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数式的值开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45.50 KB
- 文档页数:5
《代数式的值》教案设计第一章:代数式的基础知识1.1 代数式的定义介绍代数式的概念,理解代数式是由数字、变量以及运算符号组成的表达式。
举例说明代数式的不同形式,如整式、分式等。
1.2 代数式的变量解释变量的概念,变量是代表未知数的符号。
介绍变量的命名规则,如何使用字母表示变量。
1.3 代数式的运算复习基本的算术运算规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讲解代数式中的运算顺序,掌握整式的乘法和除法法则。
第二章:代数式的值2.1 代数式的求值解释代数式的求值是指将变量替换为具体的数值后计算表达式的结果。
举例说明如何求解代数式的值,如将变量的值代入表达式中进行计算。
2.2 代数式的化简介绍代数式的化简,即简化表达式的形式,减少冗余的项或因子。
讲解如何进行代数式的化简,包括合并同类项、分解因式等方法。
2.3 代数式的值的应用探讨代数式的值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解决方程和不等式问题。
举例说明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式的求值或化简问题。
第三章:代数式的求值方法3.1 代数式的代入法介绍代入法求解代数式的值,即将变量的值直接代入表达式中进行计算。
举例说明代入法的具体步骤和应用。
3.2 代数式的替换法解释替换法求解代数式的值,即将代数式中的变量替换为其他表达式。
讲解如何使用替换法求解复杂的代数式问题。
3.3 代数式的图像法介绍使用图形方法求解代数式的值,通过绘制函数图像来观察变量的取值范围。
举例说明如何利用图像法求解代数式的值。
第四章:代数式的化简方法4.1 合并同类项讲解合并同类项的规则,即将具有相同字母和指数的项进行合并。
举例说明如何合并同类项,简化代数式的表达形式。
4.2 分解因式解释分解因式的概念,即将代数式写成乘积的形式,提取公因数或应用公式。
讲解如何使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化简代数式,如提取公因数、应用完全平方公式等。
4.3 应用完全平方公式介绍完全平方公式的概念,即(a+b)^2 = a^2 + 2ab + b^2,(a-b)^2 = a^2 2ab + b^2。
代数式的值-教学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2.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
教学建议1.重点和难点:正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2.理解代数式的值:(1)一个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而决定的.所以代数式的值一般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它会随着代数式中字母取值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谈代数式的值时,必须指明在什么条件下.如:对于代数式;当时,代数式的值是0;当时,代数式的值是2.(2)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必须确保做到以下两点:①使代数式有意义,②使它所表示的实际数量有意义,如:中不能取1,因为时,分母为零,式于无意义;如果式子中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长,那么它必须大于0.3.求代数式的值的一般步骤:在代数式的值的概念中,实际也指明了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即一是代入,二是计算.求代数式的值时,一要弄清楚运算符号,二要注意运算顺序.在计算时,要注意按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进行.4。
求代数式的值时的注意事项:(1)代数式中的运算符号和具体数字都不能改变。
(2)字母在代数式中所处的位置必须搞清楚。
(3)如果字母取值是分数时,作乘方运算必须加上小括号,将来学了负数后,字母给出的值是负数也必须加上括号。
5.本节知识结构:本小节从一个应用代数式的实例出发,引出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进而通过两个例题讲述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6.教学建议(1)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里的字母所取的值决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渗透对应的思想,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函数观念.(2)列代数式是由特殊到一般,而求代数式的值,则可以看成由一般到特殊,在教学中,可结合前一小节,适当渗透关于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教学设计示例代数式的值(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能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2培养学生准确地运算能力,并适当地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辨证关系的思想。
《代数式的值》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概念及基本运算。
2. 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的基本运算。
2. 难点: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利用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式问题。
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代数式的概念。
2. 新课:讲解代数式的定义,介绍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代数式的运算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分析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代数式问题,并求解。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6. 作业:布置一些有关代数式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这五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涵盖了代数式的概念、基本运算以及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代数式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运算练习,评估学生对代数式基本运算的掌握情况。
3. 通过实例分析,评估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式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
3. 针对学生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八、教学拓展:1. 介绍代数式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学、化学等。
2. 引导学生探索代数式与函数、方程等数学概念的联系。
3. 推荐一些有关的课外阅读材料,供有兴趣的学生进一步学习。
九、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2. 学生是否能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式问题,并熟练地进行求解?3. 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十、课后作业:1. 请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代数式的概念、基本运算及实际应用。
代数式的值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数值,计算代数式的值;3.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提高解决代数式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代数式的定义;2.代数式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个工具包,里面有一些代数式的练习题和答案;2.白板、黑板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约5分钟)1.出示一个简单的代数式,如2x+3,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值计算其值;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代数式?为什么我们要计算代数式的值?为什么要学习代数式?3.在黑板上写下学生的回答,并讲解代数式的定义和作用。
二、知识讲解(约15分钟)1.讲解代数式的计算方法:a.代入法:将给定的数值代入代数式中,然后按照运算法则计算;b.符号替换法:将代数式中的字母用给定的数值替换,然后按照运算法则计算。
2.举例说明代入法的计算方法:a.出示一个代数式,如3x+2y,然后给定x=2,y=3,让学生计算代数式的值;b.引导学生按照代入法的步骤,将给定的数值代入代数式中,然后进行运算;c.在黑板上演示计算过程,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
3.举例说明符号替换法的计算方法:a. 出示一个代数式,如4xy,然后给定x=3,y=5,让学生计算代数式的值;b.引导学生按照符号替换法的步骤,将代数式中的字母用给定的数值替换,然后进行运算;c.在黑板上演示计算过程,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提示。
三、练习(约20分钟)1.将练习题分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独立完成;2.学生完成后,互相批改,并在黑板上讲解答案;3.学生对比自己的答案,找出错误并订正;4.学生进行下一道题目的练习。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练习的数量和难度)四、巩固与拓展(约15分钟)1.出示几个较难的代数式,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值计算其值;2.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并讲解解题方法;3.让学生独立完成这些代数式的计算,并对答案进行检查;4.学生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向教师请教。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能够正确书写简单的代数式;(2)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方法,包括加减乘除、乘方等;(3)能够利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代数式的运算规律;(2)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代数式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代数式的概念及书写方法;(2)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方法;(3)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代数式运算规律的发现;(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代数式求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练掌握代数式的相关知识;(2)准备相关教学案例、例题;(3)制作教学课件、板书设计。
2. 学生准备:(1)预习代数式相关知识;(2)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3)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出代数式的话题;(2)介绍代数式的概念及书写方法。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探究代数式的基本运算方法;(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代数式运算规律。
3. 课堂讲解:(1)讲解代数式的运算方法,举例说明;(2)引导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4.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题;(2)教师批改、讲解,及时反馈。
5.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2)教师补充、强调重点知识点。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巩固代数式的概念、运算方法;2. 完成课后练习题,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代数式。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代数式的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代数式的值-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点概述本节课主要讲解代数式的值的计算方法,以及代数式的应用。
学生需要掌握如下知识点:1.代数式的概念及其常见表示形式;2.代数式的值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3.应用代数式计算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及步骤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代数式的值的计算方法;2.代数式的应用。
教学步骤1.引入新知识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讲内容,回忆代数式的定义和常见表示形式,并引入本节课的新知识点——代数式的值。
2.讲解代数式的值的计算方法•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
•讲解代数式的值的计算方法:将代数式中的字母换成其对应的实数,再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通过多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值的计算方法。
3.应用代数式计算实际问题•通过一个实际问题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应用代数式计算实际问题的步骤。
•让学生自己找一些实际问题,并运用代数式进行计算。
4.巩固知识点•运用相关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以小组形式对练习题进行讨论。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代数式的值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2.应用代数式计算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对于一些运算方法不熟悉的学生需要进行指导;如何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通过例题引入新知识,讲解代数式的值的计算方法和应用代数式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和讨论。
五、教学辅助措施黑板、粉笔。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所讲内容相对简单,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得比较顺利,但有部分学生在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多加指导。
3.3代数式的值(二)
题目 3.3代数式的值(二) 教学目标 能读懂计算程序图(框图),会按照规定的程序计算代数式的值,会
按照要求设计简单的计算程序,初步感受算法的思想 在计算代数式的值的过程中,感受数量的变化及其联系 教学重点 读懂计算程序图,按照规定的程序计算代数式的值 教学难点 按照要求设计简单的计算程序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式 教学工具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小明的爸爸存入3年期的教育储蓄8650元(3年期教育储蓄的年利率为 2.52%,免交利息税),到期后本息和(本金与利息的和)自动转存3年期的教育储蓄,像这样至少要储蓄几次才能使本金和超过10000元,用图示程序帮小明爸爸算一算 算法规定:输入输出的数值写在平行四边形框内 计算程序(步骤)写在矩形框内 菱形框则用于对结果作出是否符合要求的判断 按计算程序填写下表: 输入 -2.5 -0.49 0
1000
3
87 1.99 输出
动手
动手
输入8650
×(1+2.52%×3)
>10000
输出
否
是
先设计出计算代数式3x 2-5的值的计算程序,再计算并填
写下表:
X -1
4
1
-1 -
4
3
0 4
3 1 1
4
1 3x 2-5
练习: P126 1、2 作业:
P127 2、3、4
观察
思考
输入x ( )2
×3
-5
输出3x 2
-5
输入x ×3 -5 输出。
七年级数学《代数式的值(二)》教案教学重点:求代数式的值。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代换”的思想。
一、板书课题,揭示目标1.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2.3代数式的值。
2.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求代数式的值。
(2)明确求代数式的值时,应先化简。
(3)了解“整体代换”的思想二、学生自学前的指导怎样才能达到这些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
下面,请同学们按照指导(手指投影屏幕)自学。
自学指导填空:1.当 x=4 ,y= 3 时,代数式22y x -的值是 ( )。
2.当 a = 4,b = 12时,代数式ab a -2的值是 ( )。
3.当 x 取( )时,代数式121+x 没有意义。
4.某种书单价是x 元,邮购的邮资是书价的10%,用代数式表示邮购该书一本应付书款( )元,当x = 8时,应付书款( )元。
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看书,教师巡视,确保人人紧张做题。
四、检验学生自学情况。
1、72、133、-1/24、1.1x ; 8.8五、引导更正,指导运用1.学生训练。
(1)布置任务:看完了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举手)好!下面请XX 做练习第1题,其余的同学在座位上练习……请XX 做练习第2、3题……1. 已知422=+-ba b a ,求代数式b a b a b a b a 2)2(3)2(4)2(3-+++-的值。
2.已知51322=+-a a ,求代数式8642+-a a 的值3.已知x – y = 5 ,xy = - 6,求代数式xy y x 2)(2+-的值4.先合并同类项,再求值:432422-+--x x x x,其中 x = - 1。
5. 当 a = 3, b = 1 时, 求代数式222b ab a +-和2)(b a -的值.换几对a 、b 的数值,(2)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把数学练习中的典型错误写在黑板上(同一题下)。
观察板演,找错误。
请大家看黑板,找错误。
找到的请举手。
2.学生更正。
代数式的值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掌握代数式的基本运算规则。
2. 培养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概念及基本运算规则。
2. 代数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引导学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学会运用代数式。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教学案例及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表达式来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讲解代数式的概念及基本运算规则,让学生掌握代数式的定义和运算方法。
3. 案例分析:给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代数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4.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代数式的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代数式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相关的代数式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为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代数式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程度。
2. 练习题:分析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数学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代数式的应用领域。
2. 组织学生参加代数式相关的竞赛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推荐学生阅读代数式相关的书籍或文章,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2. 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困惑,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3.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教案】个性初中数学代数式的值【一、教学目标】1. 了解代数式的基本组成和含义,掌握代数式化简的方法。
2. 熟悉解代数式的值的常用方法,能灵活应用代数式求值。
3. 培养学生对代数式的逻辑分析能力和数学计算思维。
【二、教学重点】1. 掌握代数式求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熟悉代数式化简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代数式求值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分析代数式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进行代数式求值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计算思维的认识和能力。
【四、教学内容】1. 代数式的基本组成和含义。
2. 代数式的化简方法和技巧。
3. 解代数式的值的常用方法和技巧。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代数式求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演示法:通过实例进行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加深对代数式求值的理解和认知。
3. 组合性教学法:将代数式的基本组成和含义、化简方法和技巧、求值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系统地组合,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代数式求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六、教学媒体】1. 教科书、实物模型:利用教科书和实物模型辅助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代数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
2. 多媒体:使用多媒体PPT等工具,展现代数式的结构和化简过程,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地理解代数式求值的方法和技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笔记:要求学生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记录重要知识点和思路。
2. 练习册:将代数式求值的习题集落实到练习册上,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
3. 课堂测验:课堂测验是评价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通过考核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方案,为后续教学提供数据支持。
【八、教学实施】1. 预热:利用教师提前准备好的课件,展现个性化的代数式求值,唤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讲授:主要是讲解代数式化简和求值的方法和技巧,针对不同难度的代数式和求值题目,运用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辅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
《代数式的值》教案设计第一章:代数式的基础知识1.1 代数式的概念介绍代数式的定义:用字母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的数学表达式。
强调代数式中的字母代表未知数或变量。
1.2 代数式的ponents介绍代数式中的常数项、变量项、系数等概念。
举例说明代数式中的不同组成部分。
第二章:代数式的运算2.1 代数式的加减法介绍代数式加减法的规则:同类项相加减,系数相加减,变量不变。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代数式的加减法。
2.2 代数式的乘除法介绍代数式乘除法的规则:同类项相乘除,系数相乘除,变量不变。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代数式的乘除法。
第三章:代数式的值3.1 代数式的求值介绍代数式的求值方法:将给定的数值代入代数式中的变量,计算出结果。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代数式的求值。
3.2 代数式的化简介绍代数式的化简方法:通过运算将代数式简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练习代数式的化简。
第四章:代数式的应用4.1 线性方程的解介绍如何利用代数式求解线性方程:将方程两边的代数式进行运算,找到未知数的值。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练习解线性方程。
4.2 实际问题与代数式的应用提供实际问题,让学生利用代数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第五章:代数式的综合练习5.1 综合练习题提供综合练习题,涵盖代数式的基础知识、运算、求值、化简和应用等方面。
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第六章:代数式的多项式6.1 多项式的定义与性质介绍多项式的概念:由多个单项式通过加减运算组成。
强调多项式的每一项称为单项式,且多项式中的常数项、变量项、系数等概念。
6.2 多项式的运算介绍多项式加减法的规则:同类项相加减,系数相加减,变量不变。
介绍多项式乘法的规则:使用分配律进行乘法运算。
提供练习题,让学生练习多项式的加减乘法。
第七章:代数式的指数与对数7.1 指数的基本概念介绍指数的定义:表示乘方的运算。
强调指数运算的规则:同底数幂相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指数相减。
数学教案-代数式的值教学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2.掌握代数式的值的计算方法;3.能够灵活运用代数式求值;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教案;2.学生用具:铅笔、纸张。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上课前,教师可以编写一道代数题目,并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求其值;2.让学生举例说明代数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理论讲解(15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代数式的定义: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2.介绍代数式的性质:代数式可以进行运算,并且运算的结果也是一个数;3.举例说明代数式的运算规律,如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等。
示例演练(20分钟)1.设计一些简单的代数式求值的题目,让学生通过演算求出其值;2.引导学生逐步解析代数式的求值过程;3.提醒学生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正确进行运算。
拓展训练(20分钟)1.给学生一些复杂的代数式,要求他们灵活应用求值的方法;2.引导学生分析代数式的结构和特点,合理运用运算规律简化计算过程;3.鼓励学生主动提出自己的解法,并与同学分享讨论。
深化理解(15分钟)1.结合现实问题,设计一道综合性的代数求值题目;2.鼓励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将问题抽象为代数式,并求出其值;3.引导学生总结解决这类题目的方法和技巧。
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对本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回顾,并强调代数式求值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复习,并提出问题进行讨论。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学生能够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和性质,掌握代数式求值的方法。
在课堂中,教师通过示例演练和拓展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通过设计综合性的代数求值题目,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练习,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代数式的值教案代数式的值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意义,能准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2、通过代入法求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提高运算能力与创新设计能力;3、通过字母取不同的值的变化来认识世界发展变化及全面的观点。
【学习重点】能准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学习难点】能准确地求出代数式的值。
【学习过程】『问题情境、研讨』情境一:某公园依地势摆若干个由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构成的花坛,并在各正方形花坛的顶点与各边的中点布放盆花以营造节日气氛。
(1)填写下表图形编号 (1) (2) (3) (4)盆花数(2)若要求第100个图案要用多少盆花,怎样去解答?情境二:(1)看图,如果小朋友的年龄为x岁,那么工人的年龄怎么表示?(2)当x=9时,工人过了40岁了吗?(3)想一想:当x=6时工人的年龄呢?结论:根据问题的需要,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出的结果,就叫做这个代数式的值。
『例题讲评』 P70/例1、 P/71议一议『学生练习』 P71/练一练:1、2补充:(1)当x=1时,求代数式4 -x+x2的值。
(2)当a=2,b=-5时,求下列代数式的值:①(a+b)(a-b) ②a2-b2。
(3)当x+y=-2,xy=-4时,求代数式 - 的值。
3.3 代数式的值(1)随堂练习评价_______________1.当x=-1时,代数式|5x+2|和1-3x的值分别为,则M、N之间的关系为A.MNB.M2.当a=-2时,代数式-a2的值是A.4B.-2C.-4D.23.已知a-b=-2,则代数式3(a-b)2-b+a的值为A.10B.12C.-10D.-124.当a=2,b=-3,c=-4时,代数式b2-4ac的值为___________。
5.如果a+b=-3,ab=-4,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___。
6.已知:x=-1,y=2,则(x-y)2-x3+x2y2 = 。
代数式的值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计算代数式的值;3.培养学生对代数式计算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代数式的定义和性质理解;2.代数式的值计算。
三、教学内容1.代数式的定义和性质;2.代数式的值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数学》;2.黑板、彩色粉笔;3.教学PPT;4.练习题和答案。
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知识(1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代数式的定义和性质,并给予例子解释。
2.简单提问学生,让学生对代数式的概念有初步了解。
Step 2 理解代数式(20分钟)1.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深入讲解代数式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2.教师通过演示,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能够发现和总结代数式的特点。
Step 3 代数式的值计算(30分钟)1.教师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代数式的值计算方法。
2.教师解释常见的代数式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Step 4 练习巩固(25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练习。
2.批改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并与学生讨论答案。
3.教师布置作业,巩固学生对代数式的理解和计算。
六、教学延伸1.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口头和书面计算方式进行个别培养;2.对于进步较快的学生,教师可以出一些拓展题目进行挑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直观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引入知识环节,对代数式的定义和性质进行简单介绍,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激发学生对代数式的兴趣。
在理解代数式环节,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在代数式的值计算环节,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学习计算方法,解释常见的计算方法。
在练习巩固环节,教师布置了练习题,并进行了批改和讲解。
整节课过程设计合理,学生参与度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代数式的值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代数式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2.能够根据给定的代数式计算其值。
3.能够利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代数式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则。
2.利用代数式计算其值。
教学难点:1.能够利用代数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学课件等教学工具。
2.准备代数式的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知识(1)教师通过提问和举例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代数式?代数式有哪些运算规则?(2)教师板书代数式的定义及运算规则。
Step 2:讲解代数式的运算规则(1)教师通过例题讲解代数式的运算规则,包括相同项的合并、同类项的相加减、乘法公式的运用等。
(2)教师提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检查答案。
Step 3:小组合作探究(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道代数式的题目进行解答和讨论。
(2)学生在小组内彼此交流、讨论,并找出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3)教师在小组之间巡视,提供指导和帮助。
Step 4:学生展示与分享(1)各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2)学生对其他小组的解答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
(3)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总结。
Step 5:拓展练习(1)教师提供一些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并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
(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
Step 6:课堂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代数式的概念及运算规则。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新知识、讲解运算规则、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展示与分享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加深理解。
因此,在课后的作业布置上,应适当增加练习题的数量,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代数式的计算方法。
江都市周西中学数学组公开课教案
年级:七年级
课题:§3.2代数式的值
教案设计:叶新军
执教时间:二00三年十月十六日
§3.2代数式的值
执教老师:叶新军
教材分析:“代数式的值”是在继“列代数式”之后学习的内容,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代数式中运算关系求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求代数式的
值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是字母与数,代数式与数之间转化的
桥梁。
在求代数式的值时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求值的步骤:第一步,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简称“代入”;第
二步,按照代数式指定的运算计算出结果,简称“计算”。
2、书写格式:代数式的值是由代数式中的字母所取的值决定的,因此,求
代数式的值必须确定代数式中字母的值,在代入前,必须先写“当……时”,
表示这个代数式的值是在这种情况下求得的。
例:当X=15 时,求代数式5+( X-3)·1.5的值。
当X=15时,5+( X-3)·1.5=5+(15-3)·1.5=23
3、在将数值代入时,应注意代数式中省略了乘号,代入数值时,出现数字
与数字相乘时必须先添上乘号。
另外,如字母给出的值是分数或负数时,
作乘方运算时,必须加上括号。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列代数式”掌握得较好,初步有了解决“代数式的值”的基础,加之初一学生生性活泼、求知欲强,这些都是学习本课内容的有利条件,
所以我在设计上尽量体现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历经探索数量
关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给学生渗透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在知识的呈现过
程中尽量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
力。
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让学生在探索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建立符号意识。
2、通过列代数式表示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中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和事物
的特殊与一般性可以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数
学表达能力和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用具体的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求出代数式的值。
教学重点:求代数式的值。
教学难点: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时,容易混淆和运算顺序出错,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教师活动内容、方式旁注与反思
联系实际,思考问题
学生思考后先列代数式再代入求值
学生尝试解第(1)小题。
个图案每条边上有3盆,共有8盆
花;第三个图案每条边有4盆,共
有盆花;则第n个图形的每条
边上有盆花,共有盆花;
第20个图形的每条边上有盆
花,共有盆花。
〈一〉
〈二〉
〈三〉
(2)、某市乘出租车的收费标准
为:起步价(行驶3千米以内的
价格)为5元,当行驶的路程超
过3千米以后,每千米付费1.5
元。
①某人乘出租车当行驶的路程为x
千米(x>3)时,他应付车费
元。
②当某人乘出租车行驶的路程为
15千米时,他需付车费元。
3、揭示课题:代数式的值(value
of algebraic expression)
二、探索规律,寻找方法技巧
1、想一想:
①代数式与代数式的值之间有什
么关系?
②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步骤是什
么?
2、探究代数式的值
例1:当a=2,b=-3, c=1时,求
下列代数式的值:
⑴ac
b4
2-;
⑵
;
2
2
2
2
2
2ac
bc
ab
c
b
a+
+
+
+
+
⑶;
)
(2
c
b
a+
+
①教师展示第(1)小题的解题过
程,学生比较,注意格式。
②探究(2)与(3)的结果有什么特
点。
课件逐个出示答案
“第20个图形”让
学生计算后回答
答:14;
n+1、
4(n+1)-4;
21、
80 。
答:①5+(x-3)1.5
②23
①理清两者之间的
关系
②第一“代入”
第二“计算”
1、设置情境、驱动探究
“让学生经历…的过程。
”是课程标准所强调的目标之一,如何在课程实践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展;怎样让这一过程有着实践性的内容而非形式化的过程?精心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问题驱动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是落实这一过程性目标的有效方法。
本课针对用字母表示数比较抽象这一问题,精心设置问题情境,探索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在情境问题中体会数学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与事物的特殊与一般可以相互转化的辨证关系。
2、以解题为中心,视学生为主人
“代数式与代数式的值之间有什么关系?”;“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步骤是什么?”;“为什么(2)与(3)的结果相同?你猜想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今年的年产值多少?”;“明年的年产值是多少?”……整堂课,充满着问题,问题是学生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学生探究的载体,教师“煽动”学生思考,参与学生交流,不替学生下结论,不过早作判断,走向学生,捕捉学生中发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矫治……,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3、关注基础、分层推进
割裂“过程”与“双基”的关系是课改的误区之一。
在“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能力为“双基”的有效落实提供了保证。
本课没有停留在纯粹的计算上,而是设计了富有层次的练习:探究求值——应用实践求值;填表——尝试解题——求值,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益智园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了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
4、借助媒体教具,减轻理解坡度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投入到探索的数学活动中去。
”本课的设计中,我运用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从根本上改变了“一支粉笔一节课”的历史。
在媒体的使用上,滞后于学生的思维,以突出其辅助性,在制作上追求简易,便于操作,努力降低制作的时间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