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及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2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目的:规范检验科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确保实验室安全。
范围:检验科。
1.实验室建有门禁系统,布局合理,工作区与生活区分开,便于开展工作,设有专门的标本流、人员流和废物流通道分区明显,并有明显的标记。
2.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戴口罩、工作帽、穿胶鞋。
外出时应脱去污染的工作帽、口罩、手套、工作服。
3.使用流动水洗手,配备感应水龙头或脚踏式水龙头设施、洗手图、配备清洁剂、速干手消毒剂,干手物品等设施。
4.保持室内清洁卫生。
每天对空气、各种物体表面及地面进行常规清洁消毒,桌面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对特殊房间的空气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并作好记录。
5.在进行检验工作时应避免污染;工作结束进行消毒处理。
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相关部门报告。
6.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应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7.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8.废弃的病原体培养基,菌、毒种保存液等,按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处理。
9.菌种、毒种符合生物安全管理有关规定。
10.报告单应在清洁区域打印发放,如被污染应消毒后发放。
11.医疗废物处置符合有关规定。
检验科院内感染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保障医务人员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和部门,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及陪护人员。
第三条医院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在医院内传播和感染的现象。
第四条医院院内感染防控的宗旨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控制院内感染的传播,保障医院内的安全。
第五条医院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采取综合性、系统性的措施,全面提高医院院内感染的防控水平。
第六条医院院内感染防控工作应坚持科学依据,依法依规进行,按照“预防、控制、消除”分阶段进行。
第七条医院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的实施,要注重科学指导、规范操作、及时响应、强化管理,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
第八条医院院内感染防控工作由医院院感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以及各科室和部门共同负责。
第二章医院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第九条医院院内感染预防的措施包括:(一)加强手卫生管理,医务人员在患者接触前后、操作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操作,保持双手清洁;(二)加强环境清洁消毒,定期对病房、手术室、诊疗室等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三)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和灭菌,对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进行正确处理;(四)加强空气质量监测,保证医疗机构的空气质量符合标准;(五)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管理,严格执行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工作;(六)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和防控,发现传染病疫情及时报告并采取控制措施。
第十条医院院内感染预防的主要措施包括:(一)推行“无菌操作”,医务人员在进行手术及操作时,必须采用无菌操作技术;(二)推行“无菌包埋”,手术室内的所有医疗用品必须进行包埋处理;(三)推行“消毒隔离”,对传染病患者要进行隔离治疗,并对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处理。
第十一条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无误。
第十二条医院院内感染预防的文件记录、汇总和分析应定时进行,重要信息要及时报告医院院感科和管理委员会。
检验科及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检验科及实验室部分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检验科及实验室作为医院中非常关键的部门之一,其管理制度尤为重要。
本文将会通过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检验科及实验室部分进行详细的探讨。
首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检验科及实验室部分应明确负责医院感染监测、预防、控制和管理的具体职责和权限。
检验科及实验室负责对医院感染进行监测工作,包括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分析结果等工作。
同时,他们也要负责对已发生的医院感染进行调查及处理,并向上级汇报。
其次,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检验科及实验室部分要求人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进行工作。
检验科及实验室人员在进行样本采集和检测时,需要佩戴防护设备,遵守严格的操作规范,以防止感染源传播。
此外,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检验科及实验室部分还应规定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和消毒要求。
实验室应保持干净整洁,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同时,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实验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安全使用。
另外,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检验科及实验室部分还要求实验室人员参与感染控制培训,并定期进行感染控制知识的学习和更新。
通过培训,使实验室人员增加对感染控制的认识,掌握感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提高自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此外,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检验科及实验室部分还包括对实验室检验结果的管理。
实验室检验结果是医院判断感染疾病的重要依据,因此,要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检验科及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标本追踪系统,确保每个标本都得到了正确的处理和记录,避免结果出错或遗失。
最后,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检验科及实验室部分还要求加强与其他科室的协作和沟通。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需要各个科室的紧密合作,检验科及实验室作为关键部门之一,要加强与其他科室的信息交流,及时提供检验结果和相关报告,以促进感染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医院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检验科工作环境的清洁与安全,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特制定本消毒隔离制度。
二、消毒管理1. 检验科每日定时对所有工作台面、器械和仪器进行消毒,保持清洁。
2. 固定人员负责检验科的消毒工作,确保每日消毒计划得以有效执行。
3. 使用消毒剂应遵循正确的浓度和使用方法,确保消毒效果。
4. 消毒后的器械和仪器应放置在专门的消毒装置中,并严格按照指示进行存放和管理。
三、隔离管理1. 对接受特殊检测的患者进行隔离,确保检验科内部环境的纯净。
2. 隔离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应着防护服,避免交叉感染。
3. 隔离区域内的餐具、床单和日常用品等应专门用具专门消毒,避免传播疾病。
4. 隔离区域内的垃圾应定期清理、消毒,并按要求进行处理。
四、应急处理1. 如发生传染病疫情,检验科应按照医院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并采取必要的消毒隔离措施。
2. 应急情况下,确保医护人员有足够的防护用具,并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3. 应急情况下,检验科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疫情防控。
五、责任分工1. 检验科领导负责整个消毒隔离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 消毒人员负责日常的消毒工作,确保消毒效果。
3. 隔离人员负责隔离区域的管理与监督,确保隔离区域的安全性。
六、监督与评估1. 检验科领导每月定期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2. 检验科应建立消毒隔离记录档案,记录消毒隔离工作的相关情况,确保工作的透明化与可追溯性。
3. 检验科应接受上级监管部门对消毒隔离工作的定期检查与评估,确保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七、附则1. 本消毒隔离制度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查通过后生效,如遇特殊情况需修改时,由医院检验科领导提出并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批后生效。
2. 本消毒隔离制度解释权归医院检验科领导。
3. 本消毒隔离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各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篇一: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全院及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一、医护人员进入工作场所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必要时戴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保持清洁;禁止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宿舍等公共场所。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注射、穿刺、换药、检查等操作前后均洗手,必要时使用快速手消毒液。
(:各科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三、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必须一人一用。
四、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母婴同室、icU、换药室、治疗室、口腔科、输血科等重点科室有有关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洁监控五、措施。
六、病房每周空气消毒一次,定期开窗通风湿式打扫,严格执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布。
病区各室清扫工具要专用,标记明确,用后消毒。
七、换药室、治疗室应严格划分清洁区和污染区。
八、无菌容器、敷料要定期消毒,消毒液定期更换。
1、无菌物品要注明消毒日期、失效日期,有效期不得超过一周,超过一周应重新灭菌。
放置无菌物品时,须按时间顺序排放。
2、无菌操作时必须带治疗盘(车)。
肌肉注射药物准备不得提前30分钟;静脉用药现配现用,溶药时间不得提前2小时,以防污染和失效。
3、无菌持物钳(镊)、各类消毒液容器每周高压灭菌2次。
无菌物品(棉球、棉签、纱布等)一经打开,注明开启时间,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4、使用中的碘酒、酒精、安尔碘每周更换2次,戊二醛每1-2周更换一次,并每周监测浓度,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换,使用安尔碘小包装注明开启时间。
5、科室不得自行清洗器械,用后器械需保湿送供应室集中处理。
七、各种引流瓶、引流袋、引流管、负压器、氧气导管等,应每日更换。
八、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管路、呼吸机管路必须每日更换、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备用。
九、听诊器用75%酒精擦拭,一人一消毒。
体温计用后浸泡于500mg/L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内30分钟,清洗后干燥保存。
十、血压计、病历夹每周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电话、电脑键盘、鼠标等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一次,血压计袖带每周清洗,有污染随时消毒清洗。
检验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检验科的消毒隔离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安全,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门的管理要求,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1. 检验科消毒隔离管理工作由医院感染控制科全面负责,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检验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2. 检验科主任为检验科消毒隔离管理工作的具体负责人,负责组织培训、监督检验科人员的消毒隔离工作。
第三章设备和环境消毒管理1. 检验科的设备、仪器和工作台等使用前后应当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2. 检验科的环境每日定时清洁,地面、墙壁和门窗等进行消毒处理,保持整洁。
3. 检验科的空气消毒要求定期进行,确保空气质量达到国家卫生标准。
第四章人员消毒管理1. 检验科工作人员每日上岗前应进行手部消毒,保持手部清洁,避免交叉感染。
2. 检验科人员接触可能被感染的样本、物品后,应及时进行手部消毒,避免传播传染病。
3. 检验科人员应严格按照穿着规范进行工作,使用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
第五章物品消毒处理1. 检验科的耗材、试剂等物品应存放在消毒柜内,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2. 检验科使用的试管、培养皿等实验器具应进行高压蒸气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3. 检验科一次性使用的物品应在使用后立即销毁处理,避免再次使用造成交叉感染。
第六章废弃物处理1. 检验科产生的废弃物应按照医疗废弃物管理制度进行分类收集、处理,确保不造成污染。
2. 检验科使用的一次性医疗器械应及时、正确进行废弃物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影响。
3. 检验科废弃物收集、运输、处理等环节需要定期进行检查,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第七章感染控制1. 检验科发现患者存在传染病症状时,应立即向医院感染控制科报告,并按照要求进行隔离处置。
2. 检验科工作人员应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保持体格健康。
3. 检验科人员在工作中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并配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第八章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1. 检验科的消毒隔离管理制度需要定期进行审核和完善,确保符合医疗卫生要求。
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医疗质量,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本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检验科所有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
三、消毒隔离原则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微生物的传播。
2. 按照不同区域的功能和风险,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3. 定期对环境、设备、物品进行消毒,保证消毒效果。
4. 加强生物安全防护,防止病原体的释放和传播。
四、具体措施1. 工作人员管理(1) 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域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子、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必要时穿隔离衣、鞋套、戴防护眼镜或面罩。
(2) 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做到勤洗手、戴口罩、手套等。
(3) 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感染防控意识。
2. 环境管理(1) 检验科应合理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明确各区域的职能和界限。
(2) 清洁区包括值班室、仓库等,应保持环境整洁,定期消毒。
(3) 半污染区包括血库、微生物室缓冲间等,应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4) 污染区包括体液室、临检室、生化室、微生物室、采血室等,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 设备及物品管理(1) 检验设备及物品应按照使用频率和风险等级进行分类,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2) 检验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性能良好。
(3) 检验物品应严格按照有效期和使用说明书进行使用,保证物品质量。
4. 标本管理(1) 标本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集、运输、储存和处理,防止标本污染。
(2) 标本容器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避免标本泄漏和污染。
(3) 标本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严格按照生物安全管理要求进行处理。
五、监督与考核1. 检验科应设立专门的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的感染管理工作。
2. 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对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目的通过本制度的制定,对实验室人员的行为等进行规范化要求,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检验科工作人员及进入检验科的相关人员。
三、制度要求1.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作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
4.无菌物品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棉签、纱布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酒精、碘伏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一周,消毒凝胶、洗手液、84消毒液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
5.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操作,毛巾专用。
6.不要用戴手套的手或已经被污染的手接触门把手,钥匙等物品。
7.进行严格消毒(1)对地面、桌面、仪器表面等物体表面,每日消毒2次,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消毒液的浓度为500mg/L;当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洁与消毒,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作用30min后再用清水去除残留消毒剂;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支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 (40ml的消毒液1000ml的水)消毒剂擦拭作用30min,再用清水去除残留消毒剂;特殊感染按消毒灭菌制度执行。
(2)房间每天紫外线照射一个小时,每周五用95%乙醇擦拭灯管,定期进行紫外线照射强度及灭菌效果检测,达到消毒规范要求。
(3)止血带要做到一用一消毒,先清洁再消毒。
一般情况下,清洗后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当受到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
(4)各仪器产生的废水,要先用1000mg/L的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后才可排放。
(5)样品架、采血盘、脉枕等每周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一般情况下,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液浸泡30min;当受到污染时,要立即清洁消毒,先去除污染物,再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min。
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一、总则1. 目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旨在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医疗质量。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部门、科室及工作人员。
3. 指导原则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
二、组织管理1.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组织(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分管副院长、医务科科长、护理部主任等担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2)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全院感染管理的日常工作。
2. 明确各部门职责(1)医务科:负责组织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监督、检查、指导各科室感染管理工作。
(2)护理部:负责制定护理工作感染管理制度,指导各病区感染管理工作。
(3)药剂科:负责提供抗生素使用、消毒剂配制等技术支持。
(4)设备科:负责提供消毒设备、器械等物资保障。
(5)各临床科室:负责本科室感染管理工作,落实各项感染控制措施。
三、感染监测1. 监测内容(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对全院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收集、分析感染病例资料。
(2)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测:对感染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了解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
(3)消毒效果监测:对消毒剂、消毒设备、消毒方法进行效果监测,确保消毒质量。
2. 监测方法(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对住院患者进行定期巡查。
(2)医院感染病原体监测:采用实验室检测方法,对感染病例进行病原体检测。
(3)消毒效果监测:采用现场采样、实验室检测等方法,对消毒效果进行评价。
四、消毒隔离措施1. 消毒剂的使用(1)选用高效、安全的消毒剂,并根据消毒剂的使用说明进行配制和使用。
(2)定期更换消毒剂,避免产生耐药菌株。
(3)对消毒剂进行质量监测,确保消毒效果。
2. 消毒方法(1)物体表面消毒:采用擦拭、浸泡、喷洒等方法进行消毒。
消毒隔离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院所有科室、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本院消毒隔离工作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第四条本院设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消毒隔离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分管副院长、医务科、护理部、预防保健科、临床科室、消毒供应室、检验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六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全院消毒隔离工作的规章制度、工作目标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医院感染情况,研究解决消毒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第八条预防保健科负责全院消毒隔离工作的具体实施和业务指导,对消毒隔离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第三章消毒隔离措施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卫生标准和规范,制定本科室的消毒隔离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配备足够的消毒设施和消毒剂,保证消毒工作的正常开展。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当对医务人员进行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消毒隔离意识和能力。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消毒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消毒质量。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消毒记录制度,记录消毒的时间、地点、对象、方法、浓度、用量等信息,并保存至少两年。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当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保证消毒效果达到规定要求。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医院感染暴发应急预案,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及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感染扩散。
第四章消毒隔离操作规程第十六条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不同科室、不同诊疗活动,制定具体的消毒隔离操作规程,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对消毒隔离操作规程的培训和宣传,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意识。
第一篇:检验科及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检验科及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离制度1. 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
2. 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片。
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 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 名种器具随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灭菌)。
6. 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7. 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 坚持每天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物体表面擦试消毒,室内空气每日紫外线照射并详细记录,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细菌培养,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消毒毁型并详细记录。
医疗垃圾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条款规定置于黄色塑料袋封扎,标记后医院医疗垃圾站处理、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报告。
9. 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处理。
第二篇:检验科及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宜兴市红塔医院检验科及实验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胶鞋,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片;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各种器具应及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或灭菌)。
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检验科及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 引言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新发疾病,它是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检验科及实验室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建立健全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医疗安全至关重要。
2. 目的及范围本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并控制检验科及实验室内发生医院感染,确保患者、医护人员和访客的安全。
本制度适用于该医院的检验科及实验室管理。
3. 责任与义务3.1 检验科和实验室负责人应当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负总责,并组织相关人员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3.2 检验科和实验室员工要按照相关规定,参加医院组织的感染管理培训,增强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认识和责任感。
3.3 检验科和实验室员工要自觉遵守各项感染控制措施,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严格执行洗手消毒等。
3.4 检验科和实验室员工要主动报告发现的疑似或确诊的医院感染病例。
4. 设备与环境管理4.1 检验科和实验室应配备符合卫生标准的检验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4.2 检验科和实验室的工作区域应保持干净整洁,及时清理和处理医疗废弃物。
4.3 检验科和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环境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材料与试剂管理5.1 检验科和实验室应对所使用的材料和试剂进行管理,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5.2 材料和试剂的采购应符合相关规定,并进行验收,确保产品的合格和无菌。
5.3 材料和试剂的使用过程中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交叉污染。
6. 检验样本及标本管理6.1 检验样本和标本应妥善收集、标识和保存,确保其准确性和完整性。
6.2 检验样本和标本的运输和存储要符合相关规定,避免交叉污染。
6.3 检验样本和标本的处理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保证其质量和安全。
7. 感染控制措施7.1 检验科和实验室要建立健全的感染防控制度,包括手卫生、环境清洁、消毒灭菌等方面的措施。
7.2 检验科和实验室员工要按照相关规定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定期更换和消毒。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1.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时必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戴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手套及防护眼镜。
2.非本科室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不得在工作区内进食、喝水、接待客人等。
(二)卫生保洁措施1.保持室内通风和清洁卫生,定时开窗通风或打开通风设备。
室内空气可采用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机消毒,每日1次;操作台表面及地面等进行常规清洁和消毒,每日2次。
2.进行各种检验操作时应避免污染,进行特殊传染病或耐药菌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操作台面、地面等污染时,应立即处理,防止污染扩散。
(三)消毒隔离1.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
2.严格执行标准预防的原则,操作时应戴口罩和乳胶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不得徒手拆卸采血针头。
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子弹头采血管)。
4.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操作前、后应洗手或卫生手消毒。
5.无菌物品(如棉签、容器、检验用具等)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24h内有效。
6.保持室内清洁,有人时采用空气消毒机进行消毒,无人时采用紫外线灯消毒,每日1次,有记录。
操作台面、地面及显微镜等物体表面,每天用5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次,如遇污染时随时消毒。
7.可重复使用的检验用品使用后,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 后,清洗、干燥备用。
8.废弃标本、菌种、毒种及一次性检验用品使用后,须经无害化处理后按感染性废物处置,有记录。
其他废弃物按规定分类收集,做好交接。
检验科实验室消毒隔离制度1. 简介实验室消毒隔离制度是指为保障实验室环境的卫生和实验人员的健康安全,规定了实验室内消毒和隔离的程序和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检验科实验室消毒隔离制度的内容。
2. 实验室消毒要求2.1 消毒目的为防止实验室内的病原微生物传播和交叉污染,消毒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
消毒的目的是杀灭或去除实验室内的病原微生物,从而保证实验环境的洁净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2 消毒频率根据不同实验室的使用频率和需求,消毒频率应进行合理的规划。
一般情况下,实验室的工作台、仪器设备和操作区域应当每天进行消毒。
3. 实验室消毒程序3.1 消毒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室消毒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清理实验桌面和操作区域,将杂物和垃圾清除干净;•根据所需消毒的物品和区域,选择合适的消毒剂;•根据消毒剂的说明书,按照正确的比例将消毒剂稀释;•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等。
3.2 消毒操作步骤根据实验室具体情况和实验室内的物品和区域不同,在消毒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步骤:1.将稀释好的消毒剂倒入喷雾瓶或拖把桶中;2.从上至下,由清洁的区域开始进行喷洒或擦拭;3.注意角落和死角的清洁,确保完全覆盖;4.对仪器设备表面进行彻底消毒,注意避免过度湿润;5.需要进行洗涤的物品,先进行清洗后再进行消毒;6.准备好备用的消毒剂,以防止扩散和交叉感染;7.所有消毒剂使用完毕后,进行合理的处理和储存。
4. 实验室隔离要求4.1 隔离对象根据实验室内的实际需求和实验内容,需要对不同的实验物品和操作进行隔离。
常见的隔离对象包括:•对人体有害的有毒、放射性和危险化学物品;•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的微生物实验;•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病原体实验等。
4.2 隔离措施为保证实验室内的隔离效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实验物品和操作区域的隔离:通过设置专门的操作台、柜子或隔离间,将不同实验物品和操作隔离开来;•人员隔离:根据实验的要求,对实验人员进行合理的隔离措施,如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实行单向流动等。
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一、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
二、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
设流动水洗手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三、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如体温表、吸氧面罩等)。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四、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 2%戊二醛浸泡灭菌。
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
五、正确使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1/ 13品。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六、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24 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七、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 24 小时不得使用。
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使用中的消毒剂每日更换,容器每周灭菌2-3 次。
八、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未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
九、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
检验科消毒隔离管理制度一、概述为了加强检验科的消毒隔离管理,提高实验室工作环境的卫生水平,确保实验室的正常运转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责任1.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全面监督和管理实验室的消毒隔离工作,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
2. 每位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对自己的工作区域进行消毒和隔离,并负责定期对消毒隔离措施的检查和维护。
3. 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委派专人负责消毒隔离工作的监督和督促。
三、消毒工作1.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常用消毒药剂的使用方法,并在必要时进行培训。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对实验室内的各个区域进行消毒,特别是易受污染的地方,如实验台、试剂柜等。
3.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定期更换实验室内的消毒用品,如消毒纸巾、消毒液等。
4. 实验室内的垃圾应定期清理,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传播病菌。
四、隔离工作1. 实验室的各个功能区域应有明确的划分,如样品处理区、试剂储存区、实验区等,并且应有相应的标识。
2. 每个功能区域之间应设立隔离区,以防止不同区域的污染相互传播。
3.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样品处理,避免样品之间的相互污染。
4. 所有实验室内的废物、废液等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处理,并且应设立专门的隔离容器。
五、设备管理1. 实验室内的各类仪器设备应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修,以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2. 实验室内的仪器设备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消毒和清洁,特别是与样品接触的部分。
3. 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完仪器设备后应当对其进行消毒,并保证下一个使用者能够得到一个清洁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六、培训教育1. 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有关消毒隔离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2.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参加培训和教育活动,并按照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操作。
3. 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对培训和教育活动进行记录,并进行有效的评估和追踪。
七、监督检查1. 实验室管理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隔离管理工作的检查和评估。
医院实验消毒管理制度一、总则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医院实验室消毒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环境卫生,保障实验室工作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而制定。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实验室的消毒管理工作。
三、消毒管理责任1. 实验室负责人对实验室消毒管理负有全面责任,要对实验室消毒工作进行具体规划、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及时整改,确保实验室环境清洁、无菌。
2. 实验室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消毒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按照工作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 医院院感科要定期对实验室消毒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实验室消毒管理的落实。
四、消毒用品及设备管理1. 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消毒用品和设备,如消毒剂、消毒液、灭菌设备等,要保证消毒用品及设备的规范使用和定期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2. 使用消毒用品和设备的操作人员要熟悉操作规程,按照生产厂家的说明书正确使用,严禁私自更改操作方法,保证消毒效果的可靠性。
3. 消毒用品及设备应定期进行巡检和检测,如有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保养,确保消毒用品及设备的正常使用。
五、消毒操作规程1. 消毒过程应按照规程有序进行,先清洗、后消毒,严格区分清洁区、污染区、消毒区,保证实验室消毒操作的顺利进行。
2. 操作人员在消毒过程中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等,并注意保护自己的安全,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3. 消毒过程中应加强通风,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的滋生,提高消毒效果。
4. 消毒后的仪器设备、试剂耗材等物品应妥善保存,防止再次被污染,确保实验室环境的清洁度。
六、应急处理1. 如在消毒过程中出现事故,应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大。
2. 操作人员如感觉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向主管领导报告,并接受医院的相关检查和治疗,以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安全。
七、监督检查1. 医院院感科定期对实验室消毒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进行督促跟踪,确保实验室消毒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落实。
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
第一条:为了保障医院环境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医院消毒隔离工作由医院院感科负责,具
体操作人员由院感科委派。
第三条:医院各科室每天均需对设备、器械、用具
等进行定期消毒,确保无菌状态。
第四条:医院定期组织对病区、手术室、诊疗室等
进行大规模消毒,严格遵守消毒程序。
第五条:医院人员接触患者、实施手术等操作前,
必须依据规定进行手部消毒。
第六条:医院各科室需定期进行物品清点,对过期、损坏的物品及时淘汰并做好记录。
第七条:医院病人隔离观察间需保持干净整洁,每
日进行消毒,确保无交叉感染。
第八条:医院院感科每年对医院进行一次大规模消
毒检查,对不合格科室进行整顿。
第九条: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应定期进行调整和
完善,保证医院环境卫生工作的持续顺畅进行。
第十条: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由医院院感科负责
解释和具体执行,对违反规定的人员将做出相应处理。
第十一条:医院所有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章制度,做到严格执行,确保医院环境卫生安全。
第十二条:对于医院环境卫生不达标的情况,应当
立即报告院感科,进行相关处罚和整改。
总结:医院消毒隔离规章制度是医院环境卫生和患
者安全的重要保障,医务人员必须认真执行,确保医院环境卫生无可挑剔。
希望医务人员们能够严格遵守,齐心协力,共同维护医院的环境卫生和患者的健康安全。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有效运行,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度和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1.医护人员在上班时应保持衣帽整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遵守消毒灭菌原则。
在接触病人前后应及时洗手,进行无菌操作必须戴口罩、帽子。
2.室内布局应合理,分区明确,标志清楚。
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或备有手消毒设施。
3.无菌棉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4.酒精应密闭保存。
5.采血针、吸管等一次性物品不得重复利用。
6.每日坚持清洁、消毒制度,试验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
地面应湿式清扫,保持清洁。
当有血迹、体液及排泄物等污染时,应及时用500mg/L~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洗,拖洗工具使用后应洗净、消毒、晾干备用。
不同的区域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7.止血带一人一带、一用一清洁消毒。
8.加强各类仪器设备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9.医疗废物处理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处理。
10.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11.血库冰箱定期消毒,室内空气定期消毒。
此外,我们还制定了检验科消毒灭菌监测制度和检验科紫外线灯使用管理制度:1.紫外线灯监测:日常监测灯管应用时间、累计照射时间、使用人签名。
强度监测每半年一次。
2.消毒剂监测:消毒剂生物监测每季度一次。
3.紫外线灯使用管理:要求每立方米不少于1.5W,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检验科规定1小时,灯管距离地面小于2米。
灯管距离物体表面不得超过1米,应使照射表面受到直接照射,且应达到足够的照射剂量。
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灯管表面清洁,一般每二周用95%的酒精棉球擦拭一次,发现灯管表面有灰尘、油污时应随时擦拭。
使用紫外线直接照射消毒,必须在无人的情况下进行,医务人员监测时必须注意防护。
空气消毒时,房间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减少尘埃和水雾,温度、湿度适宜。
检验科及实验室的医院感染管理及消毒隔
离制度
1.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口罩,手套。
2.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检验用品,用后进行无害化处理。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静脉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巾一带,微量采血必须一人一针一管一片。
对每位病人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4.无菌物品如棉签、棉球、纱布等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使用后的废弃物品应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5.名种器具随时消毒、清洗,各种废弃标本应分类处理(焚烧、入污水池、消毒灭菌)。
6.报告单应消毒后发放。
7.检验人员结束操作后应及时洗手,毛巾专用,每天消毒。
8.坚持每天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物体表面擦试消毒,室内空气每日紫外线照射并详细记录,每月进行一次空气细菌培养,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消毒毁型并详细记录。
医疗垃圾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条款规定置于黄色塑料袋封扎,标记后医院医疗垃圾站处理、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处
理,防止扩散,并视污染情况向上报告。
9.菌种,毒种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处理。
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