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体式教学模式”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4
“主体式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成装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人性。
把学生都培养成整齐划一的一个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
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非常重要的。
自从推行素质教育以来,笔者就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发现“主体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一、明确目的明确目的,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二是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的和目标。
明确目的,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就能将传统的“教师在前面走,学生在后面追”的现象变为“师生之间迎面而行的相遇问题”,将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做到师生双方都目标明确呢?以学定教,是让师生明确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说说他从课文题目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后又让学生汇报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最后,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经过梳理,板书在黑板的一侧,它就成了师生双方在课堂上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
二、把握原则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学为主体,教为主导,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上例中,由于学生想急于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的主动性,让他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努力解决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在学生读课文的时候,为了使汇报或复习时更加方便,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内容作上记号,还可以在记号旁作上必要的批注。
遇到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画上问号或提出问题。
这样学生不但解决了前面的问题,掌握了读书的方法,还发现了新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在汇报读书情况时,充分调动中、差生的积极性,让中、差生多表演,优、良学生来补充。
为了增加学生们动口的机会,就让学生同桌或小组互说。
小学语文阅读课主体性教学的实施策略1 “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1)民主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生成长有着重要关系。
一个墨守成规,师道尊严的人,是不可能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学习的;一个师生关系紧张的课堂无法让学生进行真正的主体学习,更谈不上创造性。
只有教师善于变换自己,自觉地充当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做学生的朋友和伙伴,尊重学生的人格,主体性教学才有可能。
(2)创设探究的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是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事物所具有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了问题条件。
在问题情境中,学生面临新的、未知的知识或情景,便在头脑中产生“问题”,并引发他们的思维过程。
为此,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3)培养参与意识及能力。
参与,就是参加事务的计划、讨论、处理,学生坐在教室只能叫“在场”,而“参与”则是一种从计划到讨论,再到处理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身心的投入。
因此,阅读教学必须扩大参与人数,拓展参与流程,增强参与密度,优化参与效率。
2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1)合作的有效性。
a、独立在前,合作在后。
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合作学习,都必须要以学生扎扎实实的独立学习为基础。
b、自由选择,多种形式。
c、宁缺毋滥,宁短毋长。
一般应把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安排切实经济的小组讨论。
d、合作学习,资源共享。
全班学习汇报时,可以让小组推选一位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2)合作的综合优化。
a、思维的相应激励。
伙伴之间的合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安全的、融洽的、自由的环境,为他们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了条件。
b、语言的高效训练。
课堂教学中,学生只凭耳朵听,一般只能吸收5%—20%的信息。
c、情感的愉悦交流。
学生在课堂上有愉悦的情感生活的需要和权利。
3 “差异发展”的教学策略(1)尽可能地让学生自选学习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探索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难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f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面对《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无疑是一个挑战性的话题。
文本本身具有多义性和丰富性,而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是多元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阅读教学应该是师生交流互动、共进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呈现出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的特点。
阅读应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实践、感受、积极维的过程。
教师应按照学生阅读过程设计阅读教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发现文本意义,得出阅读体验。
那么教师的角色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是一幕戏中的导演,更应该是戏中的角色,他应该指导学生怎样排演,并跟着他们一起演”,也即布鲁纳认为的:学生是主动参与知识获得过程的人,是主动地把进入感官的事物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人,是能够从环境中学习的人。
所以教师的教学过程设计主要是设计让学生如何读的过程和环节。
这个教学过程必须与学生的阅读过程相一致。
阅读过程中学生有解而不准确之时,教师要给他们点拨;学生容易忽略之地,教师要给他们指出;学生遇到不明之处,教师要给他们指导;学生遇到疑难而不得其解时,教师要给他们讲解。
这些“点拨”、“指出”、“指导”、‘‘讲解”都是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的指导过程和环节,这些过程和环节的设计一定要围绕着学生的阅读过程来进行。
换言之,阅读教学设计的重点应是学生要学到什么,而不是教师要教什么。
要落实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这个主体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确立现代阅读理念要落实学生在阅读课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澄清认识,更新理念,确立现代阅读观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优秀4篇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认知世界、发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加大学生阅读量,增加背诵篇目,加强学生的语言积累”。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的知识更丰富、视野更宽阔。
小学语文阅读课究竟应该如何开展,如何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具有效性,这是我们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
一、强化词句训练,提升阅读能力掌握一定的词句是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基础。
阅读文章时,要想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想,首先要理解文章中的词语与句子。
教师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词语来造句,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
词语的理解、累积、运用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词句训练时,理解与运用要并重,注意学与用的结合。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说话与写作时积极使用所学的词句,让其体会到这些词句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与用法,语文教师还可以尝试让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等进行变换,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开展主动阅读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应该是学生主动学习,语文阅读课教师不能自导自演,而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我们都知道,小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比较差,我们要学会引导他们在交流互动中思索与发现,有意识地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
语文教师要为师生搭建好互动交流的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探究、感悟、体验、交流。
三、树立整体观念,促进整体发展四、启发学生质疑,调动其主动性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喜欢采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我们要教会学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敢于提出不懂的问题。
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对于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要学会主动查字典,查字典不能解决的再主动请教老师。
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字、词、句标出来,并提出来交流讨论。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语文教学目标的转变,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地调整和改进。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则是近年来备受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
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兴趣引导和情感体验,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提高阅读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本文旨在探讨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以期为广大语文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概念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是指以某一主题为线索,通过选取相关的课文和材料,将其贯穿于整个学期或学年的语文教学之中。
在此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阅读内容,并设计一系列有助于学生情感体验和认知理解的教学活动。
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通常包括预习、阅读、讨论、写作和评价等环节,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
1. 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选取和学生相关的主题和故事,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侧重于通过故事、课文等内容,让学生在情感、审美上得到陶冶和提升,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3. 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写作等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4. 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拓展视野。
在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会精心选择有关主题的文学作品和名著,让学生通过阅读这些作品,积累知识,拓展视野,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5. 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比较和评价,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特点,选取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阅读材料和主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精选8篇)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的启蒙阶段,小学阶段养成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式对于学生之后整个人生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语文教学作为我们的母语学科不仅承担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读书识字的重要责任,更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
下面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第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摘要:在新课改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背景下,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此,教师必须要创新和优化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以加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本论文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核心素养;培养;一、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概述在新课标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阅读理解能力。
在核心素养要求下,小学生语文教学中,必须要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即:理解能力、感知能力、鉴赏能力和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情感等;2.思维发展能力。
在核心素养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要借助阅读和交流等途径,全力加强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3.文化感受能力。
鉴于语文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学习过程中,应引导学生逐渐形成理解社会、完善人格、丰富人生的目的,通常还应充分发挥其审美教育功能,引导学生感受文化,提升审美情趣;4.语言表达能力。
在核心素养下,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生应用准确的语言、意思和情感进行表达,与他人进行交流等。
二、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1. 明确阅读教学目标在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目标存在较大的偏差,甚至部分教师为了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常常忽视了阅读教学目标这一环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7篇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兴趣是一种积极的认知心理倾向,是学生研究的强大动力。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对阅读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动机和研究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以兴趣为导向,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机。
对于小学生,我们可以采用故事、游戏、多媒体等方式,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形象性,满足学生求新求异的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研究《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的特点,向学生展示桂林山水秀丽风光的图片、视频和音乐,营造如诗如画的优美情境,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与优美。
这样的教学方式比枯燥的讲解更有吸引力,更能引起小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展开阅读活动。
学生有了阅读的激情和动力,更能够突破文字的限制,产生更多的个性化见解,为个性化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调动学生生活阅历,让学生形成独特感悟语文学科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每篇文章都不仅仅是文字的简单堆砌,它背后还包含着作者真挚的情感、智慧和心血,是作者对生活的再加工和再创造,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
要想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就需要教师唤醒学生对生活的回忆。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研究方式,都有丰富多彩的心理世界和情感世界,这些差异性是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的重要资源。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生活中感受到阅读的魅力,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
例如,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参观博物馆、观看电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2.差异化教学,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应该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例如,对于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分级阅读、绘本阅读等方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升阅读能力。
3.多元化教学,提高阅读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提高阅读效果。
论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3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_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3篇)第一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思考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兴的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阅读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够促进师生交流互动,最终达成共识。
笔者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不断的思考和改进,希望为小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高效的阅读体验。
本文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为例,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需要语文教师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能够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设计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案。
在一节语文课上要读一组文章,这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挑战,不仅要给小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和阅读技巧指导,还要提高阅读教学效率,使各个文章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我在教学中会设计明确的教学目标,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为小学生开启阅读学习的新篇章。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课文以“感悟生命”为主题,让小学生感受生命的美好,激发对生命的思考,从而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
在群文阅读引入时我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材插图投放到大屏幕上,给小学生带来更加直观、清晰的视觉冲击。
然后我让小学生初读这四篇课文,从中找出自己的感悟。
读完《触摸春天》时小学生感受到了热爱,读完《永生的眼睛》时小学生感受到了延续;读完《生命生命》时小学生感受到了珍惜;读完《花的勇气》时小学生感受到了勇气。
二、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入新课激发兴趣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给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带来了机遇。
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更为丰富的阅读内容,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
首先《触摸春天》描写了一个盲童在花丛中用手、用心灵来感受美好春天的故事,表达了盲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强烈追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论文5篇语文阅读教学讲究的是“用教材教”,而每一篇文章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存在与每一个单元中,存在于每一册课本中。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论文5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论文范文一摘要: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把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融合,以此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极大地提升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水平,真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本现状,并给予了两者融合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有效融合阅读教学培养的是学生的表达技能和情感,而写作教学是让学生尽情抒发和表达。
因此,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奠定了学生思维方式和创作素材的基础,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所以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思考,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紧密贴合生活实际丰富阅读经验,从而切实提升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教学质量。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基本现状阅读与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发展。
如今把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效融合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纵观实际,我们发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虽然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知道把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但是却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和融合技巧,导致两者一时无法有效融合,同时教师也未能发挥出阅读的功能,学生仅仅是吸入知识,根本没有通过写作输出知识,缺少输入输出的学习过程,自然就加强不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别说是提升教学效果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的有效策略(一)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好习惯一般人们在阅读时脑海中都会浮现一些零碎的想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捕捉脑海中出现的想法,而做读书笔记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精选8篇)成教学任务,只注重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度,而忽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2.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课堂讲解、小组讨论、阅读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阅读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阅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阅读。
例如,通过讲述故事、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进入到阅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能力。
4.注重阅读评价和反思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阅读评价和反思。
通过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阅读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同时,在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总结阅读经验,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理解能力。
5.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家校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向家长介绍阅读方法和技巧,让家长在家中指导孩子进行阅读,帮助孩子提高阅读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阅读,注重阅读评价和反思,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题不同的阅读材料,创新阅读教学形态。
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篇童话故事时,教师可以采用故事情境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故事情节,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科普读物时,教师可以采用实验教学的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深入了解科学知识。
此外,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讨论、合作完成任务,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小学语文论文-主体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实践运用通用版主体式教学是教师重要的教学手段,也是现在课堂教学的要求,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具有丰厚的教学准备,还要具备不断创新、探索和求知的精神。
一名有思想的优秀教师必然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思维和主动探索知识的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知,从而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主体式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的好朋友,学生一旦对一件事物非常痴迷那一定能做好,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去探求新知。
例如,在教授《鸟的天堂》一节时,我们可以创设符合教学主题的情境模式,可以借助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五颜六色的鸟,有的嬉戏打闹,有的展翅飞翔。
教师可以在此基础上提出:“同学们想不想见一见大榕树,想和鸟儿做朋友吗?那么我们一起去鸟的天堂去看看吧。
”然后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课文,学生可以把自己看成作者尽情地去自由畅想。
主体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对课二、主体式课堂教学注重师生合作交流学生探求新知识时要勤思考、敢实践并主动探索、不断创新,这样一来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使整个课堂气氛都活跃起来,课堂上师生间要建立一种合作交流的关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教师在通过交流后可以提一些浅显的知识点,在书本上可以很好地找到答案的,让他们起来回答,及时给予鼓励,如“你真聪明”“回答得真棒”等等。
这样不仅仅能够保护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又能让他们的学习思维在课堂上大大的提高,进一步创建师生间合作的和谐课堂。
三、主体式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参与性的培养要想建立高效课堂,必须使学生积极地去参与其中的课堂教学实践部分,一些专家认为: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当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知、去总结,才能够给学生主动去认知打下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授《草船借箭》一节时,先让学生主动去提出问题,然后带着所提出的问题进入课本阅读去自己发现问题,课本上把重点内容进行划线、标记图示、解读问题,在主动探知中掌握新的知识点,形成自己的知识储备。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1阅读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也同样是最简单被忽视的部分。
《新课程标准》对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其中的有感情绝非是老师或学生完全个性的释放以进行二度创作,而是在理性地深化了解课本内容后,尽可能地体悟的思想感情,还原文章的本色,通过正确处理停顿、语调、语气,再现文本内容。
人们常说“读书百遍,其意自现。
”这里的读书就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紧密相连。
从过去和现在的阅读教学来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仍过于古板和落后,比如:课堂上,一段感人至深的话语,经由学生口中道来,平淡无奇,甚而有念读、唱读之势,老师可能原有的一腔激情,顿遭瓢泼冰雨……针对这种语文教学的弊端,我想就此谈谈自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看法:(一)、应清楚地认识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从“读书百遍,其意自现”这一句话便可知我国古代的教学方法对诵背非常强调,但在我们的眼中这好像非常落伍,实际上古人这样做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只有读熟了课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在过去和当前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是老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
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
这就使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
因而阅读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感知后有所领悟,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当然,在读的教学过程中应留意肯定要用标准的平凡话读,并在此基础上达到流利。
(二)、依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句子、词语有感情地朗读。
那么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我认为因该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创设情境,诱发孩子高涨的朗读热忱陶行知先生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而认知过程中必需有良好情感的参与。
我们说:没有情境的教学犹如一杯清淡的白开水,学生是品不出味儿来的。
因此,在朗读教学中,老师要创设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朗读,这样学生才会入情入境,读出味来。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一、引言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而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往往以课文为中心,重点讲解课文中的知识点和语言点。
这种方式往往会限制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发展。
为此,本文笔者研究了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并对该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于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着很高的敏感性。
而主题式阅读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
通过主题式阅读教学,学生可以在阅读中不仅了解到更多的知识,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主题式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1.确定主题主题应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的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主题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认知水平,避免对学生过于困难或过于简单。
2.选择材料根据主题,选取与之相关的课文、文章、图书等教学材料。
这些材料要具有一定的难度,既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引导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教师应指导学生快速浏览整篇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和结构。
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讲解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细节和思想。
4.学生阅读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阅读,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个人思考和个人表达。
学生可以通过朗读、讲述、写作等方式,将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表达。
5.阅读反思学生完成阅读后,教师应鼓励他们进行反思和总结。
学生可以回答问题、讨论或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并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五、小结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和思考。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研究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育界不断探索和实践不同的阅读教学模式,其中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内涵、特点以及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以期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内涵和特点主题式阅读教学是以主题为纽带,将一定范围内的相关读物进行整合,通过构建一个完整的话题相关体系,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主题不仅是一个语境,更是一种情境,是一个连贯的、完整的语言素材整体。
而主题式阅读教学,则是以此为出发点,对语文教学进行整合和梳理,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构建知识框架,形成深入思考的能力。
主题式阅读教学将学生的阅读活动纳入到一个有机整体中,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熏陶。
不同于单一的阅读内容,主题式阅读教学更具有系列性和连续性,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主题式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表达和阐释,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品质。
1. 选定适合学生的主题在实施主题式阅读教学时,首先需要选定一个适合学生的主题。
主题应当贴近学生的生活与经验,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要有一定的知识含量和思考深度,以便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阅读和思考。
2. 设计多元化的阅读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多元化的阅读活动,包括课堂朗读、小组阅读、个人阅读、课外拓展阅读等形式。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接触主题相关的内容,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和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主题式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交流能力,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和创新,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论文4篇一、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学生不但应该有自读的能力,更要在阅读中养成专心仔细的习惯,这样才能提高阅读的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阅读习惯方面积极培养。
积极的阅读习惯包括阅读过程中的细心和阅读之后的思考。
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集中注意力,一心一意地读完课文,还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萌生出问题,要勇敢地发问,还可以向学生讲述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例如在讲解《乌鸦喝水》一课时,可以在阅读课文之前让学生猜一猜一只渴极了的乌鸦会采取什么方式喝到瓶子里的水?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后,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于乌鸦行为的想法,让学生把课文的优美句子标注出来进行赏析。
如果学生能够经常这样阅读,就可以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教学效率,减少了整堂课的费力讲解,也能使教师省心省力。
二、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方式之中,把课堂变得绘声绘色,也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例如,在讲解《美丽的丹顶鹤》一课时,可以利用投影仪放映一段关于丹顶鹤活动的视频,使学生有个直观的印象,然后说:刚才视频里的动物漂不漂亮?在得到学生肯定的回答之后,就可以对学生说: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课程是《美丽的丹顶鹤》,同学们可以通过这篇课文更多的了解这个美丽的动物。
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更加好奇,让学生产生阅读课文的欲望,这也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三、培养学以致用的观念在教授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学得的知识,学以致用,将习得的能力运用到实践中去。
例如,在讲解《石榴》这一课时,可以减少讲解的时间。
学生在阅读完课文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写作的任务,让学生仿照课文动手写写自己喜欢的水果。
这样,学生不仅锻炼了阅读的能力,也可以将阅读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论文3篇第一篇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一)图画导入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来自于直观事物,图画具有鲜明的色彩,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与形象性,与那些枯燥而静止的文字比起来,更加富有吸引力。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能够以课本插图,或是精选相关的图片等来导入,这样更能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特定的内容,从而引导学生展开主动阅读。
(二)音乐导入音乐有着震撼人心的作用,具有极强的渲染与烘托效果,能够更为深切地来体现语言所难以描述清楚的情感与意境等。
尤其在学习一些包含真挚情感的文章时,我们能够用音乐语气的强弱、语调的轻缓、节奏的快慢等来渲染气氛、传递情感,不用教师作过多的讲述,便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场景,从而使学生带着特定的情感基调来展开阅读。
这样的阅读活动是快乐而有效的。
二、展开丰富的阅读活动(一)搞好课内阅读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教材是学生阅读的主要载体。
现行教材也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所以,在阅读中我们要立足教材,用好教材,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感受教材文章的优美。
在教学中我们变讲为读,以读为主线,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通过阅读来理清思绪、强化理解,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得到升华,在阅读中与作者实行心灵的交汇与情感的碰撞,在阅读中产生更多的独特见解,达到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提升学生对语言的驾驭水平,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与理解水平。
(二)精选课外阅读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智力以及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事物尚未形成整体与完整的感知水平,所以,在实行课外阅读时,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应该下工夫。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应该选择一些相对容易理解,故事性、趣味性比较强的阅读材料,比如,《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等。
同时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阅读的材料也要发生相对应的变化,要逐渐适合学生的理解水平与阅读水平。
简单说来,阅读材料选择所应该依据的要求就是思维健康、内容与学科结合、适合自己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
2021-3-29 20XX年复习资料小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研究摘要: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环节可包括“乐学新知——自读质疑——细读研讨——自我回顾——练习运用——开拓延伸”六个步骤。
另外根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按照“整体——部分——整体”课堂教学的基本策略,结合实际教学过程,设计了基本模式,并提出运用具体授课情境的调节变通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627(2003)01-0118-03一、提出问题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修订版小语“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但是当我们走进现实的语文课堂,仍发现学生还在回答着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做着自己不愿做的习题。
这些问题、练习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感受、理解和情感,使极具人文价值,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教学变得枯燥乏味。
为此,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针对传统教学中忽视乃至压抑人的个性发展这个弊端提出,并力图改变语文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局面,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研究构想(一)实验目标在充分掌握“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不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能,培育和发展学生独立自主性和积极创造性。
在学习过程中,强调教学民主,引导学生的合作意识,采用适当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发展独立阅读能力。
(二)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构想和制定小学语文“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环节可包括“乐学新知—自读质疑—细读研讨—自我回顾—练习运用—开拓延伸”六个步骤,教学程序可用下图式表示:三、研究实施(一)按“课堂主体教学”模式的六个环节实施教学1、乐学新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论文摘要: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也在不断更新和研究。
主题式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定义、特点以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步骤。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实施步骤引言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的过程,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纸质书籍逐渐被电子设备取代,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因此,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代学生的需求。
主题式阅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被小学语文教师所重视和采用。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定义、特点以及具体的实施步骤。
一、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定义主题式阅读教学是指将阅读材料以一个主题为中心进行选择与组织,并通过对该主题相关的多种文本进行阅读和理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相较于传统的阅读教学,主题式阅读教学有着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系统、全面地进行阅读与理解。
二、主题式阅读教学的特点主题式阅读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教学目标明确。
主题式阅读教学可以通过一个具体的主题,明确确定教学目标,并围绕该主题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达到学习目标。
2.教学内容广泛。
主题式阅读教学可以将多种文本材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从不同文本中获取信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教学方法多样。
主题式阅读教学可以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法、研究式学习法、合作学习法等,使学生能够在参与中主动控制阅读过程。
三、主题式阅读教学的实施步骤(一)确定主题确定主题是主题式阅读教学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等多种因素,选择一个适合的主题,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的阅读。
(二)选取文本材料在确定了主题之后,教师需要根据主题选择相关的文本材料。
这些文本材料可以包括课内文本、课外文本甚至是多媒体资源,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结题论文(二)——小学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模式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教研室张建忠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
这就告诉我们,教学模式的内涵较为丰富,它可以集中多种适应模式要求的教法与学法。
在理论上,教学模式是从宏观上揭示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在实践上,是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形成的教学程序。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强调教学模式的研究,目的就是要探索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是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基于此,笔者近年来把“小语阅读教学模式”作为一项科研课题进行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模式:①初读课文(读通);②自读自悟(读懂);③小组讨论(深化);④全员交流(提高)。
此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课文为载体,通过抓住小学生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和规律,进行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之目的。
整个过程的安排符合教育学“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理论,体现语文学科特点,这是该模式合乎科学、趋向成熟的重要标准.下面就此模式的具体操作做如下说明:一、中高年级阅读教学的任务中年级:通过朗读、默读,合作交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体会表达效果;在大量阅读中提高感受和理解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能体会词句含义、感情色彩及表达效果;揣摩文章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学习根据需要、通过快速浏览,搜集和处理信息;学习探究性阅读.(这里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能力不能割裂开来逐一培养,而应既有所侧重,又整体推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体式教学模式”论文摘要:对学生达成的目标的情况要及时反馈、矫正、巩固,把学生的失误和失误积累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教学中还要有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必要时可把学生按好、中、差分成一些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堂中共同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带动、互相牵制,增加学生动口、动手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当前我们正处于一个国际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信息数字化、社会矛盾复杂化的时代,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社会竞争愈来愈激烈。
为参与国际竞争行列,我国的教育面临着重大挑战。
以前的教育,继承的多,创新的少。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教师把学生当成装的容器,忽视学生的人性。
把学生都培养成整齐划一的一个模式,忽视学生的个性。
在计划经济时代,这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在市场经济时代,就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国家教委和中央领导作出重要指示: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作好青少年的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我们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
因此,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的。
自从推行素质教育以来,我就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实践,发现“主体式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一、明确目的
明确目的,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二是让学生明确每节课的课堂教学目的和目标。
明确目的,有利于调动学
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学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这样就能将传统的“教师在前面走,学生在后面追”现象变为“师生之间迎面而行的相遇问题”,将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做到师生双方都目标明确呢?
以学定教,是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在学习课文之前,让学生说说他从课文题目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读后又让学生汇报知道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
如在学《三借芭蕉扇》一课时,我先出示课题,让学生说出他从课题知道了什么,一学生说:“我知道课文是写事的文章。
”我又追问:“写什么事呢?”“写借芭蕉扇的事。
”“你还想知道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想知道是谁借芭蕉扇?”“为什么借?”“怎么借?”“借的结果怎样?”最后,教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经过梳理,板书在黑板的一侧,它就成了师生双方在课堂上需要达到的共同目标。
二、把握原则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握“学为主体,教为主导,能力为目的”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在上例中,由于学生想急于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的主动性,让他们带着问题读课文,努力解决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在学生读课文的时候,为了使汇报或复习时更加方便,教师指导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内容作上记号,还可以在记号旁作上必要的批注。
遇到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画上问号或提出问题。
这样学生不但
解决了前面的问题,掌握了读书的方法,还发现了新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基础。
在汇报读书情况时,充分调动学生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思考、多表演。
为了增加学生们动口的机会,就让学生同桌或小组互说。
遇到有争论性的问题,就让学生讨论,要尽量让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
这时教师进行指导:说出自己的观点,说出自己的理由,用自己的观点去驳倒别人的观点。
如在汇报《三借芭蕉扇》一文“你喜欢孙悟空吗?”这一问题时,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喜欢”“为什么?”“他勇敢、聪明、忠诚……”甚至有的同学还说不喜欢猪八戒,他懒惰。
不喜欢唐僧,他念咒语,害孙悟空头疼……多好的回答,既解决了当堂问题,又达到了课外延伸。
学生们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学生们不仅学到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学会了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讲究方法
1、讲究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课本中的一篇篇课文,是编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年段特点编排的。
我们就要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多样的教学方法,让一篇篇的课文“活起来”,“趣起来”,才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
不同课文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课时也有不同的要求,我们要根据年级段的训练重点、单元训练重点和课文特点,以及课时的要求,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在学《三借芭蕉扇》时,我让学生演课本剧。
在预习《激光的话》时,我让学生课前查阅激光的有关知识。
在学《听诊器的由来》时,让学生提前观察听诊器,通过观察,了解听诊器的结构,学习课文时,体会雷奈尔的聪明……
2、讲究过程管理和调控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以饱满的热忱投入教学,使学生始终处在轻松、愉快、兴奋、和谐的状态,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在课堂上充分信任每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都一视同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哪怕学生说错了也要对他的这种举动给予肯定,让他们充满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上,要加大信息反馈量,要善于把握学生对目标的达成情况。
对学生达成的目标的情况要及时反馈、矫正、巩固,把学生的失误和失误积累降低到最低限度。
在教学中还要有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必要时可把学生按好、中、差分成一些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课堂中共同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带动、互相牵制,增加学生动口、动手的机会,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总之,只要我们以人为本,精心经营,就能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