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与波伏娃的写作风格对比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近十年曹七巧的资料收集曹七巧的形象分析1.段幼平《从人到“疯子”的沦落──试论张爱玲<金锁记>中曹七巧人性的泯灭》,《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2.张煜《在钱欲与情欲的背后——浅析<金锁记>主人公曹七巧的悲剧命运》,《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陈乐《徘徊在冰点与沸点之间的灵魂——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神经症人格》,《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白海君《曹七巧变态行为精神分析学探析》,《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7年。
5.陶春军《<金锁记>中曹七巧人物形象分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秦芬《人性的哀歌——解读曹七巧人性的抗争历程》,《语文学刊》,2007年24期。
7.秦文军《<金锁记>的主题及曹七巧心理分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8.郭荣《冷酷现实下人性扭曲的标本——从变态心理学看曹七巧与郝维仙的性格畸变》,《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9.许梨花《“需要”,那件病态的袍——以马斯洛需要理论解析曹七巧的病态心理》,《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王晋《从母亲到杀人恶魔——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人物曹七巧悲剧意蕴评析》,《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4期11.张建秒;马汉钦;罗玉成《伦理与金钱对人性的异化——张爱玲笔下曹七巧的变态人生》,《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2.张颖《人性的堕落与毁灭——浅析曹七巧形象》,《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3.于洪芹《自我毁灭与阴魂不散——《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形象分析》,《作家》,2008年12期。
14.杨莹《被锁者与锁人者——评<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悲剧人生》,《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张爱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家,满清大臣李鸿章之后。
1920年生于上海,1995年逝世于美国洛杉矶。
在四十年代的中国文坛大红大紫,小说成就尤为突出。
傅雷把她的小说称为“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她的小说集《传奇》,这部小说集包括了《金锁记》、《沉香屑第一炉香》等作品。
其多部小说都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如火如荼地热映于荧屏,如电视剧《半生缘》和最近由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再次掀起了这个三十年代就喊着“出名要趁早”的“张爱玲”热。
张爱玲的作品,多以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都市为背景,以男女关系为观察角度,描述了一个个苍凉的传奇。
细品张爱玲的文字,不难看出张爱玲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此作以下几个方面的浅析:一、题材以言情为主反映现实爱情张爱玲认为:男女之情乃人之大欲,作为生命过程的重大现象,负载着深刻的人性内容,揭示着人生的真谛。
所以张爱玲的作品,主要以婚姻和两性关系为基础,以女性生存实态为对象,男女之情是贯穿她创作的一条线索。
大部分的作家在言情小说的创作中,要么把恋爱提升到浪漫理想的境界中来肯定;要么试图在社会意义上寻求合理性进而将所有的冲突归结到外界因素上去。
而张爱玲所着力表现的却并非恋爱超凡脱俗的一面,而恰恰是他们真实、凡俗的一面。
在她看来,惟有入世的,才是更真实的。
她试图于男女之间的故事中寻找普通的人性,于男女之情中倾听“通常的回音”。
因此,张爱玲的言情并不只限于言男女之情,更有“世态人情”。
在她的笔下我们读不到有情人终成眷属,看不到美满幸福的婚姻,她使我们呢看到的更多的是生活的真实,人性的自私,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故事就堪称典型。
白流苏,一个离婚后回到娘家终日被兄嫂冷嘲热讽,遭到一家人嫌弃的三十岁女人。
而范柳原则是一场不负责任的海外恋的产物。
其父死后,远涉重洋回来继承遗产,但庶出的他根本成不了家族的继承人。
就这样,这两个旧家庭的弃儿,在茫然中彼此紧紧的抓住了对方,犹如攀住了救命的稻草。
浅析张爱玲与波伏娃作品中的女性主义作者:王越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7期基金项目:吉林外国语大学2018年学生科研项目“中法女性主义比较研究——以张爱玲、西蒙娜·德·波伏娃为例”JW2018XK117。
摘; 要:张爱玲与波伏娃同为中西方文坛上重要的女性作家,她们都塑造了很多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作品中充满犀利的批判和精准的审视。
本文对两位伟大的女性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解读,探讨二者作品中女性形象以及写作风格的异同,观察不同时代与文化背景下的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张爱玲;波伏娃;女性主义;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031789年7月14日,旨在推翻波旁王朝君主专制的法国大革命在法国人民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呐喊中拉开序幕。
这场伟大革命不仅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开创了世界妇女运动的先河。
这次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妇女大规模行动标志着法国妇女运动的兴起和法国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
在一百多年后的大陆另一端,中国的女性意识也开始慢慢觉醒。
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妇女运动纲领与领导思想逐渐成熟,中国的女性主义不断茁壮成长并发展出了独特的中国特色。
而在这历史的浪潮中,诞生了许多杰出的女性主义思想家,她们都为女性的权利、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与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都在她们的作品中对女性主义做出了独特的诠释。
两位作家的创作巅峰都处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但由于时代背景、国家文化的不同,两位作家对女性意识的表达也有所不同。
本文通过分析波伏娃与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女性形象,对两位作家传达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平行比较,深刻探讨女性主义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一、张爱玲女性主义思想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她独特的语言特色与写作风格使其艺术作品成为传世经典。
她的作品塑造了很多血肉丰满的具有中国特质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
内囿与突围——用波伏娃的思想解读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婚姻蒋诗萌(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摘要:波伏娃是二十世纪法国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张爱玲是同时代中国文坛名噪一时的天才作家。
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二人都对婚姻持有负面印象.个人婚恋经历又都在她们日后的作品中刘下了烙印:波伏娃用理性的思维剖析婚姻中女性处境,张爱玲用感性的笔触描摹婚姻中女性百态。
用波伏娃的思想解读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婚姻.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婚姻中女性是如何沦为男性的附庸.从而思索女性解放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张爱玲;波伏娃;女性婚姻一、家庭环境对婚姻观形成的影响波伏娃全名西蒙娜.德.波伏娃。
出生于巴黎一个正统的资产阶级家庭。
其父乔治德波伏娃出身于官宦世家.其母弗朗索瓦兹是银行家的女儿.二人的联姻并不是以爱情和自由意志为基础.而是双方家庭一手促成的财富与地位的结合。
父亲信奉男性至上。
在他看来,女人的本份就是侍候丈夫,养育孩子;母亲则是传统妇女,从小接受天主教教育。
性格温顺,甘心做家庭主妇。
波伏娃的童年是幸福的。
然而.在她上中学时,一战爆发,家庭经济条件恶化,波伏娃目睹了母亲由一个大家闺秀逐渐转变成了平庸琐碎的家庭主妇.终日操劳,面容日渐憔悴。
性格也变得急躁易怒。
母亲的命运使少女时代的波伏娃第一次对妇女婚后的处境和命运有了感悟。
她认识到了日复一日的家务劳动是使妇女变得平庸、失去自我的凶手。
在后来撰写的讨论妇女问题的专著《第二性》中,她一针见血地指出:“家庭主妇在原地踏步中消耗自己:她没有任何进展.永远只是在维持现状。
她永远不会感到在夺取积极的善,宁可说是在于消极的恶(家务活)作无休止的斗争。
”I II(PSI.S她认为.家庭主妇的角色是当时的社会传统赋予女性的.这种婚姻并不能够能带给女性幸福,而是“一种徒有其表却无抱负和热情的平庸.一种周而复始重复着的漫无目的的日子。
一种渐渐走向死亡却不问及其目的的生命”。
O]0'511)婚后千篇一律的生活抹杀了女性的自由.摧残了女性的潜能,使她们渐渐沦为男性的附庸。
从文本人物看女性主义意识两位女性作家都从女性的角度来建构文本,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女性主义意识,其主要是表现在女性形象、男性形象的塑造上。
(一)女性形象:个体觉醒与自我囚禁身为女性作家,她们有自觉敏感的女性意识,爱情、婚姻是她们热衷探讨的永恒话题。
莱辛和张爱玲都以大篇幅表现女性婚恋生活,其共同之处在于陷入婚恋中的女性不自觉地暴露出奴性相。
波伏娃《第二性》中对女性就描述:“女人本人也承认,这个世界就其整体而言是男性的;塑造它、统治它、至今在支配它的仍是男人。
至于她,她并不认为对它负有责任;她是劣等的、依附的……”。
奴性相是两人共同表现的地方,但基于国别、民族及信仰不同,还有时代的不同,莱辛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特点大不相同:莱辛写的女人婚后经常走向毁灭或觉醒,而张氏塑造的女人是永不觉悟,即使是觉醒之后也继续扮演奴隶角色。
她们用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来体现女性意识。
莱辛笔下的女性形象是激进的、愤怒的、敏感的,甚至还有精神分裂:玛莎·奎斯特的冲动与深思,玛丽压抑太久爆发之后的错误选择,安娜的敏感与彷徨、激进与觉醒,摩莉的离婚与再婚,佳斯敏的矛盾与理性……这些就是莱辛的女性世界,她们自我矛盾过,在大环境中自我迷失过,在寻找“自由女性”的过程中,她们失望、愤怒、求助无门,甚至过度的精神需求探索使得她们精神分裂,但她们最后觉醒了,都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女性出路。
最富有启示的是,《金色笔记》的结局,安娜在与索尔的平等和谐相处中相互帮扶,找到自我,开始重新生活,这亦是莱辛所期望的男女两性模式。
莱辛相信女人离不开男人,每个女性都要去经历一次爱的洗礼,“一次强烈的感情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灾难,但是每个人都必须那样浪漫的爱一场才会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的。
”《金色笔记》中的几位女性具有典型性。
安娜的好友摩莉同她一样是个离异的女人。
她们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为男人造成的,站在男人的对立面,标榜自由。
摩莉的第一次婚姻“只是出于维持生计甚至家族体面的考虑”,它只是“那些二十年代的婚姻的产物”。
至爱的女性亲属。
<倾城之恋>中自流苏就这样说过:。
人家跟我耍心眼儿,我不跟人家耍心眼儿,人家还拿浅析张爱玲的女性观我当傻子呢,准得找着我欺侮!”①耍心眼到成了天经地义的事,类似标签也早已渗入骨髓,根深蒂固。
“以美好郑巧玲的身体取悦于人。
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职业,也是极普遍的妇女职业,为了谋生而结婚的女人全可以归在这一项下”,<倾城之恋>里的自流苏就认为“她跟他的目的现代文学评论摘要:本文以张爱玲的<谈女人)为出发点,分析究竟上是经济的安全”,同样<半生缘>里的曼璐也是如张爱玲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展示女性人物的生此.这种经济上的不独立又造成了女性人格的缺陷。
也存命运与精神世界,挖掘出张爱玲隐现于其中的女性许正是张爱玲熟读<红楼梦>与<金瓶梅>这两部最擅长意识.以女性立场探讨女性只有通过白审才能找到出描写女性和情欲的伟大著作,给予她无限的语汇,无限路。
的遐想空间,促使她时刻保持着清醒的理性,用俯瞰的譬:【∞一乏砖.挖譬关键词:张爱玲;<谈女人>;小说;女性眼光对女性自身弱点的洞察极深,关于女性的把握与抒写也更为准确细致。
作为一位女性作家。
张爱玲结合自己的性别体验。
张爱玲是一位善谈女人的女作家。
站在女人的一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立分析的大脑。
把自己的女性身份边谈女人.是其一贯的思想立场。
言说女子的劣根性和细腻感受全部带进了创作当中。
这位天性内倾、性格后.她明确提出这种劣根性形成的原因。
“在上古时代,女人因为体力不济。
屈伏在男子的拳头下,几千年来始孤傲、不善与人交流的才女,以结构的都市民间意识方终受支配.因为适应环境,养成了所谓妾妇之道。
女人式颠覆了五四传统的知识启蒙立场。
刨立了一个属于的劣根性是男子一手造成的,男子还抱怨些什么呢?。
女性文学的空间。
当读完张爱玲的小说和散文后,惊讶在波伏娃的<第二性>中同样提到,由于男女体力的差于她的华美文体与才情,惊讶于她对人性的透彻理解,距造就了男性的优越性,。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浅析张爱玲与波伏娃作品中的女性主义王越 吉林外国语大学基金项目:吉林外国语大学2018年学生科研项目“中法女性主义比较研究——以张爱玲、西蒙娜•德•波伏娃为例”JW2018XK117。
摘 要:张爱玲与波伏娃同为中西方文坛上重要的女性作家,她们都塑造了很多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作品中充满犀利的批判和精准的审视。
本文对两位伟大的女性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解读,探讨二者作品中女性形象以及写作风格的异同,观察不同时代与文化背景下的女性主义思想。
关键词:张爱玲;波伏娃;女性主义;对比分析[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7-024-031789年7月14日,旨在推翻波旁王朝君主专制的法国大革命在法国人民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呐喊中拉开序幕。
这场伟大革命不仅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开创了世界妇女运动的先河。
这次法国历史上第一次妇女大规模行动标志着法国妇女运动的兴起和法国女性主义思想的萌芽。
在一百多年后的大陆另一端,中国的女性意识也开始慢慢觉醒。
随着五四运动的开展,妇女运动纲领与领导思想逐渐成熟,中国的女性主义不断茁壮成长并发展出了独特的中国特色。
而在这历史的浪潮中,诞生了许多杰出的女性主义思想家,她们都为女性的权利、地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中,法国存在主义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与中国现代女作家张爱玲都在她们的作品中对女性主义做出了独特的诠释。
两位作家的创作巅峰都处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但由于时代背景、国家文化的不同,两位作家对女性意识的表达也有所不同。
本文通过分析波伏娃与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女性形象,对两位作家传达的女性主义思想进行平行比较,深刻探讨女性主义对文学作品的影响。
一、张爱玲女性主义思想张爱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她独特的语言特色与写作风格使其艺术作品成为传世经典。
她的作品塑造了很多血肉丰满的具有中国特质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特征。
具有独立人格的名人例子(一)具有独立人格的名人什么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名人具有独立人格的名人,指的是那些因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思想观念、行为举止或创造力而被大众广为熟知并且影响了大多数人的人物。
这些名人最大的特点是在某些方面与众不同,使得他们本人就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一种思想或者文化。
在社会生活中,这些名人往往具有较高的威望,有时甚至可以左右社会舆论和文化潮流。
具有独立人格的名人的例子以下是一些具有独立人格的名人的例子:张爱玲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
她的作品深入描绘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滩的风情,以及女性在那个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命运和感情。
张爱玲的作品以细腻而深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写作风格而著称,她的名字也成了代表上海文化的符号之一。
她的经历和作品不仅仅代表了当时的一种情感和人性的印记,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历程的重要贡献,而她本人也成为了一个传奇式人物。
艾滋病患者李铭顺李铭顺是中国第一位公开承认自己为艾滋病患者的人。
他在自己确诊之后,与当时社会上对这种疾病的恐惧和歧视做斗争,发起了一系列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为推动中国的艾滋病预防和治疗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李铭顺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他的个人勇气和自我拯救,更在于他以生动的事例和自己的经验,唤起了社会的关注和人性的理解,为疾病预防和人权保障的进步做出了铺路石。
苏珊·桑塔格苏珊·桑塔格是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她的著作深入探究了现代社会的文化、伦理和政治等多个方面,以及这些方面与文学的交汇和相互影响。
她的作品涵盖了高雅文学、流行文化常识、家庭故事、美国历史、女权主义、同性恋和作为犹太裔美国人的族裔身份等多重元素。
苏珊·桑塔格的研究和思想深刻而独特,使她成为了美国文化和思想领域的重要人物。
结语这些名人的存在和事迹,为社会文化和人性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和推进。
他们的贡献和形象,也反映了我们社会的某些重要方面和价值取向。
张爱玲的创作思想与作品特点张爱玲作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天才女作家通过犀利的文字及冷静的笔触重现了当时新旧文化交锋时代中人们内心的挣扎与灵魂的不安。
张爱玲受中国古典文学熏陶比较深在其创作中多以描写传统女性为主在体现她们悲哀、凄凉的生活时也讽刺了男权社会的传统礼教。
本文在此对张爱玲的创作思想及作品特点做如下论述。
张爱玲创作思想作品特点张爱玲作为当代文坛上的奇葩是20世纪上海名噪一时的才女在中国文坛上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作为中国小说家中最为独特的一位张爱玲将东方文化中意味深远的意象与西方意识流相结合来构筑人物的心理迷宫再加上蒙太奇在作品中景象中的应用构建更以张爱玲唯他独有的那份孤绝与苍凉构筑成专属她的文学堡垒这些都是别人无法取代的。
一、张爱玲的创作思想张爱玲幼年处于时代变革阶段作为满清名门望族张爱玲的家庭仍延续了富足生活即使缺乏父母的温暖仆人们的细心照顾仍为年幼的张爱玲带来了生活温暖。
这种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便被父母离异、继母进门与母亲归来所打破对于渴望留洋的张爱玲来讲母亲的家永远是最具吸引力的而父亲的家则是沉没的地方。
在父母察觉到张爱玲的变化后借故将其囚禁了一秋一冬而这场幽禁则是张爱玲人生中的第一个大挫折与其童年中的幸福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张爱玲认识到封建大家庭热闹氛围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强烈的孤寂。
这与张爱玲后期敏感、孤傲、审慎怀疑的性格有着直接联系在逃离父母双亲的生活时时间磨灭了张爱玲对母亲的柔情也让张爱玲从此成为了家庭生活的边缘人。
在时代战乱的影响下张爱玲留学的梦想化成泡影、进入香港大学取得的优异成绩化为一纸空文这些经历都让张爱玲对和谐有序的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向往。
在幼年生活与战争的影响下张爱玲的创作风格习惯以悲壮、素朴、苍凉为主喜欢体现普通人的人生。
尤其在作品人物选择上多数作品的主人公为“软弱的凡人”与“不彻底的人物”张爱玲对这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致、深刻的描述对他们在新旧文化脱节中对封闭环境的依赖产生了同情同时对他们心灵上的挣扎与碰撞进行了刻画如作品中对银娣、振宝、玉清等人滑稽相的描写不难看出这些人即使认识到了国家改朝换代了但仍无法摆脱旧习俗。
张爱玲《倾城之恋》解读张爱玲《倾城之恋》解读张爱玲是一个对人生充满悲剧感的作家,她的小说中弥漫着一种梦魇般挥之难去的悲凉氛围,虽然其中也有着人生的种种热闹繁华,但最终都难逃一个苍凉破败的结局。
而《倾城之恋》似乎是一个例外。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成名作,也是《传奇》中最具有传奇色彩且唯一以大团圆收场的小说。
故事讲的仍是张爱玲擅长的男女情爱:白流苏和范柳原,一个破落世家的离婚女儿和一个饱经世故的老留学生,两个来自不同文明和世界,有着不同身世和欲求的原本毫不相干的人被命运的巨手搓合在一起,靠一场惊心动魄的倾城战火结成了婚姻,在那兵荒马乱的时代里做了一对平凡的夫妻,这在张爱玲满是残缺的故事中是少有的圆满结局。
然而这个看似各得其所皆大欢喜的圆满里却蕴含了更深刻的不圆满,这段得意缘的华丽底色上衬出的其实是现代人灰色人生的苍凉和悲哀。
张爱玲小说中的悲剧意识,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她对女性可悲生存处境的感知与体认。
《倾城之恋》也是如此。
它可以看作是一曲女性生存困境的苍凉之歌。
对于流苏,很多人将她视作情场的赌徒,是个以婚姻为职业,借谋爱来谋生的恶俗女人,也有人认为她是封建专制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受害者,是个值得同情和悲悯的弱者形象。
而张爱玲本人则在《写倾城之恋的老实话》中称赞流苏是一个非常厉害的女人,有决断,有口才。
那么到底应该怎样看待流苏以及她的倾城之恋呢?流苏出身于式微旧家庭,是那种比较完整地接受了封建传统文化熏染的女性。
范柳原就认为她是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而他之所以对流苏一见钟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后者身上所具有的完美的古中国情调。
但流苏又并非完全是旧式的,她虽然接受了封建包办婚姻,但当性情暴躁的丈夫对她百般虐待时,流苏并不是像大多数旧式女人那样委曲求全忍辱偷生,而是愤而与之离婚。
尽管在这个走出丈夫家门的过程中夹杂着太多痛苦和无奈,却表明流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恪守三从四德凡事逆来顺受的懦弱女子了,她已经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人格和权利,可是她仍要面临娜拉走后怎样的问题。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张爱玲与波伏娃的写作风格对比赵子宁 吉林外国语大学基金项目:吉林外国语大学2018年学生科研项目“中法女性主义比较研究——以张爱玲、西蒙娜·德·波伏娃为例”JW2018XK117。
摘 要:才华横溢的张爱玲作为中国文坛上的一位奇女子,创作了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佳作。
她悲天悯人,是一位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其作品中表露出对爱情残破的无奈,对人性冷酷的嘲讽,对命运不公的悲叹,皆令人唏嘘感慨。
而处于同一时期的西蒙娜•德•波伏娃作为女权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她直面挑战,敢于宣称女性要独立自主地生活。
本文将从张爱玲与波伏娃的个人经历、家庭生活、时代背景等角度出发,对比二人的写作风格并深入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写作风格;悲剧色彩;自由独立[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24-03张爱玲和波伏娃是中法两国文坛上的两位奇女子,她们都为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懈努力,尽管饱受非议,却一生独立自主。
张爱玲出身名门望族,虽家道中落但仍是一只骄傲的凤凰。
她是一位享乐主义者,深受上海强烈的世俗气息的影响,同时也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
波伏娃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其父母十分保守,且均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波伏娃表面上遵循父母为她所安排的一切,但她强烈的自我独立意识早在幼时便已成型。
她勇敢地突破伦理道德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束缚,走上了一条精神独立自由的人生道路,也为其女性主义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爱玲与波伏娃所处的社会环境大相径庭,个人经历与家庭背景也无甚相同,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二者的写作风格也有明显差异。
一、张爱玲的写作风格首先,在主旨思想上,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敏感的女性视角刻画了一个个悲凉孤傲的人物形象,而这种悲剧感与她的身世密不可分。
由于其不幸的家庭环境,促使她过早形成了冷傲孤僻的性格和避世的人生态度。
张爱玲对女性意识的启蒙张韵雅【摘要】The book,A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Fiction by Hsia Chih-Tsing,makes the writer Eileen Chang famous at home and abroad.In fact,in the early 1940s of the 20th century,Eileen Chang as a modern female writer has blazed the literary world.The uniqueness of her writing is the personalized realization on female value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oppression and suffering of women in feudal patriarchal community.Eileen Chang illustrates women’s oppression and pai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aughter,wife,and mother.%夏志清先生的一本《中国现代小说史》捧红了作家张爱玲。
其实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张爱玲作为现代的女性作家就已闪耀文坛。
她的独特之处在于对女性的观照有着个性化的体悟。
在文学创作中更全面的表现了女性在封建宗法社会所受的深重压迫。
张爱玲从女儿、妻子、母亲的女性不同身份来阐释了女性的内心压抑与伤痛。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3页(P100-102)【关键词】张爱玲;女性意识;女儿;妻子;母亲。
【作者】张韵雅【作者单位】安徽大学文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42如果说鲁迅是一位启蒙者,恐怕没有人反驳。
张爱玲与艾米丽·勃朗特的创作比较摘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极具个人色彩的女性作家,她以冷静的笔调在《金锁记》中塑造了曹七巧这样一个被旧社会压迫而丧失了正常人性的封建时期女性形象,轰动了整个文坛。
而远在十九世纪的英国,天才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笔下创造了另一部举世瞩目的巨作,就是《呼啸山庄》。
在张爱玲和艾米莉的文学世界对比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风格上还是情节和塑造的人物形象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度,而两位伟大的女作家的风格差异就成了背后原因的重要一环。
文章试图以《金锁记》和《呼啸山庄》为例进行对比,从而将张爱玲与艾米丽的创作风格进行研究对比并得出一定的结论。
关键词:张爱玲;艾米丽·勃朗特;曹七巧;希斯克利夫;比较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6-0088-03收稿日期:2019-04-30作者简介:叶菲菲(1997-),女,浙江温州人,绍兴文理学院人文学院学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傅红英(1969-),女,浙江诸暨人,本科,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一、荒凉与孤寂的文学风格如果将张爱玲与艾米丽放在一处比较,很显然她们最大的相似之处便是荒凉与孤寂的文风。
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出发,张爱玲和艾米丽·勃朗特笔下的小说人物通常具有疯狂和冷漠的特质。
笔者以张爱玲的《金锁记》和艾米莉的《呼啸山庄》为例,这两部小说分别通过叙述曹七巧和希斯克利夫复仇、蜕变的故事,展示了他们像孤魂野鬼一样可怜又可怖的灵魂存在。
《金锁记》中的典型角色曹七巧出身于一个普通的麻油商家。
她从小活泼可爱,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些,但因为七巧长得可人,也有许多男人爱慕。
但这样平静的日子却不能够长久。
哥哥嫂嫂是一对贪图钱财的小人,未经七巧同意将七巧卖到姜家,嫁给身患骨痨的二少爷做少奶奶。
从此以后,套在七巧脖颈上的便是属于姜公馆二奶奶再也无法卸去的沉重枷锁。
在这样一个钩心斗角的封建家族中,全府上下没一个看得起七巧的出身,老太太打心底里瞧不起她,让她做了所谓的“正房奶奶”,也不过是为了叫她“死心塌地地服侍二少爷”,而府里的妯娌们也因此不愿意搭理她,更可恶的是连仆人都可以随意对这个门面上的二少奶奶指指点点。
跨越时空的契合——张爱玲和波伏娃的女性意识比较蒋书丽【摘要】张爱玲的艺术成就不仅在于她塑造了很多血肉丰满的具有独特中国特质的女性形象,还在于她对女性的认识达到了世界的高度.尽管张爱玲的女性意识表达不够系统,理论性不强,但却不失深刻和尖锐.她以自己特有的文学表达发出了和世界顶级女权主义者同样的声音,即"女人是后天形成的","婚姻是一种交易"等,可以说她对女性和婚姻本质的认识与波伏娃不谋而合,而她这种深刻性正是赋予她短暂的艺术生命永恒的艺术魅力的根本所在.她的出现和存在本身也就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传奇.【期刊名称】《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0(012)003【总页数】5页(P278-282)【关键词】女性意识;张爱玲;波伏娃【作者】蒋书丽【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8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03张爱玲之所以得到广大读者,包括一些学者的充分肯定,是有其充分理由的。
她不仅为我们营造了一个独特美学韵味的文学世界,也用她冷峻而富有穿透力的目光发现了中国女性的特殊的历史命运。
她对女性问题的发言尽管只是寥寥几句,却道出了不可颠覆的真谛,那就是,女性作为一个个体的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塑造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历史条件,或者说,女人的成长其实是一种被动的过程,正如波伏娃所说的,“女人是后天形成的”;同样,对于婚姻的本质,张爱玲也提出了和波伏娃相同的看法,即婚姻具有一定的交易性质。
所以说,张爱玲的女性意识已经达到了世界性的高度。
在波伏娃的映衬下,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张爱玲的深刻。
一、女人是后天形成的这是波伏娃在其《第二性》中表达的主要观点。
《第二性》被称做是妇女的“圣经”,是波伏娃的女权主义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波伏娃充分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历史的、生理的、神话的等各个角度探讨了女性的历史命运和社会角色。
摘要:张爱玲的文字让你得到视觉享受的同时,又不自觉地会有一种触及灵魂的痛意。
她能在自己的作品中,将情与理相互融汇贯通。
既有将自我全然投入其中的内心体验,同时又保持了超然的——有时是冷峻的,甚至是冷酷的。
同时张爱玲对人性也有自己独到和稳定地把握,技巧方面也都相当圆熟,文字则更趋于化境。
关健词:张爱玲小说艺术风格喜欢上张爱玲的小说,是非常偶然的。
在读贾平凹的一篇文章时,里面引用了张爱玲这样一句话:“生命是一袭华美的睡袍,里面爬满了虱子。
”[1]读到这句话时,我的灵魂被深深地震撼了,能说出如此精妙深刻的语句,一定是一个目光敏锐、智慧非凡的女子。
这是她对生命的理解,透彻准确、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地道出生存的尴尬与矛盾。
后来认真读了她的作品,竟发现她的文字有一种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可感可触,彻底而坚决。
她用云端里看厮杀的傲然与冷漠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锐而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
她笔下的不少人物陷在生活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而这恰是生活的真实。
人性的自私、卑琐、冷漠、虚伪、扭曲,甚至几乎病态,在其笔下一览无遗,弥漫着一种浓厚的悲剧色彩。
纵观她的小说,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是《金锁记》、《倾城之恋》、《传奇》、《流言》、《红玫瑰与白玫瑰》等。
我们细读张爱玲的文字,不难看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非常独特,本人做以下几方面剖析:一、在主题思想上,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
她以一种近乎冷酷的悲剧感叙述一个个悲凉的传奇,内省、孤傲以及都市人的优越感与孤独感交织起来形成她对时代“荒凉”特色的心理感受。
张爱玲在塑造小说人物形象时无意识地迎合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主人公的美学理论。
这与她的身世密不可分的,张爱玲出生于上海一个封建化和西洋化畸形交织的家庭。
这样的家庭环境和文化氛围使张爱玲过早的成熟,并形成了她怪异顽强的性格和自立于世的人生态度。
这对其创作心态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
由于她悲凉的家庭经历和特定的生活环境,她的作品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
从鲁迅到赵树理,对农民的描写有什么变化?这种描写具有什么样的文学史意义?从鲁迅到赵树理,中国现代作家始终关注农民命运。
具体描写农民方面,从鲁迅到赵树理,发生了根本变化。
1、鲁迅:鲁迅看到中国农民多少年来的悲剧命运,给予深切的理解和深厚的同情,但他的描写是沉重的,以唤起人们对中国农民现实要有清醒的认识,特别集中写出农民身上体现的麻木、愚昧、落后的思想性格,毫不留情地揭露和批判了这种性格,如《药》、《祝福》;2、孙犁:孙犁与赵树理都抓住了农民的基本时代特征,而孙犁则更多地表达了抒情色彩,体现一种清新和舒展的风格,突出的是揭示中国农民身上的美好品质和美好心灵,比如《荷花淀》中塑造的农村女性形象;3、赵树理:作家对农民的描写,体现了中国现代文学史自鲁迅以来对农民描写的根本变化。
赵树理与鲁迅都抓住了各自时代的本质特征,他们都具有清醒的现实主义眼光,但赵树理给予农民的则更多提同情、期待和赞美,风格质朴、淳厚、诙谐、细密。
钱钟书的《围城》在描写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运方面有什么新的特点和独到之处?为什么说《围城》具有某种深刻的反思意味和哲学意味?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作家始终关注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命运,而且始终把知识分子的性格与民族性格联系在一起。
1、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作家都看到了知识分子的变革意识,都看到了知识分子觉醒的重要性,鲁迅笔下的子君、涓生是觉醒过的,钱钟书《围城》里的方鸿渐等人也是有觉醒意识的,他们的追求对国家对民族是很重要的。
2、从鲁迅到钱钟书,现代作家又看到,知识分子也具有自身局限和不足,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把自身与社会融为一体,所以不管子君、涓生多么觉醒过,不管钱钟书笔下的知识分子有多大的变革热情,他们的结局都将是归于失败,一事无成。
张爱玲与波伏娃的写作风格对比作者:赵子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29期基金项目:吉林外国语大学2018年学生科研项目“中法女性主义比较研究——以张爱玲、西蒙娜·德·波伏娃为例”JW2018XK117。
摘 ;要:才华横溢的张爱玲作为中国文坛上的一位奇女子,创作了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名篇佳作。
她悲天悯人,是一位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其作品中表露出对爱情残破的无奈,对人性冷酷的嘲讽,对命运不公的悲叹,皆令人唏嘘感慨。
而处于同一时期的西蒙娜·德·波伏娃作为女权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她直面挑战,敢于宣称女性要独立自主地生活。
本文将从张爱玲与波伏娃的个人经历、家庭生活、时代背景等角度出发,对比二人的写作风格并深入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写作风格;悲剧色彩;自由独立[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29-0-03张爱玲和波伏娃是中法两国文坛上的两位奇女子,她们都为追求自己的幸福不懈努力,尽管饱受非议,却一生独立自主。
张爱玲出身名门望族,虽家道中落但仍是一只骄傲的凤凰。
她是一位享乐主义者,深受上海强烈的世俗气息的影响,同时也是一位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
波伏娃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但其父母十分保守,且均是虔诚的天主教徒。
波伏娃表面上遵循父母为她所安排的一切,但她强烈的自我独立意识早在幼时便已成型。
她勇敢地突破伦理道德强加在女性身上的束缚,走上了一条精神独立自由的人生道路,也为其女性主义思想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爱玲与波伏娃所处的社会环境大相径庭,个人经历与家庭背景也无甚相同,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影响下,二者的写作风格也有明显差异。
一、张爱玲的写作风格首先,在主旨思想上,张爱玲的文学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悲剧色彩,她以一种敏感的女性视角刻画了一个个悲凉孤傲的人物形象,而这种悲剧感与她的身世密不可分。
由于其不幸的家庭环境,促使她过早形成了冷傲孤僻的性格和避世的人生态度。
其次,其作品以描述爱情为主。
她着力表现人物之间世俗的一面,出发点是大众乐于接受的,但成品却多以悲剧收场。
她对爱情的认知与其自身的爱情经历密切关联。
张爱玲一生经历了两次婚姻,却都以失败告终。
她的作品使读者看完不禁唏嘘感叹,对爱情,对人生都会产生新的领悟。
其作品的另一大特点是语言生动,通俗易懂,同时具备中国古典文学和西方现代小说的特征。
因其自幼生活在一个中西文化杂糅的家庭中,她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再者其在上海和香港生活多年,语言中也夹杂着市井文学的特点,因此其作品雅俗共赏,影响深远。
二、波伏娃的写作风格波伏娃的作品尤其注重对人的主体性的思考,她始终关注生存问题。
她认为存在主义不是一种哲学,而是一种实在的生存方式。
波伏娃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她最熟悉的便是知识分子的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现状,因此其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皆以知识分子为主。
但其作品中还存在着部分非知识分子的女性角色,如《女宾》中的女性格扎维埃尔,她拒绝学习或工作,且脾气暴躁,蛮横无理。
通过此类形象的塑造,波伏娃旨在告诫女性,汲取知识和懂得思考是获得经济和精神独立的关键出路。
其作品中的另一个特点是,主人公多以三人为主,而最终都会以一人的离去或死亡结束。
同时故事发生的背景多架构于封闭的空间内,如酒吧、剧院、咖啡馆等。
这也是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所形成的。
在两次世界大战结束,社会百废待兴之际,资产阶级发展壮大,人们通过娱乐放纵获取精神愉悦。
波伏娃在此种环境下叙事故事,也为人物提供了更为真实的生存环境,更加凸显了人们当时空虚寂寞的内心挣扎。
三、张爱玲与波伏娃的写作风格对比(一)立足点不同张爱玲生长于上海,她在中国当时的沦陷区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但她并没有立足于此重大背景。
而与她同时期的其他作家,如鲁迅,茅盾,萧红等人描写的都是阶级性明显的人物形象,讲述的是在整体大环境下发生的故事。
反观张爱玲,其笔下的人物仅代表自己,与所对应的阶级并无直接联系。
人物立足点十分狭小,因此让读者感受愈发真实。
而波伏娃通过刻画自由选择交往对象的女性形象来表现与传统意义上截然相反的女性意识。
因受其与萨特惊世骇俗的契约式爱情的促使,她赋予其笔下的女性自由独立的精神,當她们发现自身受“他者”的束缚日益加深时,终会选择破釜沉舟,而结局也总是成功的。
波伏娃立足于当时所处的社会背景进行创作,坚持为女性意识发声,旨在建立超越性别范畴的男女之间真正的平等。
(二)写作手法不同张爱玲以第三人称视角进行叙述,几乎没有任何个人感情的融入,以事实为基础创作故事。
她不追求思想的高度或是语言的高雅,反之,她常用简练质朴的语言叙述。
同时,她善于以独特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内心,营造不同的环境氛围。
其参差对照的叙事手法也十分高超,在情节的推动和时间的推移上不着痕迹却又留有余韵。
而波伏娃将存在主义哲学融入到其文学创作中,每部作品中都蕴含着深厚的存在主义思想和内涵。
她善于切换叙述者的口吻,巧妙变换人称,交替时间和空间,以复杂的人物关系为主线展开行文。
其作品中由于复杂深刻的哲学思想的体现,富含思辨性和逻辑性。
(三)创作理念不同在时代冲击下,中国旧式文化不断萎顿,新文化运动过后的上海开始流行西方文化。
在文化衰落之时,理念不合的父母离异对张爱玲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不幸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为她提供了一个荒凉孤独的创作环境,使她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永远充满了对小人物凄惨命运的悲叹,对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同情,和对人性脆弱不堪的嘲讽。
在国家动荡之际,张爱玲密切关注着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和人性的冷暖,对世事变迁下道德的剖析十分深入,以小见大,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反观波伏娃,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她一生致力于提高女性地位和话语权。
在其所有的文学作品中,贯穿始终的是先进的女性主义思想和独立自由的解放精神。
她展示给读者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女性形象,通过细致的刻画来表现不同女性的生存现状,从存在主义的角度出发解析各个女性形象的心理,表明女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仍是被歧视的。
波伏娃通过这些纷繁的女性角色展现了她的创作理念,为唤醒女性意识的觉醒,建立更加完善合理的社会制度而努力奋斗。
四、风格差异形成原因(一)家庭背景的差异——中西相触VS严苛叛逆张爱玲的写作风格受中西两种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她的父母。
其父张廷重喜爱舞文弄墨,自小就教授她古典文学。
其母黄逸梵是新式女性,给幼年的张爱玲灌输了很多西式思想。
但由于其父母思想观念差距甚远,旧习气与新文化在激烈碰撞后,他们最终选择分道扬镳。
自此,张爱玲心目中对于婚姻一直持否定态度,也在这种家庭生活中养成了乖僻孤傲的性格。
而波伏娃出生与巴黎的一个守旧的天主教徒家庭,她一直受到父母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
自儿时起,波伏娃就跟随母亲每天做祈祷;在青春期来临时,其母亲严格控制她所读的书籍,以免让她看到任何有关性爱的描述;上大学后,她的外出仍要经过母亲的批准。
虽然波伏娃家庭完整,但严苛的教条规诫使她性格中叛逆的意识逐步养成,强烈的自我意识也深刻影响了她对于婚姻和女性地位的看法,为日后其女性主义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二)爱情经历的差异——慧极必伤VS旷世奇恋张爱玲的爱情经历和她的人生一样波澜壮阔。
在张爱玲的一生中,她真正爱过也结过婚的男人共有两位,胡兰成和美国作家赖雅。
张爱玲24岁时,与当时大其十四岁的胡兰成结婚,而胡兰成此时是汪精卫政府的一名要员。
在日本战败后,由于自己的身份,胡兰成过上了东躲西藏的生活。
在二人分居期间,他却爱上了一位叫周训德的护士并与其结婚。
不久之后,他又与一位名叫范秀美的女子结成夫妻。
他已经完全把张爱玲抛掷脑后,而张爱玲敢爱敢恨,在知晓胡兰成所做的一切后,她写了一封诀别信,彻底终止了这段失败的感情。
而张爱玲遇见赖雅,则是在其36岁时。
1956年3月13日,二人相识于美国麦克道威尔文艺营,他们一见如故,且感情迅速升温。
1956年夏天,张爱玲和大其近三十岁的赖雅在纽约结了婚。
可紧接着,美国的新生活还未完全展开,赖雅便于当年年底旧病复发。
直至其去世之前,赖雅曾多次中风住院,而张爱玲也一直为他奔波辛劳。
挥别其第二段婚姻后,张爱玲已精疲力尽,这两段婚姻使她蜕变成一位前进缓慢的老者,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的生活。
相较于张爱玲,波伏娃的爱情可谓是惊世骇俗。
19岁时,她遇到了萨特,其貌不扬且身材矮小,但为人豪爽,有一种坚定的自信。
波伏娃认为萨特是她一直幻想的那种伙伴,是她可以与之分享一切的人,因此她与萨特缔结了一份特殊的契约。
而这种惊世骇俗的契约式爱情,也激发了波伏娃对创作的热情。
尽管二人一生中都有过很多段各自的爱情,他们的爱情从未停止,同时他们的思想始终相互渗透。
他们时常针对某一问题进行激烈争吵,但最终总能达成一致。
然而在这段长达五十多年的契约式爱情中,美国作家尼尔森·奥尔格林的出现,是波伏娃一生中最难以释怀的。
他阳刚健美,情感充沛,与波伏娃一见钟情。
但波伏娃不愿放弃与萨特的约定和事业,她追求的是成为一位完全独立,精神自由的女性,而不是成为世俗里某位男性的妻子或是一位母亲。
(三)文化环境的差异——内敛自持VS平等激进自古以来,中国对女性就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封建礼教的思想让女性失去自由。
矜持内敛、唯唯诺诺是中国女性受到的普遍教育。
表达自我、特立独行等行为会被大众视为异类进行批判。
无论是生活还是思想,女性犹如活在一潭死水中缺氧的鱼,窒息而绝望。
因在各个方面受到歧视与压迫,多数女性的个性逐渐扭曲异化。
反观法国,早在17、18世纪展开的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民主的思想浸润了整个社会,女性地位前所未有的提升。
与中式含蓄思想不同,法国女性积极为女性意识发声,女性主义思潮率先在法国开始传播。
在妇女解放运动开展得热火朝天之际,大量宣扬女性主义的优秀的文学作品唤醒了女性沉睡的灵魂,同时也指引着波伏娃的前进。
(四)时代背景的差异——新旧冲突VS自由发展张爱玲所处的时代是价值观念激烈冲突的时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催生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张爱玲更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位女性作家。
她用冷峻深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悲剧意味的女性角色。
关于人生、关于男女、关于生存,张爱玲以自身经历为蓝本,在其作品中以独特而敏感的女性视角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而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洗礼的欧洲,在社会巨大变革后,原有的等级观念被打破,平等自由的思想深入人心。
由于法国是人权运动诞生地,人民对于追求平等的愿望就更加强烈。
作为一名女性主义理论学者,波伏娃最先站在理论前沿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批判。
在不断地探索下,她从更完善的角度指出了法国女性主义运动的现实境况和形成原因,并在此背景下完成了《第二性》的創作。
五、结语翻开张爱玲的小说,可以看到在新旧文化激烈冲突下产生的各种爱情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