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要义
- 格式:pdf
- 大小:600.32 KB
- 文档页数:2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0-6-17 0:16:12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以刚才主席说,在1990年开始这一天,我们举办青年的学术会议,以“人间佛教”为研究的主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高兴的。
我最近几天都在军中说法,回来时,大会主席慈惠法师邀请我发表主题演说。
学术的主题演说,必须作些研究;我也没有时间去准备资料,他们对我说:‘您已提倡人间佛教几十年了,应该说说您的心得。
’“人间佛教”,不但早在我心里,在我的行为里,也时时在我的思想里;所以,藉此机会把我心里对人间佛教的一点看法,向大家提出,谈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各位既然以研究“人间佛教”为主题,对于人间佛教的思想应该有所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间佛教呢?我们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人间的佛陀。
他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
佛陀为什么不在其它五道成佛呢?为什么不在十法界中,其它的法界中成道呢?而降世在人间成道呢?再深入来看,佛陀为什么不在过去时间、未来时间成道?而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成道?也就是说,佛陀他是以提倡人间为主的。
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下面六个特性:一、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
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
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二、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他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处处都有指示。
甚至对于家庭、眷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都有明确的指示。
三、利他性:佛陀降生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
佛教的基本教义--- “四谛”佛教教义的基本内容,简单地说来,就是说:世间的苦和苦的原因,说苦的消灭和灭苦的方法。
佛教经籍繁多,其实不超出“四谛”,即“苦、集、灭、道”,“谛”是真理的意思。
佛教宣称:人的一生充满痛苦,有生、老、病、死、别离、怨憎、求欲、烦恼等八苦(即苦谛)。
造成人生苦的原因(即集谛),是不懂佛教真理的缘故,若懂得佛教真理,按照佛的教导修行,就能脱离苦海,达到不生不灭,永恒寂静的境界(即灭谛)。
但要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一定的宗教修行(即道谛)通俗的讲:佛教的基本教义之核心就是一个“苦”字,即人世间充满着苦难,从出生到死,就离不开苦。
佛教说,人生有八种苦,人们都好象浸溺在痛苦的海洋里,真所谓“苦海无边”。
释迪牟尼和他的高僧门徒,把佛教思想当做一只大海里的船,称为“慈航”,把人们从苦海里救出来,叫做“普渡众生”。
人们要领悟佛教的真理,做到“自我净化”,才能被“解脱”,永远脱离人世,不再“生”,也不再“死”,即“脱离苦海”,达到幸福的彼岸(即西方极乐世界)。
人们怎样才能通过“慈航”“超登彼岸”呢?那就要信仰佛教,皈依释教,刻苦修行。
怎样修行呢?要求教徒必须遵守许许多多的“清规戒律”,不能有“七情六欲”,虔诚的信仰,佛经所述的“一切皆空”、“无我”、“无常”及“因果报应”┅┅等等的观点。
(例如西游记里的唐僧就是代表克制“情欲”的化身,孙悟空就是代表“心情”的化身,猪八戒就是代表“欲念”的化身)这就叫做“修行”。
一个人也许一辈子也修不好,也许一时间大彻大悟,便可以“立地成佛”对佛教教义”苦”的误解说人都是苦的,是不够的,为什么呢?因为人生也有很多快乐事情,听到不悦耳的声音固然讨厌,可是听了美妙的音调,不就是欢喜吗!身体有病,家境困苦,亲人别离,当言是痛苦,然而身体健康,经济富裕,合家团圆,不是很快乐吗!无论什么事,苦乐都是相对的,假如遇到不如意的事,就说人生是苦,岂非偏见了。
这个人生是苦的,不明白其中的真义的人,就生起错误的观念,觉得我们这个人生毫无意思,因而引起消极悲观佛说人生是苦,这苦是什么意义呢?经上说:‘无常故苦’一切都无常,都会变化,佛就以无常变化的意思说人生都是苦的。
人间佛教是近代佛教运动的一种。
民国初年开始因应儒家伦理、基督教慈善、科学思潮的一种佛教运动,有其时代性的阶段功能。
“人间佛教”是从太虚大师在民初倡导的“人生佛教”中思考现状而做出的思想推进,后来由印顺法师、证严法师、圣严法师、星云法师等近代法师推广。
目录[隐藏]∙ 1 人间佛教的思想∙ 2 人间佛教的影响∙ 3 后人间佛教的发展∙ 4 外部链接人间佛教的思想[编辑]释迦牟尼佛在人间出生、在人间成道、在六道各地为六道众生说法、在人间入灭(涅槃)。
他的一生离不开人间。
以佛教的观点来说,“佛是已经开悟的凡夫(指一般人);凡夫是未开悟的佛。
”佛教的许多道理,并非虚幻而不实际的。
很多的道理是可以应用在现代人类的生活中,而不是出世、避世的思想。
所以,人间佛教注重入世而非出世;重视利他而非自利;更注重度生(照顾活着的人)而非度亡(超度已去世的人)。
人间佛教有以下六个特点∙人间性释迦牟尼佛的一生几乎都在人间度过,他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物,而非一个虚拟的神灵。
所以佛教应该要更贴近人的需求。
∙生活性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是离不开日常的生活的。
他在经典中明白的告诉人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做人处事,佛法不只是出世间法,尤其大乘佛教更是注重自利利他,帮助他人的佛教。
∙利他性佛教强调四无量心:“慈、悲、喜、舍”。
佛教是讲求救度众生的,所以不仅要自利,更要利他。
所以佛教徒也常常行慈善事业,就是一种“利他”思想的表现。
∙喜乐性在佛教的思想中,释迦牟尼佛长久以来即发愿要使一切的众生离苦得乐。
希望所有的众生都能得到永久的快乐。
所以佛教当然也要让所有的人们得到快乐,远离痛苦。
∙时代性释迦牟尼佛出生于2500年前,但是到现在他所说过的教法仍然存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仍然正确而清楚的指引着人们。
所以佛法是可以随着时间的改变,而以不同的方式契合人们,与人们相对应。
∙普济性佛陀一生都希望能救度一切的众生,不论是人类还是非人类,佛教徒或是非佛教徒,他是没有例外而普及的对待一切众生。
佛教的核心思想总结怎么写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传播的宗教之一,其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四大基本信念和八正道。
本文将对佛教的核心思想进行700字的总结。
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四大基本信念,即四圣谛。
第一谛是生老病死,指的是人类生活中无法避免的痛苦和不安。
佛教认为这是人类存在的不可避免的现实,无论贫富贵贱,人们都无法摆脱这些困扰。
第二谛是痛苦的根源,佛教认为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
欲望是人类心灵中的贪婪、贪欲和无知之源,通过陷入欲望的循环中,人们会无尽地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满足,从而陷入无休止的痛苦中。
第三谛是消除痛苦的途径,佛教教导人们通过离开欲望来消除痛苦。
只有摆脱欲望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平和和境界的升华,才能找到真正的解脱。
第四谛是解脱的途径,佛教教导人们通过八正道来实现解脱。
八正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精进、正念和正禅定,通过这些实践,人们可以达到解脱的境界。
佛教的核心思想还包括八正道。
在佛教的理念中,八正道被视为实现智慧、解脱和幸福的道路。
八正道具体包括正见、正思维、正语言、正行为、正业、正精进、正念和正禅定。
正见指的是正确的认知和对世界真相的理解,正思维是指净化心灵,摆脱执著和恶念。
正语言是要求人们用真实、友善和有益的言语与他人交流。
正行为是要求人们遵循义务和道德准则来进行行为。
正业是指努力做出具有正面影响力的工作和贡献。
正精进是要求人们积极、勇敢、努力地追求自我提高和精神成长。
正念是指通过觉察、专注和平衡的状态,认识和接受自己、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正禅定是通过冥想和专注,使自己的心灵达到平静和清晰的境界。
总结来说,佛教的核心思想可以被称为四大基本信念和八正道。
四大基本信念涵盖了佛教对痛苦的认知、根源、消除的途径和解脱的境界。
八正道则是佛教指导人们实现解脱和幸福的具体实践方法。
通过追求内心的平和、改善心态、提高觉知和专注,佛教教导人们摆脱束缚,寻求真正的解脱和超越。
佛教的核心思想对人们的生活和价值观具有深远的影响,也为人类探索内心平和和幸福的渴望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解读宗教文化-佛教教义与修行指引1. 引言佛教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拥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其教义和修行方式对于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全面解读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指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佛教的思想和实践。
2. 佛教基础概述•起源:介绍佛教起源于印度,并逐渐传播到东亚等地区。
•创始人:探讨释迦牟尼如何成为佛陀,并阐述他的生平和思想贡献。
•典籍:介绍佛经、经典以及其他重要的著作,如《金刚经》、《楞严经》等。
3. 佛教核心理念3.1 因果报应•原因与结果:详细阐述因果关系和个人行为对于未来产生的影响。
•善业与恶业:说明善行积累善果,恶行积累恶果的观念。
3.2 生死轮回•生死观:解读佛教对生死的认识,包括轮回、六道等概念。
•解脱与涅槃:讲述解脱和涅槃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修行达到解脱。
3.3 空性与缘起•空性:探讨佛教对世界和自我本质的理解,以空性为核心概念。
•缘起:介绍缘起理论,说明一切现象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4. 佛教修行指引4.1 心灵净化•冥想:介绍不同类型的冥想方法,并阐述冥想在佛教中的作用。
•正念:详细解释正念实践,包括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正念。
4.2 善行功德•戒律:解读五戒、十善戒等佛教戒律,说明守戒对于个人修行的重要性。
•布施:讲述布施(施舍)在佛教中的地位和实践方法。
4.3 学习与修行•求知学习:阐述佛教对于智慧和学习的重视,介绍学习佛法的方法。
•禅修:介绍禅修的基本原则和实践方法,以及禅宗在佛教中的地位。
5. 佛教与现代生活5.1 应用佛教哲理•慈悲心:引导读者如何培养慈悲心态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平静与忍耐:探讨平静和忍耐在现代社会应对挑战中的重要作用。
5.2 心灵安定与压力缓解•冥想实践:提供冥想方法,帮助读者减轻压力、放松身心。
•心理调适:介绍佛教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给出实际建议。
结论通过本文的解读,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指引,并将其应用到现代生活中。
佛教教义与人生哲学注:根据您的要求,以下是一篇关于佛教教义与人生哲学的教案。
教案主题:佛教教义与人生哲学一、引言佛教教义是东方文化的一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佛教教义与人生哲学的内涵和关系,并对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进行思考。
二、佛教基本教义1. 轮回- 描述:轮回是佛教中关于生死循环的理论。
根据佛教教义,众生根据前世的因果关系,将不断经历生死轮回的过程。
- 意义:指导人们应当善行善事,通过累积善业减少恶果,最终超越轮回。
2. 四圣谛- 描述:四圣谛分别是苦圣谛、集圣谛、灭圣谛和道圣谛,是佛教教义的核心内容。
- 意义:展示了人生中的痛苦、痛苦产生的原因、结束痛苦的方法以及实现解脱的路径,引导人们摆脱痛苦,获得内心的平静。
3. 八正道- 描述:八正道是佛教中达到解脱和觉悟的方法之一。
包括正确的认识、意念、语言、行为、努力、专注、念觉和冥觉。
- 意义:通过修行八正道,帮助人们培养正确的思维方式、语言行为习惯和内心修养,实现内在的和谐与平衡。
三、佛教的人生哲学1. 虚空与无我- 描述:佛教强调人生万物皆“虚空”,没有实质的永恒存在,同时也主张“无我”,认为人没有永恒的自我存在。
- 意义:教导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物质的追求和个人的欲望,从而可以达到超越自我的境界,平复心境。
2. 缘起性空- 描述: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由其他条件所引起的,没有孤立的实体存在,这种观点称为“缘起性空”。
- 意义:教导人们不要过于追求一切事物的表面现象,要深入理解背后的原因和条件,从而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世界。
3. 禅修与悟道- 描述:佛教通过禅修等修行方法,帮助人们降低思维的干扰,进入内心的宁静状态,最终破除迷惑,实现悟道。
- 意义:通过禅修,人们能够超越物质和欲望的束缚,获得心灵的平和与智慧。
四、佛教教义与现代社会1. 心灵护理- 描述:佛教思想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心灵护理的方法,通过修行与悟道,帮助人们缓解压力和焦虑,获得内心的平静。
佛教教义及其实践的内涵佛教,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拥有着丰富而深奥的教义和实践。
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强调个体的内心修行和人际间的慈悲关怀,力求通过消除痛苦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本文将以佛教的核心教义——四圣谛和八正道为主线,探讨佛教教义的内涵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佛教。
佛教的核心教义包括四圣谛和八正道。
四圣谛是佛陀在悟道之后首次传授给众人的教义,它们分别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苦谛指出生命中存在着痛苦和矛盾,而集谛探讨了导致痛苦的源头,即贪欲、嫉妒等欲望之心。
灭谛提出了解脱痛苦的方法,即通过放下贪欲和欲望,最终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道谛则是指引人们实现解脱的方式,即通过八正道的实践。
八正道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指南,它包括正确的理解、思想、言辞、行为、职业、努力、念以及禅定。
正确的理解意味着要正确地看待事物的本质,不陷入执着和错误观念中。
正确的思想指的是培养正向的思维方式,如慈悲、善良和正直。
正确的言辞要求我们用和谐而有益的语言与他人交流,避免使用伤害和冲突的言辞。
正确的行为意味着要遵守道德规范,尊重生命和他人的权益。
正确的职业要求我们选择正当的职业,并以诚实和勤劳的态度工作。
正确的努力意味着要努力修行,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智慧。
正确的念则是培养正念和正觉,保持对内心和外在环境的觉察。
最后,正确的禅定是通过冥想和专注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集中力。
佛教的实践旨在使个体摆脱痛苦,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修行、观照和慈悲来实践佛教。
修行包括冥想、念佛、诵经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使思维安定,心境平和。
观照是指审视自己的行为和内心,认清自己的贪欲和错误,并以慈悲的心态对待自己和他人。
慈悲则是佛教实践的重要方面,它要求我们对他人怀有无私的关爱和关怀,帮助他人摆脱痛苦并提升他们的幸福。
总结起来,佛教教义的内涵在于解脱痛苦、实现内心平静与解脱。
它通过四圣谛和八正道来指引个体的修行和实践,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修行、观照和慈悲。
佛教的人生智慧佛教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广泛传播的宗教之一,它不仅是一种信仰体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佛教教导人们如何在人生中追求智慧和幸福。
本文将详细介绍佛教的人生智慧,包括佛教的核心教义、修行方法以及如何将佛教的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一、佛教的核心教义佛教的核心教义包括四个真理和八正道。
四个真理是佛教的基石,它们是:一、生活中存在痛苦;二、痛苦的根源是欲望和贪婪;三、要摆脱痛苦,就要放弃欲望;四、通过八正道可以达到解脱和智慧。
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指导方针,包括正确的认识、意念、言辞、行为、生计、努力、念想和专注。
通过遵循这些教义,人们可以获得智慧和内心的平静。
二、修行方法佛教提供了多种修行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禅定和慈悲。
禅定是通过冥想和专注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力,从而超越欲望和痛苦。
慈悲是通过关爱他人和无私奉献来培养善良和智慧。
禅定和慈悲是佛教修行的两个关键方面,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禅定的修行可以通过冥想来实现。
冥想是一种专注于呼吸、身体感觉或特定对象的训练方法。
通过冥想,人们可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力,减少杂念和烦恼。
冥想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只需找到一个安静的环境,坐下来,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或其他感觉。
通过持续的练习,人们可以逐渐提高冥想的深度和效果。
慈悲是佛教修行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慈悲是一种对他人的无私关爱和关心。
通过培养慈悲心,人们可以超越自我,关注他人的幸福和利益。
慈悲可以通过行善、帮助他人和修行无私奉献来实现。
通过培养慈悲,人们可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感。
三、将佛教的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中佛教的智慧可以帮助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获得幸福和内心的平静。
以下是一些将佛教的智慧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方法:1. 接纳现实:佛教教导人们接纳现实,不要抵抗或逃避。
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要接受并面对。
通过接纳现实,人们可以减少烦恼和痛苦,获得内心的平静。
2. 放下欲望:佛教教导人们放下欲望和贪婪,不要追求无尽的物质享受。
佛教的人生智慧佛教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秉持着一套独特的哲学体系和人生智慧。
它提供了一种深入思量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方法,以及追求内心平静和幸福的指导原则。
本文将介绍佛教的人生智慧,包括佛教的核心教义、修行方法和对人生的启示。
1. 佛教的核心教义佛教的核心教义包括“四圣谛”和“八正道”。
四圣谛指的是: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人们的痛苦源于欲望和无明,痛苦可以被消除,消除痛苦的方法是通过八正道。
八正道则是指:正确的理解、意念、语言、行为、职业、努力、正念和禅定。
2. 修行方法佛教提供了多种修行方法,以匡助人们摆脱痛苦和追求内心的平静。
其中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包括:禅定和观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禅定是佛教修行的核心,通过冥想和专注训练,人们可以培养内心的平静和专注力。
观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通过观察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以认识自己的欲望和无明,并逐渐摆脱它们。
3. 对人生的启示佛教的人生智慧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启示。
首先,佛教教导我们要认识到生老病死是不可避免的存在,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欲望和物质享受,而是要学会接受和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难点。
其次,佛教告诉我们痛苦的根源在于欲望和无明,惟独摆脱欲望和培养智慧,才干真正体验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此外,佛教也强调了慈悲和善良的重要性。
通过关心他人和匡助他人,我们可以培养出善良的品质,同时也能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最后,佛教教导我们要通过观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识自己的欲望和无明,并逐渐摆脱它们。
这种自我觉察和反省的能力,有助于我们提升自我意识和改善自己的行为。
总结起来,佛教的人生智慧提供了一种深入思量人生意义和目的的方法,以及追求内心平静和幸福的指导原则。
通过修行方法和对人生的启示,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难点和挑战,同时也能够提升自我意识和改善自己的行为。
佛教的人生智慧不仅在佛教徒中有着广泛的影响,也对其他人们的生活有着积极的启示作用。
人间佛教的远见与愿景佛教与社会福利的对话人间佛教是一个关于佛教在社会中更具实践性的新领域,它关注的不是个人修行,而是如何将佛教的智慧和技巧应用到社会中,让人们获得更多的福利和幸福。
人间佛教的愿景和远见是将佛教智慧融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之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在人间佛教的愿景中,佛教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被视为社会福利的重要基石之一。
人间佛教强调了“以和为贵”和“无我无为”的价值观,以及“利他”和“慈悲为怀”的伦理道德,使社会更加和谐,平等和幸福。
在人间佛教的愿景中,禅修、觉醒和智慧成为了人们实现身心平衡和心灵和谐的重要途径。
人间佛教的愿景和远见不仅是为了帮助个人实现自我改变,更是为了帮助社会实现和谐、公正和可持续的发展。
人间佛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福利和幸福的理解,将其定义为在个人、社会和环境之间建立稳健和谐关系的过程。
人间佛教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和谐三个层面的平衡。
这些平衡是个人和社会实现整体健康和幸福的必要条件。
人间佛教的愿景和远见提出了一些与社会福利相关的核心问题。
首先,人际关系和环境保护问题是人间佛教关注的重点之一。
社会中的紧张关系和环境问题往往是由于人们内在的不和谐和无知导致的。
因此,人间佛教中的禅修、觉醒和智慧被视为让个人改变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克服自己的贪婪、嫉妒、怨恨和愤怒,建立更多的爱与理解,从而营造出以和为贵的社会氛围。
其次,在人间佛教的愿景中,社会福利与经济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佛教强调了公正、平等和慈悲的道德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推动社会福利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人间佛教的愿景中,禅修、觉醒和智慧之道被视为人们逐步向公正和平等社会的关键。
通过这种方式,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学原理,更有建设性地参与到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来。
最后,人间佛教的远见与愿景还涵盖了科学技术和信息社会的变革。
信息技术和科学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和个人福祉有着深远的影响。
试论人间佛教——出世与救世之间的佛法作者:陈思宇来源:《商情》2009年第12期[摘要]20世纪伊始,人类科技飞速发展。
由此,人类进入了物质的天堂,却在同时堕入精神的深渊。
佛教所谓的“末法时代”初现端倪,世人精神空虚、道德沦丧。
作为救世的佛法在这个时候主动变革,由太虚大师首先提出“人间佛教”之概念,然而人是可救的,世却不可救。
“不度众生,是不成佛!”的佛教教义这时也在出世与入世之间徘徊于无地。
[关键词]人间佛教出世入世超人间性一、关于人间佛教(一)人间佛教的前世今生自20世纪30年代由太虚大师等明确提出的“人间佛教”、“人生佛教”经过80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发扬,已经得到了广大佛教界人士的的普遍认同。
由今追古,我们不难发现“人间佛教”的概念并不是太虚大师等人新鲜独创的,而是其深契佛陀本怀、适应现代社会的必然道路。
自释迦世尊初生世间、成长、修行、最终成佛均在人间;说法度生由鹿苑始而终于双林,亦以世间众生为主要对象;所说之法义,也以人生现实为依据,以觉悟人群为中心。
我们完全可以认为,自从人间有了佛陀以及佛法,佛教就是属于人间的,佛教思想的根基是在于现实的人生,离开了人间的佛教便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土壤和基础。
佛经云:何故人道名摩霓沙?此有八义:一聪明故,二为胜故,三意微细故,四正觉故,五智慧增上故,六能别虚实故,七圣道正器故,八聪慧业所生故。
唐代的一位著名长着裴休也说:诸天正乐,修罗方瞋,鬼神沉幽囚之苦,畜牲怀猱狖之悲,其能整心虑、趣菩提者,为人道能。
六祖惠能大师也特别强调佛法不离世间法的道理,其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不难看出,人间佛法的思想是由来以久的。
历代高僧大德对佛法与世间的关系都有类似明确的认识。
人间佛教思想的重视人生和以人为中心两方面的意义,突出的体现出佛法济世利人的积极精神,是全部佛法的精髓所在。
(二)人间佛教的内容人间佛教思想的内容,从广义上讲,一切佛法都属于人间佛教的内容。
人间佛教要略·太虚大师一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
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教,为古代佛教所本有的,现在不过将他的重要理论,综合的抽绎出来。
所以不是创新,而是将固有的「刮垢磨光」。
佛法,祗可说发见,不像世间学术的能有所发明。
因为佛已圆满证得一切诸法的实相,唯佛是创觉的唯一大师,佛弟子只是依之奉行,温故知新而巳。
人间佛教,是整个佛法的重心,关涉到一切圣教。
这一论题的核心,就是「人·菩萨·佛」──从人而发心学菩萨行,由学菩萨行而成佛。
佛是我们所趋向的目标;学佛,要从学菩萨行开始。
菩萨道修学圆满了,即是成佛。
如泛说学佛,而不从佛的因行──菩萨道着力做起,怎能达成目的?等于要作一毕业生,必定要一级一级学习起,次第升进,才能得到毕业。
学佛也就是这样,先从凡夫发菩提心,由初学,久学而进入大菩萨地,福慧圆满才成佛。
菩萨道重在实行,不单是赞叹仰信究竟的果德就成,而要着重在学习一切菩萨行。
平常说菩萨,总是想到文殊、普贤等大菩萨,其实菩萨也有初学的。
菩萨道所有经历的过程,可略分三个阶段:一、凡夫菩萨二、贤圣菩萨三、佛菩萨第三阶段的菩萨,是证得大乘甚深功德,与佛相近似的。
『楞伽经』说:「七地是有心,八地无影像;此二名为住,余则我所得」。
这是说:八地以上的菩萨,与佛的智证功德相近。
『般若经』说第十地名佛地,龙树解说为:如十四夜的月与十五夜的月一样。
所以虽还是菩萨地,也就名为佛地。
这样的佛地大菩萨,是久修二阿僧只劫以上所到,如文殊、观音等,初学是不容易学到的。
第二阶段的菩萨,是已发菩提心,已登菩萨位,从贤入圣,修大悲大智行,上求下化──这即是三贤到八地的阶位。
第一阶位,是新学菩萨:是凡夫身初学发菩提心,学修菩萨行。
虽或是外凡夫,或已进为佛法内凡夫,菩萨心行的根柢薄弱,可能还会退失。
作者: 拾文
出版物刊名: 法音
页码: 30-36页
主题词: 人间佛教;法苑珠林;思想资料;阿含经;诸天;十诵律;梵行;舍卫国;阿毗昙;玉耶女经
摘要:<正> 1.人类的优越性能寂静意故名人。
以五趣中能寂静意无如人者。
故契经云:人有三事胜于诸天: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
(《法苑珠林》卷五引《婆沙论》语) 何故人道名摩(少免)沙(译为意)?此有八义:一聪明故,二为胜故,三意微细故,四正觉故,五智慧增上故,六能别虚实故,七圣道正器故,八聪慧业所生故。
(《法苑珠林》卷五引《立世阿毗昙论》。
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最大大中小最小作者:惟贤长老发布时间:2011-5-9 11:30:51繁
體版
人间佛教就是太虚大师最早提出来的人生佛教。
信仰佛教,首先把人做好,成为一个完人,由完人到超人,再到超超人,就是一个成佛的过程。
康有为讲过:佛陀是一个伟大的人,是一个超超人,是完成人格的第一人。
所以人间佛教就是以做人为主。
如何把人做好?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非常丰富的内容。
拿儒家来讲,就是四维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拿佛家来讲,就是三皈五戒,相信因果;这样做起码就完成人格,就具有道德。
太虚大师讲的人生佛教有四个阶段,第一个人生改善,第二个后世增胜,第三个生死解脱,第四个法界圆明。
这四个阶段是一个成佛的阶梯,也是人生佛教的基本理论。
首先在人生方面建立道德,就可完善人格,在这个基础上再学菩萨,以大悲心救度众生,救度苦厄,这样就把从做人到与做菩萨成佛联系起来了,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也就是人乘趣向佛乘的基本过程。
人生佛教讲做人,其实就是一个“德”字,真正要实现和谐,没有“德”,没有菩萨的悲心,怎么样能够实现和谐呢?这是个根本问题。
所以人间佛教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础,这是个重要论点,有理论根据、有事实依据。
如果没有德,世界上大家尔虞我诈,互相斗争,哪能实现和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