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叶艳春)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4
教学设计学情分析这届高一的学生是第一批接受新高考改革教学模式的学生,他们有强烈的自主学习探究的欲望,有很好的合作意识,他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对社会中发生的重大问题比较敏感并且比较感兴趣,。
但是政治生活模块部分知识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点远,高一的学生哲学知识还比较欠缺,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有待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有些理论问题较难解释他们所接触的实践问题,很多学生往往产生困惑。
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中尽可能做到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当前发生的社会热点问题来设计和展开课堂教学,将生活主题和学科知识较好地结合。
在课堂中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探究,采用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在讲讲议议中自主解惑。
效果分析本框题容量大,抽象性强。
学生对实践含义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要将学生的自主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明确实践的内涵、基本特征、基本形式。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本课的重点,通过中学生发明案例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活动情景,通过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把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与抽象的理论观点有机结合起来,学生达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
进一步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从而自觉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教材分析本课是《生活与哲学》(人教版)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
教材在第二单元着重介绍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
本课则讲述了求索真理的历程,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范畴。
本课内容学生在生活中有初步的认识,但缺少系统地理论学习,本课时内容将在学生已有基础上加强理论探究,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评测练习1、(09四川31)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以前,西医外科手术都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不仅增加了病人的痛苦,甚至会导致昏厥、休克和死亡。
实现“刀下无痛”,一直是医学界的梦想之一。
一代又一代的医生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尽可能地减轻病人外科手术的痛苦,但效果都很有限。
直到化学止痛剂一氧化二氮和乙醚的发现、成功使用和推广,医学才真正进入了无痛手术时代。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第六课的第一框题,重点论述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本框题共分两目。
第一目从实践的含义入手引出实践的特征;第二目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四个方面论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理解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是把握哲学的重要途径。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第四课和第五课的学习,初步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观点,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对于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但哲学毕竟是高度抽象的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
因此,课堂教学应多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以强化学生对于实践含义以及实践和认识关系的理解和记忆。
由于学生参加实践、接触社会的机会并不多,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实践的主体和对象欠缺足够的认识,所以应充分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生活体验,将生活化的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以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2、理解实践的基本形式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难点:实践的含义和特点五、教学方法利用教材中的各种小栏目、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兼用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和分析比较法等进行教学。
六、教学用时1课时七、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意识活动的特点有哪些?2、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几个方面?3、怎样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二)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改革开放前后的深圳、服务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修建青藏铁路、大型收割机收获农作物、电视机装配生产线、“神舟五号”飞船发射、北京航天指挥中心、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M《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设计一、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实践的含义;人类实践活动的三种形式②理解: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并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释。
③运用:列举生活中与实践相关的例子或名言。
2.能力目标:①分析理解能力: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学会对实践概念含义进行分层理解的方法,培养和提高分析能力;②通过研究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结合案例培养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知识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难点:实践的特点三、教学过程㈠导入新课教师:展示观点一:不会游泳,怎能下水。
观点二:不下水,怎能学会游泳。
提出疑问:你赞同那个观点?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从而导入新课。
㈡讲授新课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它的两层基本含义:A.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教师:展示材料,让学生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①蜜蜂筑巢。
②构想美好生活③建设小康社会④成功举办奥运会2.实践的特点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原因: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B、实践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08奥运奖牌制作的难度说明。
⑵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播放神七中航天员出舱的模拟动画说明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特点,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⑶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①实践具有社会性提出疑问: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中成功出舱,是单靠他个人力量可以完成的吗?学生回答教师: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离开了他人和社会的纯粹个人的实践活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②实践具有历史性展示从神五到神七的三次突破说明: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不同的,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认识的来源和发展过程;2.掌握感觉、知觉和思维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人的认识的来源和发展过程;2.感觉、知觉和思维在人的认识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1.人的感觉和知觉在认识中的作用;2. 思维对认识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感觉和知觉的区别;2.思维和联想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理论知识,介绍人的认识的来源和发展过程。
2.实验法:通过感觉实验、知觉实验,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感觉和知觉的关系。
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思维活动,加深对认识过程的理解。
六、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验材料;3.小组讨论题目。
七、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有趣的图画或者视频,引起学生对认识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步骤二:讲授人的认识的来源(15分钟)讲解人的感觉和知觉在认识中的作用,介绍感觉和知觉的定义和区别,并举例说明。
步骤三:进行感觉实验(2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感觉实验,例如触摸不同材料的表面,听不同频率的声音等,引导学生体验感觉的作用,并总结感觉对认识的重要性。
步骤四:讲授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15分钟)介绍人的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和学龄期,讲解不同阶段的认识特点和发展规律。
步骤五:进行知觉实验(20分钟)设计一些简单的知觉实验,例如观察不同形状的图案,辨别不同颜色的物体等,引导学生感受知觉的作用,并探讨知觉如何影响人的认识过程。
步骤六: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讨论题目,例如:你认为思维对认识有多大影响?请举例说明。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思考和思维活动。
步骤七:课堂讨论(1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并进行课堂讨论。
引导学生思考感觉、知觉和思维在人的认识中的相互作用,加深对认识过程的理解。
八、教学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对人的认识的来源和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培养了分析和探究的能力。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第一部分教学阐释】一、教学目标1.通过“‘碳中和’概念初探”了解认识的含义,理解认识的两个不同阶段,分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通过“CCUS技术助力碳中和”、“中国碳中和抉择”培养学生调用知识分析的能力,理解实践的含义、特点,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通过材料阅读、查阅我国提前完成2020年碳减排承诺背后的中国作为相关资料等活动,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加深对中国技术发展信心,中国言出必行、言出必达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政治认同。
通过课后作业“中国有承诺,我们有行动”的任务设计引导学生投身碳中和实践,加强公共参与,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政治选修学生,通过高中大半年和哲学第一单元部分知识的学习已形成一定的学科基础与学科思维品质,初步具备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梁丰高级中学的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活跃,热爱探究,能较好地关注社会热点,具有较强的资料搜集、调用知识分析的能力。
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能力基础。
三、教材(内容)解析本框课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属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本框共包括两目,第一目“认识与实践”,阐述认识的内涵及分类,实践的内涵及特点,为第二目的内容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阐述实践对认识的作用。
两目内容相互补充、层层推进。
本框内容侧重分析人对世界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探究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过程,学好该内容为学习本课第二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设计思想与基本理念本课课题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结合“我国的碳中和目标”这一重大时事情境,以“如何认识和践行碳中和”为主议题,并围绕“新发展新呼唤:碳中和概念初探”、“新愿景新路径:碳中和技术革新”、“新时代新抉择:碳中和中国行动”这三个子议题设计课前、课堂、课后活动贯穿教学全过程,最终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迈入社会实践活动的大课堂,坚持实践第一观点。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基本观点和理论2.探索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和影响因素3.培养学生对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思考和分析能力二、教学内容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不同观点2.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和阶段3.环境与遗传对人认识的影响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提出问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观点和理由。
步骤二: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投影或笔记板展示不同的观点和理论,包括经验论、理性论和社会交往论等。
讲解每种观点的主要思想和代表性人物,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观点的优缺点。
步骤三:认知发展过程(30分钟)讲解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和不同阶段。
从婴儿期开始,介绍感知、思维和语言等认知能力的逐渐发展。
通过案例和故事让学生理解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
步骤四:环境与遗传的影响(30分钟)讲解环境与遗传对人认识的影响。
介绍环境对人认知能力的塑造和培养的重要性,以及遗传对认知能力的限制和影响。
通过实际案例和科学研究,让学生认识到环境和遗传在人的认识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步骤五:思考与讨论(2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提出问题:个体之间的认识能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互动讨论,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和理论。
2.案例分析法: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和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认知发展和环境遗传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学生讨论的质量和深度2.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3.学生参与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六、教学延伸1.推荐相关阅读材料和论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前沿。
2.引导学生进行个人研究课题,让他们进一步探索和思考人的认识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注意:本文档采用Markdown文本格式,其中不包含图片和网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参考教案1一、课标要求及教材分析《新课程标准》要求: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揭示实践在发现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本课题分二目,包括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其逻辑顺序和结构分别是:实践的定义—实践的基本含义—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实践的三个特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从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中可以感受到本课题最大的特点就是较强的思想理论性,尤其注重帮助学生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
二、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在心理思维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求知探究能力,对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善于合作探究、勇于思索、乐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认知结构上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于什么是认识,什么是实践,什么是正确认识的来源与检验标准有了自己生活化、经验化的理解,所以不应该只大量灌输和拓展较多的空洞理论,应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借助真实的实验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在社会生活中体悟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最终目的,让每一位学生能够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多元的、和谐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定义和三个基本特征,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能力目标:初步树立科学实践观,学会运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切实认识到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使学生认识到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认识要服务于实践。
从而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与书本上的理论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采用从生活、实践出发,以探究性活动为主导,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方式,恰当运用指导—自学、讨论—交流、引导—探究、体悟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高二学生2.课时:1课时二、教学课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节的内容。
三、教材分析(一)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节。
承接本单元前两课“唯物论”部分,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外部世界,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并为下一单元“辩证法”部分奠定“认识论”基础。
理论上,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无论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还是改造客观世界,都离不开社会实践;从考纲看,本节课的知识点也是高频考点,因此,本节课在本单元及整本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学生学好整本书具有重大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
2、过程与方法:运用实践观分析和解释一些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指导自己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与实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让知识服务于实践。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学难点: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四、教学方法1. 学案引导。
课前分发导学案,通过自主学习,熟悉本节课的理论知识。
2. 小组合作。
利用【百度搜索】查找相关案例、图片和影像资料,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各小组经过讨论运用所学知识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
3. 个人展示。
各小组派一个代表回答问题,组员和其它小组可补充,教师适时点拨和启发。
含义: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的含义 ① 客观物质性 及其特点 三个特点 ②主观能动性 三者是统一的 ③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决定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学案引导——小组合作——个人展示”的教学模式,从学生实际情况入手,运用恰当的生活实例,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教学设计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认识的含义,明确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动力,掌握认识发展的规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认识从实践中来,提高学生对认识发展过程的理解和掌握。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树立正确的认识观。
2.教学重难点:(1)重点: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动力,认识发展的规律。
(2)难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
3.教学方法:(1)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深入探讨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过程。
(2)探究法:通过探究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掌握认识发展的规律。
(3)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认识的含义、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等内容。
4.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些实例的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人的认识是从哪里来的”这个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新课学习:1.认识的含义:通过讲解认识的含义,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认识,以及认识的种类和特点。
2.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实践在认识中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动力,掌握认识发展的规律。
3.认识的发展过程:通过讲解认识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了解认识是从实践中来,并且需要不断地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通过讲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让学生了解如何判断认识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3)巩固练习:通过一些实例或者习题,让学生巩固学习的内容。
(4)课堂总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中来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和动力。
5.课堂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的知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1.1 人的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解和把握,是人类智慧和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
1.2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哲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探讨的重要问题,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提高思维能力的基础。
1.3 通过学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类认识的来源、过程和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
二、知识点讲解2.1 感知和认知:人的认识来源于感知,通过感官接收外部信息,经过大脑的处理和理解,形成对事物的认知。
2.2 经验和知识: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知识,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人们通过经验获得知识,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认识。
2.3 思维和理性:人的思维和理性能力是认识的重要工具。
人们通过思维和理性分析,深入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形成更加准确和深刻的认识。
三、教学内容3.1 人的认识来源:介绍人的认识来源于感知、经验和知识,以及它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和关系。
3.2 认识的过程:讲解认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概念、判断和推理等阶段,以及它们在认识过程中的顺序和关系。
3.3 认识的规律:介绍认识的规律,包括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认识的发展阶段、认识的本质和任务等,以及它们在认识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人的认识来源、过程和规律,掌握认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4.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认识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认识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重点:人的认识来源、过程和规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5.2 难点:认识过程和规律的具体表现和实践应用。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PPT、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6.2 学具:笔记本、教科书、参考资料6.3 准备:提前将教学内容制作成PPT,准备好相关的教科书和参考资料,确保教具和学具齐全并可以正常使用。
七、教学过程7.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宁晋中学李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命题判定、概念再判断等方式,能够理解实践概念、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初步利用“实践观”来分析现实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命题的是非判定,思考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再判断,深化对实践本身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知行关系的讨论来升华对实践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了对实践的理解,感受到实践的价值,在生活中能注重实践,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全面掌握实践和认识的关系2.教学难点:理解实践的概念和特征三、教学策略高二学生在生活中对于“实践”已具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但还没有上升到哲学层面,同时本课的标题为《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所以教师可以直接引入“实践”,来学习“人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后回归实践概念本身,让学生在已有哲学基础上来理解实践概念。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引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的课题是“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每组有两张任务卡,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首先,第一个任务就是我们仿照江苏卫视综艺节目《非常了得》,即选手给出信息,由嘉宾来判断是真是假。
我们的六组同学就是今天的嘉宾,请打开手中的任务卡1,要求是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一起来判断下面五个命题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最后由小组代表来回答,同时还要告诉大家你的判断是怎么得到的。
教师展示五个命题:1.苹果的肩部(花梗凹陷部)最甜2.在月球上让羽毛与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到月球表面3.酱油吃多了皮肤会变黑4.北京地铁价格上调之后,坐地铁的人会减少5.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副板书:判断从哪儿获得)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并汇总答案教师讲解:苹果到底哪里最甜,羽毛与铁球是否同时落地,酱油吃多了会不会变黑,地铁价格会不会影响人们乘坐,食品添加剂是否有害健康,对于这些认识的判断是从哪儿来的,到底怎么回事,我们来深入分析一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识记实践的含义、特点2、能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明确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能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树立起实践第一的观点,认识到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二、重点难点1、实践的特征2、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具准备:微课、PPT等多媒体辅助教学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运用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本节课在开始阶段先找了班里的一位“天文爱好者”来给大家展示“人们是如何逐渐认识土星的”,并使同学们思考这个问题,以此来引出“认识是在实践的推进下不断发展的”这句本节课的主题。
(二)讲授新课本节课讲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知识,探究人的认识是如何来的。
具体包括了三个重点问题——实践的含义、实践的三个特征、以及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因此,我的设计思路大致如下。
1、面对这三个问题,其中较简单的是实践的含义。
对此,我在导学案中让同学们找出实践的含义的表述之后,又紧跟一个预习自测,找出下列属于实践的有哪些,以便同学们迅速分清哪些是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之后,面对实践的三个特征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个我国探测月球的探究问题。
在探究问题之后,我也是紧跟着一个相关的微课,来进一步详细解释这三个特征,以此来帮助同学们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
探究问题如下:第一步“绕”,2007年发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对月球表面环境、地貌、地形、地质构造与物理场进行探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的起源和发展;2.理解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3.掌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和区别。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2.掌握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和区别。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话题,引发学生对人的认识的思考,例如:“你曾经思考过人的认识是从何而来的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
2. 感性认识的起源和发展(15分钟)•讲解感性认识的起源和发展:人类认识世界最早是通过感官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感觉而形成的。
•分析感性认识的特点:直观、具体、个别、主观。
3. 理性认识的产生和发展(15分钟)•介绍理性认识的产生和发展:人类通过思考、抽象和概括,逐渐形成了理性认识。
•分析理性认识的特点:抽象、概括、普遍、客观。
4.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20分钟)•对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特点,让学生彻底理解两者的区别。
•引导学生思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认识方法、对象、特点上的区别。
5. 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
•鼓励学生思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四、课堂练习与作业1.设定小组讨论题目:“你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哪种更重要?为什么?”2.布置作业:阅读相关材料,写一篇300字的作文,论述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和意义。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介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通过思辨和讨论,学生对人的认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和互动,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参与,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布置的小组讨论和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整体而言,教学效果较好。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富源一中代艳琼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实践的含义、特点,能判断哪些活动属于实践;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会分析各种实践活动。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讲授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学习本课,探究时用人类的探月活动一案到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能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自觉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参加实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难点:实践的含义、特点。
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要想知道橘子的滋味,你得尝一尝!”带橘子到课堂上,问学生你知道这个橘子是甜的还是酸的吗?之后把橘子分给几个学生尝尝,由它们告诉大家橘子的滋味。
过渡:要想知道橘子的滋味,你得尝一尝,也就是要参加实践,实践对我们获得正确认识有着重要作用。
那什么是实践?它有什么特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学习新课:第一环节:自主学习,明确目标(给出本框知识的问题导读,让学生带着问题先自主学习)1、什么是实践?它包括哪两方面的含义?2、实践的特点是什么?3、实践有哪些基本形式?4、实践于认识的关系如何?第二环节:探究学习,解决疑难教材大家看完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1、了解人类探月活动——领悟实践内涵简单说明人类对月球的探究事件,设疑:※探月活动主体是谁?这些活动对象什么?这些活动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吗?点拨总结:探月活动的主体是人,活动的对象是月球,是客观世界,是物质性活动,把人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不是纯主观的活动。
由此我们得出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活动的主体是人,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践是物质性活动而非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教材42页对于实践给出了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的物质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第六课第二框题:《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设计高二(10班)南侨中学政治教研组叶艳春2015年11月24日一、教育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阐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分类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实践的含义和特点;了解实践的形式;联系实际分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列举生活实例,依据相关原理,阐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明确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对生活实例的分析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归纳观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提高归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事例,理解实践的基本特征,比较费尔巴哈等人不同实践观点,加深学生对实践基本特征的理解。
通过学习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原理,区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四个方面,并明确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实践而没有其他。
初步确立科学的实践观,切实认识到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初步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精神。
牢固树立实践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的思想。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一切知识来源于实践,一切知识都要服务于实践。
运用实践的观点指导学习和生活,自觉投入到实践中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提取有效信息并归纳观点的分析与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三、教学背景分析【本框题的地位】《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题的内容。
本框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内容,生活、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西方哲学也把马哲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足以可见实践对马哲的重要性。
实践也是学习哲学的目的。
因此,本框的内容至关重要。
【学情分析】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内容已充分理解。
明确了世界的物质性,意识与物质的辩证关系。
而高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性思考能力正在形成中,本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学生在对相关信息的有效提取方面的能力和辩证思维、探究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所以学生在信息量和获取渠道方面,有很大的局限。
引导和帮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显得极为重要。
在教学中注重情景材料的创设,从屠呦呦的材料中进行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四、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学方式】讲授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板书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上一节课我们学习完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论的内容,明白了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以及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那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新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也就是第六课,请同学们看书本第六课的课题内容——求索真理的历程。
我们这节课先学习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板书):讲授新课:人的认识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以前,灵魂原已有了理念的知识。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先验论: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在中国哲学史上,孔子认为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孟子主张有“不学而能”,也是先验论观点的表现。
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把认识看作是类似镜子映物那样的反映。
属于消极的、直观的反映论。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毛泽东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颁诺贝尔医学奖。
屠呦呦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191次实验,并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屠呦呦也是是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中国人,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
同时播放视频《诺奖委员会:屠呦呦获奖表彰的是发现过程而非中药本身》。
这个发现的过程就是在实践。
(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两层基本含义:(1)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2、实践的特点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原因有两个:实践基本要素客观性和实践活动的过程及结果具有客观性。
这个就坚持了唯物主义。
②实践具有能动性。
动物的本能活动是动物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活动。
人的实践活动和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根本的区别。
这个特征坚持了辩证法。
以上这两个特征是辩证统一的。
说明马哲的认识论是既唯物又辩证的。
就要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现在请同学们一起看书本42页上面的探究活动,运用刚刚所学的知识来判断一下,这三个哲学家对实践的理解对吗?3、实践的基本形式明白了什么是实践后,我们来判断巩固一下,以下这些活动哪些是实践活动?小组抢答。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②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③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④工人做工、战士打仗、教师讲课⑤学生教室里听课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实践到底对认识有什么作用?板书:(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PPT:材料一: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敌,病原疟原虫是一种真核生物。
屠呦呦作为科研课题攻关组组长,参加“523”项目,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带领小组查阅医药典籍,走访老中医,在经历了200多个中药和380多种提取方法寻找抗疟药物的线索,后来受到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在做到第191次实验后才获得了成功,发现了青蒿素,找到了用青蒿抗疟疾的疗法。
思考:用青蒿抗疟疾的疗法是如何发明出来的?区分来源与途径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材料二: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次的失败之后成功提取到青蒿中性提取物,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那它极可能也是人疟原虫的克星。
而当屠呦呦取来另一批青蒿生药再做实验时,不想疗效却锐减。
屠呦呦不得不从生药学的角度仔细地研究青蒿。
历经反复实验,最后屠呦呦和她的课题攻关组发现青蒿药材含抗疟活性的部分是在新鲜的叶片里,而非根、茎部位;最佳的采摘时节是青蒿即将开花的时刻。
随后,屠呦呦又把青蒿提取物成功分离成中性和酸性两大部分。
在证实了中性部分是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后,屠呦呦又做猴疟的实验,同样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思考:屠呦呦和她的课题攻关组是怎么进一步发现青蒿药材含抗疟活性的部分的准确所在的?这说明了什么道理?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材料三:在证实了中性部分是青蒿抗疟的有效成分后,屠呦呦又做猴疟的实验,同样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972年3月,在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报告会上,有关领导当即要求当年上临床,也就是把药用在人身上。
屠呦呦兴高采烈地回到北京,自己成为青蒿提取物第一位实验者。
受到屠呦呦的影响,科研组其他两位同志也做起“自身验毒”的实验,结果全都安然无恙。
随后,她赴海南疟区临床实践。
结果疗效百分之百,用青蒿抗疟的疗法大获成功。
思考:屠呦呦的用青蒿抗疟疗法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吗?如何验证的?为什么认识的正确与否只能由实践来检验?(小组合作探究)请同学看书本思考;A、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能由这一认识本身回答B、客观事物自身也不能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它C、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不能用“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等,检验认识是否正确。
材料四:找到良药之后,屠呦呦并未停止工作。
1973年,屠呦呦研发出青蒿素第一个衍生物双氢青蒿素,抗疟的疗效一下子提高了10倍。
同年,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云南地区得到证实,“523办公室”决定,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
从实验室到临床,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我国颁发的一类新药证书。
一项特殊历史时期的任务,最终转化成全人类对抗疾病的武器,拯救了数不清的生命。
思考:为什么屠哟呦等中国医药学家要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并且不断研发新药?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所谓的:学以致用人们认识的公式:实践——认识——实践行——知——行以上我们就是从四个方面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或也可以说实践决定认识。
那我们说辩证关系,应该还有反过来怎么说啊,那就是认识对实践也具有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材料五: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后来,屠呦呦在重新读到东晋葛洪撰写的《肘后备急方》有了灵感:常规的高温煮沸过程可能会破坏有效成分的生物活性,还涉及药用部位问题。
为此,她重新设计了提取方案。
于是,屠呦呦由用乙醇提取改为用沸点比乙醇低的乙醚冷浸法处理青蒿,然后将提取物注入染有鼠疟的小白鼠,发现对鼠疟的抑制率一下子有了明显的提高。
从材料可以看出青蒿素的提取方法的对错,直接影响到生物活性的有效成分的获得,这说明了什么?正确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我们今天的学习理论,也是为了明天更好的生活工作。
学习不是目的,目的是用,是实践,所谓的学以致用。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原理:1、实践决定认识:基础、来源、动力、目的、检验的唯一标准。
4、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正确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认识阻碍实践的发展。
方法论:坚持实践观点,积极投身实践,检验和发展认识;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
课堂小结:本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知道了什么是实践,实践具有什么特点,以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我们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投身到实践中去。
作业:完成一道材料题,并交上来。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