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历史试卷(含参考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33.17 KB
- 文档页数:13
高二年级阶段性随堂练习历史(选修)试题(12月)命题人:崔悦平审题人:陈如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3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2.荀子曾提出“从道不从君”的观点,这表明荀子A.认为天行有常,人道有为B.把君臣关系置于“礼”这一最高原则下C.反对君主实行专制统治D.主张实行“仁政”和德治3.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弱者,道之用”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4.“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5.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该先贤是A.程颢B.朱熹C.王阳明D.李贽6.右图是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A.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C.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7.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最突出的表现是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8.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晚清时,我国海防从“该夷傥有近岸相逼之事,即著并力击退,不可入洋究追,误中诡计……”到“若各能制造大号战船,多安炮位,度其力量与逆夷外洋接仗,上之足歼丑类,次亦不失为尾追牵制之计”。
此变化说明了( )A.清朝主动回应对外敌入侵B.海禁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C.中国近代海权意识的萌发D.海防重心在御内而非防外2、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认为,治外法权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而协定关税,新的关税比旧有的自主关税还要高一点,最不应该的是开放五口通商。
这说明“当时的人”( )A.认清国家发展的短板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C.坚守闭关锁国的政策D.突破了固有的华夷观念3、1857年,清政府强烈反对在长江中游设置通商口岸。
其后签署的《天津条约》约定,等到“军务肃清再行酌办”。
1860年底,清政府转而同意开放汉口、九江两地。
这一态度变化主要基于( )A.外交体制调整的要求B.推动洋务运动的考量C.以夷制夷策略的实施D.应对内部危机的需要4、1881年夏,大清驻美副公使容闳给留美幼童带去了出洋局停办、尽撤回国的坏消息。
有人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命令下达,对幼童言乃一忧伤之日,大多数再过一两年即可毕业,中途荒废学业,令人悲愤异常”。
这反映出( )A.中国国内政局动荡B.清廷保守势力强大C.国人求学之路艰辛D.中美关系急剧恶化5、19世纪70年代后,传教士对华译介生理卫生书籍,内容以个人身体健康、西方卫生知识为主。
1894年后,在华出版的生理卫生书籍多为国人编译、撰写,大多数书籍接受了进化论学说,宣称生理卫生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
这些变化折射出( ) A.传教士的影响日渐衰微 B.进化论学说已被普遍接受C.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D.西学传播以医学知识为主6、1900年6月26日,《东南保护约款》拟定并由盛宣怀致电苏、赣、皖、鄂等各督抚。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命题人:顾大东做题人、审题人:管香(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0.5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学者许倬云在《西周史》中认为:“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揉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遂逐渐演变为春秋的列国制度。
”该观点认为分封制()A.确立中央集权体制B.是对东方的殖民活动C.推动地方融合发展D.埋下春秋动荡的隐患2.《唐六典》云:“凡王言之制有七:一曰册书,二曰制书,三曰慰劳制书,四曰发敕,五曰敕旨,六曰论事敕书,七曰敕牒。
”唐代皇帝文书的命名方式()A.保障了政令的畅通和效率B.出于保证文书机密的考量C.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体现了皇帝的权威与至尊3.起源于公元前776年的泛希腊运动赛会持续千年之久,鼎盛时期大约有140个城邦加入,吸引了包括运动员在内的约4万人。
赛会期间,陈列古代英雄事迹与雕刻供人参观,来自各城邦的政治家、哲学家及艺术家均举行讲演或展览会,商人们则借此谈买卖、定契约。
这反映出泛希腊运动赛会()A.推动了希腊文化的民族认同B.增强了城邦的独立自治意识C.协调了各城邦之间政治关系D.培育了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4.表1所示为美国部分总统干预国会立法活动的情况(单位:件)。
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殷周制度论》载:“是故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
有嫡庶之制,于是有宗法、有服术,而自国以至天下合为一家。
”由此可见当时A.“家天下”局面逐渐形成B.血缘关系维系国家政治C.封建君主专制正式确立D.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2.某思想家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对其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了儒家学派提倡仁爱的价值观B.体现了普通民众尚贤节用的要求C.满足了统治者维护礼乐制度的需要D.表达了道家因循自然的处世方法3.宋人陈深评论某书法作品说:“此帖纵笔豪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如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注思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极其工邪!”该作品是A.李斯《会稽刻石》B.柳公权《玄秘塔碑》C.颜真卿《祭侄文稿》D.赵孟頫《洛神赋》4.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
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砲,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败。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当时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B.火药技术在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C.西方火炮的传入增强了南宋军事力量D.火药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5A.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B.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C.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D.孔二先生的礼教讲到极点,就非吃人不成功6.《清史稿》记载:“(军机处)初祗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据此,对军机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最初因处理军务而设立B.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中枢机构C.辅助皇帝处理军国大事D.已取代内阁获得法定的地位7.《贼情汇纂》记载,杨贼说:“已骑虎背,岂容复有顾恋?今日上策莫如舍粤不顾,直前冲击,循江而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而据为根本。
江苏省盐城中学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试卷说明:本场考试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0分):1?A.①B.②C.③D.④2、有一名秦朝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整理大臣奏章外,还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这位高官是A.太尉B.廷尉C.丞相D.御史大夫3、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D.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4、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B.扩大了统治基础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D.实现了选贤任能5、明清时期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表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这是因为①它起不到安定社会的作用②它妨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③它导致人们对世界的无知④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6、马克思称英法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将战争作为主要侵略手段B.迫使清政府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洗劫并焚毁圆明园D.增开商埠,扩大商品输出7、“天京天兵威如猛虎,汉口胡儿呆如寒鸡”,这是一条宣传标语,它反映的是A.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B.太平天国运动C.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D.义和团运动8、关于《马关条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允许日本在我国通商口岸开办工厂B.迫使台湾和祖国隔离,刺激了列强划分中国的野心C.规定在北京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D.它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9、辛亥革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突出体现在A.确立同盟会的革命纲领B.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0、与中共“一大”相比较,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定了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1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之所以能够开辟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其主要依据是A.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形势B.进攻长沙遭到严重挫折C.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D.井冈山具备开辟根据地的条件12、抗日战争的胜利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主要是因为A.取得了近代反帝国主义斗争的彻底胜利B.蒋介石集团统治力量遭到严重削弱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壮大D.社会各界强烈要求和平民主建国13、毛泽东曾在一篇文章中宣告:“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
江苏省盐城市盐城一中、大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调研联考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据文献记载,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史称涂山之会;启召集方国首领,祭祀上天众神,“大飨诸侯于钧台”,史称钧台之享。
这种盟会( )A.体现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度C.保留了原始民主的残余D.标志“家天下”的形成2.下表是两则取自《商君书》的材料。
这反映了当时秦国( )C.变法得到广大民众普遍拥护D.国家政策深刻影响社会心理和行为3.汉文帝前元十二年诏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
力田,为生之本也。
三老,众民之师也。
廉吏,民之表也。
”故令“以户口率置三老、孝佛、力田常员,令各率其意以道民焉”。
这表明当时统治者( )A.注重基层教化管理B.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重视发展小农经济D.确立儒学独尊地位4.“八议”起源于《周礼》中的“八辟”,是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犯罪减轻处罚的一项法律特权制度。
曹魏时,借助修订《新律》的契机,将“八议”制度正式入律。
这反映曹魏时期( )A.皇权借立法得以强化B.法律制度相对宽松C.法律完成儒家化改造D.世家大族势力增强5.为选拔人才补充官吏,隋朝统治者多次下诏要求地方举荐人才。
598年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609年又设“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骁壮、超绝等伦;在官谨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
隋朝由二科到四科的变化( )A.恢复了汉代的科举制B.是科举制建立的标志C.顺应了社会发展需要D.表明品德素养被轻视6.宋代《吕氏乡约》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教化影响,但终两宋之世,乡约的推行均未形成大的气候。
自明代王守仁以巡抚身份与士绅共同合作,推行《南赣乡约》后,乡约逐渐成为半官方组织在全国范围推广。
由此推知,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理学的普及范围 B.经济的发展水平 C.政府的介入程度 D.民众的接受意愿7.明初地方官的考核内容为“六事”,即学校、田野、户口、赋役、讼狱、盗贼,地方官也围绕“六事”施政。
江苏省盐城市历史高二上学期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古代中国的“中体西用”思想,其本质在于A. 批判顽固守旧,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 借助西方科学,探求救国真理C. 反对西方侵略,维护清朝统治D. 引进西方政治,变革专制制度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体西用”思想的本质。
选项A,“中体西用”思想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其本质在于批判顽固守旧,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A项正确。
选项B,“中体西用”思想主要是强调学习西方的技术,而不是探求救国真理,故B 项错误。
选项C,“中体西用”思想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技术来挽救统治危机,而不是反对西方侵略,故C项错误。
选项D,“中体西用”思想强调的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而不是引进西方政治,变革专制制度,故D项错误。
2、日本明治维新后,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采取了许多“欧化”措施。
以下不属于这些“欧化”措施的是A. 提倡文明开化B. 发展近代教育C. 废除武士道精神D. 实行征兵制答案:D解析:本题为材料分析题,材料介绍了日本明治维新后在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上的“欧化”措施,要求选出不属于这些“欧化”措施的一项。
选项A,文明开化是指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文化教育、思想意识、社会生活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学习西方,提倡近代西方科学文化,改革日本封建文化的过程,是明治维新改革的主要内容和西方文化思想的传播与渗透的过程,属于“欧化”措施,故选项A 不符合题意。
选项B,近代教育强调以近代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人们,培养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人才,明治维新时期,日本积极向西方学习,发展近代教育,属于“欧化”措施,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选项C,武士道精神是日本武士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日本神道中的武士道精神,是日本武士的人生观、世界观。
武士道既是日本武士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是武士应尽的义务和职责,甚至也是武士们遵守效忠对象和履行各种义务的“理”,属于日本封建社会的产物,明治维新后,日本废除了武士阶层,武士道精神也被废除,这是“欧化”改革的内容之一,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2024-2025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历史上册同步检查试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每题3分)1.题目: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夏朝的建立者是A. 禹B. 启C. 桀D. 汤答案:A2.题目: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 巩固统治B. 拓展疆域C. 发展经济D. 防御外敌答案:A3.题目: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其中成效最大的是A. 秦国商鞅变法B. 魏国李悝变法C. 楚国吴起变法D. 齐国邹忌改革答案:A4.题目: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而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确立至高无上的皇权B. 推行郡县制C.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D. 实行察举制答案:D(注:察举制是西汉时期开始实行的选官制度,非秦始皇时期)5.题目: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思想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 颁布“推恩令”B. 设立刺史制度C.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设立“中朝”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4分)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有(AC)A.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B.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与分封制没有直接联系C. 宗法制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D. 宗法制起源于夏朝,完备于秦朝答案:AC解析:宗法制与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重要政治制度,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它确保了权力的平稳过渡,同时也加强了宗族内部的凝聚力,有利于防止内部纷争。
宗法制起源于夏朝,但完备于西周时期,而非秦朝。
因此,选项A和C正确,B和D错误。
2.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包括(BD)A. 万物皆数B.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C. 认识你自己D. 美德即知识答案:BD解析: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他的思想主张中包括“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理性思考的重要性;同时他也提出“美德即知识”,认为美德来源于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
高二年级阶段性随堂练习历史(必修)试题(12月)命题人:崔悦平审题人:陈如宽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宗法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天”是指A.辨别是非善恶的天理B.表现自然现象的天道C.决定嫡庶身份的天命D.确定继承人选的天子2.春秋时期,赵简子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
这表明春秋时: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3.《韩非子·物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最能体现“要在中央”的政治构想是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设置丞相主持国政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厉行文化专制政策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材料中两次“大变动”分别指的是A.九品中正制、科举制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C.郡县制、行省制D.三省六部制、内阁制5.《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
”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A.枢密使与中书分掌军政和财政B.枢密使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C.加大各部的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D.分割军队的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6.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政府只有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管理家政”。
导致孟德斯鸠作出这一论断的直接原因是A.实行宗法制B.推行行省制C.形成内阁制D.增设军机处7.道家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表明他A.人强调“大一统”B.推崇法的作用C.主张顺应自然D.相信天人感应8.“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必修)本试卷分为Ⅰ卷和Ⅱ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客观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
这位思想家可归类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2.对《孟子》特别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臣子所言”“使此老在今,宁得免乎?”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X的A.仁政学说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性善论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 老人们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
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4.汉武帝统治时期,儒学大师董仲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这一思想主X提出的根本目的是A.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 B.扼制各种学术思想自由发展C.否定先秦时的思想文化成就 D.进一步提升儒学的政治地位5. 西汉时灾异频发。
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
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
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X的影响A.“天人感应”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XC.“大一统”的主X D.“三纲五常”学说6.一位大学者的诗∶“闻道西园春色深,急穿芒履去登临。
千芭万蕊争红紫,谁识乾坤造化心。
”他要从春意盎然中体会“天地生物之心”,与该主X一致的是A.人性本善 B.心即理也C.格物致知 D.致良知,知行合一7.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言论A.主X格物致知 B.禁锢了人们的思想C.强调“心外无理” D.否定儒学的正统地位8. 某同学参观李贽故居,最有可能看到的字幅是A.“天不生仲尼,万古为彻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9.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联盟校第一次学情调研检测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纸上.3.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须用黑色字迹 0.5 毫米签字笔书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将对应题目的选项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请保持答题纸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选择题共 45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填涂答案选项.)1. 秦朝在中央设置管理民族事务的“典客”,汉武帝设置属国都尉,具体管辖归附及内属的边疆民族,元朝在中央设置管理吐蕃事务的宣政院,明朝直接控制、委派流官管理的少数民族地区增加,清朝在边疆全面推行郡县制,强化边陲管理。
中国古代边疆治理()A. 受到“大一统”观念指导 B. 注重边疆的“拱卫”作用C. 采用与内地相同管理体制D. 完成了农耕游牧文明融合2. 有学者指出,通过科举制,大量出身低微贫寒的士子,可以通过科举使本人以及家庭的社会地位得到晋升,科举提供了一条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选拔人才的途径,也为社会下层分子提供了一条上进的途径,真正做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该学者意在说明科举制()A. 弱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利于扩大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C. 实现人才选拔的公平公正D. 有效提高政府官员的执政能力3. 公元前597年,楚国在邱之战大胜。
有人建议楚庄王将晋军的尸骨筑成京观,向后世展示武功。
庄王却引用《周頌》的诗句,说有“蔡暴、戢兵(藏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德才称得上“武”,自己一条也不具备,有什么可以向后人展示的呢? 这反映出楚王()A. 认同华夏文化B. 维护礼乐制度C. 确立霸主地位D. 谋求国家统一4. 钱穆说:“秦人统一,此期间有极其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
某某省某某市2015—2016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必修)试题2016.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据相关资料考证,西周时期天子都城边长4.3公里,公国都城边长3.2公里,侯伯国都城边长2.5公里),子男都城边长1.7公里。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周天子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集权体制B.城市边长的差别反映了西周等级分封的特征C.都城规模的大小反映出各国政治制度的差别D.都城的建制有利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考点】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分封制【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西周”“天子”“公国”“侯伯国”“子男”可以判断出,是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形成了封君与封臣的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封臣在自己的封地上拥有绝对权利,可以世袭,形成了西周后期的诸侯叛乱,故A项错误;分封制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层层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西周的分封制是西周朝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分封的诸侯都是周天子的朝臣,都属于周朝的天下,故C项错误;西周时期处于中国奴隶社会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B2.古罗马学者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记载,“中国产丝,织成锦绣文绮、运至罗马……裁成衣服,光辉夺目,人工巧妙达到极点。
”下列叙述与材料不匹配的是( )A.中国古代丝织业技术十分发达B.古罗马人非常青睐中国的丝织品C.中国丝绸经由丝绸之路转运至欧洲D.私营作坊的兴起使丝织技术更加精湛【考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发展——丝织业【解析】根据题目中关键词“人工巧妙达到极点”可以得出,中国古代丝织业历史悠久,丝织业技术发达,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根据题目中古罗马学者对中国丝织品的赞美,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西汉时期,中国通过路上丝绸之路与古罗马进行贸易往来,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题目中并未提到“私营作坊”,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3.北宋时许多京城文人、市民都喜欢到樊楼(如右图)这座酒家饮酒作乐,享受时光。
某某省某某市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6页,考试时间为75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2.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填写到试卷的对应区域,否则,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段论述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兵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蕴含的思想是杀身成仁,主要就是突出仁义的思想。
这一思想是孟子的主要思想,所以是儒家学派,本题选择A选项。
其它选项不满足要求。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2.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其含义是A. 同情人民疾苦,主X实行仁政B. 统治者应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C. 主X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D. 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答案】B【解析】《道德经》是老子的思想,A项是孟子的思想,排除; B项是无为而治的思想,符合题干信息,故B项正确;C项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是某某思想,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3. 儒家思想之所以成为汉代的统治思想,是因为它适应了A. 发展经济的需要B. 弘扬传统文化的需要C. 巩固统一的需要D. 维护民本思想的需要【答案】C..............................4.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
”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克,胜也。
己,谓身之私欲也。
复,反也。
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A. “人伦者,物理也”B. “存天理,灭人欲”C.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D.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答案】B【解析】“克己复礼”的解释大意是:仁是本心全部的道德。
高二年级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考试历史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本卷主要考查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8课,选择性必修1、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西周初期将京师之地称为“中国”,后该词的指称范围扩大到周王朝分封的中原诸侯国,常以“中国”称“华夏”,同时具有了族类的含义。
这些做法()A. 实现了对地方直接控制B. 有利于华夏民族的形成C. 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D. 扩大了西周的统治区域2. 秦统一后废除六国旧币,不准以龟贝、珠玉、银锡之类充当货币,并严禁地方和私人铸钱。
统一货币有两种:黄金为上币,用镒(二十两)作单位;铜质圆钱是下币,用半两作单位,即“半两钱”。
秦朝统一货币旨在()A. 扩大统治疆域B. 加强中央集权C. 促进经济发展D. 推动南北交流3. 东晋时期,司马皇族与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建立起“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关系,“共”天下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争”天下只是个别的特殊现象,且为整个门阀集团所不容。
强大的门阀势力,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重要柱石。
这表明当时门阀政治()A. 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激化了士族之间的矛盾C. 推动了社会的长治久安D. 客观上维护了统治秩序4.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一些儒者杂糅老、庄之说,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
同时,玄学家又在多方面论证了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
据此可知,魏晋玄学()A. 改变了儒学正统地位B. 反映了儒释的融合趋势的C. 体现了儒道思想的融合D. 奠定了理学的思想基础5. 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政治中心在北方。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历史试卷(含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3 分,计90 分)
1.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
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2.西汉中期,统治者对救灾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导致这一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墨子兼爱思想
B.孟子性善论
C.老子无为思想
D.董仲舒天人感应学说
3.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
4.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卢骚《民约论》(即卢梭《社会契约论》)出世前之数十年,有
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
他评价的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C.李贽的《焚书》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5.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科技著作。
右图为书中的斩竹漂塘、荡料入帘插图,图片所反映的这项古代中国重要发明
A.最早产生于隋唐时期
B.经毕升改进而出现革命性变革
C.在四大发明中影响最为久远
D.为欧洲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6.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有节奏地跳跃。
这说明汉字
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
C.都是由象形文字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
7.清人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写道: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识趣闲文者特多。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8.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提出的工商皆本
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
9.近代某思想家说: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革命未成,而国大涂炭,则民权自由,且不可得也。
这位思想家主张
A.民主共和
B.改良维新
C.暴力革命
D.君主专制
10.对中西学的态度是区分近代中国不同政治派别的依据之一。
下列言论属于维新派的是
A.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B.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C.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并立,合之则两亡
D.近代欧洲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11.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给换上了西装。
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朱熹笔下的孔子
C.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陈独秀的孔子
12.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1865 年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 年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 年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 年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13.某思想家在20 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14.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24 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15.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商,学派亦甚复杂。
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
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
进行。
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16.1918 年《东方杂志》发表文章《迷乱之现代人心》。
文章认为:盲目输入西方学
说,导致国家的基本政治道德原则丧失、精神破产,造成通俗主义、平凡主义受推崇,盲从欧美之风。
该文针对的是
A.中体西用思潮
B.维新变革思潮
C.全盘西化思潮
D.民主主义思潮
17.《胡适口述自传》中说:那个以鼓吹中国文艺复兴和文学革命为宗旨的《新青年》杂志,就逐渐变成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我们北大之内反而没有个杂志发表文章了。
这段话反映了
A.新文化运动披着传统文化的外衣
B.新文化运动阵营思想日趋分化
C.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失败
D.胡适公开否定新文化运动
18.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19.20 世纪50 年代,毛泽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发表的主要著作有
①《论十大关系》②《论人民民主专政》
③《新民主主义论》④《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邓小平说: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
这是邓小平
在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B.中共十四大上的讲话
C.中共十五大上的讲话
D.1992 年南巡期间的讲话
21.新华社电: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给反革命的美。