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学第14章
- 格式:ppt
- 大小:869.50 KB
- 文档页数:25
★教育心理学考试重点提示: 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重点提示统观近几年全国各省的教师资格认证教育心理学考试,本章的考查重点是:(1) 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含义和特点。
(2) 自编测验的含义和特征。
(3) 非测验评价技术。
(4) 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考纲链接1.教学评价的概念:指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其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做出决策。
2.教学评价包括确定评估目标、搜集有关的资料、描述并分析资料、形成价值判断以及做出决定等步骤。
3.教学评价与测量及测验的关系:(1) 测量和测验是对学习结果的客观描述,而教学评价是对客观结果的主观判断与解释,以客观描述为基础;(2) 测量与测验所得到的结果,只有通过教学评价,才能判断这种客观描述的实际意义,才有实际价值。
4.根据发生的时机,教学测评可分为:(1) 诊断性评价;(2) 形成性评价;(3) 总结性评价。
5.根据对测验解释时所采用的标准,教学测评可分为:(1) 常模参照评价;(2) 标准参照评价。
6.根据严谨程度,教学测评可分为:(1) 正式评价;(2) 非正式评价。
7.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功能:(1) 鞭策和促进学生的学习;(2) 是学校鉴别学生学业成绩、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3) 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 作为教育评价和决策的依据。
8.标准化成就测验: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
9.标准化成就测验的特点:(1) 由专门机构或专家学者编制;(2) 施测条件、计分手段、分数的解释完全相同;(3) 测验都有常模为依据,且有信度、效度的资料可查;(4) 测试规模大,整个地区、国家以至在国际上都可统一使用。
10.测验标准化的程序:(1) 制定测验目的;(2) 修改测验项目;(3) 扩大样本;(4) 确定常模。
11.标准化测验的优点:(1) 客观性,比教师自编测验更加客观;(2) 可比性,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可以进行比较。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四课专心我能行专心是指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一件事情上,不被其他外界干扰所影响。
在课堂上,专心是学生学习的基本素质之一。
只有专心致志地听讲才能提高学习效果,实现个人的学习目标。
本文将围绕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十四课的主题“专心我能行”,探讨如何培养学生专心学习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专心的意义专心是学生学习的必备条件,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专心的能力培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有益,同时也对他们的个人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专心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当学生将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上时,能够充分倾听教师的讲解,理解掌握知识点。
只有专心致志地听讲,学生才能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其次,专心能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惑,只有保持专注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困难。
专心学习的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最后,专心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专心属于一种习惯性的行为。
通过培养专心的习惯,学生能够建立健康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专心的策略1.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专注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1)确保教室的整洁和安静。
教室的整洁与学生的专注度息息相关。
教师应经常清理教室,让学生置身于整洁干净的环境中;同时,教师要注意管理好学生的噪声,确保教室的安静。
(2)提供适宜的学习材料。
教师应确保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材料,并保证这些材料的质量与内容的适宜性。
适宜的学习材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专注度。
2. 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的选择对于学生的专注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法,提供有效的学习方式。
(1)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注度,教师要合理安排学习时间,避免过长的单一学习时间,适当安排休息时间,让学生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放松。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单选题] 1、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 配置性评价B 总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形成性评价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或教学活动进行之中对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或特殊困难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的诊断;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引导教育过程正确、高效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育效果所采取的评价;总结性评价是在某一相对完整的教育阶段结束后对整个教育目标实现程度做出的评价。
[单选题] 2、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的分数基本稳定或保持一致称为()。
A 信度B 效度C 难度D 区分度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信度是指一个测验在经过多次施测之后,所得的分数基本稳定或保持一致,指测量的一致性。
[单选题] 3、评分的绝对标准是,相对标准是其他学生的成绩。
A 课程内容B 社会议论C 平时表现D 学校要求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察第十四章教学评价结果的处理与报告。
评分时必须以一定的比较标准为依据,评分的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两种。
绝对标准是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学生的分数和其他同学的回答情况没有关系。
而且绝对标准强调,由于不同学生的学习起点和背景情况有差异,所以他们的学习结果也是不可比较的,它对应的评价方式是标准参照评价。
[单选题] 4、五年级二班一共有48位学生,小红排名全班第15名,这种评价属于()A 常模参照评价B 标准参照评价D 总结性评价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是以学生所在团体中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的常模),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
小红的成绩在全班进行排名,属于这种评价方式。
[单选题] 5、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的活动是()。
A 教学计划B 教学过程C 教学评价D 教学设计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通过教学评价对课程、教学方法及学生培养方案作出决策提供依据[单选题] 6、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第十四章教学测量与评价一、单选题1.形成性评价通常发生在()。
A.教学过程之前B.学生毕业时C.教学过程之中D.教学过程之后2.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A.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3.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A.做出决策B.做出判断C.作出分析D.进行评估4.测量首先要根据某种标准和一定的程序将学生的学习行为与结果确定为()。
A.一种题型B.一种量值C.某种题型D.多种题型5.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A.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6.教师评分的相对标准对应的评价方式是()。
A.标准参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7.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结束后进行,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的测定称为()。
A.形成性评价B.配置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8.根据教学评价的功能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A.总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9.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来分,教学评价可分为()。
A.总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B.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D.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10.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认为,测验是测量一个行为样本的()。
A.基本过程B.系统程序C.主要过程D.全部过程11.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按一定测验理论和技术,根据全国或地区所有学校的共同教育目标来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
A.智力发展的测验B.结构的测验C.能力形成的测验D.成就水平的测验12.()可用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回忆,且可将学生的猜测可能性降到最小。
A.是非题B.选择题C.论问题D.填空题13.()不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
二年级心理健康上册教案-第十四课学会合作通用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到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的效果。
3.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认识到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2.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小组合作活动道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合作吗?合作有什么意义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合作就是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一项任务。
合作可以使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合作的重要性,如:拔河比赛、接力赛等,让学生了解合作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拔河比赛、接力赛等需要大家合作呢?合作有什么好处呢?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合作可以使我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取得更好的成绩。
同时,合作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合作意识培养(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如:小组接力赛、小组拼图等。
2.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团队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3. 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分享合作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四、乐于助人品质培养(1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乐于助人的故事,如: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等。
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乐于助人呢?乐于助人有什么好处呢?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乐于助人可以使我们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同时也可以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意义和重要性。
S部第14章失用律(1aw of disuse)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提出的练习律的副律。
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不使用而减弱。
他提出,若个体在情境(s)与反应(R)之间已形成一种可以改变的联结,且已有若干时间不用,此时,若其他条件不变,个体的原本反应的联结强度即减弱。
失语症(aphasia)言语障碍。
大脑言语中枢受损造成的言语或语言丧失。
根据其症状,可分两大类:(1)感觉性失语。
这类患者听觉完好无损,但听不懂别人的话以及自己的话。
有些患者虽有说话和书写能力,但语言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令人难以理解。
(2)运动性失语。
这类患者言语肌无病变,能听懂话,看懂文字,但不能说话。
失重(、weightlessness)物体完全失去重量,处于G=O的状态。
一个物体的重量等于作用于它的重力与惯性力的矢量和。
当重力和惯性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时,或当重力和惯性力均消失时,物体即发生失重。
失重是航天飞行中的特殊环境条件。
飞船在轨道飞行期间,其惯性离心力恰好抵消地心引力,此时飞船中的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
在地球表面也能产生时间极短暂的失重条件,如飞机作开普勒抛物线飞行或按自由落体原理设计的失重塔可分别产生数十秒和数秒的失重。
由于人类已适应地球引力场的环境,失重对人的生理系统和行为有较大影响。
失重对人体的影响,以及人进入太空时对失重的适应和返回地球后对正常重力的再适应是航天医学和航天工效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如失重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在失重初期,人的工作效绩会有下降,经过适应与习服后,可得到恢复。
在失重条件下感觉功能变化不明显,但是前庭器官因失去重力作用,定向可能发生困难,在没有视觉帮助时(如闭上眼睛)或失去视觉参照物时尤为如此。
由于没有重量,在太空中进行某些活动或动作将更省力,但是这也往往引起人的过度用力,以致动作不协调,缺乏精确控制。
随着对失重的适应,人的运动控制功能转为意识下水平,动作自动性增加,准确性提高。
宇航员出舱活动时,若身体不能固定,则只要受到微小的外力作用或身体轻微的动作,人就会发生过度飘移,这将给完成作业带来极大困难。
第十四章教师心理第一节教师的社会角色一、教师的角色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待系统。
它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
教师由于其任务的多样化决定了教师社会角色的多样性。
教师的角色主要有:教书的角色、育人的角色、朋友的角色、管理的角色、研究的角色和学生心理调节者。
(一)教书的角色研究者张承芬等人认为,教师要扮演好教书的角色,必须很好地完成如下任务:(1)激发学习动机。
(2)有效组织教学。
(3)评定学习。
具体落实就是完成三种角色身份:教学的设计者、教学的执行者、教学的监控者。
(二)育人的角色1.言传育人者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必须向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给他们对事物的正确观念、正确认识、正确态度,教给他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想方设法把正确的道德观念转变成学生的道德信念。
2.身教育人者优秀的教师会努力成为学生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教师要用智慧启迪智慧,用良心培养良心,诚实地为祖国服务去培养学生忠于祖国。
教师不但要教知识,更要“传道”、教做人。
(三)朋友的角色教师要想扮演好学生的朋友角色,就要努力做到:(1)淡化自己教师身份,多考虑与学生人格平等,尊重学生。
(2)平等待人,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与建议,并能理解和认可学生的不同意见与分歧,真诚地对待学生。
(四)管理的角色教师要充当的另一个角色是学生集体的管理者。
这个角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学生集体的领导者,第二是纪律的监督和维持者。
(五)研究的角色1.知识的学习者教师的知识是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得的,要教好知识,寻求最佳的教学方案,教师就得不断地学习。
作为教师,一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的基础知识,这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二要学习教育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和技巧,这是教育活动成败的关键:;三要学习相关知识,具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这是增强教学效果、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
2.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进行研究,成为一个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而能够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灵活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第一节因子分析1904年,英国心理学家C.Spearman发表了General Intelligence, Objectively Determined and Measured一文,提出了智力是由“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构成的基本观点,并创立了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的双因素(即普通因素与独特因素)方法。
20世纪30年代,L. L. Thurstone认为智力是由一些“基本心理能力”构成的。
为了寻找这些基本的心理能力,他提出了通过旋转因素轴的方法确立“简单结构”的因子分析数学方法。
他认为,旋转方法得到的因素可以是相关的,也可以是不相关的,如果是相关因素则可以对其进行再次分析,得到高阶因素。
与此同时,一些统计学家也对因子分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因子分析的各种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方法。
1933年,Hotelling提出了因子分析的主成分法。
1940年,Lawley提出了极大似然法。
从此以后,因子分析被确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
20世纪70年代,探索性的因子分析在方法上已经成熟,不仅用于心理学的智力和性格的研究,而且也用于态度、学习等领域的研究。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及,因子分析在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学科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在公共管理的研究中,往往需要对反映事物的多个变量进行大量的观测,收集大量数据以便进行分析寻找规律。
多变量大样本无疑会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丰富的信息,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数据采集的工作量和难度,更重要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许多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而增加了问题分析的复杂性,同时对分析带来不便。
如果分别分析每个指标,分析又可能是孤立的,而不是综合的。
盲目减少指标会损失很多信息,容易产生错误的结论。
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法,减少分析指标的同时,尽量减少原指标包含信息的损失,对所收集的资料作全面的分析。
由于各变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因此有可能用较少的综合指标分别综合存在于各变量中的各类信息。
第14章学习者的心理状态和个别差异成绩主要取决于学习者自身的主观条件。
先天的智力、天赋;后天的学习动机、态度。
第一节学习者在外语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心理状态:人在一定时期表现心理生活全貌的一种暂时特征。
短:激情长久:疲乏心理状态表明人当时完成工作的可能性。
一、引导学习者注意,培养学习外语的兴趣不随意注意:没有自觉意图,不作任何努力时发生;(直接兴趣)随意注意:有自觉的目的,作一定努力时发生;(间接兴趣)后随意注意:经过长期训练,随意注意发展为后随意注意,不经过意志努力而实现。
(固定兴趣)克拉欣的自觉学习:自觉学习语法形式,但习得活动则要求学习者注意话语的内容。
二、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变化,培养学习热情(一)生活中不同的情绪体验情感的强度取决于事物对人的意义。
感觉、知觉、思维都可以引起情感。
(二)影响学习的情感状态心境,激情,热情,焦虑,紧张等。
热情是掌握整个身心,决定思想行为的基本方向的强烈、稳定、深刻的情感状态。
紧张:单纯紧张:有害。
操作性紧张:有利。
教师创造气氛,避免单纯紧张,利用操作紧张。
态度:对事物所持的肯定、否定的倾向性。
态度与情感体验有关,与立场、认识、需要有关。
三、意志,动机(一)意志:在为达到目的而克服困难时表现的心理过程。
外语学习,是涉及到意志的活动。
(二)动机意志是由一系列动机引起的。
是使学习者达到目的的动因。
动机种类:1、指向活动本身;对活动本身感兴趣。
2、指向人际关系;为了别人。
3、指向活动结果;成功动机,为了赞许、体现自我。
4、指向社会效果。
声誉。
两大类动机:直接的狭义的动机,如求知、兴趣等;间接的广义的动机,实现远大目标,社会职责。
(三)动机的培养目的教育✓生动活泼的活动✓转移学生原有动机✓帮助学生提高成绩✓教学内容、方法、组织等。
四、兴奋与抑制情感表现在皮层下的兴奋;意志表现为第二信号系统对皮层下兴奋的调节和积极抑制。
兴奋和抑制应该平衡。
反常:(1)对不同强度刺激的反应一样(均衡抑制)(2)强刺激引起弱反应(反常抑制)(3)刺激引起保护性抑制(超反常抑制)诱导:在大脑皮层内产生与原过程相反的神经过程。
普通心理学题库-第十四章意志第十四章意志一、选择题1、一个参加唱歌比赛的学生,既想抓住锻炼自己的机会,又怕唱不好遭到嘲笑,这体现出的冲突是(C)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2、心理学上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属于失控表现中的(B)A寻求信息 B抗争 C对困境反应加强 D消沉3、下面那些情况不属于失控时抗争的情绪或反应(D)A愤怒、敌意,攻击行为 B竭力挽回失去的控制能力C对结果的认识发生改变 D寻求信息4、在我过古典名著《西游记》中讲述了唐僧师徒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千辛万苦终于求得真经的故事,他们的故事最能体现意志品质的哪个方面(C)A目的性 B独立性 C坚定性 D果断性5、“与,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是一种怎样的冲突或矛盾的表现(B)A双避冲突 B双趋冲突 C趋避矛盾 D多重趋避矛盾6、提出控制点理论的是(A)A罗特 B罗伯特 C华生 D班杜拉7、明日歌曰:“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这说的是哪一种时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C)A缺乏目标 B犹豫不决 C拖延 D精力分散8、与独立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A)A受暗示性 B刚愎执拗 C动摇性 D优柔寡断二、名词解释1.意志:是认为了一定的目标,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2.自由意志:指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
3.意志过程:指意志行动的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历程。
4.目标:个人确立并指导其行为的内部心理表征。
5.冲突:是指两个或多个追求目标之间的斗争。
6.矛盾心理:是指对一个目标追求过程中所产生的混杂感情。
7.意志控制:是个人操纵时间的进程和结果,使之与预期目标相一致的过程。
8.失控:指个体遇到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的状态。
9.抱负水平:是指个人在做某件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水平,它与一个人的目标的确定和选择密切相关。
10.自信心:是个人信任自己,对自己所知的和所能的有信心,对自己所下的判断和所做的事情不怀疑。
第14章学前儿童个性得发展14、1 复习笔记一、个性形成得开始(一)个性得含义1、概念心理学上所说得“个性”,又称“人格”,她就就是指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得总和,或者说就就是具有一定倾向性得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得独特结合。
2、个性心理得成分(1)广义得个性心理结构,包含下列五种成分:①个性倾向性她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表明人对周围环境得态度,就就是个性心理结构中最活跃得成分。
②个性心理特征她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这些特征最突出地表现出人得心理得个别差异。
③自我意识她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就就是个性心理结构中得控制系统。
④心理过程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以及情感等。
这些过程就就是人得心理活动得基本成分或基础成分,就就是人对现实发生反应和联系得基本形式。
⑤心理状态她包括注意、激情、心境等,就就是心理活动得背景,表明心理活动进行得时候所处得相对稳定得水平,起提高或降低个性积极性得作用。
(2)狭义得个性,只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或者只就就是指一个人稳定得个性心理特征得总和。
(二)个性得基本特征个性并不就就是各种心理成分随便凑合而成得,她就就是各种心理活动有机组成得体系。
她得基本特征就就是:1、心理活动得整体性心理活动得整体性就就是指人得各种心理活动,绝不就就是孤立进行得,而就就是有机得组成一个统一得整体,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相互影响。
2、心理活动得倾向性心理活动得倾向性体现为人得心理活动经常表现出得方式或方向,她影响着一个人经常出现得特点。
3、心理活动得稳定性心理活动得稳定性就就是指一个人经常性地表现出某些比较固定得心理特点或品质,在各种不同场合、不同情境、不同时候都表现出某些共同得特点。
4、心理活动得独特性心理活动得独特性就就是指每个人得个性都有其不同于她人得独特之处,各人对事物得反应都有自己得独特倾向性,这既由个性各结构成分本身所具有得特色决定,也由个性各心理成分之间得不同结合而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