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_202005031709274
- 格式:docx
- 大小:58.30 KB
- 文档页数:10
口腔科学试题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口腔癌的诱因?A. 吸烟B. 饮酒C. 长期紫外线照射D. 不良口腔卫生答案:C解析:吸烟、饮酒和不良口腔卫生都是已知的口腔癌诱因,而长期紫外线照射主要与皮肤癌相关,不是口腔癌的直接诱因。
2. 牙周病的主要致病菌是?A. 链球菌B. 乳酸菌C. 螺旋体D. 放线菌答案:D解析:牙周病是由多种微生物引起的,其中放线菌是主要的致病菌之一,它们能够产生毒素,破坏牙周组织。
3. 口腔正畸治疗的主要目的是?A. 美容B. 咀嚼功能恢复C. 语言功能改善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口腔正畸治疗不仅能够改善牙齿排列,提高美观度,还能够恢复咀嚼功能,改善语言功能,以及预防和治疗牙周病。
二、多项选择题4. 下列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牙釉质发育不全?A. 遗传因素B. 营养不良C. 慢性疾病D. 药物影响答案:A, B, C, D解析:牙釉质发育不全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因素、营养不良、慢性疾病以及某些药物的影响。
5. 口腔颌面部感染的常见途径包括?A. 血源性感染B. 邻近组织感染扩散C. 牙源性感染D. 外伤答案:A, B, C, D解析:口腔颌面部感染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生,包括血源性感染、邻近组织感染的扩散、牙源性感染以及外伤。
三、简答题6. 简述口腔黏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
答案:口腔黏膜炎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口腔黏膜的红肿、疼痛、溃疡形成,严重时可能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患者可能因为疼痛而影响正常的饮食和言语。
四、论述题7. 论述牙周病的预防措施。
答案:牙周病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初期牙周病。
-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包括正确刷牙、使用牙线和漱口水。
- 戒烟和限酒,因为这些习惯会加剧牙周病的发展。
- 健康饮食,保证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以增强牙周组织的抵抗力。
- 及时治疗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因为它会影响牙周健康。
口腔试卷名词解释、简答和填空题整理一、名词解释1、龋病病因的四联因素理论:龋病是以细菌为主的四因素共同作用下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四因素包括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
2、牙龈瘤:是来源于牙周膜及颌骨牙槽突结缔组织的非真性肿瘤,但具有肿瘤的外形和生物学行为。
3、牙周炎: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导致牙松动丧失。
4、智齿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未全萌出或萌出受阻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5、唾液腺结石病:在腺体或导管内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
6、牙釉质:位于牙冠表面,呈乳白色,有光泽,是一种半透明的钙化组织。
7、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8、危险三角:是指从鼻根到两侧口角连线形成的三角区内,一旦发生感染可循此途径逆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颅内并发症。
二、简答题1、急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疼痛特点有哪些?(1)自发性阵发性痛(2)夜间痛(3)温度刺激疼痛加剧(4)疼痛不能自行定位2、简述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治疗原则。
(1)良性肿瘤:通常以外科治疗为主,如为交界性肿瘤,应切除肿瘤周围部分正常组织,将切除组织作冷冻切片检查。
如有恶变,则应扩大切除范围。
(2)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组织来源、生长部位、分化程度、发展速度、临床分期、患者的机体状况等,全面研究后再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4、下颌骨的解剖特点及临床意义。
(1)解剖薄弱部位: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等为下颌骨的骨质薄弱部位,易发生骨折。
(2)血供较差且骨皮质致密:骨折愈合慢。
(3)下颌骨的周围有强大致密的肌和筋膜包绕,当炎症化脓时不易得到引流,骨髓炎的发生较上颌骨为多。
(4)下颌骨有强大的咀嚼肌群,下颌骨骨折时骨折段不稳定,张闭口易受牵拉发生骨折错位。
1.口腔颌面部(oral and maxillofacial region):口腔与颌面部统称,颜面部下2/3,颌面部(maxillofacial region)范围:上界:额部发际,下界:舌骨水平,左右界:颞骨乳突垂直线。
2.口腔(oral cavity)是指由牙齿、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涎腺等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它是上消化道的起端,其内的牙齿主司食物咀嚼,唇、舌用以吮吸、运送食物及辅助食物吞咽。
3.口腔前庭沟:又称唇颊龈沟,马蹄形,是口腔局部麻醉常用穿刺和手术切口部位。
4.腮腺导管口:腮腺导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前磨牙牙冠的颊粘膜上,呈乳头状突起。
腮腺造影、导管内注射。
5.翼下颌皱襞:为延伸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间的粘膜皱襞,其深面为翼下颌韧带,该皱襞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的重要标志,也是翼下颌间隙及咽旁间隙口内切口的标志。
6.牙周组织:包括牙槽骨、牙周膜及牙龈,是牙的支持组织。
7.牙槽骨:颌骨包围牙根的突起部分,又称牙槽突,具有支持作用。
8.牙周膜:界于牙根与牙槽骨之间的结缔组织, 具有固定营养作用。
9.牙龈:口腔粘膜覆盖于牙槽突边缘区及牙颈的部分;正常龈沟≤2mm。
10.咬合关系:咀嚼时,下颌骨作不同方向的运动,上、下颌牙齿发生各种不同方向的接触,这种相互接触的关系称为咬合关系。
11.腭大孔(greater palatine foramen):腭前神经12.切牙乳头(incisive papilla):鼻腭神经13.面部危险三角区:鼻根至两侧口角三角区,此处感染若处理不当,易逆行传入颅内,引起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14.翼V丛:可通过卵圆孔和破裂孔等与海绵窦相通。
15.颞下颌关节:是全身唯一的联动关节,具有转动/滑动两种功能。
组成:下颌髁状突+颞骨关节凹与关节结节+关节盘、关节囊及韧带。
16.菌斑:是指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它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是由大量细菌,少量的白细胞,食物残渣和其它物质组成。
第一部分:口腔科学复习重点第一章:1、试述颜面及颌面部的区域划分。
2、从外观上看,牙由哪几部分组成?试述牙和牙周的组织结构。
3、试述乳牙和恒牙的名称和临床记录方法。
4、名词解释:口腔口腔前庭固有口腔混合牙列期颜面部颌面部(面上,面中,面下)颅面部区域划分口腔:位于颌面部区域内,是指由牙、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唾液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具有摄食,咀嚼,感受味觉,吞咽,表情及辅助言语及呼吸。
口腔前庭: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外侧的唇、颊组织器官构成,为位于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黏膜之间的蹄铁形的潜在腔隙固有口腔:由牙列、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舌、腭、口底等构成。
混合牙列期:从萌出时间和次序来看,一般从6岁至12岁之间,口腔内乳牙逐渐脱落,恒牙相继萌出,恒牙和乳牙发生交替,此时口腔内既有乳牙,又有恒牙,这种乳,恒牙混合排列与牙弓上的时期称为混合牙列期。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①位置显露,易受伤,易察觉②血供丰富,抗感染出血多③解剖结构复杂,面三叉N ④自然皮肤皮纹⑤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及功能⑥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乳牙列共20个,分别用ⅠⅡⅢⅣⅤ表示乳中切牙(萌出时间:6到8月,2岁左右全部萌出)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右上左上右下左下恒牙列(28-32个,上下颌的左右侧各7-8个)1中切牙 2侧切牙 3尖牙 4第一前磨牙 5第二前磨牙 6第一磨牙(一般6岁开始最快,其他按顺序) 7第二磨牙 8第三磨牙下颌牙较上颌牙早萌出牙又称牙体,由牙冠,牙颈,牙根组成;牙的组织结构: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三种钙化的硬组织和牙髓腔内的软组织牙髓组成;牙周组织结构:牙槽骨,牙周膜,牙龈;感觉神经:三叉神经(眼,上颌,下颌)运动神经:面神经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第三章1. 刷牙的意义、常用方法及刷牙时的注意事项;2. 常见的口腔不良习惯及影响口腔卫生的不利因素有哪些?口腔卫生的主要措施:漱口刷牙清洁牙间隙牙龈按摩龈上根治术刷牙意义:刷牙是应用最广泛的保持口腔清洁的方法,它能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软垢和部分牙面上的菌斑,还能按摩牙龈,从而减少口腔环境中致病因素,增强组织的抗病能力,减少各种口腔疾病的发生;常用方法:竖刷法和横颤竖向移动法;刷牙注意事项(三三三一):333制,早中晚3次、每次3分钟、3个牙面(唇颊、腭舌及牙合he面)。
1. 口腔颌面部:即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位于颜面部下2/3,颜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须下点、 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颗骨乳突之间的距离。
2. 固有口腔:由压裂、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如舌、腭、口底等构成。
3. 口腔前庭:是指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粘膜之间的潜在腔隙,呈马蹄形。
4. 前庭淘」又称唇颊龈沟,呈马蹄形,为口腔前庭的上、下界,为唇、颊粘膜移行于牙槽粘膜的沟槽。
是口腔 局部麻醉常用的穿刺及手术切口部位。
5. 上、下唇系带:为前庭沟正中线上的粘膜小皱嬖,制作义齿时,基托边缘应避开该结构。
6. 翼下颌皱曩:为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间的粘膜皱襲,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的重 要标志。
7. 颊脂垫:是指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牙咬合面的颊粘膜上的一三角形隆起的脂肪组织。
其尖称为颊脂垫尖,9.牙尖:牙冠上突出成尖的部分称为牙尖。
10. 切端结节:是指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随着牙的切磨逐渐消失。
11. 舌面隆突:前牙舌面近颈缘部的半月形隆起,是前牙的解剖特征之一。
12. 龈淘:是牙龈的游离龈部分与牙根颈部间的沟状空隙,正常龈沟深度不超过2mm o13. 龈乳头:是指位于两邻牙颈部之间的间隙内,呈乳头状突起的牙龈,是龈炎最容易出血的部位。
14. 丝状乳头:是遍布于整个舌体背面的刺状细小突起,上皮有角化故呈白色,数量较多。
15. 颊孔:位于下颌体外侧面,成人多位于第二前磨牙或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中点 稍上方,距正中线约2 ~3cm 。
有须神经通过。
16. 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约0.5cm,其体表投影为自鼻尖至眼外眦连线的中点。
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 进针部位。
17. 優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 坏的一种疾病。
18. 浅保:分为窝沟應和平滑面艦。
窝沟錦的順损部位色泽变黑,探诊有粗糙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平滑面鵰 一般无白垩色、黄褐色;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对温度刺激无明显反应。
口腔科学大汇总1.口腔:是指由牙齿、颌骨及唇、颊、腭、舌、口底、涎腺等组织器官组成的功能性器官。
2。
颌面部(maxillofacialregion):上起额部发际,下至舌骨水平,左右达颞骨乳突垂直线之间的区域。
3.临床上,颌面部分为面上、面中、面下三部分。
两眉弓中间连线为第一横线,口裂平行线为第二横线。
4.颌面部的解剖区域可分为:额部、眼眶部、眶下部、颧部、鼻部、口唇部、颊部、腮腺咬肌部、耳部、颞部、颏下部、下颌下部....文档交流仅供参考...5。
磨牙后区:由磨牙后三角及磨牙后垫组成。
其中,磨牙后三角位于下颌第三磨牙的后方。
磨牙后垫为覆盖于磨牙后三角表面的软组织,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时,磨牙后垫常显红肿。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6.舌乳头包括: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叶状乳头.7.上颌骨由一体、四突构成,一体即上颌骨体,四突即为额突、颧突、牙槽突、腭突。
上颌骨体分为四壁一腔,为前、后、上、内四壁和上颌窦腔构成的形态不规则的骨体.下颌骨分为下颌体和下颌支,下颌体分为上、下缘和内、外面.下颌体外面相当于前磨牙区上下缘之间有颏孔开口向后上方,颏神经血管经此穿出。
下颌支上方有两个骨突,前者称冠突,后者称髁突。
下颌骨的正中联合、颏孔区、下颌角及髁突颈等为下颌骨的骨质薄弱部位,易发生骨折。
下颌骨血运较上颌骨少,且有强大的肌肉筋膜包绕,炎症化脓时不易引流,骨髓炎发生较上颌骨多见。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8。
闭口肌群(升颌肌群)主要附着于下颌支,包括咬肌、颞肌、翼内肌,牵引力方向以向上为主,伴有向前、向内的力量。
开口肌群(降颌肌群)主要起于下颌体,至于舌骨,包括二腹肌、下颌舌骨肌和颏舌骨肌,总的牵引方向是使下颌骨向下后方。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9.头颈部的动脉来自于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颌面部血液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的分支,包括舌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和颞浅动脉等。
...文档交流仅供参考...10。
口腔医学名词解释及简答1.口腔颌面部的常用检查器械包括:口镜、镊子、探针。
2.牙齿的组织结构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骨质、牙髓。
3.牙周的组织结构包括:牙槽骨、牙周膜、牙龈。
4.恒牙名称:从中线起向两旁,分别是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
5.龋病(dental caries/tooth decay)的病因:细菌、食物、宿主、时间。
口腔致龋菌群的作用,蔗糖等适宜的细菌底物,敏感的宿主,在口腔滞留足够的时间。
6.龋病根据病变深度可分为:浅龋、中龋、深龋。
7.龋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浅龋:窝沟龋的龋损部位色泽变黑,用探针探查时有粗糙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
平滑面龋一般呈白垩色、黄褐色或褐色斑点。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对冷、热、酸、甜刺激也无明显反应。
X线片检查有利于发现隐蔽部位的龋损,还可采用荧光显示法或氩离子激光透射法辅助诊断。
中龋:龋坏达牙本质浅层形成龋洞,洞内牙本质软化呈黄褐或深褐色。
有主观症状,刺激后有酸痛感觉,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颈部牙本质龋的症状较为明显。
深龋:龋洞深大,达牙本质深层。
位于临面的深龋,外观略有色泽改变,洞口较小而病损破坏很深。
无自发性痛,若食物嵌塞于洞中,可出现疼痛症状。
遇冷热和化学刺激是,产生较为剧烈的疼痛,去除刺激后症状立即消失。
8.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的临床表现:(特别是疼痛特点)1) 剧烈疼痛: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疼痛加剧,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疼痛不能定位。
2) 患牙可查及极近髓腔的深龋、充填物、深牙周袋或外伤等。
3) 探诊常可引起剧烈疼痛,有时可探及微小穿髓孔。
4) 患牙对温度刺激极为敏感,刺激去除后,疼痛持续。
进行牙髓活力电测时,患牙在早期炎症阶段,反应性增强,晚期炎症则表现为迟钝。
5) 晚期炎症的患牙有垂直向径叩痛。
9.急性牙髓炎的应急处理方法:开髓引流:局麻下直接进行牙髓摘除,完全去除牙髓后,放置无菌小棉球暂封。
牙齿解剖:牙釉质,牙骨质,牙本质,牙髓牙冠:牙釉质,牙本质,牙髓牙根:牙骨质,牙本质,牙髓牙体组织结构:牙釉质enemal:牙冠表面,半透明钙化组织牙骨质cementum:借牙周膜固定于牙槽突牙本质dentin:成牙本质细胞突牙髓dental pulp:含血管,神经,成纤维细胞,成牙本质细胞odontoblast牙齿命名:乳牙: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一乳磨牙,第二乳磨牙恒牙: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二磨牙,第三磨牙(智齿)楔状缺损wedge-shaped defect:牙齿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Hard tissue of teeth’s neck on the side of lip and cheek chronically wear down病因:应力集中(咬合时⽛牙颈部应力最大)、刷⽛不当、龈沟液好发⽛位:前磨牙牙周病periodontal disease主要症状:⽛龈gingiva出⾎和炎症牙周袋periodontal pocket形成牙槽⻣alveolar bone缺失牙⻮松动移位治疗原则:⼝腔卫⽣宣教祛除菌斑和⽛石: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周基础治疗治疗后观察6~8周,复诊,如仍有探诊出血和5mm以上的⽛周袋,转⼿术⼿术治疗:去除病变组织,获得理想的组织修复纠正局部和系统性致病因素⻮期随访和维护治疗龋发病机制:微⽣生物:变形链球菌(最多) streptococcus mutans食物:致龋性最低的糖是⽊糖醇;酸性易致龋宿主与牙齿因素:窝沟形状特异性时间:龋⻮的形成一般需要3个⽉龋齿dental caries:以变形链球菌为主要的微生物以碳⽔化合物为代谢底物,产⽣大量的酸,作用于有龋易易感性的⼈群的⽛面上,作⽤一段时间后产⽣了龋齿。
临床进展速度:急性龋,慢性龋,静止龋,继发龋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祛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周围牙体组织破裂,或修复材料与⽛体不不密合,形成微渗漏⽽产⽣的龋。
1.牙内吸收:由于牙龈受到不良刺激后,牙龈组织发生肉芽性变,其内产生破骨细胞而引起髓室内牙本质吸收,患牙髓腔扩大,呈圆形或卵圆形或不规则形密度减低的投射影2.根尖周囊肿:常为根尖周肉芽肿转变而来。
肉芽肿由于某些原因,营养原因受到限制,其病变中心发生变性.坏死.液化形成囊肿。
以病原牙根尖为中心,形成形状较为规则.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骨质破坏低密度病变区,边缘清晰锐利3.致密性骨炎:根尖周组织受到轻微缓慢持续性低毒性因素刺激产生的一种骨质增生的防御性反应;患牙根尖区骨小梁增多增粗,骨质密度增高,骨髓腔变窄甚至消失。
与正常骨组织无明显界限4.幼稚发育不全:牙发育期间,由于全身或局部的原因使牙釉质发育收到障碍而造成釉质机制不能形成或以形成机制不能及时矿化,只是形成永久性釉质缺损。
X线片上显示牙冠部密度减低,牙冠磨耗变短小,与临牙接触点消失5.婴幼儿颌骨骨髓炎:婴幼儿颌骨骨髓炎少见,是一种非牙源性化脓性炎症,在抗生素应用之前死亡率高达80% ,病原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而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较为少见.病变早期,X线表现无异常。
晚期病变颌骨破坏较为广泛,表现为不规则骨质密度减低并有死骨形成及牙胚移位.缺失,死骨脱落而导致颌骨畸形6.Garre骨髓炎:是一种少见的,非化脓性骨髓炎,其特点是骨膜形成骨,不形成脓肿,无骨坏死发生。
好发于儿童和年轻成人.特点为致密性骨硬化伴骨膜新骨形成.7.Le FortIII型骨折:骨折线通过鼻背.眶部.经颧骨上方达翼突.常伴有颅脑损伤及颅底骨折。
还可致颅颌面骨分离8.Albright综合症:多骨性者同时合并有皮肤淡咖啡样色素沉着及内分泌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颌骨膨隆.变形.面不对称.牙移位或松动等.影像学表现为毛玻璃状9.涎石病:涎腺导管或腺体内形成涎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涎石病以颌下腺最多见,阳性涎石用X线平片即可检出.阳性涎石呈单个或多个圆孔,卵圆形或柱状高密度影像。
1. 口腔颌面部:即口腔与颌面部的统称,位于颜面部下2/3,颜面部为上从发际、下至下颌骨下缘或须下点、 两侧至下颌支后缘或颗骨乳突之间的距离。
2. 固有口腔:由压裂、牙槽骨及牙龈与其内侧的口腔内部组织器官如舌、腭、口底等构成。
3. 口腔前庭:是指唇、颊与牙列、牙龈及牙槽粘膜之间的潜在腔隙,呈马蹄形。
4. 前庭淘」又称唇颊龈沟,呈马蹄形,为口腔前庭的上、下界,为唇、颊粘膜移行于牙槽粘膜的沟槽。
是口腔 局部麻醉常用的穿刺及手术切口部位。
5. 上、下唇系带:为前庭沟正中线上的粘膜小皱嬖,制作义齿时,基托边缘应避开该结构。
6. 翼下颌皱曩:为伸延于上颌结节后内方与磨牙后垫后方之间的粘膜皱襲,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的重 要标志。
7. 颊脂垫:是指大张口时,平对上、下颌牙咬合面的颊粘膜上的一三角形隆起的脂肪组织。
其尖称为颊脂垫尖,9.牙尖:牙冠上突出成尖的部分称为牙尖。
10. 切端结节:是指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随着牙的切磨逐渐消失。
11. 舌面隆突:前牙舌面近颈缘部的半月形隆起,是前牙的解剖特征之一。
12. 龈淘:是牙龈的游离龈部分与牙根颈部间的沟状空隙,正常龈沟深度不超过2mm o13. 龈乳头:是指位于两邻牙颈部之间的间隙内,呈乳头状突起的牙龈,是龈炎最容易出血的部位。
14. 丝状乳头:是遍布于整个舌体背面的刺状细小突起,上皮有角化故呈白色,数量较多。
15. 颊孔:位于下颌体外侧面,成人多位于第二前磨牙或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间的下方,下颌体上、下缘中点 稍上方,距正中线约2 ~3cm 。
有须神经通过。
16. 眶下孔:位于眶下缘中点下约0.5cm,其体表投影为自鼻尖至眼外眦连线的中点。
是眶下神经阻滞麻醉的 进针部位。
17. 優病: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在颜色、形态和质地等方面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破 坏的一种疾病。
18. 浅保:分为窝沟應和平滑面艦。
窝沟錦的順损部位色泽变黑,探诊有粗糙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平滑面鵰 一般无白垩色、黄褐色;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对温度刺激无明显反应。
19. 中保:麗坏已到达牙本质浅层,胡洞形成,洞内牙本质软化呈黄褐色或深褐色,患者对温度刺激敏感,尤 其是冷刺激。
20. 深鶴:鹊洞深大,已到达牙本质深层;无自发痛,食物嵌塞或遇冷热等刺激时出现疼痛,去除刺激后疼痛 立即消失。
21. 可复性牙髄炎:是牙髓组织以血管扩张、充血为病理变化的初期炎症表现。
22. 急性牙讀炎:是指慢性牙髓炎急性发作或牙髓受到急性物理损伤、化学刺激等情况下出现剧烈疼痛等一系 列症状。
23. 急性根尖周炎:是从牙尖部牙周膜出现浆液性炎症.到根尖周组织形成化脓性炎症的_系列反应过程,可 发展为牙槽骨的局限性骨髓炎,严重时将发生颌骨骨髓炎。
24. 慢性根尖周炎:是指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症反应,表现为炎 性肉《口腔科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名词解释是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进针点的重要标为颌骨上,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
25.牙龈炎:指发生在牙龈组织的炎症,它不侵犯深部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组织的炎症和全身疾病在牙龈的表现。
26.慢性龈炎:又称边缘性龈炎或单纯性龈炎,是发生于游离龈和龈乳头的炎性肿胀,同时伴有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增生,曾被称为增生性龈炎。
27.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ANUG):是指发生于龈缘和龈乳头的急性炎症和坏死,又称为Vincent(奋森)龈炎、梭杆菌螺旋体性龈炎或战壕口。
28.走马牙疳:是指ANUG合并感染产气荚膜杆菌,使面颊部组织迅速坏死和穿孔。
竺_牙周虹是由牙菌斑生物膜引起的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导致支持组织的炎症、牙周袋形成、进行性附着丧失和牙槽骨吸收,最后可能导致牙松动丧失。
(我国成人牙齿丧失的首位原因)30.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AU):又称复发性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复发性阿弗他口炎,是最常见的口腔粘膜病。
表现为孤立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浅表性溃疡,具有周期性、复发性及自限性的特点。
31.局部麻醉:简称局麻,是指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使该部分的痛觉消失,以便在完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32.表面麻醉:是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在手术区表面,麻醉剂被吸收而使末梢神经麻痹,以达到痛觉消失的效果33.領润麻醉:将局麻药注入组织内,以阻断用药部位神经末梢的传导,产生镇痛的麻醉效果。
34.阻滞麻醉:将局麻药注入神经干和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35.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又称智齿冠周炎,是指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时,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炎症。
36.顺下颌关节紊乱病(TMD):是由精神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外伤等多因素引起的颛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群出现功能、结构与器质性改变的一组疾病。
37.交界性肿痼:有些口腔颌面部肿瘤虽为良性,但具有局部浸润性生长和恶变倾向,临床上称为交界性肿瘤。
38.三叉神经痛:是指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出现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到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
39.扳机点:是指在三叉神经分支某个固定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黏膜特别敏感,对此稍加触碰,立即引起疼痛发作。
可能为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二)简答题1、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1)位置显露:易遭受外伤,易早发现(2)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较强,愈合较快;出血多,局部肿胀明显(3)解剖结构复杂:并发症多(4)自然皮肤皮纹:指导切口(5)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和功能:先天和后天(6)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颅脑和咽喉2、靖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1)浅銅:釉质斜,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
(2)中順:牙本质浅胡,冷热酸甜敏感,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消失。
(3)深順:牙本质深順,冷热酸甜或食物嵌塞疼痛。
治疗:化学疗法,再矿化疗法,窝沟封闭,修复性治疗3、急性牙髓炎(acute pulpitis )的临床表现:(1)剧烈疼痛:自发性阵发性痛,夜间疼痛加剧,温度刺激疼痛加剧,疼痛不能定位。
(2)可查及极近髓腔的深錦或其他非歸性疾病。
(3)探痛。
(4)温度刺激极为敏感。
(5)晚期垂直向径叩痛。
应急处理方法:开髓引流:局麻下直接进行牙髓摘除,完全去除牙髓后,放置无菌小棉球暂封。
4、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1)根尖脓肿;①患牙自发剧烈、持续性的跳痛,牙伸长,不能咬合;②扣痛(++)-(+++);③松动II-III度;④根尖部牙龈潮红,不肿,扪痛;⑤颌下、刻下淋巴结4带、压痛。
(2)骨膜下脓肿;①持续性搏动性跳痛,自觉患牙高起;②扣痛(+++);③松动III度;④牙龈红肿,移行沟变平,压痛,深部有波动感;⑤全身症状明显,体温身高,发力。
(3)粘膜下脓肿。
①患牙胀痛,咬合痛减轻;②扣痛减轻;③松动减轻;④移行沟肿胀成半球形,波动感明显;⑤全身症状缓解。
5、慢性龈缘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1)局限于游离龈和龈乳头;(2)牙龈变为鲜红或暗红色,炎症充血可波及附着龈;(3)龈乳头圆钝肥大,点彩消失,表面光亮;(4)牙龈轻触及出血;(5 )龈沟深达3mm以上。
6、成人牙周炎的临床表现(1)一般侵犯全口多数牙(2)牙龈慢性炎症,颜色暗红或鲜红,质地松软,点彩消失,牙龈水肿(3)探诊出血溢脓;(4)早期:牙周袋形成:袋内壁出血、溢脓。
晚期:可出现牙齿松动,疼痛,急性牙周脓肿。
牙周炎晚期的四大特征:牙周袋形成、牙龈炎症、牙槽骨吸收、牙松动。
7、原发性口腔单纯疱疹的临床特点好发年龄: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到2岁更多;①前驱期:下颌下淋巴结,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类似感冒症状②水泡期:口腔黏膜出现成簇的小水泡,似针头大小③糜烂期:溃破后大面积糜烂,并可造成继发感染,上覆黄色假膜。
④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
治疗:①全身治疗:抗病毒药物②对症和支持治疗:消炎、防腐、止痛③免疫调节剂④局部用药⑤物理疗法—«8、复发性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特点(1)损害总是以多个成簇的水泡开始;(2)一般复发感染的部位在口唇附近,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原先发作的位置或附近;(3)有前驱症状,轻微的疲乏和不适,将要发生复发损害的部位出现痒、张力增加、灼痛、刺痛等症状;(4)约在数小时内出现水泡,周围有轻度红斑,随后破裂、糜烂、结痂,愈合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9、鹅口疮临床表现和治疗(1)临床表现:①多见于新生儿②好发部位为颊、舌、软腭及唇③口腔黏膜白色凝乳、斑片(2)治疗:①局部药物治疗:2%-4%小苏打,常用②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③增强抵抗力④手术治疗10、复发性阿佛他溃疡(RAU)的临床表现和治疗:(1)轻型阿佛他溃疡(MiAU ):1-5个孤立散在的溃疡,直径2-4mm,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
好发于唇、颊。
发作时有“红、黄、凹、痛”,溃疡中央凹陷,表面有黄色假膜,疼痛明显。
复发有规律性,分为发作期、愈合期、和间歇期。
愈合不留痕迹,需1-2周,具有自限性。
(2)重型阿佛他溃疡(MjAU )/复发性坏死性黏膜腺周围炎/腺周口疮:溃疡大而深,直径10-30mm,深达粘膜下层、肌层,“弹坑状”。
单个发生,周边红肿,边界清晰。
病程长达数月,自限性。
疼痛较重,愈合后留瘢痕。
(3)疱疹样阿佛他溃疡(HU):溃疡小而多,直径小于2mm,散在分布,黏膜充血,疼痛较重,溃疡可融合,唾液分泌增加,伴全身症状,愈合后不留痕迹。
治疗:局部治疗:主要是消炎、止痛、防止继发感染,促进愈合全身治疗:对因治疗、控制症状、促进愈合、减少复发11、口腔局麻的全身和局部并发症(1)全身并发症:①晕厥;②过敏反应;③中毒。
(2)局部并发症:①注射区疼痛和水肿;②血肿;③感染;④注射针折断;⑤暂时性面瘫;⑥其他并发症(暂时性牙关紧闭暂时性复视或失明等)。
微(1)软组织损伤;(2)牙根折断;(3)牙槽骨损伤;(4)口腔上颌窦交通;(5)其他损伤:如出血、神经损伤、额下颌关节脱位、下颌骨骨折、牙及牙根的丢失、邻牙损伤。
13、口腔颌面部感染的特点:共性:红肿热痛、功能障碍(1)易于发生感染:口腔、鼻腔、鼻窦与外界相通。
(2)牙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独有的感染。
(3)感染易扩散和蔓延:筋膜间隙的存在。
(4)血液和淋巴循环丰富:危险三角。
(5)易引起局部感染。
14、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临床表现:(1 )常见于18-25岁左右的青年人。
(2)早期:仅感觉磨牙后区不适,无全身症状。
(3)晚期:自发性跳痛,放射至耳颛区。
炎症波及咀嚼肌则张口受限,口臭,有全身症状。
(4)体征:下颌第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牙冠周围软组织红肿溃痛,并有脓性分泌物,冠周脓肿。
颌下淋巴结肿痛15、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治疗方法:(1)急性期:消炎、止痛、建立引流、对症处理。
全身治疗:注意消息,进流质饮食,勤漱口,抗生素局部治疗:冠周盲袋冲洗,脓肿形成后切排(2)慢性期:去除病因,消除盲袋或拔牙16、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1)血供丰富:易引起血肿、水肿,呼吸道:窒息;抗感染能力、再生能力强,伤口愈合;清创的时间24-48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