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2不等式的性质 (2)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2
铁冲中学七年级数学导学案制定人: 审核:课题 9.1.2不等式的性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2、培养学生利用类比方法学习的能力。
3、培养学生准确的计算能力 学习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学习难点不等式性质3在解不等式中的运用。
课堂流程 学法指导教师点拨情境导入 目标点睛1.解方程(1) x -7=26 (2)3x = 2x +1 (3)32x = 50 (4)-4x=3解方程的的目的是使方程最后转换成x=a 的形式,同样解不等式的目的也要使不等式逐步化为x >a 或x <a 的形式。
合作探究 激情展示一区例1 解下列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 (1) x -7>26 (2)3x < 2x +1(3)32x ≥ 50 (4)-4x ≤3解:(1) x -7>26根据不等式的性质 ,给不等式两边同时 ,不等式的方向 ,得x -7 >26 ∴x在数轴上表示这个解集为(2)3x < 2x +1根据 ,不等式两边都 ,不等号的方向 得3x < 2x +1 ,∴x 在数轴上表示这个解集为(3)32x ≥ 50根据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两边都 不等号的方向 ,得x ∴x在数轴上表示这个解集为(4)-4x ≤3根据不等式的性质 , 不等式两边都 ,不等号的方向 ,得 ,∴x在数轴上表示这个解集为由上面的x -7>26得x >26+7,实际上是方程中的 ,即把不等式的一边的某项 后移到另一边,而 不等号的方向。
二区解方程21x-1=32 (2x+1) 仿做:解不等式21x-1≤32(2x+1) 解:去分母,得 解:去分母,得去括号,得 去括号,得 移项,得 移项,得 合并,得 合并,得 系数化为1,得 系数化为1,得 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三区1. 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 x -5>-1; (2)-2x >3; (3)3x <-9四区(1)4x +3<3x (2)4-2x ≥4 (3)23x -4≥0 五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防错汇总:六区巩固梳理当堂检测我的收获。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1.2《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不等式的性质》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1.2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不等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包括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负数,以及不等式的传递性质。
这些性质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不等式运算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对于不等式的符号和基本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不等式的性质还没有接触过,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性质,包括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除同一个负数,以及不等式的传递性质。
2.能够运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不等式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性质及其应用。
2.教学难点:不等式的传递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不等式的性质。
2.互动教学法:通过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巩固所学知识。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不等式的性质,提高解题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教学PPT,包括不等式的性质的讲解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不等式的性质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比小红高,小红比小华高,请问小明比小华高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了解不等式的性质。
学科:数学授课教师:张辉贤年级:七时间:课题§9.1.2不等式的性质(2)课时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巩固不等式的性质,并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
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等式性质来学习不等式的性质。
情感价值观
在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
应用价值,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不等式的性质及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建立一元一次不等式
教学方法类比探究
使用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1.叙述不等式的性质。
2.用不等式表示下列语句并写出解集:
(1)x与5的差小于或等于6:
(2)y与的6倍不小于12。
口答
板书
复习性质
解集的表示
例题
解析
课本P119页:例题2的解析讨论解答应用知识
巩固练习1、课本P119页练习第2题
2、某公司要招甲、乙两种工作人员30人,甲种工
作人员月薪600元,乙种工作人员月薪1000元.现
要求每月的工资不能超过2.2万元,问至多可招乙
种工作人员多少名?
板演巩固知识
深化提高例3 已知不等式3x-a≤0的解集是x≤2,求a的取值范围. 探究讨论
深化应用
课堂
不等式的性质及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不等式的数量关系
小结
作业
P120页:习题9.1:第7、8、9题
布置
教学
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与列方程解实际问题类似。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