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_内经_理论防治冠心病研究概况_王小琦
- 格式:pdf
- 大小:2.22 MB
- 文档页数:3
冠心病中医治疗论文冠心病中医治疗论文1、引言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目的1.3 研究方法2、冠心病病因及病理生理2.1 冠心病的定义2.2 冠心病的病因2.3 冠心病的病理生理过程3、冠心病中医治疗原理3.1 中医理论对冠心病的认识3.2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原则4、冠心病中医治疗方法4.1 中药治疗4.1.1 药物组成及用量4.1.2 中药治疗的方剂选择4.1.3 中药治疗的常用方剂4.2 针灸治疗4.2.1 针灸治疗的基本原理4.2.2 针灸治疗的穴位选择和操作技巧4.2.3 针灸治疗对冠心病的疗效研究4.3 推拿按摩治疗4.3.1 推拿按摩的原理与方法4.3.2 推拿按摩对冠心病的疗效研究4.4 其他中医治疗方法4.4.1 中草药浴疗法4.4.2 中医饮食疗法4.4.3 中医气功疗法5、冠心病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5.1 临床观察结果5.2 临床研究结果5.3 与西医治疗方案的比较6、冠心病中医治疗的安全性和副作用6.1 中医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安全性评估6.2 中医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对策7、结论7.1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发现7.2 对冠心病中医治疗的意义与建议附件:1、数据表格2、图表3、相关文献法律名词及注释:1、药监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中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范收录的传统中药材和中药制剂3、方剂:由数种药物经煎煮等处理方法制成的中药组合处方4、穴位:中医学认为具有特定生理、病理及治疗作用的身体部位5、临床研究:针对人类进行的医学研究,主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评估疗效和安全性。
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冠心病是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普遍疾病,它以心绞痛为主要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中医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治疗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和治疗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古代中医文献中整理和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法,以期从中寻找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心绞痛被称为“心痹”,并被认为是由于情志不畅、七情过度导致心气阻滞所致。
其中,《黄帝内经》是最早对心绞痛进行系统论述的文献之一。
在《素问·宝命全形》篇中,它指出心脉有阻塞时会引起心痹,从而导致心绞痛。
另外,《伤寒杂病论》也有类似的记载,将心绞痛归类为“疾病发于内”的范畴,认为原因是情志不畅。
这些古代文献对于心绞痛的病因和发病机制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在古代中医文献中,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草药治疗、针灸和推拿等。
《金匮要略》中提到使用丹参、三七、五灵脂等草药进行治疗心绞痛的方剂。
其中,丹参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心脏负担。
三七则具有活血止痛的作用,可以缓解心绞痛引起的疼痛感。
五灵脂是一种温补药物,能够增强人体的自愈能力。
这些草药在古代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心绞痛的治疗。
此外,针灸和推拿也是古代中医治疗心绞痛的重要手段。
在《汉魏医经》中,就有关于针灸治疗心绞痛的记载。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改善心脏的供血情况。
推拿则是通过按摩的方式,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引起的疼痛。
虽然古代中医文献中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整理和研究,但由于古代医学的局限性,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因此,在当代医学的发展下,针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也应该结合现代医学的技术手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中医方法。
如今,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支架置入和冠脉搭桥术等。
对于急性心绞痛的发作,可使用硝酸甘油等药物进行紧急抢救,以缓解疼痛感。
中医时间医学在冠心病中的研究概况作者:王怀宇杨丽华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年第28期【摘要】中医时间医学是在中医指导下,阐述人的生理,病理等时间节律变化,认识人体的发病及转归时间规律,顺应五脏病理时相,临证择时给药,从而因时防治疾病。
在冠心病患者中采取因时制宜等方法,顺时治病,临床收效明显,为防治冠心病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关键词】中医时间医学;冠心病;胸痹心痛病【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8..02中医时间医学就是用中医理论来认识人体的发病及转归时间规律,并运用这些时间节律变化来对疾病做出预防和诊断,选择有利时间进行预防和治疗疾病[1]。
冠状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为冠心病,目前冠心病在中医中被归类为胸痹心痛范畴内[2]。
近年来冠心病死亡率上升趋势极其的显著[3]。
目前越来越多学者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运用中医时间医学治疗冠心病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在二千多年以前,古代医家就提出了“天人相应”的理论思想,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之中。
古代医家通过长期诊治疾病的经验积累,顺应时间节律,从而逐渐形成了时间医学的理论基础,引出了中医时间医学的概念。
人与自然为一体,在生理上,人体为了保持自身的气血阴阳平衡,许多的功能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在病理上,昼夜改变、四季更替而导致外界阴阳变化时,若本身正气不足,病邪又趁虚而入,则可导致病情加重、宿疾复发[4]。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优秀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中医经典著作流传下来,其中不乏有关于中医时间医学思想的记载,当我们学习这些有关中医时间医学的知识时,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如何预防疾病,并且在诊疗疾病时,指导临床取得更好的疗效。
“整体观念”理论是中医时间医学理论最早的起源[5]。
《灵枢·岁露篇》说:“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人和天地日月合为一个整体,人类处在自然环境之中,将受到大自然的阴阳变化影响。
中医药对冠心病的治疗研究冠心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给许多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威胁。
传统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方面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对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了解其疗效和应用。
一、冠心病概述冠心病,又称为冠状动脉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一类心血管疾病。
常见的症状包括胸痛、心悸、气短等,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根据统计数据,冠心病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二、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出发点是调整人体的整体平衡,促进气血通畅,以达到治疗和预防冠心病的目的。
中医药强调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并注重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三、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1. 中草药治疗中草药是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式之一。
根据不同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特点,中草药的配方有所差异。
常用的中草药包括丹参、川芎、黄连等。
这些中草药具有活血化瘀、舒郁止痛等作用,能够改善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减轻胸痛和心悸等症状。
2. 针灸疗法针灸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冠心病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针灸能够通过调理经络、平衡气血等途径,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症状。
常用的针灸穴位包括“曲池”、“心俞”等。
3. 中医养生和饮食调理中医强调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调理来预防和治疗疾病。
针对冠心病患者,中医建议避免食用高脂肪、高盐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纤维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
此外,中医养生方法如适当的运动、良好的情绪调节等也有助于冠心病的治疗。
四、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一直是中医药领域的热点。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一些临床试验显示,中医药治疗与传统西医治疗相比,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优势。
然而,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中医药的历史和特点中医药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
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中国,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形成了独特的医学体系。
中医药的特点在于强调整体观念,注重平衡和调和身体的阴阳五行,以达到治疗疾病、增强体质的目的。
中医药不仅涵盖草药、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还包括饮食疗法、气功、养生等多种保健方法。
中医药的疗效主要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等方面来实现。
中药药方多为多味药物组合而成,常采用复方、兼顾多方面问题的方法,以达到全面治疗的效果。
中医药强调“治未病”,即在疾病未爆发前,通过调整身体的平衡状态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药具有独特的个性化治疗方法和整体观念,对于慢性疾病如冠心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理论,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2 冠心病的流行和治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加。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冠心病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数百万。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严重者可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通过药物扩血管、降血脂、抗凝等方式来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缺血,保护心脏功能。
除药物治疗外,对于一些冠心病患者,还需要进行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术或冠脉球囊扩张术等,以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恢复血流通畅。
而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冠脉搭桥术等手术治疗。
冠心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指导,遵循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治疗的规范,以维护心脏健康。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
2. 正文2.1 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是一个古老而又现代化的治疗方法。
中医药的治疗原则是“辩证施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及体质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芳香温通方药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叶康;苏立杰;高俊杰;王肖龙;薛金贵【摘要】芳香温通类方药在辨病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基础上治疗冠心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及心肌梗死预后,对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和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有良好效果.现对芳香温通方药治疗冠心病的古今研究、机制及诊疗现状进行综述,使芳香温通方药更规范地运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期刊名称】《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9(017)002【总页数】3页(P204-206)【关键词】冠心病;芳香温通法;麝香保心丸;综述;胸痹【作者】叶康;苏立杰;高俊杰;王肖龙;薛金贵【作者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R289.5冠心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可导致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的临床并发症,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1]。
目前在冠心病的治疗上,中医芳香温通法吸取西方芳香疗法的理论渊源、施用过程等优势[2],利用芳香类药物芳香开窍、温通行气的特性,达到改善病人证候,延缓疾病进展的疗效。
1 芳香温通法治疗冠心病的历史研究沿革古代文献回顾中并无“冠心病”一词的记载,但根据冠心病心痛发作时和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等范畴。
成书年代最早的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用药达240余种,医方达280多个,出土的女尸生前曾患有陈旧性心肌梗死,随葬有不少芳香温通的方药,如辛夷、高良姜、花椒、干姜等[3],足见先秦时期运用芳香方药治疗胸痹心痛等病症,已初具规模。
胸痹的临床表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4]。
《素问·脏气法时论》谓:“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及“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类似冠心病的临床表现;《素问·调经论》提出:“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解释了胸痹寒邪内侵的病因。
冠心病的中医药防治专家讲座pptx目录•冠心病概述•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经典案例分析•现代医学在冠心病防治中的进展与挑战•中西医结合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优势与前景•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01冠心病概述定义与发病机制冠心病定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引起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
发病机制涉及脂质代谢异常、内皮损伤、炎症反应等多个环节,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临床表现及分型临床表现胸痛、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出现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甚至猝死。
分型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可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类型。
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胖、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等。
预防策略控制危险因素,如降压、降脂、降糖治疗,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等。
同时,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中具有独特优势,如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方法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02中医药在冠心病防治中的应用针对冠心病的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治则和治法,以治本为主,兼顾治标。
标本兼治辨证论治整体调节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证型,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功能等,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030201中医药治疗原则与方法由桃仁、红花、赤芍、川芎等组成,主治胸痹心痛、心悸怔忡等。
血府逐瘀汤由瓜蒌、薤白、半夏等组成,主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等。
瓜蒌薤白半夏汤由丹参、檀香、砂仁等组成,主治心血瘀阻所致的胸痹心痛、心悸不宁等。
丹参饮常用中药方剂介绍拔罐疗法通过在背部等相关部位拔罐,造成局部瘀血,以通经活络、行气活血,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穴位,调节人体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常用穴位有内关、心俞、膻中等。
饮食疗法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以食疗辅助药物治疗。
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策略及临床应用研究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一系列心脏疾病的统称。
中医学认为,冠心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志失调、饮食不当、体弱多病等。
中医治疗冠心病主要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物理疗法,以及调节心理、生活习惯等多种综合手段,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扶正祛邪:中医认为冠心病是由体内阴阳失衡、气血瘀滞等引起的,因此治疗时要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排出瘀滞,扶正祛邪,使体内的气血畅通,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药物,如丹参、蒲公英等。
2. 活血化瘀:中医认为冠心病的病因与心脏血液循环不畅有关,因此治疗时要通过活血化瘀,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减少心绞痛的发作。
常用的中药有桃仁、红花等。
3. 舒肝解郁:中医认为情绪过于激动、压力过大等会导致肝气郁结,进而使心脏受累,引发冠心病。
因此治疗时要舒肝解郁,缓解心脏压力。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等。
4. 补益心脾:中医认为心脏受损与脾胃虚弱有关,因此治疗时要补益心脾,增强心脏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黄芪、参等。
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应用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中药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医药在冠心病治疗中有广泛的应用,许多中药通过调整体内气血平衡、活血化瘀等途径,改善心脏病变,缓解冠心病的症状。
临床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对不同中药的药效评价、疗效观察、临床对照试验等。
2. 针灸的临床应用研究:针灸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心脏功能,缓解心绞痛等症状。
针灸的临床应用研究主要包括针灸对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临床观察等。
3. 推拿的临床应用研究:推拿也是中医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按摩、揉捏等手法,调节心脏血液循环,缓解心绞痛等症状。
推拿的临床应用研究主要包括推拿对冠心病的疗效评价、临床观察等。
4. 心理调节的临床应用研究:中医认为情志与心脏病变有关,因此心理调节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冠心病心绞痛古今中医文献整理与研究》篇一一、引言冠心病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中医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对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该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及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二、冠心病心绞痛的古代中医文献概述古代中医文献中,冠心病心绞痛多被归为“胸痹”、“心痛”等范畴。
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胸痹的描述,认为其病因与寒邪、气滞、血瘀等有关。
随着医学的发展,后世医家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如《伤寒杂病论》中提出的“心气不足”和“痰饮内停”等病因。
在治疗上,古代医家多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选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三、冠心病心绞痛的现代中医文献分析现代中医文献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医家们通过对大量临床病例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了更多的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
例如,有医家提出将冠心病心绞痛分为气滞血瘀型、寒凝心脉型、痰浊闭阻型等不同证型,针对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
此外,现代中医还结合了西医的检查手段,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
四、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用药规律研究中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对中药方剂的研究,可以发现其中常用的药物多为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温阳散寒等作用的药物。
如川芎、丹参、红花、桃仁等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香附、延胡索等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附子、肉桂等具有温阳散寒的作用。
此外,根据患者的具体证型和病情,医家还会选用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药物进行加减治疗。
五、结论通过对古今中医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及用药规律。
古代医家以辨证施治为原则,运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现代医家则在古代医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了更多的辨证分型和治疗方法,并结合西医的检查手段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治疗。
《内经》之情志调护在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应用作者:杨小红,张国庆,叶翠英【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而该病与情志变化之间的关系,早在《内经》中即有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口问篇》)。
近年来,情志因素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及其治疗的关系已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目前公认,不良的情志刺激是冠心病心绞痛发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而良好的情志调护则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和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多年的临床实际工作中,笔者将《内经》中有关情志调护之理论有机地应用于临床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中,不仅可以明显地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对该病的远期疗效和康复亦有很大的帮助。
1 情志变化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客观表现,与心之关系密切机体的情志活动与变化与内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脏腑的功能活动主要靠气的温煦、推动和血的濡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非忧恐”。
可见情志的活动与变化必须以五脏精气为物质基础。
然“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灵枢・邪客篇》),故无论何种情志变化都与心脏关系最为密切。
正常的情志变化是机体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各种自我调节的反映形式,这种调节形式在心的主导下,使怒而不过,思而不结,惊而不恐,忧而不悲,进而使情志有节,意和气扬,营卫调和,心脉通畅,脏腑功能活动趋于正常,诚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2 情志的异常变化与冠心病心绞痛之间的关系《灵枢・经水篇》说:“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
”即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若长期剧烈的外界精神刺激或忧愁思虑长期不解,则可伤及五脏,轻者致气机逆乱,继者可耗伤五脏气血。
肝、心、胃有关,属肝、胃者多为实、热,属心者多为虚、寒。
惊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为惊则气乱、惊伤心神,其治则为“惊者平之”。
恐的发病主要与肾、心、肝胆有关,以虚证居多,有的与阴寒之邪有关。
恐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为伤心肾,伤肝脾,恐则气乱,其治则《内经》中提及“思胜恐”。
这些对后世与惊恐相关的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重要意义,在今天对如惊恐障碍等情志类疾病的认识与治疗上仍有着重要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1]沈渔邨.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57-460.[2]高世栻.黄帝素问直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113.[3]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96.修回日期:2010-06-1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07090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04-05JP13);辽宁省人事厅百千万人才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王小琦(1985-),男,辽宁鞍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
通讯作者:张明雪(1962-),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治疗心血管疾病。
[4]王冰,林亿.黄帝内经素问(影印京口文成堂摹刻宋本)[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34.[5]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M].北京:学苑出版社[M],2007:349.[6]张景岳.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20.[7]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13.[8]张景岳.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65.[9]张志聪.张志聪医学全书·黄帝内经素问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227.[10]张志聪.黄帝内经灵枢集注[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22.[11]张景岳.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57.[12]王冰,林亿.黄帝内经素问[M].影印京口文成堂摹刻宋本.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53,57.[13]张景岳.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43.[14]张景岳.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95.[15]吴昆.内经素问吴注[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4:66.[16]吴昆.内经素问吴注[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4:171.[17]张景岳.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11.[18]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82.[19]张景岳.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79.[20]吴昆.内经素问吴注[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4:154.[21]张景岳.类经[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00.应用《内经》理论防治冠心病研究概况王小琦,张明雪,常艳鹏(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辽宁沈阳110032)摘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虽然中医书籍中无此名词,但其临床证候,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说:“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
”指出心痛发作的部位特点为痛在胸中、胁下,并可扩散到肩胛间甚至两臂内侧。
而《内经》中对于心痛的论治,叙述较为简单,多取针法,有的明确指出治疗所取的腧穴,有的仅提示应治疗某经。
关键词:内经;胸痹;心痛;辨证论治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19(2011)02-0255-031病名溯源1.1《内经》对心痹、胸痹的认识《内经》中出现了胸痹、心痹两个病名。
胸痹之名仅见于《灵枢·本脏》,经文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喉痹、逆气。
”而《内经》中阐述更多的则是心痹,并将心痹的病与证结合阐述,如《素问·痹论篇》中提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
”此外,《内经》中还阐述了心痹的病因,如《素问·痹论篇》:“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指出倘若脉痹久而不愈,复感风寒湿之邪,则由脉及心,终成心痹之证。
从篇中记载可知《内经》中的心痹、胸痹是两个疾病。
1.2后世医家对心痹、胸痹的认识由于《内经》本身对胸痹讨论甚少,对此辨析也只能借助于后世医家所言。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设“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一门,将胸痹与心痛同时提出,主张“心痛”属于“胸痹”的范畴。
并作专门论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以其阴弦故也。
”提出“阳微阴弦”是胸痹病机之关键。
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云:“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或彻引背膂。
”说明“胸痹”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心胸疼痛。
隋·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咽喉心胸病诸候》中分列“心痹候”、“胸痹候”,其认为:“思虑烦多则损心,心虚故邪乘之。
邪积而不去,则时害饮食,心里愊愊如满,蕴蕴而痛,是谓之心痹”、“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因虚而发,上冲胸间,则胸痹。
”清·吴谦在《医宗金鉴》中提出胸痹实为胸背痛,并将胸痹列入“胸胁痛”,而将心痛列入“心腹痛”,并分别加以论述,其认为心痛为歧骨陷痛,而胸为肺之野,胸痹不属于“心”。
·552·辽宁中医杂志2011年第38卷第2期近代自西医传入我国后,一些医者开始将胸痹与冠心病联系起来。
赵锡武[1]认为胸痹包括心痛,属现代医学冠心病的范畴。
从中医角度看,其病位虽在心,但与肝、脾胃、肺、肾等脏腑密切相关。
岳美中[2]则强调今之冠心病属《金匮要略》胸痹范围之内,然胸痹非此一病,还包括一部分消化系统疾病在内。
但仍有一些医家持有不同观点,秦伯未[3]认为胸痹实际上是一个胃寒证,因胃中受寒而影响中阳,致阳气郁滞。
2病因病机《内经》中论述心痛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
外来时令异常可以致病,饮食不节、七情内伤、血瘀、痰浊可引发,他经、他脏传变也可致病。
2.1寒邪侵袭寒邪是导致心痛的重要病因,《内经》中有多处提及。
如《素问·调经论篇》:“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涩,凝涩则脉不通。
”说明了由于寒邪入侵,凝于脉中,心脉痹阻而发为心痛的病机。
寒邪引发心痛的病理机制,除了上述的寒凝导致经脉痹阻,不通则痛,还有一种为寒邪收引血脉,使络脉拘急,牵引而痛[4]。
如《素问·卒痛论篇》:“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
”此外洪治平[5]认为寒邪犯心,主要因机体平素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复感寒邪,寒凝胸中,以致心脉痹阻。
并多在气候骤变或寒冷季节猝发胸痹心痛。
2.2热邪犯心《素问·刺热论篇》云:“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
”其所言即指情志不舒,郁而化热,热与心脏正气分争故引起心痛。
但不只是内生之热可致心痛,外来的热邪同样可引起心痛[4]。
如《素问·气交变大论篇》中:“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
”根据以上《内经》理论,现代医家徐承秋[6]认为,现代人因生活工作压力繁重,素体多阴虚,且心为阳脏,属娇嫩之体,邪易热化,致热结心痛。
2.3饮食不节《素问·经脉别论篇》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说明饮食经过脾胃的运化后,其精微滋养于心脉。
若饮食偏嗜,尤其偏嗜咸食则脉涩,气血不通而发生心痛。
如《素问·五脏生成论篇》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近年来,过食肥甘冷饮、嗜烟好酒而致内生痰浊,瘀阻心脉发生胸痹的病人日益增多。
因而路志正[7]认为,若肥甘无度,饥饱不调,致使脾胃损伤,宗气不足,气虚无以上奉,久则心阳虚衰;血亏无以灌注,则血脉不充,脉道滞涩,久则脉络不通。
2.4七情内伤七情过激,情志不遂可导致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气滞则血瘀,血瘀则心脉痹阻而发本病。
如《素问·五脏生成论篇》云:“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指出思虑过度则心虚,病邪趁虚而入的病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压力日益激增,七情过激是否与胸痹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洪治平[5]认为内伤七情,主要由于忧思恼怒过度,以致肝气郁滞,气机升降失常,血脉运行不畅,而致心痛。
2.5痰瘀阻滞《内经》中把痰饮列为心痛的病因之一,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岁太阴在泉,……民病饮积,心痛。
”陈俊文[8]强调肺、脾、肾及三焦功能失调,肺失肃降,脾失健运,肾失气化,则水湿停聚而成痰浊、水饮,心脉受累而致心痛。
《素问·痹论篇》云:“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
”“凝而不流”即血瘀。
以《内经》理论为基础,邓铁涛[9]十分重视瘀血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尤其推崇痰瘀同治的原则,其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在脉中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而维持气机的正常功能又要靠血的濡养。
若两者功能失调,则可产生痰瘀。
2.6他脏病变及心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脏腑之间密切相连,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其他脏腑的病变可累及心脏而引发心痛。
如《内经》中“脾心痛”、“肝心痛”等,即“是五脏气冲逆致痛,非心家自痛也[10]。
”3预防虽然《内经》中并未明确提出胸痹的防治原则,但《内经》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中医学重视“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通过扶助正气,防止病邪侵袭,从而达到防病目的;既病防变是强调发现病变要及早治疗,控制病情,预防变证[11]。
3.1食饮有节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量上要节制,另一方面在五味上要节制。
即饮食气不可厚,味不可偏,量不可过多或过少等[12]。
正如《素问·五脏生成论篇》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现代医学也证明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高血压又是促进动脉硬化的主要因素。
起居调摄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活要有规律,作息必须符合阴阳消长变化,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二是妥善处理日常生活事务,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分睡眠[13]。
3.2不妄作劳“劳”包括体力劳动、脑力劳动及房劳等。
自古以来,长寿之道究竟是需要运动还是静止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从《内经》的养生观来看,生命在于运动,但要动的适度,即《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所述:“形劳而不倦”。
一方面认为人体是需要运动的,即“形劳”;另一方面,运动又不能过度,即“劳而不倦”[12]。
3.3恬惔虚无《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中言:“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可见精神内守,恬惔虚无,不使心志过极在养生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