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分部报告和中期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七讲分部报告和中期报告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分部报告和中期报告的基本内容与作用。
第一节分部报告
一、分部报告产生的背景及作用
(一)分部报告的概念
分部报告是指在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按照确定的企业内部组成部分(业务分部或地区分部)提供的各组成部分有关收入、资产和负债等有关信息的报告。
(二)分部报表产生的原因
1、一般的企业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只是反映该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综合会计信息,而难以提供从事各项具体业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所占用的资产等会计信息。
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盈利能力和发展作出判断,则必须借助于各业务部门所形成的较为详细具体的会计信息。
2、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其生产经营范围有的已突破国界,延伸和发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如在境外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从而发展成为大型跨国公司,成为国际性企业。
这些跨国公司业务往往跨越若干个国家和地区,在某一国家生产原材料、零配件,在另一国进行深加工、进行组装,而在第三国进行销售或提供劳务。
对于这些跨国公司来说,由于各国有着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法律环境,各生产经营地政治的动荡、政府的更替、法律的变化等,都将对其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因而企业的各生产经营所在地存在着不同性质的风险、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风险。
要分析其经营风险、预测其经营业绩,则有必要使用其按不同的地区提供的各地区分部的会计信息。
(三)国际上分部报告信息披露的情况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81年8月发布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分部报告的会计信息》,并于1997年在对其进行全面修订的基础上,发布了新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4号《分部报告》。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了FASB第14号《分部及相关信息的披露》,并于1997
年在对原准则修订的基础上发布了第131号《分部及相关信息的披露》。
日本会计审议会也于1987年发布了《分部信息披露准则》,日本公认会计士协会于1996年发布了《关于分部信息公开的会计方法》。
澳大利亚也发布了AAS第16号《分部财务会计报告》。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以及正处于上市过程中的公司,应当披露其分部报告;鼓励其他证券不公开交易的企业自愿披露分部信息。
(四)我国关于分部报告信息披露的情况
1、中国证监会在其发布的《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的附件《会计报表附注指引》中,对分部信息披露的内容作了简单规定。
根据《会计报表附注指引》的规定,“公司的经营涉及到不同行业,若行业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10%(含10%)以上的,则应按行业类别披露有关数据”;
2、财政部已于2001年11月9日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分部报告》的征求意见稿,内容涉及到有关定义、业务分部和地区分部的确定、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式、报告分部的确定、分部会计政策、主要与次要报告形式的披露及其他披露等。
2006年2月15日修订并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
(五)分部报告的作用
企业提供分部报告信息的目的,是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评估其风险和报酬,以及从整体上对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出更准确的判断。
具体来说,分部报告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
1、通过分部报告,可以更好地了解把握企业以往的经营业绩。
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业绩,是企业在各个地区从事各种业务经营活动的综合结果。
从企业生产经营的业务来看,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业绩是由企业生产的各种(类)产品,或提供的各种(类)劳务的盈亏综合而成的。
企业各种(类)产品或劳务在其整体的经营活动中所占的比重各不相同,其营业收入、成本以及其所产生的利润也不尽相
同。
因此,要把握企业的经营业绩,不仅要分析企业的整体情况,而且也有必要分析每一种(类)产品或劳务的生产经营情况,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企业取得的经营业绩。
而从企业生产经营的地区来看,企业整体的生产经营业绩是由各生产经营地的经营业绩所组成的,要了解和把握企业取得的经营业绩,则需要分析各生产经营地的经营业绩,分析各生产经营地的资产占用情况、销售情况等,从而才能准确把握企业整体的经营业绩。
2、通过分部报告,可以更好地评估企业的风险和回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准确地评估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回报,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以及社会有关方面进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企业的整体风险由企业各生产经营业务、各生产经营地区的风险和回报所构成。
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所具有风险和回报的程度和性质是不相同的,在不同地区的生产经营也有着不同性质的、不同程度的风险和回报。
要具体了解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具体的回报情况,则必须借助分部报告按不同业务或不同地区提供的收入、费用、经营成果、资产、负债等较为详细的分部信息。
通过对分部报告所提供信息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各种业务或地区的生产经营所处的发展阶段、风险大小和回报率高低等相关信息。
二、报告分部的确定
企业在披露分部信息时,应当区分行业分部和地区分部。
1、行业分部的标准通常是根据有关产品和劳务的一般类别或客户类型来划分。
行业部门指企业中为获取利润,而从事于将某种产品和劳务提供给非联属企业客户的一个部门(单位)。
(1)行业部门的确定,应先分析企业获得收入的商品和劳务,然后再将这些商品和劳务分成各行业部门。
(2)“应列报行业部门”指其信息分别报告一个行业部门或一群性质
相近的行部门。
某一行业部门是否被选为“应列报行业部门”,取决于它们对企业整体的重要性。
一般认为,一个行业部门若能符合财务报表强调指出年度收入10%、资产金额10%或营业收益10%的判定标准之一,则该行业是一个“应列报行业部门”。
具体判断P 510(1)、(2)、(3)
P511【例1】(掌握)
2、地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分部标准
一般认为,确认一个单独的分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中的至少一条:
分部营业收入占全部营业收入的10%;
分部可辨认资产占总资产的10%
应注意的是:公司决定是否予以列报时、列报的数量多少时,还应结合实际情况,不可完全照搬上述标准。
三、分部信息揭示
各个应列报部门和其他行业部门,应以总额汇总。
1、销售收入或其他经营收入
2、资产
3、获利能力
四、不同地区经营的揭示
有半国内经营、符合判定标准的国外地区经营及其他以总额列示的所有国外地区经营应提示的信息:
1、收入
2、资产
3、获利能力
第二节中期报告
一、中期财务报告概述
1、中期财务报告,是指以中期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告。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l日起至12月31日止)的报告期间,它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者半年,也可以是其他短于一个会计年度的期间,如1月1日至9月30日的期间等。
由此可以得出,中期财务报告包括月度财务报告、季度财务报告、半年度财务报告,也包括年初至本中期末的财务报告。
2、中期财务报告(意义)可以使对企业业绩评价和监督管理更加及时,更有助于揭示问题,寻求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规范企业经营者的行为,谋求投资者利益最大化。
二、中期报告涉及的主要问题及编制的理论基础
中期报告涉及的主要问题:
季节性很强的企业收入与成本费用的确认
在年度中不均匀发生的费用如何分配
资产减值损失中报中是否反映
中期报告中期末存货计价
对解决上述问题,会计吤存在两种理论:独立观与一体观。
(一)独立观
将每一中期视为一个独立的会计期间。
所采用的会计政策和确认与计量的原则与年度财务报告相一致。
(二)一体观
将每一中期视为年度会计期间的有机组成部分,中期是会计年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非独立的会计期间。
所应用的会计估计、成本分配以及递延与应计项目的处理必须考虑到全年将要发生的情况,即需要顾及会计年度剩余期间的经营成果,会计年度内发生的成本与费用,要以年度预计活动水平为基础,分配至各个中期。
在我国,侧重于以独立观作为理论基础。
三、中期报告涉及问题的处理方法
1、收入。
按整年所用相同基础确认
2、收入与有关成本。
与收入取得有直接关系的成本与费用,在中期报告中的会计处理上要求其与在年度报告中相同。
3、其他成本及费用。
产品销售成本以外的成本费用,应在发重作为中期报告期韹成本费用结转当期损益,或在估计的受益期间或相关的受益期间按年度列报经营成果相同的程序与方法进行分摊。
具体规定:P521(1)--(4)
4、所得税费用。
要估计全年有效所得税率。
在中期所得税问题上,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采用一体观原则。
P522案例。
5、中期报告中会计变更的报告。
企业在中期如果发生了会计政策的变更,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规定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相应披露。
其中,在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能够合理确定的情况下,除非国家规定了相关的会计处理方法,企业应当对以前年度比较财务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和这些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数字进行追溯调整;同时,涉及到本会计年度内会计政策变更以前中期财务报表相关项目数字的,也应当予以追溯调整,视同该会计政策在整个会计年度和可比财务报表期间一贯采用。
四、中期报告揭示的具体内容与格式
1、中期报告正文
(1)财务报告
①财务报表
②财务报表注释
(2)经营情况的回顾
①上半年经营情况的回顾
②下半年计划
③重在事件揭示
④发行在外股标的变动和股权结构的变化
2、备查文件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