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计算机信息网络政策法规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2
附录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法规概述(一)第一节信息网络安全法律法规概述一、信息网络安全立法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二、信息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作用三、信息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四、国外信息网络安全立法概况引言1997年,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治国方略。
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推进国家信息网络安全,也要切实做到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这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国家信息网络安全领域的落实和体现。
10.1.1 信息网络安全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现代法学认为,是社会创造了法。
什么样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法律,法律的发展总是要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制约,原有的法律已经无法解决新出现的信息网络安全问题。
(一)网络虚拟社会既离不开现实社会又不同于现实社会,它有许多与现实社会相同的理念与规则,也有许多与现实社会不同的环境、观念、规则和习惯。
网络社会的法律规范,既要遵循现实社会的基本法律准则,又需要反映网络社会自身的特点。
(二)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种具有鲜明特点的新生事物,信息网络安全是迫切需要受到法律的保护。
信息网络是影响现代社会正常运行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基础设施(信息高速公路),不法分子对信息网络的攻击一旦得逞,可能导致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瘫痪,大量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的工作不能正常进行,还可能破坏敏感信息、重要数据。
因此,必须通过专门立法,切实保障信息网络的安全,维护网络运行的正常秩序。
(三)原有的法律对信息这样一种无形资产缺乏保护,而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信息存储、处理和传播的方式更是与过去大相径庭,它们的一系列特点需要在立法中予以考虑,比如:1、海量的信息汇聚。
计算机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的海洋。
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信息的组织形式,如各种数据库和超文本信息,极易实现信息共享,查询速度极快,下载、修改和复制信息极其方便快速。
因此,信息网络很容易造成大量重要信息被窃取或破坏的巨大损失。
范文最新推荐计算机及网络保密管理制度为加强计算机(包括笔记本电脑,以下同)及其网络的保密管理,确保计算机及其网络处理信息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和国家保密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规定。
一、建立涉密计算机登记备案制度。
各部门应根据实际用途和所处理信息的密级,将计算机分为涉密计算机和非涉密计算机,对涉密计算机实行统一编号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做到专机专用,并在计算机显示器的左上方贴上相应的密级标识。
二、涉密计算机必须与国际互联网或其他非涉密网络物理隔离。
三、涉密计算机要设置开机密码和屏幕保护密码,密码长度不少于十个字符。
四、加强涉密存储介质的保密管理,建立涉密存储介质的使用登记制度。
凡储存了涉密信息的软盘、U盘、光盘、可移动硬盘等,应按所存储信息的密级,实行统一编号,明确专人负责,每年底交由校办公室集中保存于铁质文件柜中。
1 / 28五、涉密计算机系统进行维修时,需告知校保密办,并保证所存储的涉密信息不被泄露。
对涉密信息应采取涉密信息转存、删除、异地转存等安全保密措施。
安全保密人员和涉密计算机系统维修人员必须同在维修现场,并对维修人员、维修对象、维修内容、维修前后状况进行监督并做详细记录。
六、凡需外送修理的涉密计算机等设备,必须经校保密办和本处室领导批准,并将涉密信息进行不可恢复性删除处理后方可实施。
七、涉密计算机的报废由校保密办专人负责,定点销毁。
八、处理涉密信息的数字复印机和多功能一体机的维修、外送修理和报废参照本规定之第五条、第六条和第七条执行。
九、加强对涉密计算机及其网络工作人员的保密培训,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保密知识的教育,提高保密意识,定期组织检查。
十、任何人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必须做到“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严禁通过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软件传递涉密信息。
1^一、安徽省委党校网站的信息发布和审核工作,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保密规定和《中国共产党安徽省委党校网站信息发布管理暂行规定》。
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政策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保护信息安全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和政策的指导。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并探讨其对信息安全保护的作用和影响。
一、信息安全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其中包含了保护公民的信息安全的规定。
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公民的个人信息。
”这一条款为个人信息的保护提供了法律基础。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刑法是保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法律,也涉及到信息安全问题。
其中,第253条规定了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犯罪行为,第285条规定了非法提供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的犯罪行为,这些规定为打击网络犯罪提供了依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网络安全为主题的立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涵盖了网络安全的方方面面,包括网络运营者的责任、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监管等内容。
它为我国的网络安全管理提供了全面的法律保障。
二、信息安全政策1.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是我国政府关于网络安全的指导性文件,旨在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和能力建设。
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明确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并重的原则,为国家信息安全保护制定了战略规划。
2.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是中国政府推出的一项重要政策,旨在对信息系统按照一定的风险等级进行分类管理。
该制度细化了不同安全等级的技术要求和保护措施,推动了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和管理。
3.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中国政府一直重视个人信息的保护,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个人信息保护法》、《个人信息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
这些政策规定了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存储和使用的要求,保护了公民的个人信息权益。
三、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与政策的作用和影响1.强化了信息安全保护意识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引起了各界对信息安全的高度重视,增强了公众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意识。
中国法学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计算机信息网络工作的意见(试行)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法学会•【公布日期】2011.12.05•【文号】•【施行日期】2011.12.05•【效力等级】行业规定•【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正文中国法学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计算机信息网络工作的意见(试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法学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法学会,各副省级市法学会,各研究会,机关各部(室)和各直属事业单位:计算机信息网络是二十世纪的重大科技发明,是当代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
同时,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创新运行机制和体制,切实把法学会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好、利用好、管理好,充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在电子政务、新闻报道、舆论引导、信息服务、成果应用以及基础数据库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法学会工作的信息化水平,现就加强和改进计算机信息网络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信息化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重大部署,遵循计算机信息网络工作、政法工作和法学会工作的规律,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以及“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国”的中心任务,坚持马克思主义法学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阵地意识,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和建设一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法学家队伍发挥重要作用。
(二)基本原则--加强领导、统筹协调。
计算机信息网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树立危机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从法学会工作大局和信息化发展全局出发,高度重视,齐抓共管,在工作中注重协调、合作,形成合力。
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主要是针对网络空间中的各类安全事件和问题进行规范,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和法规来保障国家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问题,随着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和网络犯罪日益严重,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网络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
首先,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于网络犯罪有明确的规定。
该法针对网络侵犯个人信息、网络破坏、网络传销等行为,规定了相应的刑事责任,并对相关犯罪行为的刑罚进行了规定,保障了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是我国网络安全的基本法律法规。
该法确立了网络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政策,规定了国家网络安全的责任主体,明确了网络安全的保护范围和内容,强调了网络空间的主权和管辖权,保护了个人信息的安全,规范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义务和责任,加强了网络安全的监管和处罚。
此外,我国还有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从不同角度对网络安全进行了规范,保障了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秩序。
除了我国的法律法规外,国际社会也在网络安全领域进行了一些合作和规定。
例如,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安全使用》决议,要求各国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和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
这些国际合作和规定为各国网络安全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框架。
总的来说,国家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是保障网络空间安全和稳定的重要保障。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管和处罚,有效打击网络犯罪行为,保护个人信息安全,推动网络空间的发展和利用。
然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网络安全问题也在日益复杂化,国家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更新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计算机信息网络,包括公共互联网、专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络等。
三、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措施,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防止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2. 责任明确、分工协作: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网络安全职责,加强协作,共同维护网络安全。
3. 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4. 依法管理、综合治理:依法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管理,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综合治理体系。
四、组织机构1. 成立网络安全领导小组,负责制定网络安全政策、规划、标准,指导、协调和监督网络安全工作。
2. 设立网络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网络安全政策的执行、网络安全事件的应对和处置。
3. 各部门、各单位明确网络安全责任人,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的网络安全工作。
五、网络安全管理措施1. 物理安全:加强对网络设备的物理安全管理,防止设备被盗、被破坏等安全风险。
2. 网络安全防护: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护系统等安全设备,防范网络攻击、病毒感染等安全风险。
3. 数据安全:加强数据存储、传输、处理等环节的安全管理,防止数据泄露、篡改、丢失等安全风险。
4. 用户安全管理:加强对用户账号、密码、权限等的管理,防止非法用户访问网络资源。
5. 网络安全教育与培训: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与培训,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6. 网络安全事件应对与处置: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和处置网络安全事件。
六、法律责任与追究1. 违反本制度,造成网络安全事件发生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数据安全风险相关的政策法规
1. 《网络安全法》:该法规规定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包括网络运营者的责任、网络安全保护措施、网络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等内容。
2. 《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该规范是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主要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存、传输等方面的安全措施和要求。
3.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规定》:该规定是由国家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的,主要规定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和管理要求。
4. 《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该办法是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主要规定了数据安全管理的要求,包括数据分类、数据收集和处理、数据传输和存储等方面。
5. 《个人信息保护法》:该法是中国首部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主要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保护、处理等方面的要求,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6. 《信息安全管理规定》:该规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主要规定了信息安全的管理要求,包括信息安全责任制、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等方面。
7. 《银行卡个人身份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该办法是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主要规定了银行卡个人身份信息的收集、使用、保护、处理等方面的措施和要求。
8. GDPR(《通用数据保护法规》):该法规是欧盟的数据保护法规,主要规定了个人数据的收集、使用、保护、处理等方面的要求,适用于欧盟成员国以及外国企业在欧盟的数据处理活动。
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1第一部分:国务院有关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3《互联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的通知》4《关于互联网中文域名管理的通告》6《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6《中华人民国电信条例》9《中华人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7第二部分:信息产业部规章性文件19《中华人民国信息产业部令第24号》19《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23《关于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业务实行经营许可证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26 《关于规“网吧”经营行为加强安全管理的通知》28《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29《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33《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35《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出入口信道管理办法》37《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全文)38《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41《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出入口信道管理办法》44《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44《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47第三部分:其他法律、法规49《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49《中华人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52国外网络立法扫描54第一部分:国务院有关行政法规、法规性文件《互联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信息产业部发布)第一条为了促进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规互联登载新闻的业务,维护互联网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国境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互联。
本规定所称登载新闻,是指通过互联网发布和新闻。
第三条互联从事登载新闻业务,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
国家保护互联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负责全国互联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依照本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互联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的管理工作。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办法最新版的内容是怎样的?下文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办法,欢迎阅读!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有序发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活动,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信息的服务活动。
第三条互联网信息服务分为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类。
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有偿提供信息或者网页制作等服务活动。
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是指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无偿提供具有公开性、共享性信息的服务活动。
第四条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许可制度;对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备案制度。
未取得许可或者未履行备案手续的,不得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
第五条从事新闻、出版、教育、医疗保健、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互联网信息服务,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家有关规定须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在申请经营许可或者履行备案手续前,应当依法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
第六条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除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的要求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有业务发展计划及相关技术方案;(二)有健全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措施,包括网站安全保障措施、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制度、用户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三)服务项目属于本办法第五条规定范围的,已取得有关主管部门同意的文件。
第七条从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互联网信息服务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经营许可证)。
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或者国务院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审查完毕,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
予以批准的,颁发经营许可证;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人取得经营许可证后,应当持经营许可证向企业登记机关办理登记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1997年12月8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1997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领导批准,1998年2月13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管理,保障国际计算机信息交流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国际联网,依照本办法办理。
第三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国际联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专业计算机信息网络、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以及其他通过专线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同外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相联接。
(二)接入网络,是指通过接入互联网络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接入网络可以是多级联接的网络。
(三)国际出入口信道,是指国际联网所使用的物理信道。
(四)用户,是指通过接入网络进行国际联网的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个人用户是指具有联网帐号的个人。
(五)专业计算机信息网络,是指为行业服务的专用计算机信息网络。
(六)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是指企业内部自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
第四条国家对国际联网的建设布局、资源利用进行统筹规划。
国际联网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资费政策,以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国际联网实行分级管理,即:对互联单位、接入单位、用户实行逐级管理,对国际出入口信道统一管理。
国家鼓励在国际联网服务中公平、有序地竞争,提倡资源共享,促进健康发展。
第五条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联网的安全、经营、资费、服务等规定和标准的工作,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
第六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互联网络地址、域名、网络资源目录管理和有关的信息服务。
第七条我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直接进行国际联网,必须使用邮电部国家公用电信网提供的国际出入口信道。
关于加强党政机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的若干规定为加强党政机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管理,保障计算机信息系统和国家秘密的安全,现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针对当前网络安全保密管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本规定。
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在其职责范围内,负责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
二、各级党政机关应当明确一名主要领导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工作,指定一个工作机构具体负责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保密综合管理。
各部门内设机构应当指定一名信息安全保密员。
三、计算机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要求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四、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以下简称涉密信息系统)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法规和标准管理。
涉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与保密设施的建设同步进行,经保密工作部门审批后,才能投入使用。
五、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以下简称涉密信息)应当在涉密信息系统中处理。
非涉密信息系统不得处理涉密信息。
涉密信息系统必须与互联网及其他公共信息网络实行物理隔离。
六、要加强对与互联网联接的信息网络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违规接入,防范外部攻击,并留存互联网访问日志。
七、计算机的使用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对计算机及软件安装情况进行登记备案,定期核查;(二)设置开机口令,长度不得少于8个字符,并定期更换,防止口令被盗;(三)安装防病毒等安全防护软件,并及时进行升级;及时更新操作系统补丁程序;(四)不得安装、运行、使用与工作无关的软件;(五)严禁同一计算机既上互联网又处理涉密信息;(六)严禁使用含有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具有无线互联功能的设备处理涉密信息;(七)严禁将涉密计算机带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八、移动存储设备的使用管理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实行登记管理;(二)移动存储设备不得在涉密信息系统和非涉密信息系统间交叉使用,涉密移动存储设备不得在非涉密信息系统中使用;(三)移动存储设备在接入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之前,应当查杀病毒、木马等恶意代码;(四)鼓励采用密码技术等对移动存储设备中的信息进行保护;(五)严禁将涉密存储设备带到与工作无关的场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年%月"&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的管理(保障国际计算机信息交流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进行国际联网(依照本办法办理+第三条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国际联网(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专业计算机信息网络-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以及其他通过专线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同外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相联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二"接入网络#是指通过接入互联网络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接入网络可以是多级联接的网络% !三"国际出入口信道#是指国际联网所使用的物理信道% !四"用户#是指通过接入网络进行国际联网的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个人用户是指具有联网帐号的个人%!五"专业计算机信息网络#是指为行业服务的专用计算机信息网络%!六"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是指企业内部自用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第四条国家对国际联网的建设布局&资源利用进行统筹规划%国际联网采用国家统一制定的技术标准&安全标准&资费政策#以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国际联网实行分级管理#即’对互联单位&接入单位&用户实行逐级管理#对国际出入口信道统一管理%国家鼓励在国际联网服务中公平&有序地竞争#提倡资源共享#促进健康发展%第五条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国际联网的安全&经营&资费&服务等规定和标准的工作#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第六条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互联网络地址&域名&网络资源目录管理和有关的信息服务%第七条我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直接进行国际联网#必须使用邮电部国家公用电信网提供的国际出入口信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自行建立或者使用其他信道进行国际联网%第八条已经建立的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金桥信息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科学技术网等四个互联网络"分别由邮电部!电子工业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管理#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中国金桥信息网为经营性互联网络$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科学技术网为公益性互联网络#经营性互联网络应当享受同等的资费政策和技术支撑条件#公益性互联网络是指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互联网络#公益性互联网络所使用信道的资费应当享受优惠政策#第九条新建互联网络"必须经部%委&级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向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提交互联单位申请书和互联网络可行性报告"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议提出意见并报国务院批准#互联网络可行性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网络服务性质和范围!网络技术方案!经济分析!管理办法和安全措施等#第十条接入网络必须通过互联网络进行国际联网"不得以其他方式进行国际联网#接入单位必须具备(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的条件"并向互联单位主管部门或者主管单位提交接入单位申请书和接入网络可行性报告#互联单位主管部门或者主管单位应当在收到接入单位申请书后*+个工作日内"将审批意见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单位#接入网络可行性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网络服务性质和范围!网络技术方案!经济分析!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十一条对从事国际联网经营活动的接入单位!以下简称经营性接入单位"实行国际联网经营许可证!以下简称经营许可证"制度#经营许可证的格式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制定#经营许可证由经营性互联单位主管部门颁发$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互联单位主管部门对经营性接入单位实行年检制度#跨省!区"%市经营的接入单位应当向经营性互联单位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国际联网经营许可证#在本省!区"%市内经营的接入单位应当向经营性互联单位主管部门或者经其授权的省级主管部门申请领取国际联网经营许可证#经营性接入单位凭经营许可证到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向提供电信服务的企业办理所需通信线路手续#提供电信服务的企业应当在&’个工作日内为接入单位提供通信线路和相关服务#第十二条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用户使用的计算机或者计算机信息网络必须通过接入网络进行国际联网$不得以其他方式进行国际联网#第十三条用户向接入单位申请国际联网时$应当提供有效身份证明或者其他证明文件$并填写用户登记表#接入单位应当在收到用户申请后(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答复用户#第十四条邮电部根据)暂行规定*和本办法制定国际联网出入口信道管理办法$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备案#各互联单位主管部门或者主管单位根据)暂行规定*和本办法制定互联网络管理办法!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备案"第十五条接入单位申请书#用户登记表的格式由互联单位主管部门按照本办法的要求统一制定"第十六条国际出入口信道提供单位有责任向互联单位提供所需的国际出入口信道和公平#优质#安全的服务!并定期收取信道使用费"互联单位开通或扩充国际出入口信道!应当到国际出入口信道提供单位办理有关信道开通或扩充手续!并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国际出入口信道提供单位在接到互联单位的申请后!应当在$%%个工作日内为互联单位开通所需的国际出入口信道"国际出入口信道提供单位与互联单位应当签订相应的协议!严格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第十七条国际出入口信道提供单位#互联单位和接入单位必须建立网络管理中心!健全管理制度!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互联单位应当与接入单位签订协议!加强对本网络和接入网络的管理&负责接入单位有关国际联网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教育工作&为接入单位提供公平#优质#安全的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接入单位收取联网接入费用"接入单位应当服从互联单位和上级接入单位的管理&与下级接入单位签订协议!与用户签订用户守则!加强对下级接入单位和用户的管理&负责下级接入单位和用户的管理教育#技术咨询和培训工作&为下级接入单位和用户提供公平#优’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质!安全的服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下级接入单位和用户收取费用#第十八条用户应当服从接入单位的管理$遵守用户守则"不得擅自进入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篡改他人信息"不得在网络上散发恶意信息$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侵犯他人隐私"不得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及从事其它侵犯网络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用户有权获得接入单位提供的各项服务"有义务交纳费用#第十九条国际出入口信道提供单位!互联单位和接入单位应当保存与其服务相关的所有信息资料"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有关主管部门进行检查时$应当及时提供有关信息资料#国际出入口信道提供单位!互联单位每年二月份向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上一年度有关网络运行!业务发展!组织管理的报告#第二十条互联单位!接入单位和用户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严格执行国家安全保密制度"不得利用国际联网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得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妨碍社会治安和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发现有害信息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不得使其扩散#第二十一条进行国际联网的专业计算机信息网络不得经营国际互联网络业务#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和其他通过专线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只限于内部使用"负责专业计算机信息网络#企业计算机信息网络和其他通过专线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网络运行的单位!应当参照本办法建立网络管理中心!健全管理制度!做好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第二十二条违反本办法第七条和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联网!可以并处$%&&&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未领取国际联网经营许可证从事国际联网经营活动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限期办理经营许可证’在限期内不办理经营许可证的!责令停止联网’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的!对个人由公安机关处%&&&元以下的罚款’对法人和其他组织用户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元以下的罚款"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根据有关法规予以处罚"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规定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可以并处$%&&&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第二十三条违反(暂行规定)及本办法!同时触犯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二十四条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台湾!澳门地区的计算机信息网络的联网"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二十五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政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也与个人的信息安全息息相关。
因此,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政策制定,以确保网络的健康发展和安全使用。
本文将探讨计算机网络技术政策的几个关键方面。
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政策网络基础设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
政府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投资建设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基础设施。
例如,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促进宽带网络的普及和升级,提高网络覆盖率和接入速度。
2. 网络安全政策网络安全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运营者、服务提供者和用户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网络攻击、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此外,政府还需推动网络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网络的防护能力。
3. 网络内容管理政策网络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互联网的一大特点,但同时也带来了内容管理的挑战。
政府需要制定合理的内容管理政策,既要保障言论自由,又要防止有害信息的传播。
这包括对色情、暴力、谣言等不良信息的监管,以及对版权保护的重视。
4. 个人信息保护政策个人信息的保护是网络政策中的重要议题。
政府需要通过立法,明确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存储和传输规则,保护用户的隐私权。
同时,加强对个人信息泄露事件的调查和处罚,提高违法成本。
5. 网络知识产权政策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网络环境下的版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保护。
这包括对网络侵权行为的打击,以及对知识产权纠纷的调解和裁决。
6. 网络服务市场准入政策为了维护网络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政府需要制定市场准入政策,对网络服务提供者进行资质审查和监管。
这有助于防止市场垄断,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网络服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7. 国际网络合作政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网络空间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相关网络安全有哪些法规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系统和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篡改和泄露的一系列技术和管理措施。
为了维护网络安全,各国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规和政策。
以下是一些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规:1.《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这是中国自2017年6月1日起实施的第一个综合性网络安全法律。
该法规定了对网络基础设施的保护、网络运营者的义务和责任、网络安全监管等内容。
2.《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这是中国自2006年12月起实施的一项法规,旨在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益,规定了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违法行为的处理等内容。
3.《网络安全省长负责制实施办法》:这是中国自2018年5月1日起实施的一项法规,要求各省级政府委托一名省长负责网络安全工作,加强网络安全的组织领导力度。
4.《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这是欧盟自2018年5月起实施的一项法规,要求所有处理欧盟公民个人数据的企业和组织都必须遵守一系列数据保护规定,包括事先征得用户同意、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等。
5.《网络安全法案》(Cybersecurity Act):这是新加坡自2018年2月起实施的一项法规,旨在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规定了设立网络安全部门、提供网络安全服务等内容。
6.《个人信息保护法》:这是日本自2005年4月起实施的一项法规,旨在保护个人的隐私权和个人信息安全,规定了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公开等行为的规范。
7.《网络安全法》(美国):美国目前没有一部全面规范网络安全的法律,但在联邦层面,有一些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如《计算机犯罪法》(Computer Fraud and Abuse Act)和《国家网络安全政策》(National Cybersecurity Policy)。
以上是一些与网络安全相关的法规,这些法规在维护网络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推动网络安全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网络安全与法规总结网络安全是指对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保护和防御,以防止网络犯罪和滥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和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来保护网络安全。
一、法律法规的制定1.《网络安全法》:2016年颁布的中国首个全面规范网络安全领域的法律,强调对网络运营者的责任和义务,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提出具体要求。
2.《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对个人信息的收集、存储、传输和处理提出了详细要求,要求企业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3.《网络产品安全定制管理办法》:要求网络产品提供商和运营商保证产品的安全和可控性,包括安装后门、禁止使用不受控制的算法等内容。
4.《网络安全威胁情报共享办法》:鼓励网络安全相关机构和企业之间分享网络安全威胁情报,提高对网络攻击的应变能力。
二、打击网络犯罪行为1.网络攻击行为:各国法律对未经授权侵入计算机系统、网络入侵、拒绝服务攻击等行为予以打击和惩处,同时也规定了相关的罪刑。
2.网络诈骗行为:制定了打击网络诈骗、网络恶意软件、网络盗窃等行为的法律,如涉及个人信息的窃取和滥用,将实施相应的刑事处罚。
3.网络侵权行为:规定对于网络上的侵权行为,包括盗版、侵犯知识产权等行为进行打击和制裁。
三、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1.个人信息保护: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规定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必须经过个人同意,并加强个人信息的保密和安全措施。
2.数据传输加密:要求对网络数据传输进行加密处理,保护数据的隐私和机密性,防止被黑客窃取或篡改。
3.网络身份认证:要求网络服务提供商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确保用户的身份真实可靠,并防止冒用他人身份进行网络犯罪活动。
四、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和监管1.网络安全监测: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监测体系,对网络攻击、恶意代码传播等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2.网络安全认证:对网络设备和系统进行认证,确保其符合安全性要求,避免因网络设备和系统漏洞而引发的安全威胁。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如下:(1)《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13]第632号)(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办法》(国家版权局令[2002]第1号)(3)《软件产品管理办法》(工信部令[2009]第9号)(4)《软件企业认定标准及管理办法》(工信部联软[2013]64号)(5)《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工信部(2010)令第11号)(6)《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公通字[2007]43号)(7)《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147号)(8)《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管理办法》(计高技[2001]第2836号)(9)《软件出口管理和统计办法》(外经贸技发〔2001〕604号)(10)《中国软件行业基本公约》(外经贸技发〔2001〕604号)2、行业主要政策:(1)《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国发[2000]18号)指出拓宽软件行业的融资渠道,鼓励对软件产业的风险投资,并在税收方面提供诸多优惠政策。
(2)《关于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0]25号)进一步明确了对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3)《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发[2005]44 号)中强调要突破制约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开发支撑和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技术和关键产品,促进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技术升级,并以发展高可信网络为重点,开发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及相关产品,建立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具备防范各种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技术能力。
(4)《实施若干配套政策》(国发[2006]6号)提出在科技投入、金融、税收、人才培养等方面对软件产业提供政策支持。
(5)《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办发[2006]11号),提出了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目标和具体目标。
(6)《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发展改革委等,2009年)指出要提高软件产业自主发展能力。
国计算机信息网络政策法规
域名管理办法修订专题[2002-8-15]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2002-8-1]
《关于处理恶意占用域名资源行为的批复》[2001-8-23]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2001-4-3]
《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2000-11-7]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2000-10-8]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0-9-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2000-9-25]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997-12-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1997-12-8]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实施细则》[1997-6]
《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1997-5-30]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1997-5-20]
《关于加强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备案管理的通告》[1996-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1994-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