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对教育改革实践工作的反思
- 格式:pdf
- 大小:229.99 KB
- 文档页数:2
高职院校学分制改革的实践与反思[摘要]在职业教育日益开放、学习者自主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纷纷实行了学分制。
文章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动因、现状,针对目前存在的理念、资源、管理和技术问题,提出了具体对策,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学分制改革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分制实践反思[作者简介]刘峰(1962- ),男,湖南临澧人,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高级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课程论。
(湖南长沙 410132)[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基于‘工学结合’视阈下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组织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xjk011bzj014)[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022-03学分制的“形”是选课制、导师制,以学分为计算学习量的单位;学分制的“神”是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自主权与选择权。
与传统的学年制相比,学分制更具灵活性、选择性、指导性、流通性。
目前各高职院校实施学分制的效果不尽相同,有的在健康有序地推进;有的只是形式上的学分制,但无内涵即形似而无神;更有甚者骑虎难下,进退维谷。
高职院校学分制要神形兼备,取得实效,还有许多问题值得分析与反思。
一、高职院校实行学分制的背景与动因学分制于19世纪末产生于欧美。
20世纪初,北京大学等高校开始试行学分制,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校先后出现了四次实行学分制的高潮。
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创造条件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
”此后,以学分制为主题的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大面积推行,到2001年9月,全国多数本科院校都实行了学分制,部分高职院校也开始试行学分制。
近几年,高职院校纷纷实行学分制,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内在动因。
关于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发布时间:2022-08-12T03:27:55.3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4月7期作者:杨松兰[导读] 现阶段,对于高职语文教学重点除去记忆和掌握知识点,侧重点应该考虑到高职学校的教学重点,杨松兰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邵阳市 422000摘要:现阶段,对于高职语文教学重点除去记忆和掌握知识点,侧重点应该考虑到高职学校的教学重点,以培养更多职业型人才来进行教学改革,帮助学生顺利通过文化课学习来与个人专业相联系,提高个人职业素养,满足学生个人技能培养需求。
本文分析了高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积极意义,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素养;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引言:和普通院校相比,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内容、方向、策略等各方面都有着一定差异,更注重面向社会培养实践性应用人才。
无论是在语文还是其他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都应明确人才培养的定位,渗透职业能力教学,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从而更好应对激烈的社会竞争。
语文是高职院校的必修课程之一,除了要关注语文知识和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之外,还应将职业能力纳入到日常教学计划之中[1]。
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并不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并不乐观,需要深入进行反思。
因此,对职业能力视角下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结合职业能力设置语文教学目标科学教育目标是高职语文教育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职业能力发展需求,设置明确的教育目标。
教师应当将教育目标与高职语文教学的整体流程,相对应做好长远规划以及目标分解两项任务。
长远的规划是指在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生涯对语文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渗透在语文教育的全过程。
目标分解则是根据长期规划将职业能力发展的目标分解至每一堂课,结合不同语文知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进行合理规划,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中[2]。
教学改革反思标题:教学改革反思引言概述:教学改革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然而,教学改革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深入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1 确定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是教学改革的基础,对于教学的方向和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 目标的科学设定: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水平,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
1.3 目标的动态调整:教学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保持与时俱进。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2.1 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教学内容应该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2 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方式: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呈现,如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学内容的前瞻性: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前瞻性,引导学生关注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3.1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讲授、讨论、实践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2 学生参与的重要性: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的机制4.1 评价的全面性:教学评价应该全面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避免片面评价。
4.2 评价的科学性:教学评价应该科学、客观、公正,避免主观臆断和随意性。
4.3 评价的反馴:教学评价应该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五、教学资源的配置5.1 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应该合理配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5.2 资源的更新与更新:教学资源应该及时更新和更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保持教学的活力和吸引力。
5.3 资源的共享与合作:教学资源应该实现共享与合作,促进教学资源的互补和共赢。
结论: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校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地完善和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引言高职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高职教育当前面临的挑战包括教育质量不够高、学生成才能力不够强等问题。
本文从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四个方面提出了提高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教学模式高职院校的教育重点应该是实践,这意味着教学模式应当更多地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院校应在课程设计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引入工业协作、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人员的水平。
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招聘和培养高质量的教师,同时,对教师评估、职称晋升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提高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知和理解。
教学方法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方法,高职院校可以更加精细地培养学生的能力。
教学方法应该依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学习特点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对目标不同的学生进行差别化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管理教学管理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高职院校应该完善学生的评估制度,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实习和就业等方面的指导,更好地为学生的未来提供帮助。
结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教学模式、师资队伍、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四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争取招聘和培养更多高质量的教师,通过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并加强教学管理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和指导,最终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未来展望。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范文(10篇)第1篇: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心得体会范文教育部近日出台《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其目的是要通过系统设计,多方位深入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以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核心,有效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现代产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学生个性化成才是中心职业院校的中心工作应该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围绕不同个性和不同职业发展需求的学生,做好顶层设计,畅通人才成长“立交桥”,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多元化、个性化教学,保障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相长,习得一技之长,顺利进入社会稳定就业、成功创业,成就出彩人生。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进入职业院校求学的学生,绝大部分是传统应试教育相对低分录取的学生,但他们绝不是“二等公民”,职业教育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每一个学生重树信心,关注自身职业生涯发展,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服务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职业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努力让志愿尽早就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偏好习得一技之长,努力让志愿继续读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奋斗目标逐步实现进一步深造的人生理想,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通过就读职业院校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文化技能并重并举。
目前,个别职业院校由于办学条件制约,技能教学仍是在黑板上教学生开机器;一些职业院校仅仅重视职业技能训练,不开设或很少开设文化基础课程。
诸如此类的教学方式要坚决予以摒弃,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中心,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文化素养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并重并举。
专业特色发展是基石职业院校要紧贴市场、紧贴产业,科学定位,合理调整设置专业,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道路。
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
目前,我国不同区域产业发展基础不同,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也不一样,迫切需要地方加大统筹力度,协调职业院校建立健全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及时按照国家“一带一路”“互联网+”“中国制造20__”等战略部署,依据行业企业用人标准、岗位要求和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需求,前瞻性地调整区域职业院校专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形成与区域现代产业相适应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布局。
教改心得体会
教改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过程。
在进行教改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教改需要持续的反思和探索。
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的需求和教学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
其次,教改需要注重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学习。
再次,教改需要注重跨学科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因此教师需要跨学科教学,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
最后,教改需要注重技术与教育的结合。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
育技术已经成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应用新的教育技术,以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教改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改进的过程,只有不断地反思和探索,注重个性化教学,跨学科教学,以及技术与教育的结合,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能力比赛促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反思作者:郭奇慧高秀兰徐莉莉雷守成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10期2019年,《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提出了针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设想和规划,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成为推动并实现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
高职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依托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变革和课程体系的重构,落实课程思政要求,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学活动中,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教师师德践行能力、专业教学水平和综合育人能力的全面提升。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比赛要求、提交材料、现场决赛、评分指标等方面做出诸多新调整,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和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
“三教”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而教学能力比赛作为“三教”改革的重要支撑,在服务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与其实现了完美的缔合。
因此,基于教学能力赛,对职业院校的“三教”改革进行实践、探索与反思,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2023年,笔者带领教学团队参加了校、省两级教学能力比赛并获得省赛一等奖,参赛团队通过培训学习、教学设计、材料撰写、视频录制、现场展示、专家答辩等环节,对教学能力比赛促进“三教”改革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本文以2023年教学能力参赛作品“食品中还原糖的检测”为例,对教学能力比赛促进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反思。
一、参赛作品的特色(一)教师改革彰显高度教师是“三教”改革的主体,《方案》中对教师新增了如下要求:一是,“35岁以下(含)的教师不少于1人”“参赛教师须兼顾备赛与日常教学工作,不能脱岗备赛”。
这表明比赛要求教学团队结构合理,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不能为了比赛而脱岗,要将“以赛促教”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二是,“每人录制1学时(具体时长与教案中的学时安排保持一致)的课堂教学视频”“采用3机位全程连续录制”。
职业教育改革学习心得-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职业教育改革培训心得本周,我参加了人文教育学院组织的教育教学改革学习培训,目的是让我们这些职业院校的老师更快了解职业教育、了解近期国家对职业教育要求和规划。
本次培训采用集中和分散学习两种方式:本周前三天系部老师集中学习讨论,后两天自主学习。
培训过程中我学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等相关政策文件,其中“职教20条”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通过培训,我在思想认识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开阔了职业教育的视野,在教育理念上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仿佛接受了一次全方位的“洗脑”。
以下就职教20条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
一是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职教20条”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一大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建设50所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150个骨干专业(群)。
通过运用项目建设和试点遴选的方式,从简政放权、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师聘任等方面对试点高校给予支持,以激发高校向应用型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职教20条”提出,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原则上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
到2022年,“双师型”教师(同时具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超过一半,分专业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2018年,我国职业院校专任教师133.2万人,其中,中职专任教师83.4万人,高职专任教师49.8万人。
“双师型”教师数量稳步提升,总量为45.56万人,其中中职26.42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1.48%;高职19.14万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9.70%。
高职院校教师工作总结6篇篇1一、引言在过去一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本着敬业、务实、创新的原则,积极投身于高职教育事业。
下面,我将对自己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反思。
二、工作内容及成果1. 教学目标设定与实施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主要负责XX专业的教学工作。
我根据学校的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组织课程讨论、实验操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 课程改革与教材编写为了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我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同时,我还与同事合作,编写了一本适用于本专业课程的教材。
该教材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
3. 学生管理与指导在学生管理方面,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外,我还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学术讲座、技能培训等,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在指导学生方面,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参与各类技能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4. 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为了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我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
通过与企业合作,我不仅了解了行业的发展动态和企业的需求,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此外,我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工作亮点及创新点1. 教学模式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在线教育、微课等,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同时,我还尝试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积极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组织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四、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1.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改心得体会
教改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也是教师们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工作。
在进行教改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许多重要的事情。
首先,教改需要持续的反思和学习。
教育领域的知识和理念不断更新,我们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其次,教改需要与时俱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教育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
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再次,教改需要团队合作。
教师们需要相互合作,分享经验和教学方法,共同探讨和实践教改的方案。
只有通过团队的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动教育的进步和改革。
最后,教改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在进行教改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以确保教改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总之,教改是一项需要不断努力和实践的工作,只有不断地学
习和反思,与时俱进,团队合作,关注学生发展,才能更好地推动
教育的改革和进步。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不断地探索和实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教改心得体会范本教改是一项持续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们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也需要领导层的大力支持和倡导。
在我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教改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积极影响。
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分享一些我对教改的体会和心得。
首先,教改需要积极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我们需要转变教育观念,跳出传统的束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我所从事的语文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多读好书,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和感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我也尝试采用项目化教学的方式,将学科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其次,教改需要加强课程的质量管理和评估。
课程是教学的核心,只有不断提高课程的质量,才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我的语文课程设计中,我注重课程的前瞻性和针对性,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同时,我也经常进行课堂观察和评估,通过教学反思和教学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这样可以确保我所教授的课程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
再次,教改需要教师改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学习的主宰者,而现在的教改要求教师与学生进行更多的互动和合作。
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尝试打破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隔阂,倡导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互动。
我常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们可以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和提高成绩。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最后,教改需要全员参与,形成合力。
教改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需要家长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作为教师,我常常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改心得体会
教改是教育事业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旨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参与教改工作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许
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教改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教改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真
正取得显著的成效。
因此,我深刻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
团结一致,才能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其次,教改需要不断创新。
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教学
方法和理念也在不断更新。
在教改中,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不断地尝试和创新,才能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
因此,我深
刻认识到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教改
的需求。
最后,教改需要注重实践。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推动
教改工作。
在教改中,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将理论
付诸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因此,我深刻认识到实
践是检验教改成效的关键,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找到最适
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总之,教改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
在教改中,我们需要不断创新,注重实践,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希望在今后的教改工作中,我们能够不断进步,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