读。
政治领域涉及的名词、术语、概念较多,且理论性强,注意运用从感性到理性、从个别到一般的方法解读概念,分析史实或典型材料,理解某一具体制度的特点,然后对同类制度进行归纳、概括,从而理解该类制度的内涵和实质。
(2)注意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政治制度。
对中外政治制度,切勿机械地从形式上进行比较,应注意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民族和文化传统、制度溯源等方面,客观地分析其呈现出不同特点的原因。
注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不同政治制度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从而理解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理解政治文明发展的规律。
(3)注意政治发展的沿革。
依据发展的阶段性变化,纵向归纳有关政治制度、国际关系格局等发展的沿革与演变。
经济文明史的复习:
(1)要注意揭示经济制度、经济结构、经济政策、经济现象等方面的特点。
如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其特点是:在区域上是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从局部到全方位;在程度上是从引进外资、技术、先进管理经验,到借鉴外国经验自主创新。
(2)要注意把握经济发展的概貌,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某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水平。
如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就涉及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市场贸易的发展、都市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的拓展、货币经济的发展等多个方面。
再如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经过几次阶段性发展,取得了一些成就,并在政治领域产生一定影响;但还应该看到,民族资本主义与当时的封建自然经济以及在中国的外国资本相比,是非常弱小的。
(3)要注意结合历史背景分析经济现象,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联系。
如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都是与特定的历史背景相关联的,结合历史背景来分析,可以透过社会生活变化的表象,深刻认识其原因和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
(4)要客观、辩证地分析不同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如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既要肯定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推动作用,也要看到它带来的种种弊端。
思想文化史的复习:
(1)注意与政治、经济领域的联系。
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是在一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下产生,并在自身传承中得以发展。
复习本模块应与政治、经济的重要史实结合,了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互动发展,深入探究人类思想文化发展演变的根源以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及影响。
(2)文化成果较经济和政治活动更加绚丽多彩,应以历史视角审视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在历史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
(3)注重与现实的联系。
许多人类优秀成果,常以观念或物质的形态存留于世,影响当代。
复习思想文化文明应不断联系现实,从历史传统中汲取营养,从身边发现历史的素材和信息,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