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11第十一章 沉积相研究1
- 格式:pptx
- 大小:15.12 MB
- 文档页数:36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储层研究:包括油气层的储集类型、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形态、沉积类型等;2、油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对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横向上的变化及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构造、断裂系统研究:包括构造的形态、成因,断层的性质、产状、分布特点、成因,发育时代,演化规律,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破坏作用;4、流体分布及流体性质研究:包括油气水的纵向、平面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的性质;5、油气储量研究:包括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二、开发地质学研究手段:1、利用钻井资料:包括取心资料、化验分析资料;2、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二维地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等;3、利用试油、试采、矿场开发资料:包括产量、含水、含水变化率、地层压力、温度、化验分析资料等。
三、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四、油藏描述的目的包括:1、真实、准确、定量化地展示出储层特征;2、最优化地提高采收率;3、提高可靠的油藏动态预测;5、降低风险及效益最大化一、美国常用API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面积各位1m^2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原油粘度的单位是:mPa.s2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的密度比值。
单位m^2/s3相对粘度,就是原油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的比值。
三、国际稠油分类标准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四、气藏气气顶气煤层气五、油田水的赋存状态 1、超毛细管水(自由水2、毛细管水3、束缚水(吸附水 (1)边水 (2)底水 边水油藏 底水油藏 油田水通常划分为4类: 矿化度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六、干酪根的性质、类型七、生成油气的地质及动力条件一、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均称为储集岩。
大庆石油大学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网上习题(全部)绪论1 、地质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是什么?2 、地质学研究对象具有哪些特殊性?3 、地质学主要研究方法有哪典?4 、地质学与油气田勘探开发具有什么关系?5 、何谓历史比较法,其具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意义?第一章地球1 .名词解释:软流圈、岩石圈、重力、地温梯度、地温深度、磁偏角、重力异常2 .地球的层圈构造是如何划分的?3 .地壳可划分为哪两种基本类型,二者的差异有哪些?4 .试述对流层与平流层的差异。
5 .试述地球的主要物理性质。
6 .根据地内温度分布状况可以分为哪几个层,他们的特征是什么?第二章地质作用1 、名词解释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接触变质作用、混合岩化作用、动力变质作用、震源、震中,、震中距、地震震级、地震烈度、风化作帮、风化壳、残积物、基岩、露头、剥蚀作用、河谷、水系、分水岭、河流纵剖面、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的平衡剖面、潜水、层间水、落水洞、溶洞、冰川、风蚀城、搬运作用、沉积作用、机械沉积分异作用、横向搬运、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掺和作用、成岩作用、重结品作用2 、论述地质作用的分类及内外地质作用的关系。
3 、简述火山的类型及火山机构。
4 、论述基性熔浆与酸性熔浆的差异。
5 、论述岩浆侵入体的类型及特征。
6 、论述变质作用的基本类型。
7 、论述风化作用(类型、方式、产物)8 、论述风化壳的研究意义。
9 、论述河流侵蚀作用。
10 、论述单向环流的成因及地质作用。
11 、论述地下水的水源、存在形式及其类型。
12 、论述岩溶地貌的类型13 、论述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的区别。
14 、论述常见冰蚀地貌和风蚀地貌的类型。
15 、论述基岩海岸的侵蚀地貌。
16 、论述海洋的环境分区。
17 、论述湖泊的沉积作用。
18 、论述滨海的沉积地貌。
19 、论述浅海的沉积作用。
20 、简述风积的原因。
21 、论述风成砂和风成黄土的特征。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 沉积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随着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沉积学的研究越来越显得非常重要,油气田的发现直到油气田的开发,这门学科的研究自始自终都惯穿于全过程。
对于我国陆相复杂的储层来说,特别是表现在从部分高含水向全面进入高含水的油田,沉积学的研究更要深入,油藏的开发调整,只有把油田沉积相研究清楚了,油气田的开发才能找到有利储层相带,扩大含油面积,提高采收率,增加储量。
沉积学的概念源于 18 世纪,在18世纪下半叶,近代地质学建立的初期,发生了水成学派(德国Werner A. G.,1749~1817)与火成学派(英国Hutton J.,1726~1797)的大论战。
19 世纪初到19 世纪中叶人们利用偏光显微镜对沉积岩的岩石观察标志着沉积岩石学的诞生,19世纪后半叶,沉积岩石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地质学科出现。
1850年英国地质学家索比(Sorby,1826~1908)首先使用显微镜研究沉积岩,沉积岩的研究由宏观到微观,这是一个沉积学史上的一个大发展。
1)沉积岩学初始阶段。
自 19 世纪初至 20 世纪30 年代德国人瓦德尔创造了沉积学这一术语,标志着人类对沉积岩的认识步入了从特征描述到成因研究的阶段,沉积学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1]40 年代,沉积学研究主要是结合地层学进行的,主要研究“沉积岩”,主要是野外研究和室内鉴定工作占主导地位。
2)沉积学阶段。
20世纪上半叶,沉积岩石学有了较全面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沉积岩石学的专著。
1913年,Hatch的《沉积岩石学》,标志着沉积岩石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地球科学分支学科的诞生, 1922年,Milner所著《沉积岩石学导论》问世 1925年,由Twenhofel主编的《沉积作用教程》问世,6年后《沉积作用教程》再版,以后又多次重版,1949年,Pettijohn编写了《沉积岩》。
3)沉积地质学阶段。
从 20 世纪到50年代,在石油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特别是新油田的不断发现,在沉积岩石学领域里有两个重大的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的进展。
沉积相研究(单井划相)沉积相研究(单井划相)沉积相研究的目的是分析油藏范围内储集体所属的沉积环境、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时空演化,进而揭露储集砂体的几何形态、大小、展布及其纵、横向连通性的非均质特征,建立沉积模式,并深入探讨沉积微相对油气的控制关系。
正确识别沉积相和微相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是进行油田勘探和开发研究的重要内容。
沉积相的概念沉积相是指沉积环境及其在该环境中所形成的沉积物(岩)特征的总和。
相和环境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沉积相是特定沉积环境的产物,是沉积环境的物质表现。
沉积相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可以根据某沉积物的空间分布情况判断其上下左右存在的沉积物类型及其储渗特征。
沉积物空间变化的这种规律性,称为“相序递变规律”。
沉积相的分类沉积相按其规模大小一般分为以下四级:一级相——相组:如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
二级相——大相:如陆相中的河流相、湖泊相、三角洲相等。
三级相——亚相:如三角洲相中的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等。
四级相——微相:如三角洲前缘亚相中的分支河道微相、河口砂坝微相等。
沉积相分为碎屑岩沉积相和碳酸盐沉积相。
由于碎屑岩储集层比较常见,因此,重点介绍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
表1是冯增昭等(1993)的分类方案。
由于亚相和微相的划分方案比较复杂,在此不在一一介绍。
表1 碎屑岩沉积相的分类相组陆相组海相组海陆过渡相组相(1)残积相(2)坡积-坠积相(3)山麓-洪积相(4)河流相(5)湖泊相(6)沼泽相(7)沙漠相(8)冰川相(1)滨岸相(2)浅海陆棚相(3)半深海相(4)深海相(1)三角洲相(2)澙湖相(3)障壁岛相(4)潮坪相(5)河口湾相相分析的方法、流程相分析就是根据“将今论古”的现实主义原则,运用比较岩石学的方法,根据沉积岩的各种特征即相标志来分析形成时的各种环境条件,从而最终达到恢复古地理的目的。
相分析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单井剖面相分析、剖面对比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
绪论单元测试1.油气田开发设计与应用课程面向的授课对象是:A:硕士研究生B:本科生C:博士研究生D:高职生答案:A2.关于油气田开发设计与应用课程目的说法正确的是:A:掌握油气田开发设计中所用到的基本方法、基本流程;B:培训油气田开发设计中所用到的业内主流软件的使用方法;C: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D:培养油气田开发领域理论创新人才;答案:ABC3.油气田开发设计与应用最后的考核成绩是以线上学习过程、线下面授辅导和工程实训作品三种考核方式组合确定。
A:错B:对答案:B第一章测试1.地层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和属性的岩层,岩层特征是客观存在的,不因人们的认识而改变,而岩层属性可因人们的认识而改变。
A:错B:对答案:B2.以下哪种地层学原理是区域地层对比的理论基础A:化石对比原理B:地层层序律C:地层原始水平原理D:地层原始侧向连续原理答案:D3.垂向加积作用形成的地层通常粒度细(细砂—泥级),层厚薄(韵律层—纹层状),侧向延伸远,空间上变化小,沉积速率低。
A:错B:对答案:B4.平行不整合的形成是由于地壳在一段时期处于上升,而在上升过程中地层又未发生明显褶皱或倾斜,只是露出水面发生沉积间断和遭受剥蚀。
经过一段时期后又再次下降接受新的沉积。
A:错B:对答案:B5.相对地质年代反映岩石、地层或地质事件先后顺序的时间,以下哪种地层的特征或属性可以判断相对地质年代:A: 地层层序律B: 地层的颜色C: 地层所含有的化石D: 地层的厚度答案:AC6.岩石地层单位中的“段”是“组”内次一级的岩石地层单位,它可以脱离“组”而独立存在,且“组”一定要分“段”。
A:对B:错答案:B7.在高收获率取心井的岩心上寻找地层划分对比标准层,可以是:A:在沉积旋回的分界面附近或同一沉积旋回不同岩相段分界面,由于沉积条件差异出现上下组段间的某种特征明显差异的界面B:古土壤层,火山灰,钙结壳及湖(海)进事件所沉积的岩层C:含有特殊矿物的地层D:纯的湖相泥岩、油页岩、碳酸盐岩、化石层等特殊岩层答案:ABCD8.裂缝与相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反映了它们的力学成因,而同一力学成因的裂缝、褶皱和断层又具有一定的几何关系。
油气田地下地质复习题答案总结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复习备考资料绪论一、名词解释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指油气田投入生产后,从评价勘探到油气田开发结束全过程中围绕着计算储量、增加产量、提高油气采收率等为中心而进行的地质研究工作。
二、填空整个石油地质工作可以分为勘探地质和开发地质两个部分;油气田开发地质的认识程度是决定油田开发效果的关键因素。
第一章、钻井地质一.名词解释:钻井地质是在钻进过程中,取全取准直接和间接反映地下地质情况的资料数据,为油气评价提供重要依据。
预探井指在油气勘探的圈闭预探阶段,在地震详查的基础上,以局部圈闭、新层系或构造带为对象,以发现油气藏、计算控制储量和预测储量为目的的探井。
评价井指在地震精查的基础上(复杂区应在三维地震评价的基础上),在已获得工业性油气流的圈闭上,为查明油气藏类型、构造形态、油气层厚度及物性变化,评价油气田的规模、产能及经济价值,以建立探明储量为目的而钻的探井。
泥浆录井根据钻井液性能的变化及槽面显示,来推断井下是否钻遇油、气、水层和特殊岩性的录井方法。
岩屑录井在钻井过程中,地质人员按照一定的取样间距和迟到时间,连续收集与观察岩屑并恢复地下地质剖面的过程。
迟到时间是指岩屑从井底返至井口的时间。
岩心收获率是表示岩心录井资料可靠程度和钻井工艺水平的一项重要技术指标。
即是岩心的岩心长度?100?%岩心收获率取心进尺。
长度与取心的进尺的比值乘以百分数。
岩心录井在钻井过程中用一种取心工具,将井下岩石取上来反映分析地下地质特征的过程。
钻时是指每钻进一定厚度的岩层所需要的时间,单位为min/m。
钻时是钻速(m/h)的倒数。
钻时录井根据钻时的大小,判断井下地层岩性的变化和缝洞发育情况,帮助工程人员掌握钻头使用情况的录井方法。
二.问答题:1、影响钻时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1答:岩石性质(岩石的可钻性);钻头类型与新旧程度;钻井措施与方式;钻井液性能与排量;人为因素。
2、确定取心井段应遵循哪些原则?答:(1)新探区第一批井,应适当安排取心,以便了解新区的地层、构造及生储油条件。
沉积环境与沉积相1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尹涛61110713资源勘探项目一、沉积环境概念术语“沉积环境”通常指发生沉积的自然地理环境。
在地球表面的不同部分发生的自然作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没有被要求,因此地球表面可以被分成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并且每个单元构成一个自然地理环境。
暴露在地表的各种地质体,从风化、剥蚀、搬运到沉积形成各种沉积物,自始至终都是在各种自然环境中进行的。
虽然沉积作用也受地质构造控制,地质构造极其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但地质构造总是通过改变自然地质条件间接影响沉积和沉积过程。
所谓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是地形、气候、动植物、水深、水温、水动力、水化学等因素。
在这些因素中,地貌特征在限制各种环境的范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人们习惯于根据地貌单元来划分沉积环境。
例如,河流环境、湖泊环境、三角洲环境、海岸环境、礁石环境、海底风扇环境等。
二、沉积相的概念沉积学中的“相”或“沉积相”是地质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也是一个长期存在争议的概念。
在地质学的早期发展中,“相”一词是由丹麦学者斯特凡诺引入地质学文献的。
当时,斯特凡诺只用“相”来代表地层意义上的“时期”和“阶段”。
瑞士学者格利泽是第一个给“相”赋予沉积学意义的人。
当时,盖尔斯利在研究瑞士西北部的胡罗吉地层时,发现了岩性和古生物的巨大变化。
因此,格利泽用“相位”来描述这种变化。
他认为地层单位的“相”或“像”的变化有两个主要特征:一是岩性相近的地层单位必须有相同的古生物组合;另一个观点是不同岩性的地层单位不能有相同属和种的生物群。
然而,后来其他定性科学家在混乱中使用了术语“阶段”,并提出了不同的理解。
有些是指岩石类型的地层,如“旧砂相”和“石灰岩相”。
有些是指岩石的成因类型,如“浊积岩相”和“礁相”。
有些涉及沉积环境,如“河流相”和“滨海相”,有些涉及构造环境,如“磨拉石相”和“复理石相”,而“相”在地层学中用作地层单位的观点很少被再次使用。
由于术语“阶段”的含义相当混乱,有人主张在使用术语“阶段”时,只要明确指出该词的含义,那么术语64B’的各种用途都是可行的。
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主要的研究内容:1、储层研究:包括油气层的储集类型、岩性、物性、厚度、分布、形态、沉积类型等;2、油层非均质性研究:包括对碎屑岩储层岩性、物性在纵向上、横向上的变化及其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3、构造、断裂系统研究:包括构造的形态、成因,断层的性质、产状、分布特点、成因,发育时代,演化规律,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和破坏作用;4、流体分布及流体性质研究:包括油气水的纵向、平面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的性质;5、油气储量研究:包括储量计算方法研究、储量计算参数的确定。
二、开发地质学研究手段:1、利用钻井资料:包括取心资料、化验分析资料;2、利用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包括地球物理测井资料,二维地震、三维地震、井间地震等;3、利用试油、试采、矿场开发资料:包括产量、含水、含水变化率、地层压力、温度、化验分析资料等。
三、开发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四、油藏描述的目的包括:1、真实、准确、定量化地展示出储层特征;2、最优化地提高采收率;3、提高可靠的油藏动态预测;5、降低风险及效益最大化一、美国常用API度表示石油的相对密度:二、动力粘度,运动粘度,相对粘度。
1动力粘度;面积各位1m^2并相距1m的两平板,以1m/s的速度作相对运动时,之间的流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内摩擦力。
原油粘度的单位是:mPa.s2运动粘度是动力粘度与同温度、压力下的流体的密度比值。
单位m^2/s3相对粘度,就是原油的绝对粘度与同温度条件下水的绝对粘度的比值。
三、国际稠油分类标准原油粘度的影响因素:与原油的化学组成、溶解气含量、温度、压力等因素关系密切。
四、气藏气气顶气煤层气五、油田水的赋存状态 1、超毛细管水(自由水2、毛细管水3、束缚水(吸附水 (1)边水 (2)底水 边水油藏 底水油藏 油田水通常划分为4类: 矿化度硫酸钠型,重碳酸钠型,氯化镁型,氯化钙型。
六、干酪根的性质、类型七、生成油气的地质及动力条件一、凡是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石均称为储集岩。
沉积相研究在油田注水开发分析中作用沉积相研究在油田注水开发分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沉积相的研究,可以了解沉积物在地质历史中的形成过程和分布特征,为油田注水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和指导。
本文将从沉积相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沉积相对注水开发的影响、沉积相研究在注水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沉积相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沉积相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具有一定特征的沉积物组合。
一般来说,沉积相包括主要沉积物类型、沉积构造、沉积层序、相对海面水平变化等多个要素。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沉积物的环境条件、成因机制等关键信息。
沉积相研究的方法主要有地质剖面观测、地震地质解释、钻孔分析、岩心描述、沉积物粒度分析、地震地层分析等。
其中,地震地质解释是目前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解释地震剖面上的反射波形变化,研究不同深度和地层中的沉积相特征。
其次,沉积相对注水开发的影响。
沉积相研究可以揭示油田地质中的储集空间和流动路径。
在注水开发中,油田中的油水两相通过孔隙和裂缝等储集空间进行流动,而沉积相对储集空间的形成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同的沉积相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和流动性能,因此对注水开发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在通过注水开发提高油田产能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考虑注水层的分布和储集性能。
沉积相的研究可以确定注水层的分布范围和水平连通性,为注水工艺和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另外,沉积相也对注水效果的评价和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沉积相的特征和改造前后的变化,可以评估注水后储层的改善情况和油水流动的调整效果。
最后,沉积相研究在注水开发中的应用。
沉积相研究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油田注水开发提供一系列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例如,在碳酸盐岩油田的注水开发中,沉积相研究可以帮助确定合适的注水位置和注水层位,避免非有效油层的注水。
在高渗透油田的注水开发中,沉积相研究可以评估沉积岩中的储藏空间和流动性能,指导注水井的布置和控制。
一、名词解释1渗透率突进系数:是反映层内渗透率非均质性差异程度的一个定量统计参数(T K)指单砂层内渗透率极大值与平均值的比值。
即T K=K max/K。
T K是评价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的一个重要参数,即T K≥1。
T K值越小,说明垂向上渗透率变化小,注入剂厚度波及系数大,驱油效果好。
数值越大,说明渗透率在垂向上变化大。
注入剂易由高渗透程突进,波及系数小,水驱油效果差。
2层内夹层:层内夹层是指位于单砂层内部的相对低渗层或非渗透性岩层。
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夹层对地下流体具有隔绝能力或遮挡作用,因而对水驱油过程有很大影响。
常见的夹层有泥(页)岩、粉砂质泥岩、钙质泥岩、含砂泥岩等,此外还包括成岩过程中形成的硅质、钙质条带等。
3溶解气驱:溶解气驱的驱油动力是从石油中分逸出来的溶解气体的膨胀力。
溶解气驱动能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油溶解气体的数量。
实现溶解气驱的条件是:油藏与外部水体连通极差或完全封闭(如岩性油藏),或者采出量大大超出水体的补给能量,又没有气顶存在,且油藏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溶解气从油中分离出来,从分散的泡状存在于油中,当压力降低时气泡膨胀把油推向井底。
4表外储量:是指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开采不能获得社会经济效益的地质储量;当原油价格提高或工艺技术改进后,某些表外储量可以转变为表内储量。
5油藏动态监测:油田全面投入开发以后,地下油层中油水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而这些变化的各项第一性资料,就必须进行油田动态监测。
油藏动态监测的内容一般包括:①流量监测②油水井压力监测③油井产出剖面和注水井吸水剖面监测④井下技术状况监测⑤油层水淹监测。
除此之外还有特殊类型的油藏动态监测,如:稠油高凝油田;有气顶油藏;底水油藏和凝析油气藏的监测。
6沉积时间单元7储层敏感性:储层中存在的粘土、碳酸盐、硅酸盐、硫酸盐等敏感矿物与外来的钻井液、洗井液、压井液、压裂液、酸化液等所携带的固体微粒接触,导致储层渗流能力及产能的的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