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dictive factors for liver dysfunction and failure after hepatectomy: Analysis of 467 patient
- 格式:pdf
- 大小:246.32 KB
- 文档页数:4
蛋白质-适配体相互作用预测的方法蛋白质-适配体相互作用预测是生物信息学和药物设计领域的重要课题,对于理解蛋白质功能、药物研发以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在适配体分析中,蛋白质通常被称为受体,适配体则是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蛋白质-适配体相互作用预测方法。
1. 结构基于的方法:这些方法利用蛋白质和适配体的结构信息来预测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分子对接的方法,例如Autodock和DOCK等软件。
这些方法通过计算蛋白质和适配体之间的亲和力和相互作用能来预测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2. 机器学习方法:这些方法通过训练一个机器学习模型来预测蛋白质和适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通常,这些方法使用大量已知的蛋白质-适配体相互作用数据来训练模型,并利用训练好的模型来预测新的蛋白质-适配体相互作用。
常用的机器学习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和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等。
3. 基于序列和结构信息的混合方法:这些方法结合了蛋白质和适配体的序列和结构信息来预测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些方法将蛋白质和适配体的序列信息进行比对和分析,然后通过蛋白质和适配体的结构信息来验证和改善预测结果。
蛋白质-适配体相互作用预测是一个复杂的课题,目前有许多不同的方法可以用来预测蛋白质-适配体相互作用。
这些方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未来,随着计算能力和数据量的增加,我们可以期待更准确和可靠的蛋白质-适配体相互作用预测方法的出现。
博士生研究发现新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靶点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常见且严重的神经系统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亨廷顿病等。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神经细胞的异常死亡和功能丧失,导致相关脑区和神经递质的改变。
然而,目前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选项非常有限。
近期的一项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博士生研究人员发现了新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靶点,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
该研究由博士生李明领导的团队进行,他们针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使用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和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型的蛋白质复合物,命名为RDF (Regulator of Degenerative Factors)。
RDF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RDF复合物具有调控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死亡的功能。
在神经退行性疾病模型中,RDF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通过增加RDF的表达,研究人员观察到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并且炎症反应得到抑制。
此外,进一步的实验发现,RDF可以与特定的信号通路分子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调节神经细胞的存活和功能。
基于这些发现,研究人员开始寻找RDF的调控机制。
他们发现一种名为NF-κB(核因子κB)的转录因子可以结合到RDF上,从而增加其表达。
NF-κB是炎症反应的重要调控分子,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研究人员能够有效地改变RDF的表达水平,从而对神经细胞起到保护作用。
这项研究的发现为新型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研究人员认为,通过调节RDF和NF-κB信号通路,可以改变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从而减轻病情并延缓疾病的进展。
此外,研究人员还证实了一种名为RDF增效剂的分子,可以增加RDF的稳定性和活性,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然而,尽管这一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突破,但仍有许多工作需要进行。
首先,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探索RDF的分子机制,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
World Latest Medic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21 Vo1.21 No.3136投稿邮箱:zuixinyixue@·综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现状及进展关雅兰,曾维琼*(通信作者),康娟(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感染与肝病中心,重庆 400000)0 引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是血管内皮细胞及骨髓巨核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黏附功能的大分子糖蛋白,静息状态下主要储存在WP 小体和血小板的α-颗粒内,在肝脏微循环障碍、新生血管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1]。
vWF 与肝炎、肝硬化及其并发症、肝脏肿瘤、肝衰竭、肝移植后因各种原因导致移植肝无功能的发生率等均有相关,对于肝病的严重程度、进展、疗效应答及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 vWF的生理结构及功能v W F 的基因位于第12对常染色体的短臂末端12p13.2,基因全长约178kb 。
vWF mRNA 经转录翻译合成由2813个氨基酸组成的vWF 前体。
二个vWF 前体裂解成的vWF 单体在血管内皮细胞的内质网中形成二聚体,再在高尔基体中形成多聚体及超大型vWF [2]。
合成的vWF 一部分通过高尔基体持续性分泌入血,广泛分布在肝、肺、脾、肠道和骨髓等组织器官中,主要储存在内皮细胞的WP 小体中。
血小板中的vWF 则由骨髓巨核细胞产生,储存在血小板的α-颗粒中。
vWF 可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到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部位,参与止血及血栓形成,是血栓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2 vWF水平增高在肝脏疾病中的机制及作用①vWF 合成及释放增多:正常人中肝窦内皮细胞肝脏活检vWF 表达呈阴性,而当肝脏受到损伤时,vWF 表达呈阳性,考虑肝窦内皮细胞受损时,vWF 被诱导合成增多。
肝硬化时,肝内微血管增生及侧支循环开放,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面积扩大,vWF 进一步合成增多。
随着肝硬化的不断进展,肝脏受损时,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能力下降,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的降低进一步诱导vWF 合成增多以代偿出血与凝血的平衡。
∗基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 ZR2021MH148)作者单位:264100山东省烟台市滨州医学院附属烟台医院消化内科(孙世磊,刘翠翠,李曙光);胃肠外科(鲁科翔)第一作者:孙世磊,男,34岁,医学硕士,主治医师㊂E-mail:ss-lyy0329@通讯作者:李曙光,E-mail:lsg_why@ 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T2DM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探讨∗孙世磊,刘翠翠,李曙光,鲁科翔㊀㊀ʌ摘要ɔ㊀目的㊀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合并T2DM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和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㊂方法㊀2020年5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101例ʌ单纯性脂肪肝(NAFL)64例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25例和肝硬化(LC)12例ɔ和NAFLD合并T2DM患者81例(NAFL58例㊁NASH16例和LC7例),检测空腹血糖(FBG)㊁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㊂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FGF21和SFRP5水平㊂结果㊀NAFLD合并T2DM患者FBG㊁血清FINS㊁HOMA-IR和血清FGF21水平分别为(8.7ʃ1.4)mmol/L㊁(28.9ʃ5.8)μIU/mL㊁(11.1ʃ2.7)和(304.8ʃ36.0)pg/mL,均显著高于NAFLD患者ʌ分别为(5.5ʃ1.2)mmol/L㊁(20.8ʃ4.1)μIU/mL㊁(5.1ʃ1.5)和(267.6ʃ34.5)pg/mL,P<0.05ɔ,而血清SFRP5水平为(6.8ʃ1.2)pg/mL,显著低于NAFLD患者ʌ(10.3ʃ2.2)pg/mL,P<0.05ɔ;NAFLD合并T2DM患者血清TC㊁TG㊁HDL-C和LDL-C水平分别为(6.7ʃ1.0)mmol/L㊁(3.7ʃ0.6)mmol/L㊁(1.3ʃ0.2)mmol/L和(3.4ʃ0.8)mmol/L,与NAFLD患者ʌ分别为(6.2ʃ0.9)mmol/L㊁(4.1ʃ0.5)mmol/L㊁(1.3ʃ0.3)mmol/L和(3.2ʃ0.7)mmol/Lɔ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DM合并NAFL㊁合并NASH和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SFRP5水平分别为(7.8ʃ1.1)pg/mL㊁(6.4ʃ0.8)pg/mL和(5.1ʃ0.7)pg/mL,显著低于NAFL㊁NASH和肝硬化患者ʌ分别为(11.9ʃ2.1)pg/mL㊁(9.8ʃ1.6)pg/mL和(8.4ʃ1.1)pg/mL,P<0.05ɔ,而血清FGF21水平分别为(295.6ʃ31.2)pg/mL㊁(316.8ʃ32.9)pg/mL和(353.6ʃ36.7)pg/mL,显著高于NAFL㊁NASH和肝硬化患者ʌ分别为(255.1ʃ32.5)pg/mL㊁(279.5ʃ33.4)pg/mL和(309.7ʃ35.8)pg/mL,P<0.05ɔ㊂结论㊀NAFLD合并T2DM患者血清FGF21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SFRP5水平显著降低,可应用于对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值得深入研究㊂㊀㊀ʌ关键词ɔ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型糖尿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㊀㊀DOI:10.3969/j.issn.1672-5069.2024.03.010㊀㊀Changes of serum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1and 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5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T2DM㊀Sun Shilei,Liu Cuicui,Li Shuguang,et al.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Yanta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inzhou Medical College,Yantai264100,Shandong Province,China㊀㊀ʌAbstractɔ㊀Objective㊀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changes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of serum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1(FGF21)and 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5(SFRP5)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and diabetes mellitus type2(T2DM).Methods㊀101patients with NAFLD,including nonalcoholic fatter liver(NAFL) in64cases,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in25cases and liver cirrhosis(LC)in12cases,and81patients with NAFLD and T2DM,including NAFL in58cases,NASH in16cases and LC in7cases,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between May2020and March2023,and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FBG)and fasting insulin(FINS)levels were detected,and the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was calculated.Serum FGF21and SFRP5levels were detected by ELISA.Results㊀The FBG,serum FINS,the HOMA-IR and serum FGF21levels in patients with NAFLD and concomitant T2DM were(8.7ʃ1.4) mmol/L,(28.9ʃ5.8)μIU/mL,(11.1ʃ2.7)and(304.8ʃ36.0)pg/mL,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5.5ʃ1.2)mmol/L, (20.8ʃ4.1)μIU/mL,(5.1ʃ1.5)and(267.6ʃ34.5)pg/mL,respectively,P<0.05],while serum SFRP5level was(6.8ʃ1.2)pg/mL,much lower than[(10.3ʃ2.2)pg/mL,P<0.05]in patients with NAFLD;serum total cholesterol,triglyceride,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low-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NAFLD and T2DM were(6.7ʃ1.0)mmol/L,(3.7ʃ0.6)mmol/L,(1.3ʃ0.2)mmol/L and(3.4ʃ0.8)mmol/L,all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s comparedto[(6.2ʃ0.9)mmol/L,(4.1ʃ0.5)mmol/L,(1.3ʃ0.3)mmol/L and(3.2ʃ0.7)mmol/L,respectively]in patients withNAFLD(P>0.05);serum SFRP5levels in patients with T2DM and underlying NAFL,NASH and LC were(7.8ʃ1.1)pg/mL, (6.4ʃ0.8)pg/mL and(5.1ʃ0.7)pg/mL,a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11.9ʃ2.1)pg/mL,(9.8ʃ1.6)pg/mL and(8.4ʃ1.1) pg/mL,respectively,P<0.05],while serum FGF21levels were(295.6ʃ31.2)pg/mL,(316.8ʃ32.9)pg/mL and(353.6ʃ36.7)pg/mL,all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255.1ʃ32.5)pg/mL,(279.5ʃ33.4)pg/mL and(309.7ʃ35.8)pg/mL, respectively,P<0.05]in patients with NAFL,with NASH or with LC.Conclusion㊀Serum FGF21level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while serum SFRP5level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in patients with NAFLD and concomitant T2DM,which might be applied to predict the severity of the entity in clinical practice.㊀㊀ʌKey wordsɔ㊀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Type2diabetes mellitus;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1;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5㊀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遗传易感性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害,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er liver, NAFL),也称单纯性脂肪肝,由此演变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甚至原发性肝癌[1]㊂T2DM主要是因为胰岛β细胞功能出现缺陷,导致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或出现IR状态,从而导致血糖升高[2]㊂NAFLD 发生T2DM的发病原因尚无明确的定论㊂相关研究[3,4]显示,NAFLD诱发或加重IR和体内糖代谢紊乱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因素㊂同时,它还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之一㊂因此,严格控制NAFLD病情发展,及时诊断T2DM,对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1,FGF21)是由肝脏产生和分泌的一种内分泌因子,可以改善IR㊁增强胰岛素敏感性㊂既往研究[5]报道,合并有糖尿病的NASH患者血清FGF21水平升高㊂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ecreted frizzled related protein5,SFRP5)是一种由脂肪细胞产生和分泌的抗炎细胞因子[6],可能参与了NAFLD和T2DM发病的病理生理学过程㊂本研究旨在探讨NAFLD合并T2DM患者血清FGF21和SFRP5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㊂1㊀资料与方法1.1病例来源㊀2020年5月~2023年3月我院诊治的NAFLD患者101例,男58例,女43例;年龄为31 ~67岁,平均年龄为(49.1ʃ9.0)岁㊂诊断依据2018年中华医学会更新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7]的标准,其中NAFL64例㊁NASH25例和肝硬化12例㊂NASH的诊断为在NAFLD的基础上,出现血清ALT㊁AST或/和GGT水平持续增高半年以上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硬化的诊断为超声或CT检查提示有肝硬化的改变或内镜检查发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㊂另收治NAFLD合并T2DM患者81例,男45例,女36例;年龄为33~66岁,平均年龄为(49.9ʃ8.4)岁㊂T2DM诊断依据2019年中华医学会制定的‘中国2型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8],其中NAFL 58例㊁NASH16例㊁肝硬化7例㊂排除标准:非T2DM的其他类型糖尿病;存在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存在恶性肿瘤;近期使用过影响糖脂代谢的药物㊂本研究已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㊂1.2血清检测㊀使用日本日立178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生化指标;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指数(HOMA-IR=FPGˑFINS/22.5;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FGF21和SFRP5水平(上海酶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㊂1.3统计学处理㊀应用SPSS22.0和MedCalc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㊂应用Shapiro-Wilk进行正态性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㊀结果2.1两组糖代谢及血清SFRP5和FGF21水平比较㊀NAFLD合并T2DM患者FBG㊁FINS㊁HOMA-IR和血清FGF21水平均显著高于NAFLD患者,而血清SFRP5水平显著低于NAFLD患者(P<0.05,表1)㊂2.2两组血脂水平比较㊀两组血脂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2)㊂2.3不同类型NAFLD与对应合并T2DM患者血清FGF21和SFRP5水平比较㊀T2DM合并NAFL㊁合并NASH和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FGF21水平显著高于NAFL㊁NASH和肝硬化患者(P<0.05),而血清SFRP5水平显著低于NAFL㊁NASH和肝硬化患者(P<0.05,表3)㊂表1㊀两组糖代谢及血清SFRP5和FGF21水平(xʃs)比较例数FBG(mmol/L)FINS(μIU/mL)HOMA-IR SFRP5(pg/mL)FGF21(pg/mL)合并T2DM818.7ʃ1.4①28.9ʃ5.8①11.1ʃ2.7① 6.8ʃ1.2①304.8ʃ36.0①NAFLD101 5.5ʃ1.220.8ʃ4.1 5.1ʃ1.510.3ʃ2.2267.6ʃ34.5㊀㊀与NAFLD组比,①P<0.05表2㊀两组血脂水平(xʃs)比较例数TC(mmol/L)TG(mmol/L)HDL-C(mmol/L)LDL-C(mmol/L)合并T2DM81 6.7ʃ1.0 3.7ʃ0.6 1.3ʃ0.2 3.4ʃ0.8 NAFLD101 6.2ʃ0.9 4.1ʃ0.5 1.3ʃ0.3 3.2ʃ0.7表3㊀不同类型NAFLD与对应合并T2DM患者血清FGF21和SFRP5水平(xʃs)比较例数SFRP5(pg/mL)FGF21(pg/mL) T2DM合并NAFL587.8ʃ1.1①295.6ʃ31.2①㊀合并NASH16 6.4ʃ0.8①316.8ʃ32.9①㊀合并肝硬化7 5.1ʃ0.7①353.6ʃ36.7①NAFL6411.9ʃ2.1255.1ʃ32.5 NASH259.8ʃ1.6279.5ʃ33.4肝硬化128.4ʃ1.1309.7ʃ35.8㊀㊀与NAFL㊁NASH和肝硬化组比,①P<0.053㊀讨论NAFLD是一种肝脏脂肪沉积性疾病,往往无大量饮酒史,影像学或组织学检查证实存在肝细胞脂肪变㊂依据病程的进展可分为NAFL㊁NASH及其相关的肝硬化㊂由于脂肪肝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而被大多数人所忽视㊂一旦诊断,往往已经存在明显的肝细胞损伤㊂针对初期NAFLD患者,首要的防治办法在于生活方式的干预㊂T2DM是最常见的糖尿病类型之一,其重要的发病机制是出现IR状态,从而导致血糖升高[9,10]㊂近年来,多项研究[11-13]表明NAFLD发生T2DM风险较其他人群明显增加,且有研究[14]发现,随着NAFLD的改善或缓解,发生T2DM事件的风险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㊂NAFLD发生T2DM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的定论,最新研究[15]发现NAFLD患者肝脏糖异生显著增加,糖的氧化和肝糖原的分解加快,肝脏输出葡萄糖增加,成为T2DM发生的重要机制㊂T2DM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从根本上治愈,需要通过饮食控制㊁适当的运动㊁药物治疗和血糖监测等长期控制血糖在平稳状态㊂若未长期控制血糖在达标状态,可能出现心脑肾神经系统等并发症,部分病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6]㊂因此,对NAFLD患者早期诊断是否发生T2DM,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控制病情发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㊂本研究NAFLD合并T2DM患者FBG㊁FINS㊁HO-MA-IR水平显著高于NAFLD患者㊂有研究[17]指出,存在糖代谢紊乱的患者患NAFLD的几率明显增高㊂IR是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包括肌肉组织,脂肪组织和肝脏,是糖代谢紊乱的主要原因[18],而肝脏是IR的主要部位㊂随糖代谢紊乱的加重IR程度明显加重,NAFLD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㊂有研究[19]指出过高的游离脂肪酸可使人体内细胞对葡萄糖需求的摄取和利用减弱,导致糖代谢失衡㊂再者,游离脂肪酸抑制肌糖原的合成,导致血糖升高㊂长期高血脂导致的 脂毒性 使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调节血糖水平,进一步损害葡萄糖内环境稳定,进一步加重IR㊂人体在摄入含脂肪的食物后,脂肪会通过肝脏代谢㊂当摄入的脂肪性食物过多,超过了肝脏的代谢能力,导致脂肪沉积于肝细胞内,肝脏无法代谢完全,肝脏就会呈现一个脂肪样变,从而形成肝细胞脂肪变[20]㊂合并T2DM会进一步加重NAFLD患者糖脂代谢异常,使病情加重㊂本研究发现NAFLD合并T2DM患者血清FGF21水平显著高于NAFLD患者,而血清SFRP5水平显著低于NAFLD患者㊂FGF21是一种主要由肝脏分泌的生长因子,也是脂肪组织和胰腺分泌的一种生长因子[21]㊂既往研究[22]报道,FGF-21是一种能够调节糖脂代谢㊁具有 内分泌 性质的激素,在许多代谢性疾病,包括T2DM㊁肥胖㊁慢性肾病等人群其水平升高,故血清FGF-21水平异常升高可增加T2DM发生风险㊂SFRP5是一种新型的抗炎脂肪因子,已被证实与糖尿病相关肥胖有关㊂血清SFRP5水平下降可能会减弱WNT-JNK通路的抑制作用,从而激活炎症反应,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发展[23]㊂本研究结合上述报道,提示FGF21可能会促进NAFLD 患者T2DM病情发生和发展,而SFRP5对T2DM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阻碍作用㊂FGF21对能量平衡㊁葡萄糖代谢和脂质代谢有重要的影响[24]㊂本组T2DM基础合并NAFL㊁合并NASH或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FGF21水平显著高于NAFL㊁NASH 或肝硬化患者,而血清SFRP5水平显著低于NAFL㊁NASH或肝硬化患者㊂随着NAFLD病情的加重,血清FGF21和SFRP5水平呈规律性的变化,表明NAFLD合并T2DM患者血清FGF21和SFRP5水平与肝脏病变严重程度有关㊂肝组织FGF21过度表达限制了肝脏脂肪毒性㊁炎症和纤维化,因此NASH和肝硬化患者血清FGF21水平显著高于NAFL[25]㊂NAFL患者肝组织SFRP5mRN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人或NASH患者[26]㊂我们认为血清FGF21和SFRP5水平与NAFLD合并T2DM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临床可早期监测这些指标,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干预措施,控制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可降低各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㊂ʌ参考文献ɔ[1]Pouwels S,Sakran N,Graham Y,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NAFLD):a review of pathophysiology,clinical management and effects of weight loss.BMC Endocr Disord,2022, 22(1):63.[2]Tinajero MG,Malik VS.An update on the epidemiology of type2diabetes:a global perspective.Endocrinol Metab Clin North Am, 2021,50(3):337-355.[3]Stefan N,Cusi K.A global view of the interplay betwee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22,10(4):284-296.[4]Lee CH,Lui DT,Lam KS.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type2diabetes:An update.J Diabetes Investig,2022,13(6): 930-940.[5]Sanyal A,Charles ED,Neuschwander-Tetri BA,et al.Pegbelfer-min(BMS-986036),a PEGylated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1ana-logue,in patients with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a randomised, double-blind,placebo-controlled,phase2a ncet,2019, 392(10165):2705-2717.[6]Bertran L,Portillo-Carrasquer M,Barrientos-Riosalido A,et al.Increased 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5mRNA expression in the adipose tissue of women with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obesity.Int J Mol Sci,2022,23(17):9871. [7]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实用肝脏病杂志,2018,21(2):177-186.[8]Jia W,Weng J,Zhu D,et al.Standards of medical care for type2diabetes in China2019.Diabetes Metab Res Rev,2019,35(6):3158.[9]Tangelloju S,Little BB,Esterhay RJ,et al.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Remission"in non-bariatric patients65years and older.Front Public Health,2019,7(1):82.[10]Hubacek JA,Dlouha L,Adamkova V,et al.Genetic risk score isassociated with T2DM and diabetes complications risks.Gene, 2023,849(1):146921.[11]Yao R,Cuellar CLV,Barrón KMA,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 prevalence in Latin America: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Ann Hepatol,2022,27(6):100706.[12]Lee BW,Lee YH,Park CY,et al.Non-Alcoholic fatty liver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 mellitus:a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fatty liver research group of the Korean diabetes as-sociation.Diabetes Metab J,2020,44(3):382-401. [13]Ampuero J,Aller R,Gallego-Durán R,et al.Significant fibrosispredicts new-onset diabetes mellitus and arterial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NASH.J Hepatol,2020,73(1):17-25. [14]Nasr P,Fredrikson M,Ekstedt M,et al.The amount of liver fatpredicts mort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ype2diabetes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Liver Int,2020,40(5):1069-1078. [15]Thibaut R,Gage MC,Pineda-Torra I,et al.Liver macrophagesand inflammation in physiology and physiopatholog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FEBS J,2022,289(11):3024-3057.[16]Doumas M,Imprialos K,Stavropoulos K,et al.Pharmacologicalmanagement of type2diabetes complications.Curr Vasc Pharmacol,2020,18(2):101-103.[17]Chao HW,Chao SW,Lin H,et al.Homeostasis of glucose and lip-id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Int J Mol Sci,2019,20(2):298.[18]Bovolini A,Garcia J,Andrade MA,et al.Metabolic syndromepathophysiology and predisposing factors.Int J Sports Med,2021,42(3):199-214.[19]Koohi F,Ahmadi N,Azizi F,et al.Patterns of change in obesityindices and other cardiometabolic risk factors before the diagnosis of type2diabetes:two decades follow-up of the Tehran lipid and glu-cose study.J Transl Med,2022,20(1):518.[20]Chao HW,Chao SW,Lin H,et al.Homeostasis of glucose and lip-id 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Int J Mol Sci,2019,20(2):298.[21]李康,陈淼,梅鸿,等.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20,30(15):2292-2295.[22]Szczepańska E,Gietka-Czernel M.FGF21:A novel regulator of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and whole-body energy balance.Horm Metab Res,2022,54(4):203-211.[23]Liu W,Ji Y,Chu H,et al.SFRP5mediates downregulation of thewnt5a/caveolin-1/JNK signaling pathway.J Endocrinol,2020,247(3):263-272.[24]Cuevas-Ramos D,Mehta R,Aguilar-Salinas CA.Fibroblastgrowth factor21and browning of white adipose tissue.Front Physiol,2019,10(1):37.[25]Liu C,Schönke M,Spoorenberg B,et al.FGF21protects againsthepatic lipotoxicity and macrophage activation to attenuate fibrogene-sis in 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Elife,2023,12(1):83075.[26]Bertran L,Portillo-Carrasquer M,Aguilar C,et al.Deregulation of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5in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obesity.Int J Mol Sci,2021,22(13):6895.(收稿:2023-06-06)(本文编辑:刘波)。
*+,内脏脂肪相关指数与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黄河铭,杨慧莹,覃颖颖,唐国都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南宁530021摘要:目的 探讨内脏脂肪相关指数与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21年10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308例诊断为AP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AP分级诊断标准将其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n=186)、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n=60)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n=62),通过收集腰围、身高、体质量、血脂、生化等指标对比它们在年龄、住院费用及天数、评分系统和人体测量学指标等方面的差异。
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不齐的组间及组内两两比较均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及组内两两比较均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
分类资料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
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对各指标与AP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对各指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AUC大小;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找出MSAP和S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住院费用及天数、TG、HDL-C、NLR、WBC、Alb、Cr、BUN、SIRS、BISAP、MEWS、Glasgow、PANC-3在3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与MAP组相比,MSAP和SAP组的CMI、LAP、WTI、CVAI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在相关性分析中,CMI与AP严重程度之间有一定相关性(r=0.352,P<0.001)。
通过对各AUC大小的比较发现,CMI对预测MSAP和SAP发生的效能最大(AUC=0.708,95%CI:0.651~0.765,P<0.001)。
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在肝脂肪定量中的应用杨晨1,余上海1,徐飞鹏1,张华1,21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肝硬化科,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上海 2012032 肝肾疾病病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203通信作者:张华,****************(ORCID:0000-0001-5926-0999)摘要:不同病因的慢性肝病均可出现肝脂肪变性。
引起肝脂肪性病变的主要诱因包括慢性病毒性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病、酒精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
肝脂肪变性初期表现为单纯性脂肪性肝病,继而出现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质子密度脂肪分数(MRI-PDFF)已在临床广泛应用于脂肪性肝病(FLD)的诊断。
MRI-PDFF因具有精确性高及可重复性好的优点,逐步成为FLD无创诊断的“金标准”。
本文对MRI-PDFF在肝脂肪定量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脂肪肝;磁共振成像;质子密度脂肪分数;诊断基金项目: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临床医学领域科技支撑项目(19401972700)Application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 in liver fat quantificationYANG Chen1,YU Shanghai1,XU Feipeng1,ZHANG Hua1,2.(1. Department of Liver Cirrhosis,Shugu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Institute of Liver Diseases,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anghai 201203, China; 2. Key Laboratory of Liver and Kidney Diseas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anghai 201203,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ZHANG Hua,****************(ORCID: 0000-0001-5926-0999)Abstract:Hepatic steatosis can be observed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s of different etiologies. The main predisposing factors for hepatic steatosis include chronic viral hepatitis,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alcoholic liver disease,and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Simple fatty liver disease is the initial manifestation of hepatic steatosis, followed by steatohepatitis, liver fibrosis, liver cirrhosis, and eve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maging technolog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 (MRI-PDFF)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diagnosis of fatty liver disease (FLD) in clinical practice. MRI-PDFF is gradually becoming the gold standard for the noninvasive diagnosis of FLD due to its high accuracy and good repeatabilit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MRI-PDFF in liver fat quantification and related research advances.Key words:Fatty Liv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 DiagnosisResearch funding:Shanghai Municip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2019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on Plan”(Clinical Medicine)(19401972700)脂肪性肝病(fatty liver disease,FLD)是多种疾病和病因引起的、病变主体在肝小叶,以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过多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 综 述·基于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内质网应激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薛春燕 饶晨怡 吴 玲 黄晓铨 陈世耀 李 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200032)摘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 )是一种肝脏细胞脂肪异常堆积引起的慢性肝病,其患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已成为慢性肝病的最常见原因。
NAFLD 发病机制复杂多样,胰岛素抵抗、遗传和表观遗传因素、慢性全身性炎症、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饮食和肠道菌群等均是NAFLD 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主要讨论了线粒体功能障碍和内质网应激等参与NAFLD 形成的机制,旨在为NAFLD 防治提供新的认识和治疗思路。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线粒体功能障碍; 内质网应激; 氧化性应激; 非折叠蛋白质应答Exploring Pathogenic Mechanisms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Based on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XUE Chunyan, RAO Chenyi, WU Ling, HUANG Xiaoquan, CHEN Shiyao, LI Feng.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Zhongshan Hospital, Fud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2)Correspondence to: LI Feng, Email: li.feng2@zs⁃Abstract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is a chronic liver disease caused by abnormal accumulation offat in the hepatocytes. Its prevalence is rising globally and has become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worldwide. The pathogenesis of NAFLD is multifaceted, involving insulin resistance, genetic and epigenetic factors, chronic systemic inflammation,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diet, gut microbiota, and other significantcontributors. This article primarily delves into the mechanisms of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and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AFLD, aiming to provide new insights an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NAFLD.Key words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Oxidative Stress;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DOI : 10.3969/j.issn.1008⁃7125.2022.12.007*基金项目: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科研基金⁃308(2019ZSFZ09)#本文通信作者, Email: li.feng2@zs⁃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指在无酒精作用下,以肝内细胞脂肪过度沉积为特征的慢性渐进性肝病。
【初中生物】上海生科院发现丝氨酸在胰岛素敏感性调控中的作用2021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郭非凡组在国际学术期刊diabetes上发表题为hepaticphosphoserineaminotransferase1(psat1)regulatesinsulinsensitivityinmicev iatribbleshomolog3(trb)的论文,发现了非必需氨基酸丝氨酸在胰岛素敏感性调控中的重要作用。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营养因素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必需氨基酸,尤其是支链氨基酸的水平与动物和人类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
然而,氨基酸和非必需合成酶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
作为一种非必需氨基酸,丝氨酸合成途径在各种生物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丝氨酸在胰岛素敏感性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
营养所郭非凡组研究人员于俊杰等通过从影响丝氨酸合成的酶psat1入手系统研究了psat1在调节胰岛素敏感性中的作用和机制。
研究发现在胰岛素抵抗小鼠(包括db/db及高脂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小鼠模型)中,肝脏psat1表达显著降低,而过表达psat1可以显著提高抵抗小鼠的胰岛素敏感性,进一步研究发现psat1通过trb3来调节胰岛素敏感性,而丝氨酸介导了psat1对trb3的调节,胰岛素抵抗小鼠肝脏中丝氨酸水平显著降低,揭示了丝氨酸对胰岛素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证实了psat1在调节肝脏胰岛素敏感性中的重要作用,提示丝氨酸可能是调节胰岛素敏感性的非必需氨基酸。
这为全面了解胰岛素敏感性与2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疾病发病机制之间的调节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科教委以及中科院等科研基金的支持。
【高中生物】Nature:饿死肿瘤的新方法RPF的9,12和15位点分别对应核糖体的E,P和A位点肿瘤的生长和代谢可能会局限于某些氨基酸用于蛋白合成。
最近已经被证明,某些类型的癌细胞依赖于甘氨酸、谷氨酰胺,亮氨酸,丝氨酸代谢和增殖。
此外,运用左旋门冬酰胺酶诱导天冬酰胺缺乏,已经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然而,本研究之前还不能在每个肿瘤中检测哪些氨基酸缺乏可以导致其生长受阻。
在2月25日的Nature中,研究者用核糖体分析来检测限制性氨基酸。
他们开发了diricore,一种核糖体检测不同密码子的步骤,用来评估特定氨基酸用于蛋白合成的可用性。
Diricore是基于核糖体分析检测(ribosomeprofiling)而开发的,核糖体分析是一种基于深度测序的技术可以定量地分析核苷酸翻译的方法。
使用核酸酶消化mRNA时,在翻译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核糖体结合并保护了大约30bp的mRNA片段(RPF)。
将细胞中这些被保护的mRNA片段构建成DNA文库,再使用测序仪对文库中所有的片段进行深度测序,最终得到了有关细胞中蛋白质翻译情况的图谱。
而在此基础上如图,diricore运用RPF进行亚克隆测序和5’末端密度两种互补的方法进行分析。
他们首先运用代谢抑制和营养缺乏分析验证了diricore的功能与抑制。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左旋门冬酰胺酶在天冬酰胺密码子诱导特殊diricore信号会引起高水平天冬酰胺合成酶(ASNS)。
然后研究者将diricore运用到肾癌上,从信号上发现脯氨酸是限制性的氨基酸。
对于天冬酰胺来说,观察的结果与高水平的PYCR1,脯氨酸产生的一个关键酶相关。
这提示了一个允许肿瘤扩增的代偿性的机制。
PYCR1是由脯氨酸前体不足引起的,当脯氨酸缺乏时抑制该酶可以抑制肾癌细胞的增殖。
高水平的PYCR1经常在浸润性的乳腺癌中被观察到。
在这个肿瘤的体内模型系统中,研究人员也发现了脯氨酸是限制性氨基酸。
在限制生长的条件下,需要PYRC1来维持肿瘤生长。
·胰腺疾病·DOI: 10.3969/j.issn.1001-5256.2023.12.021基于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构建胰腺癌预后预测模型吕胜男,彭新宇,张健,刘欢,魏锋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中心肝胆胰腺外科,长春 130021通信作者:魏锋,****************.cn(ORCID: 0000-0001-8451-4516)摘要:目的 阐明内质网应激基因在胰腺癌预后中的作用,寻找胰腺癌的预后标志物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
方法 从TCGA和GTEx数据库下载转录组测序数据,通过MsigDB网站获取内质网应激基因,通过单因素Cox回归分析,获取预后相关基因,利用共识聚类分析方法构建胰腺癌分子分型,获取两亚群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Lasso回归分析,获得胰腺癌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用于构建胰腺癌的预后预测模型,通过GEO数据库获取数据集对模型的预测性能进行验证。
利用CIBERSORT分析风险评分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基因在胰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
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
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利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期的比较。
通过评估ROC曲线下的面积以评价模型的预测价值。
结果 内质网应激基因CEBPB、MARCKS、PMAIP1、UBXN10是胰腺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它们的表达特征能够将TCGA胰腺癌队列分为两个亚群,簇A 和簇B,簇A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比簇B更短(χ2=12.232,P=0.01)。
利用Lasso回归从簇A和簇B间差异表达的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基因中筛选出5个核心基因,获得的风险评分为:0.156×CDA+0.135×AHNAK2+0.020×RHOV+0.095×LY6D+0.054×SPRR1B,ROC曲线反映该模型的总体预测性能良好,1、3、5年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1、0.712、0.686,并且依据此模型划分的低风险组的总体生存期要长于高风险组(χ2=11.733,P=0.001)。
1例复发性胸腺瘤患者信迪利单抗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肌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李泞甫1,2,李智可1,2,陈旭澜1,2,皈燕21 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四川南充637000;2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科摘要:目的 总结复发性胸腺瘤患者信迪利单抗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肌损伤的原因,探讨有效处理方法。
方法 对1例复发性胸腺瘤信迪利单抗治疗过程中出现心肌损伤的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
结果 患者2年前因胸腺瘤接受手术切除(R2切除) + 术后放射治疗,2年后出现复发伴肺转移,4周期CAP方案(环磷酰胺890 mg + 盐酸表柔比星130 mg + 顺铂80 mg)化疗后疾病进展。
与患者家属沟通后,予以信迪利单抗200 mg静脉注射(每三周一次)联合CAP化疗。
联合治疗1周期后,出现心肌酶谱升高、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眼睑下垂等心肌损伤症状,考虑为免疫性心肌炎。
使用甲强龙500 mg冲击治疗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加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艾司洛尔)、吗替麦考酚酯及免疫球蛋白,但患者病情恶化于次日凌晨2时突发呼吸心脏骤停,抢救无效死亡。
结论 复发性胸腺瘤患者应用信迪利单抗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心肌损伤,发生原因可能与胸腺为免疫器官及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不良反应有关。
对于使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胸腺瘤患者应高度警惕,需动态监测心肌损伤指标,早期识别,分级治疗。
关键词:心肌损伤;心肌炎;免疫性心肌炎;药物不良反应;免疫检查点抑制剂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33.018中图分类号:R730.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33-0076-04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的两大主要原因[1]。
免疫治疗、蒽环类药物及靶向药的应用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但其心血管不良反应已经成为影响肿瘤患者生存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蒽环类药物引起心肌损伤的机制主要为加重氧化应激、干扰铁代谢,而免疫治疗主要是是通过激活全身免疫反应,抑制肿瘤细胞免疫逃逸[2-3]。
·肝纤维化及肝硬化·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3.12.014 MELD评分、ALBI评分联合β2-微球蛋白对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王朋,李泽宇,蒋亚婷,尚成,王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郑州 450000通信作者:王红,********************(ORCID: 0009-0002-1977-3612)摘要: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和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
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258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AKI分为AKI组(n=117)和非AKI组(n=141),比较AKI组和非AKI组以及不同肾损伤分期患者之间各指标变化。
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h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
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肝硬化合并AKI的诊断效能。
结果 肝硬化合并AKI组在年龄(t=2.307,P=0.022)、合并肝性脑病(χ2=18.064,P<0.001)、合并自发性腹膜炎(χ2=16.397,P<0.001)、病死率(χ2=45.251,P<0.001)、肌酐(Z=−8.737,P<0.001)、β2-微球蛋白(Z=−8.829,P<0.001)、CTP评分(Z=−4.058,P< 0.001)、ALBI评分(t=2.563,P=0.011)、MELD评分(Z=−5.628,P<0.001)上明显高于非AKI组,住院天数(Z=−3.391,P= 0.001)少于非AKI组。
蛋白质功能预测的机器学习方法与应用咱今天来唠唠蛋白质功能预测这个事儿,特别是用机器学习的办法搞这事儿,还有它到底咋用的。
蛋白质这玩意儿,就像是我们身体里的小工匠,每一个都有自己独特的活儿要干。
可问题是,有时候要搞清楚它们到底能干啥,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这时候,机器学习这个神奇的家伙就登场啦!就说我之前在实验室里碰到的一件事儿吧。
我们正在研究一种从新发现的细菌里提取出来的蛋白质,一开始谁也不知道它能派啥用场。
大家都抓耳挠腮,就像一群迷失在森林里的孩子。
这时候,我们决定试试用机器学习的方法来猜猜它的功能。
我们先收集了一大堆已知蛋白质的信息,像是它们的结构啦、序列啦,还有已经清楚的功能。
这就好比是给机器学习算法准备了一堆“教材”。
然后呢,我们让算法去学习这些教材,找出其中的规律和模式。
你知道吗,这机器学习就像是一个超级聪明的学生,它能从海量的数据里发现那些我们肉眼看不到的联系。
比如说,它发现某些特定的氨基酸序列常常和特定的功能相关联。
这可太神奇了!那机器学习到底是咋做到预测蛋白质功能的呢?其实啊,它主要靠的是一些厉害的算法和模型。
比如说,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方法,还有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
这些方法就像是不同的工具,各有各的本事。
支持向量机呢,就像是一个精确的测量仪,能够准确地划分出不同功能的蛋白质区域。
神经网络呢,则像是一个有无数触角的小怪物,能够捕捉到各种复杂的关系。
在实际应用中,蛋白质功能预测的机器学习方法可帮了大忙啦!比如说在药物研发里,要是能提前知道某个蛋白质的功能,就能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药物,让药物能准确地找到目标,发挥作用。
这就好比是射箭的时候,知道了靶子在哪里,就能一箭中的。
还有在疾病诊断方面,通过预测蛋白质的功能变化,医生们能更早地发现疾病的迹象,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想象一下,如果能提前知道身体里的蛋白质出了啥问题,就像是提前收到了警报,能早早做好防备。
不过呢,这机器学习方法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机器学习方法机器学习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为重要的大分子,其结构对于其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
目前已知的蛋白质结构仅占到全球蛋白质序列数量的不到10%,因此,进一步预测蛋白质的结构成为了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机器学习方法。
蛋白质结构预测是一项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其目标是通过蛋白质原始序列信息推测其三维结构。
具体来讲,对于给定的蛋白质序列,研究者需要预测出该蛋白质的精确三维结构,包括螺旋、折叠以及具体的空间构型等信息。
目前,蛋白质结构预测方法主要分为实验测定和计算预测两种方式。
实验测定方式包括X射线晶体学、核磁共振等技术,其精确度较高,但需要巨大的成本和时间。
相比之下,计算预测方法则将蛋白质结构预测问题转化为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机器学习问题,使用计算算法辅助模拟计算蛋白质分子的构象。
蛋白质结构预测的机器学习方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特征提取、模型学习和模型评估。
1、特征提取蛋白质的结构预测,需要依靠蛋白质序列信息的表达。
因此,对于蛋白质序列的特征提取显得尤为重要。
常用的特征提取方式有基于序列(sequence-based)和基于结构(structure-based)两种方法。
基于序列的特征提取方式主要是对蛋白质序列的物理性质进行描述,如氨基酸的化学性质、疏水性、电荷等。
通过计算这些特征值,可以为蛋白质序列表示出相应的特征向量,以便更好的进行模型学习和预测。
基于结构的特征提取方式则把蛋白质结构及其与相邻残基间的空间关系作为序列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二面角、主链二面角、二面角对平面的角度等。
虽然这种方法精度比较高,而且与蛋白质结构的真实性更接近,但是它的时间和空间成本较高。
2、模型学习特征提取后,就需要将提取出来的特征向量送入机器学习算法中进行模型学习。
传统的机器学习算法有SVM、KNN,而在蛋白质结构预测中则更常用神经网络的方式,如卷积神经网络和循环神经网络等。
肝脏细胞的脂肪代谢与疾病关联的分子机制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之一,它不仅参与物质代谢,还担负了脂肪代谢的重要任务。
脂肪的代谢异常会导致肝脏疾病的发生,比如脂肪肝、肝纤维化和肝癌等。
因此,深入研究肝脏细胞的脂肪代谢与上述肝脏疾病的关联分子机制,对制定针对性的治疗策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一、脂肪代谢在肝脏中的表达调控研究表明,肝脏脂肪合成和分解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是由多个转录因子和信号通路共同协调的结果。
其中主要的调控因子包括肝X受体(LXR)和转录因子SREBP(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等。
1. LXRLXR是一个重要的转录因子,它可以调节脂肪酸、胆固醇的合成和代谢,参与多种生理过程。
研究发现,LXR在肝脏中的表达与脂肪代谢过程密切相关。
当细胞中脂肪合成的物质过多时,LXR的基因表达会被抑制,从而减少脂肪的合成。
反之,当脂肪分解物过多时,LXR的基因表达则会被激活,从而促进脂肪的分解。
2. SREBPSREBP是另一个与脂肪代谢相关的转录因子,也是肝脏中脂肪合成和分解的一个重要调控因子。
当细胞内脂肪水平较低时,SREBP会被激活,从而刺激脂肪的合成。
相反,当细胞内脂肪水平过高时,SREBP的基因表达则会被抑制,从而降低脂肪的合成。
二、肝脏脂肪代谢异常与脂肪肝的关联脂肪肝是一种肝脏疾病,其特点是肝细胞内积累大量的脂肪。
研究表明,脂肪肝的发生与肝脏细胞脂肪代谢异常有关,主要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合成增强和脂肪分解减少。
1. 肝细胞脂肪合成增强肝细胞脂肪合成增强是脂肪肝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研究发现,当脂肪酸摄入过多时,SREBP和LXR等转录因子的基因表达会被激活,从而刺激脂肪的合成。
此外,一些基因突变也会导致脂肪合成的增强,从而引发脂肪肝的发生。
2. 肝细胞脂肪分解减少肝细胞脂肪分解减少是导致脂肪肝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一般来说,脂肪的分解主要依赖于三酰甘油酯酶(TGase)等酶的参与。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P25激酶活性与RCS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张金金;盛迅伦;任英华;容维宁;李慧平;刘雅妮【期刊名称】《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年(卷),期】2013(031)006【摘要】背景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眼科常见的遗传性、致盲性眼病,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等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机制,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dk5)与光感受器细胞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正常功能的维持相关,可能是引起RP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途径,有可能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目的探讨Cdk5/P25激酶活性在RCS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方法SPF级RCS变性大鼠及RCS—rdy‘正常对照大鼠各1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亚分至出生后17、25、35d组,每亚组各6只大鼠。
各组大鼠分别在相应时间点直接处死后摘除眼球,并取视网膜组织,以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35、P25蛋白的表达和tau蛋白磷酸化水平,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用光谱法测定两组不同Et龄大鼠视网膜组织吸光度(A。
)峰值的变化,定量分析各组Cdk5/P25激酶的活性。
结果P35蛋白在17日龄的RCS大鼠和RCS—rdy’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表达水平(A。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2,P〉0.05),25日龄和35日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35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2.20±0.48、1.23±0.14,明显高于RCS—rd y’大鼠的1.43±O.13和0.93±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8、4.28,P〈0.05);P25蛋白在17日龄的RCS大鼠及RCS—rdy’大鼠的视网膜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但在25日龄和35Et 龄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表达水平(A。
)为0.300~0.003、0.230+0.004,明显高于RCS—rdy’大鼠的0.040±0.004和0.070±0.0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81、77.51,P〈0.01);Cdk5蛋白在各Et龄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RCS—rdy’大鼠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60、0.19、1.62,P〉0.05);17日龄RCS大鼠和RCS—rdy’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25激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P〉0.05),25日龄和35日龄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dk5/P25激酶活性分别为0.0058±0.0005、0.0056±O.0004,明显高于RCS—rdy’大鼠的0.0038±O.0003和0.0032±0.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07、5.97,P〈0.01);25日龄和35日龄RCS大鼠视网膜组织中tau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高于RCS—rdy’大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1、3.17,P 〈0.05)。
数据挖掘探究肝-肾-肺纤维化的关键基因闫慧芳【期刊名称】《生物信息学》【年(卷),期】2022(20)4【摘要】当前用于纤维化治疗的方法很少且疗效有限,为进一步了解纤维化的消退机制以发现潜在的治疗靶点。
从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小鼠肝、肾、肺纤维化样本的mRNA数据集,使用GEO2R工具和Venn分析识别了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
通过Webgestalt在线工具对DEGs进行基因功能富集。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s, PPI)网络是由STRING数据库生成的。
然后利用CytoHubba插件探索了关键基因,分别选取了三器官共有DEG和肝特异性DEG 中MCC (Maximal Clique Centrality)得分最高的前10个作为关键基因。
研究中整合分析了基于小鼠模型的肝-肾-肺纤维化的数据集,GSE36066和GSE97546用于第一轮的DEG分析,由于研究除了探究三种器官纤维化共有差异基因,也进一步探究了肝纤维化特有关键基因,所以引入另外一个肝纤维化数据集GSE55747用于验证分析。
结果识别出58个肝肺肾纤维化共有DEG和85个肝纤维化特异性DEG。
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共有DEG主要在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过程中富集。
肝纤维化特有DEG与脂质和脂肪酸代谢过程有关。
之后通过PPI网络选择了20个关键基因。
为了评估这些关键基因成为潜在靶点的可能性,进一步分析了它们的成药性(Druggability)。
得出以下结论:TYROBP,FCGR3B,ALOX5AP和CD14或可成为纤维化治疗的潜在靶点,CYP8B1和UGT2A3则可能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is, NASH)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