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融资产转移
- 格式:doc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9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五章讲义2金融资产转移考点四: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重难点)本考点主要讲解两个大的问题:第一是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第二是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
一、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核心问题:是否对金融资产终止确认。
(一)终止确认的金融资产转移满足下列两个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转移,即可以终止确认转移的金融资产。
1.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企业在判断是否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时,应当比较转移前后该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波动使其面临的风险。
如果企业面临的风险因金融资产转移发生实质性改变,表明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
比如:企业将持有至到期投资或者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甚至是贷款全部卖掉,已经收到全部价款,转移资产与企业再无关系,这是最典型的转移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此时应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进行核算,即处置该金融资产。
●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入方,应当终止确认所转移的金融资产:(1)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2)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当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回购。
(3)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即买入方有权将该金融资产返售给企业),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外期权(即期权合约的条款设计,使得金融资产的买方极小可能会到期行权)。
——可以认定企业已经转移了该项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重大价内期权,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重大价外期权,风险和报酬几乎全部转移。
2.企业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但放弃了对该金融资产控制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注会考试《会计》知识点:金融资产转移1.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判断及计量:①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判断:企业已将金融资产全部权上几乎全部风险和酬劳转移给了转入方,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
以下情形说明企业已将金融资产全部权上几乎全部的风险和酬劳转移给了转入方:A.不附任何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B.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为回购时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C.附重大价外看跌期权〔或重大价外看涨期权〕的金融资产出售。
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购买方之间签订看跌〔或看涨〕期权合约,但从合约条款判断,由于该期权为重大价外期权,致使到期时或到期前行权的可能性微小,此时可以认定企业已经转移了该项金融资产全部权上几乎全部的风险和酬劳,因此,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②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时的计量:金融资产整体转移的损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原径直计入全部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如为累计损失,应为减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意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在此种状况下,所保留的部分资产应当视同未终止确认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之间,根据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2.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判断及计量:①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判断金融资产转移后,企业〔转出方〕仍保留了该金融资产全部权上几乎全部的风险和酬劳的,那么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对于相对简约的金融资产转移,其是否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比较简单判断。
比如,以下状况就说明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全部权上几乎全部风险和酬劳,不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A.企业采纳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B.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商定期限结束时按固定价格或原售价加合理回报将该金融资产回购,如采纳买断式回购、质押式回购交易卖出债券等;C.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即买人方有权将该金融资产返售给企业〕,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内期权〔即期权合约的条款设计,使得金融资产的买方很可能会到期行权〕;D.企业〔银行〕将信贷资产整体转移,同时保证对金融资产买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E.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转入方达成一项总回报互换协议,该互换使市场风险又转回给了金融资产出售方。
第五节金融资产转移三、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一)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处理1.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的会计处理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下列两项金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1)被转移金融资产在终止确认日的账面价值。
( 2)因转移金融资产而收到的对价,与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涉及转移的金融资产为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情形)之和。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形成的损益=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或损失)其中:因转移收到的对价= 因转移交易实际收到的价款+新获得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转移获得的服务资产的公允价值-新承担金融负债的公允价值-因转移承担的服务负债的公允价值【特别提示】上述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债务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若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权益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不允许转入损益,应当转入留存收益。
【补充例题】2 × 18年 1月 20日,甲银行与乙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协议,甲银行将 100笔贷款打包出售给乙资产管理公司。
该组贷款总金额为 8 000万元人民币,原己计提减值准备为 1 200万元人民币,双方协议转让价为 6 000万元人民币,转让后甲银行不再保留任何权利和义务。
2× 18 年 2月 20日,甲银行收到该批贷款出售款项。
【答案】由于甲银行将贷款转让后不再保留任何权利和义务,因此可以判断,贷款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全部转移给乙公司,甲银行应当终止确认该组贷款。
甲银行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60 000 000贷款损失准备 12 000 000贷款处置损益 8 000 000(倒挤)贷:贷款 80 000 000* 甲银行使用“贷款处置损益”科目核算转让贷款实现的损益。
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主要内容:本章共介绍四个考点:1.金融资产及其分类;2.金融资产转移的形式和作用;3.金融资产转移的类型;4.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
重点内容:金融资产转移的会计。
考点一:金融资产及其分类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初始计量时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
2.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是债券投资,以摊余成本计量。
3.贷款和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计量。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处置时“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要转到投资收益。
【注意】四类金融资产第一类的交易费用计入投资收益的借方,其他三类交易费用计入入账价值;重分类有限制,第一类与后面的三类不能相互重分类。
但是,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相互之间可以重分类。
考点二:金融资产转移的定义、形式和作用一、金融资产转移的定义金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第三方,即转入方)。
其中,金融资产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也包括一组类似的金融资产;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也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整体。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形式1.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转移给另一方。
按照转移的金融资产是整体还是部分,企业金融资产转移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金融资产部分转移。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包括下列三种情形:(1)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转移等。
(2)将金融资产所产生全部现金流量的一定比例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合计的一定比例转移等。
(3)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的一定比例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的一定比例转移等。
高级会计师考试辅导《高级会计实务》第五章讲义3金融资产转移(二)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企业仍保留与所转移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的,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例题6】甲企业销售一批商品给乙企业,货已发出,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商品价款为20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34 000元。
当日收到乙企业签发的不带息商业承兑汇票一张,该票据的期限为3个月。
相关销售商品收入符合收入确认条件。
如果甲企业在该票据到期前向银行贴现,银行拥有追索权,假定有证据表明甲企业的应收票据贴现不符合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应将贴现所得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短期借款)。
假定甲企业贴现获得现金净额231 660元。
[答疑编号5186050304]『正确答案』甲企业相关账务处理如下:借:银行存款231 660短期借款——利息调整 2 340贷:短期借款——成本234 000贴现到期时,乙公司支付了票据款,甲公司账务处理借:财务费用 2 340贷:短期借款——利息调整 2 340借:短期借款——成本234 000贷:应收票据234 000贴现到期时,乙公司未支付票据款,甲公司账务处理借:财务费用 2 340贷:短期借款——利息调整 2 340借:短期借款——成本234 000贷:银行存款234 000借:应收账款——乙公司234 000贷:应收票据234 000【例题7】20×7年4月1日,甲公司将其持有的一笔国债出售给丙公司,售价为200 000元,年利率为3.5%。
同时,甲公司与丙公司签订了一项回购协议,3个月后由甲公司将该笔国债购回,回购价为201 750元。
20×7年7月1日,甲公司将该笔国债购回。
假定该笔国债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
[答疑编号5186050305]『正确答案』甲公司应作如下会计处理:(1)判断应否终止确认由于此项出售属于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到期后甲公司应将该笔国债以固定价格购回,因此可以判断,该笔国债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给丙公司,甲公司不应终止确认该笔国债。
金融资产转移要点随着金融市场日益成熟,金融资产转移已经成为金融业的重要业务之一。
由此引发的法律、风险管理、会计及监管等领域的问题也逐渐突显出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金融资产转移的要点及其相关问题。
一、什么是金融资产转移?金融资产转移,是指金融机构以转移定价来进行资产转移的一种方式,即将金融资产的所有权或某些权利转移给其他机构或个人。
金融资产转移可以使金融机构得到现金流量和信用风险管理的缓解,同时也可以满足其他市场参与者的投资需求。
金融资产转移通常被用于融资和资产重新配置,比如将不良资产转移给其他机构进行解决,或将产生的资产转移给其他机构出售。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主要方式1. 售卖:此时,金融机构将金融资产全部或部分出售给其他信托机构或机构投资者,以达到迅速变现的目的。
2. 转让:此时,金融机构将金融资产的债权和负债一并转移到其他机构,从而获得与资产相匹配的资金,降低了其信用风险。
3. 证券化:此时,金融机构将金融资产打包成证券化产品,然后出售给投资人,以分散信用风险。
三、金融资产转移的风险金融资产转移虽然可以带来一定的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
这些风险包括:1. 信用风险:即可转让资产的质量或买方的违约风险。
2. 市场风险:即可能在转移过程中遇到市场价格波动和流动性风险,这可能会影响到转移的收益。
3. 操作风险:即金融机构在转移过程中的操作失误或管理风险。
4. 法律和监管风险:即金融机构在转移过程中是否遵守投资法律法规和监管标准等方面的风险。
四、金融资产转移的监管目前金融资产转移活动已经得到监管。
监管重点在于其合规性、透明度和风险控制。
国内和国际监管机构主要提出的措施包括:1. 对金融资产转移做出明确的定义和监管标准,以及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
2. 对金融资产转移的市场和产品透明度进行监管,确保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可以清楚地了解产品的特点、风险和投资细节。
3. 提高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能力,确保金融机构在进行资产转移时具备充分的风险管理能力。
金融资产转移概述引言金融资产转移是指金融机构将其持有的金融资产从其资产负债表中剥离出去,转移给其他机构或投资者的行为。
金融资产转移在金融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资本金规模和业务发展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金融资产转移的定义、类型、目的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概述。
定义金融资产转移是指金融机构通过出售、包销、转让、抵押等方式,将自身持有的金融资产转移给其他机构或投资者的行为。
金融资产转移常见的对象包括其他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以及投资者等。
金融资产转移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通过证券化、资产证券化、资产管理计划、信托计划等方式进行。
类型根据金融资产转移的对象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证券化证券化是指通过将金融资产打包成证券,并将这些证券发行给投资者的方式进行资产转移。
常见的证券化产品包括债券、资产支持证券(ABS)、抵押支持证券(MBS)等。
证券化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通过将资产转化为证券来筹集资金,降低其持有的风险并改善资金利用效率。
2. 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是指将金融机构持有的金融资产打包成特定资产证券,通过证券交易市场进行转让和交易的行为。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通过转移金融资产来降低其风险敞口,提高流动性并满足资本要求。
3. 资产管理计划资产管理计划是指由金融机构设立的一种特殊投资工具,通过将金融资产打包并转移给该计划,然后由该计划进行管理、运作和投资的方式进行资产转移。
资产管理计划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集中管理资产,减少风险分散带来的成本,并提高资产的回报率。
4. 信托计划信托计划是指将金融资产转移给信托受益人(受托人)进行管理、运作和投资的一种方式。
信托计划通常由金融机构设立,可以帮助金融机构降低风险、提高资本回报率,并实现资产的有效管理和配置。
目的金融资产转移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风险管理金融机构通过将自身持有的金融资产转移给其他机构或投资者,可以降低其自身的风险敞口。
【税会实务】金融资产转移的界定金融资产转移, 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方)。
这里所指的金融资产。
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 也包括一组类似的金融资产;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的一部分, 也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整体。
金融资产转移包括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 包括下列三种情形:(1)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转移, 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转移等。
(2)将金融资产所产生全部现金流量的一定比例转移, 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合计的90%转移等。
(3)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的一定比例转移, 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的90%转移等。
金融资产转移的其他情形适用于金融资产整体转移。
企业(转出方)对金融资产转。
入方具有控制权的, 除在该企业个别财务报表上应用金融资产转移准则进行会计处理之外, 还应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 将转入方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
比如, 在资产证券化实务中, 企业通常设立特殊目的主体作为结构化融资的载体, 从法律角度看, 企业已把金融资产转移到特殊目的主体, 两者之间实现了风险隔离, 但是, 会计处理时, 如果企业能够控制该特殊目的主体, 这些特殊目的主体则视同为子公司而应纳人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 同时, 由于会计又分很多行业, 比如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酒店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处理, 关键是思路, 因为课堂上不可能教给你所有行业, 怎么样才叫学会了实操呢, 就是你有了一个基本的账务处理流程, 知道一些典型的业务金额是怎么由凭证最后转接到到报表的。
也就是有一个系统的思维, 每一笔业务发生后, 你都知道最后会影响到报表上那个栏目的数据。
这是学习的重点, 要时刻思考这个问题, 想不明白, 多问老师。
2011年度高级会计师考前辅导案例分析题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案例分析题一】甲公司为一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
甲公司在编制2011年年度财务报告时,内审部门就2011年以下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和会计处理提出异议:(1)甲公司2011年5月1日将一项应收账款50000万元出售给某商业银行,取得款项49000万元,同时承诺对不超过该应收账款余额3%的信用损失提供担保。
出售之后,甲公司不再对该应收账款进行后续管理。
根据甲公司以往的经验,该类应收账款的损失率预计为5%。
假定甲公司为该应收账款提供担保的公允价值为200 万元,且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目应收账款,并将收到的价款490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50000万元之间的差额1000 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2)甲公司2011年7月1日,将某项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的应收账款(已计提坏账准备400万元)转让给某投资银行,转让价格为当日的公允价值1500万元;同时与该投资银行签订了应收账款的回购协议,以转让价格加上转让日至回购日期间按照市场利率计算的利息回购。
同日,该投资银行按协议支付了1500万元。
该应收账款2011年12月31日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1440万元。
甲公司终止确认了该项应收账款,并将收到的价款1500万元与其账面价值1600万元之间的差额10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营业外支出)。
(3)甲公司2011年9月1日,将持有的乙公司发行的10 年期公司债券出售给丙公司,经协商出售价格为330万元,2010年12月31日该债券公允价值为310万元。
该债券于2010年1月1日发行,面值为300万元,年利率6% (等于实际利率),每年末支付利息,甲公司将同日按面值购入的该债券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
对于此业务,甲公司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并将收到的价款330 万元与其账面价值310万元之间的差额20万元计入了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点:金融资产转移2017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考点:金融资产转移金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方)。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金融资产转移的知识,欢迎阅读。
一、金融资产转移概述金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方)。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一)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的区分企业应当将金融资产转移区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并分别按照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处理。
(二)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情形1.符合终止确认条件的判断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
以下情形表明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转入方:(1)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2)附回购协议的金融资产出售,回购价为回购时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3)附重大价外看跌期权(或重大价外看涨期权)的金融资产出售。
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购买方之间签订看跌(或看涨)期权合约,但从合约条款判断,由于该期权为重大价外期权,致使到期时或到期前行权的可能性极小,此时可以认定企业已经转移了该项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因此,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
2.符合终止确认条件时的计量金融资产整体转移的损益=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如为累计损失,应为减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金融资产部分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将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在终止确认部分和未终止确认部分(在此种情况下,所保留的部分资产应当视同未终止确认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之间,按照各自的相对公允价值进行分摊。
【教材例2-16】20×4年3月15日,甲公司销售一批商品给乙公司,开出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款为300 000元,增值税销项税额为51 000元,款项尚未收到。
⼀、⾦融资产转移概述⾦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转出⽅)将⾦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融资产发⾏⽅以外的另⼀⽅(转⼊⽅)。
包括:1、将收取⾦融资产现⾦流量的权利转移给另⼀⽅;2、将⾦融资产转移给另⼀⽅,但保留收取⾦融资产现⾦流量的权利,并承担将收取的现⾦流量⽀付给最终收款⽅的义务。
例如:应收票据的贴现⼆、⾦融资产转移的确认和计量(⼀)整体转移和部分转移的区分部分转移分为3种情况:1、将⾦融资产所产⽣现⾦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转移;2、将⾦融资产所产⽣全部现⾦流量的⼀定⽐例转移;3、将⾦融资产中所产⽣现⾦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的⼀定⽐例转移。
(⼆)符合终⽌确认条件的情形1、符合终⽌确认条件的判断企业收取⾦融资产现⾦流量的合同权利终⽌的,应当终⽌确认该⾦融资产。
此外,企业已将⾦融资产所有权上⼏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转⼊⽅的,也应当终⽌确认该⾦融资产。
下列情况应终⽌确认相关⾦融资产:(1)企业以不附追索权⽅式出售⾦融资产;(2)企业将⾦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签订协议,在约定时按当⽇该⾦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回购;(3)企业将⾦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签订看跌期权合约,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项重⼤价外期权。
2、符合终⽌确认条件时的计量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原直接计⼊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如果是损失,则为减项)-所转移⾦融资产的账⾯价值=⾦融资产整体转移损益计⼊营业外⽀出(三)不符合终⽌确认条件⾦融资产转移后,转出⽅仍然保留了该⾦融资产所有权上⼏乎所有的风险和报酬,则不应当终⽌确认该⾦融资产。
应当继续确认所转移⾦融资产整体,并将收到的对价确认为⼀项⾦融负债。
该⾦融资产与确认的⾦融负债不得相互抵消。
1、不应当终⽌确认相关⾦融资产:(1)企业采⽤附追索权⽅式出售⾦融资产;(2)企业将⾦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结束时按固定价格将该⾦融资产回购,如采⽤买断式回购、质押式回购交易卖出债券等;(3)企业将⾦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签订看跌期权合约(即买⼊⽅有权将该⾦融资产返售给企业),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项重⼤价内期权(即期权合约的条款设计,使得⾦融资产的买⽅很可能会到期⾏权);(4)企业(银⾏)将信贷资产整体转移,同时保证对⾦融资产买⼊⽅可能发⽣的信⽤损失进⾏全额补偿。
第五章金融资产转移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有时会将所持有的金融资产转移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其他方,以满足资产流动性或风险管理等需要。
应收账款保理、应收票据贴现、票据背书转让、金融资产证券化等均属于金融资产转移的具体表现形式。
一、金融资产转移的形式和作用(一)金融资产转移的形式金融资产转移,是指企业(转出方)将金融资产让与或交付给该金融资产发行方以外的另一方(转入方)。
其中,金融资产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也包括一组类似的金融资产;既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的一部分,也包括单项金融资产(或一组类似金融资产)整体。
按照表现形式进行分类,企业金融资产转移包括下列两种情形:1.将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转移给另一方。
2.将金融资产转移给另一方,但保留收取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权利,并承担将收取的现金流量支付给最终收款方的义务,同时满足下列条件:(1)从该金融资产收到对等的现金流量时,才有义务将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
企业发生短期垫付款,但有权全额收回该垫付款并按照市场上同期银行贷款利率计收利息的,视同满足本条件。
(2)根据合同约定,不能出售该金融资产或作为担保物,但可以将其作为对最终收款方支付现金流量的保证。
(3)有义务将收取的现金流量及时支付给最终收款方。
企业无权将该现金流量进行再投资,但按照合同约定在相邻两次支付间隔期内将所收到的现金流量进行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投资的除外。
企业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再投资的,应当将投资收益按照合同约定支付给最终收款方。
按照转移的金融资产是整体还是部分,企业金融资产转移分为金融资产整体转移和金融资产部分转移。
金融资产部分转移,包括下列三种情形:(1)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转移等。
(2)将金融资产所产生全部现金流量的一定比例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本金和应收利息合计的一定比例转移等。
(3)将金融资产所产生现金流量中特定、可辨认部分的一定比例转移,如企业将一组类似贷款的应收利息的一定比例转移等。
企业(转出方)对金融资产转入方具有控制权的,除在该企业个别财务报表中对金融资产转移进行会计处理外,还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将转入方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范围。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作用1.盘活基础资产,提高资产流动性。
参与金融资产转移的基础资产期限通常较长,流动性或变现能力较差,不能随时出售或变现。
金融资产转移后,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将流动性较差的各项基础资产对外“真实出售”,也可以将基础资产作为抵押物进行融资,取得流动性较强的货币资金,从而能够盘活资产,显著改善资产流动性,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积压和不足的困扰。
2.多元化资产组合,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通过金融资产转移,将基础资产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转移出去并由信用增级机构进行信用增级后,能够显著降低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
企业通过金融资产转移,还可以将一部分期限较长的金融资产转换为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改善运用短期资金支持长期业务发展的不利状况,及时调整资产负债结构,降低期限错配风险。
此外,通过金融资产转移,企业还可以将回收的资金投资于其他金融资产,使资产组合多样化,能够提高风险管控水平。
3.拓宽收入来源渠道,增加盈利机会。
实施金融资产转移,企业可以通过基础资产组合的平均收益率与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率之间的差额获利。
同时,企业还可以凭借在资产管理方面的优势通过提供管理基础资产组合服务、代收代付本金和利息等现金流量赚取手续费收入。
4.强化专业分工与合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通过金融资产转移,有助于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和分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例如,专精于抵押贷款的银行可全心放贷,再将放款证券化;专精于吸收存款的银行可全力吸收存款,再将所得资金用于购买证券化的金融资产。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类型应收账款保理、应收票据贴现、票据背书转让、金融资产证券化等,是我国金融资产转移的主要类型。
(一)应收账款保理保理是指卖方与保理商之间存在的一种合同关系。
根据合同,卖方将其现在或将来基于与买方之间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移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等服务。
应收账款保理,是指企业(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将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形成的应收账款转移给商业银行,由商业银行为其提供贸易融资等相关服务。
根据商业银行是否保留对企业(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分为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和不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两种情形,其实质是应收账款质押取得借款和应收账款出售。
出于谨慎性考虑,商业银行从事的保理业务通常要求附追索权。
在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方式下,在购物方或接受劳务方逾期未支付款项时,商业银行有权向企业(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进行追偿。
在不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方式下,在购物方或接受劳务方逾期未支付款项时,商业银行无权向企业(供货方或提供劳务方)进行追偿。
在不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方式下,企业一经转移应收账款,与该应收账款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立即发生转移,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应收账款,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在附追索权应收账款保理方式下,企业因负有连带还款责任,这种责任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企业应当分析这一经济业务的实质。
如果与该应收账款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发生转移,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应收账款,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因应收账款保理而承担的连带还款责任,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如果与该应收账款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其实质是企业以应收账款为质押取得银行借款,企业不应终止确认应收账款,实际收到的金额应当确认为一项负债。
(二)应收票据贴现和背书转让1.应收票据贴现应收票据贴现,是指企业以未到期应收票据,通过背书手续向商业银行融通资金,商业银行按照贴现率自票据价值中扣除贴现日至到期日的贴现息后,将余额兑付给企业的筹资行为。
不带息应收票据的票据价值即为其面值,带息应收票据的票据价值等于票据到期时的本金和利息之和。
应收票据贴现分为附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和不附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两种情形。
追索权是指持票人在票据到期不获付款或到期前不获承兑或有其他法定原因,并在实际行使或保全票据上权利的行为后,可以向其前手追索偿还票据金额、利息及其他法定款项的一种票据权利。
不附追索权应收票据一经贴现,与该应收票据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立即发生转移,贴现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附追索权应收票据贴现后,贴现企业因背书在法律上负有连带还款责任,这种责任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贴现企业应当分析这一经济业务的实质。
如果与该应收票据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发生转移,贴现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实际收到的金额与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贴现企业因应收票据贴现而承担的连带还款责任,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的规定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如果与该应收票据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没有转移,其实质是贴现企业以应收票据为质押取得银行借款,贴现企业不应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实际收到的金额应当确认为一项负债。
2.应收票据背书转让应收票据背书是指持票人在票据背面或者粘单上记载有关事项并签章的票据行为。
签字人称为背书人,背书人对票据的到期付款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企业将持有的应收票据背书转让以取得所需物资,与该应收票据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通常已经发生转移,贴现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应收票据,应收票据账面价值与应计入物资成本金额之间的差额,应当收付货币资金。
企业(背书人)因背书转让应收票据而承担的连带还款责任,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在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
(三)金融资产证券化1.金融资产证券化的种类金融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机构将其缺乏即期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的稳定未来现金流量的金融资产转移给受托机构设立的特定目的主体,由特定目的主体以资产支持证券的形式向投资机构发行资产支持证券,以该金融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量支付资产支持证券收益的结构性融资活动。
按照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即基础资产)的不同,金融资产证券化可以分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和资产支持证券化(ABS)两大类。
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基础资产是住房抵押贷款,后者的基础资产是除住房抵押贷款以外的其他金融资产。
在我国,金融资产证券化主要是信贷资产证券化,被证券化的金融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包括住房抵押贷款和其他信贷资产。
2.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业务流程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基本业务流程是:发起机构将可证券化的金融资产(基础资产)转移给特定目的主体,由特定目的主体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量为支持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通常情况下,完成一次金融资产证券化,需要经过以下程序:(1)发起机构确定可证券化的金融资产,以基础资产组建资产池。
(2)受托机构设立特定目的主体。
在我国,参与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受托机构主要是信托公司,特定目的主体主要是特定目的信托。
(3)发起机构将基础资产转移给受托机构设立的特定目的主体。
(4)信用增级机构对特定目的主体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进行信用增级。
(5)信用评级机构对特定目的主体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进行信用评级。
(6)承销机构销售特定目的主体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特定目的主体获得发行对价后按合同约定支付发起机构。
(7)服务机构和资金保管机构负责管理基础资产。
3.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发起机构、特定目的主体、受托机构、信用增级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承销机构、服务机构、资金保管机构等。
(1)发起机构发起机构是金融资产证券化的起点,是基础资产(即金融资产)的原始权益人,也是基础资产的转出方。
在金融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发起机构的作用主要是发起并根据自身融资需求选择拟证券化的金融资产等基础资产,将基础资产组建成资产池,并将其转移(出售或作为金融资产证券化的担保品)给受托机构设立的特定目的主体,由特定目的主体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2)特定目的主体特定目的主体介于发起机构和投资机构之间,是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机构,其资产来源于发起机构转移的金融资产,负债是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
特定目的主体在金融资产证券化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与发起机构签订合同,将拟证券化的金融资产自发起机构转移至特定目的主体,再以其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为支持向投资机构发行资产支持证券。
设立特定目的主体主要是为了实现被证券化金融资产与发起机构其他资产之间的风险隔离,最大限度地降低发起机构破产风险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