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1-3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7
第一章绪论2、心理与行为的关系(P4)3、心理学的科学性的3 个表现(P5)①可复制性②可证伪性③系统性(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实证研究的4 个任务:描述心理事件、揭示心理规律、探明心理结构、确定心理机能)4、心理学定义(P9)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事实、规律、结构和机能的实证科学。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9)①可公开检验原则②主客观资料科学整合原则③人文关怀原则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变量(P12)①刺激变量:能够引起机体反应的刺激特征②机体变量:个体自身的特征,包括物种特征和个体特征③反应变量:刺激引起在行为上发生变化的反应种类和特征,包括言语行为反应和动作行为反应8、古代心理学思想(P21)①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②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亚里士多德9、科学心理学诞生的背景(P22)①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法国理性主义(笛卡尔的身心交感论);英国经验主义(洛克)②生物学的影响: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人类的起源及性的选择》、《人与动物的表情》、《一个婴儿的简史》③生理学的影响:德国的三位生理学家(缪勒、亥姆霍兹、费希纳)④冯特的贡献: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开创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创建了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对以后的心理学发展有广泛深远的影响第二章心理的起源和本性1.心理的起源(P40)①反映是任何物质形态固有的特性②感应性是一切生物的基本特性③感受性——心理反应形式的源起2.动物心理的演进规律(P42)动物适应日益复杂的生活环境的过程,推动了神经系统及其机能的发展,神经系统的发展又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了外界环境。
这样,动物心理也就发展起来了。
动物心理的发展是的动物日益适应各种不同的生活环境,从而影响身体结构的演变。
3.人类的发展阶段(P53)①早起猿人时期(“能人”时期)②晚期猿人时期(直立猿人时期)③早期智人时期(古人时期)④晚期智人时期(新人时期)4、人类心理的起源(P56)——语言和劳动的作用5、人的心理的本性(P60)①言语觉知性:人能够觉知到自身以及周围环境的存在,并能将自己从周围环境中区分出来②主观能动性:对现实的有意识的选择反应;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保持和监督有目的的活动的进行③社会历史制约性:人的意识的内容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生变化第三章心理的生物基础5、内分泌系统(P89)内分泌系统是机体内对行为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一个系统,由全身不同部位的多种内分泌腺体和组织细胞组成。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和独立的标志是:年,德国心理学家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影响的心理实验室,开设实验心理学。
2、和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
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心理现象包括和。
4、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是。
5、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和。
6、心理过程包括、、。
7、心理是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8、个性心理包括和。
9、心理学的主要任务是、和。
10、心理学的体系分为两大类,即和。
11、心理学的主要派别有、、和。
12、大脑皮层有四个脑叶:、、、。
13、反射弧由、、、、五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1、心理学是一门(④)的科学。
①古老②年轻③新兴④既古老又年轻2、印度的卡玛拉狼孩典型事例说明人的心理基础是(④)。
①自然环境②人的大脑③个体活动④社会实践活动3、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
A.公元前四世纪B.十八世纪C.十九世纪D.二十世纪4、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D )。
A.亚里士多德B.弗洛伊德C.马斯洛D.冯特5、心理过程包括(D)。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6、心理学是研究(A)的科学。
A.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活动规律B.除精神病人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C. 除动物心理以外的心理现象D. 正常成人心理现象7、心理现象可分为(A)A.心理过程和人格B.认识、情感和意志C.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D. 认识、情感、意志和性格【知识导航:人格也叫个性,是指一个人有别于他人的整个心理面貌。
】8、心理反映的特点有(A)A.能动性和主观性B.客观性和反应性C.形象性和抽象性D.原则性和灵活性9、心理学是(D)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10、1879 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C)。
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0-6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学前儿童心理学与有关学科的区别和关系1,发展心理学1.发展心理学又称为年龄心理学,是研究个体从出生到衰老整个过程中的心理的发生发展。
2.主要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小学生心理学,青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
3.广义上来说它还包括人类心理种系发展的研究,又可以分为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
4.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支内容最为充实的分支或组成部分。
2,普通心理学1.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2.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是以普通心理学为依据和基础。
3.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可以丰富和促进普通心理学的研究。
3,学前教育学1.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规律的科学。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发生发展,必须了解学前教育学。
3.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是学前教育学提出理论和实际资料的依据。
4,儿童解剖生理学1.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儿童身体结构和机能的发育的科学。
2.儿童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前提。
3.心理是脑的机能,儿童生理解剖学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知识依据5,辩证唯物主义哲学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离不开一定的哲学思想指导。
2、学前儿童心理学又为辩证唯物主义提供科学依据。
3、如何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1,抓住学科特点2,明确基本概念,基本知识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1,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以及儿童心理变化的原因2,培养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3,初步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方法4,有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5、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1.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必须考虑到儿童生活的客观条件。
2.任何结论都要以充分的事实材料为依据。
2,发展性原则1.不仅要注意已经形成的心理特征和品质,更应注意刚萌芽的新特征和品质。
教育心理学教师XX辅导中期测验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学属于()A.2、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年。
A.1879B.1897 C3、下列哪一个事件是心理学脱离思辨性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A.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B.1890年美国学者詹姆斯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C.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实验,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规律4、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学科。
A.心理活动的规律B.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5、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6、在苏联,被成为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A.卡普杰列夫B.桑代克C.乌申斯基D.维果斯基7、教育心理学普遍认为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出版于()8、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规律的科学。
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应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这属于()。
10、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学与教的心理规律B.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11、要求把人的心理看作是与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密切相联系的过程来考察和研究的原那么是()12、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作用的一项是()13、20实际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
14、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15、学校教育依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三、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标志是1903年心理学家出版了。
2、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4、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的交叉学科。
5、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由、和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的。
6、是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7、教材的编制和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和的理论和研究为基础。
1.2课后思割窗洋辑•、选劣題1.学与教的过秆从宏规1・说包括五个发黃.Hfil选项屮不.«7X屮的是(><A.学生与教师»-教有fj政部门C・教学内容D・教学媒体和教孕坏境【善幻B【解匸】在宏观1.・学':;教过翟定•个东线过减该杀统包菇学生、教瞅教学虫容、教学媒久印教学环境五网凶索,由学习过程.教学过洱和评价反思过理这三种过理交編在2.教号心理学中各家冬派学习理论乙争;2带集中佻现左对()的不同解尿上.A.学习过稅8.教学过思C.评价过榨».反思过程【答幻A1^1学习过程是戟仔心理学來门进扌.层早也是煤#的一顶両尤内*这纫的t成果构成/学习和功机凤论.灵家冬该学习理论Z争佈处中盜规任对学生学习过思的不;・3.1903佯・芙疋心理学家< }出版了 <&(?心理学〉.这足西方并一冬以教仔心埋学俗名的号艺.A.tl®».加涅C.码申斯丛D.彙代克【芥案】D【解1903年.爻国心理学农•锻代克「版了otm心理学人这是四方第木以救金心理学侖名的专片・1913〜1911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右心却.学玄细篦1・ < )以实用卞义为廉鈕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攻乂教学的实践必动•対敦代产牛了桐勺宋远的形响.A.彩态斯B.鲁宾IW坦C.11咸D.布件納rn*) c【解柄】札喊以实用上义为丛昭的“从做屮学“为仁条・进f;•改节枚孚的买践活动•対教E产工了HI为深远的妙叫•成为滋刃工义教宵的密珞人。
3.按财•定的II的和计划•何接堆显集研咒対0存关的现状史材料.从WW1PJ?・通过分折.斫等方法.笈现何趣.探索教n规休的轩允方法趁< >.A.实脸法B.调仪法C.观察法D.教金经脸总结法f?$*J B【解析】说TE法足按服•定的H的和讣划•何搖地投集哥兀对仗令关的现状及历史材斜・从而弄清爭实.通过分析、慨姑等方法发现甸蛇・探索教。
含答案-国家(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心理学专题1-3】1.【2017·上】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同卵双胞胎的智商测试分数很接近,这说明()。
A.遗传和后天环境对儿童的影响是平行的B.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较大C.遗传对智商的影响较大D.遗传和后天环境对智商的影响相当【参考答案】C2.【2014·下】婴儿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A.2~3个月B.4~5个月C.7~8月D.9~10个月【参考答案】B3.【2013·上】婴儿手眼协调的标志性动作是()。
A.无意触摸到东西B.伸手拿到看见的东西C.握住手里的东西D.玩弄手指【参考答案】B4.【2012·下】婴儿喜欢将东西扔在地上,成人拾起来给他后,他又扔在地上,如此重复,乐此不疲这一现象说明婴儿喜欢()。
A.手的动作B.重复连锁动作C.抓握动作D.玩东西【参考答案】B5.【2018·下】小班同一个“娃娃家”中,常常出现许多“妈妈”在烧饭,每位幼儿都感到很满足。
这反映了小班幼儿游戏行为的特点是()。
A.喜欢模仿B.喜欢合作C.协调能力差D.角色意识弱【参考答案】A6.【2017·上】初入园的幼儿常常有哭闹、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绪,说明这些幼儿表现出了()。
A.回避型依恋B.抗拒性格C.分离焦虑D.黏液质气质【参考答案】C7.【2016·上】一名4岁幼儿听到老师说“一滴水,不起眼”,结果他理解成了“一滴水,肚脐眼”。
这一现象主要说明幼儿()。
A.听觉辨别力较弱B.想象力非常丰富C.语言理解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D.理解语言具有随意性【参考答案】C8.【2015·下】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
A.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身边人的行为学会分享B.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儿童学会分享的最重要的学习形式C.儿童能够学会分享是因为儿童天性本善D.儿童学会分享是因为成人采取了有效的奖惩措施【参考答案】A9.【2014·上】照料者对婴儿的需求应给予及时回应是因为: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在生命中第一年的婴儿面临的基本冲突是()。
绪论一、研究心理学史的意义(一)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了解当代心理学的全貌1.心理学史不仅是联结心理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纽带,它也是整合当代心理学各个领域、各种取向、各种理论流派的一种力量。
2.心理学史对于心理学系学生来说,是把握当代心理学全貌所必不可少的知识。
从历史进程中发现心理学分支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各种理论观点之间的连贯性和统一性,这是克服心理学的分裂困境,实现心理学统一的必要途径。
(二)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理论思维的培养对于心理学系的学生来说,理论思维是不可缺少的,而实践证明心理学史的学习是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为在学习心理学史的时候,我们通过对心理学史上的理论体系的分析,通过对心理学家是如何提出问题、论证观点的考察,通过对心理学流派来龙去脉的梳理,必然使我们的思维、判断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培养出较高的理论素养。
(三)心理学史的学习有助于历史思维的培养历史性思维指的是一种站在历史的角度对历史事实进行综合分析的理论思维能力。
在心理学史课程的学习中,通过对心理学历史知识的分析和领会,学会以历史的眼光看待问题,这对于研究的选题,问题的讨论和正确认识各种人物和理论是有帮助的。
二、心理学的历史观(一)库恩的范式理论1.范式的基本含义(1)从心理方面来说,范式是科学群体的共同态度和信念。
(2)从理论方法上来说,范式是科学群体所公认的“理论模型”或“研究框架”。
库恩认为,范式的形成是学科成熟的标志。
2.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依据“范式”概念,库恩阐述了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1)前科学时期。
在这一时期内,范式还没有形成,学科内部学派林立。
依据库恩的观点,心理学目前就处在这一阶段。
(2)规范科学时期。
稳定的科学范式开始形成。
大部分科学家依据范式进行研究,对共同的范式坚信不疑。
(3)反常与危机时期。
当与范式不一致的现象经常出现时,科学家对于范式的信心逐渐动摇,产生了分歧和混乱,学科由此丧失了共同的研究基础。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普通心理学18秋在线作业1-3
作业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共10题,30分
1、()是指激发、维持、调节并引导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推动力量。
A需要
B动机
C意志
D情绪
【答案】本题选择:B
2、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特征是:
A强、不平衡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
D弱
【答案】本题选择:C
3、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
A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B外向特质和内向特质
C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D一般特征和特殊特质
【答案】本题选择:C
4、下列哪一种现象不能证明短时记忆的存在?
A系列位置效应
B近因效应
C顺行遗忘
D前摄抑制
【答案】本题选择:C
5、把一串点知觉为一条虚线的现象叫做
A整体知觉
B良好图形
C空间频率整合
D主观轮廓
【答案】本题选择:A
6、表象具有()。
A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扣可操作性
B抽象性、概括性和稳定性
C直观性、概括性和片断性
D直观性、可操作性和概括性
【答案】本题选择:D
7、下列哪一项不是深度知觉的单眼线索?
A空气透视
B结构梯度
C运动视差
D视轴辐合。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二十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这种转变最初源于教育心理学家()所进行的教育与课程改革。
A.布鲁纳B.布鲁姆C.奥苏贝尔D.斯金纳答案:A2.()于1913年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旗帜。
是美国第一个将巴氏的研究结果作为学习理论的基础的人。
A.巴甫洛夫B.桑代克C.华生D.斯金纳答案:C3.()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成为进步教育的带路人。
A.罗杰斯B.布鲁纳C.杜威D.桑代克答案:C4.当你熟悉塑料袋装东西的功能后,就很不容易想到或发现它在急情况下可以当“小便袋”使用。
这种心理现象叫做()。
A.功能固着B.解决问题方法C.环境局限D.思维狭窄答案:A5.首字联词法属于()。
A.复述策略B.精致策略C.组织策略D.回忆策略答案:B6.听者把讲话人的交谈作为生成和加工新观念的一种刺激,这种倾听属于()。
A.鸡尾酒式的倾听B.内容的倾听C.承担义务的倾听D.创造性的倾听答案:D7.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称之为()。
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答案:B8.历史课中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A.命题学习B.概念学习C.词汇学习D.符号学习答案:D9.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并且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或违抗师长,这种反应属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中的()。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答案:D10.学生的知识学习主要是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A.知识巩固B.知识运用C.知识提取D.知识迁移答案:C11.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考虑()。
A.精选教材B.合理编排教学内容C.合理安排教学程序D.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答案:ABCD12.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设计心理学第一章设计心理学概述-作为一门设计科学的设计心理学【领会】1.1设计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现状1【设计心理学定义】是工业设计与消费心理学交叉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它是研究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设计心理学是专门研究工业设计活动中如何把握消费者心理,遵循消费行为规律,设计适销对路的产品,最终提高消费满意度的一门学科。
2.设计心理学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唐纳德A 诺曼(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提出“物质心理学”,研究人和物互相作用方式的心理学。
赫伯特A 西蒙(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着眼于主体思维活动的研究,将设计当做问题求解的思维心理学。
李彬彬(江南大学)——认为设计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分支,研究的方向设计与消费者心理匹配的专题。
赵江洪(湖南大学)——使用应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来研究设计领域的问题。
李乐山(西安交通大学)——工业设计心理学,满足用户使用需要的心理研究。
柳沙(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心理学是研究设计领域的设计主体和设计目标主体的心理现象,以及影响心理学现象的各个相关因素的科学。
【领会】1.2研究对像和研究范畴1.【设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不仅仅是消费者,还应该包括设计师。
因此,设计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消费者心理学,另一个重要的内容是设计师心理学2.【设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a) 基础本分,包括生理基础和环境基础。
b) 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动机和价值观念,理念等。
c) 个性心理,包括人性和能力等。
d) 心理过程,包括知(感知、认知),情(情绪和情感),意(意志和意动)。
【领会】1.3设计心理学的历史和相关学科⑴审美心理学、心理美学、艺术心理学、美术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1【心理美学】也称“美学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它是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审美、创造美的心理过程、个性心理及其规律的美学分支学科与流派.1、移情说:最早由德国费肖尔父子提出2、距离说:爱德华-布洛2【心理学的主要学派】精神分析学派、格式塔心理学、弗洛伊德心理学、人本主义。
《实验心理学》课程练习题(第1-3章)第一章绪论一、概念判断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变量、环境特点自变量、出声思维、口语报告、实验效度、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安慰剂效应、双盲实验二、选择1.关于某种特殊条件可能产生某种特定结果的可检测的预测叫作()A推论 B 数据C外化解释D假设2.1885年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是()A.韦伯B.费希纳C.斯蒂文斯D.艾宾浩斯3.下列方法哪些是非实验方法()(多项选择)A.自然观察法B.调查法C.相关法D.个案法4.需要采用恒定法控制的额外变量有()A实验室物理环境B.实验过程控制C.被试的主观态度D.仪器的性能指标⒌在有关积极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的实验中,由于主试无意中表现了对目标对象的关注和支持,影响了被试的反应和实验的结果,这体现了()。
A天花板效应B实验者效应C霍桑效应D安慰剂效应⒍要了解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在实验中应采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A解题的正确性B解题的速度C口语报告D解题的难度⒎控制额外变量最常用的方法是()。
A消除法B平衡法C统计控制法D随机化法⒏一项调查中统计了被调查者的性别、职业的比例构成,请问这两类资料属于()。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描述性资料9.三位研究者评价人们对四种速食面品牌的喜好程度。
研究者甲让评定者先挑出最喜欢的品牌,然后挑出剩下三种品牌中最喜欢的,最后再挑出剩下两种品牌中比较喜欢的。
研究者乙让评定者将四种品牌分别给予1-5的likert等级评定,(1表示非常不喜欢,5表示非常喜欢),研究者丙只是让评定者挑出自己最喜欢的品牌。
研究者甲,乙,丙所使用的数据类型分别是:A类目型---顺序型---计数型 B顺序型---等距型---类目型C顺序型---等距型---顺序型 D顺序型---等比型---计数型三、填空⒈实验心理学就是在_______条件下对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第一章概论:一、心理学的概念★1、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科学性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性质。
3、科学的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观察、直接实验4、重要标准:客观性、准确性、可检验性二、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标志: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二)、流派(七个)1、构造主义心理学1)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即“构造主义心理学”。
2)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
3)主要观点:内省方法,研究意识的结构2、机能主义心理学1)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2)代表人物:杜威。
3)主要观点: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4)意识流:意识的连续性,意识像水流一样。
3、行为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华生(古典行为主义)2)主要观点: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华生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如果给我一打儿童……)3)华生行为心理学思想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俄国生理学家巴pu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的影响4)斯金纳:新行为主义(区别:在于他并不否认人内部心里活动的存在)★4、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1)创始人:魏太默、考夫卡、苛勒2)含义是整体或“完形”3)主要观点:研究意识体验,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4)格塔式知觉规律:格塔式心理学着重在知觉的层次上研究人如何认识事物。
5、精神分析学派1)创始人:弗洛伊德2)主要观点:研究无意识现象,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
处于下意识中的个人心理冲突正是发生心理障碍的原因。
★6、人本主义心理学1)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2)主要观点: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潜能,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有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7、认知心理学1)认知: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说的认识过程。
2)代表人物:奈瑟、皮亚杰3)主要观点:研究内部心理活动规律,但不忽略对动机和情感的研究。
采取口头报告的方法。
4)原因:计算机科技的迅猛发展、实验室心理实验取得了一些成果。
三、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一)理论领域:1、实验与认知心理学(最早发展起来的心理学分支)2、人格与社会心理学3、发展心理学4、心理测量学5、生理心理学(研究遗传因素对行为的影响)(二)应用领域:1、临床与咨询心理学2、教育与学校心理学3、工业与组织心理学4、广告与消费心理学5、法律与犯罪心理学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有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优点:对被观察者的行为直接的了解,能收集到第一手资料,保持了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
缺点:观察者被动地位,很难按人的主观意愿发展,观察结果难于重复,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影响。
2)测验法: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注意:测验内容必须具备适用性和科学性,测验的实施、计分和解释要有统一标准。
注意测验的目的及其适用的目标群体。
★3)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研究者在进行实验时,必须考虑到三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类型:自然实验和实验室实验自然实验:现场实验,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实验室实验: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
区别:实验情境不同★4)调查法: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种类:问卷法和谈话法问卷法: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者自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谈话法: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
优点: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条件和设备,比较容易。
缺点: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影响收集资料的真实性。
★五、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1、认识内外世界;2、调整和控制行为;3、直接应用于实际工作上第二章意识与注意:一、意识的性质1、意识: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2)对内部刺激的觉知3)对自身的觉知2、意识的状态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楚★3)白日梦状态;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
★4)睡眠状态:研究证明,人在睡眠时意识并没有停止。
二、注意1)注意: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指向性——人在每一瞬间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其余对象。
集中性——当心理活动指向某个对象时,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集中起来,即精神贯注,兴奋性提高。
★3)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予反应,同时排除无意义的信息干扰)、维持功能(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比较紧张的状态,在时间的延续上,对于复杂活动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调节功能(从一种活动转向另一种活动的时候,体现了调节功能)★4)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不随意注意的原因:a刺激物本身特点b人自身的状态)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影响因素:活动的目的与任务、对活动的兴趣与认知、个体的知识体验、活动的组织、个体的人格特点及意志品质)随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又无需意志努力。
(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特征。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1)区别:注意不同于意识。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2)联系: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
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可控制意识状态——注意集中、自动化意识状态——注意很少、白日梦和状态——注意极少、睡眠状态——基本停止活动。
三、生物节律、睡眠与梦★1)生物节律:是有机体生理功能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
①人的行为与四种时间循环相联系,即人的生物节律分为1年、28天、24小时和90分钟四种时间长短,其中日周期对人们心理状态的影响最大②日节律:在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还有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
③飞行时时差造成的身心困扰绝非产生于旅途疲劳,而是人自身生物节律被干扰的结果。
★2)睡眠与失眠①人在正常情况下的脑电波为β波,冥想状态为α波,轻度睡眠为θ波,深度睡眠为δ波。
②睡眠的5个阶段:一是过渡期;二是轻睡期;三、四是沉睡期(梦游、梦呓、尿床此时出现);五是快速眼动睡眠(REM、睡者的眼球有快速跳动现象,呼吸和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并且很难唤醒。
做梦在这时)。
睡眠状态的心理特征:轻松、静止黑夜睡觉一方面为了恢复机能,另一方面也为了保护自己③失眠的表现:入睡困难;时睡时醒,无法进入沉睡阶段;容易惊醒,之后再也难以入睡。
④失眠的类型:情境性失眠(由生活情境的改变造成,涉及一些造成个体心理压力的事件,情境性失眠是一种暂时性失眠);假性失眠(每天睡眠时间少于常人);失律性失眠(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形成的暂时性失眠);药物性失眠飞行时差所造成的睡眠困难,属于失律性失眠。
3)梦①梦是人在睡眠中尤其在快速眼动睡眠时期神经系统活动的结果,也是一种心理活动,是意识的一个层面活动的结果。
②意识——无意识——前意识③无意识:个体不能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无意识中包含了大量的观念、想法、欲望、冲动等,这些观念和想法因为与社会伦理道德相冲突而被个体压抑在无意识中,个体无法察觉到。
④梦的特征:梦境主要与自己有关;梦境受生活环境影响;梦的内容受睡眠中外在或内在刺激的影响四、意识的特殊现象1、催眠:一种类似睡眠又实非睡眠的意识恍惚状态。
1)苏格兰医生布瑞德提出“催眠”一词2)催眠原理:受暗示性;催眠诱导3)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A、感觉麻痹;B、感觉扭曲和幻觉;C、解除抑制;D、对催眠经验的记忆消失。
4)角色扮演理论:巴伯尔、斯潘诺斯提出5)意识分离理论(隐蔽观察者):希尔加德提出,2、心理促动药物的影响镇静剂(鸦片、海洛因)——兴奋剂(咖啡因、尼古丁)——迷幻剂(摇头丸)第三章感觉与知觉:一、感觉概述1、感觉的一般概念: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视、听、味、嗅、皮肤)第六感觉(超感知觉):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
感觉分类:远距离感觉(视觉、听觉)、近距离感觉【味觉、嗅觉、皮肤觉(触觉、温度觉、痛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肌动觉、平衡觉)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1)收集2)转换3)加工4)体验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1)感受性: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2)感觉阈限: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3)绝对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
4)差别感受性: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
5)差别感觉阈限: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刺激之间的最小差异量。
6)差别阈限:从刺激方面讲,为引起最小感觉差异需要出现的刺激量变化7)最小可觉察:在刺激变化时所产生的最小感觉差异。
8)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用感受性大小来说明的。
9)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成反比例关系。
10)韦伯定律: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由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称韦伯定律。
(K韦伯常数或韦伯比率)11)费希纳定律:由刺激引起知觉大小是该感觉系统的K值与刺激强度的对数之积。
二、视觉1、可见光:400—750毫微米2、基本的视觉现象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视觉适应: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的变化,适应既可以提高感受性,也可以降低感受性。
2)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色调(色调是颜色的基本特征或表现;由混合光中起主导作用的波长所决定)、饱和度(与光的强度有关,起主导作用的波长越强,饱和度越大)、亮度(构成该颜色的全部光波的总强度)3、视觉的机制1)两种感光细胞:棒体细胞(只对光的强度反应,对微弱的光线敏感)、椎体细胞(专门反应光的波长即颜色)1)明适应:又称光适应,P522)暗适应:P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