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5篇
- 格式:docx
- 大小:489.33 KB
- 文档页数:27
【导语】《枣⼉》是⾹甜的枣⼉,也是苦涩的枣⼉。
那⼀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内⼼,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
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种给予,⼀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孙赖以⽣存的精神维系和⽣命依托,正是这呼喊健全着他们神经。
仁满着他们的⽻翼,使他们飞得更⾼、更远。
⽆忧考为⼤家准备了九年级下册语⽂《枣⼉》教案【五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篇⼀ 【教学⽬标】 知识与能⼒: 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们⽣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的象征⼿法。
过程与⽅法: 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们的⽣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出封闭,⾛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活。
【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和男孩两个⼈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法】1.演读法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 【课时安排】⼀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标: 分⾓⾊演读课⽂,整体感知。
把握剧情;引读提⾼,把握⽼⼈和男孩两个⼈物形象,理解⼈物的思想感情;深层探究,合作研讨。
领悟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延伸拓展,联系现实,关注⾝边孤独的⼈群。
⼀、导语设计 数不清的枣⼉,爹喊⾃⼰的娃来吃,别⼈的娃却来了;娃喊⾃⼰的爹吃,⾝边却只是别⼈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
漫⼭遍野⽆⼈应。
⽥野⾥只回荡着祖孙⼆⼈⽆⽐热烈却⼜近乎⽆望的呼喊。
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命的⼈性和⼈情果竟唤不回从⼩也是由它奶⼤养⼤的⼉孙这枣⼉啊。
到底是苦涩还是⾹甜 ⼆、分⾓⾊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 1.学⽣⾃荐朗读课⽂,⼀⼈读⽼⼈,⼀⼈读男孩。
其余同学点评。
提⽰:男孩的语⾔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的语⾔应读得亲切⼀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沧桑感和浓浓的乡⼟⽓息。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作者通过描述枣儿背后的故事所传达的情感;学习并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如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课文所传达的亲情、友情以及故乡情。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枣儿的实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乡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a.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
b. 讨论课文中所传达的亲情、友情、故乡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讲解答题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
b. 分析课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c. 写一篇关于“故乡的回忆”的短文。
2. 答案:a. 略b. 示例:比喻。
如“枣儿红得像玛瑙”,形象地描绘了枣儿的颜色,表达了作者对枣儿的喜爱。
c.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物图片、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但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其他关于故乡的文章、诗歌等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主要内容:a. 课文内容概括b. 修辞手法分析c. 情感表达3. 重点、难点提示:a. 掌握课文内容b. 分析修辞手法c. 体会作者情感4.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枣儿》,掌握了课文内容,分析了修辞手法,体会了作者情感。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文主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以枣儿为中心,讲述了一个令人感动的小故事。
枣儿是一个乐观向上的孩子,他在贫穷的家庭里,没有父母照顾,却能以勤劳的双手,克服重重困难,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枣儿的乐观向上精神;
3)体会枣儿勤劳克服困难的精神。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3)情感目标
1)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树立学生的正确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
2.了解枣儿的乐观向上精神;
3.体会枣儿勤劳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
1.如何深入理解文章;
2.如何体会枣儿勤劳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教学方法
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情景,让学生感受枣儿的困难,体会他勤劳克服困难的精神。
2.讨论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本文的内容进行讨论,以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3.游戏法: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枣儿勤劳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枣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枣儿》的作者、作品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习并掌握作品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表达方式。
(3)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对比、分析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
(2)认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作品背景:《枣儿》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的散文作品,创作于1925年。
作品以鲁迅童年时期的亲身经历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温馨、感人的亲情故事。
2.主要内容:作品讲述了鲁迅童年时,母亲为他摘枣儿的故事。
枣儿成熟时,母亲为了让孩子吃到新鲜的枣儿,不顾自己的劳累,攀爬到树上摘枣儿。
鲁迅在树下看着母亲的身影,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3.写作手法:作品运用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对比手法和抒情方式,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童年的美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2)学习并掌握作品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表达方式。
2.教学难点:(1)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运用对比、分析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
3.词汇学习: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作品中的重点词汇、成语和表达方式。
4.写作分析: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5.思维训练:运用对比、分析等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6.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情感态度。
7.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表达能力。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并体会诗人的个人感慨及对时代的思考;2. 通过阅读诗歌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提升对诗歌的理解与欣赏能力;3.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解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并体会诗人的个人感悟;2. 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领悟并体会诗人的个人感悟;2. 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进行诗歌欣赏。
四、教学准备黑板、彩笔、课件、音频设备。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7分钟)介绍课文《枣儿》的作者杨朔,并展示关于枣子的图片和一首关于枣子的古诗。
让学生谈谈对枣子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枣子的兴趣。
Step 2 预习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短视频,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农民生活以及农民在农闲时的生活与娱乐,引导学生思考和议论。
Step 3 阅读课文(15分钟)1. 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基本含义。
2. 分段导读:先让学生通过默读快速了解课文大意,再带领学生逐段解读,重点关注诗人对枣子的思考和感悟。
3. 听课文朗读,加深理解,并回答课文中的问题。
Step 4 分组讨论(8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分析诗中的写法、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并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背后的主旨。
Step 5 诗歌欣赏(10分钟)1. 阅读《枣树》这首诗歌,让学生先默读,再朗读。
然后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欣赏,指导学生从字词的运用、表达方式、押韵节奏等方面分析诗歌的优点。
2. 对比分析《枣儿》和《枣树》两首诗歌,让学生探讨两者的异同之处。
Step 6 课文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相关知识,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化理解。
Step 7 课文小结(5分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六、课堂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枣子的小作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主要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节“小说阅读”,详细内容为《枣儿》全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说《枣儿》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2. 领悟小说的语言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小说的阅读与讨论,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小说《枣儿》的人物形象、情节及语言特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情的实践情景,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3. 讲解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讲解人物形象,解读语言特色。
4. 例题讲解:针对小说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方面设置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讲解内容,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分享各自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人物形象:枣儿、奶奶、小男孩3. 情节:枣儿与奶奶的亲情、枣儿与小男孩的友情4. 语言特色:质朴、生动、富有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枣儿》中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
(2)从语言特色角度,评价《枣儿》这篇小说。
2. 答案:(1)人物形象分析:枣儿:纯真善良,关爱他人;奶奶:慈爱、勤劳;小男孩:活泼可爱,懂得感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引导他们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类似主题的小说,如《背影》、《我的叔叔于勒》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及其特点的要求。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主要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进行教学。
具体内容包括:1. 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理解故事发展脉络;2. 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3. 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感悟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说的基本情节,能够概括故事的主要环节;2. 分析并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3. 感悟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2.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情节,掌握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枣儿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初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
3. 精读课文:(1)分析情节: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主要环节,理解情节发展的脉络。
(2)分析人物形象: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塑造人物的方法。
(3)探讨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挖掘社会现实,感悟作品所反映的问题。
4. 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讲解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其他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
六、板书设计1. 情节结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2. 人物形象:枣儿、母亲、父亲;3. 主题思想:亲情、成长、社会现实。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课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特点;(2)谈谈你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2. 答案:(1)人物形象特点:枣儿勤劳、善良、纯真;母亲慈爱、坚强;父亲严厉、关爱。
(2)主题思想:小说通过讲述枣儿一家的故事,展现了亲情、成长、社会现实等方面的内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15 枣儿一.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
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
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二、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
多媒体显示: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长记录发言要点,并代表小组全班交流,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点评。
活动成果展示关于老人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枣儿小时候的事:儿子“枣儿”一名的来历,儿子只顾摘枣竟尿了老人一脖子,枣儿小时候一有尿就尿到枣树下。
回忆了自己小时候偷枣而长出小枣树的事、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吓跑鬼子、闹灾荒时靠枣儿活命的故事。
老人在谈话中“沉思”“心事重重”“闪着泪花”,流露出老人对儿子的思念,对以往岁月的怀念,对故土的热爱之情,有一种浓浓的失落感。
2.老人请男孩吃枣,老人让男孩骑跨在自己肩上摘枣,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与男孩拉勾发誓,老人紧紧搂住男孩,“将枣儿塞进男孩嘴里,自己也拿起枣儿咀嚼”,这些都表现了老人对男孩的疼爱,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亲情。
3.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
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关于男孩4.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枣儿》的情节并理解其中的道理;2.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表达;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枣儿》的基本情节;2. 理解课文中的含义和道理;3. 学习使用恰当的词语和语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义;2.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教学准备:1. 课文《枣儿》的教材;2. 录音机;3. 黑板和白板;4.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录音机播放《枣儿》的相关音乐,渲染课堂氛围。
2. 给学生展示一张枣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枣子和枣树的印象。
二、课文阅读与分析(15分钟)1.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突出感兴趣的部分。
2. 分组讨论并总结课文的基本情节,以展示出每段内容的关联性。
3.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义,分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三、词语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包括:“枣儿”、“悬”、“灿灿”等,并通过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
2. 指导学生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并引导学生使用这些词语造句。
四、情感教育(10分钟)1. 通过课文中枣儿果敢追求梦想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并激发学生的潜能。
五、文学鉴赏(20分钟)1.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如形容词的使用和对比的巧妙运用。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评价,如作者用枣儿追求梦想的经历给人以启示。
六、写作练习(15分钟)1. 基于课文的内容,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枣儿的敬佩之情,并分享自己的梦想。
2. 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展示自己的文采和想象力。
七、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复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按照课堂要求,完成写作练习。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作者通过讲述枣儿的故事,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通过枣儿的故事,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通过枣儿的故事,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枣树、枣儿,引出本课《枣儿》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4. 课堂讲解:通过PPT展示,对课文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枣儿》家乡——枣树——枣儿亲人——枣儿——思念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你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答案:每当我想到家乡,我就会想起那片熟悉的枣树林,那一个个红彤彤的枣儿,仿佛在我眼前跳跃。
我怀念家乡的亲人,他们就像那些枣儿一样,温暖着我的心。
2.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作者通过枣儿的故事,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的理解。
答案:我认为作者通过枣儿的故事,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枣树是作者家乡的象征,枣儿则是亲人的象征。
作者通过对枣树和枣儿的描述,展现了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较好,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为《枣儿》。
本课详细内容主要包括:了解课文的背景,学习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及其背景,并能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家乡的回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其背景。
3.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举例说明并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练习,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享学习心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枣儿》2. 生字词:X(根据课文内容列出)3. 修辞手法:X(根据课文内容列出)4. 作者背景:X(根据课文内容列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阅读其他描写家乡的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进一步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文学作品阅读与欣赏》中的《枣儿》。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通过描述作者童年时与祖父一起摘枣、吃枣的情景,展现了祖孙二人深厚的感情。
详细内容涉及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段落分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体会作者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祖孙之间的深厚感情,学会关爱家人,珍惜亲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情感。
2.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体会祖孙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亲情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学生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结构、主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段落,交流心得。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6.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内容:a. 生字词b. 课文结构c. 情感主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祖孙之间的感情。
b. 选取课文中的一个段落,分析其写作手法和表达效果。
2. 答案:a. 祖孙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相互关爱、陪伴成长。
b. 示例:第二段。
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表现了祖父对作者的关爱和耐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亲情故事、小组合作等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达到了教学目标。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采访家人,了解他们的童年故事,体会家庭亲情,提高写作水平。
辽宁省法库县九年级语文下册15《枣儿》教案5 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法库县九年级语文下册15《枣儿》教案5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法库县九年级语文下册15《枣儿》教案5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枣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过程与方法: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设想教学思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资料交流,阅读准备;分角色演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握剧情;选点讨论,合作探究,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领悟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解作品的主题,;延伸拓展,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群。
教学方法1.演读法.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一、激趣定向(一)导课:多媒体播放flashMTV《常回家看看》请同学们欣赏陶红演唱的《常回家看看》,然后说说人们为什么喜欢这首歌?“每逢佳节倍思亲”,《常回家看看》唱出了人们的心声,新春佳节,合家欢乐,团团圆圆是最让人快乐的事.可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的节奏加快,“回家”已成奢望。
15 枣儿【学习目标】1.熟悉剧情。
(重点)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重点)3.把握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
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纯洁,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
然而,《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预习展示1.了解作者。
孙鸿,当代剧作家。
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2.积累词语。
竹匾.(bi ǎn) 掸.去(d ǎn) 囫囵..(h ú l ún) 咀嚼..(j ǔ ju é)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
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
犹豫不决,不敢前进。
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
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3.通读话剧,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合作探究(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社会现实1.怎样认识本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明确:剧中的老人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
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剧中的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这种天性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5篇Lesson 15 "Zaoer" teaching plan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5篇前言: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枣儿范本(常用版)2、篇章2:枣儿文档标准版3、篇章3:枣儿范文(最新版)4、篇章4:枣儿范文标准版5、篇章5:枣儿样本(最新版)篇章1:枣儿范本(常用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过程与方法: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1.演读法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分角色演读课文,整体感知。
把握剧情;引读提高,把握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层探究,合作研讨。
领悟作品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作品的主题;延伸拓展,联系现实,关注身边孤独的人群。
一、导语设计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
漫山遍野无人应。
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
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
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
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
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
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
多媒体显示:关于老人1.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哪些事情?如何认识老人的心态?2.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3.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关于男孩4.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关于老人的儿子和男孩的父亲5.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 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关于枣儿:6.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7.关于枣儿的童谣在剧本首尾出现两次,这样写,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效果?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长记录发言要点,并代表小组全班交流,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点评。
活动成果展示:篇章2:枣儿文档标准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教学目标1、掌握文章的重点字词。
2、把握戏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剧中老人和孩子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文“枣儿”的象征意义。
4、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难)点1、理解剧中老人和男孩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中枣儿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相关资料戏剧的概念: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她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戏剧的特征:1、更典型更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的冲突和斗争。
2、故事情节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往往很集中,登场人物也有一定数量的限制。
3、人特性格和故事情节主要是通过登场人物的语言来表现。
4、故事情节的发展往往分幕分场。
戏剧的几大要素:包括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戏剧语言包括台词(即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
教学过程课前预习案1、让学生自读课文两遍。
2、让学生自己掌握文章中重点的字词。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背诵戏剧和象征的概念。
课内探究案一、导入新课放视频歌曲《常回家看看》,然后(让学生)谈歌曲喜欢这首歌曲的原因,然后特别找(父母不在家)的学生,针对这首歌说说自己的心理话。
自然地走入《枣儿》一同来听听这位孤独的老人和孩子的心声。
二、检查预习1、给加线的字注音:(学生黑板展示,学案展示,然后相互批改)竹匾掸去囫囵咀嚼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学生口头回答)踌躇:。
蹑手蹑脚:。
3、学生初读课文,填空,掌握文章的大体内容。
(学生填空)在乡间的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的男孩子,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子要把枣儿留给自己的父亲,流露出对孩子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的身边。
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文中的主要人物是老人和孩子他们分虽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请你将这些文字品评一下,说明自己的理由,将评语写在旁边。
(自主完成,然后小组之间分享成果或解答疑问,最后师生交流互动,教师适时点拨纠正。
)明确:※孩子:天真、活泼、稚嫩、可爱、善良、善解人意,孝顺的性格特点。
(板书)※老人:善良、善解人意,疼爱孩子、纯朴、关心下一代。
(板书)※归纳方法:这些性格特点是通过台词和舞台说明来表现的。
学生找的地方可能是(学生在起来口头展示的时候,先说明在第几页,第几行,读一下然后品评):1、老人(对男孩)咱们学猫叫?(见男孩摇头)咱们学狗爬?(见男孩摇头)咱们过家家?(见男孩摇头)那,爷爷给你讲故事。
明确品评:老人想尽力挽留男孩,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老人从前总是陪儿子玩这些游戏,从而可以看出老人疼爱孩子,关心下一代,很纯朴的性格特点。
2、老人我等儿子回来。
枣儿回来了,就喜欢一边嚼枣儿,一边听我讲故事。
明确品评:晒枣是为了儿子,等儿子回来,看儿子吃枣。
执着的等待,表现出老人爱子至真至纯,也可以看出对儿子的疼爱,和盼望儿子的到来。
3、男孩(掀起外衣,露出红肚兜上的衣袋)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了一颗枣儿,是留给我爹的??明确品评:明知道爹不会回来,但是还暗藏着一颗枣留给他,表现男孩纯真、可爱、善良,孝顺的性格特点。
4、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只要家里人天天喊,他早晚会回来。
明确品评:这是比喻的说法。
“不认识回家的路”,指的是误入歧路,“天天喊”,指的是劝导误入歧路的人。
可以看出孩子的天真、可爱,善良。
等多处。
※(教师在点拨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生成问题)例如:开头和结尾相同之处都用了童谣的形式,开头和结尾也有不同之处,不同之处有哪些?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有何作用?明确:结尾所用童谣与开头有所变化,由幕后换为台前,由哼唱变成呼喊,由没有人回应转为无数个童声呼唤。
这样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景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分角色朗读“时辰还早呢,再坐坐??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
(让学生谈一谈,在读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明确:语气,各人的身份,以及各人的性格特点。
四、剧中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
并让学生点明理由)明确: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是传统思想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
四、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的老人和孩子存在着孤独现象,你能说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吗?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点什么呢?你又想向他们在外的亲人说点什么呢?(学生畅谈,各抒己见,说得合情合理就给予肯定。
)五、总结(让学生谈这节课的收获,小到一个词语,大到文章的主题,一点即可!六、放关于与留守儿童有关的小视频《这个冬天有点寒冷》,再一次让学生体会本文的中心,并关心留守儿童,以及孤寡老人!篇章3:枣儿范文(最新版)【按住Ctrl键点此返回目录】知识与技能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过程与方法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教学重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体会作品的象征手法。
教学难点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教学方法 1.演读法2.讨论法 3,延伸拓展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教师播放自行制作的动漫flash,一颗枣,两颗枣,一筐枣,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作呼喊状,一个小男孩双手作喇叭状呼喊……教师画外音:数不清的枣儿,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吃,身边却只是别人的爹。
他们使劲喊,娃不应,爹也不应。
漫山遍野无人应。
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
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枣儿啊。
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二、分角色朗读,整体感知,把握剧情1.学生自荐朗读课文,一人读老人,一人读男孩。
其余同学点评。
提示: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选一位同学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
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
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引读提高,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师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揣摩剧情,把握人物形象。
学生分组讨论。
小组长记录发言要点,并代表小组全班交流,其余小组成员可补充,也可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