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夏津实验中学八年级生物下册 7.1.1 发酵技术教学案2(无答案) 济南版
- 格式:doc
- 大小:57.50 KB
- 文档页数:1
第一节发酵技术
学习目标:
1、理解发酵技术含义。
2.了解发酵的种类
3.了解酸奶制作的
的过程及原理
学习重点:乳酸发酵的过程及原理
学习难点:
乳酸发酵原理
重难点突破:
多媒体图片
教具准备:
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
情境导入,从日常生活入手,导入发酵技术。
1.自读学习。
2.学案导学
3.小组讨论,交流
4.教师指导,突破
重、难点
5.当堂达标,练习、
检测。【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一、乳酸发酵
1、发酵技术的概念:运用_____ 的发酵作用,对食品原料进行加工制作出新型食品的方
法。
2、生物学上,人们把微生物的_____ 称为发酵。根据发酵过程对氧气的需要情况,可
以分为_____ 和_____ 。根据发酵生成的产物,可以分为_____ 、_____ 、
_____ 等。
3、乳酸发酵是利用_____ 对某些原料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一种技术。
4、酸奶是利用_____ 发酵制成的一种乳酸饮品,在适宜的温度和_____ 条件下,
____ 能够利用葡萄糖生成_____ 从而使牛奶呈现酸味。
当堂达标
1、引起发酵现象的生物是()
A、植物
B、微生物
C、动物
D、以上都是
2. 发酵时的温度一般控制在()
A、10°C左右
B、20°C左右
C、30°C左右
D、40°C左右
3.制作酸奶的几个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将牛奶煮沸后降温至40度
b 放到30度左右的地方约4小时
c 往牛奶中加入含乳酸菌的酸奶
d 密封瓶口
A、a b c d
B、 c a b d
C、 a c d b
D、 c b a d
3.日常生活中,人们蒸馒头离不开()
A、乳酸菌
B、酵母菌
C、醋酸杆菌
D、甲烷杆菌
4.酸牛奶中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是()
A、乳酸菌
B、醋酸杆菌
C、棒状杆菌
D、大肠杆菌
5.下列关于制作酸奶的叙述,正确的是()
A、煮开后的牛奶立即加入酸奶(菌种)
B、发酵过程中必须通入空气
C、酸奶中的酸味主要来自乳酸
D、发酵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6.制作酸奶必须的微生物及其处理方法是()
A、酵母菌、开盖
B、酵母菌、密封
C、乳酸菌、开盖
D、乳酸菌、密封
7.在盛有牛奶的甲、乙、丙三个奶瓶内,加入乳酸菌,甲、乙两瓶密封,丙瓶敞开,
将甲瓶加热至100度,再冷却。然后把三瓶放在室温下12小时,可以变成酸奶
的是()
A、甲
B、乙
C、丙
D、全部变成
8.浪费食物可耻,“光盘”行为光荣,同时食品安全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下列关
于生活中常见的行为和做法,合理的是()
①小明的妈妈把一时吃不完的新鲜蔬菜放入冰箱保鲜
②小月的妈妈把昨天吃剩的有异味的肉菜加盐煮沸后食用
③购买食品时要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添加剂、和生产厂家等信息④夏
天腌黄瓜容易变质腐烂,加点防腐剂
⑤没有菌种时可以用从超市买来的优质酸奶作为菌种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9.家庭制作酸奶,请排序()
①新鲜的全脂或脱脂乳和糖混合
②冷却
③热处理(煮沸)
④发酵(放在温暖的地方数小时)
⑤接种(加入购买的酸奶)
⑥冷却或食用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②④⑤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③①②⑤④⑥
【前车之鉴】(错题集)
板书设计:
第一节发酵技术
一、发酵的类型
(一)
1.厌氧发酵
2.通风发酵
(二)
1.乳酸发酵
2.酒精发酵
3.抗生素发酵
二、乳酸发酵
1.制作酸奶的过程
2.制作酸奶的实质
课后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