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ENDO高催乳素血症诊疗指南
- 格式:pptx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40
中国高催乳素血症诊疗专家共识由于女性催乳素(PRL)血症首先累及卵巢功能,是妇科生殖内分泌临床的常见病,女性高PRL血症患者的诊断治疗有其特点,为此,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内分泌学组对2009年共识进行更新,形成了此《女性高催乳素血症诊治共识》,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高PRL血症的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PRL水平持续增高的状态称为高PRL血症。
正常育龄期妇女血清PRL水平一般低于30 ng/ml(即1.36 nmol/L)。
规范化地采集血标本和稳定准确的实验室测定对判断高PRL血症至关重要。
各实验室应根据本实验室的数据界定血清PRL水平的正常范围。
高PRL血症的发生原因高PRL血症是1种临床病理生理状态,而不是1种疾病。
高PRL 血症可由多种生理、药理、病理情况引起。
1生理性2药理性通过拮抗下丘脑多巴胺或增强PRF刺激而引起高PRL血症的药物有多种。
见表1。
3病理性包括下丘脑或邻近部位疾病,垂体疾病(如垂体腺瘤、空泡蝶鞍症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减,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肝性脑病,异位PRL分泌,胸壁疾病或乳腺慢性刺激,多发性内分泌瘤病Ⅰ型等。
4特发性指血PRL水平轻度增高并伴有症状,但未发现任何使血PRL水平升高的原因。
可能为PRL分泌细胞弥漫性增生所致。
有报道,本症随诊6年后20%自然痊愈,10%~15%发展为微腺瘤,发展为大腺瘤者罕见。
高PRL血症的临床特征1临床表现(1)月经紊乱及不孕,(2)异常泌乳,(3)肿瘤压迫症状等。
20实验室检查育龄期妇女出现月经紊乱时应常规行血清LH、FSH、PRL、雌二醇、睾酮、孕酮测定。
测定血PRL水平时,采血有严格的要求:早晨空腹或进食纯碳水化合物早餐,于上午9~11时到达,先清醒静坐半小时,然后取血,力求'一针见血',尽量减少应激。
解读结果须结合临床。
同时测定其他5项生殖激素有助于鉴别月经紊乱的其他病因。
高PRL血症患者血LH、FSH水平正常或偏低,血雌二醇水平相当或低于早卵泡期水平,睾酮水平不高。
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及治疗发表时间:2009-07-28发表者:贾金英 (郑州大学一附院中医科)高泌乳素血症的诊断及治疗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妇科门诊贾金英一什么是高泌乳素(PRL)血症?非孕期、非哺乳期出现血清泌乳素水平持续超过正常范围的病理状态,称为高泌乳素血症。
泌乳素在人体主要由垂体细胞分泌,怀孕以后人绒毛和蜕膜也能合成,其生理功能主要是维护和促进人体生殖功能,并参与调节代谢和刺激免疫功能。
二血PRL多少算高?血PRL分泌受多种因素影响,在生理情况下有昼夜周期性,正常妇女血PRL最高值是在睡眠和凌晨,清晨开始下降,醒时最低,进餐时最高。
一般规定上午8~10时空腹抽血检查。
由于每个实验室应用试剂及单位不同,正常范围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在化验的结果后面都会附有正常参考值范围。
常见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5~25ng∕ml或200~800IU∕L之间,你就诊时你的大夫会告知你的泌乳素是否异常。
三诊断至少两次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正常即可诊断为高泌乳素血症,但由于导致高泌乳素血症的病因很多,病因不同治疗方案不同,预后也有异,所以临床对高泌乳素血症病因的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临床应详细询问病史(如:月经史、末次妊娠及产后哺乳情况;药物使用情况;是否有头痛或视力异常等),有利于对本病病因进行初步判断。
四高泌乳素血症常见的临床表现1 异常溢乳:多数在体检挤压乳房时才发现,也有乳汁自溢者。
虽然异常泌乳是高PRL血症的标志,但临床发现约30%的异常溢乳者不伴PRL升高,而高PRL血症患者也非都伴发溢乳。
此外,溢乳量的多少并不一定和血清PRL高低一致。
2 月经异常: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异常(延长或缩短)、月经量少或闭经,但有资料显示,在溢乳症妇女中,约1∕3月经仍正常。
3 生育障碍(不孕、孕史不良或习惯性流产):如果血清泌乳素持续升高可引起黄体功能不足不规则排卵或完全无排卵从而导致不孕。
,而高PRL血症常常合并的血雌、孕激素不足又容易引起胚胎发育不良和习惯性流产。
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一、概述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
目前,通过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乳腺癌诊疗行为,提高医疗机构乳腺癌诊疗水平,改善乳腺癌患者预后,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诊断应当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等进行乳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临床表现。
早期乳腺癌不具备典型症状和体征,不易引起患者重视,常通过体检或乳腺癌筛查发现。
以下为乳腺癌的典型体征,多在癌症中期和晚期出现。
1.乳腺肿块。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肿块首诊。
患者常无意中发现肿块,多为单发,质硬,边缘不规则,表面欠光滑。
大多数乳腺癌为无痛性肿块,仅少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隐痛或刺痛。
2.乳头溢液。
非妊娠期从乳头流出血液、浆液、乳汁、脓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者,称为乳头溢液。
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很多,常见的疾病有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增生、乳腺导管扩张症和乳腺癌。
单侧单孔的血性溢液应进一步检查,若伴有乳腺肿块更应重视。
3.皮肤改变。
乳腺癌引起皮肤改变可出现多种体征,最常见的是肿瘤侵犯Cooper’s韧带后与皮肤粘连,出现“酒窝征”。
若癌细胞阻塞了淋巴管,则会出现“橘皮样改变”。
乳腺癌晚期,癌细胞沿淋巴管、腺管或纤维组织浸润到皮内并生长,形成“皮肤卫星结节”。
4.乳头、乳晕异常。
肿瘤位于或接近乳头深部,可引起乳头回缩。
肿瘤距乳头较远,乳腺内的大导管受到侵犯而短缩时,也可引起乳头回缩或抬高。
乳头湿疹样癌,即乳头Paget’s病,表现为乳头皮肤搔痒、糜烂、破溃、结痂、脱屑、伴灼痛,至乳头回缩。
5.腋窝淋巴结肿大。
隐匿性乳腺癌乳腺体检摸不到肿块,常以腋窝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
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3以上有腋窝淋巴结转移。
初期可出现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硬、散在、可推动。
高泌乳素血症绝经相关激素补充诊疗规范指南妇科门诊修订版目录高泌乳素血症诊疗规范绝经相关激素补充诊疗规范各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PR1水平持续增高的状态称为高PR1血症。
正常育龄期妇女血清PR1水平一般低于30ng∕m1(即1.36nmo1∕1)[1]o规范化地采集血标本和稳定准确的实验室测定对判断高PR1血症至关重要。
有报道,25~34岁妇女中高PR1血症的年发病率为23.9/10万[1],高于男性。
继发性闭经及闭经泌乳患者中高PR1血症各占10%~25%及70%~80%°高PR1血症中异常泌乳约占90%。
月经正常的妇女中5%~10%可有泌乳,月经正常伴泌乳的妇女中27%有高PR1血症。
-诊断1临床表现:月经紊乱及不孕、异常泌乳、肿瘤压迫症状:1其他垂体激素分泌减低、2神经压迫症状:如头痛、双撷侧视野缺损、肥胖、嗜睡、食欲异常和颅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动眼神经麻痹等.其他:雌激素水平低导致骨量丢失加速、低骨量或骨质疏松。
低雌激素状态引起生殖器官萎缩、性欲减低、性生活困难2辅助检查:若血PR1<100ng/m1(即4.55nmo1/1),应先排除诸多生理性或药理性因素、甲状腺及肝肾病变等引起的高PR1血症。
通常血PR1水平高低与PR1瘤体积大小相平行。
若血PR1水平持续高于IOOng/m1,有临床症状者应行鞍区MRI平扫加增强检查明确有无占位性病变。
如有垂体大腺瘤的典型表现,而采用双位免疫放射法测定PR1仅<100ng/m1(即4.55nmo1∕1)应怀疑垂体大而无功能瘤压迫垂体柄所致,应将血样稀释100倍后再测定以排除测定系统的误差⑴;如血PR1水平在31~100ng∕m1(即1.41-4.55nmo1∕1)伴有症状,各种检查均未找到原因,可归为“特发性高PR1血症工3鉴别诊断(1)PoCS:主要病理生理特征是高雄激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症状以月经稀发最多见。
非肥胖PCOS患者血1H水平升高,肥胖患者常有糖脂代谢异常、血雌二醇相当于中卵泡期水平。
高催乳素血症诊疗共识20世纪20年代,生理学家正式命名了催乳素(prolactin)。
1971年,有学者首次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到人血清中存在催乳素,不久又成功地进行了人催乳素的分离、鉴定、分子测序和基因定位。
30多年来,随着检测技术的提高、临床新技术的应用和对高催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HPRL)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深入,明确了临床上引起HPRL最重要的原因是垂体催乳素腺瘤。
目前,对HPRL和垂体催乳素腺瘤的诊断和治疗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69年起,对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bromocriptine)进行的临床研究发现,溴隐亭对HPRL有较好的疗效,1973年溴隐亭正式上市,该药可使70%~90%的垂体催乳素腺瘤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下降,并可抑制泌乳、缩小肿瘤体积、恢复月经和生育能力。
这是垂体腺瘤治疗史上划时代的进步。
随后,一些疗效更佳的高效、长效和不良反应更少的新型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相继问世。
越来越多的垂体催乳素腺瘤被采用多巴胺激动剂治疗,而传统的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在催乳素腺瘤的治疗中逐渐减少。
然而,随着经蝶窦途径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推广、神经导航和三维立体定向等技术的运用,垂体催乳素腺瘤外科手术的治愈率、安全性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垂体功能损伤也在减少。
同时,垂体催乳素腺瘤的放射治疗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涌现出了X刀、γ刀、质子刀等技术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方法等,这些技术和方法较传统治疗照射范围小、疗效出现快、对周围组织损伤小、垂体功能低减发生率低。
在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同时,轻度HPRL是否需要治疗、催乳素大腺瘤的治疗选择、有无生育要求的HPRL妇女的治疗、催乳素腺瘤妇女妊娠的合理处置、男性催乳素大腺瘤的诊治、催乳素腺瘤患者的长期治疗和随诊等问题均逐渐凸现,如何使催乳素腺瘤患者得到合理、规范的治疗,已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本共识旨在综合国内相关领域专家的诊治经验和意见,同时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规范催乳素腺瘤和HPRL的诊治,让患者和临床工作者分享催乳素诊治的最新成果和经验,提高我国催乳素腺瘤、HPRL的诊治水平。
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与处理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孟作龙【作者简介】孟作龙,主任医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白银市糖尿病治疗中心主任。
甘肃省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银市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白银市卫生行业首席专家,白银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糖尿病防治西部之星胡杨奖获得者。
出版医学专着3部,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获地厅级科技进步奖5项。
一、基本概念溢乳症:是指男子或非哺乳妇女出现的真性乳汁分泌,不包括假性溢乳。
其病因十分复杂,在男性和女性,最常见的溢乳原因是垂体分泌催乳素的肿瘤(PRL瘤)。
溢乳-闭经综合症:女性溢乳患者中不少伴有闭经、不孕等,称为溢乳-闭经综合症。
溢乳-闭经综合症与高催乳素血症密切相关,三种表现可具有不一致性。
高催乳素血症:是指血清PRL基础值高于正常的生化特征,PRL正常参考值:女<25ng/ml,男0 ~ 20ng/ml。
高PRL血症见于:垂体催乳素瘤,肢端肥大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恶性肿瘤(如支气管肺癌、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可异位分泌催乳素。
某些药物如冬眠灵、利血平、口服避孕药、大剂量雌激素治疗,可致催乳素水平升高。
新生儿期,妊娠期,流产后,吸吮乳头可致催乳素生理性升高。
溢乳的生理分期:分为乳腺发育、乳汁生成、乳汁分泌的维持和乳汁排出4期。
每期都需要多种激素的参与和协调作用。
二、催乳素(Prolactin PRL)简介1.生化特征PRL为含3个二硫键的单肽蛋白质类激素,人PRL由Pro-PRL(大分子PRL)而来,由198 AA残基构成。
其生物活性主要由小分子PRL决定,Pro-PRL占放免测定总活性的8%~20%。
PRL的分泌量为400ng/d,半衰期为50min左右,肝脏和肾脏分别清除75%、25%。
GH与PRL在结构上相似,都是含有二硫键(GH含二个、PRL含三个)的单肽蛋白质类激素。
人类二者的结构之间大约有50%同系现象,功能上分化,但兼有重叠的生理效应。
高催乳素血症诊疗规范高催乳素(PR1)血症是指血清PR1水平异常升高(25ug∕1),是临床最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占不孕妇女的15%~20%,常导致无排卵、闭经、不孕、溢乳和性腺功能减退。
一、催乳素的化学结构PR1为单链多肽,由198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2OOODa o由腺垂体后侧翼的泌乳细胞分泌。
PR1与生长激素(GH)同源(均属生长泌乳素族),结构类似,都有泌乳作用,但在人类,只有PR1与泌乳有特异的关系。
在妊娠和产褥期也只有泌乳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
垂体分泌PR1的泌乳细胞与分泌生长激素的细胞可通过染色明显分开。
虽然泌乳细胞占垂体细胞的40%~50%,但PR1的含量却仅为GH的1%,因此,人类PR1的提纯相当困难。
PR1的基因定位在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受转录因子Pit-I的调节。
在血中以游离方式存在,半衰期20min,被肝和肾代谢清除。
PR1与其他糖蛋白激素FsH.1H一样,也是由很多不同生物活性和免疫活性的分子组成。
用生物和免疫方法同时测定PR1的结果有差异,起初发现它们的分子大小不同,进一步化学研究表明,它们的结构也不同,包括糖基化、磷酸化程度和电荷的变化。
非糖化单聚体的PR1是有活性的激素,也是循环中主要的PR1分子,占分泌激素的80%,它们的生物活性和与受体的亲和力均最高;而大分子的PR1是糖基化的二聚体,生物活性很小;多聚体(大大分子)的PR1可能是糖化的PR1分子彼此结合或与免疫球蛋白的结合,它们的生物活性很低,可能与受体的亲和力低。
糖基化降低了PR1的生物活性,但并未相应地降低它的免疫活性。
因此,任何时候PR1的生物活性(溢乳作用)和免疫活性(免疫分析)都是结构不同的一组PR1分子综合作用的体现,免疫分析的结果并不总能反映PR1的生物活性。
故而,部分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可没有闭经、溢乳,而相反部分闭经、溢乳患者却PR1正常。
PR1的受体广泛分布在机体的多种器官组织内,受体基因定位于5P13-14。
南2023-11-07•疾病概述•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策略•预防和管理•临床案例分享目•总结和展望录01疾病概述高催乳素血症指血催乳素水平升高,伴有或不伴有相关的临床表现。
分类按照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指无明确原因的催乳素升高,继发性指由于其他疾病或药物引起的催乳素升高。
定义和疾病分类高催乳素血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4%,其中约三分之一为原发性。
发病率年龄、性别、生育史、哺乳、月经周期、精神压力等可能与高催乳素血症的发生有关。
危险因素流行病学和危险因素催乳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同时也受神经、内分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病理生理机制催乳素分泌调节高催乳素血症可能导致女性月经紊乱、不孕、溢乳等生殖系统症状。
对生殖功能的影响高催乳素血症可能对骨密度、心血管健康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对其他系统的影响02临床表现和诊断症状和体征高催乳素血症患者可能出现溢乳现象,即自发性的乳头溢液,多为浆液性或浆液血性。
溢乳月经紊乱卵巢功能减退其他症状患者可出现月经不规律、月经稀少、甚至闭经等情况。
患者可能出现不孕、早孕流产、阴道干燥等症状。
患者可能伴有头痛、眼花及视野缺损等症状。
诊断标准和流程血催乳素水平升高01通过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判断是否患有高催乳素血症。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催乳素升高02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如服用某些药物、妊娠、哺乳、垂体或下丘脑肿瘤等,引起的催乳素升高。
诊断流程03医生会先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检测血清催乳素水平,再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如MRI等,以排除垂体或下丘脑肿瘤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催乳素升高。
鉴别诊断高催乳素血症与垂体或下丘脑肿瘤的鉴别垂体或下丘脑肿瘤可引起催乳素升高,但同时伴有其他症状,如头痛、视力障碍等。
通过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诊断。
高催乳素血症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催乳素升高的鉴别如服用某些药物、妊娠、哺乳等,引起的催乳素升高,通过询问病史和相应的检查可明确诊断。
高催乳素血症的诊断与处理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孟作龙【作者简介】孟作龙,主任医师,白银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白银市糖尿病治疗中心主任。
甘肃省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甘肃省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白银市内分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卫生厅领军人才,白银市卫生行业首席专家,白银市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糖尿病防治西部之星胡杨奖获得者。
出版医学专著 3 部,发表医学论文40 余篇,获地厅级科技进步奖 5 项。
约有50% 同系现象,功能上分化,但兼有一、基本概念重叠的生理效应。
如肢端肥大患者GH 分溢乳症:是指男子或非哺乳妇女出现的泌增多,会引起泌乳。
由于GH 氮端与PRL 真性乳汁分泌,不包括假性溢乳。
其病因十氮端的44AA 排列顺序相同,所以GH 具有分复杂,在男性和女性,最常见的溢乳原因部分PRL 的作用。
是垂体分泌催乳素的肿瘤(PRL 瘤)。
2.生理功能溢乳-闭经综合症:女性溢乳患者中不PRL 具有促进乳腺的生长、发育,乳少伴有闭经、不孕等,称为溢乳-闭经综合症。
溢乳-闭经综合症与高催乳素血症密切汁的形成及分泌的作用,还可刺激卵巢黄体分泌孕酮,因而与妊娠有关。
乳腺管的相关,三种表现可具有不一致性。
发育需GH 、E、糖皮质激素的参与,如青高催乳素血症:是指血清PRL 基础值春期乳房发育;乳腺泡的发育需PRL 、P、高于正常的生化特征,PRL 正常参考值:女E、胎盘催乳素的参与,非妊娠期主要为E,<25ng /ml,男0 ~ 20ng /ml 。
妊娠期主要由PRL 起作用。
高PRL 血症见于:垂体催乳素瘤,肢妊娠期,PRL 分泌增多,第8 周升高,端肥大症,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
恶性肿38 周达高峰,可增高10-20 倍,促进乳腺瘤(如支气管肺癌、卵巢癌、绒毛膜上皮癌)增生。
授乳期间,PRL 分泌更盛,促进乳可异位分泌催乳素。
某些药物如冬眠灵、利汁的生成和射泌。
产后泌乳,需GH、催产血平、口服避孕药、大剂量雌激素治疗,可素、PRL 、INS 、甲状腺激素的参与,所以致催乳素水平升高。
闭经高催乳素血症综合征是什么文章目录*一、闭经高催乳素血症综合征是什么*二、闭经高催乳素血症综合征的治疗*三、闭经怎么调理闭经高催乳素血症综合征是什么1、闭经高催乳素血症综合征是什么高催乳素血症又称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nemia),是一类由多种原因引起、以血清泌乳素升高及其相关临床表现为主、下丘脑-垂体轴生殖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累及生殖以及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一类疾患的统称。
目前,一般以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1.14nmol/L(25μg/L)为标准。
因检测方法不一,各单位的正常值参考范围略有差异。
患者在临床上常可表现为闭经、泌乳、月经频发、月经稀少、不孕、性功能减退、头痛、肥胖等症状,患者可因此就诊于妇产科、生殖医学科、男科、乳腺科、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
高泌乳素血症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及放疗为辅,根据个体化原则进行选择治疗。
流行病学目前报道的人群发病率差异较大,最常见于生育年龄女性。
一般而言,约占育龄妇女的0.4%,月经异常妇女的5%,生殖功能异常妇女的17%。
2、怎样才能明确高催乳素血症首先是行头部蝶鞍区的影像学检查,如断层摄片、ct 及mri。
根据这些检查,可了解是否有垂体瘤及瘤体的大小。
当然,患者应将自己经常服用什么药,有无乳房、胸壁的疾病或手术史告诉医生。
另外,甲状腺功能低减时也会出现本症,医生在查血prl的同时,可能还要求作甲状腺功能的检查。
3、引起高催乳素血症的原因3.1、生理性高催乳激素血症很多生理因素会影响患者血清PRL水平,血清PRL水平在不同的生理时期有所改变,甚至是每天每小时都会有所变化。
许多日常活动,如体力运动、精神创伤、低血糖、夜间、睡眠、进食、应激刺激、性交以及生理现象,如卵泡晚期和黄体期、妊娠、哺乳、产褥期、乳头受到刺激、新生儿期等,均可导致PRL暂时性升高,但升高幅度不会太大,持续时间不会太长,也不会引起有关病理症状。
3.2、药理性高催乳激素血症任何影响多巴胺(dopamine,DA)代谢的药物等都可能通过拮抗催乳激素抑制因子(PIF)与增强催乳激素释放因子(prolactinreleasingfactor,PRF)而降低DA类在DA受体水平的作用,从而促进PRL分泌导致高催乳激素血症,但一般都在lOOng/m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