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教育心理学第一章II
- 格式:ppt
- 大小:752.50 KB
- 文档页数:53
这是2010年网友根据新的教材和教育学院培训划记的重点自己打印的文档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育心理学史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对学习者、学习,教育者及教学的系统研究,他包括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学生作为学习中的个体与主体,存在着群里差异,即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存在着个体差异,已有知识经验、智力、学习风格、兴趣爱好。
学校教育根据教学目标来组织教学,教师是其中关键。
教学内容一方面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也表现为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
他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课堂教育学的信息量、教师、学生在教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环境实际是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
分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
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学习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及学习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实现学习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了解问题、为教育学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教育心理学创建18世纪末19世纪初。
20世纪20年代懂到50年代是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走向成熟,20年代后完善。
捷克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学必须遵循自然的思想,依照人的本性组织教育。
瑞士裴斯泰洛《论教学方法》提出教育要心理学化。
1877俄国卡普捷列夫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书。
创建教育心理突出贡献学美国桑代克1903出版《教育新路学》从人是一个生物的角度《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与测量》。
公认最早的科学教育心理学创始人。
1908年我国房东岳翻译《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成著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70年代奥苏伯尔以认知心理学观点来研究课堂学习,加涅尔系统总结了已有研究结果。
1、概念∙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主要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以及教与学之间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
∙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的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心理学及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专指学校教育心理学。
2、研究对象∙从研究层面看:1)客观描述主体心理活动的现象;2)揭示主体心理活动的运行机制与规律;3)为促进主体有效掌握知识技能、发展能力以及主体心理健康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方法指导。
∙从研究领域看:基本理论,学习心理,教学心理,道德心理,教育社会心理学。
3、研究内容∙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过程:1)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核心内容)2)教学过程: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以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的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指教师以学生和自身的活动为思考对象,对学生和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决策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4、研究方法∙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教育行动研究发、观察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活动产品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5、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实事求是(基础、前提)∙实践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教育性原则(道德原则/伦理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全面整体∙综合创造原则——创新、新颖6、教育心理学的作用描述、解释、预测、控制∙1)帮助教师准确的了解学生;∙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教育研究。
7、教育心理学发展趋势∙1)在学习观上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性,重视学习者的社会文化互动;∙2)研究领域上向纵深发展;∙3)研究方法多元趋向;∙4)教育心理学越来越综合化和跨学科化;∙5)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6)转变教学观念,重视教与学两方面的基本心理问题;∙7)关注影响教育的社会心理因素;∙8)注重实际教学中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研究。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一、解释下列术语统觉:赫尔巴特的术语,指意识观念由无意识中选择那些能通过融合或复合而与自身合为一体的观念的同化过程。
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是运用心理测量、诊断、咨询、行为矫正技术为学校提供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
统觉团:赫尔巴特的术语,指一个观念的统觉不仅使这个观念成为意识的,且使它被意识观念的整体所同化。
该整体就被称为统觉团。
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侧重于研究教育情境中的社会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四段教学法: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教育心理学: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五段教学法:在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基础上,他的门徒将这四个阶段加以改造,发展为五阶段教学法,即1.预备——唤起学生的原有有关观念和吸引学生的注意;2.呈现——教师清晰地讲授新教材;3.联系——使新旧知识形成联系;4.统合——帮助学生进行抽象和概括,形成新的统觉团;5.应用——以适当方法应用新知识。
教学心理学:研究教学情境中知识与技能习得规律的一门学科,目前已与教育心理学紧密融合在一起。
哲学心理学: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哲学家、教育家运用思辨的方法对人的心理活动规律进行研究所得到的认识的总和。
学习心理学:研究人和动物在后天经验或练习的影响下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和条件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二、填空1.我国古代《学记》一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
它提出的“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等教学原则都体现了深刻的心理学思想。
2.赫尔巴特提出的四段教学法的四个阶段是(1)明了、(2)联想、(3)系统、(4)方法。
3.与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相对应的心理状态是(1)注意、(2)期待、(3)探究、(4)行动。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填空、选择、辨析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生(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大纲、课程、教材)、教学媒体、教学环境(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学习和教学的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教师使用教学媒体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3.赫尔巴特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理论基础并付诸实施的教育家德国人。
4.桑代克在1903年出版了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之父。
5.1908年,房东岳翻译的《教育实用心理学》,廖世承在1924年编写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
6.教育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性原则(对被试产生积极影响,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
(辨析)7.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调查法(无法从内部直接观察到的,间接地了解)、行动研究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
8.观察法分类:观察时间分为(长期观察、定期观察),观察的内容分为(全面观察、重点观察),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参与观察、非参与观察),观察的对象(客观观察、主观观察)。
实验室观察法和生活中的观察法(辨析)9.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
10.调查法分为:谈话法、问卷法等。
11.行动研究法基本环节:计划、行动、观察、反思。
简答1.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的理解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2. 学习与教学过程第二章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填空、选择1.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3.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教育心理学一到八章
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论本章将介绍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内容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心理学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章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本章将介绍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语言发展、情绪发展、行为发展及心理疾病等,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三章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本章将介绍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情绪发展、人格发展、行为发展和心理疾病等,对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四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本章将介绍中学生的认知发展、情绪发展、人格发展、行为发展、性心理发展以及心理疾病等,分析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及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五章高中生的心理发展本章将介绍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情绪发展、人格发展、行为发展、性心理发展以及心理疾病等,重点分析高中生的自我意识形成以及身心发展的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和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六章教师的心理学本章将介绍教师的认知发展、情绪发展、人格发展、行为发展、性心理发展以及心理疾病等,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心理发展特征和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七章家庭教育心理学本章将介绍家庭教育心理学,包括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家庭教育成功的要素、家庭教育教师的角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的关系等,以期加深读者对家庭教育心理学的理解。
八章社会心理学本章将介绍社会心理学,包括社会心理学的概念、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社会心理学的应用及社会心理学对教育的影响等,以期加深读者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篇:《教育心理学》各章节习题及参考答案《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A)。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学的内容》一文的发表C、1905年,比纳—西蒙两人《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2、教育心理学和其他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C)。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D、分析和综合的原则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D)。
A、霍尔(Hall,G.S.1844—1924)B、鲍德温(Baldwin J.M.1861—1934)C、詹姆士(James W.1842—1910)D、桑代克(ThorndikeE.L.1874—1949)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D)。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5、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6、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B)。
A、简便易行B、严格控制C、定量研究D、探讨相关关系7、观察法的实施背景应该是(B)。
A.控制条件 B.自然条件 C.以探讨因果关系为目的 D.均衡被试8、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是(B)。
A.自然实验法B.观察法C.实验室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9、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C)。
A.观察法B.自然实验C.实验法D.问卷调查法10、学校环境中的最重要因素是(B)。
A.学生 B.教师 C.教 D.学《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1、俄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是(C)。
A.卡普杰烈夫B.苏霍姆林斯基C.乌申斯基D.布隆斯基12、一切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的科学。
(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____,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的教学情境)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而展开的。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五种要素;由____、____和____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____,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____,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群体差异,个体差异)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____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8、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教学媒体)9、教学环境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物质环境、社会环境)10、学习过程指____________。
(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1、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学习过程)12、___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____、在教学过程中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___。
《高等教育心理学》各章节知识点第一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概述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研究对象。
还介绍了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重要意义。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包括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人格心理学。
第三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等。
第四章:学生的心理特点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知发展的特点和人格特点等。
第五章: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心理过程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的心理过程,包括学习动机的类型、学习行为的调节和学习策略的培养等。
第六章:学生的情感与心理健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问题,包括学生的情感特点、心理压力与压力管理等。
第七章:学生的成就动机与成就评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成就目标和成绩评定等。
第八章:学生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包括自尊、自我效能和自我概念等。
第九章: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职业兴趣、职业决策和职业发展等。
第十章:学生的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本章主要介绍学生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发展,包括人际关系的类型、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因素等。
第十一章: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的原则和方法等。
第十二章: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师和学生支持本章主要介绍高等教育的有效教师和学生支持,包括教师的角色、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支持的策略等。
1--《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到第四章笔记(推荐5篇)第一篇:1--《教育心理学》第一章到第四章笔记教师资格证备考复习《教育心理学》知识精要说明:本精要根据《教育心理学》大纲编写,作为同学们复习的主要知识线索,达到快速记忆的目的,祝同学们考出好成绩!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2.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3.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识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识记)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3、(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P4)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
(1)五要素①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②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③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④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⑤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2)三过程①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②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③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4、(理解)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
(P6)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理解)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点整理笔记第一章绪论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校情景中的学与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①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②学习的基本理论;③各种类型的学习;④学习的迁移、保持、遗忘;⑤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要素;⑥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评定3.学习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把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①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②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专业教师的基础;③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④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4.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从1903年美国桑代克创立《教育心理学》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㈠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主要是桑代克理论占据统治地位,出现行为主义、格式塔、儿童心理学; ㈡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50年代):体系越来越宠杂,但无真正突破;㈢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80年代):发展显著,出现了几个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及各自的代表理论:①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②布鲁纳:《教育过程》,提出”认知学习”的理论;③加涅:《学习的条件》,是学习分类的权威;④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的理论;⑤安德森:现代行为主义教育心理学专家,1974年与富斯特合著《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5.简述学校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①学和教的问题成为中心问题;②认知心理学深入学和教的研究之中;③更加重视学习过程中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方面的统一;④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增加。
6.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必须具有严肃性、严格性、严密性①观察法: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②调查法:通过其他有关材料,间接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③教育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已取得的显著成绩和丰富的经验,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总结;④自然实验法:在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下,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⑤实验室实验法:在特设的心理学实验室中,按照研究的目的而控制和变更某些条件,以观察被试者心理活动的表现;⑥临床个案法:对学校学与教的个案作祥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概论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个体心理系统: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心理特征4个方面心理动力(个性倾向性)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心理过程及三者关系: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三者相互依存。
认识是基础,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是在认识的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可以深化认识,可以坚定意志,意志也可以强化认识、加深情绪情感体验。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
情绪即人在认识客观世界时对事物产生的满意、喜爱、爱慕、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
意志过程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心理的实质(心理的机制):1、唯心之义认为心理是脑外之物,是不依赖于脑而产生的,是一种灵魂,是与闹无关的心的活动。
2、旧唯物主义把心理活动等同于物质活动,或认为人的心理活动同机器的功能一样。
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行为:有机体的反应系统,它由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在一定情况下由刺激引起。
意识含义及特征:主要表现为用词的形式巩固在头脑中的知识体系。
能动性、目的性、自我意识。
无意识:在正常状态下意识不到的,同事也是不能自觉进行控制和调节的。
(心理状态:是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反应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西方心理学理论流派德国心理学家冯特1897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科学1构造主义:奠基人为冯特,代表人为铁欣纳。
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在方法上强调内省的方法2机能主义:创始人为詹姆士,代表人还有杜威和安吉尔等。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学习与教学的五要素1、学生2、教师3、教学内容4、教学媒体5、教学环境(二)学习与教学的三过程1、学习过程2、教学过程3、评价/反思过程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一、冯特的重要贡献1879年,德国,在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所心理学实验室二、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桑代克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并于1913—1914年将其扩展为三卷本的《教育心理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和《工作疲劳、个别差异及其原因》),提出了系统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和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并提出了学习遵循的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
他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建树成为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之父”.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个案法第二章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个别差异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及基本特征(一)心理发展的含义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直至死亡整个生命历程中心理发生的有次序的变化过程。
即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二)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发展的差异性二、心理发展的阶段及特征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即乳儿期(1岁以前)、婴儿期(1岁至3岁)、幼儿期(3岁至6、7岁)、童年期(6、7岁至11、12岁)、少年期(11、12岁至14、15岁)、青年期(14、15岁到25岁)、成年期(25岁到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