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1
学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心得体会学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心得体会学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心得体会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说。
全会强调,如期实现目标必须遵循六个坚持,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强调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这五大理念深刻总结了中国实践的宝贵经验,充分体现了时代的新趋势、新特点,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创新发展: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已走上全面创新之路。
未来五年,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处于什么地位?全会给出明确答案: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胡鞍钢说:创新发展将成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的关键驱动因素,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全面科学发展的基本保障、根本支撑和关键动力。
全会明确提出了十三五推进创新发展的三条路径: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可以预见,坚持创新发展必然会增强各行各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到2020年,一系列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有望突破,中国将融入全球创新发展合作大网络。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
3.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历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正面临着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现实途径马克思主义从实际出发和谐社会中国特色国情论文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和基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在新时期和谐社会的构建的进程中,人的全面发展有其现实的目标和具体的内涵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人的全面发展实现条件(一)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前提。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才能使人在摆脱贫困状态.并在基本满足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追实现人的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和自由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充足的自由时间。
只有拥有了大量的自由时问.才能使人有充分的时间从事文化娱乐、科学研究、文学创作等活动,从事各种各样的有益活动,挖掘和培养人的多方面的情趣、爱好及能力.使人不仅在物质关系上而且在精神关系上愈益丰富。
使人个性和创造力在自主活动中得到全面发展。
(二)逐渐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条件私有制条件下,分工的片面性、被动性,造成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片面畸形发展。
旧式使劳动者在社会生活中,被划分到一定的活动范围.固定于某种劳动形态,每一个人都只熟悉整个生产的一部分,只发展自己能力的一方面而偏废了其他方面。
这种分工“把一个变成农民.把另一个变成鞋匠,把第三个人变成工厂工人.把第四人变成交易所投机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是这样的人。
因此,只有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才能消灭城乡差别、工农差别、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使劳动成为真正自由的活动,实现劳动者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三)扩大交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把人的全面发展放眼到世界范围中,使其成为世界化的共同方向,具体途径就是要不断开阔视野,寻求、把握并创造交往和发展的实践机会。
新发展理念的认识
新发展理念是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发展新的指引和方向。
其核心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
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发展理念,强调在发展中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创新性,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促进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发展的必然选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必要条件,共享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新发展理念还强调了宏观政策的调整和转变,以加强市场化和法治化,注重环保和节能减排,推动创新和科技发展,加强对贸易和对外投资的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总之,新发展理念是中国的发展方针之一,具有宏观性、全局性和战略性。
它的实施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为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结合唯物史观相关原理谈谈对共享发展新理念的认识共享发展新理念是在唯物史观相关原理指导下,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的一种新的理念提出。
它强调将共同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主张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和社会财富的共享,推动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
若要深入理解共享发展新理念,需要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
首先,共享发展新理念体现了唯物史观中人类社会发展的辩证性。
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过程。
共享发展强调通过公平分配资源和财富,消除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促进社会的平衡和稳定。
这种理念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辩证性的原则,即在社会发展中通过纠正不平等现象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其次,共享发展新理念体现了唯物史观中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性。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类的社会行为和社会制度都是受到客观规律支配的。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在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基础上形成的。
只有按照规律来进行资源配置和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共享发展新理念体现了唯物史观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性。
唯物史观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共享发展新理念的提出,不是空想和理论构筑,而是在实际中反复实践和不断摸索形成的。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并不断改进共享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共同进步。
最后,共享发展新理念体现了唯物史观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性。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减少矛盾、实现进步的过程。
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当前社会存在的矛盾,并实现人类社会的进步。
通过公平分配资源和财富,实现社会的共同发展,可以减少贫富差距,增加社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推动人类社会朝着更加进步的方向前进。
总之,共享发展新理念是在唯物史观相关原理的指导下提出的,它强调共同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根本目标,体现了唯物史观中发展的辩证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前进性,是推动社会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理念。
特区实践与理论 二〇二二年 第四期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常常把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提,明确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
也就是说,促进共同富裕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前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归宿和目的。
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也是一个前沿性问题。
这里,笔者结合促进共同富裕,着重谈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的“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系统谋划”历史逻辑的必然要求。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初,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实践上相对注重“重点突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
2007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突出出来,注重“全面发展”。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就是在重点突破的基础上,把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了出来,开启由相对注重“物”的发展到相对注重“人”的发展的过渡。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论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现路径韩庆祥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21&ZD011)阶段性成果。
摘 要: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常常把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提,明确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
迄今为止,党的文献尚未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作出全面系统的界定,需要在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实践和理论上更加重视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内涵作出全面明确的界定。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项重大原则中的价值向度简介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独特的概念,指的是中国特殊的现代化路径和模式。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遵循五项重大原则,这些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与现代化发展的需求的有机融合。
本文将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项重大原则中的价值向度。
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逐渐步入世界舞台中心。
然而,中国的现代化之路需要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使得中国式现代化成为独特的一种现代化模式。
五项重大原则的概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五项重大原则分别是”和谐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共享发展、绿色发展”。
这些原则体现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体现。
和谐发展和谐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原则。
和谐发展强调各个方面的协调与平衡,包括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同、城市与农村的平衡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
这一原则反映了中国文化中重视和谐共存、注重人际关系与社会稳定的核心价值观念。
开放发展开放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之一。
中国选择了改革开放的道路,通过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与互动,加速了现代化的进程。
开放发展使得中国从封闭的国家向外界开放,吸收了许多先进的技术和理念,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创新发展创新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原则之一。
创新是推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动力,通过创新实现技术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需要以创新为引擎,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共享发展共享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原则之一。
共享发展强调社会公平和经济机会的平等分配,确保每个人在现代化进程中都能够享有公平的待遇。
这一原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下为公”的价值观念,旨在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原则之一。
绿色发展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通过推动绿色技术和低碳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尊重。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我们理解并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基石,而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则是这一概论中的核心要素之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强调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命运,旨在构建一个无国界、无阶级的和谐社会。
本文将详细探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及其重要意义。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观的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对于人类社会发展及其全球性影响的深刻认识和呼吁。
它强调了人类的共通性和共同利益,主张全人类应当团结合作,共同面对全球性的挑战和问题。
具体而言,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1. 全球性问题意识:人类社会正面临着许多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贫富差距、粮食安全等。
人类命运共同体观要求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广泛性和紧迫性,并采取积极的合作行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2. 共享发展理念:人类社会的发展应当是全面、共同的。
人类命运共同体观主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坚持公平正义原则,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实现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3. 和平共处原则: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倡导各国之间和睦相处、和平共处。
它反对侵略、霸权和战争行为,主张通过平等对话和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和矛盾,构建和谐、稳定的国际关系。
4. 全球治理体系重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观批判了现行的不平等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体系。
它主张重建一个更加公正、民主和有效的全球治理体系,使各国的利益能够得到平等的尊重和体现。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观的重要意义1. 促进全球发展和繁荣:人类命运共同体观通过强调共享发展理念和平等的全球经济秩序,有助于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它呼吁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世界各地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2.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人类命运共同体观强调和平共处原则和国际争端的和平解决,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它促进了国际社会的合作共赢,降低了战争和冲突的风险,为世界各国的和平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共享发展理念的四个要点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共享发展理念的背景和意义,概括该理念对社会和经济的重要性。
以下是一个例子供参考:概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共享发展理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共享发展理念的核心是通过分享资源、机会和成果,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普惠性增长。
它强调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平等和包容,并致力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正和和谐。
共享发展理念的出现源于对传统发展模式的反思。
在传统模式中,资源的分配往往不够公平,社会阶层和贫富差距也越来越明显。
一些人沉寂在贫困中,而另一些人享受着富裕和机会。
这种不平等不仅阻碍了社会的整体进步,也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
共享发展理念强调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合作。
在共享发展理念中,社会资源被充分利用和共享,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社会经济活动中。
这种发展模式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追求可持续利益的最大化,为当前和未来的社会创造一个更加繁荣和公平的环境。
共享发展理念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也在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现资源和机会的共享,我们可以激发更多人的潜力和创造力,推动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共享发展理念还可以提高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发生。
因此,共享发展理念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共享发展理念的四个要点,以期更全面地了解这一理念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这些要点,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推动共享发展理念的落实,为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包括了对整篇文章的框架和组织结构进行介绍和说明。
通过文章结构的安排,读者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文章的组成部分和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下是对文章1.2文章结构部分内容的建议: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1. 提供一个总览:首先,引出全文的大致内容,描述文章主要讨论的内容和重点。
可以简要介绍共享发展理念的意义,以及本文将会涵盖的四个要点。
我们应当树立怎样的发展理念?树立合适的发展理念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可以被考虑的发展理念:1.可持续发展:践行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确保未来世代的发展空间。
2.共享发展: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消除贫困。
追求经济增长不仅仅是增加国内生产总值,也要关注增加人民的福祉和改善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3.人本发展:将人民的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展应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为中心,实现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4.创新驱动:推动创新理念,加强科技创新、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提高国家和社会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动力。
5.和谐共处:倡导和谐共处理念,加强社会和谐稳定,促进不同群体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各类利益的平衡和社会共识的形成。
6.开放合作:推崇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开放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倡导多边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促进国际间的互利共赢。
7.生态文明: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协同发展。
将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和绿色发展纳入发展的全过程,构建可持续的生态文明。
这些发展理念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不同的时代和国家可能会强调不同的发展理念,因此,一个合适的发展理念需要根据本国国情、历史和发展阶段来制定并适时调整。
重要的是根据人民的需要、社会进步的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来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对共享发展理念的认识
共享发展理念是指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出发点,实现资源共享、权益共享、机遇共享和发展成果共享的发展理念。
它强调的是公平、可持续和包容性发展,注重社会公正和平等,旨在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共享发展理念的核心是均衡发展,即通过公正的资源分配、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益,消除贫困和不平等现象,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共享发展倡导各国之间、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互助合作,促进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共同繁荣。
共享发展理念重视可持续发展,即通过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当前和未来世代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绿色发展和低碳经济,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包容性发展,即尊重和重视不同社会群体的需求和意见,推动社会公众参与和民主决策,实现资源和机会的公平分配。
它注重打破种族、地域、性别等不平等现象,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社会的发展的全面进步。
总之,共享发展理念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可持续和包容的世界,通过实现资源共享、权益共享、机遇共享和发展成果共享,促进全球各地区和各国家的共同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科学发展观基本要素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发展观。
它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二、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注重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要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实现长远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全面创新。
科学发展观强调创新是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要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迈向创新驱动发展阶段。
四、坚持全面协调。
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全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各地区协调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坚持全面依法。
科学发展观强调依法治国,要加强法治建设,健全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科学发展观强调加强党的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七、坚持以改革创新推动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改革是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的关键,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制度创新,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八、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
总的来说,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
只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才能真正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我们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素,不断完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朝着更加科学、合理、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共享发展是一种根植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念,旨在促进社会的
公平与公正。
共享发展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帮助,共同分享发
展成果,以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繁荣。
共享发展理念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实践。
在经济领域,共享发展鼓励实现全面发展,消除贫困和不平等。
它
强调要提供公平机会,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公正的报酬和收入,以
及适当的社会保障。
此外,共享发展还强调要加强各个地区和不同
社会群体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互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在社会领域,共享发展倡导建立一个包容性的社会。
这意味着
每个人都可以享有基本的人权和社会福利,无论他们的种族、性别、年龄、残疾或社会地位如何。
共享发展还鼓励人们之间的团结和合作,以解决社会问题,提升社会和谐。
在环境领域,共享发展注重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要合理
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和损害,以保护地球和人类的
未来。
共享发展倡导生态文明,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实践中,共享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
应该制定和实施公正的政策,鼓励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企业应该
承担社会责任,关注员工福利和公益事业。
个人应该树立共享精神,关心他人,参与公益活动。
总而言之,共享发展理念旨在构建一个公正、和谐、可持续的
社会。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努力,推动共享发展
的实现。
(字数:242)。
龙源期刊网 五大发展理念是中国的发展经济学作者:胡鞍钢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5年第33期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新理念,也是指导“十三五”时期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理念。
一切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规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历史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的发展观随着中国的发展实践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
五大发展既总结了以往的五年规划之创新和精髓,集前人之大成(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又与时俱进,再突破、再创新,极大地丰富了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总结了中国发展的最佳实践,是中国原创性的发展新理念。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这五个方面的发展自觉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充分体现了时代的新趋势、新特点,深刻总结了中国实践的宝贵经验。
这是中国的发展经济学,我们称之为“五大发展”。
同时,五大发展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彼此之间相互融通、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有着统一的目标。
五大发展的核心和最终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国家五年规划本质上是人民的规划、人民发展的规划、人民分享发展成果的规划。
因此,“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就是要体现:人民是国家发展的主体、创业的主体;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民是创新的主体;人民是分享发展成果的主体。
五大发展根本落脚点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要全面了解、正确认识、必须遵循人的生命发展周期。
这也是制定五年规划的微观基础,即从人的生命发展周期出发,对不同的阶段进行各种持续的人力资本投资,进而提高人的各种发展能力。
人的现代化本质上是投资人力资本,提高人的能力维度边长,加速人的能力积累过程。
人的进步集合起来就构成了社会的进步,在中国则构成了十三亿人民的集体进步,尽管他们之间有很大差异。
申论热点: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近年来,全党全国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不断探索和实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广泛调研、深入思考,制定和实施更有针对性和长期性的政策措施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首先,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核心是经济增长。
我们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服务业、加大对老工业基地的转型支持等方面下足功夫,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推进城镇化和农村振兴,不让任何一个群体掉队。
其次,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事关无数人民福祉。
我们要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保证教育公平和质量,改善医疗服务水平,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提高公共服务规模和质量,让更多的人群获得公平、优质、普惠的服务。
我们可以从政策财政的角度出发,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于这些领域,并持续提高财政支出比例。
最后,实施重点扶贫计划,将扶贫工作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贫困地区脱贫、发展寻找出路,帮助贫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扶贫产业发展,鼓励企业去贫困地区投资,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探索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机构和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总之,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引导社会资本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同时加强监管,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社会各方面也需要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为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献计出力。
只有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实现梦想,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在实践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途径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增长、公共服务和扶贫计划,还需要关注其他相关领域,下面我将重点介绍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坚持公平正义,消除贫困现象的根源。
贫困是全球性的问题,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社会问题之一。
面对当前复杂的环境,我们需要秉持公平正义的原则,打击腐败现象,加强对走私、逃税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消除贫困现象的根源。
发展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中,发展一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然而,真正有意义的发展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或者社会制度的完善,更应落脚于人的全面发展。
那么,究竟怎样的发展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呢?首先,教育的优质与普及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石。
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能够为个体提供丰富的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不应只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应当致力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品德修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而且,教育机会应当公平地向所有人开放,无论其出身、贫富、地域。
这意味着要加大对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投入,缩小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同时,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也应得到重视,以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使他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其次,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保障。
没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人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因此,发展应当致力于提供全面、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让人们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这包括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医疗人才,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以及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确保每个人都能获得必要的医疗救治。
此外,还应注重预防保健,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健康知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同时,关注心理健康也至关重要,要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帮助人们应对压力、焦虑等心理问题,促进心理的健康和平衡。
再者,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合理的收入分配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个人只有通过工作,才能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经济收入,从而改善生活质量。
发展应当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尤其是高质量的就业岗位,让人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潜力。
同时,要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
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新发展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创新、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基本内容的发展理念。
其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民为中心。
这是新发展理念的核心,强调经济发展必须以人民的利益为中心,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全面创新。
这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强调以创新引领发展,实现全方位、全周期、全要素的创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绿色发展。
这是新发展理念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强调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按照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原则,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四、开放发展。
这是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强调要加强与
世界的交流合作,打破区域壁垒,推动经济全球化,实现互利共赢。
五、共享发展。
这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目标,强调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发展。
这五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和相互关系。
在当今社会,共同富裕对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共同富裕是指社会中所有居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中都能够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实现富裕和幸福的状态。
这种状态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富足,更是包括了精神和心灵上的丰盈和幸福感。
对于个人来说,共同富裕意味着拥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从而实现自我价值,获得更多的尊严和尊重。
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共同富裕则代表着社会公正和稳定,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
共同富裕意味着每个人都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在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有平等接受教育、就业、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不会因为家庭背景、地域差异或其他原因而受到歧视或排斥。
这样的公平机会环境为每个人提供了发展的舞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自己的幸福。
共同富裕有助于减少社会的不平等现象。
在当今世界,贫富差距严重,很多人因为贫困而无法享受最基本的权利,这种不平等状况不仅使得社会的凝聚力受到挑战,也会导致社会的动荡和不稳定。
共同富裕的实现可以帮助社会减少贫富差距,让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能够共享发展成果,减轻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
共同富裕也是实现人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一个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可以获得充分的物质和精神满足,从而获得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权。
而且,共同富裕还能够创造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公共产品,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条件,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和幸福。
共同富裕对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每个人的共同参与。
只有在共同富裕的大环境下,每个人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实现自我发展和自由,从而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稳定和繁荣的社会。
共同富裕,才能够使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和正义,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最好的自己。
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一个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能够有效地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权利,为社会的共同富裕提供坚实的保障。
共享发展理念当代价值
共享发展理念是指推动社会资源的共享,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
它强调社会资源的平等分配和共同利用,以及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
在当代社会,共享发展理念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价值。
共享发展理念有助于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
共享发展理念注重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每个人的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关联性。
它强调通过教育、就业等手段提高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让每个人有机会参与到社会发展中,并从中获益。
这有利于提高社会整体水平,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共享发展理念对提高社会凝聚力和民族团结具有重要价值。
共享发展理念倡导的社会资源的共享和共同利用,能够让不同个体之间形成共同利益的联系,促进社会凝聚力的增强。
共享发展理念也有助于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促进民族团结的发展。
共享发展理念有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共享发展理念提倡的资源的共享和可持续利用,能够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它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这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资源环境。
共享发展理念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
它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高社会凝聚力和民族团结,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只有在共享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我们才能够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和谐、可持续的社会。
共享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付威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沈阳110004)
摘要共享发展是五大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要依靠人民,其成果也由人民群众共享,这是发展的内在要求所决定。
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而“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则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目的”所在,这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唯物史观的内涵在于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则“内显”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不断协调。
这样,五大发展理念所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所具有的“必然规律”,而发展的“历史目的”则是“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
它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共享发展人的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B03文献标识码:A
五大发展理念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而“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则是五大发展理念的“目的”所在,这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同时,唯物史观的内涵在于强调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则“内显”于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不断协调。
这样,五大发展理念所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所具有的“必然规律”,而发展的“历史目的”则是“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
在五大发展理念中,规律性与目的性相统一的发生过程也体现着人将自在之物转变为为我之物的过程,其具体内容包含了将人的素质全面的提高和价值的实现,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由此可见,五大发展理念更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每一个发展理念所指向都是其对唯物史观所内在的“必然规律”的完全符合,以及对“历史目的”——“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的最终实现。
(1)“创新”的发展理念是唯物史观所蕴含的必然性规律的集中体现。
“创新”的发展理念意味着对生产关系的“改革”,而变革的目的就在于不断地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这与唯物史观的必然性规律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
这样,“创新”便代表着人类历史发展所内在的“必然性”规律,它是社会发展动力规律性的集中体现。
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纵观世界历史,一个国家无论多么强大和富有,一旦它放弃改革创新,就会走进死胡同。
几乎每一次重大社会进步,都必然伴随着一场重大改革。
”改革就是根据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对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及其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改革。
同时,改革内在地要求对制度和体制进行创新。
因此,改革创新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2)“协调”的发展理念反映了唯物史观所蕴含的必然性规律的根本要求。
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唯物史观所揭示的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性的具体体现。
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的经验教训、基本规律以及积极吸收世界各国文明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始终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这不仅深化了对协调发展在科学发展中重要作用的理解,也体现出对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发展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升华。
由此也揭示出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唯物史观所内在的必然性规律的根本要求。
(3)绿色发展理念是唯物史观所蕴含的必然性规律的内在要求。
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始终强调,在人与自然间的物质变换的发生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的形式具有决定性作用。
这样,我们必须按照唯物史观的内在规定,和谐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按照自然规律来进行相应的物质生产活动形式,否则就会导致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同时,“绿色”的发展理念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提出的“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思想。
可以说,绿色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唯物史观所蕴含的必然性规律的内在要求,是对科学发展关于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规律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4)开放发展理念是唯物史观所蕴含的必然性规律的外在反映。
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了新的阶段。
因此,国家或民族的兴衰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积极对外“开放”。
正是基于对科学发展内外联动规律性认识,形成了开放发展的新理念。
《建议》指出:“全方位对外开放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必须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既立足国内,充分运用我国资源、市场、制度等优势,又重视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所以,开放发展是历史的必然性规律。
(5)“共享”的发展理念体现了唯物史观所蕴含必然性规律的历史目的。
马克思提出,社会的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共享”的发展理念始终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群众,其成果也由人民群众共享,这是唯物史观思想在当代的集中体现,更是一切发展的内在本质和价值追求。
“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仅强调唯物史观的最终目的性,而且必须按规律去达到这一“历史目的”,要在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性问题的不断解决中加以实现,最终达成“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这一目的。
因此,“共享”的发展理念必然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最终统一。
总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原则和发展规律的集中体现和反映,因而是科学的发展理念,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它是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
新认识。
本文是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6年度重大基础理论研究项目: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青年项目“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研究”(L15CZX003)。
参考文献
[1]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27-128.
[2]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N].人民日报,
2013-09-08(1).
[3]张新.五大发展理念是党对科学发展原则和规律的新认识《理论思想教育
导刊》[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62-66.
[4]习近平.全党全社会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N].人民日
报,2014-10-18(1).
党|建|学|习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10期/4月(上)—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