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3.6《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word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44.00 KB
- 文档页数:2
3.6惯性牛顿第一定律(第一课时)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学习的内容是惯性。
惯性是学习运动和力的知识后的一个重要概念,在生活中处处存在,对接下来的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做好准备,也是高中学习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的基础。
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力的作用效果、二力平衡等基础知识。
第一课时惯性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惯性与我们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学生对惯性的认识既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本节课首先从游戏活动入手,引出惯性,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活动,知道一切物体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通过学生举例,教师的引导,学会用规范的物理语言解释惯性现象。
然后通过实验,探究惯性与物体质量的关系,以加深学生对惯性的理解。
最后,通过惯性现象的举例,体验事物的两面性,以落实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进行教学的班级是平行班,班级学生心理年龄普遍还是偏小,比较调皮,对于事物的认识不深,但初二的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所以教学上重在学生体验惯性的现象,认识惯性。
通过点播,对惯性现象用科学规范的物理语言进行解释。
从游戏活动入手,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一切物体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而且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惯性。
知道惯性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2)知道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对与惯性有关的生活事例和实验的分析,感受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方法。
(2)经历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现象的过程,注意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惯性利弊的分析与讨论,体验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懂得辩证看待事物的重要性。
(2)通过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了解惯性对交通的影响,懂得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惯性的概念。
难点:惯性现象的科学解释。
第一节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动力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是否合理,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
【学习难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学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方法指导:1.该实验结论无法直接证明,只能通过推理得出。
2.要让小车从斜面静止滑下,注意放手时不能施加一个推力,否则无法保证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初速度相同。
知识链接:本次实验用到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实验推理法。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学互研生成能力知识板块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自主阅读教材P125~127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如下实验:(1)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将毛巾依次换成棉布和光滑的木板,重做上述实验,观察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
(2)讨论本实验的下列问题:①几次实验都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什么?答: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时初速度相同。
实验记录表:表面材料阻力大小小车滑动距离毛巾大短棉布较大较长木板小长设想——光滑水平面无无限远②棉布比毛巾__光滑__(选填“光滑”或“粗糙”),小车在棉布上受到的阻力比在毛巾上__小__,小车在棉布上滑行的距离__远__。
木板比棉布__光滑__(选填“光滑”或“粗糙”),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比在棉布上__小__,小车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__远__。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进一步推理: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会怎样?答: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独立完成知识板块一、二教师巡视。
根据完成情况挑几组同学带领大家分别学习板块一、二,其他同学补充或纠错。
教师选择两组同学在全班展示方案,小组同学互相点评。
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备课人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经过分析、归纳和推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用于分析实际现象。
3.通过观察和归纳建立惯性的概念,并能用于解释与惯性有关的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斜面小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概括、推理)。
3.通过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进行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4.会小组讨论设计简单的惯性实验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让学生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
上传自录视
频)
导入新课牛顿有句名言“如果说我看得
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
们的肩膀上”。
有一个故
事,
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牛顿的这句话,让我们从一个演示实验开始这个故事。
一.历史回眸(Ⅰ)
学生听讲、仔细观察并思考
汇报交流合作探究【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1:用手推静止于水平桌面
的木块,
实验2:用手推静止于水平桌面
的小车,
思考:(1)请描述实验现象,并
通过实验现象总结力与运动的关系
答:略
在远古时代的古希腊,科学比现
学生观察实验
思考,回答。
3.6 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学习单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一、 概念部分1、惯性(1) 一切物体,不论它是_______还是_______的,都具有一种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2)由于惯性的原因,车开动一瞬间时,车里的人往_____(前或后)倾。
车停止一瞬间时,车里的人往_____(前或后)倾。
(3)飞奔的人被石块绊倒后,由于身体的_________部位具有惯性,而使得自己飞着摔出去。
(4)物体的惯性和该物体的____________有关。
二者具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一胖一瘦两位相扑手比赛,_______选手更可能赢2、牛顿第一定律(1)做木块由斜面滑下的实验时,当接触面分别是绒布面,木面和冰面时,木块下滑的路程从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表面越光滑,阻力越小,木块运动的距离就____________,速度变化就____________.(2)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那么该木块将保持_________不变而一直做_______________ 运动下去。
此时物体在运动的方向上__________(是或否)受到力的作用。
结论: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它将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3)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
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将永远_____________(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总保持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状态。
此定律适用的对象是_________物体,其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5)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如果柯受良腾空飞出后所受到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他的车将会怎样运动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课堂练习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能运动B.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就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C.只要物体在运动,就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D 若是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不能运动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是正确的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不能肯定是正确的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在事实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来的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第1课时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目标(1)体会亚里士多德与伽利略的思想冲突,通过动手实验,用分析和论证的方法,探究出牛顿第一定律,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从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论证的能力和表述信息的能力。
(3)认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方法,了解物理上理想实验的实质。
重点与难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理解,难点: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法的实质;力和运动的关系教学方法以实验为中心,用分析与论证及科学推理的方法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突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准备:斜面、木板、棉布、玻璃板、毛巾、滑块、刻度尺等。
教学设计一、复习提问,弓I入新课【教师活动1】提问:(1)力的作用效果表现有哪些?(2)摩擦力的定义理解。
【学生活动1】回答师的问题并了解感知力和运动在生活中关系。
【教师活动2】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引入新课:(1)让两同学分别推桌子。
用力推,桌动;停止用力,桌不动。
(2)让两学生分别滚球。
施力则运动,离开手后球最终停止。
提出问题:物体的运动与力到底有怎样的关系呢?板书课题:牛顿第一定律【学生活动2】根据师的要求阅读并实验,找出共性。
思考师的问题,进入新课。
二、投放学案,引导自学【教师活动1】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初步感知本节课的内容。
走入学生中间,及时发现、指导学生自学。
【学生活动1】阅读课本,完成学案上的“自主学习”部分。
初步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教师活动2】组织学生板演,交流与讨论,形成共识。
【学生活动2】板演、交流、讨论。
进一步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三、合作共建,解决问题1、伽利略斜面小车实验提出问题:运动的物体如果不受外力的作用,运动状态将会如何呢?制订计划与试验设计:参考课本,师生讨论形成共识。
进行试验:实验过程由师生讨论达成共识(可参考课本)。
数据收集: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表格中。
分析与论证:根据表中的内容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1科学探究:牛顿第一定律课型:新授课备课人: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的关系的不同认识。
2.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种重要方法。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知道什么是惯性,能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学习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经历和体验归纳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难点: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出简单的规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和力的作用效果)。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存疑质疑,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说明了。
2.在探究实验中运用了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2.物体保持_____________的性质叫惯性,惯性是物体的,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或受力情况。
【学习过程】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阅读课本,举例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
二、牛顿第一定律1.自学课本,了解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内容,并说出他的观点。
2.科学探究(1)将滑块放在斜面上,放手让滑块滑下,到水平面上后会立即停止前进吗?猜想:你认为滑块在木板上前进的距离远近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滑块前进距离的因素。
(2)思考:如果要研究滑块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和水平面对它的摩擦力的关系,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你能设计出一个研究方案吗?相同因素包括改变的条件。
(3)实验中应观察哪些现象?比较哪些量?你能设计一个记录表格吗?(4)分别实验,观察、记录、完善表格。
(5)思考分析:a、三种表面谁光滑,摩擦力最小?从三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怎样的描述?。
b、若表面更光滑,则滑块所受摩擦力将,前进距离,速度减小的程度。
c、若表面光滑到摩擦力为0滑块会怎样。
比较推理的结果,能得到结论: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会。
想一想静止的物体在不受外力时,会。
至此牛顿总结出牛顿第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讨论:该定律能直接用实验验证吗?为什么?三、惯性1.认识惯性(1)阅读课本内容,思考什么叫惯性。
3.6 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学习单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一、 概念部分
1、惯性
(1) 一切物体,不论它是_______还是_______的,都具有一种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
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
(2)由于惯性的原因,车开动一瞬间时,车里的人往_____(前或后)倾。
车停止一瞬间时,车里的人往_____(前或后)倾。
(3)飞奔的人被石块绊倒后,由于身体的_________部位具有惯性,而使得自己飞着摔出去。
(4)物体的惯性和该物体的____________有关。
二者具体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一胖一瘦两位相扑手比赛,_______选手更可能赢
2、牛顿第一定律
(1)做木块由斜面滑下的实验时,当接触面分别是绒布面,木面和冰面时,木块下滑的路程从小到大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表面越光滑,阻力越小,木块运动的距离就____________,速度变化就____________.
(2)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为零,那么该木块将保持_________不变而一直做_______________ 运动下去。
此时物体在运动的方向上__________(是或否)受到力的作用。
结论:运动的物体不受外力,它将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运动
(3)物体除了运动的以外,还有静止的。
那么,静止的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保持什么状态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将永远_____________
(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总保持______________状态或_________状态。
此定律适用的对象是_________物体,其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5)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如果柯受良腾空飞出后所受到的一切外力都突然消失,他的车将会怎样运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课堂练习
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能运动
B.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就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C.只要物体在运动,就一定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D 若是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不能运动
2、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是正确的
B .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不能肯定是正确的
C .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经过在事实基础上,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来的
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
3、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假设它所受的外力都同时消失,则它就做()
A、匀速直线运动
B、匀速曲线运动
C、立即静止
D、原来的曲线运动
4、用绳子拉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当绳子突然断裂,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立即变为零
D、保持不变
5、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牛顿第一定律可以从实验中直接得出
D、不受力作用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6、在静止的车厢的水平桌面上放一小球,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 若发现小球突然向后运动,说明此时火车在___________;若火车在行进中,小球处于静止状态,说明火车在___________________;若小球向右滚动,说明火车在________;若小球向前滚动,说明火
车在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
7、汽车关闭发电机后仍能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汽车—————,汽车的速度越来越小,最后停下来,则是因为汽车——————
8、热气球以一定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从热气球里落下一个物体,这物体离开热气球后是()
(A)立即下落(B)先上升一段时间,然后下落
(C)以热气球原来的速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D)缺少条件,无法判断
9、如图,在一辆光滑的小车上,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m1>m2)的两小球随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则两个小球()
A、一定相碰B、一定不相碰
C、不一定相碰D、难以确定
10、水平放置的装有水的密闭玻璃管中间有一气泡,如图所示,当手拿玻璃管由静止开始突然向右运动时,气泡将在玻璃管中()
(A)向右运动(B)向左运动(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