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分析】2015年临床营养制剂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精编版)
- 格式:doc
- 大小:196.50 KB
- 文档页数:11
医药市场行业调研报告汇总参考(精选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岗位职责、操作规程、计划书、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insigh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job responsibilities, operating procedures, plans, blessing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医药市场行业调研报告汇总参考(精选9篇)【第1篇】医药市场行业调研报告汇总参考4850字医药市场行业调研报告汇总范文参考专家指出,中国医药市场远未饱和,但竞争业已开始。
2015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体系结构目前,我国健康服务产业链主要有五大基本产业群:一是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二是以药品、医疗器械、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四是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五是健康养老产业。
2009-2014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结构(单位:亿元)年份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健康养老合计2009年1717 9539 450 432 3399 15537 2010年2133 11849 609 518 4199 19308 2011年2746 15255 856 622 6444 25923 2012年3246 17083 1131 746 7709 29915 2013年3913 20593 1579 896 10382 37363 2014年4432 23326 2055 1075 14100 44988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二、产业规模现状2013年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市场规模约3.74万亿元,到2014年我国健康服务产业达到了4.5万亿元,近几年我国健康服务产业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2009-2014年中国健康服务产业市场规模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中心整理三、产业发展态势1、企业规模发展分析2011-2014年中国健康服务行业企业规模年份规模以上企业单位数(个)2011年101292012年106382013年118392014年1310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企业技术研发分析2015年健康服务将从“概念”化服务阶段走向“高新技术服务”实际落地阶段,以“饮食、运动、睡眠、心理、起居、环境、经络”等全科管理为核心的健康管理将成为主流。
经济学专家预计,2015年必将迎来健康产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3、企业发展前景分析第一,人才结构的巨变:目前,我国有上千万人从事与健康产业相关的工作,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学科知识不饱满,服务模式不清晰,在实际服务中力不从心或无从下手,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影响了自身的发展,也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2015 年度药品审评报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2015 年,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领导下,药品审评中心(以下简称药审中心)紧紧围绕“改革审评制度,解决审评积压,提高审评质量,完善审评体系”,不断推进各项工作,切实维护和促进公众健康。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有关工作要求,现将《2015 年度药品审评报告》予以发布。
一、2015 年主要工作措施及进展2015 年,药审中心深化制度改革,加强审评管理,消除审评积压,提升审评效率,确保审评质量,各项工作举措取得积极进展,为更好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促进公众健康奠定了基础。
(一)推进审评制度改革按照国务院、总局党组关于药品审评制度改革的要求和工作部署,2015 年,药审中心在改革审评管理制度、改进用人机制、强化审评质量管理等方面推出了多项改革举措,以全力推进审评制度改革。
改革审评管理制度。
在对创新药实行一次性批准临床试验、加强后续沟通交流与监管,以及有条件批准临床试验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组织研究肿瘤适应症创新药临床试验备案管理的可行性;完善“立卷审查”快速审评方法,加快淘汰存在重大缺陷的注册申请,并为承接药品注册申请受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强化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审评管理,完善适应症团队审评制度,探索建立项目管理人制度;逐步完善有关药品注册申请的优先审评制度,起草了《临床急需儿童用药申请优先审评审批品种评定的基本原则》,并上网征求意见。
改进用人机制。
制定首席审评员招聘方案,探索建立首席专业岗位制度,构建科学化、与国际接轨的审评体系;制定《审评员薪酬管理暂行办法》,探索研究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动态评估绩效分配体系,以调动工作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平稳完成三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工作,保证了审评人才梯队建设;起草完成《药审中心解决审评积压尽职免责与违规追责暂行规定》,为稳定与激励审评队伍,不断提高审评质量和效率进行探索;探索引入外部咨询机构和专业人员参与中心的管理制度建设等。
大输液行业分析报告大输液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大输液是指输液体积超过250毫升的注射剂。
通常包括各种生理盐水溶液、葡萄糖注射液、胰岛素、营养液等。
大输液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制品,已经成为医疗行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二、分类特点根据不同的作用分类,大输液可以分为治疗类和营养类两大类。
治疗类大输液是指通过静脉输液的方式治疗疾病,如抗生素、抗癫痫药、止痛药等。
营养类大输液则是指用于补充人体缺乏的营养物质,如氨基酸、脂肪乳、葡萄糖等。
大输液的特点是静脉输液,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进行使用,遵循医疗规范和操作规程,这样才能保证患者的健康。
三、产业链大输液的产业链包含原材料、生产、流通、销售和后续的临床应用等环节。
原材料主要是各种药品和物质,如氨基酸、蔗糖、葡萄糖等。
生产环节主要是制剂生产,包括原辅材料采购、生产流程管理、质量控制等。
流通环节包括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
销售环节主要是向医疗机构、药店等进行销售。
后续的临床应用环节就是医疗行业的应用层次。
四、发展历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大输液作为一种也突然出现在医疗行业中。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大输液行业迅速崛起。
国内外生产商相继进入这个行业,同时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
在大输液的研究和开发方面,国内在生产技术和质量监控方面的进步已经被国际市场认可。
五、行业政策文件国内政府对于大输液行业的政策主要是规范化、标准化和严格监督。
多数液体项目需要描述其工艺标准、检测标准、最终产品检测的有关标准、最终产品标签标识等内容。
国内政策对于大输液的生产管理有相关的文件,例如:《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射剂说明书规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等。
六、经济环境随着国内医疗保健投资的不断增加,大输液行业已经成为医疗设备市场中的一份子。
当前,中国的大输液行业发展迅猛,市场需求旺盛。
同时,国外大输液厂商进入中国市场,竞争加剧。
七、社会环境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输液行业越来越注重质量的标准和管理措施。
2023年肠内营养制剂行业市场调查报告肠内营养制剂是指通过胃肠道给予患者所需营养物质的一种药物形式,其主要用于无法通过口服摄取足够营养的患者,如消化道疾病、吸收障碍等。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肠内营养制剂市场快速发展。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肠内营养制剂行业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市场规模肠内营养制剂市场规模在过去几年保持稳定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持续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在2019年,全球肠内营养制剂市场规模达到50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7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左右。
目前,北美地区是肠内营养制剂市场的最大消费地区,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40%左右,其次是欧洲地区和亚太地区。
二、竞争格局肠内营养制剂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众多厂家和品牌。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肠内营养制剂市场的前几大厂家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部分。
其中,美国依维柯、法国诺华和德国碧迪医疗是全球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几家企业。
这些企业在研发实力、产品质量和品牌知名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此外,一些本土厂家在本地市场上也有一定份额,如中国的九州制药、太极制药等。
三、发展趋势1.产品创新:随着科技进步和研发投入的增加,肠内营养制剂将不断推出新产品。
目前,肠内营养制剂已经涵盖了各种营养素的组合和类型,但市场上仍然存在一些需求未满足的细分市场,如特定疾病患者的定制制剂、肠内营养制剂的口感改进等。
未来,产品创新将是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2.市场扩大: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疾病的增加,肠内营养制剂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
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和健康意识增强,肠内营养制剂的市场潜力巨大。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和中东地区也将成为肠内营养制剂的重要市场。
3.合作与并购: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和提高竞争力,一些企业可能会选择通过合作与并购的方式来实现。
通过合并其他企业的技术和产能,企业可以更快速地进入新市场和推出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
医药行业分析报告1、医药行业进入新常态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持续发展源自药品的刚性消费,具有弱周期性的特征。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完善以及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国医药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
根据C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2015年度中国医药市场发展蓝皮书》的数据,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由2007年的6,719 亿元上升至2014年的25,79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19%。
2015年,我国产业面临较大的结构调整压力,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增大,医药行业受大趋势影响,增速随之降低。
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1%,医药工业增加值增长9.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9.2%,利润增长12.2%,亏损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2.1%。
中国医药产业布局整体趋于优化,但增速趋缓。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人口老龄化、产业迭代升级等趋势的推动,未来三至五年,中国医药行业仍将保持较高的复合增长率。
2、抗肿瘤药物市场前景广阔在医药行业中,最具有市场前景之一的是抗肿瘤药物。
肿瘤具有发病率高、隐蔽性强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2015年癌症统计数据,2015年中国癌症总发病429.16万例,总死亡281.42万例。
据《全球癌症报告2014》显示,全球癌症病例呈现迅猛增长态势,由2012年的1,400万将逐年递增至2025 年的1,900万,而中国新增癌症病例高居第一位。
从2010年至2015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的复合增长率为6.79%,癌症死亡病例的复合增长率为7.50%。
肿瘤是人类健康第一杀手,而抗肿瘤药物市场也是全球第一大药物市场。
2010年-2014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复合增长率为6.5%。
2010-2014年中国抗肿瘤药物市场高速增长,由约430亿元增长至约 850 亿元,复合增长率18.6%。
2023年微生态制剂药物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微生态制剂药物是近年来发展迅猛的一种新型药物,具有生产制造简单、副作用小、适应症广泛等优点,成为临床上推广使用的新生力量。
本文将对微生态制剂药物行业市场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市场需求现状分析1.消费人群逐年增长自几十年前人类开始使用抗生素以来,微生态制剂药物逐渐适应了并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近年来,随着营养结构的改变和微生物研究的深入,在新生代、中老年人以及妇女等消费人群中的需求逐年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使用微生态制剂药物人数已超过10亿人,预计未来将继续保持逐年增长的趋势。
2.消费需求多元化随着微生态制剂药物逐渐被人们所接受,消费需求逐渐多元化。
目前,市场上的微生态制剂药物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产品。
比如,针对腹泻、便秘等消化问题的微生态产品,针对妇女健康的益生元产品等。
在车马费这样的大城市,极其接近需要个性化解决方案的市场,研发人员需要不断研发新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市场竞争加剧微生态制剂药物行业市场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
现在,市场上已经有许多企业在生产微生态制剂药物,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
在这种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与品牌形象,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二、市场需求变化因素分析1.健康意识与营养结构的变化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的关注度上升,微生态制剂药物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同时,随着营养结构的变化,消费者的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多元化,导致微生态制剂药物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2.政策法规的影响政策法规变化对行业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一方面,政策的支持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政策变化也将带来市场需求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企业需要关注相关政策法规变化,及时作出相应调整。
3.不断增长的市场竞争随着市场的发展,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大。
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不少微生态制剂药物企业,他们不断跟进和创新以在行业中立足。
行业调研报告范文4篇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制药行业被认为是资金雄厚的行业, 但同时也是一个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
对外, 在我国加入wto的承诺下, 跨国制药企业正虎视眈眈, 包括世界排名前20位的跨国医药企业, 已相继在我国抢滩设点。
对内, 改制以及gmp认证等问题又使当前的医药企业忙得不亦乐乎。
如何在内外夹击的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 已成为摆在制药企业面前至关重要的一道坎。
而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与服务手段、降低成本正是成功的医药企业得以制胜的名医良方。
制药行业信息化现状制药企业一般包括四大类:药品、医疗器械、化学制剂和玻璃仪器。
作为典型的连续型生产制造型医药企业, 由于生产药品和化学试剂等特殊商品, 制药企业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业特征:如药品类别繁多;编码无规律, 有效期须进行严格控制;对专利(配方)有较强的依赖性;销售范围广, 各销售片区、各品种的销售情况不易从总体上把握;药品定价影响因素多而复杂, 销售终端资源(医院、药店)难以控制;药品更新快, 但新品的研发周期长等。
另外, 以药医分离、连锁经营、gsp达标为标志, 封闭了近50年的医药产品流通四级批发制被完全打破。
在沉重的市场压力下, 如何把药品卖出去, 成了各家企业经营的核心。
因此, 机制创新、优化流程、强化管理成了各大制药企业的重头戏。
面临一个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 势必要启用新的营销模式。
因此, 从根本上改革管理手段已经刻不容缓, 经营和管理必须依托于一套完善的信息系统来开展。
医药信息化涉及到哪些软件呢?从药品流通角度来说目前有几个环节。
第一个是生产厂家的内部管理, 主要涉及到erp系统; 从生产厂家到批发企业、配送企业、医院的过程, 则涉及到物流系统、网上交易系统和crm系统等;医院里还有his系统, 即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据介绍, 目前大约20%的大中型制药企业已经实施完成erp的实施, 并主要是集中在进、销、存及财务等模块;而大约有50%的制药企业正在推进和实施erp, 也基本上集中在供应链、分销、资金管理等领域。
医疗行业分析医疗行业总体分类、制药行业分析一、制药分类制药分类细分国际知名企业国内主要企业化学制剂药消化系统用药、血液系统用药、心血管系统用药、皮肤科用药等辉瑞制药、葛兰素史克、百时美施贵宝、礼来恒瑞医药(38亿现金)、华润双鹤、科伦药业、信立泰、誉衡药业生物制品疫苗、抗毒素类、抗血清类、血液制品、单抗等Invitrogen,Strategene,Diagnostic SystemLaboratories天坛生物、华兰生物、科华生物、某某莱士中药中药材及其饮片、中成药Nuskin,Herbalif 云南白药、同仁堂、天士力、益佰制药保健品保健药品、保健化装品、保健日用品等默克、赛诺菲、强生、安利东阿阿胶、江中药业、哈药集团、海王生物原料药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Catalent,龙沙,培森,吉友联东北制药、华北制药、哈医药数据来源:Wind资讯【分析解读】制药行业主要可以分为原料药、化学制剂药、生物制品、中药以及保健品。
其中,中药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现在传播到东南亚国家,甚至影响到了欧洲与北美洲。
制药产业链数据来源:Wind资讯【分析解读】1、制药行业专业性强、受监管力度大。
2、产业链较长且较复杂,从上游的原料药、中药材种植甚至科研院所到中间的化学药和中成药,再到经销商,医疗机构和零售两大终端,最终到消费者。
3、对制药企业来说,影响最大的是医药商业和医疗系统,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以医院和药店为主的终端掌握着制药企业的命运。
二、制药行业研究分析框架数据来源:Wind资讯【分析解读】1、人口和经济是制药行业的根本推动因素。
2、由于药品使用的专业性、对于人民生活具有重大影响,医药行业受到国家政策高度影响。
对行业本身存在的个别不标准问题的修正,也会对行业的局部供求关系产生影响。
3、对于企业来说,品种的市场空间和定价能力,加上渠道管控能力,是影响企业长期开展状况的核心因素。
三、2021年重要行业政策时间政策解读202110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效劳业开展的假设干意见?我国将大力开展健康效劳业,力争到2021年总规模到达8万亿元以上;202107 国务院公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探索建立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启动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预计将促进药品效劳的开展;202104 国务院印发?生物产业开展“十二五〞规划? 生物产业产值将到达4万亿,其中仅医药产业总产值就高达3.6万亿;重点扶持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型药物品种;2021年,百强新药企业销售收入占全行业销售总收入的50%;到2021年5家企业进入世界医药百强;根本药物主要品种销量前20家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到达80%,实现根本药物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202103 卫生部公布?2021年版国家根本药物目录? 将基药目录扩容至520种。
2016-2022年中国药用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什么是行业研究报告行业研究是通过深入研究某一行业发展动态、规模结构、竞争格局以及综合经济信息等,为企业自身发展或行业投资者等相关客户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企业通常通过自身的营销网络了解到所在行业的微观市场,但微观市场中的假象经常误导管理者对行业发展全局的判断和把握。
一个全面竞争的时代,不但要了解自己现状,还要了解对手动向,更需要将整个行业系统的运行规律了然于胸。
行业研究报告的构成一般来说,行业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行业研究的目的及主要任务行业研究是进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
对企业而言,发展战略的制定通常由三部分构成:外部的行业研究、内部的企业资源评估以及基于两者之上的战略制定和设计。
行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是面和点的关系,行业的规模和发展趋势决定了企业的成长空间;企业的发展永远必须遵循行业的经营特征和规律。
行业研究的主要任务:解释行业本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影响行业的各种因素以及判断对行业影响的力度预测并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判断行业投资价值揭示行业投资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依据2016-2022年中国药用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出版日期:2016年∙报告价格:印刷版:RMB 7000 电子版:RMB 7200 印刷版+电子版:RMB 7500 ∙报告来源:/b/baojianpin/2241281B0N.html∙智研数据研究中心:报告目录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医用食品,是不同于普通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的新型产品,是需要特殊食物管理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的一类具有特殊食物用途的食品。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简称医用食品),是为了满足由于完全或部分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或代谢紊乱人群的每天营养需要,或满足由于某种医学状况或疾病而产生的对某些营养素或日常食物的特殊需求加工配制而成,且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指导下使用的配方食品。
2024年肠内营养制剂市场分析现状引言肠内营养制剂是一类用于补充肠道营养的医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病患无法正常摄取或消化吸收营养的情况下。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疾病患者的增加,肠内营养制剂市场迅速发展。
本文将对当前肠内营养制剂市场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未来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肠内营养制剂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2019年全球肠内营养制剂市场规模达到100亿美元,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以年均增长率6%左右持续增长。
亚洲市场由于人口庞大和健康意识提高,成为全球肠内营养制剂市场的重要增长驱动力。
竞争格局目前,肠内营养制剂市场竞争激烈,几家大型跨国药企主导市场。
这些企业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广泛的销售网络,确保了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同时,一些本土制药企业也在不断崛起,加剧了市场竞争。
市场驱动因素肠内营养制剂市场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推动。
首先,老龄化人口的增加导致了对肠内营养制剂的需求增加,因为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和消化吸收障碍等问题。
其次,慢性疾病患者的增加,如肠胃疾病、癌症等,也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此外,肠内营养制剂具有方便、易于使用以及针对不同营养需求的定制特点,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
市场挑战和机遇尽管肠内营养制剂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市场监管环境复杂,各国对于肠内营养制剂的规定不一,导致了市场准入难度增加。
此外,一些患者和医生对于肠内营养制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存在疑虑,需要加强市场宣传和教育。
然而,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研发投入的增加,肠内营养制剂市场依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机遇。
未来趋势未来肠内营养制剂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首先,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尤其是亚洲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其次,针对不同人群的定制化产品将成为市场的新趋势,满足人们对于个性化营养需求的期望。
第三,产品研发将更加注重创新和科技,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效果。
最后,市场竞争格局将进一步加剧,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将加大竞争力度。
2015年大健康产业市场简析一、以服务为中心的“大健康”产业界定 (2)1、医疗需求 (2)2、健康管理需求 (2)3、预防保健需求 (3)二、消费需求倒逼出健康产业发展机遇期 (3)1、消费升级促进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3)2、亚健康社会环境刺激健康消费向前端移动 (4)3、老龄化加剧 (5)三、政策东风助推健康产业升级 (6)1、消费驱动型 (6)2、政策持续性 (6)3、产业结构深度调整 (6)四、需求、资金、政策指向健康产业大跃进,年增速达17.6% (7)1、我国健康产业极具增长潜力 (7)2、多方面看,健康产业腾飞的筹码已经齐备 (8)五、健康产业投资机会 (9)1、细分行业快速发展机会 (9)2、“健康+科技”成投资风口 (10)一、以服务为中心的“大健康”产业界定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到2020 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包括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身养生等众多领域)总规模达到8 万亿元以上,根据我们计算,产业年均增速达到17.57%。
从行业生态的角度理解,“大健康”产业所涵盖的范围远远超过了传统意义上的医疗行业, “大健康”产业全面挖掘消费者在健康方面的各种需求,打造产业链闭环。
我们按健康需求将大健康产业分为三个层次:1、医疗需求医疗需求是基本的健康需求。
医院是相关产业的中心,相关产品为药品、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
未来在这一层次将会有明显的市场化进程。
2、健康管理需求健康管理是需求具有疾病隐患的人(慢性病患者、大病康复者、老年人,也可拓展至一般人群)长期管理健康状况的需求。
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有体检、健康咨询、健康养老等。
2015年中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
智研数据研究中心网讯:
内容提示:目前,我国制药企业众多,多个药物品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如青霉素、维生素C等。
其他如抗感染、激素、解热镇痛药等产品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
我国现有人口已超过13亿,是药品需求和医药经济大国。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速度持续增长,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更加关注与生命健康有关的医疗、保健消费,但目前我国用药水平还很低,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伴随新医改政策的发布和实施,医疗资源的配置更加合理,基层用药需求也逐步增加,农村和社区药品市场正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年均增长有望达到30%以上。
我国医药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我国医药行业属于朝阳行业,市场增长快于诸多传统行业。
医药产品需求具有刚性,而且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提高,我国医药行业将在今后一定时期内继续较快增长,据IMS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药品消费国。
过去十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2000年度的产值才1,834亿元,而2011年度产值达14,520亿元。
2012年,我国医药产业完成产值18,255亿元,同比增长21.7%,2013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工业完成产值10,310亿元,同比增长21.6%,医药产业呈现总体持续向好增长态势。
2024年肠内营养制剂市场规模分析1. 引言肠内营养制剂是一种通过口服或者灌肠的方式,将养分输送到消化道,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的医疗产品。
随着现代生活压力增加、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原因,肠内营养制剂的需求逐渐增长。
本文将对肠内营养制剂市场的规模进行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2. 肠内营养制剂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肠内营养制剂市场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在过去几年中,全球肠内营养制剂市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10%左右。
肠内营养制剂市场的规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肠内营养制剂作为一种有效的营养补充手段受到了广泛认可。
其次,老龄化人口的增加也促进了肠内营养制剂市场的增长。
老年人由于各种因素,如消化系统功能下降、食欲不振等,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
因此,肠内营养制剂成为他们的重要选择。
最后,肠内营养制剂的研发和创新也推动了市场的增长。
不断涌现的新产品和技术不仅提高了肠内营养制剂的吸收效率,也扩大了市场的潜力。
3. 肠内营养制剂市场的竞争格局当前,全球肠内营养制剂市场处于竞争激烈的状态。
市场上存在着众多的肠内营养制剂生产商和品牌,它们竞相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
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A公司、B公司、C公司等。
在竞争格局中,不同的企业拥有各自的核心优势。
有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不断推出性能更好、吸收更高的产品。
有些企业则凭借广泛的销售网络和良好的客户关系,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的加剧,将推动行业内的企业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提升,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 肠内营养制剂市场的发展趋势未来,肠内营养制剂市场将面临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首先,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肠内营养制剂的研发技术将进一步创新,产品性能将不断提高。
其次,消费者对于健康的追求将倒逼行业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此外,随着医疗保健行业的发展,肠内营养制剂的市场份额将继续扩大。
2015年临床营养制剂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行业概况1、行业基本情况2、行业发展阶段二、行业市场规模三、行业监管体制和政策1、主管部门2、法律法规3、国家政策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1)肠内营养潜力大(2)法律法规的完善(3)医疗行业增长(4)人口老龄化2、不利因素(1)临床营养科室建设不完善,临床营养诊断、辅助治疗水平低(2)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3)未纳入医保目录五、行业竞争状况一、行业概况1、行业基本情况临床营养,指为治疗或缓解疾病,增强治疗的临床效果,而根据营养学原理采取的膳食营养措施。
临床营养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患者营养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创伤的愈合与疾病的恢复,营养状况良好可延缓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临床营养支持方法主要分为肠外和肠内两种途径。
肠外营养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的途径有周围静脉营养和中心静脉营养。
肠外营养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要求患者肠胃功能健全或部分健全。
肠内营养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其中经导管输入包括鼻胃管,鼻十二指肠管,鼻空肠管和胃空肠造瘘管。
肠内营养制剂按平衡性可分为能全面提供人体必需营养物质的平衡性制剂、针对某种特定疾病或特殊人群消化特征和所需营养而配制的疾病使用型制剂和仅以某种或某类营养素为主的组件型制剂。
肠内营养制剂按氮源可分为整蛋白型、短肽型和氨基酸型,可以保证肠胃功能不同的病人都能有效地进行对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在我国,肠内营养制剂被定义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指针对进食受限、消化吸收障碍、代谢紊乱或其他特定疾病状态人群的特殊营养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配方食品。
但这类食品又区别于普通食品和保健食品,使用者一般是病人,需要在医生或临床营养师的指导下、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使用,以达到对病人的营养支持效果。
2、行业发展阶段在国外,临床营养已经有五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已经发展相对成熟,临床营养作为辅助医疗手段可以有效地支持病人的治疗和恢复。
2014年,全球临床营养制剂市场规模为389亿美元,近四年年均增长率稳定在6-7%,并逐渐趋于平缓。
其中美国欧洲市场占到全球市场一半以上,亚太地区中日本的市场规模最大,占全球20%左右,而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的临床营养制剂消费较少。
目前我国受整体临床诊断水平的影响,医学界与大众对临床营养学的认知程度与使用程度较低。
导致临床营养支持广泛推行的时间较短,临床营养学科的建设和临床营养的应用仍处于探索和发展的初期阶段,目前我国普遍存在患者缺乏有效的营养治疗情况;相关的法律和配套制度仍在进一步完善当中,在我国缘于相关法律法规的欠缺,营养治疗随意性和盲目性大;另外,临床营养相关人才培育体系也尚未健全,存在因不得当营养治疗手段和方法导致诸多副作用的情况出现,而且治疗手段和方法与国外该领域发展脱节。
长期以来我国对于肠内营养制剂并没有专门的分类和定义,临床营养品在中国既不属于药品,也不属于保健品。
导致该类产品在中国市场推广时具有较大阻力。
由于无法进入医保报销名录,严重阻碍了该类产品的推广。
目前,我国肠内营养制剂以药品或普通食品的方式进入市场。
部分肠内制剂获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以药品形式销售。
生产厂家主要为外资公司或合资公司。
但由于临床营养师无处方权,将肠内营养制剂按药品管理限制了临床营养师对制剂的使用。
此外,按药品管理造成了肠内营养制剂的临床验证和质量复核成本较高,阻碍了产品的更新换代和院外零售市场的发展。
另一部分肠内营养制剂则以普通食品的形式生产销售,生产厂家主要为内资企业。
由于缺乏相关的监督管理体系,产品普遍未经过临床验证。
另外,我国多数营养科仍归属于后勤部门或总务部门管辖,职能归属的不明确导致了营养科管理相对不健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医院出现营养食堂脱离营养科的直接管理而完全由社会化公司直接经营的现象。
由于食堂工作人员并不了解营养知识,且不归营养科管辖,给营养科治疗饮食造成不便,导致很多医院无法开展治疗饮食。
二、行业市场规模目前我国的临床营养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国内生产的临床营养制剂无论是在质量上还是品种方面,均与国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高端产品市场基本为进口或合资产品所垄断。
随着临床学术观念的不断更新,从最初使用的静脉高营养,到等氮、等热治疗;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方案;从肠外、肠内营养,到联合营养治疗达标理论的提出,都对临床营养产品需求和产品的方便性、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来,我国临床营养市场保持较稳定快速的增长,据北京国研中讯经济信息咨询中心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临床营养产品市场规模为115.5亿元,近四年的年均增长稳定在18%左右,肠内营养规模29亿左右,近几年复合增速超过30%,占比仅四分之一,这与国外肠内营养占比超过80%相比产品结构差异巨大,未来肠内营养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我国临床营养市场起步于上世纪60-70年代,1982年中德合资的华瑞制药进入中国后,率先上市了脂肪乳、氨基酸等系列产品。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市场逐步细分,每个类别均有快速的增长。
肠内营养占临床营养的比例持续增长,从2011年的18%增长到了2014年的26%,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比例约为1:3,而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该比例为5:1和3:1。
在临床实践中,我国肠内营养使用的比例仍然处在较低的水平,增长的空间较大。
三、行业监管体制和政策1、主管部门临床营养制剂行业的主管部门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食品药品生产和经营情况执行监督管理工作。
2、法律法规2013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将肠内营养制剂归类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并公布了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GB29922-2013)、《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GB13432-2013)、《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29923-2013)等。
2015年4月,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对《食品安全法》做出修订,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第八十条规定: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
注册时,应当提交产品配方、生产工艺、标签、说明书以及表明产品安全性、营养充足性和特殊医学用途临床效果的材料。
《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将于2015年10月1日施行,此后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都将按照注册制严格管理。
3、国家政策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有利因素(1)肠内营养潜力大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临床营养的实践中,医生们开始认识到肠粘膜具有屏障功能,可以阻断肠腔内的细菌、内毒素进入到肠粘膜下的淋巴管、门静脉,而肠粘膜具有需直接与食糜接触才能促进增值、生长的生理特性。
长期应用肠外营养会使肠粘膜萎缩,而肠内营养有助于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改善肠粘膜屏障功能。
此后肠内营养开始受到重视,被应用的比例逐渐上升。
此外,肠内营养更加符合人的正常生理状态,可以减少静脉注射带来的身体不适,并且成本相较肠外营养更低,肠外的静脉营养补液每天的费用大约在1000元以上,而达到相同效果的肠内营养费用在100元左右。
因此,在发达国家肠内营养是临床营养的主要途径,在美国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应用的比例约为5:1。
在我国,由于临床营养体系仍在建设发展当中,肠外营养支持的比例较高。
目前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应用的比例约为1:3。
随着我国临床营养的发展,肠内营养的比例也在不断增长,2011年肠内营养占临床营养的比例为18%,2014年增长到了26%,比照发达国家的比例仍然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2)法律法规的完善长期以来,我国对于肠内营养制剂并无专门的分类和定义,也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因此肠内营养制剂只能以药品或普通食品的方式进入市场。
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的《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通则》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两个文件分别于2014 年7 月1 日和2015 年1 月1日实施,肠内营养制剂被定义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建立了生产流通的规范。
《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将于2015年10月1日施行,这次修订将结束肠内营养制剂长期缺乏专门管理的局面,所有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将在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注册,监督管理也将结合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自身的特点,而不再适用药品或食品的管理方式。
这将有利于整个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3)医疗行业增长我国临床营养制剂的销售绝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内,最终消费者为医院的住院病人,因此医疗行业的增长将带动临床营养制剂行业的增长。
近年来我国高速的经济增长带动了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也逐渐上升。
另一方面,人口生育率的不断下降和预期寿命的提高使得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截至2014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例已超过10%,进入严重老龄化社会。
而环境恶化和日益紧张的生活状态会引起相关疾病发病率的上升,医疗保险覆盖人群逐步扩大使得市场需求得以释放。
这些都是医疗行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4)人口老龄化目前我国人口生育率呈不断下降趋势,加之医疗水平提高,人口预期寿命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截止到2014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10%,进入严重的老龄化社会。
尽管“单独”二胎政策已经推行,老年人口比例上升的趋势短期内仍不会逆转。
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中,整体医疗行业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而临床营养的需求也将随之增加。
2、不利因素(1)临床营养科室建设不完善,临床营养诊断、辅助治疗水平低长期以来,营养科在医院的定位并不统一,有的归属为医技科室,有的归属为临床科室,有的归属为行政后勤科室或者食堂餐饮。
2009年,卫生部医政司下发了《关于开展临床营养科设置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同期出台了《临床营养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文件,明确临床营养科的定位为临床一级科室,并对营养科的执业条件、诊治范围和质量管理进行了规定。
目前我国仍未有确切的营养诊断标准,绝大部分医院采用人体测量、膳食调查和临床评价等手段做营养诊断,效率相对低,临床营养的整体水平相对低。
(2)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目前临床营养医师数量较为短缺,是制约各家医院临床营养科建设和发展的瓶颈。
2009年在全国临床营养从业人员中具有临床类别执业医师资格的营养医师总人数不足400人,公卫执业医师近1000人,营养师(技师)近1300人,全国医院营养专业人员与床位比在1:300,学科建设滞后和人才断档现象严重。
(3)未纳入医保目录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系统所支持的营养治疗类药物中,只有包含肠外注射的一些氨基酸和脂肪乳和少量的肠内营养药品,这是肠内营养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