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自行车租赁现状及发展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89.40 KB
- 文档页数:2
共享单车的发展困境及应对策略分析一、市场竞争激烈,盈利难度大共享单车行业在中国迅速崛起,各大品牌纷纷进入市场,导致市场竞争激烈。
在同质化的情况下,共享单车品牌之间主要竞争的就是价格和服务质量。
为了吸引用户,一些共享单车品牌可能降低价格,导致盈利难度增大。
共享单车运营所需的维护成本高昂,如车辆维修、更新换代等,也是制约盈利的主要原因。
针对市场竞争激烈、盈利难度大的问题,共享单车企业应当加强品牌差异化,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可以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开发更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以提升盈利能力。
二、乱停乱放现象严重,影响城市秩序共享单车的乱停乱放现象严重,给城市交通秩序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随意乱停放的共享单车不仅占据了行人和车辆通行的空间,而且也严重影响了城市的美观。
共享单车被破坏损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给城市管理和企业运营带来很大的压力。
要解决乱停乱放问题需要共享单车企业与政府部门进行密切合作。
企业可以在车辆上设置定位装置,通过技术手段限制车辆的停放区域,减少乱停乱放现象的发生。
政府部门则需加强对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相关的法规和规章,强化对乱停乱放行为的处罚力度。
三、维修难度大,运营成本高共享单车的维修难度大,主要体现在车辆的日常维护和紧急维修上。
车辆的日常维护主要包括轮胎的更换、车框的修复等,而紧急维修则可能涉及到车辆的报废和更新换代。
这些维修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给企业的运营成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为了降低维修成本,共享单车企业可以采用“预防性维修”策略,提前对车辆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便在车辆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
企业还可以加强车辆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提高车辆的耐用性和维修性,降低维修难度和运营成本。
四、用户体验不佳,用户粘性低共享单车用户体验不佳是共享单车行业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一些共享单车品牌的车辆质量较差,使用起来不太顺畅,给用户带来了很差的骑行体验。
共享单车的现状、问题以及其发展对策建议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交通拥堵的加剧,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便捷的出行方式,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兴起并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随之而来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本文将分别探讨共享单车的现状、问题以及一些发展对策建议。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共享单车的现状。
共享单车的兴起最早始于中国,ofo、摩拜等知名共享单车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个城市街头巷尾。
共享单车的优势在于它的低成本、无桩停放以及随时随地可以使用的特点,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需求。
共享单车通过手机APP租借和归还,用户只需支付较低的使用费用便可骑行一段路程,极大地节省了时间和金钱成本。
然而,共享单车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首先是乱停放问题。
用户随时随地可以在任意位置停放自己的共享单车,导致大量车辆乱停乱放,不仅影响了城市的整洁和美观,也造成了大量的自行车闲置。
其次是维护和管理问题。
共享单车的日常维护成本较高,而且由于用户的不当使用和恶意破坏,很多共享单车在短时间内就出现了各种故障,给运营公司带来了巨大的维护负担。
最后是盗窃和损毁问题。
由于共享单车普遍使用智能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对共享单车进行盗窃或损毁,给运营公司和用户带来了损失。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建议和对策来解决。
首先,运营公司应该加强对共享单车用户的管理和规范,设立一定的使用规则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以减少乱停放问题的发生。
其次,可以引入智能停车场和停车点,限制共享单车的停放位置,从而提高停放规范,维护城市的整洁和美观。
此外,运营公司需要增加对共享单车的维护和保养力度,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车辆的使用寿命。
同时,加强对共享单车的安全措施,例如在车辆上安装GPS定位设备和防盗报警器,以减少盗窃和损毁的发生。
此外,政府也应该加强对共享单车的监管和管理。
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共享单车的规范运营和市场准入,在市区内设立固定的停车点,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来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
【浅析共享单车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共享单车;交易成本;经济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增加,当前城市所提供的交通服务,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足与人口快速增加相适应,人们出行体验差,其中交通工具选择和人们出行成本成高成为市民出行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
市民的出行效力大大下降,还制约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人们迫切需要绿色高效公共交通出行方式,传统的交通出行方式逐渐被取代,人们出行交通工具选择除了考虑出行的时间、效率、成本,开始注重考虑出行工具的选择是否健康、绿色、个性等新因素。
2016年以来,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作为新型出行交通方式走进人们的视野,以其独特优势无论是在规模还是速度都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人们短途出行最佳交通工具之一。
相对城市交通空间扩大使人们出行更加便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私家车短途出行率的汽车尾气排放量下降。
但共享单车在运营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对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和单车运营及城市管理产生了影响。
一、共享单车的发展概况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型公共交通1/ 16工具,方便市民出行使其基本功能,因而共享单车的监管、运营、维护、使用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而定。
与传统有桩自行车租赁业务相比共享单车有更强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和受益群体优势。
通过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实现了共享单车效用的最大化。
传统的政府主导有桩单车租赁业务在城市化发展程度较低时,公共交通问题不太突出发挥过一定作用。
但由于传统的有桩单车租赁一般规模较小、利用率低、成本高导致传统的有桩单车租赁逐渐被新型的共享单车代替。
(一)共享单车的使用情况“共享经济是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并取得重要成果基础上实现的,其实现了经济成果由全民共享的重要理念,是我国经济社会取得突破性成就的重要标志。
”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体现了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共享消费理念,提高了商品使用效率,节约了社会资源” 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
上海市城市交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上海市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城市交通成为了市民
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上海市的城市交通已经实现了多元
化的发展,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铁交通
上海市地铁交通系统已经成为了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至2021年,上海市地铁已经开通有16条线路,总长度超过700公里,通达城
市的各个角落。
并且还有数条线路正在规划和建设中。
地铁交通的优
点在于速度快、车辆密度大、对环境污染较小等等。
二、公共汽车交通
公共汽车依然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市的公共汽车网络非
常完备,到达的区域较为广泛。
但是由于城市道路拥堵的问题,公共
汽车交通也逐渐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在这方面,上海市的交通部门正
在思考更好的政策和策略,以提高公共汽车交通的运营效率。
三、出租车服务
出租车服务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市的出租车数量相对较大,但同样也面临着车辆拥堵和交通安全问题。
而随着网约车的出现,出租车行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四、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交通是城市交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之一。
上海市的自行车道系
统逐渐完备,但由于中老年人和儿童等人群的使用较少,自行车交通
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城市交通工具。
总体而言,上海市的城市交通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
在
未来,上海市的交通部门还需要加强对交通网络的优化和管理,以便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研究城市公共自行车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在近几年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日益凸显,公共自行车成为了一种解决交通问题的新选择,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各个城市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加以解决和改进。
本文旨在对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现状城市公共自行车发展的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施建设不规范在一些城市里,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设施建设并不规范,导致自行车的停放和存放存在问题。
一些自行车停车点缺乏规划,没有专门的停车位和标志,导致停车混乱,影响市容。
部分城市的自行车道建设不完善,道路并不通畅,给骑行者带来了安全隐患。
2. 运营管理不规范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营管理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自行车的维护养护不到位,导致自行车损坏率较高;自行车站点的分布不均匀,导致部分区域的出行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用户体验不佳,系统故障较多,用户反馈较差。
3. 用户需求不匹配城市公共自行车的用户主要集中在青年人和上班族群体,而对于老年人和孩子来说,自行车的使用并不方便,很难满足其出行需求。
一些区域的自行车站点并不够密集,无法满足用户的短途出行需求。
城市公共自行车在发展中也呈现出一些趋势和特点:1. 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逐渐智能化,如采用智能锁和智能车牌等技术,便于管理和使用。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查询自行车的位置和数量,随时随地租赁自行车,大大提高了用户的便利度。
2. 多元化服务随着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不断完善,服务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如增加了电动自行车的使用功能,适应了不同年龄和体力的用户需求;结合公交系统、地铁系统,提供了更多的出行选择。
3. 绿色出行倡导1. 技术水平不足城市公共自行车智能化的发展需要技术的支撑,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技术水平不足,导致公共自行车系统智能化建设缓慢,无法满足用户需求。
上海停车难问题归纳总结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在人口和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下,停车问题日益凸显。
在上海市区的许多地区,停车位的供不应求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多种措施。
本文将对上海停车难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不同的解决方案。
一、停车位紧缺的原因分析1. 城市规划不合理:部分地区的城市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停车位的需求,导致停车位供需失衡。
2. 车辆数量快速增长:上海市的车辆保有量快速增长,超过了停车位的增长速度。
3. 小区停车位短缺:在老旧小区中,停车位的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居民的停车需求。
4. 停车管理不严格:有些地区的停车地点乱停乱放,停车管理不严格,导致本来有限的停车位资源浪费。
二、政府解决停车难的措施1. 建设地下停车场:政府加大了对地下停车场建设的投入,增加了停车位的供应。
2. 加强停车管理:通过加强对停车位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打击乱停乱放现象,提高停车位的利用率。
3. 鼓励停车共享:政府鼓励企业、社区和居民共享停车位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4. 优化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停车位的需求,合理布局停车场和停车设施,以缓解停车位紧张的情况。
三、社会参与解决停车难的措施1. 建设智慧停车系统:通过智慧停车系统,提供实时停车位信息,引导司机找到空闲停车位,减少寻找停车位的时间和成本。
2. 发展共享停车位平台:通过共享经济模式,将闲置的停车位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并供车主使用,提高了停车位资源的利用效率。
3. 倡导绿色出行:通过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如鼓励步行、骑行和公共交通,减少汽车数量,降低停车位需求。
4. 加大投资力度:社会各界积极投资停车设施建设,增加停车位的供应量。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 政府呼吁力度不足:政府在解决停车难问题上的宣传和呼吁力度相对较小,应加大宣传和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停车位利用率。
2. 停车位信息不透明:一些停车位信息无法实时获取,使用者难以了解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建议建立统一的停车位信息管理系统。
2023年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市场环境分析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已成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人们对健康、环保的需求增加,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但是,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市场环境也存在一些挑战。
一、政策环境政策环境是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和规范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的发展。
例如,在政策引导下,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大城市纷纷推出租赁点的建设,提高了公共自行车的便利度。
但是,政策执行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地区却因为政策不具体、执行不到位而导致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受到限制,影响行业发展。
二、竞争环境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租车费用、服务品质、技术创新和运营模式等方面。
随着行业发展,竞争加剧,比如在共享单车方面,摩拜、ofo、小蓝单车等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另外,新进入者的不断涌现也会加剧行业的竞争。
三、用户需求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城市居民和游客。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及人们健康、环保意识的提高,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的用户需求逐步增加。
但是行业发展过程中,仍需要考虑用户需求变化,跟进消费者的新的需求,提高服务品质。
四、技术水平和运营模式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发展与科技水平和信息化程度有关。
技术的进步能够为公共自行车租赁提供更为完善和便捷的服务,比如智能停车系统、电子支付等。
在运营模式方面,共享经济模式在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也需要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总之,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发展受到政策环境、竞争环境、用户需求、技术和运营模式的影响。
只有在合理的市场环境下,公共自行车租赁行业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发展。
共享自行车发展现状共享自行车(Bike sharing)作为城市绿色交通方式的一种,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共享自行车的发展现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首先,共享自行车行业正迅速发展。
共享自行车行业在中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成为新兴的个人出行方式。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共享自行车市场,世界上三大共享自行车巨头ofo、摩拜和小蓝单车都是中国企业。
除中国外,共享自行车在全球范围内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包括美国、日本、英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共享自行车的运营。
其次,共享自行车带来了诸多便利和环保的优势。
共享自行车不仅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难题,还能够减少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通过手机App,用户可以随时随地租赁和还车,并且价格相对较低,大大降低了个人出行成本。
同时,共享自行车还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运动,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喜爱。
再次,共享自行车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最显著的问题是乱停乱放和车辆管理不善,造成了城市共享自行车乱象。
市民随意停放和破坏共享自行车的现象屡见不鲜。
除此之外,共享自行车企业竞争激烈,资金链断裂和运营成本高企也是行业面临的挑战。
此外,共享自行车增加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尤其是在高峰时段,共享自行车的数量过多,导致道路上出现拥堵的现象。
最后,共享自行车行业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解决上述问题并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需要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和规范,加强对共享自行车的管理和监督,严厉打击乱停乱放和破坏自行车的行为。
企业则要加强车辆的维护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
此外,共享自行车行业还可以进行与公共交通的融合,形成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出行方式。
综上所述,共享自行车作为一种环保和便捷的出行方式,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然而,共享自行车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来解决。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享自行车行业会得到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自行车租赁创业项目计划书自行车租赁创业项目计划书1. 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交通拥堵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更加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
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经济、健康的交通工具,备受人们喜爱。
因此,自行车租赁行业迅速崛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
本项目旨在开展自行车租赁服务,为人们提供便捷、绿色、健康的出行选择。
2. 项目介绍自行车租赁项目是基于智能化网络平台的运营模式,通过将自行车分布在城市各个合适位置的站点,提供给用户灵活、方便的租赁服务。
用户通过手机APP或者自助租车机具完成自行车租赁、归还、支付等操作。
3. 项目创新点a. 智能化网络平台:通过手机APP或自助租车机具,用户可以实时查询自行车的位置、数量等信息,并且可以预约、租用、归还自行车,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和体验度。
b. 环保绿色:推广绿色出行理念,减少汽车使用,改善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情况。
c. 数据分析:通过收集用户的数据,可以进行精准的定位和预测,为市场推广、投放自行车等提供依据,实现个性化的服务。
4. 项目目标和规模本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自行车租赁服务平台,覆盖城市主要地区,满足不同用户的出行需求。
预计在初始阶段,共投放1000辆自行车,支持5000名用户的注册和使用,覆盖城市主要商业区、学校周边和公园等地。
5. 市场分析根据对市场现状和需求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a. 城市大众对绿色出行的需求日益增加,自行车租赁市场潜力巨大。
b. 自行车租赁市场竞争激烈,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c. 年轻人对自行车租赁的接受度较高,且他们是潜在的主要用户和宣传者。
6. 市场策略a. 定价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和成本考虑,制定合理的租赁费用,提供不同的租赁套餐和优惠政策,吸引用户使用。
b. 推广策略: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推广,包括线上广告、社交媒体宣传、线下推广活动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用户粘性。
c. 用户体验:提供用户友好的手机APP和自助租车机具,确保用户的使用体验,保证自行车的质量和维护工作,提供售后服务。
共享单车发展现况面临问题及对策一、共享单车市场现状共享单车在中国的兴起可以追溯到2015年。
起初,共享单车的模式颇受欢迎,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找到附近的单车骑行。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共享单车市场逐渐进入了成熟期,市场竞争激烈,整个市场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过度投放。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一些共享单车企业在各大城市的投放量过多,导致了停放混乱、资源浪费等问题。
其次是乱停乱放。
一些用户为了方便自己,随意把共享单车停放在路边、小巷子等场所,导致了道路交通混乱。
再者是车辆维护不及时。
由于共享单车的使用频次高、使用寿命短,存在大量车辆需要维修,而有些企业的维修能力跟不上市场需求。
共享单车市场虽然发展较快,但行业标准尚不完善,监管缺失等问题也使得共享单车市场面临一定的混乱局面。
二、面临的问题1. 过度投放共享单车企业在推广时往往出于抢占市场份额的考虑,导致了过度投放的问题。
一些城市出现了共享单车数量远超市场需求的情况,导致了资源浪费,还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 乱停乱放在使用共享单车的过程中,一些用户为了方便自己,将共享单车随意停放在道路两旁、小巷子等地方,导致了交通拥堵,影响了城市的美观秩序。
3. 车辆维护不及时共享单车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而部分企业在维护方面并不及时,导致了一些车辆在使用中出现问题,给用户使用带来了不便。
4. 行业标准不完善目前,共享单车行业的标准尚不完善,导致了一些企业在服务、质量等方面参差不齐,用户体验不佳,容易引发消费纠纷。
5. 监管缺失在共享单车市场的发展中,政府管理部门对于共享单车的监管并不及时、完善,导致了市场的混乱,对于一些乱象不能及时加以制止。
三、对策建议1. 合理控制投放数量政府部门应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合理控制共享单车的投放数量,通过招标、摇号等方式进行分配,避免造成市场过度竞争、过度投放的情况。
2. 完善停车管理引导用户规范停车行为,设立共享单车停车点,为共享单车投放指定特定区域,减少乱停乱放现象的发生。
摘要低碳经济是指以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发达国家为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所提出的经济发展构想。
对于基本上处于工业化完成阶段的中国而言,所面临的环境压力和资源压力尤为严重。
我国资源丰富而人均资源占有率少,巨大的能耗也使我国在资源利用上显得更加力不从心,这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严重的威胁。
对于我国而言,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题中之意。
本研究就是结合建设“低碳城市”的要求,借鉴国内外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发展的经验,通过对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的现状调研,分析目前刚起步不久的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公共交通与自行车换乘(BR)组合交通模式以及公共自行车在不同利益群体中的应用模式,探讨发展多元化分等级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模式。
最后,从优化网点布局,优化系统,提高服务品质,以及考虑多元化使用群体的要求,在宣传方式、系统建设、多部门合作等软件管理方面,提出构建多元化分等级的公共自行车的发展模式的建议,使之成为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良方。
以期在体现城市文脉、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建合理的公共交通网络、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公共自行车,问题,对策目录引言 (4)一、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概述 (4)(一)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的概念 (4)(二)公共自行车收费模式 (4)(三)公共自行车运行的优势 (5)二、国内公共自行车运营的模式 (5)(一)政府投资,国有企业管理运营模式 (5)(二)政府出资,企业运作的服务购买模式 (6)(三)政府主导,企业投资,自负盈亏的完全市场化模式 (6)三、公共自行车的运行现状分析 (6)(一)服务点设置问题 (6)(二)借车还车难,潮汐现象严重 (6)(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6)(四)后期运营费用高 (7)四、解决公共自行车运营问题的对策 (7)(一)优化网点布局 (7)(二)优化系统,提高服务品质 (7)(三)加强与其它交通系统的融合 (8)(四)政府政策和财政的支持 (8)五、公共自行车运营的未来展望及建议 (8)六、结论 (9)七、参考文献 (9)引言吃、穿、住、行是日常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已成为影响城市居民幸福指数高低的决定因素,而城市居民尤其关心“行”,因此交通出行方便与否显得尤为重要。
共享单车调研报告上海市共享单车发展困境与建议——以ofo与摩拜为例近年来,上海机动车辆数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城市道路交通日渐拥堵,如何解决老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已经摆上政府工作议事日程。
在此背景下,方便实用的共享单车的出现,为广大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了解决之道。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单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共享单车跟上海这几年正在建设的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明显有许多不同之处。
后者由政府主导,投资巨大,由于要大规模建设“停车桩”,并不是所有场所都适合建设。
而共享单车由企业运营,无须“停车桩”建设,也不要办理租车卡,用智能手机即可完成借车、还车、缴费过程,借车、还车方便,更把服务范围延伸到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覆盖不到的地点。
应该说,共享单车是对上海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一个有益补充。
如同所有新生事物一样,共享单车也不是“天生完美”。
它不仅跟城市公共自行车一样,要面临被人偷盗、硬件维护、高峰期调配等行业性的问题,而且还会带来“乱停乱放、占用道路”公共交通管理问题。
我实践小组成员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摩拜单车、ofo、等共享单车进驻上海以来,企业无序投放占用社会资源,市民乱停放、恶意损毁、骑车违反交规、甚至直接骑回家等不文明现象频发。
共享单车能否得到规范管理,为今后老百姓出行提供更好地便利,一方面要看产品和服务能否经受得住市场考验,另一方面也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
特别是在当前共享单车管理规章制度还是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如何既能让共享单车得到长足发展,又能有效规避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这考验着城市公共服务管理部门的智慧。
此次调研以上海市各区的共享单车两大供应商ofo与摩拜为研究对象,在大量的统计数据、采访、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出共享单车发展的瓶颈,并分析出深层次的原因以及提出意见,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业制定相关规范,以期达到规范共享单车运营的目的,使共享单车的服务更加文明、有序。
自行车租赁合同中的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在如今倡导绿色出行的时代,自行车租赁作为一种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然而,在签订自行车租赁合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关键问题需要引起租赁双方的重视,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
一、车辆状况与维护责任车辆的状况是租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签订合同前,承租方应仔细检查自行车的外观、刹车、轮胎、链条等关键部件是否完好无损,有无存在影响骑行安全的隐患。
而出租方则有义务提供处于良好运行状态的自行车,并对车辆的基本性能和安全性负责。
应对措施:1、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出租方对车辆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的责任和频率,确保车辆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状态。
2、详细记录车辆交付时的状况,包括拍照留存等方式,避免在还车时因车辆损伤问题产生纠纷。
二、租赁期限与租金租赁期限的明确对于双方都至关重要。
出租方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运营成本合理设定租赁期限,承租方则要根据自己的出行计划确定租赁时长。
同时,租金的计算方式和支付方式也需要在合同中清晰约定。
应对措施:1、出租方应提供多种租赁期限选项,如按日、周、月等,并明确不同期限对应的租金标准。
2、承租方在签订合同前要仔细核算租金成本,确保在自己的预算范围内。
三、押金与退还押金是为了保障出租方的权益,防止承租方损坏或丢失车辆。
然而,押金的数额应该合理,并且退还流程需要明确规定。
应对措施:1、合同中应明确押金的数额,并说明在何种情况下押金会被扣除,以及扣除的比例或金额。
2、还车后,出租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检查车辆,如无问题应及时退还押金。
可以通过线上支付平台等方式,实现押金的快速退还,提高用户体验。
四、保险与责任承担在骑行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意外事故导致车辆损坏或人员伤亡。
因此,保险的购买和责任的承担是合同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问题。
应对措施:1、出租方可以考虑为自行车购买商业保险,以分担潜在的风险。
同时,在合同中明确告知承租方保险的覆盖范围和理赔条件。
共享单车发展现况面临问题及对策一、发展现状共享单车自问世以来,迅速在城市间蔓延开来,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之一。
其便捷性、环保性、经济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目前,国内共享单车市场已经形成了由摩拜、ofo、哈罗、小蓝单车等多家企业竞争的态势,各自推出了一系列的创新产品和服务,满足了不同需求的用户。
共享单车的发展也为城市的绿色出行提供了新的选择。
二、面临的问题1.乱停乱放:共享单车乱停乱放已成为城市管理的一大难题。
一些用户在使用完共享单车后,随意将车辆停放在马路、人行道或者其他不该停放的地方,导致城市交通秩序混乱,影响市容市貌。
2.车辆损坏和丢失:由于共享单车的使用频次高,车辆损坏和丢失的情况也随之增多。
一些不法分子对共享单车进行破坏和盗窃,给运营商带来了损失,也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3.运营成本高: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车辆的维护、运输、管理和人力成本等,这些成本大大挤压了共享单车企业的盈利空间。
4.盈利难题:目前共享单车市场竞争激烈,但是运营商们依然陷入了盈利难题。
一些共享单车企业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
5.管理与监管困难:共享单车的数量庞大,管理与监管难度也随之增大。
如何规范共享单车的使用,如何加强车辆的维护和管理,成为了城市管理者的一大难题。
三、对策1. 加强管理与监管。
完善共享单车的使用规则,加强对用户的管理和监督,规范共享单车的停放和使用,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2. 加强技术保障。
通过技术手段,完善车辆的定位和追踪功能,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减少车辆的损坏和丢失情况。
3. 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提高共享单车的使用率、降低车辆的维护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盈利空间。
4. 创新商业模式。
除了提供普通的共享单车服务外,可以考虑推出更多的增值服务,如共享电动车、共享充电桩等,创新商业模式,提高收入。
5. 合理规划市场容量。
避免过度竞争和市场饱和,规范市场竞争秩序,维护共享单车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海自行车馆开办及运行费项目1. 引言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环保、健康和便利性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自行车作为一种绿色出行工具,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因此,在上海开办一家自行车馆,提供自行车租赁、销售、维修等服务,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海自行车馆开办及运行费项目的相关内容。
2. 自行车馆的概述2.1 自行车馆的定位自行车馆是一个提供自行车租赁、销售、维修等服务的场所。
通过提供优质的自行车和相关配套设施,满足人们对于环保出行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
2.2 自行车馆的目标客户群体•上班族:通过租赁或购买自行车,在通勤过程中减少对公共交通工具或汽车的依赖。
•游客:提供旅游期间使用的自行车,方便游览上海各个景点。
•运动爱好者:提供高品质的自行车和相关设施,满足运动爱好者对于骑行的需求。
2.3 自行车馆的竞争优势•地理位置优越:选择在繁华地段或旅游景区附近开设自行车馆,便于吸引目标客户群体。
•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不同种类、规格和价格的自行车供客户选择,并提供维修、配件销售等增值服务。
•良好的用户体验:通过提供高品质的自行车、舒适的租赁环境和周到的售后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
3. 自行车馆开办费用3.1 开办费用清单项目费用(人民币)租赁场地100,000装修及设备200,000自行车采购300,000员工薪资150,000项目费用(人民币)宣传推广费用50,000其他杂项费用50,000总计850,0003.2 开办费用来源•自有资金:100,000人民币•银行贷款:750,000人民币4. 自行车馆运营费用4.1 运营费用清单项目费用(人民币/年)租赁场地租金120,000水电费10,000员工薪资300,000维修及配件采购50,000宣传推广费用30,000其他杂项费用20,000总计530,0004.2 运营费用收入预测根据市场调研和经验估算,自行车馆每年的收入预测为500,000人民币。
简述上海自行车发展史
上海自行车发展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外国人开始在
上海使用自行车。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车在上海逐渐普及,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工具之一。
在20世纪初,上海自行车的数量迅速增长,成为城市主要的
交通工具之一。
当时的自行车主要由公司和工厂提供,供员工和市民使用。
然而,在中国的大规模社会改革中,自行车逐渐成为了民众首选的出行工具。
在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的中国战争和动荡时期,上海的
自行车工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但在改革开放的政策下,上海的自行车产业又得到了重振。
上海自行车厂成为了国内知名的自行车制造厂,生产各种类型的自行车,从普通自行车到山地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
随着汽车的普及和城市交通的改善,上海自行车的使用量逐渐减少。
然而,自行车在上海的地位仍然不可替代。
自行车便捷、环保且便宜,成为了长途出行和短途代步的理想选择。
近年来,自行车共享服务在上海兴起,进一步推动了自行车的发展。
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应用随时随地租借自行车,使用完毕后可将自行车停放在指定区域。
这种便捷的服务使得自行车成为了更多人的出行选择,也促进了健康骑行和低碳出行的理念在上海的推广。
总体而言,上海自行车发展经历了起步、繁荣、衰落和再兴四
个阶段。
尽管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崛起使得自行车在上海的地位有所下降,但自行车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仍然在上海城市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海市共享单车交通规则(实用版)目录1.上海市共享单车管理办法背景2.上海市共享单车发展思路3.上海市共享单车基本原则4.上海市共享单车各方责任5.上海市共享单车发展目标正文上海市共享单车交通规则近年来,共享单车作为一种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在我国各大城市广泛流行。
上海市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积极倡导共享单车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管理办法和交通规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上海市共享单车交通规则,帮助市民更好地了解和遵守相关规定。
一、上海市共享单车管理办法背景上海市共享单车管理办法是根据交通运输部等 10 部门《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交运发 2017109 号)文件精神制定的,旨在促进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规范有序发展,倡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
二、上海市共享单车发展思路上海市共享单车发展思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引领,优先满足短距离出行和对接公共交通需求,鼓励支持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
同时,以规范企业市场经营活动和维护城市秩序为重点,汇聚、社会、企业、用户等多方力量,规范引导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有序发展。
三、上海市共享单车基本原则上海市共享单车基本原则包括:1.积极引导:秉持开放包容态度,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强化慢行交通规划建设和设施完善,倡导市民文明骑行停放。
2.注重有序: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强化车辆运营调度和停放秩序的企业主体责任;综合城市设施承载力和出行需求特征,实行总量调控和动态监测,保证运营有序。
3.强化安全:确保车辆安全性能状况良好,建立健全骑行保险理赔机制,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加强用户资金风险管控。
4.加强协同:强化统筹兼顾、社会自律自治、企业规范服务的作用,鼓励公众共同参与治理,形成企业主体、监管、多方参与的社会治理体系。
四、上海市共享单车各方责任1.市级:负责制定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政策文件和标准,编制慢行交通系统总体规划,指导和监督区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做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工作。
上海市自行车交通短板问题与改善对策研究彭庆艳【摘要】分析了共享单车对上海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影响,得出自行车交通存在连通性、舒适性、停换性、功能性四方面短板问题,给出了打通网络断点、提升安全舒适度、优化停车点布局、建设功能性慢道等四方面对策建议,有利于提升上海市自行车交通品质.【期刊名称】《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年(卷),期】2018(042)005【总页数】6页(P885-890)【关键词】自行车交通;补短板;共享单车;网络断点;自行车停车点;自行车通道【作者】彭庆艳【作者单位】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1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0 引言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交通的快速机动化,助动自行车迅猛增长,脚踏自行车出现了路权、安全等问题,出行比例逐年降低.为此政府、企业先后运用公共自行车、共享单车等方式提升脚踏自行车出行比例,各城市也相继提出了自行车振兴的规划愿景.业内学者始终关注自行车的发展历程,并开展了相应研究.滕爱兵等[1-2]从设施水平、运行水平角度提出了自行车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和品质分级方法;徐程等[3-4]研究了电动车混入情况下的自行车道通行能力及自行车安全性;戴继锋等[5-6]提出了自行车系统的关键规划设计要素和网络构建方法;李敏迪等[7-9]研究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共享自行车停车设施布局方法.现有研究侧重于自行车系统某个方面规划设计和评估分析方法的研究,对于新形势下城市现有自行车基础设施适应性分析和改善对策还缺少系统研究.1 上海市自行车交通发展现状与趋势1.1 自行车交通总体情况至2016年底,上海市脚踏自行车注册量1 090万辆,电(助)动车注册量617万辆,人均自行车保有量约0.7辆.1995—2016年,电(助)动车保有量以15.8%的高增长率迅猛增长,脚踏自行车年均增长率仅3.64%、自2004年后增长近乎停滞,见图1.图1 上海市1995—2016年非机动车保有量情况2014年,上海非机动车出行占全方式的27.4%,其中脚踏自行车、电(助)动车出行占全方式出行比分别为20.2%,7.2%[10].上海居民家庭户脚踏自行车的日均使用车辆规模为155万辆,电(助)自行车日均使用车辆规模为441万辆[11],每辆电(助)动车车均使用率是脚踏车的6.6倍.2014年上海市脚踏自行车平均出行距离2.6 km,出行时耗24 min,平均出行速度6.5 km/h;电(助)动车平均出行距离4.1 km,出行时耗22 min,平均出行速度11 km/h,甚至高于公共交通平均速度10.4 km/h,见图2.图2 2014年上海市出行方式距离分布曲线1.2 共享单车带来的影响自2016年5月摩拜共享单车投放上海以来,至2017年10月,上海投放共享单车超过178万辆,其中电动车6万辆,注册用户超过1 300万人,人均渗透率7.2%.1) 出行距离短途化,出行目的多样因共享单车零步行、零等候、低费用的优点,“骑行+公共交通+骑行”的组合型交通出行方式比例迅速增加,约90%共享单车活跃在公交站点周边、其中约51%活跃在地铁站点旁边.共享单车人均骑行距离1.8 km[12],约接驳地铁车站30%的客流,成为通勤交通的重要辅助手段.由于共享单车随时随地易获得,在黄浦江两岸45 km公共空间贯通、蓝网绿道大建设的背景下,骑行交通健身休闲出行的比例大增,满足了人民亲水近绿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2017年,上海市骑行交通中,通勤交通、接驳交通、工作交通:休闲交通的比例约为5∶3∶1∶1,骑行交通出行目的多样化,结构合理.2) 平均速度慢速化 2017年中心城路段实测自行车数据显示,共享单车、脚踏自行车、电(助)动车的路段流量比为6∶1∶3,非机动车平均行程车速下降至20 km/h以下[13].自行车交通组成由电动车转变为脚踏车及其慢速化的趋势,改变了影响非机动车道设计的基本车型,路段上非机动车相互超车的比例下降,最小车道宽度可降低到1.5 m宽.机非交通速度差异化加大,成为影响自行车车安全的主要因素.3) 停车换乘路内化共享单车公共交通工具的属性,无桩停放的特点,以及接驳公交的主要功能,决定了路内停车、换乘、接驳的实情,共享单车路内停放的需求较原脚踏自行车增加3倍以上,给道路设施带来较大压力,特别是人行道停放设施总量上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1.3 城市发展的新要求文献[10]明确提出“上海交通发展将努力实现安全、畅达、高效、绿色、文明等五类发展目标”,“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的基本路权,营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充分发挥步行和自行车在中短距离出行和公共交通接驳换乘中的主体作用,并加强与城市功能、景观、绿化的融合”.文献[11]提出了建立“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愿景,并明确“逐步调整优化路权分配……提高慢行交通可达性和路网组织的灵活性,逐步回复禁行道路的非机动车通行权,提高慢行网络的连续性和功能性,完善安全通达的骑行网络”“建设TOD社区……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做好‘最后一公里’慢行接驳通道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可供租赁的自行车,建设更多的B+R(自行车+轨道)设施,缩短居民出行时间”“构建高品质的公共空间网络……设置骑行、步行、复合三类慢行道,建成2 000 km左右的骨干绿道”,见图3.图3 上海市域蓝网绿道建设规划图2 上海市自行车交通短板问题分析自行车交通评价系统指标有基础设施达标度、交通出行服务水平、交通安全度、环境满意度等,可分别采取规范指标对比法、理论计算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进行评价,见表1.表1 自行车交通短板问题分析指标与方法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分析方法设施达标度自行车网络密度自行车网络连通度;自行车道宽度;过街设施合理性规范指标对比法交通服务水平自行车道饱和度;自行车停车供需比;过街等候时间;绕行距离;公交换乘距离;自行车分担比理论计算法交通安全度机非混行度;隔离类型;车道占用率现场观测法环境舒适度休憩设施合理度;照明设施合理度;遮阳设施合理度;引导设施合理度;用户满意度问卷调查法对比上海市自行车交通特征转变和城市发展新要求,存在如下四方面短板问题.1) 连通性短板问题上海自行车通道网络存在“物理断点”和“虚拟断点”两类连通问题.“物理断点”主要受区界、河流、铁路、地面高快速路、机场等天然屏障阻隔,两侧联系通道稀疏,主要分布在内环以外的外围地区.“虚拟断点”主要因道路或区域禁非等管理措施造成,目前上海市禁非道路总里程为176.83 km(不含黄浦江桥隧),其中中心城禁非道路106.23 km,约占中心城道路里程的2.7%,见图4.图4 上海市中心城禁非道路分布图2) 舒适性短板问题上海市城市地面道路双向非机动车道平均宽度6.2 m,非机动车道约占地面道路总面积的22.5%[14].37%的城市干路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之间无分隔设施,其中中心城约47%的干路无机非分隔,见图5.机非分隔的缺少,易引发占自行车道停车、机非横向间隔过近易发生事故等问题.图5 上海市中心城干路机非隔离形式自行车道的路面平整度、纵向坡度、绿化遮荫率、夜间照明情况等是影响自行车骑行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人非共板道路在地块进出口间距较小时舒适度尤其低.受高架道路上下匝道、下立交、交通性主干路右进右出交叉口,人非过街间距较大增加了自行车绕行距离.另外部分交叉口空间较大,机动车流量导向下的信号配时造成自行车过街距离长、等候时间多,也是影响自行车出行便利性的重要因素.3) 停换性短板问题现有多数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自行车停车泊位还不及文献[12]配建标准的一半,最多承担2%~5%的自行车接驳交通,自行车停车缺口5倍以上,8号线芦恒路、凌兆新村、人民广场、曲阜路等4个站点周边还没有非机动车停放空间,停放设施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人行道上车满为患.4) 功能性短板问题建设骑行绿道/休闲道,形成线性公共开放空间,并与区域内居民区、公园、水系、公共文化设施等场所连接,能较好的勾连城市功能,体现风貌特色,满足市民户外骑行、慢跑等健身休闲需求.目前上海市仅有黄浦江45 km岸线、沪闵路绿道等少量骑行专用绿道已建成,多数健身休闲活动仍然使用城市道路上的非机动车道,大大降低了骑行休闲的品质.3 上海市自行车交通改善对策3.1 打通网络性断点1) 结合新建道路打通物理断点对有规划道路的断点,结合道路辟通一同实现自行车通行条件,可结合区内断头路、区区对接道路等工程一并实施,见图6;对无规划道路,但自行车通行需求较大、且绕行路线较远的节点,应单独设置人非慢行通道.2016年、2017年分别实施非机动车断点打通项目17项、26项.图6 上海中心城区区对接道路骑行断点由于黄浦江通航等级较高、桥隧纵坡大,上海已建过黄浦江桥隧均禁止非机动车通行,自行车过江由18条轮渡线路完成,在大雾台风等恶劣气候时,自行车越江须由专门车辆运载自行车、人员由公交运载过江,极为不便.在黄浦江两岸三道贯通以后,环浦江健身骑行需求也进一步增长,可结合世博公园规划新增枫林路越江线位布置非机动车越江通道.为减少骑行难度,可采用钢箱沉管法施工工艺,并结合浦江三道设置八字形非机动车专用进出匝道,主线隧道保留机动车应急通行的条件,主线全长1.0 km、单根匝道全长1.0 km,见图7.图7 枫林路越江隧道平面布置图2) 禁非道路恢复自行车通行条件根据道路两侧建筑、用地等拓宽改造条件,对具备工程实施条件的,优先采用道路拓宽手段恢复非机动车通行条件;对无建筑退界或风貌内道路不具备拓宽条件时,应优化路权分配,适当压缩机动车道、分隔带宽度以恢复非机动车通道.单侧非机动车道宽度不宜小于2.5 m,最小不应小于1.5 m.建国路、复兴路等道路采用压缩现有3.5~3.75 m一条机动车道宽度至3.0~3.25 m的手段,由现状单侧非机动车道调整为双向非机动车道,见图8.福州路、九江路、湖北路等现状机动车道较窄、且非机动车通行需求强烈、机动车有路网分流路径,需取消一条机动车道、改造为双向非机动车道.图8 建国路现状和改造后断面布置图3) 利用平行道路构筑就近绕行路线分流对机动车交通流量很大、且不具备路网分流条件,且无工程拓宽条件的道路,应在道路两侧200~300 m范围内设置就近绕行的非机动车通道,并设置相应的绕行引导标识.如延安路自行车分流道路分别为虹桥路-兴义路-遵义路-玉屏南路-武夷路-长乐路(威海路)-金陵路,绕行距离260~420 m,见图9.图9 延安路非机动车就近绕行通道3.2 提升安全舒适度1) 完善机非隔离与绿化设施为减少机非冲突,新建主次道路宜在机非车道之间设置绿化带等物理隔离设施;对于现有道路,当非机动车道宽度大于等于2.5 m时,应设置机非分隔栏.增加非机动车道上的遮荫绿化也能显著提升非机动车舒适度,当机非分隔带宽度大于等于1.5 m、人行道大于等于3 m时,应在分隔带及人行道上种植悬铃木、香樟、榉树、栾树等树冠较大的乔木.2) 优化路边停车位为减少路边停车对非机动车道的占用,应将将路边停车位改为“内嵌式”停车位,机动车停车泊位设置在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之间,并为非机动车留出至少1.5 m宽的通行空间,见图10.既可以保证骑行者有道可行,也可利用停车泊位作为机非分隔措施,避免骑行者与快速通行的机动车发生事故.图10 “内嵌式”路内停车3) 交叉口过街优先通过增加路中人非过街信号、设置人非等高共板断面、减小路缘石转弯半径、设置交叉口自行车待行区与优先信号等措施,减少自行车过街距离与时间.3.3 优化停车点布局1) 路内停车点分级体系根据共享单车投放量、轨交车站进出客流量及自行车接驳比等可计算自行车停放点的需求,结合设施可供给情况,上海中心城区路内自行车停放点可分为4个层次,设置标准见表2.可结合轨道交通站点整治、道路大修改建、城市更新逐步完善路内非机动车停放点.表2 路内非机动车停放点设置标准层次位置非机动车泊位/个1 中心城外围区的轨道交通终点站,大型居住区的轨道交通车站,或轨道交通2线换乘站>2002 轨道交通车站、公交微枢纽100~2003 一般公交站点,居住区、商业办公楼门口40~1004 慢行交通道路路段上、间距50~100 m10~202) 路边停车点布置路内自行车停放点一般设置在人行道上绿化设施带上,或人非等高共板道路的综合绿化设施设施带上.一般利用行道树树穴之间的间隔空间来设置非机动车泊位.当人行道宽度大于等于3.5 m(包括设施带)时,宜采用垂直式停放的非机动车停车带,其宽度为2 m;当人行道宽度介于3.0~3.5 m(包括设施带)时,宜采用斜列式停放的非机动车停车带,其宽度为1.5 m;当人行道宽度小于3.0 m(包括设施带)时,宜采用平行式停放的非机动车停车带.布置非机动车停车带后,应保证人行道有效宽度不小于1.8 m,困难情况下不应小于1.5 m.3) 轨交车站处停车点布置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应在进出口周边50~100 m范围内的平行和垂直道路上均利用人行道设施带布置非机动车停车位.还应利用出入口周围空间布置停车带,当空间富足时,可采用双排或多排停车带.2016年共结合轨交车站、微枢纽新增大型自行车停放点5处,每处车位120~380个不等.3.4 建设功能性慢道1) 滨水亲绿骑行道结合沿黄浦江苏州河等滨水河岸、公园绿地、绿廊等公共开放空间,建设滨水亲绿的单侧双行的健身道、骑行道.根据水系与道路的关系不同,可采用如下三种布置方式:当道路与水系间距较近(≤10 m)时,应将人行道滨水布置,双行骑行道设置于人行道及机动车道之间;当道路与水系间距较远(≤10 m)时,可将骑行道滨水布置,人行道设于骑行道内侧;当道路不布置机动车道时,应将骑行道布置在中间、人行道布置在两侧.2017年结合黄浦江贯通、大型公园绿地建设等工程,建成黄浦江绿道、殷行路(郑悦路)绿道、友谊路北侧绿道、闵行郊野公园绿道等224 km,累计建成447 km 健身绿道.2) 慢行示范街区结合风貌保护街区、大学城、生态示范园区可打造网络化的连续的慢行空间、舒适的慢行环境和丰富的慢行方式,建设慢行交通示范区.例如,可结合衡山路-复兴路等历史风貌区城市更新打造“梧桐慢街”,结合普陀长风生态示范区及长风公园、苏州河景观,打造慢行示范街区.3.5 其他建议1) 共享单车承载力测算从接驳轨交角度,目前上海轨交客流约1 186.7万人/d,按照30%客流由单车接驳、单车周转率3次/d、51%单车为接驳轨交计算,单车投放量为1 186.7×30%/3/51%=233万辆.从路内停放角度,以人行道大于3.5m允许停放共享单车、且需保障最小人行道宽度2 m计算,中心城可在人行道停放单车的道路里程约3 000 km,去掉交叉口、绿化等约一半不可用空间,以单车停放面积1.8 m2计算,可停放的单车为0.3×2×0.5×(3.5-2)/1.8=250万辆.2) 公建配建自行车泊位共享建议目前私有脚踏车使用率极低,大型医院、商场、办公等公建地块的配建停车位存在利用不足、或建成后挪为他用的情况,而这些公建地块周边道路的共享单车停放却是一大难题.建议采取平面分区、智能管理的手段,适当开放公共建筑现有的配建停车位给共享单车使用,实现配建停车位的充分利用.4 结束语上述短板问题分析方法与改善对策可应用于城市现有自行车系统突出问题的交通改善.对于助动车用于快递等工作出行的违章行为规范、共享单车停车而引发的道路与社区规划方法变化等问题,还需进一步研究,以更好的改善自行车交通条件.参考文献【相关文献】[1]滕爱兵,韩竹斌,李旭宏,等.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J].城市交通,2016,14(5):37-43.[2]方雪丽,陈小鸿,叶建红.自行车交通服务品质分级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4(10):1573-1578.[3]徐程,曲昭伟,陶鹏飞.混合自行车交通流下的自行车道通行能力估计[J],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46(1):63-69.[4]陈小鸿,岳李圣飒.混行自行车道超车干扰与车道设计[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5(12):1810-1817.[5]戴继锋,赵杰,周乐,等.网络、空间、环境、衔接一体化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规划方法解读[J].城市交通,2014(4):4-10.[6]钮志强,杜恒,李晗.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层次化网络构建方法:以海南省三亚市为例[J].城市交通,2016,14(5):11-17.[7]李敏迪.车辆供给和距离效应对公共自行车借车行为影响[J].公路交通科技,2017,34(2):121-128.[8]李家斌,王峰.基于开放数据的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特征研究[J].城市交通,2017,15(3):63-73.[9]韩龙玫.共享单车引领下的自行车交通提升策略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11):4-5.[10]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R].上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2015.[11]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上海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成果报告 [R].上海: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2015.[12]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7年共享单车与城市发展白皮书[R].北京: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7.[13]彭庆艳,城市双修背景下的新型人非共板道路设计[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 (6) :939-943.[14]谢宇.自行车高架快速路建设和轨道交通换乘的整合研究: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的探索[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