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驿古镇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8
文安驿古镇
欢迎大家来到文安驿古镇,文安驿古镇位于文安驿镇中心东侧下驿村,西临文安驿镇政府,紧邻210国道,距延安50公里,距延川15公里,外连延延高速,是太原-西安-内蒙古旅游走廊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文安驿古镇总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
是一个集千年古道驿站、百年窑居建筑群落、千名知青记忆、一部路遥人生的文化旅游名镇。
文安驿始建于西魏大统3年,在明清时期是陕北地区一个规模较大的驿站和繁华的贸易集镇。
悠久的历史为文安驿留下了古道驿站、古城墙、文州书院、魁星楼、烽火台等众多文化遗址。
这个地方虽然是一个偏僻的农村小镇,但它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与文化,是历史真实面貌的写照。
文安驿古镇坐北朝南,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是整个园区的主干道,左手边是东街,右手边是西街,这两条街是我们古镇的两条商业街。
共108孔窑洞,里面聚集了陕北的特色小吃、土特产和旅游纪念品,一会大家参观完可以在这边随意品尝购买。
转过身后大家看到的这个城门楼,是我们通过传统的工艺进行修复的。
一会我们参观完可以在这里合影留念。
两边的围墙和窑洞是用陕北的工艺砌起来的。
脚下的这条路是用古罗马的办法进行修复的,地面上所有的石头不是简单地石板,也不是普通的平面石头。
上面是25公分的毛石,中间一层是20公分的混凝土,底下一层是三七土夯成的。
这条马路可以经得起百吨大车碾压,我们在修复过程中始终以
修旧如初为理念,当初是什么样子就恢复到那个年代的样子。
大家看到两边有拴马石、拴马柱、石碾、磨盘。
这些都是当时在这生活过的人用过的东西,这些拴马住、驿站、骡马店是马队、车队镖行、镖局长途跋涉歇脚用的。
文安驿在历史上就是一个驿站,它是西安到内蒙古贸易走廊上一个重要节点,是草原文化和农牧文化的接壤点,它凝结了几个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特点。
两边的拴马柱上雕刻有形态各异的十二生肖。
我们看到这两边的的窑洞都是当时赶脚的人停歇是住的地方,他们在这里整理货物,来往的官员在这里食宿。
我们内地的丝绸、瓷器、大米等粮食通过这里运到草原去,草原的牛羊皮毛、羊绒等运到内地。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东西主干道,左手朝向西门,右手朝向古城墙,它是明朝遗留下来的,这里还有隋朝的烽火台,我先带大家到主干道上走一遍,一会给大家留时间随意参观。
这些建筑群体完全是按照中国传统窑居建筑的修复方法来恢复的,可以说是三大传统:传统的工艺、传统的材料、以及传统的工匠。
文安驿园区在修复过程中集聚了榆林、延安地区大量的农村老工匠来进行修建,窑洞所用的材料是从榆林、延安等地区收购回来的,都是百年以上老窑洞的材料,对每块石头,每个窑洞进行编号,再重新进行恢复,所以说这个工程是很不容易的。
(知青墙)
现在我们看到的这面墙是知青墙,它是按照现在的手法在原先的土捱上进行修复的,表面用红黄油漆装饰,知青墙高12.8米,长38.6
米,大家可以看到两边的对联,上联是:四海翻腾云水怒,下联是:五洲震荡风雷激。
中间是毛主席语录,毛主席教导我们说: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大家看到的这个长廊是知青长廊,里面陈列了一些知青当年用的东西,以及能代表那个年代的物品。
右手边是设备间和工作人员居住的地方,在这里有当年在延川下乡的一对北京知青夫妇,一会大家参观完后可以与他们交流,让他们给大家讲一下知青在延川发生的故事。
在那个年代,毛主席的手一挥,挥到哪里知识青年就到哪里去,全国各大城市的数百万知识青年浩浩荡荡的投奔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1500名在北京生长的知青,最小的15岁,最大的22岁,就下乡到了延川,我们看到知青墙上的知青名单和照片,能回想到在那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知青春耕秋收的场景,一些老同志完全可以体会到当时的心情。
在这1500名知青中,包括了我们最敬爱的习总书记,还有知名作家史铁生。
一会大家可以在知青墙上找找看。
习近平对这里的知青生活经历做了这样的评价: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身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使我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
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我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质,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
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
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能想起在哪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事不变,迎难而进。
习近平亲民爱民的情感,和艰苦生活可迸发出能量的辩证诠释尽显其中。
我们现在边走边看,这是陕北一个传统的村落,陕北有雨少、风沙大、紫外线强烈的特点,但同时,也有天蓝、人美、民风淳朴的优点,正是这些优点,在这里的人民群众,才能接纳一万多名红军,使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物质基础。
在延安、延川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到处都能看到红色的记忆。
我们站在这里往下看,可以看到所有的院子都是贯通着的,所有窑洞的屋顶都是用绿色植被覆盖的。
用现代手法做出防晒的效果,这样做的好处是窑洞不会潮、不会起碱。
我们注意观察这座门楼,它完全是用传统工艺修建雕刻的,工匠都是几十岁的,有着丰富经验的老工匠。
艺术家们从中可以看出文化肌理。
游客也可以看到沧桑的历史变迁。
(旧窑洞)
这座院落是在修复整个古镇时,专门留下的老院子。
给大家的视觉感受可能比较残破,还有一些断壁,但它会把老同志的思绪带回到那个年代,也能让年轻人更了解长辈曾经是怎样生活的。
整个园区一共有三处这样的老院子。
这里是一处,、南北路上有一处、东西路上有一处。
(写生采风)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一个三角路口,这里上去是烽火台,两边是院落。
这里是我们专门为美术家,十大美术学生打造的写生点,大家可以看得出来,两旁的植被建筑完全是按照中国山水画的内容布局。
有白色树干的白桦树、有黑色树干的枣树、还有绿色的树叶、粉红的桃花。
这幅美丽的山水风景画,不仅供游客观光、也是给美术、文学、音乐等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写生、采风的平台。
(城墙)
大家看到的这面宋代夯土城墙,它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在这里一千多年的日月星辰、历史变迁、人文变化后,我们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修复的。
(白桦树)
这些绿植是白桦林,树都是3、5株一撮栽成的。
夏天树叶是碧绿的,秋天是金色的,可以想象到了九、十月份,白色的树干、黄色、红色的树叶、再加上灰黄色的城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面。
白桦树在陕北地区是一种非常稀缺的植物,一般是很难见到的。
只有在延安以南(南泥湾、黄陵、黄龙)等地区才有。
我们园区的白桦林是专门从黄龙山上移栽的,每一株都要耗费很大的代价,请大家在欣赏的同时保护好园区的植被。
(隧道)
这个山洞是文革时挖的,是城墙里面仅有的人为了方便到城墙外面修梯前,才挖出了这个山洞。
我们在保持历史原貌的情况下,把它打造成为一个时光隧道。
大家也可以闭上眼睛感受一下。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述:“林尽水源,便有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眼前的美景不是良田,而是古希腊、圣托里尼风格的欧式的白色窑居群落,这是我们园区三期纯欧式的高档酒店,目前正在修建。
(窑洞)
1、定义: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这一
“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
窑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的山西、陕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甘肃以及宁夏等省。
在中国陕甘宁地区,黄土层非常厚,有的厚达几十公里,中国人民创造性利用高原有利的地形,凿洞而居,创造了被称为绿色建筑的窑洞建筑。
一般窑洞用石头或砖头砌,窑洞上面覆盖厚厚的夯实的黄土,规模大的可做成并列多间,上下多层。
外部也可另建房屋形成院落。
2、种类
①土窑洞:中国华北、西北黄土地区在冲内的崖壁或在平地向下
挖出的地坑壁上开挖成的供人居住的洞穴,是生土建筑的一种土窑洞所需建筑材料少,施工简单,造价低,冬季保温条件好,但如果修漏失修或遇地震灾害,会发生坍塌事故。
②石窑洞:用石头作建筑材料,有靠山石窑洞和四明头(平地而
起,无所依靠)石窑之分,石窑坚固维护好,可利用300—500年。
③砖窑:用砖作建筑材料,建筑方法与石窑一样,但外观比石窑
美观。
④接口窑:介于土窑洞、石窑洞和砖窑洞之间的窑洞,一般是在
土窑洞前开大窑口,加砌石料或砖砌窑面,外观类似石窑洞和砖窑洞。
3、窑洞的建筑布局结构及形式:
①靠崖式:靠崖式窑洞有靠山式和沿沟式窑洞,常呈现曲线或折
线型排列,有和谐美观的建筑艺术效果。
在山坡盖度允许的情况下,有时布置几层台梯式窑洞。
类似现代楼房。
②下沉式:下沉式窑洞就是地下窑洞,主要分布在黄土塬区。
没
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地区。
这种窑洞做法是:先就
地下挖下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面壁凿出窑洞,形成一个四合院。
人在平地,只能看见地院里的树梢,看不见房屋。
③独立式:独立式窑洞是一种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培拱窑洞,也有砖拱石拱窑洞,这种窑洞无须靠山依靠,能够自身独立,又不失窑洞的优点。
3、文化价值
由人们劳动挖掘出的窑洞,有着独特的居住价值和文化内涵。
它比较坚固,耐用。
在当地有着上百年甚至千年的窑洞。
汉族民间也流传着:“有百年不漏的窑洞,没有百年不漏的房厦。
”
窑洞拱顶式的结构,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稳定,分力平衡。
具有极强的稳固性,为了住着放心,也往往在窑洞里使上木担子,撑架窑顶。
经过几辈人,几易其主,修修补补仍不失其居住价值。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废弃的窑洞越来越多,挖掘的很少,这种挖掘方式辉越来越不被人知道。
但还是希望,在这些窑洞存在的时候,还有一些挖掘窑洞的人时,保存一些资料,希望这种精神被继承,让我们华夏子孙了解我们的文化并热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