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心理学(第6章)
- 格式:ppt
- 大小:13.66 MB
- 文档页数:20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六章幼儿技能学习与教育✧考情提要✧一、选择题1.在棋类比赛中,主要是依据头脑进行思维活动所做出的决策去支配手挪动棋子的位置,因此把它归属于()A.操作技能B.动作技能C.智力技能D.知觉技能2.()是指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A.自动化B.负迁移C.目标期望D.目标意向3.智力活动是靠内部言语及词的作用进行的,是以词的形式在“心里”完成的动作,所以是()的A.内潜性B.观念性C.简缩性D.以上都不是4.按照内部和外部动作将技能分为动作技能与()A.知觉技能B.运动技能C.操作技能D.智力技能5.在运动教育看来,任何一个运动都可以由四个要素组成,即()A.身体意识、空间意识、动作技能和相互关系B.身体意识、空间意识、动作技能和感觉统合C.身体意识、空间意识、作用力和动作关系D.身体意识、空间意识、作用力和相互关系6.在幼儿动作技能的学习中,教师的示范方式主要有()A.顺向示范、逆向示范和围观示范B.经验示范、围观示范和顺向示范C.镜面示范、围观示范和顺向示范D.相向示范、围观示范和顺向示苑7.技能学习具有以下特点()A.这是一个“外化—内化”双向构建的过程,示范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B.这是一个“外化—内化”双向构建的过程,合乎法则的练习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C.这是一个“内化—外化”双向构建的过程,合乎法则的练习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D.这是一个“内化—外化”双向构建的过程,合乎法则的示范将极大促进技能的掌握8.阅读技能、疾病诊断技能属于()A.智力技能B.操作技能C.知觉技能D.认知技能9.通常认为,一套特殊教育模式——感觉教育的建构者是()A.欧文B.卢梭C.福禄贝尔D.蒙台梭利10.运动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是()的A.积累式B.发展式C.分解式D.以上都不是11.()强调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尊重幼儿对文本的感受和体验,促使其积极建构对文本的理解A.图文阅读B.看图说话C.分享阅读D.交互阅读12.智力技能根据其应用可分为()A.感知技能与思维技能B.决策技能与推理技能C.一般的智力技能与专门的智力技能D.监控技能与反思技能13.蒙台梭利认为,()主要训练幼儿的视觉、触觉、听觉、味觉及嗅觉五大感官系统A.感觉教育B.阅读技能C.运动教育D.操作技能14.体操、游泳属于()A.智力技能B.操作技能C.知觉技能D.认知技能15.()也称运动技能、操作技能A.感觉教育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技能16.智力技能,也称()或心智技能A.认知技能B.动作技能C.感觉教育D.操作技能17.动作技能的学习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属于内部因素A.讲解与示范B.练习C.知识经验D.成熟与经验18.动作技能的学习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属于内部因素A.讲解与示范B.练习C.知识经验D.成熟与经验19.阅读、解题、写作等属于()A.认知技能B.操作技能C.动作技能D.动作技能20.“交互式幼儿阅读”包含三种互动关系,()不属于其中A.教师与幼儿的互动B.亲子分享C.幼儿与阅读文本之间的互动D.幼儿之间的互动21.认知阶段也称()A.联系阶段B.自动阶段C.知觉阶段D.练习阶段二、主观题22.技能【名词解释】23.技能学习【名词解释】24.动作技能【名词解释】25.智力技能【名词解释】26.运动教育【名词解释】27.感觉统合【名词解释】28.早期阅读【名词解释】29.目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将技能分为哪两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简答】30.动作技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有哪些?【简答】31.智力技能有哪几个基本特点?请简单加以说明。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练习题一、判断题。
1、并列结合学习比较困难,必须认真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
()2、对大多数学习而言,集中学习的效果优于分散复习。
()3、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下位学习。
()4、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的效果优于单纯的重复阅读。
()5、学生对真实性的问题不理解时,可以给以间接指导。
()6、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有效地增强记忆。
()7、中小学生掌握概念时,一般是先达到符号学习水平,再提高到命题学习水平。
()8、实物直观一般比模象直观教学效果好。
()9、对于不成熟的学习者,通过锥形顶端的“言语符号”进行阅读学习是十分有效的方法。
()10、加涅认为复述不仅能有利于保持信息以便进行编码,也能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
()11、惩罚与负强化是相同的。
()12、在概念理解的过程中,变式是从方法方面促进概念理解,比较则是从材料方面促进概念理解。
13、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
所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
14、为了突出学习材料的本质特征,教师在课堂讲授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采用“变式”来呈现学习材料。
()15、学习活动的过程是个体经验的获得过程。
()16、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
()17、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概括只能是感性概括。
()18、干扰说认为,前摄抑制是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会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后摄抑制是前面学习的材料对知识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19、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20、上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
()二、选择题。
1、多项选择题我国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学生的学习分为()。
A、归属学习B、符号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概念学习E、命题学习2、多项选择题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是有规律的,一般是()。
第四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1. 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1)动机①概念②功能:激活功能(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指向功能(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强化功能(指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2)学习动机①概念: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②两个基本成分: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A 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学习从作用上看,就是内驱力✓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由三种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附属的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其中认知内驱力是内部动机,其他两种是外部动机。
✓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家长)儿童后期和少年期:附属内驱力(同伴和集体)青年期: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B 学习期待✓含义: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
✓学习期待vs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诱因: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
✓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化为目标。
学习期待就其目标来说就是学习的诱因。
2. 学习动机的种类(掌握分类的依据及各种动机的含义)(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分为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与低级的动机(核心是利已的、自我中心的)(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根据学习动机的来源,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3.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结论:学习动机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应把提高学习行为水平作为重点来抓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需掌握提出者,各理论主要观点及其教学启示)1. 强化理论⏹提出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第六章知识的学习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知识及知识学习的类型.(2)知识直观和知识的概括。
(3)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4)遗忘的理论解释.(5)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考纲链接1.知识的含义。
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其实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2.知识的类型。
(1)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反映活动的深度不同)。
感性知识:主体对事物外表特征和外部联系的反映。
理性知识:主体对事物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反映。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体难以清楚陈述,只能借助于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
(3)具体知识与抽象知识(反映活动的内容不同)。
具体知识:是对于一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实或事件的反映,是对我们看到或听到的事情的心理再现。
抽象知识:是对已知事实的概括性的反映,表现为概念原理、公式、原则等。
3.知识学习的类型:(1)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根据知识的重复程度);(2)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4.知识学习的过程。
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5.知识学习的作用:是增长经验、形成技能、发展创造力的重要前提。
(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产生的必要前提。
6.知识的获得是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知识获得的两个环节是:知识直观和知识概括。
7.知识直观.(1)类型:①实物直观;②模像直观;③言语直观。
(2)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①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②加强词与形象配合;③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⑧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第六章思维知识点汇总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
思维概括性是思维通过抽取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和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来反映事物。
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与头脑加工来反映,而感知觉只能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
二、思维的基本过程(多选、简答)思维是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
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些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
(一)分析与综合。
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
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
综合是在脑海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一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
(二)比较(三)抽象与概括抽象是把事物的共有特征、本质属性都抽取出来,并对与其不同的、不能反映其本质内容的舍弃。
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
三、思维的种类(多选、简答)(一)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单选/多选/填空)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动作思维。
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
如:幼儿在学习简单计数和加减法时常借助手指这种思维活动。
2.具体形象思维。
是运用已有表象产生的思维活动。
形象思维在青少年和成人中仍是一种主要的思维类型。
如:在头脑中用3个苹果加4个苹果等实物表象相加而计算出来的。
3.抽象逻辑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
1.经验思维。
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判断生产、生活中问题的思维。
《幼儿心理学》重点知识第一章绪论1.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
2.幼儿教育心理学:揭示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即幼儿学习的特征、水平与规律;研究如何更科学、合理、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的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特征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
3.幼儿教育心理学涉及的三大变量:幼儿学习者、幼儿教育者、环境与教学4.卢梭:自然主义倡导者。
代表作《爱弥儿》被誉为“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5.福禄贝尔:最早研究幼儿游戏心理的先驱者之一,是“幼儿园之父”。
设计了恩物,确立“游戏是儿园教育活动的节本形式”。
6.蒙台梭利: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重视幼儿(3-7岁)的感官教育。
7.认知主义教育方案认为学前阶段儿童习得的基本概念,必须通过概念形成与概念同化两个过程。
8.凯米和德芙里斯从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延伸出三条主要原则:能动性、充实性、结构化原则。
9.对早期教育价值的新认知: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存在着关键期;个体发展的关键期又与脑发展的关键期有着密切联系,在幼儿期,脑的发展也最为快速而有效。
10.对幼儿学习特点的新发现:什么样的学习者,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学习的方式,游戏是幼儿学习及发展情绪、认知与社会能力的重要方式;学习的条件,幼儿处于安全的环境和受重视的群体中,才能获得最佳的发展与学习;学习的环境,幼儿在日常生活情境中,通过体验与主动参与,学习效果最佳;学习的个体差异,幼儿的学习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认知与学习方式。
第二章学习理论1.华生:行为主义的创始人,1913年作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2.斯金纳提出的两种类型的学习:应答性反应与操作性反应3.强化:凡是能够引起行为反应概率增加的活动就是强化。
4.强化原理斯金纳的强化原理特别强调两个方面:一是他认为并不一定都与令人愉快的刺激相联系。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
A.感性知识、理性知识B.具体知识、抽象知识C.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D.方式方法知识、普通原理知识2.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是指()。
A.解决“是什么”的问题B.解决“怎么办”的问题C.解决“怎么样”的问题D.以上都正确3.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
A.0.25~2秒B.0.2~25秒C.2秒到1分钟D.5秒到2分钟4.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
A.6±2B.6±1C.7±1D.7±25.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序,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
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6.以下选项中哪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A.关于企鹅的定义B.某个明星的个人资料C.名人的自传D.产品的使用说明书7.知识的同化反映的是新旧知识的()。
A.改造性B.累积性C.矛盾性D.对立性8.小章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9.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10.在学过正方体、长方体等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学习一般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B.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D.上位学习11.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
这是运用了()。
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变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12.可以被称为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C.感觉记忆D.短时记忆13.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
第六章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1、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1)学习情境的相似性(2)学习材料的性质(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5)年龄特征(6)智力水平2、学习迁移的促进★( 1)合理的安排课程与组织教材(2)提高概括水平,强调理解(3)课内和课外练习配合,提供应用机会(4)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5)培养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3、克服遗忘的传统策略:①注意营养和健康,防止大脑创伤和心理障碍②加强记忆信心,提供愉快的学习经验③提倡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使用合理的记忆方法④复习,是学习保持和克服遗忘的主要方法。
⑤过度学西在达到最低限度领会以后,或者在达到勉强可以回忆的程度以后,对某一课题继续进行学习。
⑥记忆术:它是通过表象化、结构化和组块化的方法来提高记忆能力的特殊方法.1、迁移]★ ★★★最初来源于桑代克。
他把迁移定义为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理解的局限性,而认为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在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方而,也表现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相互影响方面。
学习迁移^_ 现最为人们熟知的是在知识和技能的相互影响方面。
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推广类化。
这种现象就是学习迁移2、学习迁移的种类:(1)根据迁移的性质可以把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①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②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的影响(2)根据迁移发生的前后方向,又可把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①顺向迁移: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②逆向迁移: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3)根据前后学习的难度差异,可以以把迁移分为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关于垂直迁移和水平迁移的分类主张最初是由加涅★提出的①垂直迁移★:难易不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②水平迁移★:难易相同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3、学习迁移现象的理论解释(1)形式训练说: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
第六章练习题【单项选择题】1.当学生取得好的成绩后,老师家长给予表扬和鼓励,这符合桑代克学习规律中的( )。
A.准备律B.练习律C.动机律D.效果律2.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B.刺激律C.失败一成功律D.成功一成功律3.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
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一反应联结4.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
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5.坐汽车会晕车的人,在乘船、乘火车也会有类似的反应,这是( )。
A.条件反射的消退B.条件反射的泛化C.条件反射的分化D.条件反射的习得6.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食物是( )。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7.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的提出者是( )。
A.巴甫洛夫B.斯金纳C.桑代克D.苛勒8.学生作业出现错误时,老师让他把该题重做10遍,这属于( )。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我强化9.下列对联结学习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中介因素(如动机、经验)也会影响个体的行为B.学习是由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发生的C.强化可以改变行为的结果D.学习的结果受强化物的影响10.在有意义的学习中,在呈现正式的学习材料之前,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介绍的一些引导性的材料是( )。
A.概念B.认知结构、C.学习定势D.先行组织者11.以下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A.完形一顿悟说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参考答案】1、D,桑代克的效果律实际上和斯金纳提出的正强化表达的是相同的意思。
它们都是指学生出现某一行为后得到一个愉快的结果,之前的行为就会增强。
教育心理学专题练习第六章知识的学习(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六章知识的学习一、单选题1.概括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和关键特征,这种思维形式是()。
A.判断B.概念C.推理D.比较2.在学习分数后学习百分数,这种学习最宜用()模式进行教学。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学习D.发现学习3.掌握若干概念之间关系的学习叫做()。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规则学习D.命题学习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定,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这称为()。
A.比较B.概括C.变式D.抽象5.在学习重力场知识后学习电力场知识,用重力场知识同化电力场知识,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派生学习6.儿童经过教师传授,知道“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类属学习D.命题学习7.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为了让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法是()。
A.注意B.感觉登记C.复述D.组块8.对“圆是一动点绕一定点等距离运动一周的轨迹”的学习属于()。
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类属学习D.命题学习9.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鸡、鸭作为例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质特征,这是运用了()。
A.正例B.反例C.提供变式D.科学地进行比较10.先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学习圆也是轴对称图形,这属于()。
A.上位学习B.命题学习C.类属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1.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
A.命题学习和概括学习B.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C.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D.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12.“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属于()。
A.感性知识B. 理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操作性知识13."1/3+2/5“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